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新浪博客精品好句75句

admin 59次浏览

最佳答案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新浪博客 1、同时,阅读不仅仅是汲取“观点”和“结论”,还要看作者是如何去剖析和论证自己的观点的,对自己进行逻辑训练。深度阅读是改善碎片化思维的良药......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新浪博客

1、同时,阅读不仅仅是汲取“观点”和“结论”,还要看作者是如何去剖析和论证自己的观点的,对自己进行逻辑训练。深度阅读是改善碎片化思维的良药,教师阅读时,要追问:你在拼命吸收知识的时候,是否去体会到知识背后蕴藏的思想价值和思维方式?思想和思维就是你若干年后丢掉书本时还能留下来的东西。如果你在学习中没有收获情感、价值、思想和思维,那就意味着你还停留在“技”的层面,还没有进入“道”的层面,今后的学习就难以进入到“庖丁解牛”时游刃有余、合乎桑林之舞的化境。“有思想,会思考”,才能走出“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陶行知)的泥淖,走进自觉而自由的境界。

2、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精髓可以概括为一个理论,三大原理,四种精神,五大主张。

3、  教学内容直接关系到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陶行知认为,中国传统的教育内容是以文字为中心,是以与生活脱离的无用知识为中心,不能真正培养人的生活能力。也可以说,中国的教科书是应试的书,专供书呆子读的书。陶行知以当时通行的小学常识与初中自然教科书为例进行剖析,认为这些书,最多只配称做“科学的识字书”,“科学的论文书”而已。这些教科书不教你在利用自然中去认识自然,也不教你试验,也不教你创造,“它们只能把您造成一个自然科学的书呆子”。陶行知对教学内容的总要求是什么?他提出三条标准:第“看它有没有引导人动作的力量,看它有没有引导人干了一个动作又要干一个动作的力量。”也就是说教科书要有引导学生动手的力量,使儿童的手从仅仅起握笔的作用中解脱出来,成为“万能的手”,“开天辟地的手”。’第“看它有没有引导思想的力量,看它有没有引导想了又想的力量。”一本好的教科书,要给儿童以启发、以思考、以创造的作用,从而达到举一反学以致用的目的;第“看它有没有引导人产生新价值的力量,看它有没有引导产生新益求新的新价值的力量”。根据上述三个标准,陶行知对教学内容提出一个总要求:“我们要活的书,不要死的书;要真的书,不要假的书;要动的书,不要静的书;要用的书,不要读的书。总起来说,我们要以生活为中心的教学做指导,不要以文字为中心的教科书”。按照上述标准和总要求,陶行知提出了十分广泛,且又与生活密切联系的教学内容体系。大致分为五大类:第一类有关健康的教学内容。第二类有关劳动生活的教学内容。。第三类有关科学生活的教学内容。第四类有关艺术生活的教学内容。第五类有关社会改造生活的教学内容。很显然,陶行知所要的教学内容,不是应试的内容,不是升学的内容,而是社会生活所需要的内容。

4、阅读既能帮助人类整体的生命承续,也能提升个体的生命内涵。

5、截至2006年的新教育年会,“新教育实验”在全国已拥有14个实验区,有430所学校实验学校,近10万一线教师参与其中,已经是一个较有影响力的民间教育改革行动。这期间,许多与新教育实验有关的书相继出版,如朱永新的《朱永新教育文集》十卷,李镇西《做最好的老师》,窦桂梅《教育与玫瑰》,魏智渊的《冬去春又来》,干国祥的《破译教育的密码》,袁卫星的《生命课》,苏静的《麻辣学生酷老师》,同时,福建教育出版社的《新教育文库》,涉及到“我的教育实验”系列、“我的教育故事”系列和“我的教育随笔”系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也出版了“名师课堂”系列新教育丛书。

6、多年来,厉山三中一直是编外跟进新教育、践行新教育,2009年,当新教育研究院卢志文院长应邀到厉山三中讲学时,惊讶地发现厉山三中还不是一所新教育实验挂牌学校,”我说:“如果新教育觉得我们可以,我们很期待成为一所新教育实验挂牌学校。2009年7月,厉山三中才正式成为一所新教育实验挂牌学校。在新教育的路上,厉山三中先是一种“成为”,后是一种“是”。

7、陶行知觉得,中国作为一个农业人口数达到百分之八十五的农业国家,农民作为国家的最低阶级,受到无情的压迫和摧残,创造物质但是却不能享受,受教育的权利也被剥夺。他对中国劳苦大众的悲惨遭遇十分的痛惜,他希望通过他的教育实践来使中国的农村改变,使农村的教育改变。

