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答案叔本华哲学观点 1、 此后,这个推论也不断出现在科幻小说家的著作中,其中PKD的《少数派报告》中的《电子蚂蚁》一篇非常精彩,大家也可以去看看。 2、论谬误 我的意见是每一谬误......
叔本华哲学观点
1、 此后,这个推论也不断出现在科幻小说家的著作中,其中PKD的《少数派报告》中的《电子蚂蚁》一篇非常精彩,大家也可以去看看。
2、论谬误 我的意见是每一谬误都是从结论到根据的推论;如果人们知道这结论只能有这一个而决不能另有一个根据时,这根据还要妥当的,否则就不妥当。陷入谬误的人,要么是为结论指定一个它根本不可能有的根据,这就表现他是真正缺乏悟性,也即是缺乏直接认识因果联系的能力;要么是一个更常见的情况:他为结论指定一个可能有的根据,同时还为他这种从结论到根据的推论补上一个大前提,说该结论无论何时只能是由他所提出的这根据产生的。其实只有作过完备的归纳功夫之后,他才有权这样说,然而他并未作过这功夫就事先这样假定了。因此.“无论何时”这个概念就太广泛了,而应取代以“有时”或“大多是”:这样的结论命题是悬而未决的,那也就不会错误了。但陷于谬误的人既然只是按上述方式行事,那么他不是操之过急,便是对可能性的认识太有限,从而不知有应作归纳功夫的必要。因此,谬误和假象是完全类似的。两者都是从结论到根据的推论。假象总是由悟性来的,也就是悟性直接从直观自身中按因果律造成的;谬误总是由理性来的,也就是理性在真正的思维中按根据律所有的形式,最大多数也可以是按因果律造成的。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第一编世界作为表象初论第15节 论人的意志 这个自在之物(我们将保留康德这一术语作为一个固定的公式),既已作为自在之物,便决不再是客体,因为一切客体已经又是它的现象而不是它自己了。但是在需要客观地来设想它的时候,它就必须从一个客体,从一个只要是客观地已知的什么,从而即是从它自己的一个现象借用名称和概念。不过为了合于作共同理解的支点之用,这个现象就不能是别的,而只能是它所有一切现象中最完善的,亦即是最鲜明,最发达的,直接为认识所照明了的一个现象。而这就正是人的意志。人们也很可以指出我们在这里当然只是用了从优命名法,由此,意志这个概念就获得了比它前此所有的更为广泛的范围了。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第二编世界作为意志初论第22节 在意志作为人的意志而把自己表现得最清楚的时候,人们也就真正认识了意志的无根据,并已把人的意志称为自由的、独立(无所待)的。可是同时,人们就在意志本身的无根据上又忽视了意志的现象随处要服从的必然性,又把行为也说成是自由的。(其实)行为并不是自由的,因为从动机对于性格的作用中产生出来的每一个别行为都是以严格的必然性而发起的。一切必然性,如前所说,都是后果对原因的关系,并且绝对不再是别的什么。根据是一切现象的普遍形式,而人在其行动中也必然和其他任何一现象一样要服从根据律。不过因为意志是在自我意识中直接地,在它本身上被认识的,所以在这(自我)意识中也有对于自由的意识。可是这就忽视了个体的人,人格的人并不是自在之物的意志,而已经是意志的现象了,作为现象就已被决定而进入现象的形式,进入根据律了。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第二编世界作为意志初论第23节 论认识 所以认识,在根本上看,不管是理性的认识也好,或只是直观的认识也好,本来都是从意志自身产生的。作为仅仅是一种辅助工具,一种“器械”,认识和身体的任何器官一样,也是维系个体存在和种族存在的工具之一。作为这种工具,认识(原)是属于意志客体化较高级别的本质的。认识本来是命定为意志服务的,是为了达成意志的目的的,所以它也几乎始终是驯服而胜任的;在所有的动物,差一些在所有的人。都是如此的。然而在某些个别的人;认识躲避了这种劳役,打开了自己的枷锁;自由于欲求的一切目的之外,它还能纯粹自在地,仅仅只作为这世界的一面镜子而存在。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第二编世界作为意志初论第27节 论时间 在时间上,每一瞬只是在它吞灭了前一瞬,它的“父亲”之后,随即同样迅速地又被吞灭而有其存在一样;如同过去和将来(不计它们在内容上的后果)只是象任何一个梦那么虚无一样;现在也只是过去未来间一条无广延无实质的界限一样。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第一编世界作为表象初论第3节 谁要是认识了根据律这一形态。