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答案学哲学的人都怪怪的 1、1984年毕业,分配到山东矿业学院教书,对本专业兴趣寥寥,日子也乏善可陈。昔日的校园诗社青年,连诗都写不下去了。在图书馆翻看60年代旧杂志,偶然读到......
学哲学的人都怪怪的
1、1984年毕业,分配到山东矿业学院教书,对本专业兴趣寥寥,日子也乏善可陈。昔日的校园诗社青年,连诗都写不下去了。在图书馆翻看60年代旧杂志,偶然读到北大熊伟先生翻译的《论人道主义的信》,孙周兴开始惊异于哲学的奥妙。这篇海德格尔写给崇拜者的信,批判了萨特的存在主义学说,标志着海德格尔的思想转向,其中已透露出其有关“遮蔽-解蔽”的存在本质的玄思。
2、你不要告诉我自己天生就喜欢读书,读书是需要训练的,特别是阅读经典更需要训练。它们在刚开始的时候并不一定吸引你,但一旦读进去了,你才会被深深吸引。所以,期待阅读成为“悦读”,特别是指望经典阅读能变得轻松惬意,是不现实的。(学哲学的人都怪怪的)。
3、1)第一轮侧重于语言层面的讲解,详细讲解了词句的妙用,而第二轮侧重于讲解书中的段落大意和相应的哲学精神;(学哲学的人都怪怪的)。
4、“哲学?!那么枯燥的玩意儿你也学的进去?”
5、更要命的是他还研究现代心理学,在融会贯通之下,他把这些东西搞得就像是一个超级外挂,和他谈话我只有一个感觉,那就是我真没文化。
6、影响中国两千多年的孔子,在某方面是“浅薄”的……
7、从那时候起,他就拥有了超越常人的洒脱和格局。
8、曾有那么几个时刻,感觉自己完全忘却了世事的纷纷扰扰,忘却了现实生活的嘈杂喧嚣,畅游在前人的生平与思想中,渡过了一个又一个让人得以精神升华的周末,在一次又一次的酣畅淋漓后醒悟到,我不应该仅仅关注这肉眼可见的物质世界,还应该关注一下那个未曾理解,甚至未曾了解过的精神世界。
9、两极分化就是改革失败:邓小平生前对中国的10点警告
10、多年的实践经验,成就了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也就有了后来的系列理论,指导着我们不断前行。
11、然而,你可能想不到的是,这样一位思想大佬,30年前,却是个「不务正业的医学生」。
12、我发朋友圈的时候一般都不会选择分组,一来是觉得实在麻烦,二来是觉得我行事光明磊落,没有什么是别人不能看的。
13、我承认我是很怪癖,因为很多哲理性的东西会影响我,比如西方哲学的这些大师们,他们的这些理论观点或多或少都会影响我的生活,让我变得清高自傲,与世难以融洽,另外咱们中国的诸子百家这些东西我虽然都能了解,可是好像在生活中又没什么好用的,所以都变成了书库。
14、但科学真的就能是正确的同义词吗?数学呢?逻辑学呢?关于科学是否正确,还是交给做科学哲学的人来研究吧。科学家们其实不需要为自己的事业进行辩护,因为科学技术带来的效益已经震撼了每一个现代人的心。
15、最近他更感兴趣于尼采的惊人预言:“末人”(最后的人)是对进入技术工业的自然人类之本质的规定,他们被量化、规划、计算,“超人”则是关于未来新人的天才般的预感,他们引导人类文明的方向,重新回归自然。两者之间纠缠着自然与技术的二重性运动,寻找新的平衡。
16、2014年,通过好朋友的介绍,他参加了王东岳的学习坊。
17、我们渴望把握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渴望能够笑对世事的无常。
18、《精神现象学》《哲学全书》《近代哲学史》《论死与不朽》,你听说过的,没听说过哲学著作,他都烂熟于心。
