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答案米兰昆德拉的作品 1、她的爱究竟值多少呢?几星期的悲哀。很好!那么,什么样的悲哀?一点挫折。一星期的悲哀又是什么样呢?毕竟,没有人能够一直悲痛。她在早晨忧伤几分钟,......
米兰昆德拉的作品
1、她的爱究竟值多少呢?几星期的悲哀。很好!那么,什么样的悲哀?一点挫折。一星期的悲哀又是什么样呢?毕竟,没有人能够一直悲痛。她在早晨忧伤几分钟,晚上忧伤几分钟。加起来会有多少分钟?她的爱值多少分钟的悲哀?他值多少分钟的悲哀?——米兰·昆德拉《生活在别处》
2、如果永恒轮回是最沉重的负担,那么我们的生活,在这一背景下,却可在其整个的灿烂轻盈之中得以展现。——米兰·昆德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3、昆德拉爱音乐,更爱诗歌。昆德拉与诗歌的最初接触,要追溯到童年时期。他曾回忆道:
4、归来后他为了报复泽马内克设计勾引其妻海伦娜。计划成功后,他才发现:泽马内克早想抛弃妻子,他的报复成了一个毫无作用的“玩笑”。
5、爱开始于一个女人某句话印在我们诗化记忆中的那一刻。——米兰昆德拉《不可承受的生命之轻》
6、米兰昆德拉用第一人称的方法,把读者全情代入,好象你就是故事的主人公,被突然的遭遇逼到死角里,被压抑得喘不过气来,看完整本书,心情无比沉重,仿佛还没有从阴暗逼仄的死角里走出来。(米兰昆德拉的作品)。
7、托马斯当时还没认识到,比喻是危脸的,比喻可不能拿来闹着玩。一个比喻就能播下爱的种子。——米兰昆德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8、在人的身上,我总是发现某种让我深深厌恶的东西,那是因为我看到了,他们的残忍,他们的卑鄙,还有他们的愚蠢,往往披上了感伤情怀的外衣。她打发您去送死,她经历了一种被伤害的爱情的成功报复。因一个平凡而善良的女人的关系,您走上了断头台,您在心里还以为,自己在一出莎士比亚可能为您而写的悲剧中扮演着一个角色。——米兰·昆德拉《告别圆舞曲》
9、除小说外,昆德拉还出版过3本论述小说艺术的文集,其中《小说的艺术》(1986)以及《被叛卖的遗嘱》(1993)在世界各地流传甚广。
10、他想把他的生命置于天平上,天平的另一端放着死亡。他想使他的每一个行为,每一天,是的,每时每分都值得与终端——死亡一一等量。——米兰·昆德拉《生活在别处》
11、所谓美,就是星光一闪的瞬间,两个不同的时代跨越岁月的距离突然相遇。美是编年的废除,是对时间的对抗。——米兰·昆德拉《笑忘录》
12、对于昆德拉,有各种矛盾的说法与评价;对他的小说,也有各种具有悖论性的解读。对于刻意回避公众、“遮掩”个人历史的昆德拉,读者还存有不少的谜团:昆德拉为什么不愿公开他早期的一些作品?他真的做过告密者吗?他为什么把“流亡”看成一种“解放”?他对“媚俗”到底有何见解?他为什么对翻译有近乎苛刻的要求?带着这一个个疑问,去读布里埃奉献给我们的这部《米兰·昆德拉:一种作家人生》,我们也许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某些答案。
13、小说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是《1888年:帕塞诺夫或浪漫主义》,第二部是《1903年:埃施或无政府主义》,第三部是《1918年:胡格瑙或现实主义》。从1888年德皇威廉二世登基开始,到1918年他退位为止,跨越了威廉二世的整个统治生涯,展现了现代世界的价值崩溃的进程。
14、米兰·昆德拉(MilanKundera),小说家,出生于捷克斯洛伐克布尔诺,自1975年起,在法国定居。
