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德格尔存在主义哲学精品好句75句

admin 59次浏览

最佳答案海德格尔存在主义哲学 1、上面的A式,仅是希腊哲学的一个方面,但仍有希伯莱的神学(宗教)方面未包括进来。上文牟宗三之详论,是欠周圆的。仅是“纤巧形态”之哲学方法论难以解......

海德格尔存在主义哲学

1、上面的A式,仅是希腊哲学的一个方面,但仍有希伯莱的神学(宗教)方面未包括进来。上文牟宗三之详论,是欠周圆的。仅是“纤巧形态”之哲学方法论难以解说存在主义得以发生的主要原因。纵观西方历史,神学到中世纪得到了绝对的繁荣,统治了近千年,但文艺复兴与英国革命工业的发展,实证与实验又摧毁了宗教神学的虚幻性。尤其笛卡尔的解析几何学和莱布尼兹的微积分的打击、摧毁更为彻底。因之宗教神学的那种浓烈虚幻性成了哲学形上学的遮羞布。于是宗教革命、宗教改革迫在眉捷。纵观西方历史,自近代以来,西方哲学内部,通过二种方式来消解宗教的“形上虚幻性”:一是康德在第二批判中,以“道德”(纯粹理性/实践理性—绝对律令—道德)来消解融合它,其中介环节是“绝对律令”;二是发端于丹麦的克尔郭凯尔的存在主义,则觅取新路向,把传统宗教神学的形上虚幻性,消融于“人的存在”之中,这便类似宗教由“出世”转向“入世”的一种大转变。西方宗教的“入世”化转向,无疑地是得益于中国的儒家哲学的准宗教信仰系统的启示。中国血统连条的恒古信仰,既是信仰,更是生命之“血统的奔流”。存在主义的“此在”(Dasein)便承接于此,故有下面雅斯贝尔斯(1883—1969)的肯断:“整个来看,世界是不能信任的”,它指向宗教神学的虚幻性;但他又说:“但在这个世界上毕竟还是有值得信托的东西”,它指向宗教的当下“入世”性,即“此在”的生命跳跃。

2、海德格尔认为,存在问题是一个独特的问题,要清理出存在问题乃至要解决存在问题,我们就需要进行一系列最基本的考察。但只有对存在问题的作用、意图以及动因加以充分的说明后,存在问题的独特之处才能显示出来。

3、《存在与时间》是海德格尔的代表著作,1926年写就,翌年出版。它也是本世纪最重要的哲学著作之一。在《存在与时间》中,海德格尔对日常语言中的“是”或“存在着”的意指提出诘问,并重新提出“存在的意义”的问题。(海德格尔存在主义哲学)。

4、1889年9月26日,马丁·海德格尔出生于德国巴登邦梅斯基尔希。1903——1906年在康斯坦茨人文中学读书。17岁时,进入弗莱堡人文中学就读。在此期间,他对“存在”问题产生了浓厚兴趣。

5、《林中路》是海德格尔最重要的著作之已被视为现代西方思想的一部经典作品,是进入海德格尔思想的必读之作。本辑汇集了作者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创作的几篇重要文章,几乎包含海德格尔后期思想的所有方面。这些文章初看起来是很难以统一的。而这也可说是本书的一个特点,正如本书书名所标明的:《林中路》,林中多歧路,而殊途同归。

6、1953年,海德格尔出版了《形而上学导论》。次年,相继出版了《演讲与论文集》和《什么召唤思?》。1956年,出版了《走向存在问题》。

7、1933年,出任弗莱堡大学校长一职。一年后,海德格尔辞去了弗莱堡大学校长职务。

8、用“Dasein”与“Ereignis”阐释中国思想:新儒家的牟宗三把中国哲学康德化,建立了“圆教”。后来学者把中国哲学海德格尔化,用“Dasein(缘在)”与“Ereignis(本成)”阐释中国思想。例如;张祥龙《海德格尔思想与中国天道》和赖贤宗《道家禅宗与海德格的交涉》。(海德格尔存在主义哲学)。

9、海德格尔哲学对于现代存在主义心理学具有强烈的影响,特别是对L.宾斯万格心理学的影响尤深。他把海德格尔的世界之存在概念作为存在主义心理学的基本原则。他的存在主义思想对以后心理治疗的发展,亦产生了很大的启发作用。

