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答案萨特哲学名言 1、50年代,萨特积极参加维护世界和平的活动,由此和英国哲学家、数学家罗素成为挚友。1953年,被选为世界和平理事会理事。(萨特哲学名言)。 2、人有选择的权利,人......
萨特哲学名言
1、50年代,萨特积极参加维护世界和平的活动,由此和英国哲学家、数学家罗素成为挚友。1953年,被选为世界和平理事会理事。(萨特哲学名言)。
2、人有选择的权利,人通过选择获得自己的本质。
3、忠诚,即使是深深的忠诚,也从不会是洁白无瑕的。
4、在与他人的相互关系中,如果选择一切为了实现自己自私卑劣的欲望,甚至不择手段,牺牲别人的自由来实现自己的欲望,就把别人推入了地狱,而别人的生活都是在生活中的投影,害人者必会害己!
5、忠诚,即使是深深的忠诚,也从不会是洁白无瑕的。
6、萨特,1905年生于巴黎一个海军军官家庭。他幼年丧父,寄居于外祖父家。中学时期,萨特开始阅读哲学著作,这对其后来的哲学生涯有重要影响。他同时对文学的兴趣也越来越浓厚。(萨特哲学名言)。
7、萨特的思想,在二战期间就发生第一次重大的改变,几乎完全从胡塞尔和海德格尔的影响下走了出来。这很可能与他经历的二战有关,纳粹的残暴罪行和普罗大众的痛苦促使他发生了这一改变。
8、一方面,作为自为的存在,因为意识的参与,是自由的,是不确定的,处在不断寻求和运动变化之中。
9、“人就像是骰子一般,把自己投掷到人生之中去”。
10、电影以口水金特的叙述为主线,把恐惧和背叛很好的融合了在一起,营造出一种令人窒息的黑色氛围。电影的结构突破了传统悬疑电影的习惯,处处观众的出乎意料,张力十足,扣人心弦,以致有人惊呼这部电影是不是拍得太聪明,超出了观众的理解力。影片也得益于几位演员的精彩表演,尤其是凯文·史派西。在电影中,凯文·史派西时而怯懦,时而疯狂,始终准确掌握着故事的节奏,把老谋深算的口水金特发挥地淋漓尽致。
11、《密室》(1944)是阐述存在主义哲理的剧本,剧中塑造了3个死后不改生前本性、在阴间互相追逐的亡魂,说明客观世界(包括他人的存在和自己的旧习)直接制约着人的生存和活动,人死之后还念念不忘他人对自己的议论,因而认为“他人就是地狱”。
12、社会上为什么会对存在主义哲学有疑问或“责难”呢?萨特在此书中,列出了四种疑问。
13、接下来介绍几部50-70年代的片子。唐人街可以称得上是70年代黑色电影的代表作,其被誉为上个世纪最好的剧本之悬念的营造,节奏的相扣,还有人物的个性与离奇的答案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流畅而没有任何的不合谐。此片获得了包括奥斯卡奖最佳编剧、金球奖最佳剧情片、最佳男主角在内的多项国际大奖。提到这部电影就不得不提到奥斯卡影帝杰克·尼科尔森,也许大家更多的是从闪灵,飞越疯人院中熟悉他,其实杰克在这部电影的表现力同样是异常精彩,其鼻子上贴胶布的造型已经成为一个经典。
14、拷打别人的人竭力去摧毁他的同类的人性,作为后果,他也摧毁了自己的人性。
15、萨特从自己的出身、儿时的生活环境、所受的家庭教育以及本世纪初充满假想英雄的社会气氛入手,很快发现:“我实际上是一件文化家产。文化浸透了我,我以文化的光辉反射着家庭,如同傍晚池塘反射着白日的炎热。”这个书香子弟受到了典型的法国小资产阶级的文化熏陶。婴儿时丧父,和母亲一起寄居在外祖父母家。外祖父是新教徒,具有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外祖母是天主教徒,骨子里却怀着伏尔泰式的对宗教的怀疑。普卢凭耳濡目染,看出笼罩在他周围的宗教气氛只是家庭喜剧的组成部分。萨特在一九五一年说过:“我出身在一个半耶稣教半天主教的家庭,面对两教的争议,从十一岁开始,我的信念已确定”:“上帝不存在”;并确信“建立在宗教基础上的道德必然导致反人道主义。”