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答案务虚笔记主要讲了什么 1、务实之所以不能掌管人生的全部,是因为人并非只由实体构成,人是实和虚的联合体,实的是血肉之躯,虚的是思想、灵魂。关于实和虚孰轻孰重,历来不乏......
务虚笔记主要讲了什么
1、务实之所以不能掌管人生的全部,是因为人并非只由实体构成,人是实和虚的联合体,实的是血肉之躯,虚的是思想、灵魂。关于实和虚孰轻孰重,历来不乏丰富的思辨。鲁迅先生有一只便携木箱,打开可以做书桌,合上就成了行李箱提上就走,在战乱年代,硬骨头鲁迅为了保全可以思考的肉体,提着木头箱子四处游走。泰勒斯仰望浩瀚星空思考什么是万物本源的时候,不小心跌进了水坑,人们笑他连眼前的事都处理不了,做那些不着边际的事有何意义。苏格拉底说‘未经反思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可是,反思带给苏格拉底的是痛苦,那么,本来就苦短的人生,是做痛苦的苏格拉底还是做幸福快乐的猪?……虽然实和虚的思辨没有结果,但有一个事实是无可争辩的,那就是它们必然同时存在。从宗教的角度,上帝用实的尘土造了人的身体,用虚的圣灵赋予了人的灵魂。从哲学的角度,笛卡尔的心物二元论,说人是肉体和灵魂合二为一的独特存在。从科学的角度,……鉴于科学有眼见为实的癖好,想要从可见的有机大分子推演出虚空的思想、灵魂,难度的确很大,但好在一直在努力。
2、 我时常觉得,一个人能有成熟的,不同于他人的,个性化的思想,必然来源于他独特的经历以及敏感的性格。一个长在蜜罐里,从小幸福无忧长大的孩子,你怎么能要求他体悟生死,从平常的伤悲中看出点别的东西来?而敏感的性格,也是一个文学家常备,天生的敏感能让他轻易察觉自身情绪的变化,察觉周遭环境的变化,并用细腻的笔触将这些情感流转在他们笔下。
3、 张爱玲说,也许每个男子心头都有一束“白月光”和一滴“蚊子血”,大抵不只是男子对女子吧,我对书一样。我对“白月光”、“蚊子血”的理解大概就是平日里不会想起,但却不可替代的,别人平时问起你来,它才突然从你心里头涌出来,你才想起来“哦,心里头一直梗着的东西是它啊。”
4、显然,早期移民与上述这些中国文化的主流价值观全都无关,虽然他们也是务实的,但他们只是一群忙着活命的人,是一群来不及思考价值观的人。即使后来有一部分移民生存下来,不愁温饱,但在中国的文化里,兼济天下、立心天地、立命生民、继往圣,那都是中国人在自己本土里的事,还是与移民无关。所以,不论移民主观追求的价值观是什么,客观的结果都是它始终在主流之外。
5、史铁生铁生是当代中国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他的写作与他的生命完全同构在了一起,在自己的“写作之夜”,史铁生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欢乐,他睿智的言辞,照亮的反而是我们日益幽暗的内心。
6、社团在高中阶段给了刘伦一个安稳的、有身份认同的讨论空间。在刚决定学哲学时,周围几乎没有同伴,家人也担忧这种冷门学科会让他在未来不好找工作。社团让他接触到了最初感兴趣的学术领域,并且尝试搭建起自己的知识网络,让他形成自己的观点和见解。从实际的角度,参与社团的经历也对他的留学申请有帮助。(务虚笔记主要讲了什么)。
7、生活中除了务实—现实的考虑,也需要务虚—精神的发展。读他的作品是一种审美与意义上的双重享受。