10、“当今欧陆另一显学为现象学,其所以有今日之流行,泰半归于一些要使社会科学建立为一种科学的学者们。他们取胡塞尔的现象学为其研究方法,实际说来,胡塞尔的现象学并无真正的洞见,而其流行,实亦为西方当代哲学的一种纤巧表现。”(C)

11、英裔的澳大利亚哲学家约翰·巴斯摩尔(1914—?)在其大著《哲学百年新近哲学家》(初版于1957年,1966年修订本)中说:“按原定计划本书并不涉及存在主义,人们也不能指责我。因为一来它(存在主义)对于当代英国哲学的主要倾向没有什么影响;二来就人们讨论它而言,它始终被认为是对伦理、宗教思想的一种促进因素;而不是形而上学。在很大程度上,职业哲学家们对它嗤之以鼻”,“存在主义处于英国哲学意识之外,对英国哲学家来说,它代表着大陆哲学的多余和芜杂”(见该书第523页/洪汉鼎等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在上面引言中,巴斯摩尔说出了两个重要问题:

12、在以后的日子里,海德格尔大量阅读了尼采、克尔凯戈尔、陀思妥耶夫斯基、谢林、黑格尔、狄尔泰等哲学家的著作;广泛地了解了当时数学和自然科学的成果。在此过程中,海德格尔受到了李凯尔特、舍勒等人的影响,并完全接受了胡塞尔的现象学。1913年,海德格尔获得了弗莱堡大学的哲学博士学位,两年后做了母校的讲师。

13、A、西方哲学从希腊开始,便是一种“精巧”分析的哲学,这是西方哲学的大背景。西方现当代哲学则由“精巧”形态走向“纤巧”形态,不能“厚德载物”,故终于陷入“虚无”。其中包括两路向、三学派:分析哲学/现象学与存在主义。

14、因而B式,又可转换为:现象学→存在主义借传统“纤巧”方法进入人生体验(C),西方哲学在本性上是“逐物哲学”而不是“人生哲学”,故西方的“人生哲学”不是正道的,而是偏斜的。一个民族的哲学必然统辖这个民族的文化。故存在主义的“人生哲学”(人生体验),必然先天不足,他们无新路可走,只好失陷于“去存在”与“非存在”的回归中。存在哲学之大方向不失为一种提醒与启悟,但举步时,却是歪歪斜斜,不伦不类。

15、德国哲学家海格尔,存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之也是存在巨大争议的人物。

16、真理的本质揭示自身为自由。自由是绽出的、解蔽着的让存在者存在。任何一种开放行为都在“让存在者存在”中漂浮不定,且每每对此一或彼一存在者有所作为。作为参与到存在者整体本身的解蔽中去这样一回事,自由已经使一切行为协调于存在者整体。

17、更重要是从个人的“存在”出发,把个人的存在和客观存在联系起来,哲学的起点是个人,终点是上帝,人生的道路也就是天路历程。

18、关注每一天,我们用身心感受存在;关注当下与未来,我们用尽一生思索生存。

19、海德格尔哲学对于现代存在主义心理学具有强烈的影响,特别是对 L.宾斯万格心理学的影响尤深。他把海德格尔的世界之存在概念作为存在主义心理学的基本原则。他的存在主义思想对以后心理治疗的发展,亦产生了很大的启发作用。

20、这里译出的《走向语言之途》系海德格尔全集之第十二卷,是海氏后期的一部重要著作。其中所收录的共六篇文章,都是作者在20世纪50年代做的演讲报告,集中地呈现了他后期的语言思想。这本书是海德格尔关于语言的一个演讲集。

21、到底“人生价值”的图式是怎样的?它具有可知可解的线索吗?它具有一个可仿效的模式吗?牟宗三说,西方哲学追求的是“物本”(逐物哲学),基督教追求的是“神本”。其追逐、发展的路线与目标是:物本之神本化与神本之物本化,是其合流的“物极”特征。中国文化追求的既“非物本”,也非“神本”,而是“人本”,人本发展的路线与目标是:学圣人、“立人极”。何谓“本”?孔子曰:“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论语·学而》)。“本”者,以树干比喻“根源”也。“人本”之目标是“立人极”,其图式是:

22、所谓“非本真存在”是指此在失去独特个性,不是独立自主地存在,而是为其他存在者所约束、控制,以假面示人的非本来真实面目的存在方式。海氏指出:“相互共在完全把本己的此在消融在‘他人的在’的方式中。而这些他人在各种不同的,却又明显的情况下越来越消失不见了。在这不引人注意而又不确定的情况下,‘常人’展开了对他的真正的‘独裁’。‘常人’怎样享乐,我们就怎样享乐,‘常人’对文艺怎样阅读和怎样评判,我们就怎样评判,‘常人’怎样从‘大众’中抽身回来,我们也就怎样抽身回来;‘常人’对什么东西愤怒,我们就对什么东西‘愤怒’。这个‘常人’不是任何确定的人,而一切人(都不是作为总和)都是这个‘常人’,就是这个‘常人’规定着日常生活之在的方式”。(1)(P164)

23、他认为,领会,作为此在的展开状态,向来都涉及到在世的整体。在对世界的每一个领会中,生存都一道得到领会,反过来说也是一样。其次,所有解释都活动在前已指出的“先”结构中。对领会有所助益的任何解释无不已经对有待解释的东西有所领会。这个事实人们早已经注意到了,即便是只在领会和解释的派生方式的领域中。科学论证不得将它本应该为之提供根据的东西设为前提。

24、亚里士多德将存在的“超越普遍”视为类别的统一性,以与类或种属的多样性相对应。如“美丽的容颜”与“美丽的心灵”,都是“美丽”的,“美丽”是存在的,尽管一个是外在的,一个是内在的,却都可以蕴意为“美丽”的类别,并且具有统一性。尽管亚里士多德的存在论在很大程度上继承了柏拉图的学说,但仅凭借这一见地,他就把存在问题置于全新的基础之上了。“诚然,连他也不曾澄明这些范畴之间联系的晦暗处。”黑格尔最终把“存在”定义为“无规定性的直接性”,并且把这一定义作为他的《逻辑学》中各范畴进一步阐述的基础,在这一点上,他与古代存在论的眼界基本相同。但对于亚里士多德提出的关于范畴的多样性与存在的统一性相对的问题,他反而丢掉了。因此,要说“存在”是最普遍的概念,可不等于说它再清楚不过,无须再讨论,毋宁说它是最为晦暗的概念。

25、海德格尔说,话语自身包含有一种生存论的可能性——听。听将话语同领会、理解与可理解性的联系搞得清清楚楚。假使我们听得不“对”,那就说明我们没弄懂,就没有“领会”;这种说法不是偶然的。听对话语具有构成作用。语言上的发音奠基于话语,声学上的收音也奠基于听。此在作为共在对他人是敞开的,向某某东西听就是这种敞开之在。

26、经过已经正确领会的存在论研究本身将给予存在问题以存在论上的优先地位,而不止于重新捡起某种可敬的传统或促进某个至今没有透视的问题。但这种事情上、科学上的优先地位并不是惟一的优先地位。

27、 亚里斯多德:古希腊哲学及科学的集大成者。

28、 罗素:逻辑实证主义权威,学富五车的人物。

29、马丁·海德格尔(公元1889年9月26日—公元1976年5月26日),德国哲学家。20世纪存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之一。出生于德国西南巴登邦弗赖堡附近的梅斯基尔希的天主教家庭,逝于德国梅斯基尔希。

30、让存在者整体存在,是解蔽着又遮蔽着的。绽出的此之在保存着最初的和最广大的非解蔽状态,即根本性的非真理。真理的根本性的非本质是神秘。非本质并不意味着是低于在一般之物及其可能性和根据这种意义上的本质的。这里所说的非本质,是指先行成其本质的本质。“非本质”大概是指那种已经脱落了的本质的蜕变。不过,在上述任何一种意义上,非本质向来以其方式保持为本质性的,从不会成为毫不相干意义上的非本质性的东西。

