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知行合一读后感精品好句53句

admin 59次浏览

最佳答案王阳明知行合一读后感 1、 王阳明提倡众生平等,人人都可以成为圣贤,所以每个人都不应该把自己看的轻贱,但其在剿匪时却因为士兵剿匪时士气不高,当众砍杀了几名士兵以儆效尤......

王阳明知行合一读后感

1、  王阳明提倡众生平等,人人都可以成为圣贤,所以每个人都不应该把自己看的轻贱,但其在剿匪时却因为士兵剿匪时士气不高,当众砍杀了几名士兵以儆效尤。既然他提倡众生平等,那他又为何以别人的生命来换取其他人的前进,这无疑违背了他提出的观点。不过王阳明也说自己在运用战术的时候是违背良知的,所以他在以后的讲学过程中从没有提过这些战术的运用。

2、便利九区吴园与桐南店的张慧丽同时提到:“知行合言行一致,责任在我心中,责任就是结果,就是达成销售,达成客户”。

3、即谓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在现实中运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这是中国古代哲学中认识论和实践论的命题,主要是关于道德修养、道德实践方面的。

4、即谓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在现实中运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这是中国古代哲学中认识论和实践论的命题,主要是关于道德修养、道德实践方面的。(王阳明知行合一读后感)。

5、王阳明的心学,讲究的是人人平等,讲究的是光明良知,讲究的是内心的平静。朱熹主张去心外格物,而王阳明则认为物就在己心,只要良知是光明的,就能得到其中的真谛,现在所做的事不过是对心学悟道的践行而已。自龙场悟道以来,王阳明的仕途就变得光明起来,南赣剿匪以及平定宁王都是他心学的运用。我认为在他的心学中有心理学的应用,似乎他的心学可以运用到任何领域,而王阳明则解释为这都是良知的作用。

6、王阳明在生命弥留之际,没有留下任何遗言,只说了一句“此心光明,亦复何言”,这八个字像一道强光直抵我的内心,震憾、钦佩、叹服,仿佛一切的情绪都无法描述,我有了欲哭的冲动。一个人如果能光明一生,这是何等闪耀的人生,即便籍籍无闻,即便没有丰功伟绩,但这一生一定是无憾的是圆满是美好的。

7、王阳明格竹子一事向来为人们津津乐道,朱熹的《四书集注》是科考指定教材,其中提到“格物致知”方可“悟道”,于是王阳明拉起好友在家中准备“格竹”,希望能悟透其变化规律,朋友格了三天三夜,倒下了,他格了七天七夜,也倒下了。也由此开始了对理学的初步怀疑,但由于在理学绝对权威的大环境下,加之屡不中第,陷入迷茫、彷徨,开始怀疑自己,空有经略四方的志向而没有施展的空间。“你们都以落第为耻,我却以落地动心为耻”,道尽心中苦涩。他对落第可以无动于衷,但不能实现圣贤的理想才是他真正伤心之处。

8、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不仅要认识(“知”),尤其应当实践(“行”),把“知”和“行”统一起来,才能称得上“善”。致良知,知行合是阳明文化的核心。先有致良知,而后有知行合一。

9、出自《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拓展资料:致良知,知行合是阳明文化的核心。先有致良知,而后有知行合一。

10、徐爱向王阳明提问,知行很显然是两件事,怎么会是一件事呢?王阳明让他举例。徐爱举例道:“现在的人都知道应当孝顺父母、尊敬兄长,但实际上却都做不到这些,所以知和行分明是两件事。”

11、(满40减16)倒计时2天!郑州翼支付满40减16

12、一个人做事的最高境界就是“知行合一”,即:把自己的认知和行为彻底统一起来。没有思考清楚就不要行动,但是只要思考清楚了,就立刻行动!

