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答案舆论监督的功能和方式 1、舆论监督是指公众和媒体借助大众传媒的力量,对国家机关及其公职人员履行公共职责过程中出现的违法违纪等行为和失德言论进行披露、批评和建议,进而......
舆论监督的功能和方式
1、舆论监督是指公众和媒体借助大众传媒的力量,对国家机关及其公职人员履行公共职责过程中出现的违法违纪等行为和失德言论进行披露、批评和建议,进而形成舆论,督促相关机关及人员及时回应和纠正,从而实现对公共权力的监督和制约。在新媒体语境下,舆论监督的参与度更高、互动性更强、威慑力更大,较好地发挥着社会“传声筒”和“排气阀”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社会治理的效率。
2、在2016年4月19日举行的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2016年2月20日)进一步阐述了舆论监督与权力制约的关系:“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一个重要手段就是发挥舆论监督包括互联网监督作用。”习近平认为加强d的建设,要加强舆论监督,通过对典型案例进行曝光剖析,发挥警示作用,为全面从严治d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2016:217)。十八大报告开始将舆论监督与其他监督形式并列,并且在使用“加强”舆论监督这样的表述,以往一般使用“发挥”舆论监督的表述。到了十九大,习近平在报告中明确提出建立健全d内和国家的监督体系,更是将舆论监督放在国家监督和d内监督的重要位置。舆论监督要贯穿于d和国家的监督体系中,与国家机关监督、民主监督、司法监督、群众监督一起发挥合力,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这是习近平对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d内监督思想的继承和创新。
3、.规范网络舆论最根本的是规范网民的言论,网民参与程度日益深入,网络信息量逐步增加,对网民的素质考验和要求也逐步提高。网民的自身素质关系到了网络舆论监督的正确导向,网民在复杂的信息面前保持清晰的头脑,用理性和专业的知识去理解和判断网络事件的前因后果,提出充分反应网民意志的意见和观点,对舆论监督起到积极作用。
4、送真题合集!重视真题=赢在起跑线,2022级最新真题合集及使用指南
5、请把你的思考留言告诉我们,次日会在留言区公布参考答案。或到微博@蝶姐-新传考研进行评论,我们会抽取大家的答案来进行点评哦!
6、舆论监督本身具有约束功能,在惩治腐败、倡导廉政、强化执法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媒体或公众对各种不正之风的报道,揭露和批判能极大地保障和维护社会风气,使官僚主义和贪污腐败之风无可逃遁,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形成。
7、救济功能、校正功能、预防功能、制约功能是监督的主要功能。监督体系有权力机关监督、行政机关监督、司法机关监督、社会组织监督、社会舆论监督、社会团体法监督等。
8、这两个条例侧重对新闻媒体的d性原则要求,对于领导干部强调“重视和支持”的态度。(舆论监督的功能和方式)。
9、开放性。以公众参与为基础的舆论监督使得每个舆论监督者地位平等,意见自由,相互之间的意见和建议相互交融。因此,舆论监督是在占有大量信息和不同意见或建议的基础之上进行的,人们乐于进行这种监督,积极参与其中。
10、第监督主体的评价要求。本文的评价要求是对新闻工作者和人民群众开展舆论监督的共同的总体原则性要求,不涉及各自的具体操作性要求。
11、舆论监督是定国安邦的大事之属于新闻工作者的职责和使命
12、非功利读书 |《社会学的想象力》:视角转移与召唤
13、(1)《新闻理论教程》(修订版);何梓华,高等教育出版社
14、(3)《新闻学概论》(第六版);李良荣,复旦大学出版社