8、常人只要得一套法则安心地过日子就行了。关心真理的只是少数,这是一种高贵性。自由首先就在于一种创造的焦虑。大部分人嚷嚷着要自由,其实是要安全。大家拒斥自由和随自由而来的创造的焦虑的。所有艺术(或称自由生命)的创造者必然面对一种焦虑,这其实是自由的背负。
9、二大爷的第二类问题是开放性的,怎么回答都行,无边界。比如,你觉得人活着的意义是什么?人要到哪里去?宇宙是什么?……二大爷问这些问题的时候会加一些语气修饰,使得这些问题可能是疑惑的、平静的,或是愤怒的。这类问题很难回答,有的穷极一生都未必明白。这些问题还有可能让人恼羞成怒:问问题的人一定是脑子进水了。
10、进取心会成就一部分人,摧毁另一部分人。一个多元的社会应该允许个体选择进取或选择不进取,这不应影响到做人基本的尊严。无论进取、闲适或慵懒,只要呈现出生命本真的状态,就有审美意义。真正浑噩的是随波逐流,那是生命缺乏自觉意识的明证。
11、《病隙碎笔》中,史铁生用生动而通俗甚至是优美的语言追寻和探索了关于我们人生的书籍和未知的道理:人生、命运、爱情、金钱、道义、信仰,健康的心态、成功的途径和价值、孩子的教育、家庭的纽带,共分六部分,243则,字字珠玑,充满着智慧和安详。
12、世界2主观的心理世界,即从世界1中的感觉材料而来,神经系统对神经信息处理后,反馈的结果,如颜色、味道、触感、心理活动等。
13、在他生病治疗之余,史铁生曾一度要放弃自己生存的希望,但是最终在家人的鼓励与帮助下,他战胜了自己,开始采用另一种方式给予自己生活的力量,那就是写作,在这个阶段,他的作品也因为传达出生命的含义而鼓舞了更多的残疾人重拾生活的勇气,努力的活下去。
14、 大家好,我是来自汉语196班的劳雨琪。
15、作者是在双腿残疾的沉重打击下,在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的时候“走”进地坛的,从此以后与地坛结下了不解之缘,直到写这篇散文时的15年间,“就再没有长久地离开过它”。
16、选择,每天都发生在我们身上。小事上,今天喝豆浆不喝牛奶,大事上,明天嫁张三不嫁李四。有选择,才有形形色色不重样的人生。
17、但这时F医生在我的心里对诗人说;那倒不如没有梦。F医生希望:要是一个人不得不放弃他的梦想,上帝应该允许他把那些梦想忘记得干干净净。
18、“这需要不断地去看、去问、去参与,而不是你做了田野,把那个东西仅仅转化成讲台上讲的东西,或者书桌前写的论文,而论文要几年之后才能发表,讲台下的听众就那么几个。”
19、他认为“知识分子讨论公共问题”在历史进程中是常态,而从1970年代兴起的资本主义的新自由主义对这种常态有冲击。它直接导致了不少社会问题被归咎于个人,而非社会结构和政治议题,例如家暴问题。在这种情况下,知识分子在公众场域能做的,更多是从纯粹智识、思辨的角度发声,而非介入具体的事件。
20、而为了生存,人类应该找一些牢靠的理由,认为自己可以得到点什么,比如爱情价值感之类。所以,史铁生说:活着不是为了写作,而写作是为了活着。只是因为我活着,才不得不写作。
21、是当代文学大家史铁生的散文质朴通透,蕴含深刻的生命哲理,被誉为中国文坛最美的收获。《记忆与印象》是一部构思独特的散文集,主旨深刻、文字优美,以饱含深情的细腻笔触讲述了故乡、故人、故事。
22、在青年们成长为传播者和行动者的过程中,少不了前辈学者的引领。
23、但她在视频的结尾引用了李普曼的《公共舆论》中知识分子的两个职责:追求真理和传播真理。“我在B站上做的事情,不说传播真理,至少是在传播知识。因为很多时候,形成阶级壁垒的就是知识……如果有专业知识或者经过专业训练的人,他不在社会有问题的时候站出来说一些什么,仅仅躲在象牙塔里,那你可不可以说学者是在摒弃自己的社会责任?”
