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答案王阳明心学是唯心主义吗 1、心不安是有“声音”的,这“声音”便是良知的呼声。全部阳明心学就是引领我们去听到这个来自心的呼声。因此,阳明心学可概括为三个字:“致良知”......
王阳明心学是唯心主义吗
1、心不安是有“声音”的,这“声音”便是良知的呼声。全部阳明心学就是引领我们去听到这个来自心的呼声。因此,阳明心学可概括为三个字:“致良知”。
2、公益课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当代“阳明热”存在的问题。现在一些人由于历史局限性和缺乏真修实证,对圣人们所传承的“心学”等道统之学并没有掌握其精髓与要领,只能望文生义或隔靴搔痒地解释之,都是谈“心”色变,甚至是避而不谈阳明心学的“心”,生怕被冠以西方“唯心主义者”的帽子。然而刻意回避了“心”的阳明心学,就成了“空心”的阳明心学,不是真正的阳明心学。如果不把“心”谈透,“心学”还能称为“心学”吗?
3、我站在一个小土包上,如何能评论伟岸的山峰,它的高低长短。
4、如何理解“心即理”?这是认识论的问题。就是说你的内心就已经有一个意念中的世界,具备成为完人的一切条件,具备认识世界的一切可能。一次王阳明与朋友同游南镇,友人指着岩中花树问道:“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相信大多数人也是这个想法。但王阳明回答:“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既来看此花,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心外。”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山野的一颗花,你没有看到它的时候,它寂静地藏在你的内心深处,你心中本来就预先有这个花的样子,但是因为没有看到这颗花的实物,所以你不知道你心中有这珠花,但不妨碍这花在你内心的潜在。实物的花好比“密码”,要用“密码”去证明你内心里有这珠的花的存在,这个看花的过程,就是知行合一的“行”的过程。王阳明并没有在本体论上否认这株花的客观存在,他只是从认识论上说,没有看到这株花,那这株花就还没有和我发生关系。
5、严复说他:“夫阳明之学,主致良知。而以知行合必有事焉,为其功夫之节目。”“独阳明之学,简径捷易,高明往往喜之”。
6、王阳明的心学是在陆九渊宋明理学中心学基础上进一步发挥而成就的。所以,要理清王阳明心学不得不提及陆九渊和朱熹对“理”、“气”、“心”几个关键点的不同理解。“理”的分歧。朱陆都认为理是世界万物的终极本原。但是陆九渊借助的是儒学天人合一的思维模式,以为“心即理”,万事万物皆由心而生发。“四方上下曰宇,古往今来曰宙,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自杂谈》,其与朱熹所说的理为天地、人物存在之本是先于宇宙而存在的明显不同。结果,朱熹主张由道问学,强调格物致知,即穷物理,强调学习知识的重要性,以为人的道德水准必将随着知识的增长而增进。陆九渊说“明心”,要尊德性,强调为学的目的并不仅仅在于增进知识,而是为了实现道德的至高境界,因此,儒家经典的学习与研究、对外界事物的认知与把握,都不可能直接有助于实现增进道德境界的目的,因为人的本心就是道德的根源,因此只要扩大、完善人的良心结构就能实现增进道德的目的。从当前德育范式来看,学习知识的多寡并不决定道德水准,禹三过家门而不入一心为公的公仆并没有高深的知识,但是,知识的深浅有助于增长道德水准,不过,这是由于学习者不把学作为致知目的而作为完善德性的追求之果。朱熹本人教育思想的核心是道德教育,而这种定位方式决定了难以达到道德的较高境界。
7、致良知,如何致?不是一个人独自在书斋里沉思,也不是在学理的往复论辩中致。“致”乃是“听”,而不是“创设”,也不是“获取”。对于我们每个人本有的东西,既无需创设,也谈不上获取,盖不用创、不用取也。如何听?在自己的生命实践中听。这便是“知行合一”。(王阳明心学是唯心主义吗)。
