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答案巴金为什么要叫巴金 1、巴:不发火。我和从文辩论,有时暗暗发笑,他还以为我发神经,今天骂这个,明天骂那个。我骂周作人,也骂朱光潜。 2、我当时正在翻译克鲁泡特金的《伦理......
巴金为什么要叫巴金
1、巴:不发火。我和从文辩论,有时暗暗发笑,他还以为我发神经,今天骂这个,明天骂那个。我骂周作人,也骂朱光潜。
2、我当时正在翻译克鲁泡特金的《伦理学 》,我看到了‘金’字,就在稿本上写下来。
3、那一段时间,沈从文一面编教科书,一面开始忙活《大公报·文艺》的组稿和编辑工作,另外还在写《记丁玲》,也是忙得不亦乐乎。巴金占了他的书房,他就在院子里的树下写。巴金也频繁地出席沈从文他们为《大公报·文艺》所召集的组稿聚会,后来又与靳以开始了《文学季刊》的筹办工作。
4、▲ 1939年萧珊摄于昆明,当时萧珊在西南联大外文系读书
5、巴金原名李尧棠,出生在一个官宦之家,却成长在新思潮涌起的年代。
6、总有人劝巴金:再找个吧,这样异地恋多不靠谱啊。每次巴金都沉默不语,他坚信:战火可以炸毁一切,却毁不掉人心。(巴金为什么要叫巴金)。
7、双峰山的雾是有生命的雾。美丽的晨雾就像大山的女儿,亲吻着母亲的面颊。她仿佛得到了母亲的呵护,便把流动的美回报给游人。当你沉醉在她的神韵之中时,不知不觉一轮红日升起。此时此刻,太阳仿佛像一个黄中透红的大苹果,向人们展示出更加奇艳的风韵。
8、关于“巴金”笔名的由来,至今国内外研究者还有些不同的说法,许多人猜测这两个字来自于巴枯宁和克鲁泡特金。其实不然。巴金在八十年代接受青年学者陈思和等人采访时,曾说:
9、病中惊悉从文逝世,十分悲痛。文艺界失去一位杰出的作家,我失去一位正直善良的朋友,他留下的精神财富不会消失。我们四十年代相聚的情景还历历在目。小林因事赴京,她将代我在亡友灵前敬献花圈,表达我感激之情。我永远忘不了你们一家。请保重。
10、相关评论:《家》也许不是巴金最好的作品,但绝对是最有人缘的一本,可是它的问世并非一帆风顺。最初,小说在《时报》上连载,每天一千字左右,后来因为战争中断过一段时间,《时报》又换了编辑。巴金突然接到一封信抱怨小说太长,报社不想继续登下去。收到信后巴金将剩下的稿子全寄了过去,并声明如果报纸愿意登完,他可以不要稿费。用他的话说,“为读者写作”的他“总算尽了作家的责任”。这样,《家》才得以完整面世。
11、以及受新潮思想、向往自由平等的觉慧、觉民、琴等青年觉悟者和叛逆者的形象。其中印象最为深刻的要数那个以死来对封建制度提出抗议的刚烈女孩鸣凤。
12、一年一度的“23”世界读书日即将到来,阅读,成为我们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一次,我们来了解文坛巨子—巴金。
13、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任凭世界之大我只钟情于她。
14、婚后的日子平静而美好,巴金写稿,萧珊持家,还有了一双儿女。1966年,那场十年浩劫,打破了平静的日子。
15、三房的克明在女儿跑后有所悔悟。两个弟弟却想卖掉公馆分家,儿子又不争气,克明在郁闷中丢下怀孕的妻子去世。淑英的丫头翠环敬佩觉新为人,三太太决定将她给觉新。
16、第二年我去南方旅行,回到上海得到从文和张兆和在北平结婚的消息,我发去贺电,祝他们“幸福无量”。从文来信要我到他的新家作客。在上海我没有事情,决定到北方去看看,我先去天津南开中学,同我哥哥李尧林一起生活了几天,便搭车去北平。