24、谬误的本质是无效的推理,我们拿去逻辑之剑斩断它。
25、疫情期间,整个社交网络兴起了一场用线上阅读来对抗焦虑的运动。曾毓坤关注到一种观点,有人倡导应该关掉电视和社交媒体,来专心阅读早就想读的书、写早就想写的论文,他希望自己能做一些有能动性的事。
26、小孩子不讲道理是因为还未形成严密的逻辑思考能力。大人不讲道理通常是宣示自己的社会地位,地位相同的朋友不小心踩了你一脚,一般会和你道歉;老板踩了你一脚可能会怪你,“你怎么把脚放在了这?”;女朋友踩了你一脚,可能只是在展示自己能够“不讲道理”的特权。因此,即便会讲道理,大多数人类也不愿意讲。我们是唯一会讲道理的物种,我们要珍惜这项能力。
27、《插队的故事》属于知青文学的精典佳作,史铁生以顺时或逆时的手法,并互相交插,再现了荒谬特定政治时期,一部分知青的生存状态及生命状态,反思人生途路的幸与不幸,并藉此展现了陕北的风土人情以及陕北人的憨直、坚韧、顺乎大道的性格。
28、选择,本身是简单的,YesorNo,TobeorNottobe,是一个瞬间行为。复杂的是,选择不是简单孤立存在的,选择的前端和后端让选择变得复杂。前端的复杂在于:能不能自由选择?后端的复杂在于:选择与结果有怎样的关系。
29、苏格拉底的意义就在于让人们意识到“熟知并非真知”,这才是走向认知的第一步。
30、忽然听到前面的小伙骂了一句我操,我瞄了一眼他眼前的屏幕,显示余额:56元……我的警觉性顿时提高,这难道不是一个潜在犯罪分子?!我更加目不转睛地看着他的一举一动。只见他又插入另一张卡,显示余额:78元……他握紧拳头捶了一下ATM,低声又骂了一句我操。这时我几乎要抱包退后一步了。
31、冷静深邃的秋色里一抹火般热烈的红焰,这也是我向往的生命。
32、随着双腿日渐地麻木,肌肉无可遏止地萎缩,史铁生怅然若失。未名氏哲人说:危卧病榻,难有无神论者。整日整夜,卧榻病床,史铁生消减了读书的兴致。门外来来回回、走走停停的脚步声扰乱了史铁生的思绪。史铁生在心里荒荒凉凉祈祷着:上帝如果你不收我回去,就把能走路的腿给我留下。南窗之下,桃红柳绿,虽令人心神向往。但史铁生再也不敢去羡慕那些在花丛树行间漫步的健康人。
33、烟雾散去的时候,二大爷的声音飘了出来:你移民了?
34、在此之前,零星的移民最多可以称为移民前史,不仅数量少,地位也卑贱,上不了历史台面,那时候的移民还不被称为移民,也不叫华人或华侨,在自我感觉超好的各个锁国专制王朝统治期间,移民被称为天朝的弃民,被赋予背叛和贪婪的秉性,和流寇的形象无异。当然,与一贯被称为“草民”“小民”“庶民”的同类相比,弃民的称号也是可以理解和接受的。别国移民是繁荣史,中国移民是苦难史,这种苦难之所以苦难,是因为有多种摧残同时施加,外族的、本族的,肉体的、精神的。
35、《秋天的怀念》中国当代作家史铁生于1981年创作的散文。此文叙述了史铁生对已故母亲的回忆,表现了史铁生对母亲深切的怀念,对母亲无尽的爱,对母爱的赞美,以及史铁生对“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悔恨之情,及对先年对母亲不解的懊悔,令人十分感动。全文语言平淡、文字朴实,没有经过精心的编织与雕琢,但却句句含情,字字如金。
36、他尝试把社科知识和新闻写作相融。在实习期间,他曾经负责写一篇打工子弟疫情期间上网课困难的文章。在调查中,他发现打工子弟在能凑齐网课学费、也有网课设备的情况下,依然会因为缺乏家长的监督、家庭矛盾等原因导致没法完成课程进度。他选择用“事实性辍学”的概念来描述这个现状,这符合社科研究领域的总结习惯,但在讲求信息增量的媒体是新的尝试。