31、对“真理的本质是自由”的命题的排斥态度依靠的是一些先入之见,其中最为顽固的是:自由是人的特性。自由的本质无须,也不容进一步的置疑。人是什么,尽人皆知。

32、马元龙(1910),四川石棉县人。文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留基委评审专家,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评审专家,《文学评论》《文艺研究》《外国文学》等学术期刊外审专家。2015年受聘为中国人民大学杰出人文学者(青年学者),2016年受聘为中国人民大学杰出学者(青年学者)。主要研究领域为当代西方美学和文学理论,各种后现代哲学,以及当代马克思主义文论。曾获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二等奖。

33、“存在(是)”这个概念是不可定义的。这是从它的“普遍性”问题所推论出来的。定义的形式靠种属与类别,这显然不适用于最高的种属。我们不能把“存在”定义为“存在者”,令“存在者”存在并不能使“存在”本身得以规定,它既不能从较高的定义当中导出,又不能从较低的定义中归纳总结。传统逻辑的定义方法来自于古希腊存在论,虽然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对“存在者”进行规定,但对于“存在”无法规定。

34、存在论在此在的分析工作在其准备阶段中以这一存在者的基本结构即在世为主题。这一工作的切近目标是从现象上端出此在存在的原始统一结构;此在“去在”的方式及其可能性由此而从存在论上得到规定。对“在世界之中”的现象描述到现在依然是依循着“世界这一结构环节及在世的存在者在其日常生活中是谁”这一问题的答案来进行的。

35、你不知道的“树脂画”|带你感受凝固时间之美

36、命题真理的本质在于陈述的正确性。同样,事情真理也总是意味着现成事物与其“合理性的”本质概念的符合。命题的非真理就是陈述与事情的不一致。事情的非真理就是存在者与其本质的不符合。无论怎样,非真理总是被把握为不符合。这种不符合落在真理之本质之外。因此,在把握真理的纯粹本质之际,就可以把作为真理的这样一个对立面的非真理放在一边了。

37、邓晓芒先生认为,西方哲学中的“存在”这个概念,是最不好翻译的,不论英文的、德文的、希腊文的,都不好翻译。从亚里士多德开始,“存在”,往往以“是”来表达——就是英文的“on”或者“being”,这里面有一种逻辑含义,即动词含义,通过联系或联系词达到名词的含义。

38、论演员的“自我修养”,从《演员的诞生》说起……

39、 马克思:提出辩证唯物主义与实践哲学,极大的影响了历史。

40、基于上帝的离去,世界便也失去了它赖以建立的基础。“深渊”一词原本意指地基和基础,是指某物顺势下降而落入其中的最深的基地。但是,在这里,我们将这个“从……”看作基础的完全缺失。

41、从上面引文中可以看出:对西方存在主义流派的“概念理解”(梳理)是一个智思层面上的大问题,另一方面对存在主义的“人生体验”(情感层面)的认识也是一个大问题。牟宗三说,当今美国也流行存在主义,但美国青年在富有之幸福中,根本无法体验存在主义的“人生”方面;而作为“流亡”者的牟先生则颇具人生体验(存在主义的“人生”体验核心,是“无家可归”,此等“存在”是不安全)。牟氏说:“存在主义不是一个客观的思想可以宣传、可以研究。这是一个真实的人生经验的事”(同上书)。“凡存在必具体、现实、特殊、无所谓普遍”(同上书)。牟氏的“否定”观,与他对西方存在主义的“纤巧”一族之梳理在学思上不一致。若无此大背景下的层层梳理,便难以理解存在主义何以出现,又何以衰落。这才是在西方哲学大传统下定位存在主义(存在主义的反省,贡献才得以引出)。若无智思层面的“概念”梳理、定位,在学思上便是无方向的漆黑一团,如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国学人对存在主义的理解一样:把它视为当今世界上最神秘而又最高深、最伟大的一种“人生哲学”,似乎比中国孔孟的人生哲学更神圣,其实这全是“伟大的误会”,中国学人全不理解“传统—精巧—纤巧(没落)”的内在发展脉络,只跟着时髦乱喊、乱吹。笔者认为,欲不在智思(概念)层面把存在主义梳理清楚,并进而把握其内在之发展环节,那只是一团乱;而对其“道德—宗教”、“心理—情绪”成分的大量渗入之理解也难有入头处,最后必是自欺欺人的“似懂非懂”、“不懂装懂”,而对海德格尔的“此在(Dasein)”与“时间”,则称作“上帝”,到处乱套、引用。这是对“概念梳理”阙如的失陷(牟先生在此方面,是一大贡献,为中国大陆学人所不及)。但若从“人生—生命”入头处,去“体验”,则又是另一层面的问题。“理论(观念)”总是普遍的,而“人生(生命)”又总是个别的、具体的,是“将心比心”/“心心相印”的人生体验问题了。存在主义的出现,并不发生在康德—黑格尔时代,即资本主义兴旺时代,而发生在“世纪末之衰落”时代,那就可以完全理解了。牟宗三说,这是西方传统哲学,从古希腊开始,经由艰难的“精巧”(不可少的哲学训练),而趋于无体、无性的“纤巧”结局。“纤巧”结局,即是衰落之局。只有在这个认识基础上,弄清其概念系统,才能转入具体的“人生体验”中。这种“人生体验”绝不是一般的痛苦状态,难堪体验,绝不是屈原、司马迁的“人生体验”,而是被存在主义的“纤巧”(“此在”)所规范了的“人生体验”(即“无家可归”之“去存在”〈消解存在〉的体验)。人生中有各种难堪与痛苦。但并非都是存在主义的“去存在”之难堪与痛苦。存在主义全力挽救的是人与生命的真实“存在”,而排斥、否弃理性主义的“非存在”。“去存在”是走向“非存在”的机要。因之,对存在主义在西方哲学发展中的“概念梳理”,与对无家可归之“去存在”的“人生体验”,是互为一体的,倾斜于一方,都难真实地把握西方存在主义的真谛。