即在纯粹时间中作为这一定律出现。而为一切计数和计算之所本的这一形态。他也就正是由此而认识了时间的全部本质。时间并不还是别的什么,而只是根据律的这一构成形态。也再无其他的属性。先后继起是根据律在时间上的形态,“继起”就是时间的全部本质。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第一编世界作为表象初论第4节 论物质 因为物质,自始至终除因果性外,就再不是别的;这是每人只要思考一下便可直接理解的。物质的存在就是它的怍用,说物质还有其他的存在,那是要这么想象也不可能的。只是因为有作用,物质才充塞时间、空间。物质对直接客体(这客体自身也是物质)的作习是“直观”的条件,在直观中唯有这一怍用存在;每一其他物质客体对另一物质客体发生作用的后果,只是由于后者对直接客体先后起着不同的作用才被认识的。也只在此中才有其存在。所以,原因和效果就是物质的全部本质;其存在即其作用。因而可知在德语中将一切物质事物的总括叫做现实性Wirklichkeit,是极为中肯的;这个词儿比实在性Realitat一词的表现力要强得多。物质起作用,而被作用的还是物质。它的全部存在和本质都只在有规律的变化中,而变化又是物质的这一部分在别的一部分中引出来的,因此,它的全部存在和本质也是完全相对的,按一个只在物质界限内有效的关系而为相对的。所以(在这一点上)恰和时间相同,恰和空间相同。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第一编世界作为表象初论第4节 在物质中,空间和时间也必然是统一的,即是说不管时间和空问各自的属性如何互相凿枘、物质必须将双方的属性一肩挑起;在双方各自独立时不可能统一的在物质中部必须统一起来,即是将时间方面无实质的飘忽性和空间方面僵硬不变化的恒存统一起来;至于无尽的可分性则是物质从时空双方获得的。准此,我们看到由于物质才首先引出同时存在,它既不能在没有并列的孤立的时间中,也不能在不知有以前、以后和现在的孤立空间中。可是,众多情况的同时存在才真正构成现实的本质。因为由于同时存在,持续始有可能。而持续又在于它只是在某种变更上,与持续着的东西同时俱在之物的变更上看出来的;不过这同时俱在之物在此时也只是由于变更中有持续着的东西才获得变化的特征。亦即在实体。也就叫做物质恒存的同时,物质和形式却要转变的特征。如果只单是在空间中,这世界就会是僵硬的、静止的.就没有先后继起,没有变化,没有作为;而没有作用,那就连同物质的表象也取消了。如果只单是在时间中,那么,一切又是太缥缈易于消逝的了,就会没有恒存,没有并列,因而也没有同时,从而没有持续,所以也就是没有物质。由于时间和空间的统一才生出物质,这即是同时存在的可能性,由此才又有持续的可能性;再由于这后一可能性,然后在情况变化的同时。才有实体恒存的可能性。物质既在时间和空间的统一性中有其本质,它也就始终打上了双方的烙印。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第一编世界作为表象初论第4节 论悟性 物质或困果性,两者只是一事。而它在主体方面的对应物,就是悟性。悟性也就只是这对应物,再不是别的什么。认识因果性是它唯一的功用,唯一的能力;而这是一个巨大的、广泛包摄的能力;既可有多方面的应用,而它所表现的一切作用又有着不可否认的同一性。反过来说,一切因果性。即一切物质,从而整个现实都只是对于悟性。由于悟性而存在,也由于悟性而存在。悟性表现的第一个最简单的,自来即有的作用便是对现实世界的直观。这就始终是从效果中认原因,所以一切直观都是理智的。不过如果没有直接认识到的某一效果而以之为出发点,那也就决到不了这种直观。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第一编世界作为表象初论第4节 但是,如同太阳升起而有这个可见的世界一样,悟性,由于它唯一的单纯的职能,在一反掌之间就把那迟钝的,无所云谓的感觉转变为直观了。眼、耳、手所感觉的还不是直观,而只是些感觉张本。要在悟性从效果过渡到原因时,才有这世界。作为在空间中展开的直观。在形态上变更差的,在物质上经历一切时间而恒存的世界,因为悟性将空间和时间统一于物质这个表象中,而这就是因果性的作用。这作为表象的世界,正如它只是由于悟性而存在一样,它也只悟性而存在。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第一编世界作为表象初论第4节 论意志 ——把这一切一切只在现象上认为各不相同,而在其内在本质上则认作同一的东西,认作直接地、如此亲密地,比一切其他(事物)认识得更充分的东西,而这东西在其表现得最鲜明的地方就叫作意志。