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小知识六年级精品好句75句

admin 59次浏览

最佳答案数学小知识六年级 1、分数除法计算法则:除以一个数(0除外),等于乘上这个数的倒数。 2、圆周率π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14是近似值。 3、过桥问题:关键是确定物体所运动的路程,......

数学小知识六年级

1、分数除法计算法则:除以一个数(0除外),等于乘上这个数的倒数。

2、圆周率π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14是近似值。

3、过桥问题:关键是确定物体所运动的路程,参照以上公式。

4、分数除法的意义:分数除法是分数乘法的逆运算,已知两个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5、(3)书写形式不同。百分数通常不写成分数形式,而采用百分号“%”来表示。因此,不论百分数的分子、分母之间有多少个公约数,都不约分;百分数的分子可以是自然数,也可以是小数。

6、把异分母分数分别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分数,叫做通分。(数学小知识六年级)。

7、课题笔算除法(例2及相关练习)(1)重点:使学生学会用“四舍”“五入”的试商方法,正确计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2)难点:掌握试商的方法。

8、②先把分数化成小数(除不尽时,通常保留三位小数),再把小数化成百分数。

9、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百分数也叫做百分率或百分比。

10、课题角的分类重点:区分直角、锐角、钝角、平角和周角

11、现在的教育确实卷的厉害,孩子们不仅在学校学习,回家还有父母督导,还有很多还有额外的补习,对于成绩优异的孩子来说,书本上的知识已经不能满足他们。

12、(4)根据线段图写出等量关系式:标准量×对应分率=比较量。

13、v:体积h:高s;底面积r:底面半径c:底面周长

14、加法结合律:(a+b)+c=a+(b+c)

15、学会一元一次方程式的例法及计算。即例出代有χ的算式并计算。

16、最小公倍数: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倍数。公倍数有无限个。其中最小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17、课题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例3)(1)重点:理解速度的概念,掌握速度×时间=路程这组数量关系(2)难点:应用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18、乘法结合律:(a×b)×c=a×(b×c)

19、数对的作用:确定一个点的位置。经度和纬度就是这个原理。

20、   小学一年级 初步认识加减法。学会基础加减。

21、通分:把异分母分数的分别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的分数,叫做通分。(通分用最小公倍数)

22、被除数÷除数=商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

23、例汽车运输场有大小货车115辆,大货车比小货车的5倍多7辆,运输场有大货车和小汽车各有多少辆? 

24、两个外项积等于两个内项积(交叉相乘),ad=bc。

25、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1大格是(5)分钟,走1小格是(1)分钟;秒针走1大格是(5)秒钟,走1小格是(1)秒钟。

26、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为了计算简便,可以先约分再乘。)注意:当带分数进行乘法计算时,要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再进行计算。

27、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其中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3的倍数有:12……其中最小的倍数是没有最大的倍数。

28、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

29、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小于这个数。a×b=c,当b

30、分数化成百分数:通常先把分数化成小数(除不尽时,通常保留三位小数),再把小数化成百分数。

31、等式的基本性质:等式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等式仍然成立。

32、数数:根据物体的个数,可以用6—10各数来表示。数数时,从前往后数也就是从小往大数。

33、合数: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约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1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34、一个圆的半径增加a厘米,周长就增加2πa厘米。

35、当合数不是质数的倍数时,这个合数和这个质数互质。

36、研究内容:练习课的设计策略,练习题的开发与运用,关于应用题教学中数量关系教学的研究.

37、四年级上册语文+数学+英语期末考试真题,附答案

38、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  一个数÷另一个数=倍数

39、问题中出现“大约”、“约”、“估一估”、“估算”、“估计一下”,条件中无论有没有大约都是求近似数,用估算。(估算时要用≈)

40、比较大小:可以根据数的顺序比较,后面的数总比前面的数大,或者利用数的组成进行比较。

41、体会上、下的含义:从两个物体的位置理解:上是指在高处的物体,下是指在低处的物体。

42、小学一年级九九乘法口诀表。学会基础加减乘。

43、②求少百分之几:(1- 小数÷大数)×100% 

44、课题角的度量(1)重点:认识量角器,会用量角器量角(2)难点:认识量角器,会用量角器量角

45、在“小数除法”的教学中,移动被除数,除数小数点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有些学生由于疏忽,通常会出错;“商不变的性质”和“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不会运用。

46、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都乘以或除以一个不为零的数。比值不变。

47、小学三年级  学会万以内加减法,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倍数的认知,多位数乘一位数,时间量及单位。长方形和正方形几何图形、分数的初步认识。

48、分数乘法混合运算顺序与整数相同,先乘除后加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49、在四则运算中,加、减法叫做第一级运算,乘、除法叫做第二级运算。

50、所以,比和比例的联系就可以说成是:比是比例的一部分;而比例是由至少两个比值相等的比组合而成的。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是比的意义。比例有4项,前项后项各2个.

