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答案康德的主要哲学观点 1、书回正题,我对康德,是用我生命去体会康德,就是这样,还是难窥其一二。怎么回事?康德哲学本身就是很深奥哲学,不是大众化哲学。何兆武先生说读康德......
康德的主要哲学观点
1、书回正题,我对康德,是用我生命去体会康德,就是这样,还是难窥其一二。怎么回事?康德哲学本身就是很深奥哲学,不是大众化哲学。何兆武先生说读康德著作,要有自然科学知识做基础,我深深认同。
2、哲学方面:康德“批判”地研究人的认识能力及其范围与限度,将世界划分为“现象界”与“自在之物”世界;人的认识分为“感性”“知性”“理性”三个环节,并提出“先天综合判断”概念。
3、对康德哲学虽然说没有大成,但,一点点体会还是有的。
4、自由这个概念我想我们都很熟悉,也是我们很喜欢的,尤其是自西方资产阶级革命以来,西方学者将自由作为人类最基本的一种价值观提了出来,在全球西化的当代,我想我们能深刻地理解自由这个概念对我们的意义。但是关于自由是什么东西,我想我们很少人能真正去理解。一般的,我们想到自由可能就是没有管束,自由自在,甚至叫无法无天,想怎么样就怎么样。
5、1754年,康德发表了论文《论地球自转是否变化和地球是否要衰老》,对"宇宙不变论"大胆提出怀疑。
6、进入部分论证,康德的学理思想十分清晰,“康德的论述非常有层次感”(邓晓芒语)。如“先验感性论”部分论证中。第一步,先总论,在总论中解析细分概念。
7、另外一种世俗标准就是孔子儒家公开标榜的“治国平天下”,要得天下就要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讲,“仁”就是“能行五者于天下者为仁矣”,这五个字就是“恭、宽、信、敏、惠”,这也是所谓五德: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孔子又说,“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这就是政治乡愿。这一套东西看起来是道德目的,但实际上是政治目的。因此儒家这种伦理结构性伪善扩展开来就变为体制性的乡愿。体制性的乡愿就是“有德者得天下”;“得民心者得天下”;反过来为了得天下你必须有德,这是中国人的共识。但“得天下”的这种专制体制是否道德,这个中国人不问,自古如此。天下总是要让人得去的,问题是得天下者必须有德。所以,中国人的绝对命令不是道德律,而是政治。在康德看来,politics只是经验性的世俗的标准。它关心的是现实的权力,但不关心每个人的内心,个人的内心的道德要为politics服务。所以康德讲,经验性的原则任何时候都不适于成为道德法则的根据,它是从偶然环境中取得自己的根据的。我们的偶然环境就是自然经济,以及以此为基础的几千年来不变的社会、治理结构模式。但康德认为这样的根据没有普遍性。我们今天也看到,随着自然经济被取代,传统政治道德也就要退出历史舞台了。
8、就我知道一点点的《纯粹理性批判》,蓝公武老的译文都很不容易看懂,遑论康德哲学本义了。
9、进入论证环节,阐明概念本身、概念的形而上学阐明、由概念得出的结论、概念的详细解说,论证的间隙再辅以概念的辨析,辨析不啻重复。看似絮絮叨叨中,是为了对自我论证不断廓清。因为这样,可以使阅读者的阅读逻辑和阅读感受具有很好的融贯性,所涉内容可以斗隼合缝地细密领会。如论述时间时,就是这样的步骤,论证空间概念时也一样。两个概念分论完毕后,合在一起再总论,结论呈现:时间和空间构成感性直观形式、是人们认识得以进行的基础、是人们可以先天地汲取各种综合知识的两个知识来源,二者为一体。在先验感性论部分论证结束后,康德不忘再做一次回溯式的总说明、总结论。