15、自从舆论监督在中国共产d的十三大报告中首次出现后,d的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一直在强调舆论监督。在d的十九大上,习近平所作的报告将舆论监督赋予了新的涵义。在这个过程中,我国学界主要从历史、社会和政治三个维度对舆论监督进行研究。
16、习近平一方面强调d媒作为主流媒体的传播力、影响力、引导力和公信力,需要d媒新闻工作者通过日常的专业新闻报道,追寻真相,公布事实,激浊扬清、针砭时弊,形成舆论监督的先锋力量。另一方面,习近平重视人民群众通过互联网开展的舆论监督。能够广泛地汇集民意,听取建言,接受监督。开展互联网监督的人民群众分布在社会各个阶层,与新闻工作者相比,人口基数更大,离基层情况更近,表达渠道更多元,传播时效更快。人民群众通过互联网可以随时随地将假恶丑和真善美等现象进行“病毒式传播”,从而引起d媒和相关d政部门的关注。在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的新环境下,越来越多的人民群众参与到互联网监督中,成为群众监督的主要方式,也成为舆论监督的基础力量。
17、 二是开展舆论监督要直面问题。问题是时代的声音,人心是最大的政治。我们d肩负着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使命,同时也面临着“四大考验”“四种危险”。全面推进d和国家各项工作,确保d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仅仅依靠d内监督还不够,必须强化舆论监督,坚持问题导向,倾听人民呼声。新闻媒体应当肩负起社会哨兵的使命,直面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加强对d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情况、d规d纪执行情况的监督,加大对违纪违法行为、对侵害群众利益行为的曝光力度;直面社会丑恶现象,敢于揭露批评不道德行为和不良风气,激浊扬清、针砭时弊,将落脚点放在解决矛盾、改进工作上。开展舆论监督工作要树立大局观,坚持正确舆论导向,讲究方式方法,把握好时、度、效,以社会效益为最高原则,发挥舆论监督的积极作用。
18、本文试图从历史维度廓清舆论监督内涵的新变化、从社会维度探讨舆论监督的新功能,从政治维度分析舆论监督的新要求,希冀丰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关于舆论监督的理论探索,在理念上促进新时代舆论监督的实践。
19、第三题,结合疫情环境考察坚持正面报道为主和舆论监督之间的关系,这是经典考题放在了新的环境下考察,其思路不变,还是分为不同点和相同点来写,最后记得答出辩证统一的思想即可,分析的时候要结合疫情传播相关实例。
20、通过媒体工具(电视、广播、报纸等)进行监督。
21、③相信大众、尊重事实、敬畏法律是舆论引导的基本态度。
22、大众传播媒介,是指能够向社会大众大规模传播信息的专业化媒介组织和信息载体。作为传递信息的载体,特指专门用于大众传播活动的媒介,包括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络和图书等六种媒介。作为社会组织,是指能够向社会大众大规模传播信息的专业化媒介组织和信息载体,包括报社,杂志社,出版社,电台,电视台网站以及媒介集团等。
23、监督的范围和对象,要求必须做到对监督对象全覆盖,特别是要聚焦“关键少数”和重要岗位,加强对d的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的监督。
24、第三十四条,新闻媒体应当坚持d性原则,遵守新闻纪律和职业道德,把握舆论监督的正确导向,注重舆论监督的社会效果。
25、cctalk搜索群号9006150加入23全年公开课
26、⑤既要有独立负责的精神,又要自觉接受d委领导,积极争取各级d组织的支持和帮助。
27、②公开信息、揭示真相是舆论引导的基本原则。
28、考前必备05丨“文化传播”怎么考?掌握好这道路径分析题!