19、可能是因为职业病吧,我讲这些东西就有一种成就感,可是你让我去干别的事,我一点兴趣都没有,我的家人都说我是彻底的书虫书呆子。骂我是生活白痴,说我心里非常幼稚,和这个世界格格不入,说我非常怪癖,
20、2)第二轮课程将《哲学的故事》11个章节拆分开,独立成课,互不关联。你可以按照自身进度来学习。同时我们推荐学完一个章节再购买下一个,保证学习效果;
21、其二是要克服求快心理,要静下心来慢阅读,这里的慢不仅指时间,更指心态,这样才能造就一种“品质阅读”。
22、明白了上面两点,才可以谈经典阅读的意义和价值。经典阅读当然全然不同于我上面讲的“悦读”或“浅阅读”,因为它有对人类普遍性和本源性问题的热切关注,可以帮助人了解世界,关照自我,扎扎实实地给人提供高层次的精神养料。
23、“农民”是个他常挂嘴边的词儿,自我解嘲调侃他人两相宜。公开演讲,不管是吐槽自己的绍兴口音,还是看不惯别人的套路,都大可盖上“农民”的戳记——在他来说,农民嘛,好坏都有,就是个“中性词”。
24、其实,科学的发展也不需要任何人或者任何学科的指导。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研究对象,也有不同的前沿问题。数学只是科学家们用以分析数据的工具,而哲学则只是一个进行概念分析的学科,它们都无法指导某个学科的发展。
25、80%的答案都是前两个,不定义或自定义的那20%我们一般称作边缘人士。
26、“80后”邓伟志:要想发财莫进来,热衷当官走别路——兼谈“邓氏三论”的来龙去脉(一个人的40年专栏之一)
27、青年时代,孙周兴曾对城市生活有一种莫名的恐惧感,自比“以进城农民的眼光窥视着城市”。讨厌上街,一进市场就发怵,太太采取各种手段把他拉向闹市商场,若干年后终于放弃了。今年“双十一”刚过,太太网购的快递件在自家门前堆积如山,他哭笑不得,“怎么我们家变货运公司了?”他从中意识到,钱日益化身虚拟货币,待未来社会物质极度丰裕,或将失去意义。
28、进而,我们还想强调,从某种意义上说,哲学比科学更伟大。
29、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不断丰富,但与此同时精神空间却被收窄了,加上知识的泛滥和网络的挤占,种种原因造成经典阅读的重要性不再为人所共同认知。尤其是近几年来,各种调查显示,中国人的阅读持续走低。今天,我主要围绕经典阅读在当下的价值和意义,与大家分享一些个人的观点。
30、比利原本是健美界的新星,后来出演男同志色情影片。但在这些Gay片中,他常常和对手有莫名其妙的摔跤戏。虽然大家都知道这是动作片,但真的有必要加入摔跤这种动作吗?摔跤就摔跤好了,为何途中还要发出各种奇奇怪怪的声音呢?每当观众看到这样的画面,总是不免陷入深深的沉思,这就是大家称呼比利为哲学王的原因。
31、如果你的人生经验就是在读论文当中度过,那多读些总是没错的。但在一般意义上,哲学仍然需要专业的训练。要有阅读和理解原著的能力,要有逻辑学基础,要有哲学史常识。要写出足够好的论证,实在是不容易。
32、前年辞去院长职务,孙周兴慢慢淡出体制,时至今日,他的焦虑更多源于对未来技术的不可知。“海德格尔所谓‘既惊恐又畏惧的压抑’,以及更后来的所谓‘泰然任之’,也是一个指向阴沉莫测的时代境况的诉求,呼吁着思想之重量与生存之定力。”由此,孙周兴呼吁“一种沉潜稳重的思想姿态”,“为的是告别,为的是期备。”
33、孙周兴将在同济的创业史称为“肉搏”,根本问题是一所工科院校的评价体系与人文学科格格不入。眼下让他头疼的是,校方对职称评定用论文数一刀切,文科学者的专著不算数,令学者们有苦难言。“有的人文学者只写书而不写论文,不行吗?”
