茨威格简介资料精品好句62句

admin 59次浏览

最佳答案茨威格简介资料 1、茨威格在这种情况下选择流亡海外。虽然他拥有优越的物质条件,但是精神上的折磨往往甚于肉体上的酷刑。茨威格身在国外,没有受到他的亲友们遭到的厄运,但......

茨威格简介资料

1、茨威格在这种情况下选择流亡海外。虽然他拥有优越的物质条件,但是精神上的折磨往往甚于肉体上的酷刑。茨威格身在国外,没有受到他的亲友们遭到的厄运,但他去国离家,成为四海飘零的流亡者,内心同样各受折磨。他那敏感的心灵,既承担着自己的痛苦,也分担着在祖国受迫害的亲友、同胞的忧患。

2、茨威格代表作品:《象棋的故事》、《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长篇小说《心灵的焦灼》。

3、于是,我也就势必成了一个手无寸铁、无能为力的见证人,目击人类不可想象地倒退到以为早已被人忘却了的野蛮之中,这是一种有它自己纲领性的自觉情条的反对人性的野蛮,使我们在经过了若干世纪之后,重又见到了不宣而战的战争,见到了集中营、严刑拷打、大肆抢劫和对不设防城市的轰炸。(茨威格简介资料)。

4、1902年,转入柏林大学攻读哲学;维也纳《新自由报》刊出了第一篇小说《出游》,取材于《圣经》;

5、退了将近一千年的同一时代里,也看到了同样的人类由于在技术和智力方面取得的未曾预料到的成就而使自己大大进步,一跃超越了以往几百万年所取得的业绩,且看:用飞机征服了太空,地面上的话可以在同一秒钟之内传遍全球,从而克服了世界的空间距离;原子的裂变战胜了最险恶的潜伏疾病,这些昨天还不可能的事情,如今几乎每天都在重演。

6、茨威格去世后,巴西总统下令为这位大师举行国葬。1945年以后,茨威格的作品首先在美国和日本,接着在苏联引起强烈反响,惟独在德语国家似乎为人所遗忘。直到1981年,茨威格诞生一百周年,联邦德国S·费歇尔出版社重版了茨威格的作品。(茨威格简介资料)。

7、由于不能做一个名副其实的丈夫,在妻子面前感到羞愧,这种羞愧持续愈久,他就愈可悲地听从她,妻子就可以从他那里得到想要的一切,他对妻子也就毫无抵抗能力,他无限地迁就她来赎取内心的负罪感。

8、茨威格出身富裕犹太家庭,青年时代在维也纳和柏林攻读哲学和文学,日后周游世界,结交罗曼·罗兰和弗洛伊德等人并深受影响。创作诗、小说、戏剧、文论、传记,以传记和小说成就最为著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从事反战工作,1934年遭纳粹驱逐,流亡英国和巴西。1942年2月22日在巴西自杀。(来源于网络)

9、然而,无论是在当时还是在此后的几十年里,许多人依然无法理解为什么茨威格夫妇会自杀。在1942年,茨威格并不像大多数流亡者那样生活窘困,恰恰相反,他的书在美国和巴西继续畅销,他在巴西备受礼遇,作品朗诵座无虚席。虽然他从1934年就离开了祖国奥地利定居伦敦,1940年去美国纽约,然后又去了巴西,但所到之处,茨威格始终是被人们尊敬爱戴的名人、德语文化的象征与良知之一。在巴西的最后几个月里,茨威格完成了《昨日的世界》和他的最后一部中篇小说、极负盛名的《象棋的故事》。在大半个世界陷入战乱的时刻,他衣食无忧,还有一个深爱他的妻子陪伴,但是他却选择了死亡,洛蒂也追随他而去。

10、像易卜生所说的那样,一艘船要沉了,最紧要的是救起自己,他开始逃。先是英国,然后是美国,最后逃到了巴西——一个故国沦陷者横跨三大洲的流亡地理。

11、小说表面上讲述了一条从纽约开往南美的轮船上一位业余国际象棋手击败了国际象棋世界冠军的故事,实际上讲诉了纳粹法西斯对人心灵的折磨及摧残。作为人文主义者的茨威格借这篇小说表达了他对纳粹法西斯的痛恨。他以这种文学形式的抵抗加入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行列。

12、茨威格的人道主义精神在他的传记作品中展现得淋漓尽致,有人在风雨中抱紧自由,茨威格选择在历史中抱紧自由。在《良心反对暴力》中,他以如椽之笔,生动而又真实地再现了十六世纪宗教改革运动的历史片断。宗教改革家加尔文在日内瓦清除了天主教专制统治的影响,却建立了新教神权政治的独裁,压制所有信念,西班牙神学家、科学家塞尔维特因此被判处火刑。

