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答案木心的书怎么样 1、你还没缓过神来,辉煌的交响乐又不知从哪儿冒了出来,巴赫,贝多芬,柴可夫斯基出现了;定了定神,努力的跟上去,推开门,那里面站着的却是梵高,塞尚。你......
木心的书怎么样
1、你还没缓过神来,辉煌的交响乐又不知从哪儿冒了出来,巴赫,贝多芬,柴可夫斯基出现了;定了定神,努力的跟上去,推开门,那里面站着的却是梵高,塞尚。你彻底崩溃了,他太“自恋”了,完全不顾及读者,只自顾自的讲,在世界文学史中自我观照,投射出一个落寞的影子,和整个中国作家圈都格格不入。但有时他又会抛出一句抽烟这种事还是我来的玩笑话,俏皮乖张的泯然众人。它像文学史,托了郑振铎《文学大纲》的福,整本书时间脉络相对清晰明了,非常粗糙地呈现出各国文学发展的原貌。但这种近乎百度百科的呈现方式,使得其价值低劣的可怜,在各种学派和作家的简介当中,完全可以看出百度百科的痕迹,陈丹青的上课笔记,也是敷衍的可以。阿城评价木心说:共和国缺这样本来就应该有的知与识的构成。我不得不承认,足以当此殊荣。木心先生的语言被载于书,无疑使其没落的贵族形象更加立体,但其自身的这种知与识,对于读者而言,是一种几欲断裂的鸿沟,因知识缺乏而形成一块理解屏障,造成难以取径,得其观点而不得其法的结果,而全书体量之大,贯穿欧亚大陆,匆匆读去,有如囫囵吞枣,脾胃难消。所以此书值得借鉴,值得对照,值得商榷,却不值得参考,它太不严谨了,有太多武断的地方。
2、“我是一个人身上存在了三个人,一个是音乐家,一个是作家,还有一个是画家,后来画家和作家合谋把这个音乐家杀了。”——木心
3、(提问1):赵文瑄先生,今天很难得,有一个问题是刚刚你们朗诵完之后脑子里冒出来的,我是1982年的,我大概在八九岁的时候读到《三毛全集》,三毛和木心是到现在为止两个随时让我泪流满面的人,不论何时、何地、何处,我刚才一直在想他们两个之间到底有什么共鸣,虽然在木心先生这个活动上提到其他的作者,我不知道这样是不是不够礼貌,但是现在是我真是的感受,可能赵文瑄先生帮我回答是比较合适的,因为您是台湾过来的。三毛对我来说是一个比较遥远的梦一样的人,木心先生对我来说也一样。希望赵文瑄先生,不知道您对三毛和木心先生之间有什么感受?
4、木心小说的英译者童明教授曾目睹手稿,并以之为题做过一个木心访问,“它一共是66页,很薄的纸,很小的字。写的两面,就是132页。如果一页按5000字计,有66万字。”
5、今天,木心离开我们八年了,但他干净的气质和坚韧的性情,却从总能在黑暗处,将你我点亮。
6、陈丹青在木心的葬礼上用了这段贝多芬135号四重奏第三乐章。还有一首木心曾经点名喜欢过的,肖邦第二钢琴协奏曲的慢乐章“葬礼进行曲”。
7、 ——HiltonKramer,《中国囚徒轻振衣冠》
8、许多人骂狄更斯不懂艺术——难怪托尔斯泰钟情于狄更斯,我也来不及似的赞美狄更斯。
9、我这样总结《活着》与《文城》:一边自我否定,一边重整旗鼓。一边自卑,一边骄傲。一边诅咒命运,一边享受生活。《文城》就是《活着》的前传。
10、或许事实正是,是我们在读木心,也是木心在读我们;是我们在谈论木心,也是透过谈论木心,我们纷纷显影了自身。
11、这是一个奇怪的组合:听课人几乎全是画家,没有迹象表明有谁听过文学史,或职志于文学,课中说及的各国作家与作品,十之六我们都不知道——木心完全不在乎这些。他与人初识接谈,从不问起学历和身份。奇怪,对着这些不相干的脸,他只顾兴味油然地讲,其状貌,活像谈论什么好吃透顶的菜肴。我猜他不会天真到以为众生的程度与之相当,但他似乎相信每个人果然像他一样,挚爱文学。