13、格物致知:格,推究;致,求得。穷究事物原理,从而获得知识。

14、王阳明在贵阳北部修文县县城龙场镇龙场悟道之后 , 非常深切地了解到了生命的真相,是一种苦思后的彻悟。王阳明认为心灵态度决定行为方式、世界观点,例如《列子》故事之“疑邻窃斧”。从此与朱熹学说分道扬镳,建立了心学体系大成的开端。(王阳明知行合一读后感)。

15、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是所有读书人的梦想,少年时代的王阳明将“做圣贤”作为第一等事,立志成为孔子一般的人,他说“都是人,怎么就不能比”,使我深受触动,我想这绝不能用“年少轻狂”来形容,只有意气风发才是少年王阳明的代名词,也只有他这样的性子,才能在死气沉沉的文坛界打开一扇天窗。

16、“知”与“行”的关系,是自孔孟开始儒家先哲论述的重点议题。儒家学者都知道“知”与“行”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但一直都是将二者分开,各自论述。学者们普遍认为“学问”是“知”, “实践”是“行”,“知”与“行”是两件事。

17、王阳明认为,知与行是合一的。知是行的开始,行是知的成果,二者是一回事。“知行合一”实际上也是他心学“事上练”和“心即理”的延伸。

18、知行合是指客体顺应主体,知是指良知,行是指人的实践,知与行的合既不是以知来吞并行,认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来吞并知,认为行便是知。这是由明朝思想家王守仁提出来的。

19、对于现代人而言,知行合一能给我们带来的最大的意义就是告诉我们:“人的知识是学出来的,人的能力是练出来的,人的境界是修出来的。”在成功的道路上是没有捷径的。

20、总而言之,王阳明提出“知行合一”说,是为了帮助世人脱离偏弊,同时也是为了帮助世人脱离朱熹的“先知后行”之弊。

21、第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论并不仅限于心性修养或道德实践方面,而是还要见诸于政治事功方面。他把践行“知行合一”也看成是“知行合一”所倡导的内容,他说:“君子之学,何尝离去事为而废论说?但其从事于事为论说者要皆知行合一之功,正所以致其本心之良知,而非若世之徒事口耳谈说以为知者。”(参看《传习录》)这“事为”指的是什么呢?其实,王阳明所指的是明德亲民的政治追求和政治实践。在王阳明看来,“内圣”与”外王”是统一的,“明明德”包括“亲民”,因为“亲民”的核心道德便是“仁”。他还说:“自‘格物致知’至‘平天下’只是一个‘明明德’,虽亲民亦明德事也。明德是此心之德,即是仁。‘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使有一物失所,便是吾仁有未尽处。”(《传习录》)显而易见,王阳明强调“亲民”乃“明德”之举,是“明明德”核心内容,而“仁”也正是《孟子》中说的“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的基本含义。这对于明以后的政治哲学观念影响很大。

22、纵观王阳明的一生,他身体力行了自己的理论,也为后人留下了极为宝贵的思想财富。所谓知易行难,时至今日观照自身,许多人都身处知而不行的尴尬境地,夸夸其谈却从不埋头实干,也有许多人看似雷厉风行,实际上却内心懵懂,盲目行动,导致事倍功半。也许从哲学与思想的层面,以我等普通人的知识深度,尚不能尽得“知行合一”的个中三味,但从现实生活中为人处世与做人做事而言,能够做到“以行促知,以知促行”,或许能离成功更近一点,做到更好的自己罢。

23、不要在意他人的诽谤,世界之大少不了恶人,阳明心学修的是心,是由内而外的自信,对内心强大的人来说,所有的流言蜚语不过是光复良知的垫脚石。

24、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经常被误解为就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然而,如果仔细阅读过,就会发现,它们两者并不是一回事。    王阳明所说的知行合就是将知与行合作一处,才知便是行,能行便是真知。这里的知,就是指知善知恶的良知。良知人人都具有,人与其他动物的一个重要的区别就是人可以意识到并判断自己的行为,能够辨别善恶,并做出合理的选择,而不是单纯为自己的本能和外物所驱使。只是良知有时被私欲所隔断(宋明理学并非禁欲主义,所说的“人欲”“私欲”往往指的是不正当的欲望,正当欲望也被看作“天理”,例如饮食是天理,暴饮暴食、铺张浪费、公款吃喝就是“私欲”),或为利所诱,或为威所屈,或畏难而退,对善恶也变得麻木,如同一面铜镜上生锈蒙尘,不能照物。当良知不为私欲所蔽而显现的时候,在王阳明看来,这便是行了。例如,当你看到一个遇到困难的人,产生去帮助他的念头,这便已经是行了;如果这个念头只是一闪而过,你又没有去帮助他,便是良知又被遮蔽。一善念产生,便已是行了,在王阳明看来,一恶念产生,便也是行了;而绝其恶念,同样是行。很多道理人们自认为从小就知道,可是这些道理并没有体现在他们的行为当中,在王阳明看来,这并不是真知。就像将百科全书储存在电脑里,电脑并不因此而“博学”一样。