29、现代社会除了立法、司法、行政的控制手段之外,舆论引导和舆论监督的控制手段不可忽视。从社会控制的类型看,舆论监督是一种积极控制,主要以典型示范、及时褒贬、议题设置等手段,通过事先预警、事后评价的主动介入方式,积极预防和及时制止社会越轨行为。同时,它又是一种非强制性的软控制,˙正确的舆论监督能为社会成员提供符合社会目标和公共利益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调节人际关系,指导和制约社会成员的社会行为。
30、4- 善始善终,努力促成问题的合理解决
31、“舆论引导”还有一个相近概念“舆论导向”,要一起学懂学透哦:
32、开放性。以公众参与为基础的舆论监督使得每个舆论监督者地位平等,意见自由,相互之间的意见和建议相互交融。因此,舆论监督是在占有大量信息和不同意见或建议的基础之上进行的,人们乐于进行这种监督,积极参与其中。
33、舆论审判概念源于“媒体审判”,是指媒体有倾向性的审前报道和评论对公众审判产生影响的现象,伴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舆论突破了传统媒介的渠道限制,网络舆论的影响力日益强大,对司法机关造成的舆论压力也越来越大。
34、约束功能。新闻舆论监督和法律、行政、组织监督协同运行。促进权力部门的自省自律,起到约束规范的作用。
35、 三是舆论监督要注重成果运用,注重对比宣传,既发挥先进典型示范引领作用,又发挥反面典型警示震慑作用。对典型案例进行剖析,深刻揭示违纪违法行为产生的深层原因,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举一反惩前毖后,提出改进工作、完善制度的建议,推动腐败问题多发领域和环节的改革,最大限度减少体制障碍和制度漏洞,切实取得舆论监督的实效。
36、舆论监督开展得好不仅需要d和干部持有欢迎和接受的态度,还需要有切实的行动。习近平(2014:65)要求领导干部“对记者不应求全责备,要与新闻记者交朋友,把新闻监督看作对地方工作的支持,为新闻监督创造一个良好的政治环境。”领导干部与作为舆论监督主体的记者交朋友,实际上是他们在欢迎态度上的行动,也是他们“提高同媒体打交道的能力”,“要与媒体保持密切联系”的具体表现。至于接受态度上的行动,习近平要求领导干部在面对舆论监督时要闻过则喜,改进工作。2007年他在中央驻沪新闻单位和上海各大媒体调研时提出:“上海市委、市政府将一如既往重视、支持、关心大家的工作,创造良好的环境;以‘闻过则喜’的态度,全力支持舆论监督,运用大家意见,改进上海工作。”(中国新闻网,2007年5月18日)“闻过则喜”语出孟子,习近平对此引用是强调领导干部对批评要有发自内心的高兴,因为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听到其他意见,最终才能改进工作。
37、当下我国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习近平作了一系列关于舆论监督的重要论述。这些论述涉及的层面广泛,但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历史传承的基础上,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和新媒体环境,在政治上对舆论监督提出了创新性的理解。因此,对于新时代的舆论监督的内涵、功能和要求的研究不能孤立地引述习近平的重要论述,这容易陷入语录式研究的窠臼。
38、大众传播媒介主要分为两大类:印刷类和电子类。这两类媒介都有各自的特点。
39、“正面宣传为主”与“加强舆论引导”是d指导新闻舆论工作的基本原则,谈谈两者的辩证关系(天津师范大学,论述题,2021)
40、③有利于加强d和人民的联系,密切d群关系。
41、预测考题3:在新冠疫情期间,新闻媒体在讲好抗疫故事,激发正能量、弘扬真善美的同时,进行舆论监督,回应群众的集体诉求。请结合实例,论述坚持正面报道为主和舆论监督之间的关系(30分)
42、监督的内容包括国家权力机关公职人员和社会问题。
43、新闻舆论监督是一种特殊的监督形态。它不是一种强制性的社会控制力量,没有国家或社会的强制力或强制措施作为后盾,不具有法律控制力。实际上是代表公众对社会现实作出的主动回应。新闻舆论监督主要特征:
44、④保护批评者的合法权利,保留被批评者的申诉权利。
45、院校没定,无法开始学习?「五步学习法」教你迅速进入备考状态!