12、高中有一段时间开始大规模的阅读木心,每天晚上读。但是也有史航老师讲到的那个问题,生字太多,所以我会隔一天读,隔一天查生字,今天查一遍,明天读就会很顺畅。关于生僻字的问题,我当时的一个老师读书特别多,我把木心推荐给他,他说他不知道,我特别开心,我说原来你也有不知道的。他读了之后我问他,你是不是觉得有很多生僻字?他说没有啊,我没有觉得有生僻字。他说反而它让我觉得宝刀未老,我当初学那么多字今天终于派上用场了。
13、以下追踪记忆,由年龄顺序排列,大致是全程到课、长期听课的学员名单:
14、来源:牛皮明明(ID:niupimingming)
15、但在九十年代的时候,他就借了这句话,我们当时牛逼烘烘跑到美国来,其实弄到最后骑虎难下。这个虎是指的美国。他说你怎么还不走啊,你骑到我这儿。而他的习惯是这样的,一句笑话上来我们哄堂大笑,他灵感下一句就来了,我知道他一定会有下一句,有时候还有第三句、第四句、第五句,他马上另外一个成语谈虎色变,因为我们大家都在谈美国,其实美国不知道我们在谈他们。你们谈些什么?所以谈虎色变虎也惊。
16、(陈丹青):这个说得好,非沪非京,你可以写出来。
17、“人人都在受苦。”这是木心的口头禅。在遗稿中,他再次写道:“人人都在受苦。无例外。”
18、在《回望红尘》的引言中,他写到:“小时候,我盼望自己成为画家,而且是大画家。但在那个富于幻想的童年,我怎么也没有料到将来会出家当和尚。在自己生命生命的旅途中,原本没有这样的计划。而这就像是命定的,冥冥中有一种力量在左右着你,任你怎么挣扎,到头来还是把你推向那个早已为你安排好的路程.......”
19、陈丹青和木心都是艺术学生联盟的在册学生。“这所百年老学院在曼哈顿57街第七大道,当时已经没落了,陈逸飞介绍大家去那里,签证不难,随进随出,阶段性交费,所谓学业就是画人体模特之类。一群上海人在那混,岁数最大的就是木心。”
20、其实我是想呼应一下刚才丹青先生说的一开始觉得很少数人喜欢,后来很多人喜欢,越来越多以至于到前两天我看史航转这个活动,我转了一下,现在喜欢木心先生的人已经多到,我身边文艺优越感的人已经有点鄙视我来参加这个活动。
21、陈丹青头一回看木心的画,立即想到四五十年代的杭州艺专、上海艺专怎么还有“漏网之鱼”。“我非常惊讶,一部分是纸本的,明显学林风眠,当时觉得比林风眠境界大多了。更惊讶是忽然他拿出转印的那批小画,迷你型风景,几乎失去了尺寸,但图像记忆完全是北宋的,元代的,同时试图变成一种现代的个人款式。”陈丹青回忆道,“我说木心哎!你这是达·芬奇影响啊。当时我们走在马路上,他居然就在路当中站下来,非常危险呀,旁边车来车往,他说啊呀!给你看出来啦……我指的是《蒙娜丽莎》背景的山水,那种精微和广大。”
22、时隔二十年后,由陈丹青笔录的《文学回忆录》终于问世。这是一本什么性质的书?
23、小说背景大体在清末到民国之间。那些年时事动荡,人们犹如被狼猎捉的羊群般,各找各的路。活下去已经算是奢侈。良知也好,道德也罢,说白了都是一种秩序下的产物。在性命面前,又有多少人能为人性坚守不渝呢?我有疑问,阿强和小美凭手艺完全可以自足,为什么要去盗林祥福,林也是凭自己的手艺成为溪镇的富豪乡绅。我觉得小美这个形象挺有意思,既不能说是个恶人,但也不是个好人。看完作品之后,单纯去判断谁是好人,谁是坏人其实真的毫无意义,人性地解读才是小说的价值。人性中的善良,丑陋,自私,坚守,质朴,自省,古板,贪婪忍耐…当这些交织缠绕在一起时,所产生的冲突与善意之间种种对立,反映出个人与时代间的光辉与悲剧才是该享受精彩之处!
