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答案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 1、“说到法国启蒙运动,人们会想起“启蒙三剑客”这个称号,“三剑客”指的是孟德斯鸠(1689-1755年)、伏尔泰(1694-1778年)与卢梭(1712-1778年)。这样写出三位思想家......
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
1、“说到法国启蒙运动,人们会想起“启蒙三剑客”这个称号,“三剑客”指的是孟德斯鸠(1689-1755年)、伏尔泰(1694-1778年)与卢梭(1712-1778年)。这样写出三位思想家的名字,本没有英雄排座次的意思,只是根据他们三人的生卒年代的先后,顺次排序。
2、这使人想起代表农民利益的思想家梅叶(1664-1729年),诞生在法国香槟省马泽尔尼村,父亲是一个农村纺织工人,曾做过神甫,但屡遭受统治者迫害,死后有《遗书》传世。他也鼓吹暴力革命,号召农民消灭王室与贵族,铲除私有制,建立全民公有的美好社会。
3、伏尔泰逝世100周年,雨果悼念时说:“在硕果累累的18世纪,卢梭代表人民,伏尔泰代表人。那些强有力的作家消失了,但是他们留下的是灵魂和革命。法国大革命是他们的灵魂。”
4、https://baike.baidu.com/item/%E8%B7%AF%E6%98%93%E5%8D%81%E4%BA%94%E7%9A%84%E6%83%85%E4%BA%BA%EF%BC%9A%E5%BE%B7%C2%B7%E8%93%AC%E5%B8%95%E6%9D%9C%E5%A4%AB%E4%BA%BA/16330008?fr=aladdin(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
5、卢梭认为高贵的德行在今天这个堕落肮脏的社会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只有回到人类社会的早期才能找到它。他极力赞扬柏拉图倡导的古代斯巴达社会。
6、伏尔泰自幼生活在法国专制制度的压迫之下,萌生冲决中世纪罗网的坚定意志。成年之后,则以如椽之笔对封建制度与教会思想作无情的攻击,对王室与贵族的糜烂腐朽作深刻的揭示。
7、这样我们一下子就明白了,为何革命者利用伏尔泰的方式既带有象征色彩但又漫不经心:伏尔泰的人性不变论对革命者的抱负是一种深层的抗拒,因为,正如路易·勃朗敏锐地指出的,更新这个世界在伏尔泰看来是“道学家的狂想”。
8、卢梭倡导复古风,一辈子哼着《想回到过去》,内心充满着对田园生活的无限遐想,他眼中完美的社会应该落英缤纷,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黄发垂髫,怡然自乐,活脱脱一个西方的“世外桃源”。
9、就观点而言,孟德斯鸠与哲人中的自然神论者相去无几。同他们一样,他主张宗教宽容,热爱自由。事实上,自然神论者这些主张在很大程度上正是受了他的影响。他的影响在意大利最有特点的哲人贝卡里亚身上,表现最为明显:“我转向哲学已有五年,阅读《波斯人信札》是我这个转变的原因。”孟德斯鸠区别于启蒙运动的许多人物的最主要的方面,在于他的学识博大精深,他在后半生无疑是启蒙运动中继吉本和弗雷莱之后的最博学的学者。但是,孟德斯鸠的学识,几乎都是在事后才引起人们的注意。
10、伏尔泰的影响扩展至全世界,他在启蒙运动时期为思想大解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受到世界人民的爱戴。
11、他看出来了,社会上一切都与政治相联系,不管你愿意不愿意。任何一国的人民的现状,都是他们政府性质的反映。政府什么样,人民就什么样。“什么是可能的最好的政府?”卢梭决定弄清楚:“什么样的政府性质能造就出最有道德、最开明、最聪慧、总之是最好的人民?”原先卢梭曾起草一本叫《政治制度论》的书。完成《新爱洛绮思》后,本可以专注于这本书的写作,上手后觉得所需时间太长,于是决定把其中的中心部分抽出来,单独形成《社会契约论》。
12、早在十八世纪中叶,法国已形成区别于由王室、贵族、上层僧侣等的第三等级。这是一个革命与改革的社会阶层,这个阶层的诞生与壮大,酝酿着巨大的风暴,将法国带入大革命的洪流,宣布封建贵族统治的灭亡与市民时代的到来。这是一个伟大而肩负历史使命的社会“等级”。
13、卢梭写《社会契约论》,是铸一把利剑交给人民,去向严酷的封建政权宣战,是举一面战旗,引导人民踏上推翻王权走向共和的征程。这把剑是自由之剑,这面旗是自由之旗。卢梭去世后不久,法国大革命爆发。当这把剑落下,路易十六身首异处。当这面旗举起,法国成为共和的世界。路易十六临刑前夕,挑灯披览启蒙思想家的著作,扼腕感慨:“卢梭毁了法国!”然而,按照卢梭的说法,当“孩子”变成“成人”,就当争取成人的自由,当人民成为“市民”,理应通过市民革命,推翻王权建立心仪的“市民政府”,创立前所未有的自由世界。
14、这就让人怀疑,大革命对伏尔泰的抵制植根于伏尔泰的人性论中。
15、伏尔泰(1694年11月21日—1778年5月30日),是十八世纪法国资产阶级启蒙运动的泰斗,被誉为“法兰西思想之王”、“法兰西最优秀的诗人”、“欧洲的良心”。主张开明的君主政治,强调自由和平等。 代表作《哲学通信》《路易十四时代》《老实人》等。
16、卢梭看到广告后小宇宙爆发,回家立刻投了一篇稿子名叫《论科学与艺术》。关于这个有奖征文,当其他竞赛对手都在文中回答“是”并列举一二三点试图证明时,卢梭剑走偏锋地回答“不是”!