10、在实践理性方面的上述所有这一切都不是能够认识的,而只是应当去做和可以希望的,就是说,我们能够认识并且能够在实践中产生确定效果的并不一定是我们应当做的(如科学技术助长人类的侈省和虚荣) ,而我们应当做的却不能认识,也不一定能产生相应的效果。所以在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之间有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康德晚年力图在这两者之间架起一道桥梁,认为虽然两者不可通约,但人类却有一种象征或指引,使我们能够从此岸展望彼岸,这就是人类的审美活动和对自然整体的最终目的的追寻。这个桥梁或中介康德称之为“反思性的判断力”,它本质上诉之于人的情感能力。自此,康德的包含“三大批判"在内的批判哲学体系才最终得到了完成,它们分别探讨了人的认识能力、意志能力和情感能力的先天原则。下面我们就来分别考察他的哲学体系的这三个部分。
11、加进一句,每一位哲学家在建构自己的哲学体系时,所涉概念和独创概念都有自己基本专属的内涵和外延,都在自己的话语体系里说话,也就是概念都是自己体系化语境内的概念。康德不例外。
12、并且,不仅仅如此,我们人的这种自由的任意,包含着理性的一般的运用,一般的实践理性的一般运用,当我们通常说“你理性一点”时,一般就是说你要懂得运用人的逻辑来推理来思考问题。我们人的一般实践理性会教我们怎么做事,比如说我想叫那狗过来,我会扔给它一个包子,我会知道,我现在扔了一个包子是一个暂时的放弃行为,我可以得到更多的东西,这就是什么,这就是一般实践理性的一种运用。他会运用于什么,运用于我们的一种利益计较,我们一般人运用理性的时候都是在这个意义上使用的。我们懂得算计,我们懂得算计怎么样才能更好,我们懂得算计放弃眼前的利益追求长远的利益,这个是一般的理性。但是,这种一般理性的这种运用能力,康德说这不是人的一种最高的表现,因为一般实践理性的这种计较的利用,这个算计的理性,(我们同时叫做工具理性),它根本上还是满足我们感性的欲望和利益的一种追求。是由人的一种感性的自然来决定的,因而最终仍然是一种不自由。(康德的主要哲学观点)。
13、看了些网络里读康德的大文,我有的不以为然。
14、你设定一个不可能认识的东东必须有,此事荒唐透顶,而且与你一切知识必从经验相矛盾。不如取消了物自体与先验自我,无我无物才是最高、最牛x、无人可以超越的境界。”
15、本文为作者于2004年10月21日在西南政法大学的演讲录音整理稿。
16、(2)叔本华著.石冲白译.作为意志与表象的世界(M).商务印书馆,19
17、1755年,康德发表《自然通史和天体论》一书,首先提出太阳系起源星云说。康德在书中指出:太阳系是由一团星云演变来的。这团星云由大小不等的固体微粒组成,"天体在吸引力最强的地方开始形成",引力使微粒相互接近,大微粒吸引小微粒形成较大的团块,团块越来越大,引力最强的中心部分吸引的微粒最多,首先形成太阳。外面微粒的运动在太阳吸引下向中心体下落是于其他微粒碰撞而改变方向,成为绕太阳的圆周运动,这些绕太阳运转的微粒逐渐形成几个引力中心,最后凝聚成绕太阳运转的行星。卫星的形成过程与行星相似。
18、在感性直观的基础上,人的认识能力还必须往高处提升,才能形成真正的科学知识。所以和感性相比,知性和后面要讲的理性都属于“高级认识能力”,它们一起构成 了“先验逻辑”。先验感性论和先验逻辑组成了“先验要素论”的两个部分或两个阶段(相当于通常所讲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但并非毫不相干的两部分,而是后面的部分从更高的层次上容纳和重释了前面的部分。知性是“先验分析论”中用来解释“纯粹自然科学如何可能”的最高原理,但它绝不是单独来回答这一问题,而是和感性联手来回答问题。因为知性的认识功能就在于把感性所提供出来的直观对象在思维中综合统一起来,以构成具有客观普遍性的自然科学知识,所以知性是不能离开感性经验的运用的。感性提供对象,知性思维对象,“思维无内容是空的,直观无概念是盲的”知性本身不可能直观。康德把只要知性思维不要感性直观的理性派哲学家比作一只飞翔的鸽子,它自以为如果没有空气的阻碍它就会飞得更快些,殊不知没有空气它是根本飞不起来的。但知性本身也有一整套结构和作用方式,是必须分析出来单独加以考察的。这就是“先验分析论”所要做的。