15、——读米兰·昆德拉的小说《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
16、视觉受双重限制:让人什么也看不见的强光和完全彻底的黑暗。——milankundera《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17、生活,就是一种永恒沉重的努力,努力使自己在自我之中,努力不至迷失方向,努力在原位中坚定存在。——米兰·昆德拉《被背叛的遗嘱》
18、不同人物故事线索的同时性叙述是隐性层次的复调。以《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为例。五两章是以“轻与重”的主题叙述托马斯的故事;四两章是以“灵与肉”的主题叙述特丽莎的故事;六两章则是以“媚俗与背叛”的主题叙述弗兰兹和萨宾娜的故事;第七章则回旋曲式的回应了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的主题。看似不够连贯的叙述蕴含了作者的苦心,体现了复调多线索、平行、共时、整体的特点。
19、美就是被背弃的世界。只有当迫害者误将它遗忘在某个角落时,我们才能与它不期而遇。——米兰·昆德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20、昆德拉无意走入伤痕文学或控诉小说的俗套,他心心念念的是那只名叫格里高利的甲壳虫。昆德拉擅于描写情色和滑稽,对于《玩笑》,昆德拉曾说:“这是一部探讨人类价值脆弱性的小说,而不是一部想揭露某种政治制度的小说,小说家的抱负要略大于瞄准某种短暂的政治制度。”
21、伏在摩托车龙头上的人,心思只能集中在当前飞驰的那一秒钟;他抓住的是跟过去与未来都断开的时间,脱离了时间的延续性;他置身于时间之外;换句话说,他处在出神状态;人进入这种状态就忘了年纪,忘了老婆,忘了孩子,忘了忧愁,因此什么都不害怕;因为未来是害怕的根源,谁不顾未来,谁就天不怕地不怕。——米兰·昆德拉《慢》
22、古典音乐。昆德拉喜欢用一种谱曲的方式写作小说,为了将哲学、叙事和理想谱进同一支曲,他的小说格外讲求内容和主题之间的旋律配合。用欣赏古典音乐的方式读他的小说,你会发现他达到了不同要素间的平等和整体的不可分割,就像一支完美的赋格曲。
23、链接:https://pan.baidu.com/s/1TgLHT2IBgE2KndFN5JrX2A提取码:5g1z 书名: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24、走小说家之路,对昆德拉来说,有着别样的意义。就他个人的存在而言,这是一条新生之道。他从幻灭、怀疑,到提出问题,并去寻找答案。他坚持认为,小说家的任务是勘察人的存在状况,是拓展人的存在的可能性。作为小说家,他的任务不是去拯救人类,而是探寻人的本性、人的境况、人的行动、人的命运。
25、 这次读昆德拉的这部小说,印象最深刻的是他诗意温暖的情感。这是以前读它时所不曾感觉到的。而这诗意的温暖的情感是被昆德拉赋予的一个叫做托马斯的男人完美地表现出来的。昆德拉通过托马斯发明了一种两性关系中的一种形式——性友谊。他认为性友谊为迄今为止两性关系中最美好的一种形式,没有占有,只有给予和享乐,当然也有朋友式的关怀和挂念。相互平等,相互欣赏,没有强迫和压制,没有侵略和占有。在性上可以获得应有的甚至更大的愉悦,因为没有了责任和占有的焦虑,性爱从而变得更加纯粹和更富有乐趣。再者,没有道德,法律,家庭等规范去约束对方,不对对方的生活和自由有什么要求。因为没有了“爱”的侵略,这种关系也更为长久,托马斯的生活也变得快乐和轻松。托马斯的好友画家萨宾娜就对他说:我喜欢你的原因,是你毫不媚俗,在媚俗的王国里,你是个魔鬼。