13、斯蒂芬·茨威格(Stefan Zweig,1881年11月28日—1942年2月22日),奥地利小说家、诗人、剧作家、传记作家。代表作有短篇小说《象棋的故事》、《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长篇小说《心灵的焦灼》,回忆录《昨日的世界》,传记《三大师》和《一个政治性人物的肖像》。

14、茨威格在巴西的声誉极高,他自己也十分喜欢巴西,甚至写了一本歌颂巴西的书,认为巴西的多元文化可以作为将来世界大同理想的蓝图。那他为什么要在他心目中的人间天堂——巴西——自杀?普罗契尼克并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只从各种细节上提供几条线索:茨威格的流亡生活受到了他的声名之累,起初巴西官方对他隆重招待,后来逐渐冷淡,而巴西的部分作家也开始对他有微词,批评他政治立场不够坚定。他和妻子每天生活规律,勤奋写作,但他在欧洲的所有藏书,都荡然无存,手中只剩几本经典名著,包括歌德全集、蒙田散文集和巴尔扎克小说(他为后两位作家写了传记)。这个欧洲文化遗产的失落,显然对他的打击更大,使他觉得距离自己的精神故乡越来越远,最后走上“穷途末路”。这本书的中文译名很雅致,是意译。“放逐”的英文“exile”有两个意思,既指放逐的行为,也指茨威格这个自我放逐的人;而“impossible”一词在此也语义双关,既指不可能,也指“穷途末路”的困难,英文书名的副标题点明:StefanZweigattheEndoftheWorld,即是茨威格走向世界的穷途末路的过程。

15、1934年遭纳粹驱逐,先后流亡英国、巴西。

16、1920年,与离异并带有两个孩子的温德尼茨结婚;

17、相信每一个愿意在死前认真留下遗言的人,即使是在此最后的艰难时刻,也是深爱着这个世界的。也正是这种深爱最后让茨威格无法承受。和二十四年后被逼自杀的中国翻译家傅雷不一样,在巴西的茨威格是自由的。如果他能够与故乡切割,他或许可以在南美颐养天年。然而他做不到。不是绝望,只是失去了耐心,他想早点休息。终于,在漫漫长夜里,他主动熄灭了人生的灯盏。他带走了自己的肉身,但把光明继续留在了这里。他在遗言里宣告黑夜终将过去,太阳照常升起。

18、1912年,独幕剧《变换不定的喜剧演员》问世,同年上演;

19、《人类的群星闪耀时》讲述了许多个非常重要的历史瞬间:涌动着匪徒、探险家、叛乱者兼英雄血液的巴尔沃亚成为第一个看到太平洋的欧洲人;仅仅一秒钟的优柔寡断,格鲁希元帅就决定了拿破仑在滑铁卢之战中失败的命运;七十多岁的歌德像情窦初开的男孩爱上了十几岁的少女,求婚未遂之后,老人在萧萧秋色中一气呵成地创作了《玛丽恩巴德悲歌》;流亡国外的列宁不顾自己的荣辱毁誉,乘坐一列铅封的火车取道德国返回俄国,十月革命就这样开启了历史的火车头……

20、在《玛丽·斯图亚特》中,茨威格在传写苏格兰女王玛丽·斯图亚特时,始终将她与英格兰女王伊丽莎白进行对比,并认为伊丽莎白和玛丽·斯图亚特不仅作为女王,而且作为女人,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典型。

21、斯蒂芬·茨威格自杀的原因:在二战期间,他看到二战连天的炮火和大范围的死伤,他的理想、对人类未来的设想破灭,看到的是人性泯灭,道德沦丧,人类堕落,使他理想破灭,万念俱灰,最终自杀。

22、茨威格常说,95%的商学院教授从未经营过自己的公司,由毫无企业经营管理经验的老师教授商学院学生不免有局限性。以他创办上百家企业的丰富经验和优势,将为他的商学校学员提供更实用的技能,及在真实世界中实践的机会。

23、偏偏阿伦特对茨威格批判得最厉害。在一九四八年写的一篇书评中,她毫不留情地说,他只不过是一个不甘寂寞、喜欢附庸风雅的通俗作家,为了沽名钓誉,讨好维也纳保守的中产阶级,身为犹太人而毫不自觉;在回忆录中他太过沉醉于怀念维也纳的“太平盛世”而不提内中的各种种族矛盾和文化冲突,甚至纳粹兴起后导致他流离失所,而他只顾自己的名声,迟迟不以犹太人的身份表态反抗。总而言之,在阿伦特的眼中,茨威格一无是处,只有几篇文章写得还不错。