46、舆情根植于社会群体的利益痛点,反映了特定的利益诉求和价值标准。区别于经过公开讨论得出的舆论,舆情具有潜在性特征,并受到意见领袖、沉默螺旋、数字鸿沟、文化隔阂等因素的影响。
47、正面报道与舆论监督两者都是建立在d性原则立场上的,都是在d的领导下对d与政府的方针政策进行宣传。虽然舆论监督是对政府工作人员的监督,但其原则也是为了保证d性的纯洁性,都是为了d和媒体更有公信力,都是“为人民服务”的原则在新闻报道中的体现。
48、在新媒体语境下,很多政府部门都开通了公共微博、留言信箱等,定期为网友答疑,及时向公众报道社会事件的调查进展。这既提升了政府回应社会关切的能力,也增强了公众进行舆论监督的效力,还便于实现网络谣言的对冲和自净,提高社会治理的效率。例如在2018年的“疫苗事件”中,网民通过网络媒体与相关政府及执法部门建立了更加主动的互动通道,时刻关注处理进展。在此情况下,国家领导人习近平总书记和李克强先后做出重要指示,敦促事件得以更加迅速、更加公正的处理。
49、因此,对于监督对象而言,舆论监督开展得好坏与否首先在于d员和干部是否持有欢迎的态度。习近平(2014:65)很早在《把握好新闻工作的基点》一文中,就明确提出各级d组织和政府应“欢迎新闻工作者报喜也报忧”,运用舆论监督的武器,揭露和批评自身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腐败现象,尤其是各级d政系统的领导干部更要以“开放、开明的态度,正确对待新闻监督”。十八大以后,习近平再次强调领导干部对舆论监督要有欢迎的态度,要求“各级d政机关和领导干部对网上那些出于善意的批评,对互联网监督,不论是对d和政府工作提的还是对领导干部个人提的,不论是和风细雨的还是忠言逆耳的,我们不仅要欢迎,而且要认真研究和吸取。”(习近平,2017:336-337)
50、①从有利于d和人民的利益出发,坚持正确的揭露批评。
51、④体现了我国新闻媒介的根本宗旨,是衡量新闻事业d性的一个尺度。
52、互联网时代民众实施舆论监督的平台已经由此前的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拓展至各级各类互联网新媒体,并且已经实现了舆论监督主平台从传统媒体向互联网空间的迁移。
53、习近平所作的十九大报告对舆论监督赋予了崭新的涵义,将舆论监督纳入“d统一指挥、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把d内监督同国家机关监督、民主监督、司法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贯通起来,增强监督合力。”(新华网,2017年10月28日)这是在报告第十三部分“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d,不断提高d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之下第七点“健全d和国家监督体系”的最后三句话,是对“健全d和国家监督体系”任务的概括。而舆论监督属于“从严治d”的一部分,不再仅仅是简单的媒体(包括网络)自身职能。舆论监督的对象是d各方面的工作,目的是提高d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在这个意义上,舆论监督成为d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九大报告关于“舆论监督”有了最新的论述角度,不仅提及的监督种类是最全面的(共六种),更为重要的是,强调所有的监督形式和种类都要在d的统一指挥下,全面覆盖,权威高效(陈力丹,2018:189-190)。
54、警示功能。通过报道的典型案例,可以对整个社会特别是那些危害严重的以权谋私、滥用职权的渎职等行为起到巨大的震慑作用,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增强社会责任感,加强社会预防等。
55、群众性。为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而实施的监督广泛性各个团体、阶层都能参与;
56、第二题,考察新媒体环境下舆论监督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舆论监督有何机遇和挑战,一共3个设问,第一个设问比较简单,其实就是思考一下新媒体环境下舆论监督的范围扩大了,不仅包含原来说的对国家权力机关及公职人员行为的监督,还包括了对矛盾突出的敏感类社会热点问题的监督;第二问考察机遇,可以从监督主体泛化、监督渠道畅通、监督反馈及时这三个特征来推导;第三问考察挑战,可以联系实例分析负面舆论和过度舆论的弊端。
57、核心考点6-8:新闻的起源、本源与来源、新闻要素、硬新闻、软新闻、