唯有这样运用反省思维才使我们不致再停留于现象,直使我们越过现象直达自在之物。现象就叫做表象,再不是别的什么。一切表象,不管是那一类,一切客体。都是现象。唯有意志是自在之物。作为意志,它就决不是表象,而是在种类上不同于表象。它是一切表象。一切客体和现象,可见性,客体性之所出。它是个别(事物)的,同样也是整体(大全)的最内在的东西,内核。它显现于每一盲目地起作用的自然力之中。它也显现于人类经过考虑的行动之中。而这两者的巨大差别却只是对显现的程度说的,不是对“显现者”的本质说的。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第二编世界作为意志初论第2l节 论原因
3、我们这里说的叔本华与佛教思想相似的部分其实是他对于苦难的思考。佛教有一个重要的思想,叫做“众生皆苦”。这一思想与叔本华对于苦难的认识是契合的。然而,叔本华的哲学思想中,最重要的部分是他对意志的研究。他认为“世界是意志的表象”。简单来说就是意志作用非常大,甚至可以影响整个外在的世界。这可与佛教中对于世界的看法是有很大的不同的。
4、 there are some valuable things as its target, the life worthwhile。有一些宝贵的东西作为它的目标时,生活才有价值。
5、叔本华认为,当一个人很少或几乎没有经验时,他必须借自己先在的知识去进行判断,并且,在需要加以判断的事物中,先在的知识与经验相比决不在同一水平上。对于普通大众来说,先在知识意味着他们自己的自私自利观点。这与那些品质和精神都高于普通平民的人的情况不同。严格说来,就他们的非利己方面而言,他们与另外一类人大相径庭,当他们以自己的高水平去衡量、评判别人的思想和行为时,结果,往往与他们的预测不相符。
6、弗洛伊德的这些主要观点,早已经作为叔本华思想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由叔本华详尽、清晰地表达了出来。例如,叔本华说,“意欲构成了人的真正内核……智力为意欲提供了动因,这些动因如何发挥作用,却只是在后来才为智力所了解……事实上,当意欲真正下定决心和在私下里做出决定时,智力是置身局外的。……我们通常都不知道自己渴望什么,或者害怕什么。我们可以积年抱着某种愿望,却又不肯向自己承认,甚至让这一愿望进入我们清晰的意识,因为我们的智力不会同意知道这些事情,否则,我们对自己的良好看法就会因此不可避免地受到损害”。(叔本华哲学观点)。
7、人的面孔要比人的嘴巴说出来的东西更多,更有趣,因为嘴巴说出的只是人的思想,而面孔说出的是思想的本质。——叔本华
8、经上天给予更多智慧的人是最快乐、幸福的,所以主观因素比客观条件对我们的关系更为密切。客观作用无论是哪种,对我们的作用都是间接的、次要的,而且必须经主观因素,才有着落。
9、欲望是人的痛苦根源,因为欲望永不能被满足。我们离理相越远,自然就会离欲望越近。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迷失在理想与欲望之中,将欲望的东西当作理想,这是因为它们有时实在太近,近到只有一线之隔。或者说欲望是感性的,而理想是理性的。——叔本华
10、我们可以把叔本华哲学的主要错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1、所以叔本华说:世界是我的表象,这是一个真理。世界的一面完全是表象,另外一面也完全是意志。
12、 而叔本华说:什么”先验道德“,都是放屁,根本不存在这种东西!如果说人的本性中当真存在某种”先验“的本质,那只能是”性“!
13、在一个社会中,令智者恼怒的是“权利平等”,因为这些权利直接导致人人都可以自命不凡,那是大家喜爱的;而在自然情况中,才智上的差别就意味着所拥有的社会权力应该有相对的不同。理想的社会承认任何类别的要求,可就是不重视才智,把才智视为违禁品。人们对于各式各样的愚蠢、乖戾和鲁钝都表现出无限的耐心,具有才华需要获得他人的赞同,否则需要完全深藏起来。
14、所以,托马斯·曼干脆地说:叔本华作为意欲的心理学家,就是现代心理学之父。从叔本华开始,然后是尼采,然后直接到达建立起叔本华的无意识心理学,并把这学说应用在精神科学的弗洛伊德及其一干人。
