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答案简述陶行知的主要观点 1、现代社会不断发展变化,使学校德育工作者始终处于一个因已有的方法手段落后或过时而需要不断学习的挑战性环境之中。如何从容应对不同时期所面临的道......
简述陶行知的主要观点
1、现代社会不断发展变化,使学校德育工作者始终处于一个因已有的方法手段落后或过时而需要不断学习的挑战性环境之中。如何从容应对不同时期所面临的道德问题?如何使德育工作紧随其变?当在新的时代里传统德育无法紧跟社会的进步发展而不断更新时,陶行知与杜威教育思想中所蕴涵的终身教育理念,为随社会生活变化而不断适时调整和快速应对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方针。
2、从对生命的深刻认识到对生命价值的珍视,陶行知的生命教育思想有着广泛含义。生命的发展既包括生理生命的成长,更包括精神生命的升华,生命教育就是一个教人从“真人”不断成长为现代共和国民的过程。
3、陶行知倡导学生的“六大解放”:解放他的头脑,使他能想;解放他的双手,使他能干;解放他的眼睛,使他能看;解放他的嘴巴,使他能谈;解放他的空间,使他能到大自然大社会里取得丰富的学问;解放他的时间,不把他的功课表填满,不逼迫他赶考,不和家长联合起来在功课上夹攻,要让他一些空闲时间消化所学,并且学一点他自己渴望要学的学问,干一点他自己高兴干的事情。
4、再次,生命教育一定是充满爱的教育。陶行知的博爱精神不仅存在于人类,更存在于一切自然生物之中。在人与自然界其他生物之间,陶行知始终强调对生命的爱护。1929年,他写信给晓庄学校教师郑先文,认为晓庄学校生物学的发展“应该注重养生。……我希望你把十分之九的经费用在养生上,造成一个生气勃勃的生物园。这是小学生物学之康庄大道……”“我们教小孩子仁慈,知道爱惜生物,这点是很紧要”,“我们要教小孩子养生,不当教小孩子杀生。生物学是一种有兴味的科学,研究起来,也要有许多材料,但是少杀生是要注意的”,“应当用科学来养生,不当用科学来杀生。这是提倡科学教育最要紧的一点”。
5、1932年,陶行知在上海创办“山海工学团”,首创“小小先生制”。“小先生制”是为了解决普及教育中师资奇缺、经费匮乏、谋生与教育难以兼顾、女子教育困难等矛盾而提出的。“小先生制”指人人都要将自己认识的字和学到的文化随时随地教给别人,而儿童是这一传授过程的主要承担者。尤其重要的是“小先生”的责任不只在教人识字学文化,而在“教自己的学生做小先生”,由此将文化知识不断绵延推广。
6、因此,生命教育一定是在做中教,在做中学的教育。教师自身要身体力行,带头爱护生命、尊重生命;学生要在生活中树立生命意识,关爱所有的生命存在,提升生命的价值与意义。只有这样,才能发挥生命教育的作用。
7、(20湖南单项选择)陶行知的下列哪一观点集中反映了教师的奉献精神( )。A.“以教人者教己”B.“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C.“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D.“教师的成功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
8、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的一段故事对家长和老师有所帮助和启发。陶行知先生某天看到一名男生正想用砖头砸同学,将其制止后,责令其到办公室。陶简单地了解了一下情况后回到办公室,发现那名男生正在等他,便掏出一颗糖递给他:“这是奖励你的,因为你比我准时。”接着又掏出一颗糖:“这也是奖励你的,我不让你打人,你立刻就住手了,说明你很尊重我。”该男生将信将疑地接过糖,陶行知又掏出一颗糖给他:“据了解,你打同学是因为他欺负女生,这说明你有正义感。”这时那名男生哭了:“校长,我错了。同学再不对,我也不能采取这种方式。”陶校长又掏出第四颗糖:“你已经认错,再奖励你一颗。我的糖分完了,我们的谈话结束了。”陶行知先生对“打架事件”的处理,完全打破了以往的常规教育模式,不是采取说教的方式,而是在了解事情的经过后,抓住学生行为中的积极因素,采取“赏识”的策略,使学生自己认识到错误。
9、荐读|傅国亮:家庭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品德教育
10、单项选择:陶行知提倡的“即知即传”的“小先生制”实质上属于一种( )。
11、二是“社会即学校”的教育对象和办学方针。它也有多层含义:打破围墙、面向社会的大环境办学、打破“鸟笼”利用社会的或环境办学。
12、现代社会的开放性及各类信息的丰富性大大加深了现代教育尤其是德育工作的难度。人们在空前爆炸的信息知识面前无所适从,接受和学习所有的信息知识显然超出了人的能力极限,传统德育工作在如何选择教育内容方面存在很大的困惑,对层出不穷的各类道德问题更是鞭长莫及。“生活即教育”思想正好契合了信息时代对教育的特殊要求,它所蕴含的自主学习这一概念,主张学习者按照自己的需要有选择地进行,自主学习成为现代社会人们面对海量知识信息的最佳应对方法。从陶行知和杜威的教育思想来看,教育要以人完整的生活为准绳,生活需要的才是有用的,按自己的需要有选择地自主学习成为个体终生发展的需要。因此,我国学校德育工作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引导学生自己去理解道德概念,形成自我道德评价和道德判断,增强自我教育能力,提高对各类信息文化的选择、判断、驾驭能力,构筑一道信息“防火墙”。
13、社会即学校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另一个重要命题,伴随“生活即教育”而来。陶行知“社会即学校”的基本观点:学校要与社会统把社会办成一个大学校,形成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在内的大教育体系。