17、在1935年的文章中,巴金特别提到了那充满友情的送别,“我又看见了你们的挥动着的手。这几年来它们就时时在我的眼前晃动。码头上、月台上的景象,我永远不能够忘记……”1988年沈从文去世后,巴金在《怀念从文》中,再一次写到这个场景:
18、而等到我自己迷于阅读的时候,我宁愿读《灭亡》和《新生》,因为这两本书里写了革命,哪怕是幻想中的革命,写了牺牲,写了被压迫者的苦难和统治者的罪恶。我也读过巴金写的与译的《春天里的秋天》《秋天里的春天》,还有《寒夜》《憩园》等等,我深深感到了巴金的热烈的情思,哪怕这种情是用无望的寒冷色调来表现的。甚至在他晚年以后,他写什么都是那样的充沛、细密、水滴石穿,火灼心肺。巴金的书永远像火炬一样地燃烧,巴金的心永远为青春、为爱、为人民而淌血。
19、“文革”时期“极左”路线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老舍自杀了,胡风得了精神病,巴金既不自杀,也没有得精神病,平平安安过去了,但同时也受了很多苦,被批判,被劳改,可是他坚持下来了,他太太顶不住了,生癌死掉了。有很多人不了解巴金,觉得巴金和鲁迅距离很远,其实并不远,因为巴金太了解这个社会,鲁迅也了解,鲁迅既了解这个社会,又敢斗争;巴金了解这个社会却不敢斗争,但并不代表他内心没有是非,所以就非常痛苦。但巴金身上体现出来的一种坚韧的精神,能够忍受各种痛苦,也有鲁迅精神的内涵。
20、我们并不是知己朋友,但是在外国,人多么重视友情。
21、沈从文带了一大包礼物来,全是英译精装本的俄国小说,有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屠格涅夫、契诃夫等人的著作,有一对书夹。据说,为了买这些礼物,他卖了一本书的版权。不知道是不是巴金陪他去新中国书局卖掉的那本小说集。沈从文不通外文,这些英译名著是托巴金选购的。张兆和觉得礼太重,退了大部分书,只收下《父与子》《猎人日记》和契诃夫小说集。
22、很高兴我在这儿和大家做一个关于巴金晚年理想主义的分享。这个题目是我取的,但是之后我也有点怀疑我自己能不能把它讲好,这只是我最近读巴金《随想录》产生的一点想法。
23、1949年以后,大批左翼作家掌握了文艺工作的领导权,但对于巴金和老舍两个作家,共产d是保护的,因为他们在文坛有领头羊的作用。老舍在抗战时期是文艺家抗敌协会的实际领导人,领导着整个文艺界的抗战活动。老舍其实是个自由主义者,并不是左翼作家,早年写小说还骂过共产d,但是共产d团结他,老舍去美国之后,周恩来一次一次叫人带口信让老舍回来,之后他就真的回来了,还担任了北京市文联主席,当过模范。而巴金同样如此,我自己也问过巴金,问他为什么没有走?共产d有没有做过工作?他说有过,当年夏衍要佐临带口信给他,让他留下来不要走,所以巴金吃了定心丸,知道共产d不会对他怎么样。我觉得当时共产d政权对巴金、老舍是非常尊重的,他们都是d的统一战线的团结对象。而胡风又是另外一种情况,他本身是左翼作家,所以胡风没有料到将来自己会在政治上出现问题,并一直认为自己是鲁迅的传人、鲁迅最信任的人,鲁迅很多精神是通过他的努力实践体现出来,保持了鲁迅的先锋精神。而巴金则是把鲁迅那些先锋、前卫的思想通俗化、大众化。比如鲁迅的《狂人日记》发表的时候,最初讲的是每个人都会吃人,连狂人自己也意识到吃了人,所以要救救还没有吃过人的孩子。但按照“五四”时期的一般人的认识水平,大家所能够理解《狂人日记》里的吃人问题就是封建礼教吃人,而拒绝承认自己也会吃人,老百姓接受的是通俗化的理解,封建礼教吃人,吃人的是一种叫“礼教”的东西,跟自己没有关系。而“礼教吃人”的观念传播者是巴金,巴金的《家》其实就是把鲁迅说的吃人变成了一个礼教吃人,把自我吃人变成礼教吃人,描写封建大家庭中一个一个美丽的女性被礼教吃掉了。