37、在放弃自己意愿的时候,人们往往都带着委屈的表情,无处可退的窘境让这些放弃看起来合情合理。自然会有一些别样的放弃混迹其中,这些放弃的本质是向一些东西屈服,或者习惯于一些东西,这些东西可能是世俗、文化、观念、形势,等等,不胜枚举。
38、 但作为旁观者,他在叙述中又流露出淡淡的悲悯。如那群鸽子,叙述出来好似不过一件平常事罢了,但读来又禁不住去想:不只是鸽子吧,人也一样。大多数的我们,就算是名噪一时的人物,也只是来来往往于历史的潮流中罢了。从整个地球史来看,我们人类群体,在几十亿年岁数的地球上生存,于地球而言,谁名声远扬,谁不值一提,谁臭名昭著,不过如鸽子般,换了一批又一批罢了。这样想来,我们好似超脱了生活本身,我们用更阔远的视角审视自身,才感到生活对琐碎与烦恼不值得费思,也没什么可深陷其中。
39、这本书我买于2015年,当时只读了第一个小结便将它搁置在了书架上,也许从第一页就开始的那种虚无让一个尚未思考生命,追求真实的少年无法理解和探寻。2019年,高考结束,当我再次翻开这部书,这种虚无总能将我带出去很远。每次读过,心中就会变得空洞,一时无言。就像有人说:读完《务虚笔记》会有一种短暂的失语症,因为在阅读的过程中经历了太多心灵的叩问,当一系列精神洗礼结束后,心里则留下了更多的空洞,更多无处倾泻的言语。
40、倘若移民的驱动力只是为求得生存,这样的价值观显然是不得已而为之。
41、 轮到我插卡了,我把钱存进账户,显示余额:****……这些数字顿时满足了我微小的虚荣心和安全感。我想,担心被抢与走投无路决定去抢两种心理状态,明显是后者更为绝望无助吧。而抢劫实施后造成的伤害则是另外一回事了。
42、“新冠是一件全新的事情,你不可能等5到10年,等一个人成了新冠专家之后,再来向他提问。”他说,在传统的学术机构,之前非专业领域的人不太积极参与类似的讨论。疫情带来的冲击改变了这种现状,“群里流传着一个氛围,就是边看新闻,边读书,边思考。”
43、对于准备选社科专业留学的高中生而言,他们需要在中学阶段就对选定的学科有一定认知和积累。这也驱使了一些学生讨论组织、活动的形成,例如从2018年由上海平和学校高中生创办的“中学生哲学大会”,到2021年上半年已经举办4届,参会的中学生需要提交论文并现场讨论。
44、史铁生许多小说有强烈的自传要素,如中篇小说《宿命》就是作者的精神自传;他有强烈的宗教情怀,甚至精深的宗教哲学。在作品中思索人的救赎需要和终极关怀,追寻上帝,反映世人以意识形态名义推翻亲情灭绝爱心,甚至背叛自己的良心和信仰,为了利益而放弃信仰,例如《文革记愧》一篇,记述公安发现了一篇在朋友间传抄的地下小说,“我”在公安尚未上门时,就决定背叛朋友。
45、失去惊异的生命已经死亡,神的恩典只在灵光一现的感动中。
46、与上下五千年中华文明史相比,中国移民史并不长,从1860年算起,不到两百年。
47、我向来对理性能力的边界保有警惕。在跨越事实判断(factualjudgement)和价值判断(valuejudgement)之间的鸿沟时,单单理性能力是不够的。
