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心学的影响精品好句77句

admin 59次浏览

最佳答案王阳明心学的影响 1、因此,王阳明心学不仅有着理论价值,而且有着实践功夫,还有着人格魅力,(王阳明心学的影响)。 2、关于舜和他老爹瞽叟的故事,需要做简单介绍。舜的老爹是......

王阳明心学的影响

1、因此,王阳明心学不仅有着理论价值,而且有着实践功夫,还有着人格魅力,(王阳明心学的影响)。

2、关于舜和他老爹瞽叟的故事,需要做简单介绍。舜的老爹是个瞎老头,老婆死后,他又续弦。这个女人后来又生了个儿子叫象,当时的社会传统可能是这样的家产都要由长子继承,所以舜理所当然是瞎老头家产的继承人。但是他老婆和象不允许这样,瞎老头也不希望舜能继承,于是就和老婆还有最小的儿子象联合要置舜于死地。他们想出谋杀舜的方法很多,比如要舜挖井,当舜下到井中后,瞎老头团伙就把井口封死。舜死里逃生、因为他挖井时就知道父亲要谋害他,所以在井壁上挖了条通向地表的隧道。瞎老头又让舜兰修理房顶,当舜登上房顶后,瞎老头就把火把扔到房页,那上画部及茅草,舜要么被烧死,要么就跳下来摔死。但舜又死里逃生,因为他上房之前藏了把梯子,所以安然无恙地落到地面。对于这两件事,舜都假装不知道,瞎老头见舜是个机灵鬼,又见舜没有责怪自己,所以从此再也不谋害他了,还和他恢复了父子亲情。

3、在王阳明看来,致良知的目的是内圣外王。如果说良知是先天的道德价值理念,那么致良知就是修身理念与行为、过程与结果的集合,以达到内圣外王的目的。(王阳明心学的影响)。

4、王阳明当年所受的教育是儒家思想的教育,他的心学理论也是用儒学来表述的,当然了,也只有这样当时的人才能接受,才能更好的理解。

5、既然那个使万物连为一体的仁,源自心,所以,阳明心学在南宋的又一个先行者陆九渊,便更进一步说:“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此心之伟大,由此可以见到。中国哲学以这颗伟大的心,形成了道德的宇宙观。把宇宙溯源到人生的根本价值中去,这就不是西方的哲学和科学所可以思议的了。

6、然后吾之明德始无不明,而真能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矣。夫是之谓明明德于天下,是之谓家齐国治而天下平”。

7、第一阶段为16-17世纪,主要代表人物有了庵桂悟、中江藤树、熊沢蕃山。了庵桂悟(1424-1514)是日本著名高僧,他以80多岁的高龄亲自到浙江拜访王阳明,并将心学著作带往日本,可惜很快去世。其后的学者中江藤树、熊沢蕃山继续研究和传播阳明心学,形成了著名的中江学派。

8、阳明心学早在王阳明在世时就传到日本。阳明心学在日本的传播可分为三个阶段:

9、根据王守仁一生中的经历,其受到道家的影响明显多于佛家,但其终究不离儒学本质,王守仁继承陆九渊强调“心即是理”之思想,反对程颐、朱熹通过事事物物追求“至理”的“格物致知”方法。

10、大慈供销社是一个专门销售良心产品的线上商城,里面所有的产品都值得信赖。今后我们将不断上线更多的好产品,让大家买的放心,用的安心。同时也给更多的微商义工提供一个销售平台,让他们不在那么辛苦,轻松挣钱养活自己。

11、感悟:谦为什么是众善之基?因为一个能谦虚的人,他的心必定是宽容的,他的人必定是有涵养的,他的行为必定是有教养的。那么他的一举手一投足、一言一语,必定都是合乎仁义礼仪的,自然都是善的。

12、大意:悔悟是去病的良药,贵在改正。如果把悔恨留在心里,那又是因药而生病了。

13、第二阶段是19世纪中期,代表人物有大盐中斋、佐久间象山、佐藤一斋、横井小楠、吉田松阴、高杉晋作、西郷隆盛等,他们以阳明心学为旗帜,要求推翻腐朽的幕府统治,最终发动武装倒幕运动,为日本“明治维新”奠定了基础。