25、那么在应用到实践之中的时候,应该按照自己所知道的所构想的去实践。如果说在实践的过程之中和自己最开始的预想发生了偏移或者是没有完全的去实践的话,那么这个时间也是无法做成的。王阳明的这种说法其实不无道理,也是现在我们很多人所强调的思想和实践要统一。

26、第知行只是一个工夫,不能割裂。而所谓“工夫”,就是认知与实践的过程。

27、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28、 王阳明知行观思想的历史影响主要是:

29、天地间的心是人,而人的中心则是良知,只要良知光明,便可所向披靡。但现如今的我们使自己的良知蒙上了一层污秽:对名与利的向往,私欲的产生,使我们不能正确听从良知发出的命令。而我个人也认为,生活在现在的时代里,除了名与利,除了自己的私欲外,还有什么会成为自己前进的动力,即使会有心怀天下的人的出现,但毕竟我们大多数都为普通人,这些无疑成为了我们所能追求的目标。我们所应该做的是如何使这些追求控制在一个度内。按照自己的能力去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自己有做官的能力,为何要委屈了自己的这份才能呢,坐上了这个位置又要思考的则是如何在这个位置上发挥出自己最大的才能,在不违背良知的情况下创造出最大的利益。

30、徐爱又从另一方面谈论把“知”和“行”分开的必要性:“古人把知和行说成是两件事,也只是要人们分辨清楚。一边做知的功夫,一边做行的功夫,这样所做的功夫才能落实。”

31、误区只有找到我的理想后,我才能好好的去追求,所以我要先找到我的理想。这个误区背后的核心问题是时间成本和机会成本,如果我一直找不到理想,那么我会一直找,一直花心思去想这个问题,那么浪费的就是时间。如果我很快找到了我的理想,我开始追求,但一直停留在追求的层面,而不付诸于行动,那么浪费的就是机会。其实理想是不需要找的,因为条条大路通罗马,不管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你所要采用的方法、付出的努力和面对的挫折是相通的。比如你要成为一位出色的外交家和成为一位出色的企业家是一样,都需要通过不断的练习技术技巧,克服困难和挫折,付诸于心血。这也是为什么很多成功人士,他们更容易在另外的事情上获得成功的原因,因为他们经历过一次,所以在追求第二件事情上他们轻车熟路。因此重要的不是获得的结果,而是过程,即是修炼内心和强大内心的过程。

32、“知”和“行”没有先后顺序,是一体的,是不可分割的,不可能先知再行,也不可能先行再知。王阳明说:“知行原是两个字,说一个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作为一名公职人员,实现人生价值,不仅体现在工作成效上,而且体现在工作过程中,更要有德、有能、勤政、廉政。我本人坚持学习,汲取做人做事的经验、提升思想道德水平,不争权夺利、不计较得失,完善自己、更新自己,做到思想领先、讲到做到。

33、父亲为何说东山再起?是因为年少有为时误因信任过度于一位友人;在父亲毫无知情下,把父亲蒸蒸日上的店铺给赌输了,才导致破产倒闭。不过父亲一直保持乐观的心态,谁家叫他去帮忙他都会去,反正他就是个潇洒快活的老实人。我也从未见他和母亲抱怨过那些生活上的烦恼,他的小日子里时常有酒和两三好友。而他唯一的小烦恼是来自母亲的啰里啰嗦,嘻嘻。也正如王阳明所说的:“身安不如心安,屋宽不如心宽。” 

34、再次纵览王阳明的一生,身体中的每一个细胞仿佛都在为之肃然起敬。悟道心学、南赣剿匪、平定宁王、广西戡乱,这每一件于他人而言已是辉煌的一生,对王阳明来说不过是人生的一段经历,王阳明用一辈子活出了别人几辈子都无法企及的人生。

35、七区毋丽霞与运营管理部虎萍提到:“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有一种力量叫知行合更加深刻明白了,门店经营只有深入、求真、务实,以服务消费者为核心,以抢时间抢效率提升销售为己任!更有对基层工作的坚持、对企业培养的忠诚与感恩!