48、 我想这便是史铁生的“知命”哲学,超脱于生活本身,进入旁观者视角审视自身,一旦你成为生活的旁观者,所谓痛苦、欢愉种种情绪便不能束缚你,于是你便和生命达成和解。我想起莎士比亚的戏剧《暴风雨》中有这么一句落幕:“至于解脱我灵魂的桎梏,全赖诸位看官出手相助。”,伊格尔顿在《文学阅读指南》中评述这一句话:“这里普洛斯彼罗是要观众鼓掌。观众一旦鼓掌,就说明他们承认自己在看戏。”正如我们一般,我们一旦用“知命”哲学的角度看生活,生活就如戏剧一般,观众才不会被沉溺在戏剧里。我无法说这样的“知命”哲学是好是坏,但人是易于沉溺在自身境况和情绪中的动物,时而脱离这些境遇我认为是一件舒适的事。
49、相比之下,社科研究的精确度有时并不令人满意,“比如一些政策,可能一个跑口的记者比学者更有机会和欲望去钻研原件,对比分析”。
50、她的梦想不是被理性放弃的,至少不是被一种现实的利益所放弃的,我宁愿那是被另一个梦想顶替掉的,那样的话,梦想就仍然能够继续。诗人想:我宁愿忍受她已经另有所爱,也不愿意设想这个世界上竟没有一个人能够幸免于从梦想堕落进现实。是的,诗人说,我不喜欢WR母亲的方式,我情愿忍受Z母亲的逃避尽管也许她无可逃避。
51、最近读曹天予先生的《权力与理性:世界史中的马克思主义与自由主义》,诸多感受稍待整理,及后与诸君分享。此时倒是想起了一代政治学大师,写下《奠基:我们人民》、《美利坚共和国的衰落》等一些列著作的阿克曼。在这个阿克曼试图重新找回“wethepeople”之热情的时代,我们惊奇地发现人民原来竟在不知不觉间变成了这样一个难以界定的概念。谁是人民?谁又是无产阶级?于是在这样一个荡气回肠的年代,我们又惊奇地发现自己一时间仿佛国王一般拥有整个天下,转瞬之间可能又真切地感觉到自己竟然无立锥之地。不知道是否有政治哲学领域的同仁有同感,读原著渐多,仿佛与来自不同时代的伟大灵魂投契相交,却也渐渐少了一些人的灵气。自问渐多,能够保持头脑的清醒实在不是一件易事;重读许多孩提时代诵读的大家散文倒是结结实实地找回了不少脚踏实地的人间关怀,正像茨威格在《人类群星闪耀时》当中对一代作曲大师、《弥赛亚》的作曲者乔治·腓特烈·亨德尔的刻画,生命确实就该是一个自我拯救与坚持不懈地奋斗过程,为了自己追寻的答案,为了我们所生活的这个尘世,为了给政治哲学一个配得上往日之荣光的明天,岁末共勉。
52、弱类比谬误,治大国如烹小鲜,某人通过什么方式成功了...不当预设谬误:
53、刘伦说,“知识分子的特权问题”是社团讨论时最先遇到的问题之一。“我不认为原罪,或者身份特质应该是取消行动、拒斥某些人的行动的原因,”他说,“我觉得这种特质恰恰是这些人应该行动的一个原因,他们应该意识到自己的特质,并且正是因为这些,他们才要运用特质加入到行动之中。”
54、散文有:《记忆与印象》、《病隙碎笔》、《我与地坛》。
55、青年学生的问题,可以换成任何让人犹豫不定的问题。
56、 于是作者写道:“我想那两个孩子肯定不会想到,永远不会想到,在他们偶然的一次玩耍之后,他们正被一个人写进一本书里,他们正在成为一本书的开端……当时我就想,我和这两个孩子,将很快失散在近旁喧嚣的城市里,失散在周围纷纷纭纭的世界上,谁也找不到谁。”
57、关于选择的自由性,因为自由,所以无解,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定义,就像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不一样的哈姆雷特。