26、表面上是明白无误的谎言,底下却透出神秘莫测的真理。——米兰昆德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27、主人公胡格瑙逃离军队,在摩泽尔小城“度假”,遇到小城军队指挥官约阿希姆·冯·帕塞诺夫少校和当地一份报纸的发行人埃施,他冒充一家子虚乌有的集团的代理人,买下埃施的报纸,却在战争末期的动荡与混乱中杀死了埃施,并胁迫埃施太太与自己发生关系,之后过上了小资产阶级商人的安稳生活。与这一主要情节平行的,还有小城里一位律师的妻子汉娜·文德林、在埃施家里的孤儿玛格丽特、曾被埋在战壕里的泥瓦匠格迪克,以及医院里的医生、护士和伤员的故事。
28、回到我们今天的重点——《梦游人》身上。这本小说创作于1928年至1931年间,虽然是布洛赫的第一本小说,但却是一部开辟了现代小说新方向的巨著,甚至还有人认为它是一部推动了小说形式革命的、采用复调叙事的哲理小说。据说米兰·昆德拉就是因为《梦游人》的影响而写出了《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拉美文学代表作家卡洛斯·富恩特斯,也深受其影响。
29、昆德拉是20世纪伟大的小说家之他是非常强调小说的思想能力的。
30、人是在雾中前行的人。但是当他向后望去,判断过去的人们的时候,他看不见道路上任何雾。他的现在,曾是那些人的未来,他们的道路在他看来完全明朗,它的全部范围清晰可见。朝后看,人看见道路,看见人们向前行走,看见他们的错误,但是雾已不在那里。——米兰·昆德拉《被背叛的遗嘱》
31、我们身后遗忘的时间越是久远,召唤我们回归的声音便越是难以抗拒。这句格言似乎毋庸置疑,然而却是错误的。当人们垂死,死期将至,每一刻都弥足珍贵,便没有时间可浪费,去回忆什么了。应该明白怀旧之情数学意义上的悖论:往往年少时,过去生活的历程微不足道,人的怀旧之情才是最为强烈的。——米兰昆德拉《无知》
32、米兰·昆德拉曾反复称赞《梦游人》这部作品,认为它包含了“后普鲁斯特小说”所有可能性的萌芽。
33、托马斯·曼对布洛赫怀有崇高的敬意,认为《梦游人》是一部令人钦佩的作品。
34、赫尔曼·布洛赫作为作家的声望建立在小说《梦游人》和《维吉尔之死》上。单凭这两部小说,就必须将他归在20世纪最重要小说家的行列。
35、米兰·昆德拉(MilanKundera),捷克小说家,生于捷克斯洛伐克布尔诺。1967年,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玩笑》在捷克出版,获得巨大成功。于1975年移居法国,曾多次获得国际文学奖,并多次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的候选人。代表作品有《玩笑》《生活在别处》《笑忘录》《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和《不朽》等。
36、大学越来越多,学生也越来越多。为了获取文凭,他们得找到论文题目。题目是无限的,因为一切都可以论述。档案馆里堆得那一捆捆发黑的论文,比墓地还要惨,即便到了万灵节,也不会有人去看一眼。文化就在大批的制造,言语的泛滥,数量的失控中逐渐消亡。相信我,在你原来的国家的一部禁书,就远远胜过在我们大学里随口乱喷的亿万言。——米兰昆德拉《不可承受的生命之轻》
37、小说依托六十年代的捷克斯洛伐克的政治历史背景,围绕着托马斯、特蕾莎、萨比娜和弗兰茨等人物,以托马斯与特蕾莎的爱情为主线展开故事。