24、(史 航):刚才说到木心,有一个词叫称兄道弟,称兄道弟以前人说万物皆为我有,这是很难的,但是看木心谈论很多东西,他真的都如兄弟一般。兄弟一般不是在套词,不是在装熟,是因为他就觉得我跟你之间没有隔那么远,你们怎么会觉得隔那么远。
25、听课五年,我所累积的笔记共有五本,多年来随我几度迁居,藏在不同寓所的书柜里,偶或看见,心想总要静下心再读一遍,倏忽近二十年过去了,竟从未复读。
26、无巧不巧,1984年,《倾城之恋》被上海《收获》杂志刊载,张爱玲就此重返大陆阅读视野,阿城误以为她是躲在上海里弄的高手。同一年,真正长期隐在上海里弄的木心,名震彼岸文坛。
27、阿城读书比我多太多了,他古今中外读过很多。我读的很少,但是我也记得在三岁就读鲁迅,四岁就读托尔斯泰,读当时能够到手的所有所谓世界名著。懂吗?其实不懂的,但是我不太在乎懂,我在乎的是你读了,你感到了什么,这个会记住一辈子。我现在读书,包括三十多岁以后读书,记忆力差远了。
28、十八年前,一九九四年元月九日,木心讲毕最后一课。那天是在我的寓所,散课后,他穿上黑大衣,戴上黑礼帽,我们送他下楼。步出客厅的一瞬,他回过头来,定睛看了看十几分钟前据案讲课的橡木桌。此后,直到木心逝世,他再没出席过一次演讲。
29、懋,读作mào。意思有5种,分别是 勤奋努力。 古通“茂”同“茂” 简为茂,盛大。勉励,鼓励。美。 高兴。出自东汉·许慎《说文》、《书·盘庚》、《国语·晋语四》、《书·益稷》。
30、我不再爱她,这是确定的,但我也许爱她,爱情太短而遗忘太长。————聂鲁达
31、木心(1927年2月14日—2011年12月21日),本名孙璞,字仰中,号牧心,笔名木心,中国当代作家、画家,在台湾和纽约华人圈被视为深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英和传奇人物。出版多部著作。1927年生于浙江嘉兴市桐乡乌镇东栅。毕业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1982年定居纽约。2011年12月21日3时逝世于故乡乌镇,享年84岁。
32、木心在乌镇最后的岁月中间,并没有太多的他自己的文字提到,只是每个访客的印象,而访客中间可能很多人并不形成文字或者没有看到。我想知道最后乌镇的木心,他有什么给你印象深的?因为我个人每次去乌镇,但我觉得就是空谷而无足音,真是一个空谷,这个山很空了,不仅人走了,连足音也不再响起了。所以很想听听乌镇的木心的事情,丹青可以给我们随便聊聊。
33、咱们中国的经典史学著作也很多,绝对能拓展眼界,但译文版读起来没有文言文版那种韵味,需要具备一定的文言文基础和社会阅历才容易体悟,不符合题主要求的容易理解,因此不推荐。
34、(史 航):所以我们知道一些新的送客手段(笑),甚至是一些逃单的办法。其实我最早对黄轩有印象,我喜欢这个演员,今天特别奇怪,刚才轩儿跟丹青表白的时候隔着孙郁老师,孙郁老师就得往后躲着点,因为他们要互相看。我现在跟轩儿也是这意思,我当初就是看《黄金时代》,他演的是一个作家,叫骆宾基。
35、当愚人来找你商量事体,你别费精神——他早就定了主意的。
36、莎士比亚吗,他全无所谓,随随便便就得了第一名。幸亏艺术上是没有第一名的。
37、2021年度学习乡村振兴系列重要讲话,周惠撰写特稿《厚植乡村情怀 凝聚振兴力量》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主管的中国农村杂志社公共性刊物《美好生活》2021年11月刊发表。
38、我还要提到一句,我那时候看木心还是兴趣昂然的看,因为它比较短,你看完一则又想看下一则,整天看完为止,而且那时候经常刊载他的这些随想。可能因为这个比较讨喜,对读者来说。有一天突然看到他有一段话是批评张爱玲的时候,那时候我很年轻,是张爱玲的粉丝,其实不大懂那个话。
39、你也可以说,他的立场是稳健的。从该书纲目及其对文学流派的介绍来看,木心的讲述脉络清楚,兼顾中西,贯穿传统与现代,殊为不易。中古波斯及阿拉伯文学仍是学院课本的冷僻一角,通常只是简略提一下,木心讲起来却如数家珍,如见满天繁星;他对这类作品的熟稔和偏爱,不过是邀请我们和他一道去品尝中古诗人的酒和智慧。