58、让史铁生受启发的,是卓别林的一部电影:《城市之光》。女主人公要自杀,却被卓别林救了。女的说,“你为什么救我?你有什么权利不让我死?”卓别林说,“急什么?咱们早晚不都得死?”史铁生心中怦然一动:是啊,咱们早晚不都得死?对于死亡,史铁生说: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59、量子论也适用于现实生活,虽然在认知上难以接受,但在理性上无法被驳倒,所以有了薛定谔猫,也可以有薛定谔狗……因此,有薛定谔选择不足为奇。
60、对于残疾,史铁生总想凭什么我能写出小说来呢?凭什么那些小说的素材会送到一个截瘫者跟前来呢?王蒙曾说,正因他是个残疾人,所以他作品中有别的作家没有的一股静气。对于生活与写作,有朋友曾劝史铁生,你不能死,你还得写呢,还有好多作品等着你去写呢。这时,史铁生真正意识到,人活着,说到底是欲望,人真正的名字叫做:欲望。不怕死和想去死是两回事,怕活不等于不想活。
61、1998年,下肢瘫痪的史铁生,由慢性肾损伤演变为尿毒症。从那时起,史铁生就只能靠血液透析来维持生命。透析的病人需要做手术,把肾部的动脉和静脉引到表层。
62、那些灵与肉的纠缠,性与爱的排演,那些孤独的感动和温情的抚慰,那些柔软的故事和坚硬的哲理,无不给人以情理之中的体验和意料之外的启示。
63、那个节点,新冠疫情正不断陷入紧急情况和不确定性。读书会建立的两天前,国内因为疫情被延长的春节假期刚刚结束;13天前,武汉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宣布“封城”;2天后,李文亮医生去世。
64、读书会最密集的时候,能够达到四五天举办一次,“非常激情”。令曾毓坤惊喜的是,他很容易找到为读书会做领读和笔记的人,哪怕他们面对的是全新的议题,也可以做到迅速读书、学习。到后来,读书会上出现了不少话题的亲历者来做分享,例如在武汉经历隔离的人。
65、1969年,4月因腰腿病返京治病,6月回村,生产队关照让其担任饲养员,放牛喂牛。
66、 但不管怎么说,《务虚笔记》总是不愧为“白月光”一称号的。
67、很多时候,我们以为自己在“思考”,但其实只是在“跟随”语言的惯性落入一种陷阱。我们试图探寻真实,但抓住的永远只是可能,构建的只是想像。真实就像无情的流沙,一直在迁徙,一直在流变,能无畏面对者方可谓真诚。
68、例如禅师伸出了一根手指。深刻其实是一种思维病、修辞病,深刻的哲理往往蕴含深刻的错误。凡是能说清楚的都能说清,凡是说不清楚的都是作者能力不够。
69、人生太顺也不好,会让人忘记了真实的世界,并淡却了悲悯之心。
70、如出满勤每月30元工钱,但他为了看书和尝试写作,每天只干半天,一月下来只能领到15元,这活儿他一干就是7年。
71、拥有9万粉丝的B站学术Up主多罗西123也是在高中阶段最初接触了社会科学知识。她在准备出国留学时接触到了美国大学预修课程(一般称为AP课程),在其中选择了心理学;进入美国本科的第一年她尝试选了哲学的课程,并在之后的三年半里选择并修完了哲学、社会学和心理学3个学位的课程。
72、1986年,前列腺引起的疼痛,使他不得不停止写作整天卧床……冬天,他那毫无知觉的腿,经不起寒冷,如果冻了,就有坏死的可能,夏天,全身的热量只能从上身排出,额头的痱子从来不断……
73、近代移民,移民是务实的,为了生存,也只能为了生存,最多止于独善其身。
74、读这部书最大的感觉就是被一条无形的绳索牵引着往前走,站在一个世界的外围向内看,但即使置于这个世界之上也无法看清楚它的全貌,无法将书中的全部描绘拼结成这个世界的样子。好像有人在向你讲述着眼前的故事,听到的一切语言不是来自于这一个个角色而是来自于在你耳边讲述的人,这也正是在一开始看来故事让人无法捉摸,而读下去才会发觉这几乎是作者的自传。眼前的映像常常自然的消失,你以为只是在短暂的消失之后就会浮现出来,故事将会继续延续下去,可是往往并无一个完整的结局。我们看到的只是一个又一个破碎的印象,而断裂处竟不是棱角分明,清晰可辨。
