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文公生平简介精品好句78句

admin 59次浏览

最佳答案晋文公生平简介 1、 从胥懿三传至胥臣,字季子,于晋文公称霸诸侯之后,论功行赏,曾被封于一个叫臼的采邑,所以又称为臼季。按史籍《左传》的记载,胥臣当时在晋国官拜司空,......

晋文公生平简介

1、  从胥懿三传至胥臣,字季子,于晋文公称霸诸侯之后,论功行赏,曾被封于一个叫臼的采邑,所以又称为臼季。按史籍《左传》的记载,胥臣当时在晋国官拜司空,他的儿子叫胥申,其后的胥臣之孙胥克、曾孙胥童、玄孙胥午等,皆为晋国上卿、大夫。这是胥氏的主要来源,世代相传至今,史称胥氏正宗,胥氏族人多奉胥臣为得姓始祖。

2、夷吾和重耳来见晋献公的事,骊姬通过她安插在晋献公身边的耳目都知道了,她害怕极了,她觉得要不把这两个小子除掉,早晚要出乱子。于是又开始了她的下一步打算,她不断地在晋献公面前说两个公子的坏话,并且想设计一个机会来除掉这两个人。(晋文公生平简介)。

3、他们离开曹国,来到宋国。宋襄公刚刚和楚国打了一仗,国家受到了很大的损失,他自己也在泓河边的战斗中负了伤,他这时急需人才,所以对重耳前来非常欢迎,于是就用接待国君的礼遇接待了他,亲自到馆驿向他求取治国之计,并且热忱地欢迎他留下来,共成霸业。

4、对待勃鞮的态度转变证明了晋文公不是没有容人之量。连勃鞮这样兵戎相见的仇家都可以一笑置之,难道晋文公就不能宽容吕甥和郄芮吗?

5、  南北朝、宋、明之际,胥氏族人向今甘肃、山东、河北、江西、江苏、湖南、安徽、河南、东北、四川、黑龙江、新疆等地拓展。

6、减免赋税,布施恩惠,舍弃禁令,分财给寡少的人,救济贫困,资助没有财产的人。减轻关税,修治道路,便利通商,宽免农民的劳役。鼓励发展农业,提倡互相帮助,节省费用来使资财充足。在生产上,号召改进工具,施惠百姓,奖励垦殖;在贸易方面,降低税收,积极争取邻商入晋。

7、  胥偃:(生卒年待考),字安道;丹阳人(今湖南长沙)。北宋官吏、骈文家。少年时苦学,后于宋咸平年间(公元998~1003年)中进士甲科,官至翰林学士、开封知府。欧阳修二十岁时携带自己的文稿到汉阳,拜渴著名骈文家胥偃。胥偃读了他的文章,非常赏识,便把他留置门下,给予悉心指点,并携带他同赴京师(今河南开封),推荐参加国子监考试。后来,胥偃但还把女儿嫁给了他。欧阳修后来终生感激胥偃的提携。胥偃为官谨慎,生活俭朴,做官前家有良田数十顷,后来都分给了族人。

8、  “刘备是个枭雄,而且有关羽、张飞等熊虎之将辅佐,必然不会长久甘为他人所用。应当将他软禁起来,为他大筑宫室,用美女消磨他的意志,把他同关羽、张飞分隔开来。然后挟制他,攻占他的地方,大事可成。如果现在再把土地借给他,使他们聚在一起,就好比蛟龙得云雨,终究不会困于水池之中。”吕范等人也劝孙权扣留刘备。只有鲁肃主张把荆州借给刘备,说:“曹操力最强大,是一个劲敌。目前我们刚占领荆州,恩信未洽,民心不一。把荆州借给刘备,使他安抚民心,又给曹操多树一个敌,使他在荆州为我们抵挡曹操,这是上策。”孙权采纳了鲁肃建议。曹操听说孙权借荆州给刘备的消息时,正在执笔书写文件,惊得半晌无言,手中的笔也掉在地上。可见,借荆州给刘备,既可分散曹操兵力,又可继续联合刘备抗拒曹操,在战略上,对曹是极大的不利。

