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答案席勒式 1、1859年4月19日,马克思写信给拉萨尔,谈论他的历史剧《济金根》时说:“这样,你就得更加莎士比亚化,而我认为,你的最大缺点就是席勒式地把个人变成时代精神的单纯的......
席勒式
1、1859年4月19日,马克思写信给拉萨尔,谈论他的历史剧《济金根》时说:“这样,你就得更加莎士比亚化,而我认为,你的最大缺点就是席勒式地把个人变成时代精神的单纯的传声筒。”此后,莎士比亚化和席勒式成为文艺美学中两个生动形象、内涵丰赡、影响深远的经典概念。(席勒式)。
2、(1)彭荆风.深情写梨花——谈《释路梨花》的写作(J).语文学习.1981(8):(席勒式)。
3、由此我们进入到对“自由”概念的讨论之中。“自由”当然是一个极复杂的概念。人们围绕着这个概念写了许多的著作,却让这个概念越来越使人望而生畏,使一个本来与我们很亲近的词变得不可接触。本来,这个词是指一种“自主性”。当我不是被人强迫做什么时,我是自由的。我今天不用上班,因此我是自由的。上班时要受老板管,不上班就自由了。请给我自由,意思是不要将我管得那么死。这种对自由的理解,即将自由归结为自由时间,归结为按照自由的意愿行事,当然还是粗浅的。但是,这种粗浅的看法,可以成为我们许多见解的出发点。
4、更进一步说,我们实际上并不具有两种冲动。恩格斯曾批判施达克之流“把席勒诗歌中符合他们需要的少数哲学上的只言片语背得烂熟的德国庸人”唱着“他心爱的歌:人是什么?一半是野兽,一半是天使。”(21)由于人有感性冲动,于是他的一半是野兽;由于人还有形式冲动,于是他的另一半是天使。问题在于,这种将人分成两半的说法,只是一种诗意的比喻而已。并且,正如恩格斯所深刻地揭示的,形成这种说法的根本原因,是在于“不是直截了当地按照本来面貌”看待人们相互间的关系,而是诉诸于宗教来解释这种关系。(22)当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被分裂为物质性与宗教性两种之时,游戏冲动作为第三种关系来起补救作用,才变得必要。恩格斯说,歌德和黑格尔“各在自己的领域中都是奥林帕斯山上的宙斯,但是两人都没有完全脱去德国的庸人气味。”(23)这句话用在沉湎于幻想的席勒身上,也是完全适用的。
5、利奥波德美术馆董事总经理PeterWeinhäupl表示:“今时今日,利奥波德美术馆为一所珍藏奥地利现代艺术杰作的美术馆,我们致力维持并确立此定位;今次我们决定上拍这件作品,就正正彰显了我们这个使命。虽然我们会怀念这件优秀的作品,但馆藏内仍存有八幅席勒的城市风景画作,我们深感荣幸。”
6、拉萨尔误解了历史的客观进程,没有看到农民和城市革命者的代表所取的历史作用,而把改造世界的力量归结在完美人性的化身——济金根等人身上;
7、这幅画网上所有图片没有一张能够还原原作的震撼,要感受画家华丽绚烂的画风必须还是得去现场膜拜。
8、莎士比亚化是马克思提出的莎士比亚戏剧创造中的现实主义美学原则。