24、高公馆卖掉了,高家四分五裂,在觉新给觉慧与淑英的信中,他写到各房的情况。四房五房继续着荒诞的生活,几个堂弟依然顽劣成性。三房与他们住得很近,保持着亲密关系。他自己娶了翠环并将她当作妻子看待,至于觉民与琴,也按他们的意愿举行了新式婚礼并即将出外工作。
25、鲁迅的批判精神是非常彻底的,彻底到什么程度?他连自己也批判,主张在批判别人的时候,必须从解剖自己开始,这点很少有人去做。后来发展到巴金身上,也就形成了巴金晚年写《随想录》提出的忏悔精神。
26、“人死犹如灯灭。我不相信有鬼。但是,我又多么希望有一个鬼的世界,倘使真有鬼的世界,那么我同萧珊见面的日子就不远了。”
27、所以很多人劝巴金,你年纪这么大了,还写《随想录》干嘛,好好养养老吧,陪陪孙女吧,干嘛写这个呢?但是巴金还是要写,他把它当遗嘱来写的。他既不为名,也不为利,为什么要这样认真,这样痛苦地去一个字一个字写呢?当时很多年轻人也不爱看,香港的一批大学生就发表文章批评巴金说,你年纪这么大了,文章写得这么差,标点符号都不好好用,怎么全是逗号,没有句号呢?巴金这样写文章多么痛苦,还不被理解,但是他还是在坚持写。《随想录》出版后,他写了一篇合订本新记,说,这可能是我的最后一篇文章了,以后“搁笔”不写了。《随想录》的版本有很多,最早是在《大公报》上连载,香港三联书店出单行本,每30篇就集起来,出版一本薄薄的小册子,一共5本;国内人民文学出版社也给他出了一本本小册子。这样到五卷全部写完,1986年的时候,北京的三联就给他出了这个合订本,巴老是非常喜欢的。
28、一九二八年八月我写好《灭亡》要在原稿上署名,我想找两个笔画较少的字。我当时正在翻译克鲁泡特金的《伦理学》,我看到了“金”字,就在稿本上写下来。在这时候我得到了一个朋友自杀的消息,这个朋友姓巴,我和他在法国Cha–teau-Thierry同住了一个不长的时期。他就是我在《死去的太阳》序文中所说的“我的一个朋友又在项热投水自杀”的那个中国留学生。我们并不是知己朋友,但是在外国,人多么重视友情。我当时想到他,我就在“金”字上面加了一个“巴”字。从此“巴金”就成了我的名字。
29、从1981年到2005年,近二十五年的行动不便以至思维枯竭,它是巴金作为一个生物人的客观经历。这里已经分不清是巴金生命力强盛还是现代医学发达了,或者二者相辅相成捱熬至此。巴金创造了一个记录,在我印象里,他是他那一拨老作家里活得最长的。中国有句老话叫“寿多则辱”,这幸运地没发生巴金身上,他被誉为巨匠,晚年获得了有史以来最为庞大的尊崇和爱戴,以至于成了当代的文学坐标和道德化身。但我更愿意使用“前辈”来认识他。他确实是个前辈作家,很前很前,甚至到了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那个被当代人集中摆放怀旧情感的时间区域。晚年病中的巴金已无著述,当然,也正是这漫长的二十五年中,他的作品被不断出版并被放置在书架上最显眼的位置。这是一个事实,一个让人产生错觉的事实,似乎巴金和我们一样正在书房里勤奋地写作,源源不断地贡献出了新作品,而且是当代作家中的佼佼者。这个让我们产生幻觉的事实替代了真正的真实,那就是,巴金在二十多年前写完那本《随想录》就再没有写过什么东西了。在这二十多年里,他作为个体人的存在就是与疾病对垒的过程。
30、有人说过,路本没有,因为走的人多了,便成了一条路。又有人说路是有的,正因为有了路才有许多人走。谁是谁非,我不想判断。我还年轻,我还要活下去,我还要征服生活。我知道生活的激流是不会停止的,且看它把我载到什么地方去!