8、墨子把知识分为“亲知”“闻知”“说知”三种,孔子强调“学思结合”,王阳明强调“知行合一”“读书”不如“用书”,这些都说明在学习过程中的亲身实践、探究体悟、内省反思、主动建构等非常重要。陶行知强调“与其说‘读书’不如说‘用书’”,还强调“接知如接枝”,这意味着要读书要从经验出发,要学以致用,学用结合。陶行知非常认可燕子矶国民学校校长丁超,是因为“他能就事实生理想,凭理想正事实。他有事实化的理想,理想化的事实。”教师在阅读时,要搭建理论与实践的桥梁,用理论指导实践,以实践印证理论。

9、在教师专业发展上,叶澜、陈玉琨等专家都指出,教师专业发展必须走自主主动发展之路,阅读也是如此。叶澜教授还指出,把“人的培育”而不是“知识的传递”作为教育追求时,教师才有强大的内生力。内生力决定起点,而能否达到理想的终点,还需要自律和勤奋为保障。

10、超越性是人类特性,人类对自身不满而产生了超越意识,驱使人类对自身局限不断发起挑战,让身体进入未曾涉足的领域,让灵魂进入自由翱翔的空间。人类首先通过神话故事和志怪小说等文学作品创造出千里眼、顺风耳、土行孙、神行太保、隐身人、飞天嫦娥等艺术形象,来表达自己的超越梦想。

11、我们在理解儿童某一个事件时,要进入儿童全部生活,才能够解读出儿童到底经历了什么,所以作为教师,我们要学会谨慎,回到教育常识,不要因为评判而忽视一个正在成长的生命。

12、  陶行知说:“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因此,我们可以说:‘生活即教育’。”陶行知认为之所以生活具有教育意义是由于生活中的矛盾使然。他说:“受过某种教育的生活与没有受过某种教育的生活磨擦起来,便发出生活的火花,即教育的火花,发出生活的变化,即教育的变化。”所以说,“生活与生活——磨擦便立刻起教育的作用。磨擦者与被磨擦者都起了变化,便都受了教育,”因为生活的矛盾无时无处不在,生活也就随时随地在发生教育的作用。从生活的横向发展来看,过什么生活也便是在受什么教育:“过康健的生活便是受康健的教育;过科学的生活便是受科学的教育;过劳动的生活便是受劳动的教育;过艺术的生活便是受艺术的教育;过社会革命的生活便是受社会革命的教育。”从生活纵向的发展来看,生活伴随人生始终:“生活教育与生俱来,与生同去。出世便是破蒙,进棺材才算毕业。”陶行知主张人们积极投入到生活中去,在生活的矛盾和斗争中去选择和接受“向前向上”的“好生活”。

13、对于朱永老师,许多人会问为什么有那么大的吸引力?我以为,他身上所凸显的色彩,既有人格魅力又有新教育思想的影响力。其中有三大亮点,值得每一个教育者学习和追寻。一是他所倡导的新教育,核心是适应了当代中小学课程改革实际,成为现代中国教育思想一大流派,不仅受到全国许多中小学的追随,而且亲自参与新教育改革与实践,并推动这项教育活动的开展。这一切,体现了当代中国教育创新精神。二是他和大多数成功学者一样,是从课堂里走出来的教育家,其教育思想源于他的丰富教育生活积淀。早在1978年,他还是江苏师范学院的一名学生时,就是一名品学兼优的学生,1982年毕业时学校更名为苏州大学后便留校任教,35岁成为苏州大学年轻教授和教务处长,39岁成为苏州市副市长(分管教育),2009当选为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会专职副主席兼秘书长。也可以说,他是从草根走向高端,应源于他对教育的追求。三是他这一路走来,坚持阅读与思考,善于研究教育问题,有着自己的独特见解和创造力。任何教育家和思想家,之所以能够影响一个时代,关键在于根植于时代的现实和未来走向。朱永新推动的新教育实践,核心是他一直关注中国教育发展,关注中国教育存在问题,并总是站在时代前沿和中国社会现实,面对教育难点和问题,提出方向性的解决路径和方法,不断推动中国教育改革和实践。