75、二大爷是我虚构出来的,但是基于现实的虚构。我二大爷可能也是你二大爷,可能是爱问问题的哲学家,可能是亲朋好友,可能是素昧平生的人,也可能就是你我自己。
76、赖特在2019年因癌症去世。多罗西曾在博客上撰文回忆起他们关于生命意义的讨论。当时赖特曾讲到,“对我而言,‘意义’是通过我们积极影响他人的生活方式实现的。这也许并不是要影响全世界,可能就是影响亲朋好友、同学同事。你不应该低估自己现在与他人接触所产生的积极影响。”
77、刘伦认为,其中一个原因是在当下,公共和私人领域的界线正在变化,这影响到了知识分子在公共讨论中的作用。之前的知识分子可能更有“固定的姿态”,会输出“正统的概念”,而这种输出很难激发公众的讨论。但现在,知识分子需要更多地与公众一起卷入讨论。
78、多罗西在私信中最经常收到的问题是:学哲学、社会学到底能找到一份什么工作?她承认社会上提供给这样专业学生的工作岗位是有限的,所以在收到这样的问题时,她往往会多问对方两句:生活中有多少经济需求需要满足?喜欢这门学科到了什么程度?
79、若把音乐视为精神疗伤的灵药,我从贝多芬和马勒作品的慢板乐章中得到最多的慰籍。
80、理性极其伟大,创造了不朽的奇迹;理性也极其自负,忽视了理性的限度,忘记了谦卑。这世界仍有向善的希望不仅仅因为人有理性,更因为我们心中仍有信、望、爱。
81、礼物是最重要的人类学脉络。莫斯写《礼物》是为了给“一战”中他的好友献上慰灵之理,也是为了在社会进步中实践互助的伦理。
82、从那个时候开始,我不再去试图理解罪恶者的动机。即使放眼望去,我们已深陷犬儒的泥潭。什么才能攻破这片泥潭,就是那些暗涌的秘密的小河,在寂静中总有人勇敢地发声,我所崇拜的始终不曾改变。我们都在等待,它们汇成汹涌的浪流,摧毁旧的腐朽的一切。
83、史铁生这部半自传式的小说讲述的大概就是他的生命印象,讲述这一路上的自己、亲人、爱人、友人。他们是残疾人C、画家Z、诗人L、女教师O、医生F、女导演N……平行时空里的他们时而融合、混淆,时而分离,将我们带进一种虚无缥缈的境界,产生出巨大的美感。
84、人需要闲静,需要缄默,需要等待一个言说降临的时刻。言说即行动。
85、他甚至都不能回忆起脚踩在软软的草地上的感觉。自此以后,他也再没有站起来。生命原来如此脆弱,不忍让人直视。二十一岁、二十九岁、三十八岁,史铁生三林三处出医院。尤其二十九岁那次,史铁生高烧不退,整天昏睡、呕吐。将近三个月不敢闻饭味,全靠血管去喝葡萄糖,血压也不安定。大夫们一度担心他活不过冬天了。
86、残疾与爱情,这两种消息,在史铁生的命运里特别地得到强调。对于此一生性愚顽的人,这样强调是恰当的。然而,史铁生在40岁以后也慢慢看懂了这件事。
87、二大爷的问题分为两类,第一类容易回答,比如今年多大了?考试考得怎么样?干啥工作呢?一个月挣多少钱?福利待遇怎样?结婚了吗?有孩子了吗?孩子今年多大了?孩子考试考得怎么样…..这类问题都可以明确回答,肯定或否定,几个字足矣。
88、这件事似乎再一次证明了生命的脆弱。只是一次淋雨,就无端瘫痪了双腿,让一个本来鲜活年轻的生命,无比地接近枯萎死亡。