19、由于这些命题都涉及超出经验之上的“世界整体”,所以它们没有办法用经验事实从正面证明自己,只好通过“归谬法”,即通过指出反面的主张由于包含有自相矛盾而不成立,从而反过来证明自己的主张的正确。例如第一个二律背反的“正题”要证明世界“在时间上有开端”,就先假定时间上“没有开端”,如果这样,则在任何一刻都必须说有一个永恒无限的时间序列过去了,即是说,已完成了无限时间序列的综合;但时间序列既是“无限的” ,就意味着不能完成综合,因此说世界无开端是自相矛盾的,因此世界有开端。反题则为了证明“世界无开端”而先假定“世界有开端”,于是在“开端”之前必定是一个“空的”时间;但“空的”时间之所以是“空的”,就在于它没有任何东西来把自己和其他时间区别开来而形成某种“开端”,所以在一个空的时间中产生出某种开端来是不可能的,所以世界没有开端。其他的二律背反的证明大体上也是如此。我们很容易看出,康德的这些论证并不严密。例如“无限”的概念有许多种,有些并不一定是不能完成综合的,与“有限”的概念并没有绝对的不相容性;又如“空的”时间只有把时间本身想象为某种“东西”才能够设想,没有任何东西的绝对的“空”是绝对无法设想的。但无疑,康德认为正反两方面都无法用知性来驳倒对方,则是很深刻的,这种洞见意味着一种崭新的思想即辩证法思想即将诞生。
20、 康德的哲学思想有一个形成过程,一般分为“前批判时期”和“批判时期”,以1770年为界。在前批判时期,康德在哲学上信奉莱布尼茨—沃尔夫派的唯理论,但主要的研究对象是自然科学,崇尚牛顿的物理学,主张用唯物主义的眼光来看待自然界。同时他也在牛顿物理学的基础上突破了机械论的僵化性,把自然界看作是自行发展起来的,提出了著名的“星云学说”。在批判时期,康德的研究重点开始转向了哲学,集中于对人性的探讨。他看出,像法国唯物论那样用机械力学的眼光看待自然界固然可以做得精密完备,但它排除了人,无法解释人的各种现象和活动;休谟则为了维护人的核心地位而提出了怀疑论和不可知论,从而中断了康德的“独断论的迷梦”,使他得以按照卢梭的教导,去建立一门对人有用的、可以确立人在自然界中的地位的科学。于是,批判时期康德的主要理论成果有三个方面。一是在人的认识能力方面的探讨,特别表现在为科学知识奠基的巨著《纯粹理性批判》;二是在人的欲望能力方面的探讨,代表作为研究人类道德原理及其基础自由意志的《实践理性批判》;三是在人的情感能力方面的探讨,体现为美学和目的论的《判断力批判》。康德曾说,他的一切哲学研究最终是为了解决“人是什么?”的问题,上述“三大批判”正是围绕着这一总问题而展开的哲学视野的全景。
21、总结一下就是,康德认为现象世界,也就是我们所在的自然世界,是靠感官与概念来进行认识的,也可以说成是由感性和知性来认识的。
22、独断论者,不论是理性派的独断论者还是经验派的独断论者(如法国唯物论),为了得到关于宇宙整体的绝对知识,都力图离开经验的基地,而对“世界整体”从哲学上作形而上学的推断。但这样一来,这两方面都可以从各自的立场出发,运用同样一些知性范畴而得出截然相反的结论;而由于双方都没有经验来作为裁决的手段,所以这些相互冲突的结论各自都在逻辑上言之成理,谁也驳不倒谁,从而陷入到“二律背反”即理性自身的辩证矛盾之中。康德认为,这种二律背反就是对人的理性的一个警告,暗示理性不得越出经验的范围而妄想认识自在之物。他按照前述范畴的量、质、关系、模态的分类而把这些二律背反列为四个:
23、康德的先验哲学则调和了经验论与唯理论,结束了这场耗时长久的哲学之争。另外,康德的伦理学理论也十分有影响,此外他还曾针对太阳系的形成提出第一个现代的理论解释,即康德-拉普拉斯星云说(Kant-Laplacehypothesis)。