24、 1937年,与妻子分居,次年友好地离婚;

25、在我自觉自愿、完全清醒地与人生诀别之前,还有最后一项义务亟须我去履行,那就是衷心感谢这个奇妙的国度巴西,它如此友善、好客地给我和我的工作以憩息地场所。我对这个国家的热爱与日俱增。

26、茨威格通过肖像描写,凸显出了陀思妥耶夫斯基忧郁的神情、悲哀的气质和智慧的神采。

27、茨威格对心理学与弗洛伊德学说感兴趣,作品擅长细致的性格刻画,以及对奇特命运下个人遭遇和心灵的热情的描摹。

28、1936年,发表以中世纪的宗教改革为背景的传记《卡斯台里奥反对加尔文》;长篇小说《心灵的焦躁》,1940年被搬上银幕。

29、 《三大师传:巴尔扎克、狄更斯、陀思妥耶夫斯基》

30、在相当一段时间里,我一直以为茨威格主要是写直击人心的爱情故事。茨威格和弗洛伊德是好朋友,似乎也深受影响。仅仅把弗洛伊德看成是一位精神分析学家,其实是对他的低估。在哲学史和思想史上,弗洛伊德是对理性主义的重要批判与反动。茨威格大约算得上他在文学界的重要同路人吧,茨威格的故事,大多逸脱社会规范,仿佛匪夷所思,直击人心深层。

31、在我的今天和昨天之间,在我的扶援直上和节节败落之间,是何等的不同,以致我有时仿佛感到我一生所度过的生活并不仅仅是一种,而是完全不同的好几种,因为我常常会遇到这种情况,当我无意之中提到我的生活时,我就会情不自禁地问自己:我的哪一种生活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生活,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生活,还是今天的生活。

32、茨威格这个名字,最近几年在英语世界似乎又开始出现了,他的名声有死灰复燃的趋势。原因之一是两部相当轰动的影片《布达佩斯大饭店》(TheGrandBudapestHotel,2014)和《茨威格:再见欧洲》(StefanZweig:FarewelltoEurope,2016)。这两部影片的风格迥异,但都和茨威格的生平和作品密切相关,也代表两种不同的诠释方式。

33、作为人文主义者的茨威格借这篇小说表达了他对纳粹法西斯的痛恨。他以这种文学形式的抵抗加入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行列。

34、结果,阿蒙森队于1911年12月11日到达南极,捷足先登,并顺利班师。斯科特队付出了艰苦卓绝的努力,终于在1912年1月18日到达了南极点,却比阿蒙森队晚了将近5个星期。

35、去年友人送给我一本英文书TheImpossibleExile:StefanZweigattheEndoftheWorld(《褚威格最后的放逐:一个永恒过客的错位人生》,黄中宪译,台北大块文化2016年),作者普罗契尼克(GeorgeProchnik),追踪茨威格在美国和巴西的流亡生活,内容很丰富,甚至有些琐碎。这位犹太作家在纳粹兴起后不久,一九三四年先逃亡到英国,后来到美国,在纽约北部郊区一个小镇找到民居租住,生活当然今非昔比。从书中他那个时期的照片可以看出,西装革履的茨威格,嘴上留着当年流行的小胡子(这成了他的“招牌”),略显不安之状,也还保持着一种贵族的矜持。普罗契尼克把这一段生活的艰苦,描写得相当详尽,还带点挖苦。茨威格在纽约不停地帮助其他欧洲流亡作家,因为向他求助的人太多,他不胜其烦,忙得筋疲力尽。一九四〇年夏,他和第二任夫人萝特移民巴西,受到巴西朝野的欢迎,在巴西首都北部山区一个小城彼得罗波利斯(Petropolis)租了一栋别墅居住,表面上生活安定,却突然在一九四二年二月二十二日——他过了六十岁生日不到三个月——夫妻双双服毒自杀。