42、海德格尔思想的整个过程始终围绕“存在”问题而展开,但海德格尔言说的“存在”又不同于以往哲学家所谈论的“存在”,并且其对于“存在”的不同理解影响了各派哲学家从事哲学思考的方法、路径和体系,这样各派哲学家们得出的哲学结论便互有差异。

43、无独有偶,萨特把存在区分为“自在的存在”和“自为的存在”。前者是指不能意识,不能领会、理解、体验到自己存在意义的那种“存在者”,即物或“自然的存在”,相当于海德格尔“此在”之外的“存在者”。而“自为的存在”则是能意识到,领会到自己存在意义的存在者,而这样的“存在者”又只能是“人”,这和海氏的“此在”实质完全一致。

44、在海德格尔看来,人固执地孜孜于一向最切近可达的存在者。但并非是任何人都如此,只有已经绽出的人,人才能固执,因为他已经将存在者之为存在者当作标准了。但在他采纳标准之际,人类却背离了神秘。人离开神秘而朝向方便可达的东西,匆忙的离开一个通行之物,赶向最切近的通行之物而与神秘失之交臂——这一番折腾就是误入歧途。

45、海德格尔说,解释向来不是对先行给定的东西所作的无前提的把握。准确的注解可以当作解释的一种特殊的具体化形式,尽管它喜欢援引“有据可查”的东西,然而最先的“有据可查”的东西,原不过是解释者的不言而喻、无可争议的先人之见。所有解释工作之初都必然有这种先人之见,它作为随着解释就已经“设定了的”东西是先行给定的。

46、对存在的理解本身就确定了此在的存在——马丁·海德格尔

47、传统的真理,其意可以是:真理是物与知的符合。也可以说:真理是知与物的符合。但是,人们喜欢将上述定义表达为:真理是知与物的符合。这样理解的真理,即命题真理,只有在事情真理的基础上,也就是在物与知的符合的基础上,才是可能的。真理的两个本质概念始终就意指一种“以……为取向”,因此它们所思的就是作为正确性的真理。

48、但是必需指出的是,萨特并不是为强调自由而强调自由,他的目的是为了落实由自由选择而带来的后果,应承担的责任。康德曾经指出:没有自由意志就没有任何道德可言,而自由就意味着必须承担责任。萨特接受了这个思想并把它继续向前推进了一步;认为当自我一旦作了某种选择之后,不仅是在塑造着自我,而且也是在塑造着他人,因此不仅应替自己负责,而且也要替他人负责。“人,由于命定是自由,把整个世界的重量担在肩上,他对作为存在方式的世界和它本身是有责任的”,(3)(P708)显然其中贯注的思想和康德的“普遍道德律令”是一脉相承的。