36、程朱理学包括陆九渊都主张“知先行后”,将知行分为两截,认为必先了解知然后才能实践行。王守仁提倡知行合一正是为了纠朱学之偏。

37、最后,我觉得“知行合一"对每个人都非常实用。不知就学,学了就知道了,同时知道了就马上去做,并不是非要把所有东西都学会了才去做甚至不去做。就比如修理汽车发动机,你不知道修,你就得学,你得这样学,一边看书,看图纸,发动机参数等(另外就师傅现场教),一边自己找台旧发动机不断反复拆装。搞懂原理,这样就学会了修理汽车发动机。而不是把书里修理知识,发动机参数记住,把图纸记住,然后听听师傅的理论知识自认为也学会了,然而真正去修理反而并不会修。因为你学的就是些理论知识,况且不一定全记得住,到时还得查阅书里资料,查看图纸和发动机参数,并且还得师傅亲自教导,搞来搞去反而只会点皮毛。同理:你只知道修发动机的原理,一直不去实际操作,久而久之真的一台发动机摆在面前时你不见得会修。而那些一直在修理厂的师傅哪怕学徒(师傅指引)肯定会立马修好。这就是做到“知行合一"的好处。

38、年少之人最怕终日谈追求,谈理想,谈喜好,因为不务实,总是把心思放在了思考上,总是觉得我只有找到我的理想后,我才能好好的去追求,而我不知道我的理想是什么,那就先从我的喜好上开始寻找吧,因为只有喜欢做一件事情,我才能把这件事情做好,才能全身心投入,才能终成一代大师。其实这个逻辑有两大误区:

39、王阳明的一生可以说是很曲折的。他经历了当众廷杖的奇耻、下狱待死的恐惧、流放南蛮的绝望、瘟疫肆虐的危险、荒山野岭的孤寂、无人问津的落寞,直至悟道后的狂喜、得道后的平静。正是这些挫折和苦难才有了龙场的顿悟,才有了“心即理”、“知行合一”等理论的诞生。

40、作为思想家,他开创了儒学新天地;作为军事家、政治家,他立下了不世之功,彪炳史册。他在立德、立功、立言上皆居绝顶,成就“真三不朽”,实现了古今圣贤的最高人格理想。其独具一格的思想流传至今,响彻中外,在中国、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国家乃至优选都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41、明武宗正德三年(1508),心学集大成者王守仁在贵阳文明书院讲学,首次提出知行合一说。

42、2020年打开了一段动荡的岁月,纷至沓来的不幸与灾难,令未来变得不可捉摸。而我们这样普普通通的小老百姓做不了什么改变,唯有坚守岗位,坚持自我,强化内心,保持善良。好好上班,按时作息,多读书,多锻炼身体,不为外界的纷乱打扰,这个可能是我这样的普通人要修炼的“心学”吧!

43、  时而慷慨激昂,时而舒缓动情,配上自己准备的音乐、ppt,真实全面地把自己的读书感悟娓娓道来,吸引着全场观众的思绪,也带动着全场观众的情绪,不时地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44、对于王阳明的“事上练”,其实他本身也是一个喜欢实践的人,从他的幼年到青年,从骑马吓退蒙古人到日日排兵布阵到为了研究道教就去深山请教高人等。他研究朱熹理学“格物致知”的时候,格竹子格到晕厥。用今天的话说,都属于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天理既然都在我心中,后来他就明白他要做的就是去实践来验证他心中的天理,而不是去外面再寻找天理,如此一来,我们就节省了大量时间,而这些时间可以用在实践中。这样,就有足够的时间去实现理想。王阳明心学和朱熹理学、陆九渊心学的一个重要区别就在这里,它也正是王阳明心学的一个闪光点。在江西剿匪时,他之前从未有过剿匪经验,但是一个明显的事实是,南赣土匪在少则数万,多则数十万的四省剿匪部队几乎奈何不了他,但在王阳明指挥的一万余部队面前却不堪一击。原因何在?靠书上学,靠听,靠问,靠静坐悟道,无论想的如何滴水不漏,都于事无补。王阳明剿匪取胜很大的原因在于他认为不要迷信自己的经验,一定要“事上练”。必须要到事上去磨炼。