8、那个人明明是我叔叔,你们一定要让我叫爸爸;这个人明明是我爸爸,你们一定要让我叫叔叔!我是我爸生的,爸爸就是爸爸,叔叔就是叔叔,不能欺骗自己的心,嘉靖皇帝越想越觉得“心即理”有道理。皇帝大喜,能把自己爸爸叫爸爸,居然有了理论支撑,这是行孝于天下而不拘泥于俗礼……快把《传习录》拿来我看看,封王阳明为南京兵部尚书,官至正二品。
9、梁启超赞叹道:“他在近代学术界中,极具伟大,军事上、政治上,多有很大的勋业。”“阳明是一位豪杰之士,他的学术像打药针一般令人兴奋,所以能做五百年道学结束,吐很大光芒”。(王阳明心学是唯心主义吗)。
10、至于今日之中国,经济建设之成绩甚为可观,国力增强,民囊渐丰,此为世人所共睹,其功也大。在物质丰富化的同时,如此民风也相袭而成:各施其能,各谋其利,纷争付之于法律,前程寄托于机遇。此固无可厚非者也。
11、伟大人物毛泽东认为:“名世于今五百年,诸公碌碌皆馀子。”
12、“心”的分歧。朱熹认为心是分为“人心”与“道心”的,道心是天理的体现,是“原于性命之王”,是义理之心,是人心的主宰;人心是气质的表现,故而必须接受道心的主宰和统领,此即“心统性情”。陆九渊认为人心道心只是从不同方面描述心的性质状态,如果将二者对立起来,则分明是“裂天人为二”,心是人的本质所在,是伦理本能。
13、拳王泰森,那不就是中国武术的功底吗,他的教练卡马乔从哪学来的令人好奇,也许良知本就如此,它是人类共同的东西,谁在实践中悟到了,就是谁的,非惟中国才有。看看泰森的对手,个个比他高,比他强壮。重量级比赛是上不封顶的,多壮的人都不限制参加,但泰森垄断了重量级拳王将近十年。能战胜他的,没有比他个子小的。已经很说明问题了。可是我们自己的运动员教练员有多少人会传统武术呢?这只是举一个武术的例子。传统文化中值得继承的好东西多着呢。
14、《大学》记载:“物格而后知,知至而后意诚”。似乎是在告知学者先去格物致知,然后再诚意正心,即先向外用功,再反求诸己。文字叙述自有其局限性,必然分一个先后顺序。其实,“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从义理上体会,即等价于孟子的“万物皆备于我,反身而诚”。王阳明先生认为,“以诚意为主,去用格物致知的工夫,即工夫始有下落”。以诚意为主去格物致知,这正是“从本原上用力,渐渐盈科而进”,即是致良知的功夫。孟子曰“反身而诚”,阳明先生曰“致良知”,从形式上说是一开一合,从义理看则是殊途而同归。
15、知与行不能分作两事,不能以为在行之前,先须知。知与行一旦脱离,当中隔着的却正是私意!阳明就此感慨地说:“此不是小病痛,其来已非一日矣!”知与行,一旦被私意隔断,知就不是良知,而是矫知;行就不是正行,而是妄行。致良知就是在生命实践中倾听良知的声音,而且要一以贯之,自始至终:“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16、其《心學》精髓是知行合致良知!無善無惡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17、王阳明的心学思想是另辟蹊径,许多人把王阳明归于唯心主义,其实不是这么简单,王阳明并不否认这个世界的客观存在,但同时,王阳明认为,这个世界的一切景象、原理、道理都与生俱来植入人心,人为什么知道花香?知道甘蔗甜?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就是这个道理。
18、王阳明心学在龙场萌发并逐渐自成理论体系,但是影响力并不大,直到被皇帝关注和点赞,影响力顿时遍及全国。常有人说:领导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领导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这话有一定道理,但是还不够客观。一个人到底行不行?首先还是要自己确实行,其次要有人说你行,然后说你行的人本身也要行,这样才行。王阳明本身就行,现在皇帝说他行,那全国干部群众还不得把他的心学拿来学习一下啊!就算是好奇心驱使去了解一下也是很有必要的,不然大家聊天的时候,没有共同话题了,咋整。