49、邀请20位好友关注,我们将送上年度畅销书一本,以此类推。

50、烦有“烦心”与“烦神”之分。前者是指此在与他物发生关系时的存在状态;后者是指此在与他人发生关系时的存在状态。要说明的是“烦心”中的他物主要不是指与此在发生关系时的某种事物,而主要是指此在藉以与他物发生关系的“用具”。某种用具(即工具)的存在以它们为“此在”所用这种活动为前提。此在使用用具既揭示了“此在”本身的“在”,也揭示了用具的“在”,同时也揭示了用具所及对象的在。以此类推,通过用具的使用就揭示了与此在有关的其他存在者以及整个世界的“在”,由这里就不难引申出其他存在者“存在”的意义正是在烦心这种活动中由“此在”赋予的。

51、英国职业哲学家们,对存在主义“嗤之以鼻”。

52、马丁·海德格尔(德语:MartinHeidegger,公元1889年9月26日—公元1976年5月26日),德国哲学家。20世纪存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之一。33岁时成为德国马尔堡大学最年轻的哲学教授。期间撰写出版了重要哲学著作《存在与时间》。海德格尔著作全集累计结集80余卷,无疑是思想界的瑰宝,他用思想证明了他的一生,对当代哲学尤其是存在主义哲学影响深远,因此被誉为20世纪西方最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之一。

53、海德格尔还认为,人作为自身意愿者,也不受存在者整体特别保护。人作为表象者和制造者处于被伪装过的敞开者面前。因此,人本身及其事物都面临着一种日益增长的危险,就是要变成单纯的材料以及变成对象化的功能。人在无条件的制造这回事情上有失掉自己的危险。落在人的本质上的威胁是从这种本质本身中增长起来的。然而,人的本质基于存在对人的关联。因此,人由于他的自身意愿而在一种本质性的意义上被威胁着,换句话说,就是人需要保护,但又由于同一个本性而同时是无保护的。

54、被一道番茄炒蛋刷屏!这并不是一篇美食推送!

55、存在主义哲学,包括海德格尔在内,也存在这个问题,比较难准确地用汉语表达其含义。大致上,海德格尔所说的“存在”,就是“我”;“我”,就是“存在”;“存在”也是世界。但是,他的这个说法,与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完全不同。海德格尔不太看得上笛卡尔。

56、前期海德格尔直接启发了萨特的存在主义。存在主义犹如分析哲学中的逻辑实证主义,也是20世纪中期显赫一时的强势哲学。

57、即便如此,前者却并非是对后者的单纯颠倒。可以这样理解,在这两种情况下,知与物被作了不同的思考。为了认清这一点,我们必须追溯通常的真理概念的流俗公式的最切近的起源。理智之所以在观念上是正当的,乃是由于它在其命题中实现所思与必然相应于观念的物的符合。

58、1909年,刚满20岁的海德格尔中学毕业,进入弗莱堡大学学习神学。一年后学哲学、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

59、马丁•海德格尔,20世纪存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之一。作为胡塞尔的学生,他深受价值哲学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创立了自己的哲学——存在主义。他的代表性著作包括:《存在与时间》《康德与形而上学的问题》《荷尔德林诗的阐释》《对哲学的贡献》《林中路》《理性的原则》等。

60、在海德格尔看来,假使我们以统一的眼光将“命题”的三种含义合为一种整体现象,那么得出的概念就是:命题是有所传达有所规定的展示。不过这样定义“命题”,依然存在疑问,那便是我们将命题当作解释的一种样式究竟有什么道理?如果命题是这样一种样式,那么解释的本质结构必然要在命题中重现。命题是根据已经在领会中展开的东西和寻视所揭示的东西进行展示的。道出命题总已经活动于在世的基础之上。

61、存在的某些性质超出存在者的一切可能的关乎实事而可能归类的规定性之外,超出一切存在者的特殊式样之外,同时却又是任何东西都必须具有的。

62、在海德格尔看来,存在者完全可以在它的存在中被规定,而同时却不必已经有存在意义的明确概念可供利用。假如不是如此,直到今日都不可能有存在论的认识,然而实际上确实有这种认识,这恐怕是无法否认的。时至今日,一切存在论都把“存在”设为“前提”,不过却并没有把存在当作可以利用的概念——并没有把存在当作我们正在寻求的那种东西。