14、阳明先生认为,良知是非善非恶的,因而人性既非善,也非恶,但是在不同的情景下,却有善意善行、恶意恶行。所以,一个所谓的好人,在某个特定的情景下可能会因一念之差做出恶事,同样,一个十恶不赦的坏人也可能去做好事。

15、王阳明一语道破天机——那只是因为你的得失之心太重,只想要好的结果,恐惧得到坏的结果,于是就蒙蔽了自己那颗本来能泰然处之、平和应对的心。起伏得失本是常态,尽力而为、顺其自然才是合理的态度。

16、徐渭:王羲之‘以书掩其人’,王守仁则‘以人掩其书’。

17、当今时代,这点尤其值得人们重视。被蒙蔽的心,如蒙蔽二字的含义,是阴暗而糊涂的,就算得到再多,又有什么用?唯有本心呈现,才能清明、放松和自在。

18、试看时下之某些社会现象,即可明白事情原非如此。那些与父母对簿于法庭的儿女们,是因为他们的头脑对孝之理没有认识才这样做的吗?肯定不是。他们作为中国人,一定向来耳濡“孝之理”,也不会反对此理。

19、内在决定外在,原因决定结果,一个人的内在思想、精神和心灵决定了一个人的一切。我们生活周围的万事万物都是我们思想的外化和转化来的。

20、王阳明年少时,朱熹的“格物之学”行于天下,想要学做圣人的王阳明认真地走了朱熹所指点的路,例如取竹而格,以为其中必具至理,然久思无得,倒弄出了一身的病来,终于发现在如此“格物”的功夫之中,“物之理”与“吾之心”,终究还是两样不同的东西。

21、这四句诗是阳明晚年时总结出来的,其大致的意识:心是没有正确和错误的,事物是有正确和错误的。事物的正确和错误我们需要知道,我们要做正确事物并且修正错误的事物。

22、格、致、诚、正、修者,是其条理所用之工夫,虽亦皆有其名,而其实只是一事”。

23、(译文)人必须在做事上磨炼,才能真正站得住脚;才能做到于静中能安定,在动中也能安定。

24、对此被真切感受到的恩典,若不回报,会怎样呢?只一句话:心不安。正因为如此,孔子在《论语》中处处都是用“心安与否”来指点什么是“仁”。可见“仁”不是一个用理智来把握的概念,它不是概念,它是生命情感之本真的存在,这用阳明心学的话说,就是“心之体”。

25、悔悟是去病之药,然以改之为贵。若留滞于中,则又因药发病。

26、大意:一个人在忿怒时,较容易感情用事,有时会怒得过分,就失去廓然大公的本体了。因此,有所忿怒,心就不能中正。

27、大意:与朋友相处,彼此谦让,就会受益;彼此攀比,只能受损。

28、明代时期,中国历史进入到了封建社会后期,专制主义高度强化,政治日趋腐败没落,于是中国思想界开始酝酿一场巨大的变革思潮。

29、良知不是头脑中本有的先验知识(否则,便成了西方的康德哲学),而是“天理昭明灵觉处”,也就是说,它是我们的心本所具备的活生生的德性(《大学》中称之为“明德”)。脱离这个“心之德性”的天理,就是僵死的教条。

30、而傲慢者恰恰相反,他的心必定狭窄阴鸷、封闭自恃,言行之间充满私心私欲,从而挤压和伤害到他人,不恶又会怎样?一谦一傲,值得深思。

31、日间功夫觉纷扰,则静坐。觉懒看书,则且看书。是亦因病而药。

32、大意:人应当知学。求学讲论无非是涵养德行。不求学讲论,只是因为涵养的志向不够真切。

33、当今时代,这点尤其值得人们重视。被蒙蔽的心,如蒙蔽二字的含义,是阴暗而糊涂的,就算得到再多,又有什么用?唯有本心呈现,才能清明、放松和自在。

34、作为日本海军大将的东乡平八郎,甚至将“一生俯首拜阳明”、“明明门下走狗”制成牌子,随时挂在身上。他率领日本海军在十年之内(1894—1904)打败大清帝国北洋海军和俄罗斯帝国远东舰队,日本迅速崛起成为亚洲和世界强国。