14、自古以来,教师是作为“教书人”和“读书人”的双重身份而展示于世人面前,“读书”本应该是教师天然的职业要求和生活状态。然而,不知从何时开始,教书的教师不爱读书的问题日益突出,居然演变成为一个社会担忧。在“全民阅读”和“终身学习”成为社会共识的今天,呼吁教师多阅读,主动阅读的呼声不断,这真是让人啧啧称奇。为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政策激励和活动推动,更重要的是要让教师们体会到阅读不仅仅是自身职业所需,也是自己生活所求,以“价值驱动”代替“任务驱动”。读书,要“肯读”,才能“啃读”,我们要从厘清阅读价值入手。阅读是什么?为什么要阅读?阅读就是捧着一本书读吗?这些关于阅读的根源性问题不清,阅读就会缺乏动力,就会迷失方向。

15、  第“看它有没有引导人动作的力量,看它有没有引导人干了一个动作又要干一个动作的力量。”陶行知说,中国学生的手,在旧教育的毒害下已经瘫了,一本好的教学做指导,可以使儿童的一双废手,变成一双开天辟地的手;它还可以打碎“双料少爷”、“双料小姐”双手上的精神手铐,成为一双万能的手,

16、  创造教育是生活教教育理论的立足点和归宿。传统的教育,特别是应试教育制度下的教师,不但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而且还要扼杀她。陶行知的《糊涂的先生》一文,就曾深刻地揭露了这种现象。“你这糊涂的先生!你的学堂成了害人坑!你的墨水笔下有冤魂!你说瓦特庸。你说牛顿笨。你说像个鸡蛋坏了的爱迪生。若信你的话,那儿来火轮?那儿来电灯?那儿来微积分”。那么,如何来培养儿童的创造能力呢?陶行知在1943年月10月16日的育才学校师生大会上,发表了著名的〈〈创造宣言〉〉演说。提出教育者要研究教育的“创造理论和创造技术”,“先生之最大的快乐,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针对师生对教育创造的畏难情绪,陶行知满怀信心地表示“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性之人”,只要大家去努力,创造之神一定会降临我们中间。此后,陶行知又写了〈〈创造的儿童教育〉〉一文,具体提出通过“六大解放”来培养儿童的创造力:一要解放小孩子的头脑。儿童的创造力被固有的迷信、成见、曲解、幻想层层包缠了起来。因此,要把儿童的头脑从迷信、成见、曲解、幻想中解放出来。大胆地想象,大胆地思考,大胆地创造;二要解放小孩子的双手。传统教育已是要求小孩静坐、静读、静写、不许小孩子动手,小孩的双手被束缚起来,就不能执行头脑的命令。因此,陶行知要求教师和家长,不要束缚儿童的双手,让儿童的双手在大脑的指挥下大胆地去干,大胆地动手,大胆地创造。三要解放小孩子的嘴。让儿童大胆地讲,大胆地提问,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可见,大胆地提问是多么的重要。四要解放小孩子的空间,让小孩从教室中、从校园中解放出来,在大社会、大自然、大森林中,扩大认识的眼界,以发挥内在之创造力;五要解放儿童的时间,让儿童有自己的时间去创造。六要解放儿童的眼睛,让儿童自己观察自然,观察社会,培养自己的观察力。陶行知解放儿童创造力,培养儿童创造力的思想正确地指出了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

17、德育思想居于陶行知教育思想的首位,是其教育理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德育思想源于实践,并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完善,具有实践性、进步性和人民性,对于当今道德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

18、  “社会即学校”扩大了学校教育的内涵和作用,对传统的学校观、教育观有所改变。传统学校与社会生活脱节,学生孤陋寡闻,而以社会为学校,使得教育的材料、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环境,都可以大大地增加,有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增强学生的能力。“社会即学校”,还可以使被传统学校拒之门外的劳苦大众能够受到起码的教育,贯穿了普及民众教育的苦心,同样也值得肯定。

19、使学校延伸到社会去,而不应把他们关在鸟笼里,把鸟笼做的像整个社会一样。整个社会才是教育的范围,各个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20、对于教师而言,他们因拥有与教育相关的知识而使得他们与学科专家区别开来,方才成为教育的专业人士。对于一般教师而言,阅读学理性很强的教育专业书籍可能有点难,但有的教育家、教育学者却擅长于深入浅出地讲授教育原理和传授教育智慧,如加拿大教育家马克斯·范梅南的《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苏霍姆林斯基的《写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方明主编的《陶行知教育名篇》、石中英的《教育哲学》、郑金洲的《教师不可不知的教育流派》、李政涛的《教育常识》、鲁洁的《鲁洁教育口述史》、李希贵的《面向个体的教育》等。

21、民盟南京市委.给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院长J-E.罗素的一封信.2011年3月23日