38、宫白云:给部分诗人诗集写的封底语、推荐语及授奖词
39、赫尔曼·布洛赫属于伟大的20世纪小说家之列,他们以几乎超出认知的方式改变了19世纪这一经典的艺术形式。
40、嫉妒具有惊人的能力,能以强烈的光芒照亮惟一的一个人,而同时让众多的其他人滞留在一种彻底的黑暗中。——米兰·昆德拉《告别圆舞曲》
41、昆德拉的小说被引进中国,也带火了一个概念,被翻译成“媚俗”,准确来说应该叫Kitsch(“刻奇”)。19世纪,Kitsch被用来形容那种过度夸张的情感和戏剧化的作品,昆德拉想说的是一种自我感动的激情,自我伟大化的倾向。上世纪80年代末,经由《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的翻译,Kitsch被中文译者译成了媚俗,译成了讨好别人的意思。
42、书籍简介:《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是米兰·昆德拉的小说代表作,享誉世界的超级畅销书,小说依托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捷克斯洛伐克的历史剧变,以托马斯与特蕾莎偶然而宿命般的爱情为主线展开故事。
43、(4)(俄)巴赫金:《巴赫金集》(M),张杰选编,上海远东出版社,19
44、该作通过主人公的遭遇,揭示出历史的荒谬性。
45、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不承认他人归罪,而进行自我归罪,包容相对性后进行对话与挣扎。而米兰·昆德拉则是取消一切道德归罪,把相对性绝对化后形成相对主义,让人沉醉在模棱两可中。对于异己的“他性”,昆德拉运用幽默的反讽。用绝妙的反讽消解了任何妨碍人沉醉于多元绝对化中的声音。那段有关上帝与大便不能共存的“独白”,让每个人印象深刻。这种反讽以毒攻毒,不愧是极权主义的解毒剂。而幽默的反讽不仅是一种艺术手段, 更是一种生存方式。“幽默:天神之光, 把世界揭示在它的道德的模棱两可中, 将人暴露在判断他人时深深的无能为力中,幽默:为人间诸事的相对性陶然而醉,肯定世间无肯定而享奇乐。” (8)(32)正因如此, 所以昆德拉的小说丧失了相对与包容的立场, 背离了复调的对话性精神。
46、该作讲述青年知识分子路德维克因为与女友开了个玩笑,被朋友泽马内克陷害,送入苦役营。
47、那是对一个女孩的责备:“你对我说,在爱情里只有肉欲。亲爱的,如果一个男人告诉你他想要的只是你的肉体,你准会逃跑的。到时候你就会明白什么叫做残忍的孤独感。”孤独。这个词反复出现。他试图用这种可怕的孤独前景来吓唬她们。为了让她们爱他,他像神甫一样对她们布道:一旦脱离了感情,肉欲便蔓延成无边的荒漠,人会在那里忧伤而死。——米兰昆德拉《无知》
48、我对赫尔曼·布洛赫怀有崇高的敬意,他的《梦游人》是一部令人钦佩的作品。
49、记住自己的过去,一直将它藏在身上,这可能是保持人们所说的自我的一贯性的必要条件。为了使自我不至于萎缩,为了使自我保持住它的体积大小,就必须时时浇灌记忆,就像浇灌盆里的花儿一样,而这种灌需要跟一些过去的见证人,也就是说跟朋友们保持固定而有规律的接触。——米兰·昆德拉
50、(1)(俄)巴赫金:《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M),白春仁顾亚铃译,三联书店,19
51、到了《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昆德拉想探讨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当上帝死了,信仰缺失之后,我们该过怎样的生活?
