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答案沐猴而冠造句子 1、沐猴而冠,成语,拼音:mùhóuérguàn。沐猴:猕猴;冠:戴帽子。猴子穿衣戴帽,究竟不是真人。 2、据宋代罗愿《尔雅翼》,人们在地上立好树桩子,让从野外捕捉......
沐猴而冠造句子
1、沐猴而冠,成语,拼音:mùhóuérguàn。沐猴:猕猴;冠:戴帽子。猴子穿衣戴帽,究竟不是真人。
2、据宋代罗愿《尔雅翼》,人们在地上立好树桩子,让从野外捕捉到的猴子蹲坐在上面,等到将它的野性驯化得差不多,再慢慢教它各种技艺。驯化后的猴子可以养置于马厩,给马壮胆,帮助马匹驱除一些病虫,增强马的免疫力。《西游记》中,天庭给猴王孙悟空封了个闲官“弼马温”,可见养猴对养马很有好处。成语“猴年马月”,指遥不可知的年月,形容完成事情遥遥无期,难以达到目标;这里“猴”和“马”摆在一起,折射出二者的关系。猴子还可用来耍猴戏,演员指挥猴子穿衣脱帽,翻筋斗,骑羊奔走等,给人们带来乐趣。猴戏在南北朝时很盛行,晋朝作家傅玄《猿猴赋》说:“余酒酣耳热,欢颜未伸,遂戏猴而纵猿”,比较详细地记录了猴子的装扮和各种技艺,表现了猴戏的热闹场面。猕猴的野性很难驯化,古人有“沐猴与狗斗”的说法。《庄子·天运》:“今取猿狙而衣以周公之服,彼必龁啮挽裂,尽去而后慊。”意思是,现今如果有谁让猿猴穿上周公所穿的那种华贵的礼服,猿猴一定会撕咬、拉扯,将礼服完全弄掉才甘心;“沐猴而冠”也反映了猕猴的野性难以根除,所以司马贞《索隐》给“楚人沐猴而冠”作注:“言猕猴不任久著冠带,以喻楚人性躁暴。”
3、《史记·项羽本纪》:“人言楚人沐猴而冠,果然。”
4、 黄山谷说过:“士大夫处世可以百为,唯不可俗,俗便不可医也。”当今赋家的俗,恐怕也是难医的。
5、书( )读得很多,( )不会灵活运用是不行的。
6、译文:人们说猴子穿衣戴帽,究竟不是真人,果然是这样。
7、13现在大多数的官员都是沐猴而冠,狼子野心。
8、26他是沐猴而冠,要好好地坐在这里听一个小时的演讲,根本是不可能的。
9、 答案解析:D。物质匮乏需要被补给。属于条件关系。A:知识渊博不需要被传授,可以传授给其他人,不符合题意;B:政府是否廉洁需要被监督,不符合题意;C:本金、利率、利息不存在对应关系;D:走私猖獗需要被打击。与题干逻辑完全相符。综上,本题选D。
10、赋大体分为古赋(汉赋)、俳赋、律赋和文赋。《子虚赋》、《上林赋》之类的汉大赋在歌颂国家强盛时表现出博大的气象,除了歌颂外,还有讽谏的传统,即扬雄所谓“劝百而讽曲终而奏雅”(《汉书·司马相如传赞》)。当代赋家仿作大赋,大都只有歌颂而无讽谏,这似乎是传统继承中的缺失。俳赋又称骈赋,篇幅较小,除了用韵外,还要讲究骈偶。现在的赋家用了些对偶句,但不知讲究平仄,故所写的赋不是骈赋。律赋主要是科举考试时采用的赋体,对仗要求比骈赋还更严格,押韵也有严格限制。当今赋家于此体似不敢染指,但若能大着胆子试作,下些功夫,说不定也就把音韵平仄搞清楚了。文赋近于散文,多散文句式,虽也押韵,但不甚严格。杜牧的《阿房宫赋》、苏轼的《前、后赤壁赋》都是文赋的代表作。当今赋家所作,大都类于文赋,因为写起来要容易些。今人欲作赋,我认为还是应该把各体赋都多读一些,揣摩其特点,拟作几篇,打下基础。
11、观看朋友圈时,我们会陷入“别人过得比我好”的幻想中,对自己的生活、成就觉得不满意。