15、上述四篇构成《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一书的体系,其中第一篇可以看作全书的导论,也可以和第二篇合起来看作第一部分,讨论认识论和“真”的问题;第三篇讨论美”的问题;第四篇讨论“善”和人生的终极关怀问题。各篇之间层层深入,最后落实为一种悲观主义的人生哲学。这样完整的体系颇有古典形而上学的遗风,形式上并未与理性主义哲学有什么本质区别。但叔本华对后世的影响主要在于他对生命意志的本源性的强调,虽然仍然要以认识论和自然哲学为自己开路,却已指示出一条与传统理性主义哲学截然不同的致思方向,它直接影响了现代非理性主义哲学的重要代表人物尼采,并对弗洛伊德有启发作用。
16、1809年他进入哥廷根大学攻读医学,后来改学哲学。1811年叔本华在柏林学习哲学。在那里他对费希特和施莱艾尔马赫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17、 《纯粹理性批判》中提到了两个在哲学中非常经典的概念——“现象”和“物自体”。为了解释这两个概念,可以先举一个例子:
18、一个人在其人生旅途中随时准备做并且做到下面两件事:一是防患于未然;二是豁达大度。防患于未然使他免受损失和伤害,豁达大度使他避开冲突与争吵。(叔本华哲学观点)。
19、无论什么情况下,都不要给予一个刚认识不久的人过高的赞誉,否则,你很有可能会大失所望,因此而惭愧甚至受到某种伤害。决定一个人是否值得深交要看他的本性,一个人的品性往往能通过他对一些日常小事的处理看出来,因为在处理小事时他是毫无防备心理的。这为我们提供了观察一个人的人性中欲壑难填的利己心以及毫无利他之心的极好机会。如果这些弱点和欲求缺陷是通过一些琐事或一般行为显露出来的,那么,你将会发现这些弱点和缺陷也同样体现在一些重大问题上,尽管他会极力掩饰这些弱点或缺陷,伪装事实。
20、人类的思维至多只能表现出世界的外部现象,表现为一个接一个的事物,而不可能在本质上说明这些事物。在世界上,只有人与众不同,因为人具有意志,意志是人的本性,是万物的基础,它单玄奥、超越时空,无原因、无目的,不可改变。更为浅显地说,意志便是人对于事物具有情感之后,在情感的驱动下作出的行为选择。正是这种无原因、无目的使得意志的自由尤为可贵。当意志屈从于某种表象世界的因素而无以伸张之时,便是人性的沦失。
21、叔本华是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前后兴起的唯意志论哲学流派的先驱和主要代表,他的理论不仅奠定了唯意志论的基石,同时对马赫主义、实用主义、生命哲学甚至对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都有一定的影响,无疑也是西方近代哲学史研究的主要方面。
22、一个人只要和另一个人一交谈,哪怕是极随意的话题,也能立刻感觉到他们之间在智力、气质上的差异或相似。当两个本性迥然相异的人在谈话时,毫无疑问,其中每个人所说的几乎每件事都在不同程度上惹恼另一个人,即使谈话的内容是那样的无关紧要,在多数情况下仍会导致不愉快的气氛。另一方面,本性相近的人则立刻会感到彼此间的一种默契。倘使他们的脾气完全相同,那么,他们之间的交往将是极为和谐一致的。
23、直到叔本华暮年,人们才开始意识到叔本华的哲学价值,在他声誉顶峰的时候,已经70岁了,两年后他便离开了人世。他的思想影响诸多日后名声响当当的人物,比如尼采、萨特等。据说,尼采十分欣赏他的作品,曾作《作为教育家的叔本华》来纪念他。
24、叔本华继承了康德对于现象和物自体之间的区分。不同于他同代的费希特、谢林、黑格尔等取消物自体的做法,他坚持物自体,并认为它可以通过直观而被认识,将其确定为意志。意志独立于时间、空间,所有理性、知识都从属于它。
25、 我们再返回跟上面那些”庸俗化的悲观主义“比较一下。”破而后立“是不可能的,在这个观点上还想什么”立“呢?任何”立“都是”生命意志“的奴仆。还有,虽然嘴上说着全然悲观了,但好事降临到自己头上的时候,还是感到庆幸和欣喜,这样怎么行呢?追求苦难、追求毁灭的意思是,即便好事降临,也应该全力拒绝,转头就走。
26、 以上的思想与其说是一种庸俗化的“悲观主义”,不如说是一种变相的“乐观主义”。这种思想要么如同第二句,认为“世界仍旧是快乐的,至少应当快乐”,因此“破”了还想着要“立”;要么如同第一句,欺骗自己全然绝望,然而在所谓“快乐”降临时仍然欣然接受。这只是将悲观诉求为一种更为高级的希冀与快乐,只要有这样的想法,就根本无法触及“悲观主义”的内核。
27、伟大的法国意识流作家普鲁斯特也深受叔本华的影响。从亨度斯写的《阅读普鲁斯特指南》,我们可看到普鲁斯特是“叔本华的崇拜者”;他喜用“让人联想起叔本华的语言”。例如,在描绘与恋人在一起的快乐时,“那更多是苦痛的消除,而不是肯定性质的快乐”。甚至“普鲁斯特对生活的看法也与叔本华的看法大同小异”。还有其他众多的细节,也反映出如果普鲁斯特不是受了叔本华的影响,那就是两人英雄所见略同。