58、在2016年2月19日召开的d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提出了新时代d的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的“48字方针”:“高举旗帜、引领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团结人民、鼓舞士气,成风化人、凝心聚力,澄清谬误、明辨是非,联接中外、沟通世界。”(中共中央宣传部新闻局,2016:5-6)并且他明确要求“新闻媒体要直面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直面社会丑恶现象,激浊扬清、针砭时弊。”(习近平,2016年2月20日)这里的“澄清谬误、明辨是非”“激浊扬清、针砭时弊”的方针和要求与舆论监督密切相关。新闻媒体既要批评曝光社会弊端负面现象,又要宣传表扬社会正面人物和事迹,促进我国社会的发展。
59、提升新闻报道的广度和深度,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新媒体时代,传统媒体依然具有强大的公信力与权威性,依然具有一定的主流话语权,宣传效果显著。尽管传统媒体舆论监督的作用受到了相当大的挑战,但必须认识到传统媒体在舆论监督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并持续发挥其在新闻报道的真实性、严谨性和权威性方面的优势,在新媒体抢先的情况下,可以在调查性报道和言论方面予以提升,体现传统媒体的高度、深度,进而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60、现阶段英语可以开始了吗?怎样开始?这篇文章告诉你答案
61、矛盾突出的敏感类社会热点类问题经由网络媒体的爆料与扩散,会迅速引发舆论关注,促进事态发展进程。在新媒体环境下,舆论监督所涉及的社会热点问题包括全国性问题、局部地区问题,以及局部领域问题,如环境污染问题、医疗卫生问题、以及社会保障问题等。
62、第二种为d纪轻处分,组织调整成为违纪处理的大多数;
63、舆论监督的作用和意义(东北师范大学,论述题,2021)
64、不管是“丰县生育八孩女子事件”,还是“唐山打人事件”,都反映出今年的一个考察重点——舆论监督的力量。
65、舆论监督是指公众和媒体借助大众传媒的力量对社会中不当现象及国家机关、公职人员在履行权力过程中出现的失职现象进行披露批评,从而形成舆论,督促相关人员的改正,实现对公共权力的制约,其意义有以下几点。
66、舆论监督是指社会公众运用新闻媒介,对偏离或违背社会正常运行规则的行为依法实施的新闻批评。舆论监督借助新闻媒介的传播优势,以公开的方式反映公众对某一社会现象、某个社会事件或社会问题所形成的比较一致的意见。实际上,舆论监督是代表公众的意志对社会现实作出的强有力的主动回应,因而在实施社会监督方面具有很强的影响力。舆论监督具有公开性、群众性、广泛性和及时性的特征,其功能包括监测功能、约束功能、警示功能和反馈功能。
67、考前必备01丨宝藏押题专栏来啦!必备第一题:从“信息茧房”到“算法治理”!
68、监督主体存在于各种社会阶层、群体、组织乃至全体公民之中。同样,监督客体包括d和国家的一切政务、一切有关公共利益的事务,乃至整个社会思想、风尚等。
69、马克思和恩格斯不仅要求一般报刊对社会进行监督,也要求d的刊物对d组织和领导人进行批评。恩格斯明确指出:“要使人民不要过分客气地对待d内的官吏——自己的仆人,不要再总是把他们当作完美无缺的官僚,百依百顺地服从他们,而不进行批评。”(马克思,恩格斯,1972b:33)“批评是工人运动的生命的要素,工人运动本身怎么能避免批评,想要禁止争论呢?难道我们要求别人给自己以言论自由,仅仅是为了在我们自己的队伍中又消灭言论自由吗?”(马克思,恩格斯,1971:324)列宁同样强调对于d员的监督:
70、广义:公民通过各种公开形式对国家和社会事务进行监督的行为。公民在了解情况的基础上,通过一定的传播媒介表达意见,行使法律赋予的监督权,以影响公共决策。
71、主要表现在舆论监督对社会权威和权力的设限和抗衡上。现代社会发展表明,权力不设限的滥用和没有抗衡的任意行使,只会导致权力的腐败。舆论监督代表的是多数人的意志,是社会公众民主权力的公开表达,因此也是最民主、最广泛、最符合民意的权力。这种权力在与政治精英和媒体精英相制约和抗衡时,能够表现出巨大的威力。
72、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监督职权主要应是涉及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重大问题。人大监督的内容应该是国家和地方事务中那些带有根本性、长远性的重大事项。即工作监督要抓大事,法律监督要抓典型。
73、当社会出现某一新问题时,社会群体中的个人,基于自己的物质利益和文化素养,自发地、分散地表示出对这一问题的态度。持有类似态度的人逐渐增多,并相互传播,相互影响,凝聚成引人注目的社会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