12、优质品牌广告制造一种虚假的、高于社会实际的生活模式,让多数人知道,让少数人拥有,痛苦就产生了。
13、(出自):《史记项羽本纪》: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
14、39两人笑笑,学着电视里的大哥,尽量摆出莫测高深的样子,却不知那种沐猴而冠的神态,十足的就两个小丑。
15、(逆接):沐仁浴义沐日浴月沐浴膏泽沐猴冠冕沐猴而冠沐猴衣冠沐雨栉风沐雨梳风
16、 译诗本是一件很难的事,尤其是以神韵见长的诗!有时因为需要或心起共鸣到不能不译,也只是不得已的。雪莱的诗是尤以神韵见长的。我们爱读他的诗,不独爱看他的图画的表现他的优美伟大的思想和想象,还爱听他的诗中神妙的音乐,把他的诗译成了诘屈聱牙、煞费思索的不通的中国文,而且夹着许多误解的,对于雪莱,对于读者,已经谢罪之不暇!还昂昂然自诩的说:
17、衣冠禽兽一词在辞海和成语词典等很多工具书中几乎都被解释为贬义。比如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年出版的《辞海》中,即非常直接地解释为:衣冠禽兽,比喻品德败坏的人。谓这种人虚有人的外表,行为却如禽兽。常用来指道德败坏的人,说他们徒有人的外表,行为却如同禽兽。
18、地球上中国也好,外国也好,道德败坏,沐猴而冠掌权带头愚昧民众。
19、大殿正中御座上,端坐着秦二世皇帝胡亥,冕旒衮服,佩太阿之剑,和秦始皇帝当年的装束一模一样,只是全然没有帝王气度,沐猴而冠,扬扬自得。
20、怙恶不悛的罪犯能够沉思冥想他们通向更加美好未来的道路吗?
21、3让这种不学无术的人当研究所所长,沐猴而冠,不把学术搞垮才是怪事!
22、 辞赋创作热的积极意义还是有的,因为它毕竟把这个文学恐龙复活了。科学家不是有利用基因复活恐龙的野心吗?恐龙若真能复活,能够丰富物种,无疑具有重大科学意义。辞赋的复活亦复如是。一种旧文体,两千多年来绵延不绝,作者代不乏人,它之所以有这样顽强的生命力,自有其存在的理由。
23、“猴”字《说文》已经收录了,左边“犭”实际上是“犬”字作偏旁的写法,是形旁,右边“侯”是声旁。字从“犬”,是因为犬也是人们豢养的动物,古人很熟悉,因之很多为动物名造的字都可从“犬”,如“猪、猫、狶(大猪)、獐”等;跟猴子相类或同类的动物也多从“犬”,例如“猨(猿)、玃(大母猴)、狖(长尾猿)、狙(猿猴一类的动物)、狨(金丝猴)、犹(猿猴一类的动物)、猱(猿属)、猢狲”等字都如此。
24、它试图想通过一个表面上次要的问题来解决另一个本质性的问题。我们可以叫它敲边鼓,或者调虎离山之计。不速之客的意思_不速之客造句不速之客(bszhīk)
25、在小区围墙上方采用主动红外对射式探测器进行防范,若有不速之客非法入侵,将及时报警,通知安保中心及时处理。
26、 这样说来,不独配不上说“我是雪莱”,简直连“鹦鹉学舌”、“沐猴而冠”也配不上哩!因为“鹦鹉学舌”至少也学得通顺流利,“沐猴而冠”至少也冠得类似呵!
27、《格言联璧》有云:“将啼饥者比,则得饱自乐。将号寒者比,则得暖自乐。将劳役者比,则优闲自乐。将疾病者比,则康健自乐。将祸患者比,则平安自乐。将死亡者比,则生存自乐。”
28、成语备考中要以最新版《现代汉语词典》为准,关注最新成语意思的变化哟!