31、 笔名应有两个字组成,得再加一个字。用什么字好呢?正颇费踌躇时,詹剑峰走了进来,见尧棠似在思考什么,便询问原因。尧棠如实相告,并说要找个容易记住的字。詹剑峰是个热心人,见桌子上摊着尧棠正在翻译的克鲁泡特金的《伦理学》,半真半假地指指说:“就用克鲁泡特金的‘金’吧。”尧棠爽快一点头:“好,就叫‘巴金’,读起来顺口又好记。”随之在“巴”字后面写了个“金”字。
32、复旦大学教授吴中杰写过一本书叫《鲁迅的抬棺人》,说的是当年为鲁迅抬棺的人都没有好下场,1949年以后都变成“反革命”和“右派”,这里当然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周扬根本不能原谅30年代团结在鲁迅身边的这帮年青人。这批继承鲁迅特立独行风骨的人都被打倒了,唯一的侥幸者是巴金,既没有成为“反革命”,也没有成为“右派”,虽然在1958年拔“白旗”运动中受了一些批判,但没有影响他的政治待遇,人民文学出版社还出版了巴金14卷文集。那是一个很高的荣誉。周扬曾在一次文代会上一口气推出了中国五个语言大师,巴金就是其中一个,此外还有老舍、茅盾、曹禺和赵树理。
33、我张开口吐一个“我”字,声音就哑了,我多么不愿意在这个时候离开他们!我心里想:“有你们在,我一定会来。”
34、巴金一点也不客气,在沈从文的蜜月期间,他到了沈家,大大方方地住进了沈从文的书房,“我常常开玩笑地说我是他们家的食客”。“院子小,客厅小,书房也小,然而非常安静,我住得很舒适。正房只有小小的三间,中间那间又是饭厅,我每天去三次就餐,同桌还有别的客人,却让我坐上位,因此感到一点拘束。但是除了这个,我在这里完全自由活动,写文章看书,没有干扰,除非来了客人。”
35、就在沈从文写下《给某作家》的那个冬天,巴金又来北平了,又到了沈从文的家:
36、命运多舛的巴金,曾做好了一辈子孤身一人的打算。可遇见萧珊,重新燃起了他对婚姻的渴望。1944年,在桂林漓江东岸,有一间空荡荡的木板房,没有新添置的被子家具,这就是巴金的新婚房。经历了八年恋爱,两人真正走到了一起,没有海誓山盟,没有甜言蜜语,唯有两颗相爱的心。
37、当时旧金山有位华侨,办了刊物《平等》,我供稿子,文章写多了,用一个名字不太好,就时常换名字,随时想起随时用,没有考虑什么用意。时间太久了,有些事一时记不起,看到文章就能回忆起来。
38、他在关于《家》的文字中一次又一次地书写:“青春是美丽的。”所以他特别痛恨那些戕害青年、压迫人性、敌视文学艺术、维护封建道统的顽固派。他看到了太多的不应该不幸的人却遭到了不幸,他充满了感情的郁积。
39、那天卖完稿子以后,在书局门口分手时,沈从文约巴金到青岛去玩。这是初次见面的客套话也说不定,然而,一个多月后,巴金真的去了。
40、李:你和他好像是两种性格,你们争吵时发火吗?