19、三十七岁时,他在贵州龙场顿悟:真理不在外物之中,原在吾心之中,这叫“吾性自足”。真理不要到心外去求。恰如孟子所云:“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至于外物之理与吾心之理,原也不二。这正如禅宗之所谓“不二法门”也(由禅宗而阳明,于此便可见一斑)。
20、而此正是阳明心学之所达成者,无怪乎其影响之远播于中华大地以外,乃至于在近代助成日本之明治维新。就此点而说得颇有些极端的话,可在高濑武次郞的《日本之阳明学》一书中读到:“我邦阳明学之特色,在其有活动的事业家,藤树之大孝,蕃山之经论,执离之薰化,中乔之献身事业,乃至维新诸豪杰震天动地之伟业,殆无一不由王学所赐。”
21、若把人与外物之间的实践关系和认识关系统统抽掉,还会剩下一个怎样的外物自身之理呢?若真有这样的理(当然,这其实还是人在假定有这样的理),人又如何可能知道呢?可见,朴素的、作为我们的常识信念的“唯物”倒是站不住脚的呢。
22、唐代的禅宗心学为宋代、明代的儒家心学作了极重要的准备,提供了很丰厚的思想资料,这样才会有王阳明学说作为心学的最高峰。阳明之后,心学渐衰,程朱理学长居主导意识形态之地位。再后来,西学东渐,中国历史进入了近代,西学遂大行于天下,直至今天。
23、孙中山认为:“日本的旧文明皆由中国传入,五十年前维新诸豪杰,沉醉于中国哲学大家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说”。
24、近年来,王阳明及其“心学”,在大众文化中有了极为畅销的市场。因为,在当今这个追求“短、平、快”的效率社会,人心浮躁、凡事追求成功的捷径。面对浮世诱惑与险阻,人们心智迷惑、急于求成,王阳明“心学”,以其高效、直接而让人快速“拨开迷雾见青天”,人们乐于接受。
25、王阳明心学的核心思想是什么?他到底在说什么?笔者从上大学开始接触王阳明心学思想迄今20年了,其实当初也是没有搞清楚王阳明在说什么?王阳明在龙场悟出的“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这句话怎么解释?
26、如何认识“知行合一”?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说的“知行合一”其实是两码事,在认识论上,马克思的知、行这两种东西看上去是可以割裂的,比如,我们常常说知道了要去做,不做的话,知道了也没有用,比如说实践出真知,又比如“知而不行,非真知”。但在王阳明这里,不可能有“知而不行”一说。王阳明“知行合一”的思想也是建立在“心即理”的基础上的,首先,上天在造人的时候,就把我们的内心世界设置好了、充满了,理论上讲,我什么都能知道,万事具备,生下来就具备了知道一切的可能,直待用“实践”这个密码去激活它,若是没有通过实践去激活,那也等于没有,那只是寂静地深藏内心,因为不被感知就谈不上什么知不知。
27、只所以有后人推崇王阳明,且历久弥新,经久不衰,肯定是有其历史性,学术性,推崇性。
28、“知行合一”,有些人认为知应在行前,等学深想透了,才能把事情做好;有些人认为应该先行后知,先干了再说,干过以后才知道。学了以后,感觉王阳明要表达的“知”和“行”应该是同步推进的,但是个人觉得先后和同步并非重点,知行合一就是不断的学习和实践。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从心学中悟到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道理,改名且终生以此自勉,他认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很贴切。