35、人但得好善如好好色,恶恶如恶恶臭,便是圣人。

36、感悟:耽误人的其实不是诋毁,而是看不到自己的一颗心狭隘戾气,不够宽容和涵养,又把精力放了太多在诋毁上,那么就既在加剧心中恶疾,又没有时间精力去改善这种状况。

37、王阳明强调“心即是理”之思想,要求从“心”获得理,夸大了“心”的重要性。

38、大凡朋友须箴规指谪处少,诱掖奖劝意多,方是。

39、因为事理无穷无尽,格之则未免烦累,故提倡“致良知”,从自己内心中去寻找“理”,“理”全在人“心”,“理”化生宇宙天地万物,人秉其秀气,故人心自秉其精要。在知与行的关系上,强调要知,更要行,知中有行,行中有知,所谓“知行合一”,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行则不能算真知。

40、成人成圣更是王阳明毕其一生所思索探求的中心命题,进而形成圆融浑厚的心学思想体系。

41、唐代的禅宗心学为宋代、明代的儒家心学作了极重要的准备,提供了很丰厚的思想资料,这样才会有王阳明学说作为心学的最高峰。阳明之后,心学渐衰,程朱理学长居主导意识形态之地位。再后来,西学东渐,中国历史进入了近代,西学遂大行于天下,直至今天。