22、把普及教育和控制人口增长联系起来,否则“一万年教育也不会普及”。

23、蒙台梭利说,“一切教育问题的根本解决,第一步绝不应该针对儿童,而应针对成人教育者。”为此,新教育将教师成长作为新教育实验的起点,并明确专业阅读、专业写作和专业交往的“三专模式”走向成功的成长之路。

24、社会即学校的意思是社会其实是就是一个学校,社会是教育的范畴。通俗来说就是我们的教育要扩大到整个社会,而不是只局限与一部分。我们既要注重学校的教育,也要注重社会的教育。同时一个人在社会中可以学习到很多东西,而且学习也不能不考虑整个社会的环境。

25、由朱永新老师发起并推动的“新教育实验”,他以“理想的教育”为基点,一系列教育思想和方法,唤醒了无数教师长期以来被平淡的教学生活所湮没的教育热情和教育理想,一时间在国内掀起一股教育的理想旋风。新教育每年都要举行一次年会,每次他都要进行一次新的研究成果与参与者分享,每一次演讲都会激发更多热情者的加入,并推动新教育实践活动的深入。

26、一本电子书在手,如同随身携带了小型图书馆。诚如鲁迅先生所说,“时间如同海绵里的水,只要你去挤总是有的”,你不必抱怨没有整块的时间让你读书,读书也可化整为零,集腋成裘。当然,对于不想读书的人来说,你给他整天时间,他也未必愿意捧起书本来读。例如,国庆、五暑假、寒假等节假日收假之后,老师们见面的第一句话就是“到哪里去玩了?”很少有人会问:“您读了哪本书?”这也难怪,国人早已习惯于把国庆大假视为旅游休闲的“黄金周”,很少作为阅读学习的“黄金周”。

27、、针对学生不能灵活运用知识,成为书呆子的问题,教会我们全面发展的人要手脑并用、手脑皆强。只有手脑结合的人,才能不与生活、实践脱节。其次,学生应对自己学识能力深切了解,要多留心生活,关注自己生活的方方面面的事情。

28、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社会的飞速运转,教育也随之发生改变,传统教育模式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以核心素养为培养目标,在双减背景下,我们教什么,怎么教是每一个教师正在思考的问题,社会结构的改变,也影响着教育格局的重构,我们不再是教者,我们也是学习者,向孩子们学习,向未来学习。经验已经不靠谱了,我们要不断迭代和更新,教育升级后才可以创造未来。

29、“我思故我在”,读书是为了丰富自己,成就自己,而非束缚自己,迷失自己。孟子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教师阅读要坚持批判性思维和扬弃精神。例如,我们在阅读陶行知的著作时,不要简单地因为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将杜威的教育理论“翻了半个筋斗”,就一味否定和拒斥杜威的教育思想,犯了鲁迅所言的“倒洗脚水连同把婴儿倒掉”的错误。例如,我们在阅读卢梭的《爱弥儿》时,吸收“归于自然”的自然主义教育观的同时,也要防止滑向毫不干预和放弃作为的消极教育。同时,阅读不仅仅是汲取“观点”和“结论”,还要看作者是如何去剖析和论证自己的观点,对自己进行逻辑训练。

30、生活即教育的意思是说生活其实就是教育。一个人他拥有什么样的的生活,他就有什么样的教育,生活和教育其实是分不开的。当你想拥有一个好的生活,你就要有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就要受到好的教育。同时,生活中也蕴含这各种各样的教育,教育和生活是贯穿的。个人认为,这些教育可以是学校老师的教育、家里人的教育或者是某个人、某件事的教育。除此之外,教育是离不开生活的,教育不能只是纸上谈兵,要把教育带到生活中去,让教育影响生活。

31、在根据中国国情创建新教育的实践中,逐步形成了系统的、独具特色的创造教育思想,为中国教育理论宝库作出了独特贡献。认真研究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

32、  陶行知认为在传统教育下劳力者与劳心者是割裂的,造成“田呆子”(劳力者)和“书呆子”(劳心者)两个极端,所以在中国“科学的种子长不出来”。为纠此偏,就必须“(1)教劳心者劳力——教读书的人做工;(2)教劳力者劳心——教做工的人读书。”③“在劳力上劳心”是指“手脑双挥”,将传统教育下劳力和劳心的“两橛子”联接起来,“在劳力上劳心,是一切发明之母,……人人在劳力上劳心,便可无废人”

33、成为校长之后,我一直在不断地向周边学校学习,也在如饥似渴地阅读,但限于农村学校相对封闭的环境,2004年秋,我感到我的校长职业生涯进入了“高原期”,感到无力再领导厉山三中和确保这所学校持续发展,经常苦闷得在办公室独坐到深夜,也时常到网上寻找一些需要的教育信息。

