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答案国学经典大全集 1、本书为“大师经典·读书计划”丛书中的一本,该丛书从国学、西学、中国文学、外国文学、诗歌、名人传记、谋略、修身处世、心理励志、科普、管理、经济、投资......
国学经典大全集
1、本书为“大师经典·读书计划”丛书中的一本,该丛书从国学、西学、中国文学、外国文学、诗歌、名人传记、谋略、修身处世、心理励志、科普、管理、经济、投资、电影、美术、音乐16个领域中各选取了几十位最具影响力的大师,着重介绍他们最有代表性的作品,用最浅显的文字诠释大师们的深邃思想,用最易懂的字句传递原著中绞尽脑汁才能读懂的理论,以最简洁的话语阐述伟大作品的精华,让读者在最短的时间内汲取大师身上沉淀出的宝贵经验与智慧,走进一个神圣的精神殿堂。本书推介的有《论语》、《孔子兵法》、《资治通鉴》等30部必读的国学经典。
2、全书分上下两册,上册分门别类地、有系统地叙述了社会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和文化学术的发展情况;下册分章按时代顺序有条理地叙述了政治历史的变革。当时作者编写此书,不仅是为了大学教学上的需要,还有个明显的目标,就是想从中总结出一些历史的经验,用来指导我们今后的行动。他说:“颇希望读了的人对于中国历史上重要文化现象,略有所知,因而知现状的所以然,对于前途可以预加推测,因而对于我们的行为可以有所启示。”
3、家家户户都勤修纲常伦理,家家幸福美满。夫妻相敬如宾,父慈子孝,兄友弟恭,与国人交止于信,君仁臣义。
4、第14部 《论衡》 王充 (东汉27-约97)
5、东方哲学思想的源头,助你看清内心,活得明明白白。
6、蒙学:包括《声律启蒙》《笠翁对韵》《千字文》《百家姓》等幼儿启蒙书籍。
7、第27部《明夷待访录》黄宗羲(明末清初1610-1695)
8、关于国学的定义,除基本定义外,在具体的定义上,到目前为止,学术界尚未做出统一明确的界定。
9、《诗》云:“桃之夭夭,其叶蓁蓁(zhēn)。之子于归,宜其家人。”宜其家人,而后可以教国人。(国学经典大全集)。
10、内容涵盖历史、艺术、思想、文学等多重领域,喜爱人文的你不要错过!
11、☛(预习)小学语文1至6年级(上册)资料合集
12、第7部《韩非子》韩非(战国公元前280-前233)
13、李白被称为“诗仙”,他的诗文充满想象力,朗朗上口、气势磅礴,代表中国浪漫主义诗文创作的最高水准。
14、第23部《四书章句集注》朱熹(南宋1130-1200)
15、内容广博,既有治军为政之道,又有人生处世之谈,自1879年初刊以来,广为流传,是研究其人及这一时期历史的重要资料。
16、第25部《焚书》李贽(明代1527-1602)
17、第 11部 《吕氏春秋》 吕不韦 (战国?-公元前235)
18、第24部 《传习录》 王阳明 (明代1472-1529)
19、 见贤而不能举,举而不能先,命也。见不善而不能退,退而不能远,过也。好人之所恶,恶人之所好,是谓拂人之性,灾必逮夫身。是故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
20、第4部 《孟子》 孟子 (战国约公元前372-前289)
21、这本书是李炳南教授(雪庐老人)从中国古代的《周礼》《仪礼》《礼记》中摘录的一些日常生活中人们都需要知道的礼节。全书分为十二章,包括居家、在校、处世、聚餐、出门、访人、会客、旅行、对众、馈赠、庆吊、称呼。《常礼举要》的内容,简明实用,因为作者是近现代大儒,对礼仪的阐述很好的衔接了古代和现代,包含生活的方方面面,它比《弟子规》更详细具体,是教育儿童的不可多得的好教材,也是年轻人步入社会的礼仪必读书。而且,这本书不但讲礼仪的表面,更从儒家“仁义礼智信”的核心思想进行剖析,是学习国学很好的读本。
22、 儒家思想的核心是纲常伦理,四书中的《大学》是为人处世的蓝图,有道明君的治国大法。
23、这12部国学经典,涵盖了人生必读的古典著作。这套经典选书考究,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家里不同年龄段的人,都可以共享阅读。
24、作为孔子及门人的言行集,内容十分广泛,多半涉及人类社会生活问题,对汉民族的心理素质及道德行为起到过重大影响。
25、第27部《明夷待访录》黄宗羲(明末清初1610-1695)
26、第12部《史记》司马迁(西汉约公元前145-前87?)