9、而当阶级斗争成为明日黄花,人身上的阶级性、政治性、道德性被淡化之后,人共有的、共通的人性开始凸显。其实,不论是助人为乐还是知恩图报,抑或是为人民服务,都是善良人性的体现,是不分阶级、不分种族、不分民族甚至不分国家的人类的共同精神。因此,后来的解读侧重点转移到“美好人性”这个点上。作家在2006年接受采访时又表示:“虽然我写《驿路梨花》这篇文章只用了两三个小时,但它却是我几十年生活的积累和孕育。特别是在我经历了‘文革’的灾难和监狱生活的折磨之后,《驿路梨花》更是成为一个作家对美好人性的眷念和追求的象征。”(2)与其说这是作家的创作初衷,不如说是作家自己在二十多年以后对文本的重新解读与阐释。
10、加山又造画作这一特点,我在西方画家那里未曾看到;然而要想真正理解加山,还得先从两方画家谈起。我们看雷诺阿那些画女人的画,人的欲望乃是他的主题,这欲望是属于他自己的,或者放大地讲,属于他所代表的男人,而笔下那些女人仅仅是欲望的对象而已。再来看看席勒的画.女人本身的欲望却显得比画家的欲望更为强烈。如果把两位的作品作一对比.差别就很明显。虽然这不无简单肤浅之嫌,而且所谓女人自身的欲望,可能正是画出她的画家欲望的折射,但是我还是觉得其间多少有所不同。回过头去看加山,他显然是远离雷诺阿,而接近席勒的。所以也许该对前引穆时英的话作一修正:这样的女人并非没有欲望,而是欲望更多——其实穆时英也是这个意思,不过正话反说罢了。然而如前所述,加山与席勒仍然有所不同。席勒的女人在成为欲望化身的同时,仍然不失为实实在在的女人;而加山把席勒有别雷诺阿之处推向极致,女人身上人的因素已经被抽掉了,只剩下赤裸裸的欲望。至于观者,看画的眼光往往是雷诺阿式的,而不是席勒式的;真正达成交流,是认同画家即男人的欲望,不是认同面中女人的欲望。席勒与加山的女人令我们感到硬,加山的女人进而更令我们感到冷,原因就在这里。,至于说加山的女人又有点儿像莫迪里阿尼的,是从人性丧失这一点着眼;不过莫迪里阿尼只是有此倾向,加山则也做得彻底极了。以上两方面,或许该说是以日本观念对西方艺术所做的一番洗礼罢。
11、在线条方面,席勒的天赋要高于他的老师克里姆特。克里姆特善于用流畅的线条表现女人的柔美体感,如《贝多芬墙角壁画草图》中的女人体。而在席勒的素描人体中,画家更喜欢主观地使用线条来强调形体的骨感,表现人体上起伏的结构,用一种极近立体解构主义的形式来捕捉形体。如1917年的《拥抱》中线条的运用达到了一种极致,一对恋人紧密拥抱着躺在那里,人物线条流畅,构图动感,且集中突显了人物起伏的几何形体。
12、(8)席勒的这一思想在斯宾塞那里得到了发展,因而学术界一般将之称为“席勒—斯宾塞理论”。朱光潜在他的《西方美学史》下卷中提到此(见该书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455页)。当代英国学者WilliamMcDougall在他的AnIntroductiontoSocialPsychology(Kitchener:BatocheBooks,2001)一书中,对这种“席勒—斯宾塞理论”及其影响作了描述,见该书81—87页。
13、大师一生的创作和其人生境遇也有关系,这个时期他在自己工作室画过大量以性为主题的人物。她们大多是当时维也纳的妓女。
14、以群主编的《文学的基本原理》则包容了上述两种基本看法,《原理》既提到了这两个概念“反公式化”的意义,也谈到它们和文学的认识、教育作用之间的关系。
15、最有名的大片应该是这一套,EricNehr为《纽约时报》所拍。不仅色调、着装和模特,连动作都是神还原。而我只想嗷嗷的唤这些外套都好美!