在他的著作中曾多次引用尼采的名言:“上帝已经死亡”,并比这位推倒一切偶像和传统的“超人”走得更远,他一反笛卡儿证明上帝存在的逻辑推论,不无过分地扬言能“证明上帝不存在”。这部自传便是他的又一次尝试。可是我们知道,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虽然强调人的价值,把人视为自己命运的主宰,但始终难以完全摆脱宗教的外壳。何况高卢人信奉基督教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基督教思想长期统治着西方文化。人文主义思想尽管与之对立,但人们在探求万有的本原时,总想找个造物主,提出“人为万物之灵”,仿佛人负有神的使命。萨特受到了很深的影响,他虽然多次声称是“彻底的无神论者”,但始终没有讲清楚他提出的“他人”,“他人的目光”和“第四者,即组织者”究竟是什么。
16、这听起来是不是有点想我们道家思想说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道家思想的“道”和存在主义思想中的“意识”是非常类似的概念。所以,其实东西方思想,在表达上很不一样,但是思想的底层是非常类似的,万物的根源是什么,是什么让万物具有了意义等等,这些在东西方思想的深处,几乎都可以得出类似的答案。
17、由于篇幅原因,在这就不再一一赘述了,下面附上剩下20部的片单。
18、在能找到任何真理之前,人必须有一个绝对真理,而这种简单的、容易找到的、人人都能抓住的真理是有的,它就是人能够直接感到自己。
19、人有选择的权利,人通过选择获得自己的本质。
20、《文字生涯》发表后,法国以至整个西方文坛反响热烈,很快被译成各种文字(包括苏联的俄译本)。萨特罕见地受到了各界各派的一致好评,他的自传无争议地被视为大手笔独具只眼、独运匠心的文学精品。诺贝尔奖金的决策者们以为萨特经历了十余年坎坷的社会活动家生涯之后回到了纯文学的领域,为了表彰他的成就,决定向他颁发诺贝尔文学奖金。但是出乎人们的意料,萨特谢绝了这项世界性的最高荣誉。因为这项荣誉不符合他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作为资产阶级营垒的叛逆者,他在皈依、觉醒、解脱之后,决不肯再回到资产阶级营垒。这在他的自传中已经说得清清楚楚:“我成为背叛者,并坚持背叛”;“我来到世上不是为了享乐,而是为了清账”。他不屑跻身于“荣誉席”之列,对他,“过去没有作用”,而“未来吸引着”他。他似乎以自己的行动发展了我国的一句老话:“过去种种譬如昨日死,现在种种譬如今日生”,将来种种譬如今日死。他不愿被荣耀置于死地,而要“从死灰中再生,用不断的创新把自己从虚无中解脱出来”。他说:“每时每刻都是我的不断再生。”重新开始,成为新人,这是他生活的强烈愿望。他的成就在他看来算不了什么,等于零,随风而逝:“必须一个小时比一个小时干得更好。”他总是他自己,同时又是另一个人,不断创造新的自我,生命不息,奋斗不止。他确信:“我的心脏的最后一次跳动刚好落在我著作最后一卷的最后一页上”;“我最好的书是我正在写的书”,“明天写得更好,后天写得好上加好,最后以一部杰作告终。”他当时正潜心于他的鸿篇巨制《家庭的白痴》,后来一直坚持写到双目完全失明方始搁笔,终于以他惊人的毅力实践了自己的诺言。
21、我们可以做许多白日梦,可以失败,可以哭泣,但也可以光芒万丈。
22、1946年,萨特发表了《存在是一种人道主义》一书。
23、我是个百依百顺的孩子,至死不变,但只顺从我自己。
24、拒绝赞扬出自一种想被人赞扬两次的欲望。——拉罗什富科
25、伟大的心灵,在这个世界更喜欢独白,自己与自己说话。
26、我们爱听赞扬,但却配不上它;要想受之无愧,我们就必须热爱赞美人和爱人。——罗杰斯
27、人类所能犯的最大的错误就是拿健康来换取其他身外之物!