52、速度是出神的形式,这是技术革命送给人的礼物。跑步的人跟摩托车手相反,身上总有自己存在,他感到自己的体重、年纪,就比任何时候都意识到自身和岁月。当人把速度性能托付给一台机器时,一切都变了:从这时候起,身体已置之度外,交给了一种无形的、非物质化的速度,纯粹的速度,实实在在的速度,令人出神的速度。——米兰·昆德拉《慢》
53、首先需要区分的是,昆德拉所处的环境并不是一个绝对森严的环境,恰恰相反,它是处在了捷克等东欧国家正处于解冻时期的历史氛围。在西方化思潮的影响下,捷克知识分子所面对的不仅仅是利维坦的威胁,还有当人们拥抱了一种有限的自由,可是又并不知道如何把握这种自由的情况下,如何应对虚无症的问题。这种虚无症是现代主义的产物,人们身处在一个个人解放欲望的环境下,却不知道如何把握自己的欲望,不知道如何面对那么多的诱惑和选择。重的挑战是什么?是信仰的挑战、宗教的挑战、国家的挑战;轻的挑战是什么?是我不知道怎么去面对这种荒原一般的处境,怎么去面对我的孤独,我的个体的欲望,我没有生命意义的这种虚无的处境,轻与重同时存在于小说主人公的困惑中,只是它分成两种典型,在昆德拉的叙述里,那是一种像天鹅绒一样很轻,又裹挟在我们生活中的这种质感,它其实是一种现代性的产物,是人在失去信仰之后,不知该往何处走的一种困境。
54、跟一个女人做爱和跟一个女人睡觉,是两种截然不同,甚至是几乎对立的感情。爱情并不是通过做爱的欲望(这可以是对无数女人的欲求)体现的,而是通过和她共眠的欲望(这只能是对一个女人的欲求)而体现出来的。——米兰·昆德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55、最沉重的负担压得我们崩塌了,沉没了,将我们钉在地上。可是在每一个时代的爱情诗篇里,女人总渴望压在男人的身躯之下。也许最沉重的负担同时也是一种生活最为充实的象征,负担越沉,我们的生活也就越贴近大地,越趋近真切和实在。相反,完全没有负担,人变得比大气还轻,会高高地飞起,离别大地亦即离别真实的生活。他将变得似真非真,运动自由而毫无意义。那么我们将选择什么呢?沉重还是轻松?——米兰昆德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56、生活是模棱两可的,激情或是媚俗也都是相对的。媚俗可以让萨宾娜避之不及,却也可以让弗兰兹趋之若骛。激情可以让莱蒙托夫成为英雄,也可以使雅罗米尔变成小丑。性是让人恶心还是令人亢奋,不再是善或恶,符合还是不符合袭传道德的问题,而完全取决于个人身体的感觉。道德只是个体自主的感觉价值偏好。个体的我思、我欲、我愿取代了道德法官上帝的位置。每个人都生活自己的信仰。托马斯本可以是一个知名的外科医生,但为了特丽莎——这个由六个偶然带来的女子,他放弃了自己的事业,放弃了城市的生活,来到乡村做一个农夫。什么才是重要的?事业?“追求事业是愚蠢的,特丽莎,我没有事业,认识你是自由的,不被所有的事业束缚, 这才是一种极度的解脱。”(6) (254)只要人在一定程度上是在为别人活着, 只要人的言行无论在何种意义上受到他人的左右,他便是媚俗的。托马斯是个反媚俗的英雄,他只忠于自己的身体感觉,而抛弃了外界强加于他的“事业观”。这并不是简单的事业与爱情的取舍。因为特丽莎并不是柏拉图假说中托马斯的另一半而是“草篮”带来的。有一天,当托马斯的“另一半”与特丽莎在一起时,他该如何选择?我们知道,他仍会忠于自己的感觉,自己的道德。在道德相对化的生活世界中,道德律令就只有“我应该”而没有“你应该”或“我们应该”。
57、歌德谈到不朽当然和灵魂的不朽毫无关系。这是另外一种世俗的不朽,是指死后有留在人记忆中的那些人的不朽。任何人都能得到这种伟大程度不等,、时间长短不一的不朽,每个人从青少年时代起就可以有这个向往。
58、作为作家,昆德拉是成功的。在他八十二岁的生日时,久负盛名的伽利玛“七星文库”隆重推出了他的两卷本作品集,共收录昆德拉的十五部作品:一部短篇小说集、九部长篇小说、四部随笔集和一部剧作。他在世时就进入了文学界的“先贤祠”,这是法国的大作家也很难得到的殊荣。然而,一个饮誉世界的大作家在自己出生的国家被长时间地冷落,甚至唾弃。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其中自然有政治的因素,有历史的因素,更有昆德拉个人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