16、Topshop因为使用这样的人偶模特被顾客投诉…
17、海涅(Heine)有一次曾说,德国人只在“梦里的空中王国”里闹过自己的革命。
18、“莎士比亚化”和“席勒式”这两个概念出现在马克思《致斐•拉萨尔》(1859年4月19日伦敦),同年5月18日恩格斯也写了一封致拉萨尔的信,这两封信都是应拉萨尔的要求,回信评价他的剧本《弗兰茨•冯•济金根》。
19、(摘要)彭荆风的短篇小说《驿路梨花》诠释的是为人民服务的“雷锋精神”,但这种精神在小说中是以虚构的小说体裁呈现的。本文拟考查这种精神在文本中的艺术面貌与创造过程,从而找到另一种解读《驿路梨花》的思路与方法。
20、那时候,我姐姐还小,也只有我这么大,刚好来这边山上拾菌子,好奇地站在旁边瞧够了,又问他们:‘大军同志,你们要在这里长住?’大军说,‘不,我们是为了方便过路人。’我姐姐不懂,只会傻笑,也有点笑那些解放军‘傻’,但又觉得这些解放军心地真,就问:‘你们是哪个教的?’解放军同志笑着送了我姐姐一本小画册,说:‘小姑娘你看这个就明白。’我姐姐拿过来一看,才知道这是一本雷锋事迹画册。她很感动,也很受教育。
21、阴谋家伍尔姆说话斩钉截铁,言词简短,体现出他诡计多端。
22、在造型上,席勒独具特色。例如在席勒笔下所塑造的人物,大多都是用直线型简洁的造型,塑造成修长、夸张、收缩的和起伏感强烈的形体;或者将人物服饰进行变形处理,夸张刻画服饰的图案和色彩,使作品获得强烈的对比效果。正是这种主观有意的构成促使席勒艺术独特面貌的形成,如1910年席勒所作的《自画像》中,人物造型就非常夸张,画家的身体是脱臼和弯曲的,手指强直地伸开,上肢剧烈地绞拧着。身体上也没有多余的血肉和曲线,只留下神经质的线条和筋骨、肌肉以及带有棱角的几何结构,仿佛在诉说内心的郁闷彷徨和对现实诸多不满。
23、应该说,依据时代命题,借助文学化的表现手段演绎某种既定主题,即雷锋精神,是这篇小说创作的初衷。但“雷锋精神”作为一个宏观系统的意识形态观念体系,在《驿路梨花》的文本解读历程中,本身也经历了一个内涵与侧重点的变化过程。
24、莎士比亚在埃文河畔斯特拉特福出生长大,18岁时与安妮·海瑟薇结婚,两人共生育了三个孩子:苏珊娜、双胞胎哈姆尼特和朱迪思。16世纪末到17世纪初的20多年期间莎士比亚在伦敦开始了成功的职业生涯,他不仅是演员、剧作家,还是宫内大臣剧团的合伙人之后来改名为国王剧团。1613年左右,莎士比亚退休回到埃文河畔斯特拉特福,3年后逝世。
25、其次,作者在人物选择上也很讲究,特别是名叫梨花的哈尼族小姑娘和她的妹妹,用天真活泼而又充满爱心的小姑娘的形象来诠释“雷锋精神”,更能给人一种真实感与形象感。小姑娘的形象与性格,以及与时代若即若离的距离感,是间接体现小说主旨的最佳载体。这一点作者也有明确表述:“我为什么要以哈尼族小姑娘梨花她们为主来落笔展开故事呢?这是因为她们小,代表未来。如果写成人,写d支部书记,这在《驿路梨花》的特定环境中,可能不会有小姑娘们那么活泼感人。”(8)
26、 这幅作品展现了席勒女性肖像的最常见特点——充满着性爱和情色意味。席勒作品中的女人有着撩人的姿势,大胆展露自己的私处,不断挑战公众的道德底线。模特的眼睛总是看着画外,似乎在与画外的观众对视。席勒为他的女模特设置了一些特殊的性符号,描画很深的黑色眼影、红色嘴唇、突出的私处。画中的女人大多体态消瘦,脸色苍白,上述这些地方却用高光打亮,一切突出的地方都指向明显的性暗示。
27、从Dior卸任的设计师RafSimon也是席勒粉,在他多年前为FredPerry的跨界合作中,大片启用了席勒式的模特。
28、那么在当代如何才能穿成席勒式的男孩和女孩?