42、王阳明心学远承孟子,“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是孟子之后儒家心学的集大成者,也是传统社会儒学发展的最后一座高峰。  心学的逻辑结构为心即理、致良知和知行合一。心即理是心学的理论基础,“心即理也。天下又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乎”。致良知是心学的主要内容,“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悌,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若良知之发,更无私意障碍,即所谓‘充其恻隐之心,而仁不可胜用矣’”。知行合一是心学的方式方法,“某尝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若会得时,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  王阳明心学具有多方面意义,既是形上哲学又是人生哲学,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既是认识论又是实践论,既是修身论又是功夫论,而核心却是人生哲学,教人如何做人,如何成人成圣。  成人成圣是王阳明从小立下的志向。12岁时当听到老师说天下第一等事是好好读书,考取功名,王阳明即予以否定,认为“天下第一等事乃是做圣贤”。成人成圣也是王阳明终生的追求,在《教条示龙场诸生》中强调:“故立志而圣,则圣矣;立志而贤,则贤矣。”成人成圣更是王阳明毕其一生所思索探求的中心命题,进而形成圆融浑厚的心学思想体系。  心即理  心即理,强调人的主体性,要求人们对自己的人生负责,自觉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在王阳明看来,心即理的价值指向是明明德、亲民和止于至善。  明明德就是要发挥光大人性之善,“是乃根于天命之性,而自然灵昭不昧者也。是故谓之明德”。明明德的关键是去除私欲,“是故苟无私之蔽,则虽小人之心,而其一体之仁,犹大人也。一有私欲之蔽,则虽大人之心,而其分隔隘陋,犹小人矣。故夫为大人之学者,亦惟去其私欲之蔽,以自明其明德”。  明明德与亲民是体与用的关系,只有明明德,才能亲民和治平天下,“明明德者,立其天地万物之一体也;亲民者,达其天地万物一体之用也。故明明德必在于亲民,而亲民乃所以明其明德也。亲吾之父,以及人之父,以及天下人之父,而后吾之仁实与吾之父、人之父、与天下人之父而为一体矣。实与之为一体而后孝之明德始明……君臣也、夫妇也、朋友也,以至于山川鬼神鸟兽草木也,莫不实有以亲之,以达吾一体之仁。然后吾之明德始无不明,而真能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矣。夫是之谓明明德于天下,是之谓家齐国治而天下平”。  明德亲民的最高境界是止于至善,也就是良知境界,“至善者,明德、亲民之极则也。天命之性,粹然至善,其灵昭不昧者,此其至善之发现,是乃明德之本体,而即所谓良知者也”。    致良知  致良知,突出良知的优先性,要求人们在做事做人过程中始终坚守端正本心,凸显诚意的修身方法,既不要为物欲所惑,更不要为知识所蔽。  在王阳明看来,致良知的目的是内圣外王。如果说良知是先天的道德价值理念,那么致良知就是修身理念与行为、过程与结果的集合,以达到内圣外王的目的。  在内圣方面,王阳明认为,致良知要格物,而格物不是为了即物穷理,而是为了正其本心,“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归于正之谓也。正其不正者,去恶之谓。归于正者,为善之谓也,夫是之谓格”。由于人之本心是正的,只有意念起时才会有善恶之分,“有善有恶意之动”。所以正心的实质不是端正本心,而是端正意念,“盖心之本体本无不正,自其意念发动而后有不正。故欲正其心者,必就其意念之所发而正之”。端正意念,就是诚意和明明德,要去除人的私欲,纯乎天理,“人心是天渊。心之本体无所不该,原是一个天,只为私欲障碍,则天之本体失了。心之理无穷尽,原是一个渊,只为私欲窒塞,则渊之本体失了。如今念念致良知,将此障碍窒塞一起去尽,则本体已复,便是天渊了”。  在外王方面,王阳明认为,致良知要把人的本心和善性推而广之,惠及他人和社会,“所谓致知格物者,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也。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致吾心之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也。致吾心之良知者,致知也。事事物物皆得其理者,格物也。是合心与理而为一者也”。  在内外结合方面,王阳明认为,致良知统摄了儒家修身的全部内容,不仅统摄了内圣,而且统摄了外王,使内圣与外王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此正详言明德、亲民、止至善之功也。盖身、心、意、知、物者,是其工夫所用之条理,虽亦各有其所,而其实只是一物。格、致、诚、正、修者,是其条理所用之工夫,虽亦皆有其名,而其实只是一事”。  知行合一  知行合主张思想意识对于实践行动的决定性,要求人们在“一念发动处”就要为善去恶,进而实现成人成圣。在王阳明看来,“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这说明在道德实践中,善的知比善的行更重要,恶的念头比恶的行为更难清除。王阳明主张知行合就是因为知与行分离,容易使人轻视知而重视行,不注意从思想上克服不善的念头,最终导致了恶的行为,“今人学问,只因知行分作两件,故有一念发动,虽是不善,然却未曾行,便不去禁止”。  知行合就是要在思想源头上树立善的理念,清除恶的念头,在一念发动时即能为善去恶,“我今说个知行合正要人晓得,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发动处有不善,就将这不善的念克倒了,须要彻根彻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潜伏在胸中,此是我立言宗旨”。  知行合就是要坚持常道和扩充仁义礼智之心。“通人物,达四海,塞天地,亘古今,无有乎弗具,无有乎弗同,无有乎或变者也,是常道也。其应乎感也,则为恻隐,为羞恶,为辞让,为是非;其见事也,则为父子之亲,为君臣之义,为夫妇之别,为长幼之序,为朋友之信。是恻隐也,羞恶也,辞让也,是非也;是亲也,义也,序也,别也,信也,一也。皆所谓心也、性也、命也。”  知行合就是要致良知。王阳明中年之后很少提及知行合原因在于知行合一已经融入到致良知这一更为简洁凝练的命题。良知是知,致良知是行,致良知就是知行合诚如明儒刘宗周所言:“良知为知,见知不囿于闻见;致良知为行,见行不滞于方隅。即知即行,即心即物,即动即静,即体即用,即功夫即本体,即下即上,无之不一”。  李白诗云:“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王阳明是心学的集大成者,更是心学的实践楷模,一生致力于成人成圣,最后功德圆满,成为传统社会公认的“三立”完人和圣贤。因此,王阳明心学不仅有着理论价值,而且有着实践功夫,还有着人格魅力,即使在现代社会,对于每个人的人生及其修身养性,仍然具有许多重要启示和积极的指导意义。