29、致良知的修养学说。良知人人都有,致良知就是让人心回到“无善无恶”明洁的本真状态。其实也是强调的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自觉”境界。
30、①王阳明的心学完全合符主观唯心主义哲学思想,没有任何区别。
31、我们举个例子:王阳明的“岩间花树”论。有人问王阳明:你说心外无物,那山间的花自开自谢,与你的心有什么关系?问的十分符合我们现代人的思维。有关系吗?如果从宇宙的视角看,当然没有关系。你是你,花是花,你不看,它就不在了?显然不是。但是王阳明的心学谈的不是这个问题,他谈的是从个人的角度看世界,从我的眼里看出去,那花是在我心内还是心外?看阳明如何回答的:汝看此花时,此花一时明亮起来,汝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寂。可知此花原不在你的心外。说明什么?说明心与物,是同时存在,心看才有物现,心不看则物就寂灭。这花的显现与寂灭,是由你的心控制的。所以说,此花不在你的心外,即心外无物。阳明说的是这个东西。这跟唯心唯物的区分,有啥关系?区分出了唯心还是唯物,又跟他的理论有啥关系?你唯物了,那花还不是由我的心控制?如果我的心不能觉察,昏沉晦暗,那世界上有花跟我有何关系?王阳明不研究花,他谈的是人心的意义。如果我们能自如地控制心,就能控制我们生活的世界,任意让它生灭,也就是我心即宇宙,宇宙即我心。这才是跟我们的生命状态息息相关的东西。
32、旨在凝聚一批下学上达致力中华文化产业发展、
33、其实,辨证唯物主义哲学所反对的唯心主义之“心”,是相对于唯物主义之“物”来讲的。辨证唯物主义哲学在认识论上否定唯心,强调唯物和知性,这是十分正确的。任何拥有一点智慧和知识的人都应该否定和嘲笑唯心主义。因为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所反对的唯心主义之“心”,指的是认识客观事物之心,是后天经验之心,是形而下之心,是见闻之心,是“人心惟危”的“人心”——颠倒妄想之心、迷乱之心、贪嗔痴之心。“人心”建基于感性和知性之上。“感性”是指通过感官所获得的知识,通过感官所得来的知识具有片面化、肤浅化、碎片化和个体差异化等特性,并不可靠。“知性”是指将感官所获得的这些知识进行逻辑推理,深思熟虑后所获的经验知识。
34、/ 精彩视频|《儒家“下学而上达”的含义》
35、③主观唯心主义是把人的主观精神(意识观念)作为认识世界的出发点,存在主观精神的产物,而不是真正客观上的世界。以上就是唯心主义哲学定义,以此定义结合王阳明心学观点及其理论依据来并论。01王阳明的“心学”中的心,是人的本体内心固有的良知体,灵明悟知所产生出来的认识能力。“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知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把“心”作为万物之主,心是身体和万物的主宰。为此,王阳明心学是以人的主观意识来决定万事万物,“心”就是万事万物的主宰。这就很合符唯心主义哲学定义第一点,精神决定物质,物质就是人的主观意识来决定。王阳明的心学就是唯心主义的哲学思想。02王阳明心学中“心即理”的理,就是一颗致良知来达到没有私心物欲的心。致良知心中的理就是世间万物的理。
36、中国传统思想从人的活生生的生命体验出发,认为能体验到,就是有。所以,中国传统文化是体验文化,是自由心证。三教都是如此。当然,这极可能是中国没有产生现代科学的原因。有一利必有一弊,科学不是还导致了心灵迷失吗,现在的有毒食物、转基因、环境污染、收费教育、过度医疗,不都是科技发展过程中人心迷失的铁证么。
37、但是阳明先生针对友人所提疑问的解答,也并没有否定事物存在的“客观性”。只不过在他看来,事物存在的纯粹“客观性”可称之为“寂”,“寂”的状态是无法彰显事物存在意义和价值的。