29、 席勒的练习作也被大量出版,那些黑白的素描作品看似简单随意,却在构图和绘画技巧上被大批的后来者奉为经典。画纸上那些裸露的生殖器和模特肆无忌惮的姿势,今天看来依然会让人觉得不雅,却被加冕为伟大的艺术,珍藏在各大图书馆和私人书架。
30、本文无论从篇幅上,还是从理论切入点上看,都不是对席勒的全面研究。在此,我只提要性地复述几个意思:席勒所看到的问题,在我们今天仍然存在,一方面是道德的危机,一方面是肆无忌惮的快感追求。精神的人与物质的人分裂,人们仿佛又回到了“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野兽”的状态。那种幻想使两者和谐,从而最终用天使的一半来克服野兽的一半的想法,实际上是不可能实现的。人本来就不是由两半合成的,将他们分裂成两半,是一种二元论哲学和社会分裂的结果。只有社会的和谐才是通向人性和谐之途。今天我们纪念200年前的席勒,眼光当然应该放在他的思想的有价值之处,思考我们可以从他身上继承些什么。但是,任何时候我们都要分清时代。席勒代表着他自己时代特定情境中的特定理论需求。我们可以像阅读一些社会批判者的文章一样去阅读他的文字。他不是未来社会的预言家。并且,他的一些理论上的缺陷,越是在他试图有理论建树时,表现得就越明显。然而,从另一方面看,席勒的著作在今天仍值得我们认真阅读。他的著作既反射出当今现实中存在的问题,也折射出了我们今天在理论研究上存在的问题。
31、歌德的观点反过来又让席勒觉得不妥。对他而言,自然本身已足够强大,不需其他帮助;人们倒是应该援助岌岌可危的精神权利,确保自由的力量。席勒酷爱自由的冒险,也因此成为18世纪晚期的萨特(Sartre)。席勒的理想主义意味着坚信人可支配万物,而非为万物所支配。他像后来的萨特一样宣布:重要的是从人既有的状态中,创造出一些新的事物来。
32、对人类情欲的表现是绘画艺术永恒的主题,历代大师对其都有经典的诠释。威尼斯画派画家提香就曾绘制过大量此类主题的作品,在他看来,美丽女人的肉体是造化的精髓,画面上热烈的气氛、丰富多变的色彩、大胆放浪的形象实际上是表达出人的心理欲望,是对神学所宣扬的禁欲观念的挑战。现实主义之父库尔贝也将女性裸体形象描绘成卖弄风情状,从而坦率地对抗当时社会世俗的惯例,从另一角度上来说画家也是为了获取观者的愉悦。无疑,那些观者是处在一定距离之外的,以便使自己可以轻松地审视画面,而且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增强提高观者视觉上的欲望,并通过身体的暗示达到图像的占有。相较于之前的艺术大师,席勒在表现情欲主题这方面是直接而犀利的。在他的性爱题材作品中看不到克里姆特式的优美、高贵和雅致,也极少有装饰性的构图分割和细节描绘,他倾向于用一种简洁、随意的线条来表现出人类最本质的欲望冲动及性爱本身所具有的直率和刺激性。因此在其作品中,男性与女性的身体被真实地甚至是粗俗赤裸地暴露了出来,而在这种情色掩盖下的是深藏于他心中的不安、恐惧和幻想。这种直白的表现方式,不仅是艺术家表达情感的原始本能,而且预示了席勒已经在酝酿着艺术观念上的流变。
33、席勒大量作品都是带着这样的阴暗、情色和绝望的色彩。影响了不止后代的画家,也影响了当代的时尚。
34、然而,我们能不能换一个思路:理想社会的实现不是由于闲暇时间的增加,而是由于工作性质的改变。人类的解放不是由于人人都可以不工作或少工作了,而是人可以在一个更好的环境中从事一种更具有创造性的工作。这时,游戏与工作的对立就消除了。人体的器官中有阑尾,无用而可以割去,不是生命必须的。但是,我们能不能将它当成最自由的器官呢?我认为,人体的最自由的器官是手而不是阑尾,理由是手可以用来从事创造性活动,而阑尾只是身体的一个无关紧要的部分。席勒断定,鸟儿悦耳的啼鸣,“肯定不是欲求的呼声”,事实正好相反,鸟儿悦耳的啼鸣,肯定与欲求有关。席勒没有活着见到达尔文学说问世。如果我们设想一下席勒读了达尔文关于孔雀羽毛形成的著名论述后的反应,也许很有趣。