43、仔细想想,一个人之所以能在这个世界上生存,顶天立地,驰骋于天地之间,最主要的就是有一颗强大的内心在支撑。练就和培养一颗强大的内心就可以无往而不胜,战胜外在的一切。

44、即使在现代社会,对于每个人的人生及其修身养性,仍然具有许多重要启示和积极的指导意义。

45、关于这个肥皂剧,像是三流编剧的作品。不过儒家门徒都硬着头皮说,这是事实,舜就是这样的孝顺。所以王阳明弟子才表现出了惊骇之情。

46、“知行合一”是王阳明针对明代知而不行、知行分离的社会风气而提出的救病之方,“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而不行,只是知假知”。

47、(译文)坚持自己的理想就像心痛。一心就在疼痛上,哪有时间说闲话、管闲事?善念发而知之,而充之;恶念发而知之,而遏之。

48、大意:如果没有物欲牵累蒙蔽,只靠良知去发挥作用,那么就无时无处不是道。然而,平常人大多被物欲牵累蒙蔽,不能遵从良知。

49、王阳明强调“心即是理”之思想,要求从“心”获得理,夸大了“心”的重要性。

50、阳明心学以通晓简易的方法,打破了只有少数精英人物才能成为圣人、朝廷就是权威的神话,否定了外在天理和权威的束缚,挺立了人的主体精神和自由意志,对从宋代以来已达500年之久的官方正统思想——程朱理学提出了严重挑战,这在中国和世界哲学史上都具有重要的思想解放和启蒙作用。

51、王阳明说,人为了生存,难免要追求一些能使自己感到安全的东西,诸如金钱、名利、地位。不过,有的人是在“良知”的指导下追寻这些,有的人却只是一门心思地追求外物。如果我们的内心永远盯着那些外物,必然会累得死去活来。

52、见王阳明《传习录》)与人心相隔的“天理”,就是僵死的教条。在对僵死的教条的遵从中,不能形成国人卓然自立的人格。这正是朱熹理学的弊端。在历史上,朱熹理学虽一度行于天下,却不能彰显吾族安心立命之本,职是故也。

53、这段解释正是王阳明心学思想赤裸裸的体现:凡事都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只要在自己身上找到原因并且修正,就能让对方也改邪归正,符合自己良知的要求。

54、其应乎感也,则为恻隐,为羞恶,为辞让,为是非;其见事也,则为父子之亲,为君臣之义,为夫妇之别,为长幼之序,为朋友之信。

55、中国的一部近现代史走到今天,国人的心依然没有安顿好,这是一个终于被大多数人都看清楚了的事情。于是,这样一个结论应该可以下了:来自西方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以及哲学,都不可能指到这个“心”。

56、王守仁(1472-1529)号阳明,明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明代心学集大成者。

57、王阳明说,象和瞎老头要三番五次地谋害舜,估计是舜责备了他们的过错,激起了他们的恶性。这就是舜要象向善的心太迫切了。可能舜注意到了这个问题,所以明白了功夫只在自己身上,不能去怪罪恶人,于是他开始默默地忍受陷害,最终换来了瞎老头和象的改邪归正。

58、今人于吃饭时,虽然一事在前,其心常役役不宁,只缘此心忙惯了,所以收摄不住。

59、正德三年(1508年),王阳明因忤权阉刘瑾而谪戍贵州龙场驿(今贵州修文县)。他在生死边缘之际,潜心探究圣贤之道,终于大悟“格物致知之旨”,于是提出“心即理”、“心外无物”学说。

60、发动处有不善,就将这不善的念克倒了,须要彻根彻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潜伏在胸中,此是我立言宗旨”。

61、感悟:这种状况恐怕比较普遍——一个忙惯了的人,一旦闲下来就会百无聊赖、无所适从,无聊得要死。人这样,心也是这样,平常胡思乱想惯了,脑筋就闲不下来,吃饭时、睡觉前也会胡思乱想。

62、朱载坖:两肩正气,一代伟人,具拨乱反正之才,展救世安民之略,功高不赏,朕甚悯焉!因念勋贤,重申盟誓。

63、成人成圣也是王阳明终生的追求,在《教条示龙场诸生》中强调:“故立志而圣,则圣矣;立志而贤,则贤矣。”