17、尽管伏尔泰和孟德斯鸠互相敌视,但他们各自又在一定程度上敬重对方。伏尔泰在他的学士院任职演说中赞美了《罗马盛衰原因论》,并在《向一位仁慈者的衷心感谢》中为《论法的精神》辩护。孟德斯鸠则并不否认伏尔泰是一位天才。
18、当启蒙运动大师伏尔泰誉满欧洲之际,卢梭还依旧是那个名不见经传的小白脸,被美貌风韵的华伦妈妈包养在古宅。卢梭的发迹很偶然,有一天,他去看望被关在监狱的好朋友狄德罗,平日里电线杆子上大都贴着“祖传秘方,专治XX病,一针见效”,可那天却出乎意料地贴着第戎学院关于“艺术和科学的复兴是否有助于敦风化俗”题目的有奖征文小广告。
19、不同的阶层,不同的经历,尽管同为启蒙运动的明星,他二人的思想却“和而不同”:伏尔泰强调理性,重视科学技术与文化,兴致勃勃地想建立新兴城市;卢梭则反感理性,反技术反文明,向往着纯天然复古风的桃花源。伏尔泰寄希望于社会改良,开明君主制比较适合法国;卢梭则主张打碎旧制度,建立共和制。伏尔泰认为私有财产不容侵犯,社会平等很难实现;卢梭则呼吁消灭私有制,实现人人平等。卢梭是狂热的革命派,伏尔泰是宽容的保守派。
20、1734年,伏尔泰的《哲学通信》出版,系统介绍洛克思想及英国政治制度、社会哲学,成为“投向旧制度的一颗炸弹”。因此原因伏尔泰被逐离巴黎。伏尔泰晚年的最后时刻回到巴黎,受到市民的热烈欢迎,巴黎剧院上演他的新剧《伊兰纳》。演员们将他的大理石塑像捧在手里表示对他的敬仰。同年5月30日,他因病死去,埋葬在香槟省的一个教堂里。1791年,法国大革命方兴未艾,他的遗骸又被迎入法国至为哀荣的先贤祠。柩车上有一行文字:“他教导我们走向自由”。?
21、比如,“平等”一词,在《墨子》中是这样描述的:今天下无大小国,皆天之邑也;人无幼长贵贱,皆天之臣也。
22、这种零碎的用法难道会让一个不是热衷于思想连续性的人感到不快吗?对此我们不能肯定;但是,这种引用方式也意味着某种无拘无束,与同期引用卢梭时的情绪性和概括性的使用相去甚远。
23、伏尔泰热爱中华文明,他在《风俗论》《路易十四时代》《历史哲学》等著作中高度赞美了中国及中华文明。在他眼里,中国人民聪明勤劳,中国历史有价值且可信度高,而以孔子为代表的中国文化强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规劝人们行善。孔子以及儒家注重伦理道德和教育,这与讲灵魂不死的基督教文化截然不同,儒家文化里没有迷信和传说。伏尔泰高度赞美并极为推崇孔子,说他不媚帝王,不好权色,为人师表,是一个真正的圣人,伏尔泰还将孔子的画像挂在自家墙上。
24、伏尔泰比卢梭年长得多,对于这位学林后辈,给予的不是热情的扶掖而是尖刻的讽刺。他在信中还加重语气,继续写道:“从来没有人用这么多的才智来让我们变得愚蠢。读您的大作让人想爬在地上四足行走。不过,由于我丢掉这个习惯已有六十多年,我遗憾地意识到要重操旧习在我是不可能的了……”。
25、这张照片引人深思,是谁,是什么影响了希特勒,最终引发纳粹灾难?希特勒与谁,又是与什么发生了交汇与纠结,结果点燃烈火,焚烧世界?
26、人们讨论卢梭,总爱拿伏尔泰与之比较,这也许是因为两人不约而同,都在1778年驾鹤西去,而且此后遗骸都被请入法国先贤祠,且几乎棺廓同穴,并臥而眠。当然最重要的原因,还在于两人生前关系密切,虽师生相称,却怒目为仇。
27、卢梭果然是“少数人暴力”的倡导者吗?他和法国大革命的关系,果然如尼采与纳粹运动。卢梭可比作尼釆吗?法国大革命与纳粹运动是一回事吗?
28、 事情缘起两周之前,4月7号的上午,刚走出地铁站,突然收到了企鹅的通知:
29、关键点是,这些观念和方法经过运用之后,结出了丰硕的实践成果,成为人类社会解决自身顽疾,开启福祉之门的真正密码。
30、2010年陈凯歌导演将元杂剧《赵氏孤儿》搬上了荧屏。殊不知,早在200多年前,伏尔泰就将《赵氏孤儿》改编成五幕剧《中国孤儿》,在丹枫白露上演并大获成功。
31、尽管卢梭在《新爱洛琦丝》里用优雅的笔触描写爱情,开创浪漫主义的先河,可卢梭却一辈子虐待自己那个不识字的妻子,提起妻子永远充满不屑和鄙夷。
32、卢梭把人类社会的发展状态分为“自然状态”与“社会状态”,在国家和社会产生之前,人类处于“自然状态”,人人自由平等,没有压迫、权力和奴役。然而,随着私有制的发展,人类进入“社会状态”,出现了贫富分化战争暴政奴役压迫。私有制的出现导致了国家的产生,那么国家该如何运作呢?这就要涉及卢梭那本大名鼎鼎的政治学名作《社会契约论》。
33、本期内容摘自《世界文明史》(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1月
34、感受永远冷峻幽深与澄明(Lichtung)的
35、他的著述虽然不多,其影响却相当广泛,尤其是《论法的精神》这部集大成的著作。他在其中所提出的“三/权分立学说”,成为当今民主国家的基本政治制度的建制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