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答案望洋兴叹文言文 1、清·吴趼人《糊涂世界》卷六:“佘念祖未到的时候,满心高兴,颇有跃跃欲试的意思,到过之后,大概情形看了一看,亦觉得望洋兴叹了。” 2、楚人有涉江者,其......
望洋兴叹文言文
1、清·吴趼人《糊涂世界》卷六:“佘念祖未到的时候,满心高兴,颇有跃跃欲试的意思,到过之后,大概情形看了一看,亦觉得望洋兴叹了。”
2、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3、①数量少;不多。《寡人之于国也》:“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
4、大头爸爸想要告诉孩子的话:小朋友们,“望洋兴叹”这个成语现多比喻做事时因力不胜任或没有条件而感到无可奈何。
5、秋天的洪水随着季节涨起来了,千百条江河注入黄河,水流巨大,两岸的水边、洲岛之间,不能辨别牛马。于是乎黄河神河伯自己十分欣喜,以为天下的美景全集中在自己这里了。顺着流水往东走,到了渤海,脸朝东望去,看不到水边。
6、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鹬蚌相争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钳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擒之。
7、(汉语拼音)wàngyángxīngtàn
8、 河伯这是才觉得自己的洋洋自得是何等荒唐,不禁向着大海对海神发起感慨说:“俗话说,听了许多道理,总以为哪个都比不上自己,这就是讲我!我要不是到你这里,不是看到你这样博大,无边无际,我就糟了:我的自以为盛美已不让人取笑?”
9、“望洋兴叹”本意:翻着白眼感叹。出处《庄子·秋水》:
10、(成语释义)望洋:抬头向上看的样子。兴:产生。本意指在伟大的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如今多比喻要做一件事情而力量不够,而感到无可奈何。
11、《庄子·秋水》:“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12、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这个时候,河伯开始回转他的面孔,眼睛定定地上视的样子,朝着海神慨叹。)
13、天降大雨,河水淹没了沙洲和洼地,隔水远望,已分辨不清隔岸的牛羊。
14、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悦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15、②清·吴趼人《糊涂世界》卷六:“佘念祖未到的时候,满心高兴,颇有跃跃欲试的意思,到过之后,大概情形看了一看,亦觉得望洋兴叹了。”
16、哲理:山外有山,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强中更有强中手!
17、 黄河的水一下大了起来。原先狭窄的水面变得十分宽阔,以致两岸、河中小州上的牛马都分辨不清。
18、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19、此段文字,可谓极尽行云流水之妙,笔意与水势仿佛已相浃俱化,了无分际。
20、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21、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22、④稍;略微。《触龙说赵太后》:“少益嗜食,和于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