34、新教育实验的核心理念指向人和人的发展,主张以人的个体生命的生存和生活为本位,根据生命成长和人的发展需要来确定教育的目标、展开教育的过程,强调师生应当寻找并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此,新教育提出了许多温情鲜明而又现实的观点,如“无限相信师生的潜力”“交给学生一生有用的东西”“让师生与人类崇高精神对话”等,新教育强调要重视师生的精神状态、成功体验和个性发展,强调学校特色教育,并将“行动,就有收获”作为新教育实验的价值取向。

35、“学,而不困”,“作为教师,如果只教书,不读书,不反思,不梳理自己的成败得失,就不可能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武先生认为“读书,应不断思考与反思,并能够自觉地将读书、研究和自我反思作为一种迫切的需要,作为一种必需的生活,形成一种习惯,那就会进入一种崭新的思想境界”。他自己正是这样长期如一地坚持下来的,他不但饱读诗书,把写论文作为“潜力股”,还让问题“伴我在身边”,教《化石吟》引发了考古学的问题,教《孟子二章》引发了对百里奚姓什么的探究,教课文引发了对课文注释的质疑和求证……“学,而不困”正是他的经验之谈。

36、四种精神是:“爱满天下”的大爱精神,“捧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奉献精神,“敢探未发明的新理,敢入未开化的边疆”的创造精神,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求真精神。

37、  陶行知批评传统教育历来把读书、听讲当成“知之始”,并以之为知识的唯一来源,习之既久,学生就“不肯行、不敢行、终于不能行,也就一无所知”。他认为,行(做)是知识的重要来源,也是创造的基础,身临其境,动手尝试,才有真知,才有创新。他形象地比喻说:“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不仅个人如此,中国的教育也是如此,中国的教育也须从行动开始,而以创造为完成。

38、曾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务主任,中华教育改进社总干事。先后创办晓庄学校、生活教育社、山海工学团、育才学校和社会大学。

39、  陶行知曾对中国的教师的教学方法作过调查研究,认为有相当多教师“只会教授,只会拿一本书要儿童来读他,记他,把那活泼的小孩子做个书架子,字纸篓”。也就是说,教育界普遍存在着以教师为中心,以教为中心的现象。这从人们的日常称呼中也可以感觉到。辟如叫老师为“教员”,所从事的职业叫“教书”,教书的方法叫“教授法”。好像教师是专门教学生书本知识的人,似乎除了教书以外,便没有别的本领,便没有别的事做。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反对以“教”为中心,主张“教学做合一”。陶行知是国内最早主张把“教授法”改为“教学法”的人。他在南京高师担任教务主任时,“把全部课程中之教授法一律改为教学法”。陶行知认为:“事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要根据做的法子”。根据这个基本思想,陶行知提出教学方法改革的三条思路:第“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如何教会学生学呢?陶行知认为,一方面先生负指导的责任,另一方面学生负学习的责任。老师不要把现成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传授给学生,而是要把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思想告诉他。通俗地说,不要把现成的小鱼给小猫,而是要“授之以渔”,教会小猫钓鱼。不要把现成的金子给学生,而是要把点石成金的手指头交给学生。第“教的法子必须根据于学的法子”学生怎样学,先生就怎样教,也就是说,教师的教学方法要建立在学生的知识水平、个性,学习特点的基础上。学得多教得多,学得少教得少,学得快教得快,学得慢教得慢,真正实现因材施教。第三“先生不但要拿他教的法子和学生学的法子联络,并须和他自己的学问联络起来”。也就是说,教师要不断自我进修:才可以做一个好教师,才可以不断地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总之,教学方法一定要从以“教”为中心,转到以“学”为中心,让学生学会学习。

40、知是行之成”理论演绎出来的创造过程,所以说“行动是老子,思想是儿子,创造是孙子”。(注:《陶行知全集》第3卷,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526页。)

41、和众多的一线教师一样,在我的思维和感觉的空间里,朱永新与新教育是同一个概念,这如同陶行知与生活教育,叶澜与新基础教育,我们已经无法将他们个人与他们所开创的事业区分开来。