28、要完全跳出根据律只有一个办法,就是把自己的意志变成“否定意志的意志”,即“禁欲”。人如果认识到意志的本质,对生命意志所追求的一切都自觉地加以克制,对生命意志所逃避的一切都坦然承受,包括对必然到来的死亡的承受,这就使自己的精神上升到比善和仁爱更高的神圣性,这种人才能达到“充满内心的愉快和真正天福的宁静”这种否定意志的清心寡欲、解脱尘缘的境界,有些类似于在美的欣赏中所获得的那种超现实功利的物我两忘的愉快。但也正如审美中一样,具有肉身的人类达到这种境界是不容易的,也是不持久的。禁欲的决心时时受到生命意志的诱惑和干扰,需要极大的意志克制力才能保持,只有死亡才能使人得到彻底解脱。那么,是否可以通过自杀来一劳永逸地摆脱生命意志呢?叔本华强烈地否定这种做法。他认为自杀并不是取消生命意志,而正是生命意志过于执著的表现。所以唯一的办法就是向历史上的圣徒和耶稣基督本人学习,不是从任何意志出发,而是从静观的认识出发,意识到一切世俗的生活都是空无,生命意志就是人的“原罪”,人只有靠“恩宠”(“天惠之功”)才能得救,而所谓得救也无非是一种无欲无为的寂灭境界。叔本华的哲学在其最后的归宿上与基督教教义达到了某种一致,但更多的是一种佛教式的虚无主义。他甚至认为:“我们这个如此非常真实的世界,包括所有的恒星和银河系在内,都是‘无’。”(9)
29、叔本华自认为自己的哲学是康德思想的继承和发挥,康德的“自在之物”其实就是他所说的“意志”,但他认为康德并没有说清楚,因为康德把自在之物只理解为绝对的客体,而没有理解为主体。在叔本华的《充足理由律的四重根》中,他把一切有关“为什么”的问题归结为在四个层次上寻求认识对象的“充足理由”,这四个层次分别为感性经验、知性逻辑、客观存在和主观意志。前面三个层次是自然科学、逻辑学和数学的基础;最后一个层次涉及伦理学(实践哲学,包括政治、历史等等)的基础,它的特殊性在于其对象(意志)不能单纯当作客体看待,而是主体和客体的同一。从这里就过渡到叔本华视为“最高意义上的哲学真理”(2)的意志本体论。不过所有这四个层次都还不是世界的本体。而只是世界的“表象”即康德意义上的“现象”,我们所有的知识只能认识这些表象,而不能认识它们底下的意志。
30、的确,当一个人回顾自己人生历程中的细节时,自己一生中所发生的一切有时候显得就像早已安排好了似的,而出现过的人物就犹如在一部戏里陆续登场的演员而已。
31、 just like in pure darkness as in pure light, not see anything。在纯粹光明中就像在纯粹黑暗中一样,看不清什么东西。
32、理性是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的基础,在黑格尔的哲学体系中,理性占有绝对统治地位,“除了理性外更没有什么现实的东西,理性是绝对的力量”。黑格尔所说的理性不仅指人们头脑中的思想,而且主要指的是存在于人们头脑之外的某种客观思想,也即“绝对观念”(或“绝对精神”)。黑格尔认为,绝对观念在人和自然界出现以前就已存在,“理性是世界的灵魂,理性居住在世界中,理性构成世界的内在的、固有的、深邃的本性”,而世界不过是理性的外化。但是,他又指出,理性外化为世界要经历一个辩证发展的过程,这个过程是理性自我实现、同时又是它自我认识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理性以纯概念的形式自我发展,第二阶段理性外化为自然,第三阶段理性又通过人的精神自我认识,回复到自身。对于理性这三个阶段辩证运动的论述,分别构成了无所不包的黑格尔哲学体系的三个部分:逻辑学、自然哲学和精神哲学。
33、 康德提出,我们所感知到的“现象世界”有一定的基础结构,即“时空”和“因果律”,然而,这些却不是物自体的基础结构。也就是说,本真世界是不存在“时空”和“因果”概念的。
34、在叔本华看来,概念既是个别认识的普遍概括,其内容应少于个别认识,并且概念愈抽象、普遍,其内容愈少,据此,黑格尔哲学中那个最高、最一般的绝对观念其内容应是“最为空洞的和最为贫乏的,最后成了纯粹的外壳”。但黑格却将这个绝对观念看作具有无限内容、包含一切、不受任何条件限制的绝对,叔本华指出这样一个“不受条件限制的{绝对}简直是不存在的怪物”,他嘲笑黑格尔主义者对于这样一个怪物的存在根本无法证明,他们只能像下面所说的那样,声嘶力竭地叫喊、虚张声势地吓人:“绝对,该死的!它必须存在,否则一切都将不存在!”“绝对是从哪里来的?‘多么愚蠢的问题!难道我没有告诉你它是绝对吗’。”
35、1837年,他指出康德《纯粹理性批判》一书第一版和第二版之间的重大差异。之后他出版了多种著述。