34、孙周兴过去常说,尼采“太野”,还是喜欢海德格尔的沉稳,更合他的心性。但走出书斋,公共领域中的他,更像忍不住要戳皇帝新衣的顽童、大战风车的堂吉诃德。“我算是善于抵抗的人。但我有绍兴人的特点,打不过赶快跑。(笑)虽然嘴上说,等我脱件衣服再跟你打。”
35、吐槽之后,记得继续打开书本,与哲学相伴,以学术为业。那就祝各位哲学人世界哲学日快乐!
36、哲学家们并不来自M78星云的宇宙人奥特曼,他们并不研究所谓的宇宙真理。况且,也并不存在所谓的宇宙真理。
37、这个问题,比前两个更难回答。思考过这个问题的人,我称作为哲学天赋之人。一般有三个答案类型:
38、以色列是个小国,但是这个国家令人不敢小觑,有一个原因就是因为在那里,小孩一出生,父母就会领到两张卡,一张出生卡,一张读书卡。难道婴儿能读书吗?不是的。先发给父母,是告诉他们,你的孩子一出生,命定必须阅读,而作为父母,你们必须教会他阅读。以色列人墓地的形状和装饰几乎都是书,他们甚至把书橱放在卧室里。我们今天很多人也有书橱,但很多时候只是做做样子而已。
39、波斯、雅典、罗马、美国、法国等帝国崛起与衰落的内在逻辑
40、原酷6创始人李善友、巨人网络副总裁吴萌、时尚集团董事长刘江、联想集团高级副总裁乔健、主持人/NPC品牌创始人李晨等均是他的学生。
41、而哲学关注的正是这些与我们息息相关的问题。
42、“没有那么多为什么,大家都是这么活着的。”
43、第一个答案,我全部参与。这个世界是我主观意识的投射,我意识的转变就会带来这个世界的改变,所以我要全心参与到意识的觉察,意识的能动,意识的作用力,我要为这个“我的世界”负责。
44、可是这些东西又解决不了你根本上性格上的这些缺陷,比如你不愿意勾心斗角,你不愿意和光同尘,你也不愿意去说点好话和领导打好关系,这些东西哲理全部都解决不了。
45、 每学期导师下午茶抓随机位数同学去咖啡店
46、首先是求知的热情极其高涨。每次会议都有一些专题报告。大家都非常认真的听,记笔记的也很多。我现在还保存着太原会议和西安会议的两本记录。报告有几种不同类型。一种是介绍国外哲学研究的进展,有许多以前很少听闻的人物和学派。其中反响比较热烈的就是对科学哲学的介绍,尤其是卡尔·波普的证伪主义,以及西方马克思主义。另一种,是有的老先生把他们原来熟悉,但是1949年之后不敢再讲的西方学派,给大家做了介绍。比如中山大学的罗克汀先生讲了许多人第一次听到的现象学。张世英先生则评析了T·H格林的哲学思想。大家最感兴趣的是不久前出访西德的汝信先生的报告。他的访学相当深入,不仅访问了许多大学和研究机构,还同那时才50来岁的哈贝马斯等十来位最活跃的哲学家做了交流。他还相当详细地介绍西德的社会状况。让大多数只能从《世界之窗》(当时流行的一本杂志)了解世界的与会者,大开眼界。报告讲的有些事情,即使不查笔记,现在依然留存脑际。比如,西德的收入差距很小,遇到的出租车司机会有哲学博士的学历,司机说自己的收入与大学教师差不多,只是教授的名声好听,社会地位高。工人的工资和经理扣税之后所得相差不到一倍。还有一个故事,哈贝马斯对他说,希望中国学者不要按照苏联的观点来看我们。从1930年代起我们同苏联就有矛盾,不赞成他们的肃反政策,不同意第三国际对德国的政策。德国的主要矛盾是资本主义与民主的矛盾。凡此等等,都是闻所未闻的。这些也成了休息时大家交谈的话题。新知的获得,感受到自己的无知,更激发了求知的欲望。求新知,形成了会议的浓浓的氛围。