42、金庸的武侠小说,不但深入60后、70后人群,也还通过入选语文读本而进入中小学生之中,可谓老少皆宜。之所以如此,是因为金庸武侠小说不仅以精彩生动的打斗、个性鲜明的人物和复杂纠缠的情节吸引人,更因为小说有着鲜明的生活气息和厚重的历史底蕴。其实,在教育人看来,还可以发现其中暗含着丰富的教育智慧。例如《射雕英雄传》中,江南七怪教授郭靖和丘处机教授杨康的出发点一开始就偏离轨道:为了一个赌约,为了成年人的面子。由于罔顾儿童的天性和儿童的需求,丘处机就忽略了对杨康的人格教育,而江南七怪的教育手段就显得急功近利和粗暴简单。“闲书”不“闲看”,我们可以从教育学、政治学、心理学等角度去多维解读金庸武侠小说。当你炼就火眼金睛般的“教育的慧眼”,你在看《肖申克的救赎》《大秦帝国》等电影,以及观看足球世界杯比赛、TED演讲等电视节目时,你也会自觉不自觉地进行教育解读和教育联想。

43、清澈湖qch,蓝九盛:回忆陶先生对我的教诲,新浪博客,2013年11月17日

44、陶行知最大的心愿,是要在中国实现普及教育,把文化科学知识从少数人手里拿来交给大众,使“整个民族现代化”。1920年夏,他在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任教时,就开办了暑期学校,亲自教居民、车夫、小商贩读书识字。在提倡平民教育运动时,他编写了《平民千字课》,举办平民读书处和平民学校,并到机关、工厂、商店、家庭、和尚庙乃至监狱里去教平民识字。1926年后,他又致力于乡村教育运动。他认为中国农民占全国总人口的85%,爱中华民族,就得爱“中华民族中最多而最不幸之农人”。

45、陶行知(1818--1925),汉族,安徽歙县人,毕业于金陵大学(1952年并入南京大学)文学系,中国人民教育家、思想家,伟大的民主主义战士,爱国者,中国人民救国会和中国民主同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

46、当通过一段段短小却精辟的文字去了解陶老的“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这些他所创立的教育理论时,不禁深深地佩服这位教育大家的远见与深刻。“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他指出,“生活教育与生俱来,与生同去。出世便是破蒙;进棺材才算毕业”。生活教育强调的是教育要以生活为中心,反对传统教育以书本为中心,认为不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是死的教育。生活教育是在批判传统教育脱离生活实际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单纯知识教育的对立物。陶行知先生把生活教育提高到这么一个高度,是我前所未闻的,更给了我一丝震撼,震撼于他的精辟和深刻。

47、我从2013年开始教育写作,由写“千字文”(每篇文章1500字左右)到万字长文,由四处投稿到编辑约稿,由写随笔杂思到写学术论文再到课题研究和个人专著,一步步实现了自我提升和专业蜕变。

48、阅读和科技对于人类而言,作用和价值是一样的,都是人类对自身存在方式的思考。

49、陶行知先生说:“读活书,活读书,读书活”,那么何谓“活书”?这涉及到教师对书籍的选择。教师既要阅读作为“教师”而需的专业书籍,也要阅读作为“成人”的人生书籍,成为陶行知所期待的“活人”。

50、这一组诗句,打动和鼓舞了无数的新教育人,在一个又一个校园被传诵,更为重要的是,许多一线教师拿起了“水桶和抹布”,义无反顾地踏上了“去擦星星”的旅程。

51、1927年,北伐的国民革命军临近南京城下,国共第一次合作处在破裂的边缘。同样是这一年,南京劳山脚下,放弃了东南大学优厚工作的陶行知创立了在中国教育史上留下重要印记的南京晓庄师范,招收农民以践行自己的“生活教育”理论,让农民真正地学到“活的知识”而非“书呆子”式的刻板教育。在晓庄之后,以“改造社会的精神”培养学生和“教学做合一”的理念为指导,陶行知还创立了重庆育才学校以及重庆社会大学,招收当时的战时难民儿童和寒门子弟入学,以实现自己年轻赴美求学时立下的“教育救国”的宏愿,成为教育史上的一段佳话。不得不提到的是,陶行知所做出的种种教育改变,与其早年在哥伦比亚大学求学时所受的影响息息相关,而这也是所有研究陶行知的人必定会追溯的一段历史。

52、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及偏僻会让一个教育者在孤陋寡闻中陷于平庸,没有榜样和无书的日子总是让人安于现状,在不知不觉之中会陷于生命的谷底。但网络可以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通往外面的窗,网络是我们通向外面世界最快捷的通道,最精彩和便宜的旅程也在其中。而对于许多新教育人来说,踏上新教育的旅程,大都是从“教育在线”这个路口上路的。