24、在康德看来,理性是比知性更高一级的认识能力(有时他也把这两个术语混用)。知性一般是产生概念(范畴)来进行判断的能力,理性则是进行推理的能力。判断总是一次性的,它离不开经验对象,所构成的是一个个单个的知识;推理则不和经验对象直接打交道,只和知性已构成的知识打交道,因而是可以向上或向下连续推下去的,作为一条法规,则是要通过“理念”(理性概念)而获得完备的整体性的知识。但由于推理的大前提总是预设的,因而总是还可以继续追溯、直到无限,所以康德把理性看作是一种从“有条件的东西”去追溯“无条件者”即无限者的能力。理性的理念就是这种无条件者或无限者,它在经验的自然科学中有其作用,如理想的“纯水”、“纯金”,或“种”与“类"的概念,尽管实际上没有一个个体能够完全符合它们,但却为自然科学提供了努力的目标和衡量的标准。不过康德要考察的是“纯粹理性”,因而是“先验的理念”,这种理念有三个:主观的“灵魂”,客观的“宇宙” ,主客观统一的“上帝”,它们都具有绝对无限性的特点。理性提出这三个理念是为了形成心理学、物理学和两者统一的经验科学知识的彻底完备的系统,当人们仅仅是为了这一目的来运用它们(即对它们作“内在的运用”)时,它们对于人的一切科学知识就具有一种“调节性”( regulativ,又译“范导性”)的作用,即促使科学家不断努力去追求绝对的知识,但永远不能达到。然而,如果人们想要把这些理念超出一切可能经验的范围而作先验的运用(在这里也就相当于作“超验的运用”),即要获得这些理念所代表的那些超验的对象(自在之物)如灵魂实体、宇宙整体和上帝存在的“知识”时,就会产生一些“幻相” (Schein),即一些伪知识。这三种幻相都是由于混淆了自在之物和现象所导致的,它们分别出自于理性心理学的“谬误推理”、理性宇宙论的“二律背反"和理性神学对上帝存在的各种“证明”。
25、人有理性使人有道德观念,但人也有感性,这两者之间是个什么关系?根本恶在于不是使感性服从理性,相反是使道德理性成为感性动机的借口。不管人做什么,最终的动机都是感性的,哪怕道德动机是为了自己的道德情感,自己舒服些。看到叫花子给点钱,心里就舒服了。这还不是为道德而道德,为义务而义务。如果自以为这就是道德的了,那就是伪善。人们只能从感性的动机出发,这就是人心中的根本恶。一个人做坏事时都有原谅自己的借口,虽然知道是不可原谅的,但他总要找个原因。根本恶在于人心固有的自欺和伪善。做了坏事还自以为清白:我的动机是好的;做了很大的坏事,还说问心无愧。有时做了很多坏事的人,后来检查里都是这么说的,觉得自己动机是好的,尽管效果不好。这就是根本恶。
26、庄子一旁听后,笑道:“境界不低呀,得出类乎弥勒佛所说三界唯心、万法唯识的道理。但物自体与先验自我不可知却必须设有之论,尚末到他的最高境界。
27、伊曼努尔·康德(ImmanuelKant),德国古典理性主义哲学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他的思想使哲学深入到了一个新的理论维度,也是启蒙运动时期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康德的哲学主要关注认识论和形而上学问题,在康德之前,唯理论和经验论持续了几百年的论战,最终无法较好解决知识的来源问题。
28、康德哲学是从知识的普遍必然性开始的,不同的是他并不怀疑普遍必然性原则存在,他认为自己要做的是为已有的科学知识寻求其可能性条件,并划定科学知识的范围,从而为科学重新奠定牢固的基础。
29、无论我们要遭遇怎样的一种行为的束缚,但是从根本上来说我们仍然是有自由的,因为至少你在当时的情况下是可以不做那件事的。正如孔子所说:“吾欲仁,斯仁至矣”。既然说你本可以不这么做,本不应该这么做,也就意味着你本来是拥有自由的。实际上,康德认为我们的任何行为都起码可以是个多项选择的可能,就说它不是必然如此的,必然绝对要这么做。
30、哲学家康德把人的知识分为现象界和物自身,把认识的能力分为理性,知性和感性。感性即感官能力,例如视,听,嗅,味,触等。知性是运用概念的一种能力,类似于智力。理性是一种把握无限的能力,例如自由,宇宙,灵魂,上帝,也是一种把握本体的智性。在康德看来,我们对现象世界的知识,包括整个自然的科学,主要都是依靠上述三种认识能力中的“知性”。