36、如此,一切生命必然匆匆走向老迈和死亡,这是自然对于求生意志的努力终必归于乌有的宣告:“你们的欲求,就是以如此做终结。再企盼更好的东西吧!”它是在对生命提出如下的教训:我们都是受到愿望之对象的欺蒙,它们通常先是动荡不定,然后趋于破灭,最后,连它的立脚点也被摧毁无余,所以,它带给我们的痛苦远多于欢乐。同时,由于生命本身的毁灭,也将使人获得一个结论:一切的努力和欲望,皆为迷误。
37、至于说到尊敬,情况恰好相反。很难勉强让别人尊敬你,这其中的理由极难揭示。因此,与爱相比较,尊敬能给人以更为真实的满足,因为它总是相关于个人的价值。而爱则并不直接相关于个人的价值,爱在本质上来说是直观的,而尊敬则是客观的。毫无疑问,被人爱要比受人尊敬更为有用。
38、西方近代哲学之父笛卡尔则进一步奠定了理性在哲学中的重要地位。笛卡尔提出“我思故我在”,在进行普遍和彻底的怀疑之后,我们再也无法怀疑那个正在怀疑的主体,也就是“我思”的存在,我思也可以理解为思维、理性,也就是说,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的同时,也是承认了,人的理性是我们一切认知的起点,换句话说,也可以理解为,世界的本质是理性,而不是感官经验,也可以理解为:本质先于存在。
39、人们只有在审美的沉思时逃离其中。叔本华将它著名的极端悲观主义和此学说联系在一起,认为意志的支配最终只能导致虚无和痛苦。他对心灵屈从于器官、欲望和冲动的压抑、扭曲的理解预言了精神分析学和心理学。他文笔流畅,思路清晰,后期的散文式论述对后来哲学著作的诗意化产生了较大影响。
40、人生快乐的两大仇敌是痛苦和烦闷。事实上,人生的过程似乎就是在这两者之间的剧烈摆动。
41、在小说集《羊脂球》中的一个故事《在一个死人的周围》,就是与叔本华有关的,并且,故事中所用的大都是赞语。
42、《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第一编世界作为表象初论第10节
43、叔本华是现代西方最早对黑格尔哲学进行批判的哲学家之一。早在19世纪20年代,当黑格尔哲学处于顶峰状态、黑格尔本人的名声如日中天的时候,叔本华就敢于藐视权威挺身而出公开向黑格尔哲学发起挑战。他在柏林大学的课堂上与黑格尔对垒,谴责黑格尔等哲学家是“诡辩家”,“他们用野蛮神秘的语言使时代的思想力量疲倦”,“使大家失掉哲学的信仰”,并大声疾呼应该取消他们的“哲学家资格”,“像古时一样,牟利的人都要赶出庙宇”。除此之外,叔本华更多的是在其著作中不断地对黑格尔进行激烈的攻击。他丑化黑格尔哲学是“赤裸裸的胡说、拼凑空话无意义的疯狂的词组”,是“只有在疯人院里听到过的最大的狂妄”;斥骂黑格尔是“最厚颜无耻的”、“臭名昭著的骗子”;还将他比作莎士比亚戏剧《暴风雨》中的丑鬼,称他是“精神上的咖利本”。其言词之尖刻为思想史上罕见。叔本华所以对黑格尔及其哲学采取如此仇恨的态度,根本缘由在于他的哲学思想和黑格尔的哲学思想尖锐对立,他坚决反对黑格尔的理性主义哲学。下面我们将着重论述叔本华如何在理论上对黑格尔哲学进行批判。
44、黑格尔的哲学观点是将绝对精神视为世界的起源。绝对精神不是超越世界的东西。自然、人类社会和人类的精神现象是它在不同发展阶段的表现形式。因此,事物的替代、发展和生命的永恒过程是绝对的精神本身。
45、虽然叔本华被称作唯意志论哲学的始祖,但早期他的思想并没有太多的听众,即便他最重要的著作《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问世后几乎无人问津。在那个年代,叔本华的思想有多不入流,有这样一个小故事。由于叔本华孤僻性格让他与社会格格不入,不与他人交流,不向任何人表示友好的一面。他一生唯一走入社会与大众沟通是在1822年。那一年他前往柏林担任编外讲师,他将课安排在黑格尔上课的时间,决定与黑格尔打擂台。要知道,当时的黑格尔在欧洲学界如日中天,是哲学界的领袖,听他课的学生堂堂爆满,而叔本华的课堂上空无一人,随后他辞职了。
46、 但仔细一看,叔本华的“悲观主义”被非常严重地庸俗化和曲解,并且这些曲解并非是从最近开始的:叔本华晚年所著的《附录和补遗》一炮而红,那时,他就作为一个“毒鸡汤作家”为大众所知。
47、 叔本华对于康德的思想是一部分认同,一部分批判。
48、 然而,正是因为他探求自身,才最终全然地悲观。
49、 有人会说,即便是”生命意志“那又有什么不好呢?
50、 在19世纪,随着解剖学的发展,“人体感官对真实世界的扭曲透射”问题引起了很多哲学家的思考:我们所体会到的这个世界是不是真实的?如果不是,真实的世界是什么样子?我们可能探求全然真实的世界吗?