53、从2004年10月第一次与“新教育”相遇,到2006年7月参加“新教育”北京年会,到现在成为新教育忠实追随者。对于我来说,自参与新教育实践活动,仿佛是一个人与“新教育”从相遇到相识、再到相知和相恋的过程,激发了我对教育的思考和学校改革的热情。不仅如此,参与新教育实践,不再是一个人独自学习和一个人的教育行动,而是一群人在一路同行,没有半点的孤单感,共同向着理想的世界走去。

54、例如,我曾在阅读一篇题为《清华自主招生复试体测优秀者获5分降分》的报道时,就批注了这样一段感言:“把体育置于学校教育的什么地位,可以看出这所学校的品位。不重视体育的学校,绝不是一所有品位的学校。不重视体育的老师,绝不是一位有人味的老师。”

55、尤其是1944年4月在《战时教育》上发表的《创造的儿童教育》一文。论述更为集中。他认为创造的儿童教育就是“要在儿童自身的基础上,过滤并运用环境的影响。

56、  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一生致力于中国教育改造,为中国教育寻找出路。他一面猛烈批判中国传统的“旧八股”和西化的“洋八股”教育,另一方面又在批判的基础上创立生活教育理论。生活教育理论实质上就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行之有效的教育理论,她与时代发展同步,既反映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发展的趋势,又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着重培养学生生活力和创造力。具体地说,生活教育理论具有以下特色:

57、台和中(1905—1959):甘肃庄浪人。晓庄学校大学部毕业生,曾派在准安县莲花街新安会馆创办新安小学。甘肃省立女子职业学校校长、甘肃省第三女子中学校长、生活教育社第一届十五位监事之生活教育社甘肃分社临时负责人。1945年任庄浪中学校长。1950年后先后任平凉女子师范、平凉师范、静宁中学校长。

58、“教师的职务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的职务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59、第四专辑共推荐11本书,在常老师的推荐下我购买了这些书进行阅读。阅读之后我找到自我迭代的路径和方法,我一直对成长有误解,以为自己知道的越多就会成长,所以我努力学习,当我阅读了《终身成长:重新定义成功的思维模式》后,让我了解到改变是有内在逻辑的,行为的改变需要的是意识的改变,我开始把向往求转化成向内修。研究自己和研究儿童同等重要。我要先训练自己,让自己具备一些品质,比如成长型思维方式,对自己的身份认同,欣赏每一个人的习惯,带着爱生活,同理心对话,与他人有连接感等等,我的心慢慢静下来了,开始做观察者,觉察是什么事情引发了我的情绪波动,我内在有什么需要未被满足,如何关照自己。我允许自己做不好,不再苛刻,我对学生也能够温柔以待。也能够关照到每一个孩子的情绪变化,理解和尊重的能力无意间形成。

60、央视网.“先生—陶行知”.《人物》,2016年3月25日http://tv.cntv.cn/video/C10366/245cb5dc13d74e309f1dfc4a5a8251ae  (访问日期:2016年11月30日)

61、教育写作,是一件“成己”又“成人”的大好事。将阅读时的所思所感,结合自己的教育实践和教育观察,围绕一个主题写成教育论文,既帮助自己把缄默知识转化为明言知识并形成理论体系,又帮助教育界同仁融会贯通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

62、陶行知非常反感和批判以书本、以文字为中心的“老八股”和“洋八股”教育,认为书本和文字不过是生活的工具,读书的需要改变生活,否则就是“死读书,读死书,读书死”。强调教师要读“生活之书”,一则是生活无处不在而教育也就无处不在;二则是教师也是生活之中的人,需要美好生活;三则教师理应成为有兴趣爱好,有生活情调、懂幽默的情趣之人,而非书呆子、迂夫子。所以杨绛说:“读书的意义大概就是用生活所感去读书,用读书所得去生活。”夏丏尊、叶圣陶两位先生也在《文心》中指出,读书贵有心得,关键是联系生活,在“触发”上下工夫,“所谓触发,就是由一件事感悟到其他的事。”

63、陶行知把特殊人才教育视为密不可分的建国教育和抗战教育的结合。抗战是首要任务,而建国是不远的目标,在育才学校中通过培育苦难儿童中的特殊能力的人,根据生活教育的原理和方法,培养难童中有特殊才能的儿童,教育他们,使他们能为抗战出力,为之后的国家建立建设出力。在对抗侵略的战争中,要想解决根本问题,通过扶助一个战争中的孩子是没有效果的,只有大力兴办培训人才型的学校,才能使更多的中华子孙成为利于人民,国家的人才。

64、生活教育理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65、杜威:实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进步教育的代表人物,现代教育的代表人物。