29、这些歹徒坏事作尽,完全没有悔意,可以说是怙恶不悛,岂容宽恕?
30、(美轮美奂)原本多形容建筑物雄伟壮观、富丽堂皇。现在也用来形容装饰、布置等美好漂亮。
31、59于是,大太监梁思成沐猴而冠似地坐在那里有模有样地批阅起了奏章,而徽宗则站在书案前练起了书法。
32、18到底谁是沐猴而冠的人,其实大家心里都清楚。
33、注:“莘莘学子”中的“莘莘”,表示“很多”的意思,不受具体量词的修饰。
34、这种境界,( )使人惊叹,( )叫人舒服。
35、”每天学点性知识“只为开放式交流和分享,尊重各种不同态度,如果有不同的见解,欢迎留言。
36、(出自):《左传隐公六年》:长恶不悛,从自及也。
37、30你的沐猴而冠并不是你犯下的很大的错误,只是你一时的糊涂而已。
38、24小明最近行为反常,我们都觉得他是在沐猴而冠。
39、先秦文献《吕氏春秋·察传》已有“猴”字用例:“数传而白为黑,黑为白。故狗似玃,玃似母猴,母猴似人,人之与狗则远矣。”《察传》讲对传言要加以详察的道理,这几句的意思是说,流言经过几次流传就会走样,白变成黑,黑变成白。所以狗变成大母猴,大母猴变成猕猴,猕猴变成人,可是人和狗实在相差得很远了,可见传言不可尽信。文中“母猴”不是今天“公猴、母猴”的“母猴”,它指猕猴,也叫“沐猴”。可能是连读的关系,前面一个字的读音易生变,于是有“猕猴、母猴、沐猴”的歧异。后来也叫“马猴”,《红楼梦》第二十八回有“大马猴”的说法。
40、两人笑笑,学着电视里的大哥,尽量摆出莫测高深的样子,却不知那种沐猴而冠的神态,十足的就两个小丑。
41、 但在我看来,当今辞赋创作的兴盛势头,其实不能看作文学现象,若拿来与唐代诗歌创作相比较,看得出来是大异其趣的。唐代诗歌创作差不多是全民的文学运动,其作者上自帝王将相、文人学士,下至僧尼、道士、宫人、歌伎,诗歌作品传诵于“王公、妾妇、牛童、马走之口”。《全唐诗》所收诗歌近五万首(加上敦煌诗歌也不过五万多首),据说也只占唐代诗歌的一小部分。唐代诗歌,“为时而著,为事而作”,没有功利目的,皆发乎至情,故能感人至深。文学有审美、认识、陶情移性的作用,唐代诗歌,差不多起到了这些作用。而当代的辞赋创作,并非是社会成员发自内心的需要,多半是出于市场需要。大约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中国经济开始起飞,楼堂馆所、广场和其他大型建筑不断涌现,“不壮不丽不足以一民而重威灵,不饰不美不足以训后而求厥成”(何晏《景福殿赋》),既壮且丽了,还要有文章来颂赞其壮丽,这种文章当事者多采用赋体。这种赋体文章其实是为了彰显兴造者的业绩和政绩,多少带有广告的性质,与文学创作的初衷已大相迳庭了。
42、他没有丝毫的惧怕和胆怯,这反倒使所有的恶魔都停了下来,惊异地看着这个不速之客。
43、韩生听了这话,觉得项羽实在算不上顶天立地的大英雄,就私下对别人说:“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意思是说,人家都说楚国人徒有其表,就好像是猴子戴上帽子假充人一样,我以前还不相信,这次和楚王谈话之后,我才知道此言不虚哇!