51、甚至一神论也认为这个世界是出自某一个意欲(或意志),在轨道上运行的行星受着某一意欲的指引,大自然则被呼唤而出现在行星的表面。不过,一神论就像小孩子一样,把意欲安排在外在一面,并且只是间接地,也就是在认识力和物质的筹划之下,以类似人的方式作用于事物。在我看来,意欲与其说是从外在作用于事物,毋宁说是在事物里面发挥作用。事实上,事物本身不是别的,正是意欲的可见部分而已。但是,从这种协调一致可以看出,所有原初性的东西,我们都无法想象为意欲以外的别的东西。泛神论把在事物之中发挥作用的意欲命名为神癨,对个中的荒谬我严厉指责得够多了。
52、 这个例子中的”碳基生命才有的劣根性“就是叔本华所说的”生命意志“。
53、(6)叔本华著,石冲白译:《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250页。
54、叔本华指出,理性主义(包括经验主义和大陆唯理论)都是将认识放在第一位。只有先认识,然后才有对世界存在的知觉,才有对自我存在的知觉。它们将一切理论建立在认识的基础之上。叔本华指出,实际正好相反,意志是第一性,认识活动才是第二性的。在认识活动中才区别出主体--客体关系。在第一性的意志中,主体--客体是没有分离出来的。这一立场正是现代哲学的基本倾向。“无聊”的提出为海德格尔哲学开了先河。他在讨论意识的问题时还涉及到下意识问题,这个问题的提出,对后来哈特曼和弗洛伊德的思想的形成产生了很大影响。叔本华对哲学家的具体的影响,可以有如下几家。
55、正因为无论在哪里,无论在何时,没有能力的、愚蠢的人都会发起对抗思想者的战争,双方势不两立:一方是人多势众,另一方则是单打独斗,所以,谁要是带来了有价值的、真正的东西,就得与愚昧、迟钝,与被扭曲了的趣味、私人利益和嫉妒陷入苦战,这些对手结成了可敬的联盟——对此,尚福尔(《选集》,国家图书馆,第2卷,第44页)是这样说的,仔细看看那些蠢人是如何拉帮结伙以对抗有思想的人,那就好像是一帮用人在那里阴谋推翻其主人。我呢,则还多出了一个不同寻常的死对头。在我的这一学科中,那些本职工作就是引导大众的判断,并且是有机会这样做的人,绝大多数都接受了安排和酬劳,要把至为拙劣的东西——黑格尔哲学——广为传播、赞扬,甚至捧到了天上。这本来是很难成功的——如果人们同时也在某种程度上愿意接受好东西的话。
56、黑格尔哲学是一种产生于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理性主义的唯心主义哲学。19世纪中叶以后,由于已成为统治阶级的资产阶级并未能建立起符合理性主义原则的公正合理的社会,相反资本主义社会却充满各种矛盾和危机,在残酷的现实的面前,理性主义哲学显得十分苍白无力,它在理论上的缺陷也愈益暴露,这种情况表明,原来的理性主义哲学已不能适应资产阶级的需要继续存在下去了。资产阶级需要新的哲学。叔本华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正是适应了这种历史的需要。因此,尽管这一批判存在着各种缺陷、错误,尽管叔本华所要建立的非理性主义的意志主义哲学也是一种唯心主义哲学,但叔本华在哲学理论方面所作的一切毕竟代表了未来西方哲学发展的方向,促进了西方哲学从理性主义向非理性主义转化。叔本华在黑格尔哲学占统治地位的时期敢于最先向它提出挑战,这种藐视权威的理论勇气是值得赞扬的。叔本华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以及其意志主义哲学的创立,使他在1848年后在德国乃至欧洲的名声大振,确立了他作为现代西方非理性主义哲学创始人的地位。
57、 就此来看,叔本华仍然很乐观,毕竟”方法论“都提出来了。
58、或许虚荣心比其它感官更主要地和欢乐与痛苦有关,因为只有心智的东西,才能产生如此猛烈的震颤。低等动物熟知情欲,但并不知激情的愉悦与爱情的痛苦。
59、倘使遭人忌妒,你就应当与心怀妒意的人保持一定距离,并且,尽一切可能不要与之发生联系。这样,在你与他们之间便形成一条难以逾越的鸿沟。这一点若做不到,那么,就泰然自若地迎战他们的攻击。在后一种情况下,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是最好的办法。一般来说,人们都是这么做的。
60、 或许那些践行苦修的印度教教徒可以,但至少叔本华自己一辈子声色犬马,也从没在晚期爆红时转头就走(笑哭)。