47、周尚文|感受春天的气息——追忆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国际共运史研究(“一个人的40年”专栏之六)
48、(真的是随意选取……每节课都有几十个金句,根本抉择不了……)
49、不仅是知识,甚至那些我们所爱的人,那些爱我们的人,那些我们自以为对他们能够有所羁绊的人,到头来却还是“遗世而独立,羽化而登仙”。他人的生生死死全是他们自己的事,非我们所能左右,但我们却总是不自量力地拼命企求某种“把握”。
50、也正是这篇文章,开启了孙周兴与熊先生的通信。孙周兴发狠自学德语,考上浙大哲学硕士,毕业论文解读海德格尔后期思想,熊先生只用了一句话评阅,表示“足供论文得以通过”,私下却来信指出几处十分细微、不易发现的错讹。孙周兴论文中提到一本海氏遗著,以为尚未整理出版,80高龄的熊先生亲自跑去复印给他寄去。
51、如果不是从个人体悟经历的经验而来的知识都是不靠谱的,都是道听途说的。就如现在搜索引擎里找出来的知识一样,它能够满足你当时的需求,可是并不能深入你的内心,对你真正的身心生活有帮助。
52、哲学的趣味性也不强,很难引起人们的共鸣,喜欢哲学的人不多。
53、他说:释迦牟尼佛教我们要在现实当中去观察和洞察我们的烦恼和妄念。直到认识到它们是不可捉摸不可执着的表象。
54、人生没有一个终极意义,有的人因此用自杀结束生命,有的人沉浸在世俗中逃避思考,而第三种人,明知人生没有终极意义,却硬是创造了一个意义,来支撑自己为这个意义活下去。
55、当然,气氛热烈,最主要的是体现在学术会议上。
56、18岁,正值文革,当大家都忧虑出路何在时,唯独王东岳一头扎进马恩列学说以及黑格尔、费尔巴哈等人的思想世界里。
57、甚至没有深刻的痛苦无法领悟哲学的精髓。捍卫真理和价值必先承受最大的考验。
58、在这里,我想强调一点,不能仅将经典局限在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上。大家一说到读经典,似乎就是读《艰难时世》《老古玩店》《巴黎圣母院》,不是这样的。从《论语》到《日知录》,从《理想国》到《存在与时间》,许多人文社科类的著作,乃至一部分自然科学著作,同样是我们必须读的经典。
59、其一是要在观念上去除功利的考较,使阅读真正成为“自由阅读”。为什么要去除功利的考较?因为经典作品具有无与伦比的精深博大,它可以帮助人涵养精神,拓展心胸,甚至可以帮助你获得职场上的成功。
60、5我经常被问到:“学哲学是不是容易精神不正常??”