28、地狱并不是什么刀山火海,永远和他人在一起,这本身就是地狱,这就是:他人即地狱。咋一听起来这句话和崇尚自由精神的存在主义哲学格格不入,萨特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论呢?
29、思想在我头脑里流过,或快或慢地,我不使任何东西留下来,我让它们自然地逝去。很多情况下,由于缺少借以依附的词句,我的思想始终是模模糊糊的,它们汇成一些含混的但很有趣的形体,互相贪婪地吞噬着,马上我就把它们忘了。
30、我们这些人在这里吃饭喝酒,无非是为了保护我们珍贵的存在,不为其他任何东西,任何东西,没有任何存在的理由。
31、我们的生活样式,就像一幅油画,从近看,看不出所以然来,要欣赏它的美,就非站远一点不可。
32、萨特出于“他那思想丰富,充满自由气息和找来真理精神的作品,已对我们时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被授予1964年诺贝尔文学奖,但萨特没有接受这一奖项,理由是“他谢绝一切来自官方的荣誉”。
33、从另外一个方面看,是意识区别了自在和自为,使它们具有意义,但是意识本身其实空洞和盲目的,没有任何意义的,如果意识没有依附于某个人,那么意识就没有任何意义,意识是有指向性的,也就是它会不断去寻找和依附某个自在的存在物,比如我们看到眼前的苹果、大脑里面想着某个人,这些都是意识的作用,但是如果没有“我”这个主体,意识也没有毫无意义,就空气中的一缕青烟一样。所以萨特说:意识就像一个外在于人和世界的幽灵一样,它无影无相、却又不甘寂寞、四处游荡,它就是:无,就像一个待填塞的空瓶子,总是对存在有所要求,它让“自在”获得意义。而“自在”的唯一作用就是被动地等待意识创造的力量。
34、导演希区柯克,已经成为了悬疑片的代名词。他所拍摄的经典悬疑片太多了,所以此榜单中只挑选了几部他的经典之作。个人认为这部影片是希区柯克电影系列中的最为出色的一部。影片中五个同轴反向变焦十分经典,希区柯克对镜头的运用简直到了极致,眩晕的镜头丝毫不会让观众产生厌恶,反而有很强的代入感,影片整体节奏偏慢,但是最后30分钟,影片节奏突然加快,影片中的所有疑惑都层层撕开。可以这样说,迷魂记不仅放在50年代,哪怕在现代也绝对算是悬疑片的代表作之一。
35、人不是别的,只是他自己所造就的东西,这就是存在主义的第一原理。
36、最主要的一点,是在西方,普遍接受从柏拉图开始的决定论思想——“人”是什么,从人类诞生就已经被确定了。所以,历代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们,都忙于对“人的本质”进行解读。但解读的结果,几乎无例外地都是背后的各种“神”决定了人的本质。存在主义哲学,主要是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则强调,“存在先于本质”,人首先是人,而不是被规定好了的东西。萨特始终宣称,他是一个无神论者。而这样的观点,是很难被不少思想受决定论浸淫两千年的人们所接受的。
37、以上三本哲学论著,主要阐述他受胡塞尔影响的现象学观点。
38、如果试图改变一些东西,首先应该接受许多东西。
39、和平要求每个民族都获得独立,要求相互尊重﹑和平共处;无论在西方还是东方,我们的和平仅有一个意义,每个民族每个人都能够支配自我的命运,也就是自由。在我看来,我们事业的意义就在于我们要经过自由来建设和平,又经过和平使各族人民都获得自由。
40、甚至在最好的、最友爱的、最单纯的关系中,阿谀或称赞也是不可少的,正如同要使车轮子转得滑溜,膏油是不可少的。——列夫?托尔斯泰
41、奇怪而感人的是,这段时光竟如此脆弱。任何东西都无法使它中断,然而任何东西都能使它破碎。
42、生活在没有人去生活之前是没有资料的;它的价值恰恰就是你选择的那种意义。人类需要的是重新找到自我,并且理解到什么都不能使他挣脱自我。