31、康德的理论对中国人而言可以比喻为“休克疗法”。不要以为自己可以做到圣人、好人,要断了这个念头。王阳明讲“人皆可以为舜尧”。有人讲“六亿神州皆舜尧”,这都是假象、自欺。任何时候都不要以自己世俗的行为来标榜自己的诚。主观动机是好的,这不足以说明任何问题,应在道德律面前保持原则上的谦虚,要看到人的有限性。真正的真诚不是把自己的内心揭示出来给大家看,那是不可信的。你自己都把握不住自己。你把日记展览出来,书信拿出来。那些岁月中有人记“日记”,等着有一天自己出事后别人可以通过日记发现他的内心,能够表彰自己。向上交心,这是有传统的。王阳明讲“要破心中贼”,那些岁月讲“狠斗私字一闪念”,灵魂深处爆发革命。如在街上看到一个姑娘心中动了邪念,这些都要交待出来,好像自己灵魂就干净了,但下次还是一样。内心是交不出的。不要以为我的内心天地间日月可以为证,月亮代表我的心。那个是代表不了的。
32、对人类认识能力本身的这种分析就进入了认识论的领域,因为这种分析本身已经是一种认识。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所提出的认识论的总问题是:先天综合判断是如何可能的。
33、康德仍然继续着启蒙的理性主义,就此而论,康德哲学属于古典哲学。然而另一方面,康德亦意识到了人类理性的有限性。
34、 反题:世界上的一切都是复合的,没有单纯的东西。
35、康德认为理性在自然科学中所起的作用只是当现有的经验知识已经由知性形成时对它们进行“调节”或引导,而在超出经验之外想要建立一种形而上学时便遭遇到了“辩证的幻相”。那么,它有什么办法能够重建形而上学呢?康德认为,首先,必须对纯粹理性进行“训练”,这种训练有四个层次:(1)凡是在纯粹理性作先验运用的场合,就要抑制其“独断论”的倾向,尤其要防止像理性派哲学家所惯常做的那样以数学作为哲学的榜样去获取一些先天的知识;(2)而当这种独断的倾向无法阻止地萌生出来时,则训练自己利用“怀疑论”去充分展示其观点的自相矛盾性,以便从独断的迷梦中被唤醒而上升到批判;(3)在此基础上纯粹理性可以提出某些“假设"的理念,如自由、灵魂等等,它们虽然不能获得经验的证明,但也不能由经验否证,由此它们能够带来某种“实践的利益”,只要我们不把它们当成是某种知识就行;(4)纯粹理性也可以“证明”某些先验的命题,但必须预先对之加以先验的演绎以追溯出其前提和根源,而不能单凭“归谬法”就得出结论。通过以上四个层次的训练,纯粹理性就能一步步成熟起来。这些其实都是康德自已在前面已经做过的工作,他是在对自己使用的方法作总结。
36、我们中国孔子也讲“舍生取义”,我们至少有个死的选择啊,就是说我们人的任何行为都至少可以有两个方面的选择:一是去做,一是去死,哪怕人家将刀架在我们的脖子上说你要撒谎,但我们还是可以选择不撒谎,当然我选择不撒谎,就意味着我选择了死,但是我们不能说我们别无选择。那么在这个意义上,康德认为人的意志是可以自由的。也正因为此,所以说我们才可以在道德上在法律上对人进行定罪。因而康德认为我们要为自由留下地盘,最终是为了人的道德人格的确立,从而确立起人在世间的价值。
37、c.正题:世界上除了自然因果性外,还有一种自由的因果性。
38、 “前批判时期”的自然观及批判哲学的形成
39、哲学问题构成了一个“问题域”,其中有些问题是关键性的,我们可以称之为“核心问题”。这些“核心问题”之所以是“核心问题”,不仅在于它们涉及哲学的主要对象,而且在于哲学家们对它们的解答“牵一发而动全身”,直接影响到整个哲学的基本精神和趋向,甚至引发哲学的革命。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哲学家都以“核心问题”为主要的研究方向,也不是研究核心问题的哲学家都能对哲学产生深远的影响,不过如果一位哲学家对哲学形成了深远的影响,一定是因为他所研究的问题是哲学的核心问题。
40、也就是说,通过先验综合判断,它们利用感觉材料,构造了这个作为认识对象的、现象身份的苹果。
41、但是我们认识苹果又只能从经验开始,舍此別无它途。