41、他是个身材矮小骨瘦如柴的农民,上身穿一件补缀过的肮脏的短皮袄,下身穿一条淡色的长裤。他那顶黑帽子同他那油光发亮的铜色的脸简直叫人分辨不出来,一双目光柔和的眼睛显得很突出,在嘴角上带着感激的微笑时,露出了反刍动物那样的坚固的微微发黄的牙齿。
42、同时,巴金的艺术作品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批评。很多人说他的社会价值高于艺术价值,文学本身缺乏雕琢和创新。夏志清先生说:“尽管佳评潮涌,受到群众的爱戴,我们却无法从他这一期的作品内,发现任何追求完美的企图。而这种努力,我们可以在茅盾、沈从文、张天翼身上找到……巴金是一个具有强烈道德感——甚至可以说宗教狂热——的人,自称他对于理想的服务,胜过艺术。”
43、我不曾失信,不过我再来时已是十四年之后,在一个炎热的夏天。
44、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她终于不在是一个低微,一个可以被人买来买去,送来送去的物件,她是一个人,一个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人,她以死来控诉这个万恶的吃人的封建社会,她用死来唤起整个社会向黑暗势力的抗争。
45、平淡无奇的一天,巴金照常拆开信件,发现里面还附了一张相片,是一个俏皮的小姑娘。照片的背面写着:“给我敬爱的先生留个纪念。”
46、1927年,巴金看到国民d屠杀共产d的时候,他感觉很奇怪,为什么北伐革命胜利了,军阀被打倒了,中国人民应该过好日子了,可国民d却开始杀共产d了?为什么每当革命成功了,看到的不是欢乐,而是看到了大屠杀?1949年以后,实际上他是很明白的,革命成功后必然会镇压大批敌对势力,他早有警惕,所以他马上就屈服了。而胡风就一直没有屈服,总觉得自己是革命者,就跟周扬不停地斗,还给毛泽东写了30万字的信,想证明自己是正确的,周扬是错的。结果毛泽东看了这封信后,非但没有理解胡风,反而进一步把胡风打成反革命分子。巴金开始害怕了,他跟胡风是朋友,大家也知道胡风和巴金都是鲁迅的学生,但巴金就被迫写了文章批判胡风和路翎,于是巴金就过关了。
47、对于爱情,巴金十分执着,他说:“我看不惯那种单凭个人兴趣、爱好或者冲动,见一个爱一个,见一个换一个的做法……多多想到自己的责任,应该知道怎样控制感情。”
48、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取自“蔽芾甘棠”,出自《诗经·召南·甘棠》,意思是郁郁葱葱棠梨树。巴金还有其他的笔名:佩竿、极乐、黑浪、春风等;但是只有巴金这个笔名用的最为广泛。
49、巴金想都不想,直接回答:“不想找老伴,没有兴致和劲头。”其实大家都知道,巴金心中那个位置依旧是萧珊。
50、1938年10月,日军入侵广州,巴金带着萧珊向桂林出逃。坐车换船,防敌机躲炮火,度过了心惊胆跳的九天。在桂林安度几个月后,萧珊又得匆匆跑去昆明的西南联大上学。可巴金却必须得在桂林的出版社继续写稿挣钱。于是两人约定,第二年再见面。
51、我去了达子营从文家,见到从文伉俪,非常亲热。他说:“这一年你过得不错嘛。”他不再主编《文艺》副刊,把它交给了萧乾,他自己只编辑《大公报》的《星期文艺》,每周出一个整版。他向我组稿,我一口答应,就在十四号的北屋里,每晚写到深夜,外面是严寒和静寂。北平显得十分陌生,大片乌云笼罩在城市的上空,许多熟人都去了南方,我的笔拉不回两年前朋友们欢聚的日子,屋子里只有一炉火,我心里也在燃烧,我写,我要在暗夜里叫号。我重复着小说中人物的话:“我不怕……因为我有信仰。”