9、于是,在公元前636年的春天正月,秦穆公亲自统领革车五百乘,畴骑二千,步卒五万,辅重耳入之于晋。而当重耳扔掉这些年流亡带的破烂,准备登船渡过黄河时,旁边的狐偃突然捧着一块玉璧送给重耳面前,然后一把鼻涕一把眼泪的向重耳辞行说:

10、可惜的是,一朝天子一朝臣,这两位前朝留下的贤臣在晋文公的逼迫下称兵作乱,由于勃鞮的提前泄密,兵变最终失败。

11、见到妻子这么深明大义,他觉得自己很惭愧,但是动乱和流亡生活实在给他带来了太多的苦恼,他对世事的纷争也实在太厌倦了。他有一个爱他的妻子和一个美好的家庭,他觉得就够了,何必再去奔跑不休,像丧家之犬一样?他把自己的这一想法告诉了妻子。姜氏觉得这样软劝是不行了,就和赵衰等商量,他们想出了一个办法。

12、  不久刘表病死,鲁肃进言孙权:“原来刘表统治的荆、楚(今湖北、湖南两省之地)与我们相接,水流顺北,外带江汉,内阻山陵,有金城之固,沃野万里,士民殷富,如果占据过来,就可以成为帝业基础。如今,刘表已死,他的两个儿子素不和睦,军中诸将,也各怀异志。另外,刘备本是天下枭雄,他和曹操是对头,他寄寓刘表,为刘表忌妒而不被重用。现在,如果刘备与刘表的两个儿子同心协力,上下团结,我们则应和他们结成联盟,共同抵抗曹操。如果他们内部分裂,我们又可以利用他们的矛盾,并吞他们,以成大事。

13、  炎帝是著名的氏族首领,他的部落最擅长农业生产。炎帝的部落联盟崇拜凤图腾,被认为是中华民族的始祖之一。(晋文公生平简介)。

14、这十个人有文有武,每一个都是可以独当一面的英雄豪杰,可是这些人个个都对重耳忠心耿耿,放弃了在晋国的优渥生活跟着落魄的重耳颠沛流离,亡命天涯,尽管受尽磨难,却仍紧紧地团结在重耳的周围,为什么?除了重耳自幼谦恭下士,交游广阔之外,最重要的原因是当时晋国内乱,政治环境太差,简直可以跟解放前国民d的白色恐怖媲美,所以他们才会紧随重耳,以争取最大的政治利益。

15、对外联合秦国和齐国伐曹攻卫、救宋服郑,平定周室子带之乱,受到周天子赏赐。公元前632年于城濮大败楚军,并召集齐、宋等国于践土会盟,成为春秋五霸中第二位霸主,开创了晋国长达百年的霸业。

16、  为什么这样说呢?我鲁肃迎曹,他会让我返回故里,给我一个官职,按名分,起码也不低于从事(参谋官),乘牛车,跟随有吏卒(随从),交结士大夫,步步高升,将来可以当上州长,郡长。而您迎曹,他怎么安排你呢?希望你早下决心,不要采纳他们的建议。”孙权叹息说:“诸将之建议,让我非常失望。您的明智的分析,正和我的想法相同,这是上天让你来帮助我呀。”由于鲁肃的谋略,才最终有孙刘联军的赤壁大胜,确立了三国鼎立之势。

17、晋文公初为公子,谦虚而好学,善于结交有才能的人。骊姬之乱时被迫流亡在外十九年,前636年春在秦穆公的支持下回晋杀晋怀公而立。晋文公在位期间任用狐偃、先轸、赵衰、贾佗、魏犨等人实行通商宽农、明贤良、赏功劳等政策,作三军六卿,使晋国国力大增。对外联合秦国和齐国伐曹攻卫、救宋服郑,平定周室子带之乱,受到周天子赏赐。 公元前632年,在城濮之战以少胜多,大败楚军,并召集齐、宋等国于践土会盟, 成为春秋五霸中第二位霸主,开创了晋国长达百年的霸业。公元前628年,重耳逝世。

18、晋文公即位后,有一次追猎一只麋鹿却跟丢了,便问路边农夫老古说:“见我的麋鹿了吗?”老古跪着用脚指路说:“往那边去了。”

19、让勃鞮的硬话茬儿生生顶了回来,晋文公反倒冷静了,捐弃前嫌,亲自出来迎接他,这才了解到了吕甥、郄芮的兵变密谋。

20、重耳就接受了他的诸侯之礼。他在这里住了几个月,有一天,楚成王和他在一起叙话,楚成王突然说:“公子如果回国了,用什么来报答我?”