42、你相不相信有命啊?你要相信就麻烦了,那就不要做事了,你就在那儿呆着吧,就让它会怎么样就怎么样吧,因为你不可能决定。更重要的是,我们将没有办法对我们的罪行进行追责,我们也无法去区分人跟动物或者其他生物的行为差异,我们也没有办法去建构人所独特的属性。
43、所以康德认为,未来作为科学的形而上学只能有两种形式,即自然的形而上学和道德的形而上学。前者康德已在《纯粹理性批判》中奠定了理论基础,只须将其具体化就行了;后者从前者中引出,并最终通往宗教,它系统地展示在《道德形而上学》和《单纯理性范围内的宗教》两部著作中。在他看来,构成自然形而上学的思辨理性(即理论理性)是从属于构成道德形而上学的实践理性的,因而后者高于前者,它代表了人的本性和本体,前者则只涉及人的现象。
44、《实践理性批判》是康德的前一部著作《纯粹理性批判》的归宿和目的。所谓"实践理性",是指实践主体的意志,对于实践理性的"批判",就是要考察那规定道德行为的"意志"的本质以及它们遵循的原则。全书包括"纯粹实践理性的原理论"和"纯粹实践理性的方法论"两大部分。该书的重要理论意义在于,它把人的主体性问题突出出来,强调了人格的尊严与崇高,表现了强烈的人本主义精神。
45、先感受他的语言,康德哲学话语有自己鲜明的特征,语言坚定、温和、节制、中道,他摆明自己的观点,解说自己的观点,进一步理清自己的观点,条分缕析,清清楚楚。在理清自己的观点这一步上,康德先罗列出对方的观点,简述对方的思想主旨,然后指出对方的思想缺漏,到此便也是真伪明辨了,论述其间,康德对对方的漏洞无有一语尖利鄙薄,言语平和,意志明确。
46、“有一言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孔子讲“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我一辈子可以终身行之的。康德与孔子是相通的,都强调真正的道德是自由意志的一贯性,有一条普遍实行的法则。康德讲的道德命令,在任何时候除了本人终身行之,别人也终身行之。这种原则不是针对张三李四的原则,而是一切有理性的存在者的逻辑原则。如逻辑上的同一律,不矛盾律,自由意志要贯彻到底。当然孔子讲的“已所不欲,勿施于人”与康德还有更深层次不同。
47、什么是“知性"?康徳认为知性和感性不同,感性只是一种被动的接受能力,知性则是一种主动地产生概念并运用概念来进行思维的能力,所以知性的特点就在于自发性和能动性。但这种自发性并不是乱来的,而是体现为一系列的知性纯粹概念,即“范畴”( Kategorie) ,这些范畴构成一个从低到高的层次井然的严密系统,即“先验逻辑”的系统;这个系统康徳也不是偶然碰上和通过经验的捜索获得的,而是从传统已有的形式逻辑的判断分类规则中引出来的。所以康徳首先列出了一个“知性的逻辑判断机能表”,这就是:(1)量的判断:全称的、特称的、単称的;(2)质的判断:肯定的、否定的、无限的;(3)关系判断:定言的、假言的、选言的;(4)模态判断:或然的、实然的、必然的。然后,他根据这个判断表列出了一个“范畴表” ,这就是:(1)量的范畴:単一性、多数性、全体性;(2)质的范畴:实在性、否定性、限制性;(3)关系范畴:依存性与自存性(突体与偶性)、原因性与从属性(原因和結果)、协同性(主动与受动之间的交互作用);(4)模态范畴:可能性—不可能性 、存有—非有、必然性—偶然性。这两个表中的各项是一一对应的。康徳认为,形式逻辑只管判断的形式不出错,对于判断的内容却不关心,所以它只是判断的真理性的“消极条件”;先验逻辑却能指导判断的内容走向通往真理之路,所列十二种范畴都是科学知识如要获得的积极的成果就必须努力去寻求满足的条件,它们各自都体现了知性能动的“综合”作用的某一方面,因而是人的认识主体为自然界所立的“法”。但既然两种逻辑(形式的和内容上的)都出自于同一个知性,所以可以借它们之同的亲缘关系从一个引出另一个。但各种范畴所表明的不再是空洞的形式,而是形成一个客观对象及其经验知识所必须的条件,因而它们构成一切经验知识本身内部的不可或缺的层次。人的知性和直观只能这样外在地结合,没有什么“知性直观”。