52、当高老太爷要将鸣凤当做礼物送给荒淫的冯乐山时,觉慧却因为工作忙而只是口头上应付了一下鸣凤。夜五更鸣凤最终走向她自己选的那条路,挂着凄凉的微笑,一步步的走向湖底,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终于叫出了“觉慧”,没错,是“觉慧”。
53、作家巴金,主张讲真话,把心交给读者,被誉为“世纪良知”,受到广大读者的爱戴。李致,是巴金的大哥李尧枚的儿子。李尧枚去世时,李致只有一岁零四个月。长期报道巴金活动的新华社记者赵兰英在一篇采访中说:“在李致的心里,四爸巴金胜过亲生父亲;时常苦恼不被人理解的巴金,却多次说李致是比较了解他的。”巴金除了创作和翻译外,还写了大量的信件,这些信件同样展示了巴金的内心世界。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巴金曾表示要用通信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巴金说他给两个人写信最多,其中之一就是李致。从一九五五年开始,到一九九四年,巴金写给李致的信件有三百多封,……尚存二百五十多封。李致给巴金的信更多。由巴金保留,并在以后退还给李致的有一百八十多封。巴金说:“我本想留着它们,多么好的资料啊!终于决定请你自己保存。以后你替我整理材料,用得着它们。”本书收录巴金写给李致的信两百封,全部影印并附加印刷体,同时选入李致的部分书信,用印刷体排出,供读者了解巴金信件的背景。
54、沈从文摄于青岛的寓所(叶公超摄),1932年巴金曾在这里住了一周
55、巴金的作品其实一向直言不讳,拥护什么,同情什么,反对什么,都清晰强烈。一个爱国主义,一个人道主义,是他终身的信仰——这是他在迎接第五次作家代表大会的时候说的。他甚至于讲得有点极端,因为在另一个场合他曾经说自己不是文学家,他拿起笔来只是为了呼唤光明与驱逐黑暗。他喜欢高尔基的作品中描写过的俄罗斯民间故事,有一个英雄叫丹柯,他为了率领人们走出黑暗的树林,他掏出了自己的心脏,作为火炬,照亮了夜路。所以他一辈子说是要把心交给读者,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是一个用心用自己的全部生命来写作,来做人的人。所以提起历史教训来他永远是念念于心,他太了解历史的代价了,他不希望看到历史的曲折重演。在他的倡议下,世界一流的现代文学馆终于建成了,这是“五四”以来的现代文学的丰碑,也永远是巴金老人的纪念馆。没有巴金就没有现代文学馆。他还想纪念与记住一些远为沉重的东西,那样的记忆已经凝固在他的晚年巨著《随想录》里,把记忆和反思镌刻在人们的心底了。
56、在这里我所要展开给读者看的乃是过去十多年生活的一幅图画。自然这里只有生活的一小部分,但我们已经可以看见那一股由爱与恨,欢乐与受苦所构成的生活的激流是如何地在动荡了,我不是一个说教者,我不能够明确指出一条路来,但是读者自己可以在里面去找它。
57、可正是因为有死亡的存在,一个人与另一个人的爱,才显得格外深情而有意义。
58、事实并不是这样。生活并不是悲剧。它是一场“搏斗”。我们生活来做什么?或者说我们为什么要有这生命?罗曼· 罗兰的回答是“为的是来征服它”。我认为他说得不错。
59、2005年10月17日,百岁老人巴金再没有睁开眼。巴金曾说过:“等到我永远闭上眼睛,就让我的骨灰同她的搀和在一起。”一如他所愿,巴金家人将他和萧珊的骨灰一起撒向大海,融于海水,永不分离。
60、我再说一次,这并不是最后的话。我相信,我还有机会拿起笔。
61、当时很多人追求巴金,可巴金都没有太大的感觉。
62、1972年6月,巴金挤出一点小假期从干校回家。迎接他的仍有萧珊的笑容,却变成了病床上的强颜欢笑。萧珊已经卧病在床很长一段时间了,但是因为是“罪人”的家属,一直不允许入院正式治疗。