89、长达9年,1000多次的针刺,使得史铁生的动脉和静脉点隆起成蚯蚓状。体内渗毒的血液从隆起的动脉出来,经过透析器过滤掉毒素,再由隆起的静脉回到体内。一个星期3次,在每次4个半小时的透析过程中,把全身的血液过滤几十遍——这就是史铁生日常的生活。
90、看到英美澳的同学都在朋友圈里准备过圣诞节了,蓦地想起中国的春节也加紧了步伐一天天地临近了。现在的生活还没有显出喜悦欢腾的颜色,但再过两个月,这片古老的华夏大地就会被笼罩在一年一度的人潮涌动与张灯结彩之下;而对比西方之于圣诞节,中国人对春节越来越少了一些虔诚和期许的意味。年,在许多中国人眼里渐渐变成了发财升官的好时节、变成了奢侈品和职业病诊断书下面掩藏的时间点;文化,在越来越多的人眼中变成了古人摇头晃脑的说教和独具一格的厚黑心理;权力,慢慢从文化与价值荒芜的夜色里走来,开始默不作声地显山露水。
91、没有文明史的眼光,很难知道今天时代的偏枯,看见的只是技术理性的统治,还以为是人类终极的进步。
92、有一次多罗西在假期回国之后,曾向赖特描述自己在家乡经历的反向文化冲击。教授在邮件中指出了她看似微观的情感背后的社会学意义,并介绍了民族志的定性研究方法—“参与者观察法”,既是参与者,又是观察者。他鼓励多罗西用学术的方式认知和探索这些情绪。
93、法律的事情由法律审判,而社会的问题,应该交给社会来解决,那是另一种形式的审判,历史会给出公平的判决。
94、当时,大夫告诉史铁生,他的病如果是肿瘤,可能还有的救,否则,这辈子就得准备在轮椅上过了。于是,史铁生整天用目光在病房的天花板上写两个字,一个是肿瘤的“瘤”,另一个字就是“死”。
95、我们必须自问,虽然痛苦,但我们也必须承认,我们需要再一次启蒙。
96、是史铁生文学作品中,充满哲思又极为人性化的代表作之一。其前第一段和第二段被纳入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的高一教材中。前两部分注重讲地坛和他对母亲的后悔,对于中学生来说,这是一篇令人反思的优秀文章。地坛只是一个载体,而文章的本质却是一个绝望的人寻求希望的过程,以及对母亲的思念。扩展资料史铁生是一个生命的奇迹,在漫长的轮椅生涯里至强至尊,一座文学的高峰,其想象力和思辨力一再刷新当代精神的高度,一种千万人心痛的温暖,让人们在瞬息中触摸永恒,在微粒中进入广远,在艰难和痛苦中却打心眼里宽厚地微笑——韩少功评
97、这是她唯一的儿子,她希望儿子能有一条路走向自己的幸福,而她没有能够帮助儿子走向这条路。她心疼得终于熬不住了,她匆匆离开儿子时只有49岁。
98、书里“诗歌拯救世界”的唯艺术观使我走上人文主义和精英主义的道路,追求永恒的价值。
99、阿城曾谈过他的如下经历:“一九八四年我和几个朋友退职到社会上搞私人公司,当时允许个体户了,我也要透口气。其中一个朋友,回家被五〇年代就离休的父亲骂,说老子当年脑瓜掖在裤腰带上为你们打下个新中国,你还要什么?你还要自由得有边没边?我这个朋友还嘴,说您当年不满意国民d,您可以跑江西跑陕北,我现在能往哪儿跑?我不就是做个小买卖吗?自由什么了?我听了真觉得掷地有声。我从七八岁就处于进退不得,其中的尴尬,想起来也真是有意思。长大一些之后,就一直捉摸为什么退不了,为什么无处退,念自己幼小无知,当然捉摸不清。其实很简单,就是没有了一个可以自为的世俗空间。”
100、人最难突破的是视野。视野其实是一套解释系统,没有它信息无法得以有效组织,但视野的突破极其困难,有些人行万里路不过是把一条路走了一万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