45、因此,千万不要让你的“行动速度”超过你的“大脑运转速度”。

46、王阳明在军事上体现出来的雄才伟略,让人啧啧称赞,这就是心学表现出的力量。王阳明在各种战争中最后总能取得胜利,就是因为事上练。他是军事才能不是天生的,不是突然具备的,去了解他的一生,在他15岁时,他就曾单枪匹马私出居庸关,从小就喜欢排兵布阵,并在并在江西一次又一次的剿匪中不断积累经验,进行事上练,才能以悬殊兵力平定宁王。

47、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不仅要认识(“知”),尤其应当实践(“行”),把“知”和“行”统一起来,才能称得上“善”。致良知,知行合是阳明文化的核心。先有致良知,而后有知行合一。

48、误区只有喜欢一件事情在前,才能把事情做好。喜欢一件事情和做好一件事情是有很大一段距离的,比如说,我喜欢玩LOL,所以我每日玩LOL,但我始终停留在黄金水平,无法成为王者。这是因为我只是停留在玩的层面,而没有上升到练的层面,玩是敷衍的,不负责任的,不用心的;而练是投入的,负责任的,用心的。通过不断练习技术技巧,培养大局观和团队协助力,专研对手的心理学,不断摔倒并爬起,最终突破极限,成为王者。而这个过程是痛苦的,也是磨炼人心的,也是会让一般人从喜欢到厌恶的过程。

49、明朝时期理学被打造成国家意识形态,朱元璋更是将理学之外的所有学说统统列入异端,这对于国家的管理无可厚非,但也严重制约了国民的现象力和探索精神。在这样理学作为绝对权威的时代背景下,一个思想家越有天赋,便意味着他的一生将更加曲折。

50、王阳明曾对弟子黄直诉说过自己提倡“知行合一”说的动机:“此须识我立言宗旨。今人学问,只因知行分作两件,故有一念发动,虽是不善,然却未曾行,便不去禁止。我今说个知行合正要人晓得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发动处有不善,就将这不善的念克倒了,须要彻根彻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潜伏在胸中。此是我立言宗旨。”

51、一提起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您可能会说,这不是心学吗,都是唯心主义的理论,是不正确的,其实没有读这本书之前我也是这么认为的,但是拜读完这本书之后才意识到心学绝非空泛的理论,王阳明最注重的还是“事上练”,要做到知行合要做到致良知。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议中曾多次引用王阳明知行合一的理论,在《费加罗报》发表的署名文章中讲到中国人讲“知行合一”,法国人讲“打铁方能成铁匠”,都强调要把思想转化成为行动。那么这么好的理论,我们如何才能践行到工作实践中呢?

52、我在读的过程中,结合我对宗教肤浅的认识,一直有个感觉:王阳明的心学,与新教,即基督教何其相似——当年马丁.路德也宣布每个人心中都有上帝,而不必通过他人,比如教皇,才能直达天听,只要内心虔诚的祈祷,上帝就会听到;努力工作,追求良知,兼爱,为社会和他人作贡献,就能得到上帝的认可,从而在死后升入天堂。王阳明的心学,也是要唤起人们心中的良知,用良知进行善恶的判断,以良知作为自己行动的指导,并时时反省自己,去除蒙蔽良知的不良欲念。这也不需要假手他人,也不必如朱熹所说的”格外物以致知“,每个人心中都有良知。而且,心学是鼓励人奋进和入世的,提倡建功立业,而不是如同佛、道两教,让人避世。作为一套积极向上的道德行为准则,新教激发了英美等国的活力,促成了它们的崛起;心学在中国,虽然最终被程朱理学打压,但也曾经激励如张居正这样的人物,奋起开创了明朝的中兴时代。由此而言,心学致良知、知行合一和鼓励人积极向上的特点,在中国儒学发展历史中,尤为难能可贵。

上一篇:傻子上学小品班长台词精品好句61句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