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答案王充读书启示 1、熊鼎,字伯颍,临川人。元末举于乡,长①龙溪书院。江西寇乱,鼎结乡兵自守。陈友谅屡胁之,不应。邓愈镇江西,数延见,奇其才,荐之。太祖欲官之,以亲老辞......
王充读书启示
1、熊鼎,字伯颍,临川人。元末举于乡,长①龙溪书院。江西寇乱,鼎结乡兵自守。陈友谅屡胁之,不应。邓愈镇江西,数延见,奇其才,荐之。太祖欲官之,以亲老辞,乃留愈幕府赞②军事。母丧除,召至京师,授德清县丞。松江民钱鹤皋反,邻郡大惊,鼎镇之以静。迁起居注③,承诏搜括故事可惩戒者,书新宫壁间。舍人耿忠使广信④还,奏郡县官违法状,帝遣御史廉⑤之。而时已颁赦书,丞相李善长再谏不纳,鼎偕给事中尹正进曰:“朝廷布大信于四方,复以细故烦御史,失信,且亵威。”帝默然久之,乃不遣御史。(王充读书启示)。
2、语句“八岁出于书馆书馆小僮百人以上皆以过失袒谪或以书丑得鞭”的意思是:八岁进书馆学习,书馆里的小孩子有逐一百多人,都因为有过失而脱去衣服受责打,或者因为字写得难看而被鞭打。
3、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之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4、选出与“博道众流百家之言’’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 ( )
5、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6、我的寓所离慧庆寺一里多,康熙四十六年的初春二月,我白天闲来无事,独自在野外漫步,便敲开寺门进去。时值玉兰刚开,茂盛繁密与过去并无二样。我赞叹花开花落,自有一定的时节,开谢盛衰的气运机遇各自适应自身的自然规律,原本与人事无关,并不因人对它的知遇与否而决定它的盛衰与否。现在虎丘的玉兰,形神逐渐衰败了,而在慧庆寺的依然如故,由此也可见虚名是靠不住的,而幽居独处潜在厚实的却可以保持久远。花虽然轻微,而所寓含的事物盛衰的道理还有让人可以感悟的方面。
7、A.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B.急湍甚箭
8、(1)句的意思是:他的父亲麹亮担任金山卫百户。为,担任,做。
9、 (3)可胜言哉 ()
10、第一空,通过文中“乃缘石矼下,出乱石间,始见瀑布垂,勃勃如苍烟,乍小乍大,鸣渐壮急”的内容可知,作者顺着石桥下去,走出乱石丛,才看见瀑布垂挂着,属于定点观察;
11、一个勤奋好学的孩子多么不愿意离开心爱的学校啊!他伤心地哭闹了几次,母亲始终没有回心转意,最后只得违心地按母亲的意愿去学习经商。每天一早,他跟一个老仆人到十几里外的大镇子去做买卖。牛顿非常不喜欢经商,把一切事务都交托老仆人经办,自己却偷偷跑到一个地方去读书。
12、在公元前1122年,姬发看时机成熟了,他率领大军征讨商纣王。在牧野一战,纣兵惨败;纣王自焚而死,商朝灭亡,中国历史进入一个新的纪元西周。而姬发便是西周的创业君王周武王。
13、根据文言文断句的方法,先梳理句子大意,分清层次,然后断句,反复诵读加以验证。本句句意为:我便很高兴地跟随他们。走到了城西,进入了僧人的住所,穿过了小巷。“从”“步”“入”“历”都是谓语动词,故断句为:予欣然从之/步西城/入僧舍/历小巷
14、从殿右上/有石窟/倚而室之/曰会仙台 在这里 极高、极高的 于是,就 D 我更加鼓足勇气攀登,许久钻出荆棘,才登上峰顶。 险峻:"两崖断处,中垂草莽者千尺","出危崖上,仰眺绝顶,犹杰然天半"等;难攀:"满山短树蒙密,槎材枯竹,但能钩衣刺领,攀践辄断折,用力虽勤,若堕洪涛,汩汩不能出"等,可见登顶之不易,可见徐霞客是一个不畏艰险,不怕辛劳,勇于踏勘实践之人。
15、下列句中加点的“以”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16、②句意:这是我生平所从未见到过的。睹:看到;
17、周三下午-衡水中学蔡雅茹精彩演讲视频,这一段值得一看,值得每个人聆听!