21、最后,介子推和朝中大臣关系不睦,有这样一个人在身边,指不定什么时候就突然开炮,说些影响团结的话。而且,即便文公有意召回介子推,文公手下的人恐怕也不愿意,比如放火烧山的馊主意就是文公手下的大臣提出来的,而晋文公居然也“稀里糊涂”同意了。

22、十四年前,也是秦穆公做护花使者,护送晋惠公夷吾入晋为君的,没想到夷吾是个白眼狼,翻脸不认人,成天找秦国麻烦。如今秦穆公又送重耳归国为君,真是感慨万千,他只希望秦晋能够永结同好,重耳不要再恩将仇报才好,他实在被莫名其妙的夷吾父子搞烦了。

23、晋文公(公元前697年—公元前628年),姬姓,名重耳,是中国春秋时期晋国的第二十二任君主,公元前636年至公元前628年在位,晋献公之子,母亲为狐姬。晋文公文治武功卓著,是春秋五霸中第二位霸主,也是先秦五霸之与齐桓公并称“齐桓晋文”。

24、    赏剧过程中,不难发现剧中山水画面特别熟悉,大多数是在曲沃桥山,浍河晋宫等一些地方拍摄,给人一种空间上的穿越,好奇心让人浮想联翩,这是真正属于我们脚下这片土地曾经发生的一段伟大的历史。   

25、重耳和夷吾还要说什么,晋献公阻止了他们。但是,他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哥哥就是被骊姬害死的。

26、  鲁肃是孙权领导集团中仅次于周瑜的重要谋臣,体貌魁梧雄壮,少有大志,好为奇计。孙权和陆逊在一起评论鲁肃时说,周公瑾把鲁子敬推荐给我,与我交谈天下大事,纵论建立帝王之业的战略,真是一件快事。当曹操率数十万大军向我进攻时,唯独鲁肃力排众议,提出联刘抗曹战略。鲁肃的计谋策略,比昔日的张仪苏秦更胜一筹。《三国志》评论鲁肃的谋略建树时,说他“建独断之明,出众人之表,实奇才也。”

27、所以相比介子推,狐偃这些人大言不惭的讨要封赏的行为,反倒显得单纯耿直,更招人喜爱。

28、这一想不要紧,笔者又联想到,之后介子推出走,为何邻居要强出头去城门上写诗替介子推鸣不平,搞得人人皆知,让晋文公下不来台?再有,介子推割肉之后,为何要告诉文公,或者说,等文公吃完之后再告诉他这是他的肉?而且这件事为什么很快也弄得天下都知道了。

29、其次,介子推屡次让文公下不来台,文公早已怀恨在心,当然更不希望这样一个人留在身边。

30、在晋惠公囚于秦国的那段时间,吕甥矫诏颁布了“作爰田”、“作州兵”两道重要的命令, 将晋国采邑内原属于助耕性质的公室田产赏赐给世袭封君们,以此换取他们支持国家扩大征兵范围,将原本囿于国人的兵源拓展到州野的公邑和采邑。

31、下面两件事,或许能帮助你重新认识晋文公这个人。

32、重耳大惊:咱们眼看就要打回老家共享富贵了,舅父你怎么这个时候要走呢?您这叫重耳情何以堪!