48、但是,经验知识是由两个来源不同的成分所组成的(如前所述),来自先天的先验范畴如何必然能够运用于一切后天经验性材料之上呢?这就是康德的所谓“范畴的先验演绎”所要说明的。这个说明在第一和第二版中分别是从分析的角度和综合的角度来进行的。第一版的分析的说明就像剥洋葱一样,对现有的经验知识层层剥离,直到最里面的生长点,这就是自我意识的能动作用,表明不管在知识的哪个层次,这些知识都要直接间接地依靠自我意识的“统觉"和综合作用才有可能。如“直观中把握的综合”、“想象中再生的综合”、“概念中认定的综合”,都要依赖于这个“综合”,否则就不可能成为知识。所以一切后天经验性材料要成为知识就少不了先验范畴。第二版的综合的说明则是从一个根本之点出发把其他环节都纳入其下。康德首先提出,一切知识都在于“联结”(即形成判断),而一切联结都只有在自我意识的统觉之本源的综合统一之下才有可能,所以凡是在出现判断的联系词“是”的地方,其实都已经表达了自我意识(借助于某个范畴)把经验的杂多联结为一个客体的努力。这说明,一切有关一个经验对象的客观知识都是由自我意识的先验的统觉作用建立起来的,范畴在其中代表自我意识的综合,它们必须而且能够运用于任何感官对象身上。当然,这里的“自我意识”是指“先验自我意识” ,而不是内感官中的“经验性的自我意识”(自我感),后者本身就是先验自我意识所要把握的一个感官对象。
49、在某种意义上说,康德和尼采面临的问题也是我们面临的问题,当然我们面临的问题更加复杂更加激烈了。康德的难题是,对他来说道德法则是无条件的,但道德法则的实现却是有条件的,因为理性法则作为道德法则能够影响我们的意志,但却不能影响自然,所以康德还需要上帝作为假设,让他来保证实践理性与理论理性的协调一致。尼采则把两个世界合而为一了,他不需要上帝,所以上帝死了。然而,康德还可以视纯粹理性的理智世界为人类理性的根据和理想,尼采还可以鼓吹超人道德,并且寄望于永恒轮回,我们面对的却是人终有一死只此一生的绝境。
50、他的这个理论结合了英国经验主义与欧陆的理性主义,对德国古典哲学与浪漫主义影响深远。康德的道德哲学理论也十分著名。此外他还曾针对太阳系的形成提出第一个现代的理论解释,即康德-拉普拉斯假设。
51、(2)这里的“信仰”不是或者主要不是宗教信仰,理解为道德信念可能更合适。
52、康德以其“哥白尼式的革命”颠倒知识与对象之间的关系,从二元论和不可知论出发,划分了理性的两种功能,即理论理性与实践理性,以限制理性的认识能力的方式,突出了实践理性的优先地位,从而将形而上学的对象从理论理性的认识领域转移到了实践理性的道德领域,以道德实现自由的方式来满足人类理性试图超越自身有限性通达自由境界的终极关怀。
53、那么,200多年前的康德哲学如何能够对我们的思想发生有效的影响?这个问题或许在传统的解释学理论看来不成问题,但是在现代哲学解释学中却成了问题,虽然实际的结果是颠倒的:传统解释学并不能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而现代哲学解释学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却是卓有成效的。
54、其实,何止我们与康德和尼采面临着同样的问题,那是哲学一向面临的问题。
55、每天下午3点半,工作了一天的康德先生便会踱出家门,开始他那著名的散步,邻居们纷纷以此来校对时间,而教堂的钟声也同时响起。唯一的一次例外是,当他读到法国浪漫主义作家卢梭的名著《爱弥尔》时,深为所动,为了能一口气看完它,不得不放弃每天例行的散步。
56、对认识能力本身的检查就进入了认识论的领域,因为这种检查本身已经是一种认识。换言之,对纯粹理性进行批判本身已经运用了纯粹理性的能力。所以《纯粹理性批判》既被康德看作:他将要建立的“自然形而上学”的导言(如他作为《纯粹理性批判》的通俗本和缩写本的《未来形而上学导论》所表明的),又被看作其第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