27、第4部《孟子》孟子(战国约公元前372-前289)
28、白香山集:《白香山集》是白居易撰写的一部书籍,共三册。白居易因晚年长期居住在洛阳香山,人称“香山居士”,其所著诗文均收入《白香山集》内。
29、第1部《论语》孔子(春秋公元前551-前479)
30、商汤王刻在浴盆上的箴言说:“如果能够有一天自新,就应保持天天自新,永远不断自新。”《康诰》中说:“鼓励人们弃旧图新。”
31、这本书是清朝名相陈宏谋所编辑,是清朝时期社会教育的教材。编者感慨于世上多有弊端,在业余时间,采录前人在养性、修身、治家、为官、处世、教育等方面的论述和事迹,分门别类为《养正遗规》(教育儿童)、《教女遗规》(教育女童)、《训俗遗规》(移风易俗、处理乡亲邻里矛盾纠纷之类)、《从政遗规》和《在官法戒录》。这本书里收录了不少著名篇章,比如《朱子治家格言》、《心相编》等,是遵循儒家思想为人处世的很好教本。
32、生产财富也有正确的途径:生产财富的人多,消费财富的人少;生产财富的人勤奋,消费财富的人节省,这样,财富便会经常充足。仁爱的人以财富来修养自身的德行,不仁的人不惜以生命为代价去敛钱发财。没有在上位的人喜好仁德,而在下位的人却不喜好忠义的;没有喜好忠义而做事却半途而废的的;没有不把国库里的财物不当做自己的财富来爱惜的。
33、首先是精简。从原著222篇中优中选优,保留了68篇脍炙人口和有代表性的作品,读完既能熟悉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家,也可以熟悉文言文的基本词汇和句法。其次是补充。原著所选古文截止到明朝末年,本书补充了魏源、曾国藩、龚自珍、梁启超等人所写的12篇古文,增加了桐城派、反映近代社会变革的著名篇目。
34、孟子,名轲,字号在汉代以前的古书没有记载,但曹魏、晋代之后却传出子车、子居、子舆等三个不同的字号,字号可能是后人的附会而未必可信。山东邹城人。在六岁时到达鲁国后有一种说法是拜入孔子之孙子思的门下。
35、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36、《楚书》曰:“楚国无以为宝,惟善以为宝。”舅犯曰:“亡人无以为宝,仁亲以为宝。”
37、中国历代衡制演变简表中国历代年号索引表中国历代疆域图
38、易纬是类谋易纬坤灵图易纬乾元序制记陆氏易解中庸
39、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fèn),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
40、《易经》蕴涵着朴素深刻的自然法则和辩证思想,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智慧的结晶。其从整体的角度去认识和把握世界,把人与自然看做是一个互相感应的有机整体,即“天人合一”。
41、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诰》曰:“作新民。”
42、《诗经》说:“巍峨的南山啊,岩石耸立。显赫的尹太师啊,百姓都仰重着你。”统治国家的人不可不谨慎。稍有偏颇,就会被天下人推翻。
43、这样的编排,并不是简单地将经典合集。而是真正符合读经典的方式:循序渐进,环环相扣,从启蒙读到深入经藏,满足进阶阅读,也适合全家共享。
44、☛语文3至6年级(下)第1-8单元习作范文
45、如此经典的典籍,放在书架上,你都不忍心让它落灰。一天读一篇,不知不觉中打开自己的格局。
46、第21部《资治通鉴》司马光(北宋1019-1086)
47、礼记是一部由西汉礼学家戴圣编著而成的中国古代重要的典章查传且制度选集,是记录着先秦礼制、体现先秦儒家哲学思想、教育思想、美学思想和多马买政治思想的儒家经典书籍操跳金套许活育,对于现代人们来说是研究先秦社会的重要资料。