38、为此,王阳明心学中的理,天理就在人的心中(心即理),决定了人的主观意识无私欲本体心就是天理。以此来结合唯心主义哲学定义第二点来论说一下:王阳明心学中的天理就是人的精神产物,心外是无理的。并不合符客观唯心主义观点,现实世界之外独立存在着一种客观精神。所以,王阳明心学中的天理不是客观存在的,是不符合客观唯心主义哲学思想。03王阳明心学理念,是借助儒学哲理“天人合一”的思维模式,以为“心即理,万事万物皆由心而生发”,四方上下曰宇,古往今来曰宙,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而且心是人的本质所在,是伦理的本能反应。以此来对照唯心主义哲学思想第三点定义来论:唯心主义是把人的主观精神(意识观念)作为认识世界的出发点,存在主观精神的产物,并不是真正客观上的世界。而王阳明的心学强调了人的主观能动性,而不是客观存在的能动性,这就完全合符唯心主义哲学定义,高扬人的主体精神,突出人的主观意识能动性。为此,综上所述得出结论。王阳明的心学和唯心主义哲学本质区别就是:
39、如果想要使事物本身的存在性获得真实开显,就需要通过人的实践活动去“看”,去消解事物之“寂”的纯粹客观性。
40、郭沫若指出:“王阳明对于教育方面也有他独到的主张,而他的主张与近代进步的教育学说每多一致。他在中国的思想史乃至日本的思想史上曾经发生过很大的影响。”
41、而阳明心学之“心”,并不是指“惟危”之“人心”,而是指“惟微”之“道心”,这是与生俱来之心,是先天本有之心,是理性之心,是形而上之心,也称“良知”或“德性”。显然,阳明心学之“心”(道心)与西方唯心主义之“心”(人心)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二者分属于不同的领域和体系:一个是先天之心,一个是后天之心;一个是道心,一个是人心;一个属于东方生命科学之范畴,一个属于西方自然科学之范畴。二者有完全不同的定义、内涵和作用。这是东西方文明的一个分水岭。在学术上,我们不能“王顾左右而言他”,不能将二者混为一谈。只有将此二“心”的概念分判清楚,我们才可以大大方方地正面谈论阳明心学。
42、王陽明龍場悟道,本就是從生活經歷中悟出,來源生活,實踐於工作!教化民眾,平百年之久之頑之匪患,籌劃十餘年叛亂的寧王在陽明先生前傾刻灰飛煙滅!
43、我崇拜他的学问,崇拜他的思想,崇拜他的道德情操。
44、这个思路看上去很对,很符合通常我们能够接受的认识论逻辑。但问题也正是出在这个逻辑上。如果天理是在人心之外的,我们去认识它,就是用头脑所具之智力把天理作为对象来认识。在这里,认识者和被认识者是分开的,这是其一;这两者都与心无关,这是其二。
45、②客观唯心主义认为,在现实世界之外独立存在着一种客观精神,它是世界的本源,世界万物是由它产生出来的。
46、“心即理”,心就是天地万物的主宰,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王阳明认为人心是产生善与恶的源头,任何外在的行动、事物都是受思想支配的,一切统一于心。良知、善恶、对错、准则都在我心中,我的意念所想,对的便知道是对的,错的便知道是错的,丝毫也隐瞒不了。不要欺骗自己的心,按照自己的心去做,善的便能保存,恶的便能去除。王阳明还举例说:即使是盗贼也明白自己不应该偷盗,如果喊他是贼,他也会不好意思,藏在心中的道理是泯灭不了。
47、综观世界,在儒家文化区(东方之社会多数属于此文化区)内,于礼仪、规则、法度之外,百姓欲立信仰,原无“上帝”可依,亦无“天国”在望(按:此非缺点,只是吾人与他族之相异耳),故而仍须在儒家道统中开出新的境界,以树立东方社会中人之自信、自律、勇敢、宁静之精神,以臻高尚之民气。
48、评论王阳明先生,就如同去评论孔子,孟子,这非是一般人能做到的事情。
49、王守仁(心学集大成者)与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
50、孟子、禅宗、程颢、陆九渊,前后相继,为王阳明心学的展开做好了准备。其实,还有另一个人也为阳明心学做好了准备,这个人就是王阳明在思想上的直接的反叛对象——南宋的朱熹。
51、因此,若谈“心外之理”,就是把天理先推到理智那一边去了。推过去之后,再叫它回过来,即回到心这一边来,以便使天理得到践行(因为人的行动总是要由心来发动的)。但是,我们就是无法明白它如何回来。这是朱熹理学的毛病所在。