35、此外,侍从长的俗不可耐、密勒具有市民自尊心却胆小怕事,露易丝的目光短浅,这些都以个性化的语言表现出来。
36、艺术家固然是时代之子,但如若他同时又是时代的学徒或时代的宠儿,那对他来说就糟了。一个仁慈的神及时地把婴儿从他母亲的怀中夺走,用更好时代的乳汁来喂养他,让他在远方希腊的天空下长大成人。当他变成成人之后,他——一个陌生的人——又回到他的世纪,不过,不是为了以他的出现来取悦他的世纪,而是要像阿伽门农的儿子那样,令人战栗地把他的世纪清扫干净。(24)
37、周扬等人编选的《马克思主义与文艺》则把这两个概念放在“文艺的倾向性”条目之下(该书的目的是为了配合《讲话》的发表),周扬和瞿秋白在强调真实性和倾向性相结合的同时,突出了思想倾向问题,周扬后来发表的一篇报告还认为“莎”、“席”问题与《讲话》体现了共同的文艺准则——政治性和真实性的完全一致(详见《文艺报》1956年第2期)。
38、EgonSchiele短暂的一生中,受老师这个阶段的影响最大。
39、回到席勒的话题上来。对于康德来说,自由是与必然对立的,这是一种理性与责任的观念。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也曾谈到自由的“纯粹先验理念”,体现出一种主体能力对外在必然的把握。后来,在《实践理性批判》中,自由则成了道德的同义语。在康德那里,存在着两种王国:一种是必然王国,在这个王国中,人们依照利害的原则而结合起来;另一种是自由王国,在这个王国中,人们依照道德的原则结合起来。如果说,席勒基本上接受了这种思想框架的话,那么,他的独特之处在于,以另一种方式让“审美”出场。对于康德来说,审美是以一种“判断力”,即理性观念对感性事实的运用的方式出现的。席勒心目中所想的,是通过社会改造,建立起一个审美的自由王国。对于他来说,自然的利害关系是妨害自由的,功利性的强迫使人们相互对立,但另一方面,道德本身也不能给人带来自由,森严的道德律令对人也是一种强迫。于是,用他的话说,“在力的可怕王国与法则的神圣王国之间,审美的创造冲动不知不觉地建立起第三个王国,即游戏和假象的快乐王国。”(9)席勒在讲游戏冲动之时,常常讲这是从物质世界通向道德世界的中介。然而,在这本书的最后,即第27封信中,他似乎已经改变了说法,将这种自由的王国看成是最高的王国。他这样描绘这个王国的情况:“在审美国家中,人与人只能作为形象彼此相见,人与人只能作为自由游戏的对象相互对立。通过自由给予自由是这个国家的基本法则。”(10)接下来,席勒开始用诗一样的语言对这个王国进行描绘:“只要趣味的魔杖一碰,奴隶的枷锁,不论是无生命的,还是有生命的,统统都会落下。”(11)席勒的这种思想,体现了他在康德思想框架内做出一些突破的尝试。然而,从另一方面说,这种诗一样的设想毕竟是虚幻的。也许,我们可以说,从社会批判的角度说,这种幻想有一定的意义,但那只是一种供今天人们进行阐释的材料而已。席勒开出了治疗社会疾病的药方,但这个药方不能用来治病。
40、席勒后期深受康德哲学的影响,认为改造世界的力量来源于“内心的道德律令”,他晚年的作品常用勇敢、善良、公德等抽象概念来塑造他心目中的“英雄”。
41、关于这一点,席勒最大的对手与最好的朋友歌德(Goethe)却不敢苟同。他将之称为席勒的“自由福音”,却表示他自己“不愿意看见自然的权利遭到克扣”。
42、Dinosaur杂志这一组则要明快得多,甚至还有点Carven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