44、这个橡皮( )我的,( )李明的。
45、下面是第6版《现代汉语词典》一些更新了的成语:
46、(拭目以待)第5版义为“擦亮眼睛等待着,形容殷切期望或等待某件事情的实现。”第6版义为“擦亮眼睛等待着,形容殷切期望或密切关注事态的动向及结果。”
47、 答案解析:B。题干中进展和变化属于种属关系,进展是一种变化。C选项中口角是一种冲突,与题干关系一致。A选项中的妥协和退让是近义词,C选项开花结果之间为必要条件关系,D选项喜欢和信任没有直接的关系,所以选择B选项。
48、◎他表面仅管说是做戏,但在他家里他却以为这样才光宗耀祖,丝毫不觉"沐猴而冠。"
49、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准确驾驭文字,规范、得体、流畅地表情达意呢?
50、(只知其不知其二)龙飞凤舞:本来形容气势奔放雄壮,也可形容书法气势舒展活泼,也可形容字迹潦草难辨。左右逢源:本指做学问功夫到家后自然用之不尽,取之不竭,后用它泛指做事得心应手,顺利无碍,有时也用于贬义,讽刺为人圆滑,善于投机。平铺直叙。既可形容说话或写文章平平淡淡,没有起伏,重点不突出,含贬义。也可指说话或写文章时不加修饰,直接地简单地说出自己的意思,含褒义。水落石出:水退落下去,石头就显露出来。本写自然现象。后比喻事情的真相得以完全显露出来。东涂西抹:本指妇女涂脂抹粉。后常比喻随意提笔作文、写字或涂画。又喻指作事无规则、无定准。海阔天空:形容大自然的广阔,也比喻想象或说话毫无拘束,漫无边际。粗枝大叶:比喻做事不细致.不认真.它的本义是简略概括。肝脑涂地:的引用义是竭尽忠诚.甘愿牺牲.它的本义是形容惨死。一针见血:通常比喻说话、写文章言辞直截、简要.能切中要害.但它的本义是一针就见到血.形容医务人员技术熟练。不三不四:形容人不正派、不规矩,也用来说明事物不成样子,与“不伦不类”相似,这是它的原始意义,有存在的合理性。指手画脚:可以形容轻率地指点,妄加评论指责、批评,作贬义词。也可以来形容说话时兼用手势示意,作中性词。光怪陆离形容奇形怪状,五颜六色。也形容事物离奇多变。百花齐放:指同一事物有许多做法,同一内容有多种形式。比喻艺术上不同形式和风格的自由发展。也指各种花卉一起开放。乘风破浪:比喻志向远大,不怕困难,奋勇前进。也指飞速地航行。垂涎三尺:形容嘴谗,也形容特别羡慕,渴望得到。不绝如缕:既形容声音细微,也形容形势危急。步步为营:营,军队驻扎的地方。军队每前进一步就设置一道营垒。形容进军谨慎。今也比喻行事谨慎稳妥。老气横秋:形容人摆老资格,自以为了不起的样子,也形容人没有朝气,暮气沉沉的样子了。瞻前顾后:既形容做事情以前考虑周密细致,也形容顾虑太多,犹豫不决。金玉满堂:既指占有很多财富,也比喻人很有才学,学识丰富。春风得意:既可以指进士及第后的得意心情,也可以用来形容人官场腾达或事业顺心时洋洋得意的样子。平易近人:比喻态度和蔼,没有架子,使人容易接近。也形容文字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洋洋洒洒形容说话或写文章才思充沛,长篇大论连绵不断。也形容规模盛大,气势磅礴。处之泰然:既形容对待事情或困难,安然自得,毫不在乎。也指对事情无动于衷。目无全牛:指解牛时,看到的不是整头牛,而是牛的各部分之间的空隙。形容对事物了如指掌,处理起来极其准确熟练;也形容技艺高超,得心应手。守株待兔:株:露出地面的树根。比喻心存侥幸,坐等意外收获。也比喻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按部就班:按,依照;部,门类;就,归于,班,次序。按照门类,列定次序。原指写文章时结构安排得当,选词造句合乎规范。后用以形容做事按照一定条例,遵循一定的顺序。