33、后来晋献公听从骊姬和大臣士蔿的话,认为他俩要谋反,就派遣人去征讨他们,派宦官勃鞮去杀重耳。一天,重耳正在房中读书,忽然听到外面人声喧哗,原来是他父亲派兵来杀他,慌忙之间就爬墙而逃。勃鞮飞身赶到,从墙下一把抓住重耳的衣服,举刀砍去,只砍去了重耳的衣服袖子。重耳一个纵身跳下了墙头,逃之夭夭。

34、  胥附职责单就是专职辅佐、辅导太子,职如侍从,秩比大夫,为王莽特设的“太子四友”之一。时任“胥附”者为尚书令唐林。“四友”指尚书令唐林为“胥附”,博士李充为“奔走”,谏大夫赵襄为“先后”,中郎将廉丹为“御侮”。

35、懒得看正史,在网上搜了一下《东周列国志》,第三十七回是“介子推守志焚绵上,太叔带怙宠入宫中”。有一段文字引起我注意。先复制文字如下。

36、宁庄子:“夫礼,国之纪也;亲,民之结也;善,德之建也。国无纪不可以终,民无结不可以固,德无建不可以立。此三者,君之所慎也。今君弃之,无乃不可乎!晋公子善人也,而卫亲也,君不礼焉,弃三德矣。臣故云君其图之。康叔,文之昭也。唐叔,武之穆也。周之大功在武,天祚将在武族。苟姬未绝周室,而俾守天聚者,必武族也。武族唯晋实昌,晋胤公子实德。晋仍无道,天祚有德,晋之守祀,必公子也。若复而修其德,镇抚其民,必获诸侯,以讨无礼。君弗蚤图,卫而在讨。小人是惧,敢不尽心。”

37、“我的肉老了,又腥又臊,有什么吃头。”这句话把重耳说得笑了起来。

38、臣负羁绁(马笼头马缰绳)从君巡于天下,臣之罪甚多矣。臣犹知之,而况君乎?请由此亡。

39、丁未日,重耳到武宫(重耳祖父、曲沃一系晋国国君创始人晋武公的宗庙)朝拜,即位做了晋国国君,是为文公。至此,我们再也不能再叫他重耳了,他现在是晋文公,未来的天下霸主。

40、第七位,颠颉,也是一个武林高手,就是鲁莽了一些,与魏犨可以说是哼哈二将。

41、大伯重耳的威名,晋怀公自然是知道的,后来又听说秦国也准备出兵扶持重耳入晋为君,心中更是惊慌。晋怀公当时毕竟才十六七岁,且长期在秦国为质,在晋国没有什么根基;反而重耳在晋国有大量支持力量正蠢蠢欲动,晋怀公越想越怕,害怕的睡不着觉,于是决定下下手为强!

42、  胥附,是西汉末期“王莽篡汉”之后所设置的官位,取亲附之人的含义。

43、“会,不管多久,我都会等你回来的。”季隗坚定地说。

44、  胥廷周:(1941~),云南麻粟坡人。著名医学家。

45、懂得什么时候争,很牛,懂得什么时候不争,更牛。

46、  胥光义:(1916~),别名许鑫,胥克寻之子;四川巴中江口区人(今四川平昌)。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曾主编《当代中国·军队后勤卷》的《当代中国军队后勤工作》,参与编写《中国革命老区》等。

47、果然,流亡者没一个回来,就看你晋怀公小子如何耍宝。晋怀公气急败坏、丧心病狂,竟然把老狐突给抓了起来,威逼其写信叫自己两个儿子回来,狐突当然不答应,他义正言辞的说:

48、  吴兴郡:周朝始置县,三国时期吴国宝鼎元年(丙戌,公元266年)置郡,治所在乌程(今浙江吴兴),取吴国兴盛之意,其时辖地在今浙江省临安至江苏省宜兴一带。东晋朝义熙初年(乙巳,公元405年)移至吴兴(今浙江吴兴),当时辖地在今浙江省临安市、湖州市、余姚市、杭州市、德清县一线西北、兼有江苏宜兴一带县地。隋朝仁寿二年(壬戌,公元602年)因地濒太湖而改名湖州。唐朝时期亦曾改湖州为吴兴郡。