64、至明代嘉靖、隆庆年间,由于王阳明众多弟子掌握朝廷和地方大权,朝廷最终恢复了阳明的爵位,准许传播心学,阳明心学成为一股巨大的思想潮流遍及海内。心学所及之地,上至高官学者、下至贩夫走卒,人人皆畅谈心学。

65、大凡朋友须箴规指谪处少,诱掖奖劝意多,方是。

66、“通过对贵州少数民族的接触,王阳明找到了自己曾经苦苦追求的问题答案,那就是圣人如何可能,什么样的人可以成为圣人。这正是王阳明学说要解决的核心问题。”王阳明以自己人生的艰难遭遇,终于在民风淳朴的贵州,成就了中国儒家思想史上一个新的高峰——阳明心学。

67、阳明心学从贵州起源之后,很快成为一种在民间广为流传的新思潮,与朝廷推崇的程朱理学形成平分秋色之势。王阳明随处讲学,其门下众多弟子形成黔中、江右、浙中、楚中闽粤、南中、北方、泰州八大王门学派。

68、然若伴随以重功利、轻道义之心,视荣耻为无物,以竞争为唯久之,社会信任必将难以存焉。故而,重温阳明心学,再启中国文化精神之源泉,是当今不可或缺的。

69、自孟子以降,经禅宗,到王阳明,所讲的“心”,既不可译成英语中的heart,也不可译成英语中的mind。前者可以是指“心脏”,后者是指“心智状态”或“意识状态”。它们都是科学的对象。前者是生物学的对象,后者是心理学的对象。

70、王守仁可以说是明代心学集大成者,明代心学发展的历程基本可以归纳为:陈献章开启新学,湛若水趋于完善,王阳明集大成。王守仁的思想即(阳明学)的灵感直接是来自于陈献章与湛若水的“陈湛心学”,阳明心学和与陈献章的学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已是学界达成的共识。在万历十二年的时候,在王守仁死后五十多年,王守仁从祭祀孔庙,他与薛瑄、胡居仁、陈献章共同成为成为明朝祭祀孔庙的四位学者。王守仁的祭祀,显示出了王阳明心学最终得到了官方的一致认可。王阳明的心学后来还传到了其他国家,例如日本、韩国等国。其弟子的学派,世称姚江学派。其文章恢弘大气,字里行间有着英俊豁达之气。著有《王文成公全书》。

71、王守仁反对把孔、孟的儒家思想看成是一成不变的戒律,反对盲目地服从封建的伦理道德,而强调个人的能动性,他提出的“致良知”的哲学命题和“知行合一”的方法论,具有要求冲破封建思想禁锢、呼吁思想和个性解放的意义。

72、第二个角度,从“致良知”来看,阳明心学中也很多地方对当今的教育界也是具有重要意义的,比如他就曾讲:“立志、勤学、改过、责善”,这也是其“致良知”中重要的哲学思想。立志,就是需要树立志向,有了志向,才能做更多的事情。勤学则顾名思义,要好好学习,学而不勤的话,是没有结果的。改过,有了错误就要及时更正,这样才能成为一个完人。责善,作为最后的,也是最重要的,发现对方的缺点就要告诫朋友,这是对朋友的爱护。是啊,如果能做到这八字,那么真的就和圣人无异了。

73、致吾心之良知者,致知也。事事物物皆得其理者,格物也。是合心与理而为一者也”。

74、清初黄宗羲说:“先生承绝学于词章训诂之后,一反而求诸心……可谓震霆启寐,烈耀破迷,自孔、孟以来,未有若此之深切著明者也。”

75、大意:人必须在事上磨练,在事上用功才会有帮助。若只爱静,遇事就会慌乱,始终不会有进步。那静时的功夫,表面看是收敛,实际上却是放纵沉沦。

76、在当时全国禁毁阳明心学的背景下,黔中王门弟子率先掀起了以四大书院为中心的心学讲学运动,表明阳明心学在贵州已经完全深入人心。

上一篇:展望未来精辟短句精品好句41句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