36、茨威格出身富裕犹太家庭,青年时代在维也纳和柏林攻读哲学和文学,日后周游世界,结交罗曼·罗兰和弗洛伊德等人并深受影响。

37、茨威格和夫人在一九四二年双双自杀的消息当然轰动一时,然而不到三年欧战就结束了。二次大战后,茨威格的名字的确从英语世界消失了;而同时卡夫卡在美国却开始名声大噪,因为他的作品的英译本终于出版了,并且立刻受到学院派批评家的欢迎,被公认为现代主义的开山者。而同一时代其他德语系统的小说家,赫尔曼·布洛赫(HermannBroch)和穆齐尔(RobertMusil),反而乏人问津。就我自己而言,要不是读了昆德拉的《小说的艺术》,书中大赞这几位中欧文学的现代大师,我也不会找他们作品的英译本来读。对于欧洲文学的谱系,英美学者一向偏重波特莱尔以降的法、英文学传统,相对忽略德奥文学。像茨威格这样的作家,文风本来就接近德国浪漫主义的风格,和卡夫卡所创造的那种前所未有的现代荒谬意境,相差甚远,因此显得更过时。

38、 1926年,发表文章《匆忙的静中一瞥》;

39、不过,如果我们能以自己的见证为下一代人留下我们那个时代分崩离析的真实情况,哪怕是一星半点,也算是我们没有完全枉度一生。

40、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三大师(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

41、劳伦斯·奥茨(LawrenceEdwardGraceOates,1880年3月17日_1912年3月17日),英国皇家禁卫军骑兵上尉,南极探险家。

42、《昨日的世界》又是茨威格作品中的一个例外。这部书写于流寓之中,没有任何书籍与资料可供参考,仅凭记忆所及,回顾了一生的经历。但它不是一部私人回忆录,甚至不是个人史,而是茨威格亲历的半个世纪欧洲史。如果从严格的史学角度,这些个人经历多半无从考证,更何况茨威格的叙述里,相当一部分是他自己的感受与思想。和他的小说一样,心理活动的描述往往是最出色的地方,而这些与他的人物勾勒交织在一起,构成一部感性而又赋予洞见的历史著作。

43、对我们这一代人来说,不存在任何的逃避,不可能像我们先辈那样置身于局外;由于同时性的新机制,我们始终和时代休戚相关。如果炸弹在上海摧毁房屋,在受伤的人尚未被抬出他们的房屋以前,我们在欧洲的自己房间里就已经知道了。发生在一千海里以外大洋那边的事,很快就会印成图片展现在我们面前,犹如亲临其境。

44、这篇书评所针对的就是茨威格死后出版的回忆录《昨日的世界:一个欧洲人的回忆》(DieWeltvonGestern:ErinnerungeneinesEuropäers/TheWorldofYesterday:MemoirsofanEuropean)。茨威格的这部回忆录,我倒是早已读过,不过初读时只关心书中描写的十九世纪末维也纳的文化和生活。茨威格的确把他所谓的“太平盛世”(全书前两章)写得美轮美奂,歌舞升平,感觉不到什么危机。他认为欧洲城市没有一个像维也纳那么热衷文化,这个哈布斯王朝的首府得天独厚,海纳百川,汲取了德意志、匈牙利、意大利、法兰西、西班牙、弗拉芒等文化,将之熔于一炉。而在音乐和戏剧方面,维也纳更是首屈一指。最令年轻人崇拜的是剧院的演员和交响乐团的乐师,而当年的指挥家马勒更是一个大人物,如果在街上见到马勒,是一件了不起的大事,值得“像打了胜仗一样,洋洋得意地对同伴们报告”。在众星云集的文学界,最令茨威格佩服的是剧作家和诗人霍夫曼斯塔尔(HugovonHofmannsthal),茨威格第一次听年轻的霍氏朗诵他的作品,惊为天人,他引了另一位已经成名的作家施尼茨勒(ArthurSchnitzler,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施蛰存曾经翻译过他的小说)的话说:“我觉得自己生平第一次遇见一位天才”,“自歌德之后,无人出其右”。这两位当年大名鼎鼎的作家,现在知道的人恐怕不多了,我是从休斯克(CarlSchorske)的名著《世纪末的维也纳》(Fin-de-SiécleVienna:PoliticsandCulture)中读到的,但书中只有一页提到茨威格。

45、对此,茨威格慨叹:伊丽莎白,一个现实主义者,在历史中取得了胜利;玛丽亚·斯图亚特,一个浪漫主义者,在诗歌和传奇中获得了成功。

46、 1934年,历史人物传记《鹿特丹人伊拉斯谟的胜利与悲哀》;

47、我从未把我个人看得如此重要,以致醉心于非把自己的生平历史向旁人讲述不可。只是因为在我鼓起勇气开始写这本以我为主角—或者确切他说以我为中心的书以前,所曾发生过的许许多多事,远远超过以往一代人所经历过的事件、灾难和考验。