61、“现在是专业和专家时代,一般人会守住自己的地盘不放,成了某某或者什么专家。我如果能做好海德格尔和尼采研究,应该也差不多了。这时候再去拓展什么,实在是不无冒险的。没想到我接着去搞艺术哲学,现在又搞技术哲学去了。”孙周兴笑说,“千万不要把我塑造成一个德国哲学权威,海德格尔、尼采权威,那很傻啊。”
62、当时的女性在教育资源,人生阅历方面都大不如男性,理解述诸文字的哲学能力偏下,学习起来不易感受到乐趣,一旦误入歧途,损伤女人真纯灵秀的宝贵品性。女人学哲学,更是哲学的不幸生活中的任何事做到精益求精,都会成为一种艺术,由技能发展成创造。哲学对女人来说不是必要的。
63、今年6月,历时六年组织编译出版的30卷总计1100万字的《海德格尔文集》发布。孙周兴办公室的墙脚堆了一排,“中文世界的海德格尔研究终于有了一个比较完备的文献积累,从而有了一个比较坚实的讨论基础,我们最多再补个十卷就够了。”一些年前,他在德国克劳斯特曼出版社看到总编书架上日本海氏译著占了三格,而中文译本却只有几本,羞愧难当,现在中文版总算也能放满一格书架了,也是对熊先生的告慰。
64、明白了上面两点,才可以谈经典阅读的意义和价值。
65、我们不能因现实世界的丑陋,而作为一个我们也可以丑陋的活着的借口。
66、虽然哲学里有一个叫做科学哲学的领域,专门研究科学。但科学哲学是去考察科学的概念基础,反思科学理论的预设,澄清基本概念的意义,思考科学的本质。这并不是为了指导科学的发展,而是为了反思科学本身。
67、讨论尽管依然热烈,但是,开始一段,总觉得味道怪怪的。我所在的小组,第一天开会,就有几位一个接一个拿着稿子进行批判,针对的不仅是萨特和存在主义。有的指名道姓地指责萨特研究的专家柳鸣甚至用词尖刻,指责他写的散文描写拜谒萨特墓地时表露的心情,是有损国格。有的指责上海的《书林》杂志不该刊登赞扬萨特的文章。当时我也有点按捺不住,就说上面要求我们评论的是西方哲学,怎么评论有不同看法是很正常的。既然学界有不同看法,《书林》将不同观点的文章都登,也是正常的。至于柳鸣他是法国文学专家,我们不懂法文,能够读到的萨特著述的中译本也很少,对萨特的了解可能不如人家。况且他人也不在场,有意见还是当面对他说比较好。会后遇到在另一个小组老同学,他说那个组里,《北京日报》的编辑,指责不久前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刘放桐主编的《现代西方哲学》一书,书名就有问题,质问为什么不用“现代资产阶级哲学”。该书的责任编辑,人民出版社的女强人袁淑娟当即站起来反驳。会场里火药味十足。有人开玩笑说,庐山这个地方,风水不好,不能开会,一开就是这样。
68、1“搞哲学,真费烟。”(请勿在宿舍吸烟!!!!)
69、学习哲学本身是种超凡脱俗的行为,对当时的女性改善现实生活没有太大帮助,反而易因特立独行成为众矢之的。
70、弗洛伊德说,“艺术给人一种自我把握的幻觉”。哲学也是如此。我们需要哲学,正是因为我们多少都在渴望着某种“尽在掌握”的感觉。
71、现代心理学我也有研究,可是也都是在理论层面上的研究,这个没有办法解决我的智慧,我有时候能知道人家的心理问题,但是基本上我也不知道怎么开解才好,因为我只知道讲理论。
72、经典阅读当然全然不同于我上面讲的“悦读”或“浅阅读”,因为它有对人类普遍性和本源性问题的热切关注,可以帮助人了解世界,关照自我,扎扎实实地给人提供高层次的精神养料。
73、由媒体、网络建构出来的生活世界,有的时候尽管都存在,但常常只是人生之表象,它们的浮泛、零碎,根本不足以映像这个世界的本质。如果没有经典的烛照和指引,它们完全可能被人表现得毫无真实感可言。你们信不信?
74、至于网络,因为它经常提供即时性碎片化的资讯,更容易影响人的阅读品质。这个话不是我说的。大家知道世界著名的科技杂志《连线》,他的创始主编,也是世界第一届黑客大会的发起者尼古拉斯·卡尔,前几年就写过一本书,叫《浅薄——互联网如何毒化我们的大脑》,他在这本书中详细探讨了网络如何对人的神经线路甚至记忆程序的破坏,如何经过一种重新编排,使得人们本来希望深潜到对象的底里去探究最深在的根源,都变成了只会流于字表的滑行,而那种持续性的深入的思考,似乎离人类越来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