14、解析:×。“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方法论,“做中学”是杜威的教育思想。
15、一个理论:生活教育理论,这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名称。生活教育思想贯穿始终,内容包括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等。在陶行知的教育生涯中,生活即教育是他毕生所追求的。
16、杨贤江以李浩吾为化名出版的《新教育大纲》是我国第一部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著作。书中论述了教育的本质和作用,指明了教育是社会上层建筑之是营谋社会生活的手是阶级斗争的工具,揭露了旧教育的反动本质,起到了教育理论上的启蒙作用。
17、现代德育工作的目标是要培养适应社会、服务于社会、对社会有用的人。适应社会是德育工作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德育工作的内容也因此拓展为包括社会生存交往能力、健全的人格、良好的品德、健康的情感诸如理想、道德和责任感、同情心等多方面在内的社会生活教育。在社会生活教育方面,陶行知和杜威都强调“生活力”和“创造力”的培养。事实上,“生活力”和“创造力”是人类永恒的需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生存能力,重视培养学生的开拓进取精神、平等竞争意识和艰苦创业精神,重视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和批判性思维、独立学习、独立处理事务及信息的能力等,是学校德育造就人才的关键环节。
18、综上,个人认为,"做一名合格的教师", 应该是悬在头上的一把标尺,对它的追求没有止境。
19、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可见这其中包含的东西太多,绝非一朝一夕可以成就。
20、要提高生命质量,不仅要有健康的体魄,还要有高质量的生命状态。陶行知认为,要做一个“真人”,要做一个思想独立、行动自由的人,这才符合国民的要求,也是高质量的生命状态。“要做个真正的国民,第一就要有国家的思想。没有思想的行动,叫做盲动;没有思想只管闷起头来跟人跑,叫做盲从。”
21、提倡民主型、开放型、密切结合生活实际的新教育(微观教育)
22、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创新,也表现在培养目标上。他针对旧教育把培养“人上人”作为目标的现象,指出新教育应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中人”。
23、陶行知与杜威生活教育思想对当今学校德育工作的启示
24、(1)“生活即教育”,主张以人类的生活作为教育内容,在生活实践中接受教育;
25、人要活着,但不是简单地活着。生命的意义,在于为社会服务,在为社会和人类作出贡献的时候,增强生命的责任感,提升生命的价值和价值,过有质量和意义的生命。陶行知十分重视生命社会意义的提升,他认为“我们人生有高尚的,有低微的;有暂时的,有永久的;有完全的,有片面的。我们要使暂时的生活,能够叫他永久;片面的生活,要使他能完全;低微的生活要使他高尚”。因此,学校“要造就有生活力的学生,使得个人的生活力更加润泽、丰富、强健,更能抵御病痛,胜过困难,解决问题,担当责任。学校必须给学生一种生活力,使他们可以单独或共同去征服自然,改造社会”。在服务社会、改造社会的过程中,人自身也不断地得以提升,逐渐丰厚自己人生的意义,获得人格的完满发展,这也是陶行知生命教育思想的最高目标。
26、五大主张:“行是知之始”,即认为认识来源于实践,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在劳力上劳心”,即主张手脑并用;“以教人者教己”,即主张教学相长;“即知即传”,即主张随学随教;
27、陶行知提出了生活教育理论,认为“生活即教育”,主张以人类的生活作为教育内容,在生活实践中接受教育;
28、另一方面,教育又能改造生活,推动生活进步。“教育是民族解放、大众解放、人类解放之武器。”说明了教育对社会政治改造的作用,而他本人一生从事教育,就是在培养能够承担改造社会重任的人。教育不仅改造着社会生活,也改造着每个个人的生活,“教育的作用,是使人天天改造,天天进步,天天往好的路上走。”
29、教学做合一有两种涵义:一是方法;二是生活的说明。在方法方面,它主张教的法子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根据做的法子。不然,便要学非所用,用非所学了。在又一方面,它是生活的说明: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从先生对学生的关系说,做便是教;从学生对先生的关系说,做便是学。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乃是实学。
30、1897年,杜威在《我的教育信条》中提出其教育生活思想的基本观点:“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
31、节用是墨家非常强调的一种观点,他们抨击君主、贵族的奢侈浪费,尤其反对儒家看重的久丧厚葬之俗,认为久丧厚葬无益于社会。认为君主、贵族都应象古代三代圣王一样,过着清廉俭朴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