61、(7)叔本华著,石冲白译:《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364页。
62、吸引我们注意力的事物,不管是工作要务还是普通小事,都是形形色色,千姿百态的。如果仅以非固定的次序或关系来看,它们表现为一个反差强烈的混合体,绝无雷同,不仅如此,它们影响我们的方式也是特定的,倘使我们的思想与思想的种种问题谐调一致,那么,在这些思想与思想的问题在我们心中引起的忧虑之间必然存在一种相应的不一致。因此,当我们开始着手某一事情时,第一步就是要将我们的视线从别的事物那里收回来。这将使我们在第一时间内处理每一件事情。不管我们对这件事是喜欢还是讨厌,都不能让其他杂念对他有所影响。这样一来,我们的思想就像被分别置入许多抽屉中,我们既可经常打开其中的任何一个,同时又不侵扰其它。
63、首先,我个人是作为一个物自体存在于这个世界的,如果我抬起我的手,我只是通过我的各种感官感受到我抬起了自己的手,所以就”抬手“这个行为来说,其是一种表象。然而,通过”意志“我很明确地知道自己抬手了。而需要强调,这种明确知道,和”因果律“不同,也就是说,这种”明确知道“并不是由我的经验总结而来的,和”我明确知道水从高往低流“这种”明确知道“是全然不同的。
64、叔本华认为,一个性格不好的人把所有的快乐都看成不快乐,好比美酒倒进充满胆汁的口中也会变苦一样。因此生命的幸福与困厄,不在于降临的事情本身是苦是乐,而要视我们如何面对这些事情,我们的感受如何。
65、第三篇“世界作为表象再论”是专门探讨一种最高等级的表象,即“理念”。康德的自在之物就是理念,在叔本华这里理念也是超出一切现象和根据律(充足理由)范围之外的,它是“自在之物的直接的,因而也是恰如其分的客体性”理念既然也是意志的客观化表象,所以主体对它也有一种“认识”;但由于这种认识超出了充足理由律,不再去问“为什么”,而仅仅诉之于静观,它就是一种特殊的认识,即审美。在这里“人们自失于对象之中了。也即是说人们忘记了他的个体,忘记了他的意志;他已仅仅只是作为纯粹的主体,作为客体的镜子而存在;好像仅仅只有对象的存在而没有觉知这对象的人了,所以人们也不能再把直观者和直观本身分开来了,而是两者已经合一了:这同时即是整个意识完全为一个单一的直观景象所充满,所占据。”(6)艺术和美是对意志的忘怀,是主客同一的理念的获得,而做到这一点需要天才。天才如同疯子,他能够不顾常识的束缚,因而摆脱求生的意志,而让最高理念完美地呈现出来。审美也正由于摆脱了意志,因而也摆脱了意志所带来的痛苦,所以使人感到愉快,审美快感是不带意志的快感。为了说明自己的美学观点,叔本华用大量的篇幅探讨了各门艺术的原理,显示出他对建筑、美术、雕刻、戏剧、诗歌、小说等等的全面而丰富的修养,但最为他所重视和推崇的还是音乐。他甚至认为:“人们既可以把这世界叫作形体化了的音乐,也可以叫作形体化了的意志。”(7)
66、其他的哲学体系则像入云的高塔:某一支撑折断了的话,一切就都轰然倒塌。我所说的一切可以总结为一句话:我的哲学,其形成和表述是用分析而不是综合的方法。
67、我们信任别人,在很大程度上,是出于我们本身的懒惰和虚荣心。懒惰,因为我们不去打听原委,不积极谨慎行事,而宁愿信任他人;自私,因为受到事情的压力,我们就找人倾谈心中烦恼;还有虚荣心,因为要求他人保密,正是自己感到骄傲的事。尽管如此,我们期望别人忠实于我们所加诸他们的信赖。如果别人不信赖我们,我们不应该发怒,因为那就是说,他们诚心地赞美“忠实”,认为它少之又少——其稀少会让我们怀疑“忠实”的存在只是虚幻的。
68、人生是否能幸福快乐和内心能否平静安谧取决于你所持有的态度,以及你应对人生各种不幸和苦难的方法。
69、好了,内容就介绍到这里,后面将继续分享这本书其他内容,我们下一篇文章见!
70、其实叔本华所说的“意志”,其实也收到了佛学思想的影响,也有点类似我们所说的“本能”。在人类身上,本能是与生俱来的,也是无法控制和避免的,比如对死亡的恐惧,对生存的渴望等等,这些都是本能的冲动,我们无法避免。因此,叔本华才叹息说:人生一半是失望的痛苦,另一半是厌倦的痛苦!
71、 之前讲到,尼采和佛陀的一生都是在试图解决一个“永续性”的问题。
72、 而”命定论“简直不能更对”悲观主义“的口味,只有”命定论“,”悲观主义“才是永恒的;而一旦你认为世界是”非命定“的,那么希望就存在,”人定胜天“便不是一个谎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