40、1994年1月9日,木心在陈丹青家中给一干画家学生上了最后一堂文学课。67岁的木心坦承:“我是到了美国才发育起来的,脸上一大堆看不到的青春痘。”陈丹青偷偷录制了最后一课。“他说过好几次,说我要是不到美国,前面写的全是夹生饭,幸亏没发表,夹生饭不行的!他说,到美国才成熟起来。”
41、万头攒动火树银花之处不必 找我,如欲相见,我在各种悲喜交集处,能做的只是长途跋涉的归真返璞。 ————木心《我纷纷的情欲》
42、读这部作品最大的感受就是感觉能和他面对面交流一样,能感受到他的思想是那么天马行空,书中他把他的的艺术思维发挥到了极致。
43、怨无大小,生于所爱;物无美恶,过则成灾。————辛弃疾《戒酒》
44、木心在遗稿中写道,“我的文章跟我的读者同龄”。被朱伟认为只是“一个文化标本”的木心,近年聚集了越来越多的热情读者,多是八零后、九零后。
45、(赵文瑄):刚才那个同学有一个地方触发我一点感想,就是提到生僻字的问题。因为我这次来参加朗读,我从小在台湾看的是繁体字,而且大部分是竖版的,那时候只有科技的书是横版的。
46、本该是“想象力”最自由,“现实主义”起来之后,想象力死了似的。加西亚·马尔克斯又使想象力复活——我们孤寂了何止百年。
47、(马薇薇):听完黄轩说,我忽然想起我的一件事。大家去唱K我是不能参与的,因为我真的唱歌跑调,而且会的流行歌曲也不多。因为我特别能喝,所以我一般去就是专心喝酒,但我喝的差不多的时候,别的女孩看到周围有男孩,人家开始窃窃私语聊上了,我一般喝到差不多的时候忽然开始一边吟诗一边跳舞,而且是真跳,发自内心的跳,用灵魂在舞蹈。我旁边的朋友拼命劝说马微你别跳了、别跳了,所有的直男都被你跳跑了(笑)。真的会出现这种情况,所以我特别理解你说的那种其他人都默默地散去。
48、先生的意思,我不违逆。但我确信我这份笔记自有价值:除了讲课内容,木心率尔离题的大量妙语、趣谈,我都忠实记录。
49、后来我找了一个很笨的办法,我在剧组拿了几本诗集,每天晚上给自己开一瓶红酒,喝到差不多微熏的时候就开始在旁边读诗,每天都读他的诗或者读别人的诗,逐渐逐渐我找到了一些人物感觉。
50、我为什么要辨认大家?我第一次知道居然有80后的孩子包括一部分90后知道木心是在八年前的12月24日,桐乡殡仪馆木心的葬礼上,那时候我很感谢有十来位先生在06年刚回国的时候就解读他的作品、愿意发表他的文字、评论木心的人,其中包括今天来的孙郁先生,他几乎每次关于木心的活动都参加。郁兄,谢谢你。
51、生命好在无意义,才容得下各自赋予意义。假如生命是有意义的,这个意义却不合我的志趣,那才尴尬狼狈。
52、论悲恸中之坚强,何止在汉朝,在中国,在全世界从古到今恐怕也该首推司马迁。
53、很多人的失落,是违背了自己少年时的立志。自认为成熟、自认为练达、自认为精明,从前多幼稚,总算看透了、想穿了。于是,我们就此变成自己年少时最憎恶的那种人。——木心
54、所以今天我跟丹青是一个开场,实际是想听每个人,哪怕我今天才知道木心,我只是今天读一点或者听别人读一点的木心,各种角度的各种表层或深层,其实都是一个幻觉,或者局部或者整体也是幻觉,我们恍恍惚惚谈谈印象的东西。但是我最想听到的是,丹青也说过了,很早就评论木心的孙郁老师,听他来聊一聊。
55、分析了不健康的原生家庭是如何伤害子女,并特续影响子女成年后的生活的。
56、木心的异能,即在随时离题:他说卡夫卡苦命、肺痨、爱焚稿,该把林黛玉介绍给卡夫卡;他说西蒙种葡萄养写作,昔年陶潜要是不就菊花而改种葡萄,那该多好!在木心那里,切题、切题、再切题,便是这些如叙家常的离题话。待我们闻声哄笑,他得意了,假装无所谓的样子——且慢,他在哄笑中又起念头,果然,再来一句,又来一句——随即收回目光,接着往下说。
57、读书多了,这些好的文章好的句子就刻在了你的脑子里,当时不一定用得上,但是有一天你在做有关的事情时,它就会跑出来帮到你,因为它已经早就在你心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