48、1939年,二战爆发,奥地利被侵占;失去国籍;与阿尔特曼结婚;

49、而玛丽·斯图亚特是历史上一个颇有争议的人物,她的一生像谜一样,可茨威格认为:“只有激情才能揭开一个女性的心扉;只有在爱和痛苦中,一个女性才能成长起来。”所以他在《玛丽·斯图亚特》中主要就是从心理角度包括性心理的视角来分析和解剖玛利亚·斯图亚特的言行、性格及命运的。

50、三毛《梦里花落知多少》| AlfredTennyson: Ulysses

51、在传写托尔斯泰时,专门用“肖像”一节来描写托尔斯泰那张普通农民的面孔:青年时代的托尔斯泰,面孔轮廓是粗线条的,外貌毫无艺术感,显得很粗野,几乎是平庸粗俗;头顶上是密集而杂乱的一束束头发,像是晃动的浪花;眉毛粗壮,像是扭结在一起的树根,又像是茂盛的灌木;稠密的胡须,像是主教式的胡子,如波涛涌流;这张脸是每个俄国人都可以有的脸,平凡而又平常。但是,在这张平凡无比、平常至极的脸上却有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茨威格认为这犀利、审视的目光,是无法防御的,在这种穿透力极强的目光面前没人能够撒谎。

52、 1901年,出版第一本诗集《银弦集》,收录50首诗歌;

53、茨威格的作品,尤其是他的小说创作,主要以“情感、激情—情欲、女性”为主题,通过描写人物的内心世界,而展现出的各种复杂丰富的感情活动和心理状态,恰与中国读者的审美期待视界相融通。

54、我的美国朋友鲍勃来自加州,毕业于伯克利,是标准的自由派,近日被华人暧昧地私下里称为“白左”的那种美国知识分子。他曾经为了学中文不远万里留学北京,成果之一是娶了一位东方太太,然后一道来到芝加哥一所大学任教。我已经记不清是怎么认识他的,不过鲍勃因为对中国文化的热爱,有时慷慨激昂、有时痛心疾首,留给人深刻印象。虽然在象牙塔中,还走过不少地方,鮑勃骨子里是一个简单明亮的美国人,充满爱国主义自豪,对未来的发展、对自己的价值观深信不疑。他的乐观情绪听上去似乎没有错,弗朗西斯·福山也正在宣讲历史的终结,但是我对于自信的、一厢情愿的未来预测向来持保留态度。我告诉鲍伯,我们这一代中国人从小受的教育是“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长大以后,发现原来小时候是在饥饿与苦难之中,所以对道路的曲折有很深切的体会。我又告诉他,在十九世纪末,欧洲也曾经是一片祥和,仿佛站在世界的巅峰,谁也不曾想到世界大战与革命说来就来了。

55、北师大校长董奇曾在2015级毕业典礼上讲道,“大家对我校文学院退休教师舒昌善的名字可能并不熟悉,三十多年来,舒老师翻译了世界著名作家茨威格几乎所有的历史传记作品。如今高龄的他,每天还会出现在图书馆德国大百科全书阅览区。他说,我并不渴望别人谈论我是谁,而是希望五十年后还有人认真读这些伟大的作品。”

56、1911年,结识弗洛伊德,并一直保持友谊;悲剧《滨海之宅》问世,次年上演;第二本小说集《初次经历—儿童国度里的四篇故事》出版,收录《朦胧夜的故事》、《家庭女教师》、《灼人的秘密》和《夏天的故事》;

57、1910年,发表专著《艾米尔•瓦尔哈伦》;

58、茨威格在巴西小城Petropolis的住处

59、未完成遗作:两卷本《巴尔扎克》、《蒙田传》

60、如在《玛丽·安托内特传》中,玛丽·安托内特15岁时嫁给年仅l6岁的法兰西王太子即后来的路易十六。可是新婚之夜,由于:“太子生理上令人难堪的障碍。房事不能进行,……今天和明天没有完成,今后几年仍然如此”。路易十六虽然贵为一国之君,性无能却使他性格胆怯、懦弱、迟钝、笨拙,缺乏自信心、意志力和主见,延宕迟疑。

61、舒昌善17岁报考了南京大学德语系。舒昌善在1984年第一期《读书》杂志上发表《真实、渲染、魅力》一文,介绍茨威格的《人类的群星闪耀时》并接受了出版社让他翻译此书的邀请,从此和茨威格结缘,翻译了他的大量著作。舒昌善先生40岁时到德国进修,后辗转到北京师范大学任教。

上一篇:茨威格简介50字精品好句51句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