18、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19、例句:大意:想让他拿出一部分钱来酬谢姓李的人。以:表目的的连词,来。
20、在人的一生中,教养这个从小养成的做人道德水准,才是最重要的。先有良好的教养,而后修为人生,即可谓修养。
21、 ——选自《后汉书·王充传》
22、A.稍东其下/又有/一小树仍有/一小泉亦漱根而出。
23、及为执政,或言其喜食獐脯者,其夫人闻而疑之,何忽独嗜此?因令问左右执事者曰:“何以知公之嗜獐脯耶?”曰:“每食不顾他物,而獐脯独尽,是以知之。”复问:“食时置獐脯何所?”曰:“在近匕箸处。”夫人曰:“明日姑易他物近匕箸。”既而果食他物尽,而獐脯固在。而后,人知其特③以其近故食之,而初非有所嗜也。
24、“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写苏轼过家门而不入,则说明他是一个公而忘私、舍小家为大家的无私奉献的人。
25、十一日,天空无云,风也停了,澄碧的天像水洗过一样。我拄着拐杖开始攀登恒山,向东走,一路尽是低矮的土山,没有爬山的辛劳。走了一里,转向北再走,所见之山都是煤炭,不需要深挖就可得到。又走了一里,山上的土石都呈红色。有盘曲的松树并列路旁,有一座亭叫望仙亭。又走了三里,山崖渐渐高起来,阳光透过松树像过筛一样投下阴影,这里名叫虎风口。在这里石路萦绕盘旋,开始了顺着山崖借着峭壁向上攀登。攀了三里,有一座高大的牌坊刻着“朔方第一山”,里面有一间官房,有厨房,有水井。从牌坊的右边向东顺着石阶而上,崖的半腰是寝宫,寝宫的北边是飞石窟,再向上就是北岳殿了。北岳殿上面是极高的峭壁,下面挨着官房,殿下很高的台阶插向云天,廊屋上下,高大的石碑密集地竖着。从殿的右面上去,有石窟,靠着北岳殿构成一间屋子,叫会仙台。台中塑着群仙,四周排列紧密没有空隙。我这时想着从高崖攀援登上绝顶。转过北岳殿东,望见高崖裂开的地方,中间悬垂千尺草莽,是登顶的小路,便解开了衣物攀爬而上直到山顶。行了二里,出了高崖,抬头远看山顶,还突出地悬在半空里,然而满山的荆棘茂密,参差的树枝和枯竹,只是钩刺衣服,抓住攀踏立即折断,不断地努力,却好像坠人洪流中,没在水里不能出来。我更加鼓足勇气攀登,许久才钻出荆棘,登上峰顶。
26、拿破仑也喜欢看书,就是行军时他也带不少书。据说他马车上有个书架,他在行驶时一边看书一边若有所思,看完就将书从马车的窗子里扔出去,他认为,一本书对他有一个启示足够了,再多也消化不了。每次他出行,他的随从会把车里的书架重新装满。爱读书名人的故事720世纪初,徐悲鸿在欧洲留学时,曾碰到一个洋人的寻衅。那个洋人说:“中国人愚昧无知,生就当亡国奴的材料,即使送到天堂深造,也成不了才!”徐悲鸿义愤填膺地回答:“那好,我代表我的祖国,你代表你的国家,等学习结业时,看到底谁是人才,谁是蠢材!”
27、(2)循磴而东 东:
28、本题考查文言虚词的意思和用法。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
29、A. 余既衰且病/无所用于世/惟得数年之闲尽读/其所未见之书/
30、 (4)先是领郡者 ()
31、根据句意,正确的句读是:八岁出于书馆/书馆小僮百人以上/皆以过失袒谪/或以书丑得鞭。
32、“日已入,苍林积叶,前行,人迷不得路,独见明月,宛如故人”,意思是这时太阳已经落下,青苍的树林里堆满了落叶,往前走时,人们已迷失了路径,只见明月当空依依多情,仿佛老朋友。面对“大龙湫”美景,作者的游兴到薄暮还未尽,直至月出东山,依然徜徉在洒满月色的曲径上。终篇以明月如故人作结,情趣盎然,使文章余味无穷。表达出作者超然物外,悠然自得的心境。
33、B.刘大夏到任后,向当地的年长者请教,于是掌握了处理边境粮草的方法。
34、10考查对文言词语的一词多义的理解。平时要归纳整理,作答时还要结合具体的语境理解分析。
35、C.倏然回目 欣然起行(《记承天寺夜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