49、  胥佩菱:(1927~),女;四川成都人。著名医药学家、抗癌药研制专家。

50、  胥,在古代就是指蝴蝶,有人喜爱蝴蝶,生子指蝶为名,称胥,后逐渐成为姓氏。

51、  第二个渊源:源于姜姓,出自上古炎帝部落中赫胥氏族人,属于以先祖氏族称谓为氏,

52、子推终不肯出,子母相抱,死于枯柳之下。军士寻得其骸骨,文公见之,为之流涕,命葬于绵山之下,立祠祀之,环山一境之田,皆作祠田,使农夫掌其岁祀:“改绵山曰介山,以志寡人之过。”

53、韩原战败,固然大大挫伤了晋国的军事实力,甚至还让晋惠公蒙受了被俘的耻辱,但这同时也给了晋惠公集团以改组军队、攫取兵权的契机。

54、这段文字虽非正史,但蛮有意思。考虑到有的读者可能跟我一样,对介子推同志生平事迹知之不详,《东周列国志》特地引用了唐朝诗人胡曾的诗,也粘贴于此:

55、重耳在翟国地位超然,又有独具异族风韵温柔乖巧的美人儿相伴,现在连儿子都生了,俨然就要在翟国安下家来,风吹草低见牛羊,宁静的过完下半辈子了,可是世上不如意十之八这些其实都只是他一厢情愿的想法,别忘了,怎么说他也是晋国的公子,是拥有继承晋国国君身份的人,你想他的那些亲人加政敌会放过他吗?在重耳来到翟国的第十二年,隐藏了许久的危机终于爆发了……

56、    第二年次日,重耳登山祭奠,发觉老柳树复活,赐名“清明柳”,并定为清明节,全国禁火,吃干粮冷饭,以祭奠介子推,并勉励自己勤政清明,以纪念介子推,这就是民间广为流传的寒食节的来历。

57、相传此俗源于纪念春秋时晋国介之推(姓介名推,又称介子推,之为虚词,子为敬称)。

58、  新朝地皇四年(公元23年)王莽政权灭亡之际,唐林的后裔子孙为避祸及,纷散迁逃,其中有以先租官称“胥附”为姓氏者,改称胥氏,世代相传至今。

59、看到这里,我想这段历史中的两个人物形象差不多已经建立了起来——介子推忠心耿耿,能“割肉啖君”,为人低调,做事不求回报;晋文公大器晚成,虽然有忘恩负义之嫌,却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并且他还造福后人,给我们留下了一个三天的小长假。

60、    该剧根据真实历史改编,主角重耳自小善良忠厚,机智勇敢,忧国思民,历尽艰险成为一代国君,称霸一方,人物的生平事迹,磨难重重很大程度上与历史相吻合,演绎了与父母兄弟间的亲情,君臣之间的忠诚和信任以及与齐姜、骊姬、嬴月、季隗之间感人的爱情故事。 

61、文公焚山以求之,之推坚决不出山,抱树而死。

62、重耳面对这一突如其来的问题,一时感觉到不知如何回答是好,他稍加思量,说:“我要是回国了,日后一定用大量的珍禽异兽、金银财宝来报答你。”

63、如此,里克只好去梁国迎回了重耳的弟弟夷吾并拥立了他,这就是晋惠公了。晋惠公夷吾虽然一向将自己扮演成一个贤公子,但实际上是一个见识短浅的家伙,平常看不怎么出来,可一旦沾染到权位之争,就变得唯利是图、心肠毒辣、不择手段,他可不管什么生桃熟桃,总之先吃了再说,而且要连皮带核吃干抹净,所以他一回到晋国,就背信弃义,与助他上位的秦国交恶,并诛杀了里克等一干老臣。如此一来,晋国在外得罪大国,外交丢分;在内诛锄异己,国人不附;这样自然要出大问题,公元前645年,秦晋韩原一战,晋国大败,晋惠公也被秦国俘虏,后来虽被放回,但威望大损,更加害怕重耳回国跟他争位,于是又派出那位大内高手、也就是宦官履鞮带着勇士潜往翟国刺杀重耳。