63、小草偷偷地从土地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桃树杏树梨树,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桃杏梨对应的颜色红粉白)花里带着甜味,野花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64、巴金先生的《家》中有太多经典语句,摘录几段仅供参考:
65、在《家》中,巴金把封建家庭看作是黑暗专制的王国,又把高老太爷一类的家长视为“封建统治的君主”,很显然,他是明确地把“家”与“国”、“家长”和“国君“对应地联系在一起了,就是说,他己看清了中国封建社会里“国”与“家”的同质结构关系。
66、我记不起我怎样回答他……我写信,时而非常激动,时而停笔发笑,我想:他有可能担心我会发精神病,我不曾告诉他,他的话对我是连声的警钟,我知道我需要克制,我也懂得他所说的“在一堆沉默的日子里讨生活”的重要。我称他为“敬爱的畏友”,我衷心地感谢他。当然我并不放弃我的主张,我也想通过辩论说服他。
67、所谓君君巨臣父父子子的上下尊卑的等级关系,就是这一同质结构的最好说明。在这个意义上,完全可以说国是扩大了的家,家是缩小了的国。
68、订单原价满300元,即可获赠价值49元文创好礼红楼梦主题帆布袋1只(每个ID限一件,金额不累计)。
69、最近我又产生了一个想法,也是今天要讲的问题。《随想录》是反思“文革”,还是反映了80年代的思想文化斗争,这两个特点都是指巴金与外部世界的关系。其实,《随想录》的书写本身还有另外一个含义:巴金重新塑造自己的人格,重新唤起他已经失落的理想主义的努力,这个过程也是巴金主观上不断提升、追求的过程。要比前面两层意义更不容易。巴金写《随想录》时,已经是一个70多岁的老人,通常来说,人生七十古来稀,活到70岁是不容易的,尤其在苦难迫害中活到70多岁,更不容易。人生应该是满足的,但是70岁以后,还要去重新思考,还要提升自己,还要追求进步,这是很难的。我们活到70岁,对人生的领悟都已经定型了,剩下的就是考虑日子怎么过得更好而已。那个时候再想想我哪里做得不对,还要去追求完善,追求进步,这很困难。但是巴金还在追求,而且追求得非常痛苦。
70、这位曾被誉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良心”的天之骄子,在那一刻,是彷徨?恐惧?还是对世间的不舍?可当我读到巴金先生的《怀念萧珊》一文,我才知道,我猜错了。
71、我今天想说的是,当我看到这些书,我好像看到巴老当时是怎么写文章的,一个老人在七八十岁的时候,整个生命的心血,都是通过这两本书留下来的。我在翻这本书的时候,对我来说,这不是书,是生命。一个老人把自己的生命心血倾注在这部书里,成为凝聚起来的生命。巴老为什么要这么写?他就算一个字都不写,他也是巴金,他写过《家》《春》《秋》和很多小说,他的名誉、地位够高了,他是中国作协主席,在文学领域他是最高领导,他还需要什么?还得罪了很多人,引起很多争议。用我们今天市侩眼光来看是得不偿失。但是巴老就是这样坚持写作。当时有很多话,别人不敢说他就说出来了:而且别人即使敢说也没有用,发表不出去,巴老的话却封锁不了,能发表出去。譬如关于文革的书籍文章,现在都不能出版,可是巴金说,我们要办一个“文革博物馆”,这句话现在大家一直在说着,谁也封杀不了。如果不是巴金,别的人可能都说不出来,可是巴金说出来了,他的威望在那里,人家不好阻止他。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随想录》的价值非常大。80年代,《随想录》回应了各种思想文化领域的斗争,给80年代思想领域的进步留了一份非常珍贵的记录,这也是别人做不到的。从客观上来说,从巴金和社会的关系来说,这些书都是很有必要的。