66、  “生活即教育”所强调的是教育以生活为中心,所反对的是传统教育脱离生活而以书本为中心。尽管它在生活与教育的概念相等同,忽视了教育的特殊性和系统的知识传授方面有所忽视,但在破除传统教育脱离民众、脱离社会生活的弊端方面,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67、布点法关于人类教育成长的演进历程观点更验证的陶行知的教育观点正确。布点法认为:婴幼儿与儿童世界认识世界,必须依赖养育者的教育,学习的最基本目标应当学习语言,学习语言的过程就是认识事物的过程,受教者向养育者学习语言与认识周围世界是交织在一起的。布点法的这种对人类教育的演进历程分析和陶行知的观点尤其是“教学做合一”的观点想和。

68、读书笔记,不但是文献整理和记载,便于今后撰写教育论文的文献检索和引用,更重要的是一个“反刍”和“印刻”的过程,让你对阅读的书籍和文章理解、记忆得更深。我在阅读方明先生主编的《陶行知教育名篇》时,就形成了近8万字的读书笔记。我坚持每书必记、每篇必记,每年写读书笔记约5万~10万字,均放在自己的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maodaosheng)上,一则方便自己查阅和保存,二则供教育同仁分享和借鉴。

69、当然,阅读学习不是汲取和模仿,而是改造和创新,作为教师要凝练和沉淀出自己的教育思想,就正如陶行知当初把杜威的“教育即生活”改造为“生活即教育”一样。

70、人作为自然界奇妙而独特的生命体,每一个人头脑中都萦绕着一个问题:“人是怎样存在的?”哲学家们给出了很多答案,包括创造、劳动、实践、思维、交往、学习、游戏、消费等,其实阅读也是人的存在方式。

71、张晶晶.陶行知与杜威教育思想的比较研究(A).教育基本理论.2011年.第四期.20

72、  陶行知认为:传统的学校教育往往是与社会隔离的。一是形式是的隔离,学校围起高高的围墙,挂着“闲人莫入”的虎头招牌。学校自学校,社会自社会,互不相关。二是内容上的隔离,所学所非用,所用非所学,学校教育不能为社会“生利”服务,而社会也当然不支持学校发展。三是培养目标的隔离,学校所培养的人才,“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完全是分利的书呆子,学校毕业就等于失业。基于上述原因,陶行知提出“社会即学校”的口号,就是以社会为学校,学校与社会打成一片。要把学校的围墙拆去,同时要把“各人心中的心墙”拆除。要把大家的感情,态度,从以前传统教育那边解放出来,改变过来。把整个社会变成—个大学校。打个形象的比喻,传统学校好比是鸟笼,学生好比是鸟笼中的小鸟。陶行知认为:鸟的世界应该是大森林,主张将小鸟从鸟笼中放出来,到大森林中自由飞翔。同理,学生的世界应该是大自然,大社会。为什么主张“社会即学校”呢?陶行知认为;把整个社会作为学校,教育的材料、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环境都可以大大增加,学生、先生也可以更多。因为用这样的办法,不论校内校外的人,都可以做师生。陶行知先生创办的晓庄师范就是这样的一所学校。“头上顶着青天,脚下踏着大地。东南西北是他的围墙,大千世界是他的课堂,万物变化是他的教科书,太阳月亮照耀他工作,一切人,老的、壮的、少的、幼的、男的、女的都是他的先生,也都是他的学生”。陶行知的晓庄师范的确体现了他“社会即学校”的思想。晓庄师范的活动是与周围40多个村庄连在一起的。如晓庄医院,晓庄中心茶园,联村自卫团,联村运动会等,都有是为农民服务的。正因为如此,晓庄师范受到了农民的欢迎,真正与农民,与社会打成了一片。

73、2017年我收到《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阅读后,开始以阅读方式的自我修行,书籍带我去往任何我无法达到而且想去的地方。几年后我因书籍进入了成长的快车道,越发的喜欢上阅读,在书籍中汲取营养,滋润着生命不断丰盈。

74、阅读既能帮助人类整体的生命承续,也能提升个体的生命内涵。墨子把人类获取知识的途径分为“亲自”“闻知”“说知”等三种,阅读就是“闻知”的过程。书籍是思想的延伸,你可以通过别人的思想来延伸自己的思想触角和思维深度。高尔基:“我读书越多,书籍就使我和世界越接近,生活对我也变得越加光明和有意义。”缺乏了阅读,精神就会空虚和苍白,情感就会孤独和冷漠,生命就会萎缩和平庸。

上一篇: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有精品好句97句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