48、第29部 《龚自珍全集》龚自珍 (清代1792-1841)
49、《康诰》曰:“克明德。”《太甲》曰:“顾是天之明命。”《帝典》曰:“克明峻德。”皆自明也。
50、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好老师要用爱培育爱、激发爱、传播爱。
51、第5部《墨子》墨子(战国约公元前468-前376)
52、岳阳风土记溪蛮丛笑吴中水利书岁华纪丽谱吴地记
53、《菜根谭》《菜根谭》是明朝道人洪应明收集编著的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出世的语录世集,被认为是旷古稀世的奇珍宝训。对正心诚意、修心养性、涵养品德具有不可思议的潜移默化力量。这本书集儒释道思想为一体,通过简易的诗句和警世的喻言表达出来。读来使人心旷神怡,又感慨万千,想必是作者饱经世事沧桑后的深刻体会。所以说:“嚼得菜根,百事可做”。
54、第20部《韩昌黎文集》韩愈(唐代768-824)30部国学经典书籍第21部《资治通鉴》司马光(北宋1019-1086)
55、第11部《吕氏春秋》吕不韦(战国?-公元前235)
56、另一种是按内容属性分类,开始分为三类:义理之学、考据之学及辞章之学。
57、▲《杨早·简说中国史——帮孩子建立历史观的第一课》| 单买价¥知识年卡免费听
58、第27部《明夷待访录》黄宗羲(明末清初1610-1695)
59、阅读的方度,改变生命历程的长短;阅读的深度,决定思想境界的高低。无论新旧文化怎样激烈地碰撞,无论东西方文明怎样相互融合、渗透,面对浩如烟海的中国传统文化宝库,我们都无法漠视和背叛,因为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身份标志。从春秋战国诸子并起,中国历史虽然朝代兴替,世事沧桑,但中华文化却如日月经天,江河行地,浩如烟海的国学经典是使中华文明屹立于人类文明史的明证。
60、《诗》云:“邦畿(ji)千里,惟民所止。”《诗》云:“缗(mín)蛮黄鸟,止于丘隅(yú)。”子曰:“于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
61、5000年国学之魂,不读它们,唐朝的韩愈、宋朝的朱熹、明朝的王阳明、清朝的《红楼梦》你都无法读;
62、义理之学,阐明事物道理,也就是哲学;考据之学,从事历史研究,也就是史学;辞章之学,从事诗词散文以及章奏、书判等实用文体创作的,就是文学,及今天所说的文史哲等社会科学。后来又有人在此基础上又加了两个以补其不足:一是经世之学,即治国驭民的政治、经济、法律等社会科学知识;二是科技之学,即声光化电等自然科学知识。
63、孔子说:“审理诉讼案子,我也和别人一样,目的在于使诉讼不再发生。”使隐瞒真实情况的人不敢花言巧语,以大德使人心畏服,这就叫做懂得了根本的道理。说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识、研究万事万物,是指要想获得知识,就必须接触事物而彻底研究它的原理。人的心灵都具有认识能力,而天下万事万物都总有一定的原理。只不过因为这些原理还没有被彻底认识。所以使知识显得很有局限。因此,《大学》一开始就教学习的人接触天下万事万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去进一步探究,以彻底认识万事万物的原理。经过长期用功,总有一天会豁然贯通,到那时,万事万物的里外巨细都被认识得清清楚楚,而自己内心的一切认识能力都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再也没有蔽塞。这就叫万事万物被认识、研究了,这就叫知识达到顶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