51、百分数是指的两个数的比,因此也叫百分率或百分比。

52、2+4+6+8+10+12+14+16+18+20=(110)

53、小学毕业生通过六年的数学学习,大多都掌握了比较可观的知识点,如果没有一个清晰的思路来帮助学生,就好比是一堆货物,品种繁多,堆放零乱,要想记住特别困难。只有加以整理,有序分类,才能清清楚楚,一目了然。因此,在复习时应根据知识的重点、学习的难点和学生的薄弱环节,引导学生把已经学的知识进行梳理、分类、整合,弄清它们的来龙去脉,沟通其纵横联系,从整体上把握知识结构。引导学生自主整理,促进知识系统化的目的不仅要构建完整的知识网络,还要在构建知识网络的的同时,使学生对以前所学的知识有新的认识、提高。同时,要重视在复习整理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整理的意识,发展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复习时,引导学生将知识分块,系统整理,按块复习,一块一块复习记忆。如果再将每一小类找出共性,规律,记忆效果就会大大加强。将知识分成大类,以表格形式呈现,细化到每一个知识点,逐一复习,巩固强化达到熟练,运用时,从块状知识记忆中调用,速度也可加快。例如空间与图形部分,笔者给学生搭建了这样的框架:点、线、面、体。点有:端点、顶点、起点、垂足等;线有直线、射线、线段等;面有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圆等;体有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等。每一点知识都有其自身意义和特点,通过这样的逻辑顺利建构了一种复合学生思维规律的知识脉络,点是构成线的基础,点可以连成线,线可构成面,面可围成体,垂线实际就是面和体的高等等。这些知识即单独存在,也相互联系,形成一个体系,易于学生系统掌握。

54、扇形面积=πr2×n÷360(n表示扇形圆心角的度数)

55、倒数是两个数的关系,它们互相依存,不能单独存在。单独一个数不能称为倒数。(必须说清谁是谁的倒数)

56、②百分数的分子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小数;分数的分子不能是小数,只能是除0以外的自然数。

57、八五折=八成五=十分之八点五=百分之八十五=0.85

58、八五折=八成五=十分之八点五=百分之八十五=0.85

59、税后利息=利息-利息的应纳税额=利息-利息×5%

60、偶数和奇数: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偶数。不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奇数。

61、小学六年级 掌握分数乘除法,比和百分数,圆和扇形。

62、扇形的面积大小:在同一个圆中,扇形的大小与这个扇形的圆心角的大小有关,圆心角越大,扇形越大。(因此扇形面积占圆面积的百分比,同时也是该扇形圆心角度数占圆周角度数的百分比。)

63、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为分母。

64、找一个分数的倒数,例如3/4 把3/4这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交换位置,把原来的分子做分母,原来的分母做分子。则是4/3/4是4/3的倒数,也可以说4/3是3/4的倒数。

65、0没有倒数,因为任何数乘0积都是0,且0不能作分母。

66、1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也叫做百分率或百分比。百分数通常用"%"来表示。百分号是表示百分数的符号。

67、(1)已知直径:C=πd  (2)已知半径:C=2πr (3)已知周长:D=c/π (4)圆周长的一半:1/2周长(曲线) (5)半圆的周长:1/2周长+直径(π÷2+1)

68、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应纳税额=总收入×税率

69、减法的计算方法:计算减法时,可以用倒着数、数的分成、想加算减的方法来计算。

70、按比例分配:把一个量按一定的比分配的方法叫做按比例分配。

71、鸡的只数:(总头数×4-总脚数)÷(4-2即一只兔的脚数减去一只鸡的脚数)

72、利润=售出价-成本;利润率=利润÷成本×100%=(售出价÷成本-1)×100%

73、分析:大货车比小货车的5倍还多7辆,这7辆也在总数115辆内,为了使总数与(5+1)倍对应,总车辆数应(115-7)辆。 

74、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公式S=(a+b)h÷2

上一篇:关于团结的事实论据精品好句94句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