64、  胥力浦:(1951~),江苏南京人。著名现代美术家。

65、我个人认为文公忘掉介子推的可能性非常小,毕竟“割肉啖君”这件事在当时已经到了人人皆知的地步,就算文公忘记了,他手下的秘书怕是也该提醒一下吧,否则让文公落下个忘恩负义的名声对他自己也不好。

66、介子推,想必大家都不陌生。想当年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姬重耳还是个流亡的公子,在外面被人追着吃土的时候,就是这位介子推,硬生生从自己大腿上割下一块肉来给重耳炖了锅肉汤,重耳感动的涕泗横流,发誓有朝一日做回晋国国君,定要好好报答这份恩情。 

67、可是前方刚一传出令狐等三镇沦陷的消息,怀公子圉就放弃国都绛邑,北逃高粱。身在前线的吕甥、郄芮不禁感觉一缕寒气顺着脊梁骨上窜了上来,他们让人釜底抽薪了。

68、魏犨进曰:“从亡之日,众人皆有功劳,岂独子推哉。今子推隐身以要君,逗遛车驾,虚费时日,待其避火而出,臣当羞之。”乃使军士于山前山后,周围放火,火烈风猛,延烧数里,三日方息。

69、后来晋惠公夷吾即位,派人前往渭滨刺杀重耳,领命的又是这个勃鞮。惠公勒令他“三天之内必须达成任务”,可勃鞮太敬业了,仅用一日一夜便赶了过去。就是他,他一到,逼得重耳被迫离开居住了12年的白狄,东赴齐国。

70、自然地,文公也想过这么做的后果。但是放火的主意不是他出的,而且表面上看起来,这似乎在也是一个不错的主意,说不定还能让自己背上一个求贤若渴的美名…然后借此机会祭奠一番,既显示了自己的仁慈,又能堵住那些还想邀功请赏的人的嘴。

71、  姓氏学界一般以为,胥氏为晋大夫胥臣之后。据史籍《左传》的记载:晋国国君晋文公姬重耳在流亡时期,胥臣一直追随之,有殊功,后以使命过冀,见冀地缺锄草农具,其妻赠送之,相待如宾,乃举于晋文公。

72、  唐林,字子高,沛郡人,大致在汉元帝末年至刘玄更始末年间在世即公元前33~公元24年。他以明经饬行显名,后仕王莽授封建德侯,历公卿位(尚书仆射)。他曾数上疏谏正,有忠直节。

73、那么晋文公心里是怎么想的呢。我估计文公要是一开始就知道那碗汤是介子推的肉,恐怕打死都不会喝,毕竟吃人肉这种事,传出去多影响声名。结果介子推倒好,把这件事硬是搞的人人皆知,这就很难保证文公心里没有骂几句妈卖批了,甚至怀疑介子推割肉的动机。

74、第一大改革措施,就是“作爰田”。“作爰田”,就是将晋国公室的土地全部私有化,分配给晋国国人,在晋国废除了自周人建国以来的籍田制。作爰田,一方面是将土地私有化给国人,为晋惠公收买人心;另一方面,籍田制下公社形式的生产方式效率太低,私有化后就能极高地提升土地生产效率,对晋国农业生产的长期发展是一重大利好。

75、  鲁肃到达夏口(今湖北汉口)时,果然曹操已领兵昼夜兼程进攻荆州,刘表次子刘琮已投降曹操。而刘备正惶惶然向南逃跑准备过江。鲁肃直接到当阳长坂(今湖北当阳境内)去会见刘备,说明孙权意图(实际是鲁肃的谋略),陈述江东仍有强大实力,劝说刘备与东吴合作,共同对抗曹操。刘备很高兴这一战略构想,随同鲁肃到了夏口,开始联吴抗曹谋略的实施。

76、第九位:狐射姑,狐偃之子,也就是重耳的表弟,后来被封于贾地,因此又称贾季,乃贾姓始祖之一。

77、子圉死了,重耳19年的流亡生涯终于画上句点。19年啊,漫长的漂泊,就像是走上了一条蜿蜒曲折的盘山路,怎么望也望不见尽头。

上一篇:李兆基名言精品好句60句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