玲珑剔透:玲珑,精致精巧。剔透,剔除而使透空明晰。形容奇巧精制、明晰透亮。也形容人聪明灵巧或俊俏标致。秀色可餐:形容女性容貌美丽动人,也形容景色优美,让人入迷忘饥。眉来眼去多用于男女示爱,也指坏人之间勾勾搭搭。战战兢兢:形容因害怕而微微发抖或小心谨慎的样子,也形容因饥寒冻馁而战抖的样子。朝秦暮楚比喻人反复无常。亦比喻行踪不定或生活不安定。万紫千红:现多指繁荣兴旺、丰富多彩的社会现象,也指百花盛开,色彩艳丽。灯红酒绿:既可形容寻欢作乐的腐化生活,又可以形容都市或娱乐场所夜晚的繁华景象。
51、要是自己也学着那些尸位素餐沐猴而冠的畜生,对同胞健康不想方设法去挣扎着保护,一定会和无数国民一样,早堕入国际强盗流氓和洋奴们合伙布置的医商死伤陷阱。
52、(解释):怙:依靠,依仗;悛:改过,悔改。坚持作恶,不肯悔改。
53、一群大学生申请兼职,他们面试时被分为两组。
54、( )勤奋学习,( )能提高成绩。
55、 再如中考优秀作文:“我向往‘采菊东篱下’(陶渊明《饮酒》)的那种悠闲,我喜欢‘清水出芙蓉’(李白)的那种纯净,我心仪‘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的那种静谧,我追求‘低头弄莲子’(南朝民歌《西洲曲》)的那种祥和……”考生不仅恰当引用古诗文,而且非常灵活地选择“向往”、“喜欢”、“心仪”、“追求”等词语,力求让句式同中有变。充分展示了自己的阅读、理解与运用的功底,很好诠释了“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的内涵。
56、有人口头上( )讲得很好,( )行动却做得很少。
57、这些作品象不速之客,以无比的生命力猛烈地敲击着美学的窗扉,要求我们作出理论的解答。
58、小明最近行为反常,我们都觉得他是在沐猴而冠。
59、我不想说你现在还没有步入沐猴而冠的行业,但是你回头还来得及。
60、74沐猴而冠也罢,彪悍之气却是实实在在,就见那“曾参”。
61、哈!你在做着衣锦还乡的美梦吧?你亲征田荣就不该,帮助田横又不能,难怪人说你们楚人是沐猴而冠之辈,马牛襟裾之材。
62、45恩!那人名叫王明宇,是这警察局的副局长,在粤中市的权势大着呢!虽然坐到了副局长的位置,但干的都不是人事!简直就是沐猴而冠!
63、 幽默的方式很多,如可以借用“他行语(其他行业的语言)”,化平庸为神奇,化直白为含蓄。如2号文3332卷:“每个人都经营着自己的游戏,那游戏叫人生。”这个句子,富含哲理,耐人寻味,“经营”这个他行语功不可没。
64、 这里特地需要指出的是:不能使用缺乏生命力的网络语言(备注,是不能使用缺乏生命力的网络语言。我们要多了解并与时俱进,运用新鲜而有内涵的网络语言,增强语言的活力与幽默感)。当代中学生大量接触网络语言,加之认知能力有限以及存在猎奇心理,同学们普遍喜爱使用网络语言。如果说“给力”、“坑爹”、“伤不起”之类让大众尚可接受,“童鞋”(同学),“有木有”(有没有)、“我8喜欢”(我不喜欢)、“杯具”(悲剧)此类的网络词汇,委实不“给力”,让我们中国博大精深的汉语“伤不起”,更造成了恶劣的“坑孩”后果。这些语言可以出现在生活中,但出现在考场作文卷上,即使是“打酱油的”等“耳熟能详”的网络热词也说不定被当作错别字扣分,笑脸、哭脸等网络符号在阅卷老师手下也将“一视同仁”。要知道,不是所有的阅卷老师都知道这些网络用语,不是所有知道网络热语的老师都“好这一口”。用之不当,反而折射出考生的哗众取宠和玩世不恭。况且对网络用语“照单全收”,时间长了,不仅会遗失规范语言,还会无形中降低语言的组织能力,这对我们是百害而无一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