52、王阳明曾经被视为中国古代主观唯心主义哲学的代表,粗略来看,王阳明所提倡的“心外无物”,似乎确实与“主观唯心主义”有些关系。而最常为人们所征引其“主观唯心主义”的一段话,便来自《传习录》当中:
53、综上所述,王阳明心学并不是唯心主义,“心即理”也不是唯心主义,“心即理”只是一种研究事物的方法论
54、时下出现的某些丑恶的社会现象,依阳明心学看,并非“理”之不彰,而是“心”之亡失。所谓心之亡失,是指人的生命情感偏离其本真之存在,而是动于欲,蔽于私。那么,什么是生命情感之本真的存在?再以孝亲之心来说。孝亲之心源于何处?源于我们对父母所给予的关爱和恩典的亲身感受。
55、心,既不是科学的对象,就一定不是一个可以直接经验到的东西,它一定是“超验的”。这是借用西方哲学的术语说话。其实,也就是说,心是超生物、又超心理的。因为它超生物、超心理,若要请孟子把他所说的心拿出来给大家看看,他是断然拿不出来的。但这个拿不出来的东西,却是存在的。
56、见王阳明《传习录》)与人心相隔的“天理”,就是僵死的教条。在对僵死的教条的遵从中,不能形成国人卓然自立的人格。这正是朱熹理学的弊端。在历史上,朱熹理学虽一度行于天下,却不能彰显吾族安心立命之本,职是故也。
57、“致良知”,良知就是道,良知自在人心,人人都有良知,然而必须经过自身的修养,体察认知方可得到。我读着读着,突然明白了,原来“致良知”的“致”不是“致爱丽丝”的“致”,而是实践的意思。我又想起了前几年流行过的一个词:原来“致青春”的“致”也应该解释为实践,青春不应该仅仅用来被赞美,勇于尝试而磨砺,敢于梦想而奋斗,这才是真的青春;而把磨砺和奋斗作为青春的内核,也就能更好理解青春始于年少而不止于年少,人生皆是草木年华。
58、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汉族,幼名云,字伯安,别号阳明。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今属宁波余姚)人,因曾筑室于会稽山阳明洞,自号阳明子,学者称之为阳明先生,亦称王阳明。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精通儒家、道家、佛家。
59、立德、立功、立言是古人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最高境界,王阳明用自己一生的行动实现了人生的最高价值。王阳明临终前,他的学生周积问他还有什么遗言,他自信而乐观地说:“我心光明,亦复何言!”后人从中不难品味出他的满足感与成就感。
60、有人说,佛家是彻头彻尾的唯心论。因为“万法唯心造”。所以不科学。那么,什么叫科学?科学就是选取有限现象,进行严格界定以后,寻找出因果关系。它是有限思维。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科学。牛顿万有引力定律是科学,可是在爱因斯坦的世界中,它就不是科学,到了量子力学,前面的一切又都推翻了。佛家是以一种世界观来拯救人心,不管世界是否是心造还是物质造,你只要相信是心造,你就能解决巨大的精神痛苦。世界是什么造的,与你何干?只有精神痛苦与幸福才是实实在在的,是你能够觉知的,并深刻影响你生命的存在,佛家认为这才是实相,物质世界反而是幻相。它讨论的与科学讨论的不是一个东西。如果坚定地认为只有科学才是真相,那是把自己限定在有限思维里,跟无限思维较真。科学都这么发达了,到现在还是灭不了宗教。不仅灭不了,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欢了。想一想这是为什么?如果心里只有科学这一根筋,那还有什么理由嘲弄宗教是迷信?有的科学工作者不顾客观条件,为了证明假设成立,宁肯数据造假,这算迷信,还是走火入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