43、在了解什么是萨特的“意识”之前,我们要先了解两个概念:自在、自为。萨特区分了两种存在,一种是“自在的存在“,也就是物的存在,一个杯子,一张桌子等等;另外一种是“自为的存在“,也就是人的存在。它们之间的关键差别在于是否有“意识”。意识具有指向性,有自发性;意识也是自由的。
44、一切哲学都要有个起点。萨特哲学思想的出发点是他多次引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那句名言:“倘若上帝不存在,一切都是可能的。”上帝不存在的假设使萨特处于窘迫的境况,但也使他获得“人注定是自由的”这个立足点。上帝不存在,人的价值失去了终极的依据、尺度和目的,人“被抛入这个混沌的世界”,“没有根据”,“没有意义”,面临这个敌意的、充满威胁的世界,人必然感到“焦虑”、“恐惧”,与生俱来的自由意味着“痛苦”、“苦恼”。那么人来到世上干什么?人的本质是什么?我是谁?这样,人的实在,人的地位,人的意识(即“自我”,主观之我),总之,“人”成了萨特存在哲学的中心问题。大凡哲学家把目光盯着人的共同性、人的本质这一普遍概念上,再根据这个普遍概念确定道德标准:“人的本质先于存在。”萨特把这个论点颠倒了过来:“人的存在先于人的本质”,指出人赤条条来到世上并无本质可言,人“自我存在”以后才获得“自我本质”。萨特不同于弗洛伊德,后者否定社会现实世界对“自我”具有决定性的制约作用。而他却承认人的存在决定人的意识:我们的思想“自然而然产生于我们所接受的文化”,但他认为可以摆脱外在世界的决定性作用而进行“自我选择”,“自我设计”,这种自由在他看来是绝对的。战争的悲剧使他明白:“单在任何情况下选择总是可能的结论是错误的,非常错误,以致后来我自己批判自己。”
45、到这里,萨特的存在主义已经显示出与海德格尔思想的巨大区别。
46、世界是荒诞的,人生是痛苦的,生活是无意义的。
47、睡觉是向死亡的借贷,睡得越多越长,那么还款期也越长。
48、你是自由的,所以你选择吧--这就是说,去发明创造吧。没有任何普遍的道德准则能指点你应当怎样做:世界上没有任何的天降标志。
49、如果你能够回到过去改变你人生中的一件事情,会发生什么事情?对于约翰·苏利万来说,这没有问题,他将阻止一件1969年10月12日发生的一场悲剧,使他的当年做消防员的父亲能够逃离那场火灾死神的魔掌。影片结局很完美,平行空间的影响很棒!
50、萨特还从世界观的高度对自己进行了剖析,承认自己“骨子里是柏拉图学派的哲学家,先有知识后见物体”。他把概念“作为实实在在的事物加以接受”,认为“概念比事物更真实”,以致他“对一切的理解都是颠倒的”。譬如,“动物园里的猴子反倒不像猴子,卢森堡公园里的人反倒不像人”。从而“把文字看作是事物的精髓”,对他来说,“写作即存在”,他的“存在只是为了写作”。他说:“由此产生了我的唯心主义,后来我花了三十年的时间方始摆脱。”他长期把他的笔当作利剑,此时不无感叹地承认“无能为力”:“文化救不了世,也救不了人,它维护不了正义”。这个认识在他是长期而痛苦的努力的结果,得来不易。他终于“心明眼亮”了,“不抱幻想,认清自己真正的任务”:全心全意地投身于人民大众为自身解放的运动,这才是使他“彻底获救的事业”。
51、人自从他被投进这个世界的那一刻起,就要对自己的一切行为负责。
52、赞扬对高贵者是鼓励,对平庸者则是追逐的目标。——查·科尔顿
53、到这里,萨特的存在主义已经显示出与海德格尔思想的巨大区别。
54、1945年,萨特创办了《现代》杂志,传播存在主义思想。
55、所有的人把时间花在了互相解释以及庆祝他们意见相同上。我的天,他们是有多看重”所有的人意见相同“这件事。
56、他后来还创作了大量的小说和剧本,写了众多的评论,就不多说了萨特是个值得钦佩的传奇式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