72、1988年5月10日,沈从文在北京离世。接到沈夫人张兆和的电报后,巴金不相信这是事实,隔了一天,他才发出回电:
73、从文兆和到前门车站送行。“你还再来吗?”从文微微一笑,紧紧握着我的手。
74、有一年,我去看巴老,他拿了一支笔架在手上,他患帕金森氏症,手抖得厉害,拿着笔根本没办法写字。他说他很着急,脑子里想法很多,可是手不听指挥。他很想写下来,可是拿着笔却动不了。他用右手拿着笔,用左手去推右手,推一推,动一动,笔就架在纸上,慢慢画一点。大家想一想,这样写多么困难啊!他也不会用电脑,也不会口述录音,也没有助手,他就是一个人拿着一支笔,去把一个个字抖出来。我后来编了一本书,巴金《随想录》的手稿本,当我编这本书的时候,我去各个图书馆把他捐出去的手稿本借出来扫描,却是大失所望。为什么?好多纸上几乎一个字都看不清,几乎都是白纸。他实在没有力气,笔在纸上面划得很轻。那时候没有影印,一般写稿在纸下面衬一张蓝色的复写纸,再垫上白纸,上面写的字就透过复写纸印到底下的纸上了,可以用来留底。他捐给图书馆的是复写的,我拿到的可能是下面的复写,字迹基本上看不见。我拿到的是这样的手稿。有一个民营企业家那里有一种德国进口的字迹显形技术,把字迹重新显出来,这样才把手稿保存下来。可以想象,巴老写《随想录》写得非常辛苦。我们会问,既然那么痛苦,既然写不动,那么他为什么要去写?我们可以肯定,他不是为了稿费,也没有人强迫他写。他每次写出来都“惹是非”,因为他写的都是批评社会的内容,凡是被批评到的现象,涉及到有关人士,都不开心的,所以他的《随想录》起先也没在大陆报刊上发表,而是在香港《大公报》上连载,在香港都受到压力,《大公报》也不能完整登载。他有一篇纪念鲁迅的文章,被《大公报》编辑删得一塌糊涂,巴金生气了,甚至决定停止《随想录》写作。后来《大公报》的朋友们去道歉,才恢复了专栏。他写了一篇《鹰之歌》,就是说这件事。这篇文章当时没有发表,后来收在集子里面,就是讲他的文章怎么被删掉的。
75、2014年12月14日,《百年巨匠·文学篇》开机仪式出席嘉宾合影
76、在这个科技如此发达的年代,都有很多人因为异地而没办法坚持下去,更别说那个战火纷纷,只有书信的年代。烽火连天,人隔天涯,唯一牵系人心的信件,却几度失散,没有任何音讯。
77、鲁迅精神里面还有一个东西,就是不断地自我更新和追求进步。一般人多半在年轻的时候比较激进,中年比较稳定,晚年就成保守了。可鲁迅一生都在追求新的东西,他一直在变,总是站在某个时代的思想最前沿来批判社会。但总不成功,所以晚年又跟左联的领导人周扬闹翻了。这到底是鲁迅走得太前卫,还是那些激进的政治团体本身有问题?
78、鲁迅去世以后,紧接着是抗日战争爆发,本来团结在他身边的那些人一下子都散掉了,他们唯一做的事情就是帮鲁迅抬棺,这是一个象征。而周扬到延安以后就跟着毛泽东,后来成为d内管理文艺工作的最高领导人。在这个过程当中鲁迅精神被双方都继承下来,一方是把鲁迅高举为旗帜,另一方则在抗战实践中履行鲁迅的精神,后者最典型的人物就是胡风和巴金。
79、14年后,他们都过了不惑之年,那些青春的岁月逐渐离他们远去,然而,这样的友情,一辈子也不会远去。
80、巴金先生被这个勇敢的小姑娘打动了,决定赴约。到了那天,巴金先来到约好的饭店,不一会,一个穿着校服,梳着学生头的萧珊过来了。她扑闪着一双大眼睛,开心地说到:“李先生,你比我猜想的年轻多了!”不善言辞的巴金被活泼的萧珊感染:“你比我猜想的还要像个娃娃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