63、“自由”是人先天固有的本质,具体表现在什么地方呢?萨特回答说:表现为人必须每时每刻对于自己遭遇到的各种情况作出选择,即使不选择也是一种选择,是“选择了不选择”,“无论我们的存在是什么,它都是一种选择,它依靠我们的选择使自己成为‘伟大的’、‘高贵的’或‘卑贱的’、‘屈从的’”。(3)(P472)正是在选择和选择之后的行动中,人造就了自己特定的本质。

64、“存在”是最普遍的概念,但这并不等于说:“存在”是最清楚的概念,再也用不着更进一步的讨论了。可以说,“存在”这个概念是晦涩难懂的。因此,更需要我们深入探讨。

65、D、小结当代西方哲学主流的分析哲学、存在主义,由“纤巧”形态而进入虚无,潜伏着西方文化的“大危机”。

66、不是。海德格尔是存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之一。他在《存在与时间》一书中曾引用柏拉图的这段话:“当你们用‘存在着’这个词的时候显然你们早就很熟悉这究竟是什么意思,不过我们也曾相信懂得它,但是我们现在却茫然失措了”。然后他说柏拉图当时指出人人都熟悉的“存在”的意思其实并没有人真正懂得。这个问题直到 2000 年后的今天还没有解决,而他就是要来重新提出并解决这个“在”的意义的问题。海德格尔阐述“在”的意义如下:

67、最后,海德格尔认为以此在的将来时态为尺度、为标准衡量此在的过去和现在,就可以看到此在有两种“在的状态”,本真的存在状态和非本真的存在状态。

68、让存在者存在实行于保持开放的行为。但让作为整体的存在者存在,这只有当它在其原初的本质中偶尔被接纳时才会合乎本质地发生。于是,朝向神秘的有决心的展开便在进入迷误本身之途中了。这样,真理之本质的问题便得到了更为原始的追问。真理之本质与本质之真理的纠缠关系的根据便呈现出来。

69、后来,他又发表了《论根据的本质》(1929);《康德与形而上学问题》(1929);《形而上学是什么》(1929);《德国大学的自我主张》(1933);《赫尔德林与诗歌的本质》(1937);《论真理的本质》(1943);《论人道主义》(1949);《林中路》(1949);《形而上学导言》(1954);《什么叫思想》(1954);《演讲与论文集》(1954);《尼采》(1961-1962);《工艺与转向》(1962)。这些著作,都没有《存在与时间》的影响大。

70、这里,海德格尔思想的核心是:个体就是世界的存在。在所有的哺乳动物中,只有人类具有意识到其存在的能力。他们不作为与外部世界有关的自我而存在,也不作为与世界上其他事物相互作用的本体而存在。人类通过世界的存在而存在,世界是由于人类的存在而存在。海德格尔还认为人类处于矛盾之中,他们预示到不可避免的死亡,死亡导致痛苦和恐怖的经验。他们不得不承认死亡是不可避免的,接着便是一切不复存在。我们的存在既不是我们自己造成的,也不是我们的选择。存在是强加给我们的,并将一直延续到我们去世。

71、什么是最宽广的轨道?最宽广的轨道包括所有存在者。环行将所有存在者围成一体,环行就是存在者之存在。但是,什么又叫“存在者”?显然,诗人以“自然”、“生命”、“敞开者”、“整体牵引”等名称来命名存在者整体,甚至按形而上学的语言习惯将这一圆满的存在者命名为“存在”。

72、人总是以缺乏的方式相关于保护,并因此处于保护之内。相反,安全存在超出任何与保护的关系之外,即“超出保护”之外。

73、在马堡时期,海德格尔开始撰写他的主要著作《存在与时间》,1927年2月,《存在与时间》正式印行,一是在《现象学年鉴》第八卷上,二是作为单行本。这本书奠定了他一生哲学活动的基础,被视为现代存在主义哲学的重要著作,他因此而声誉鹊起。半年后,柏林颁发了正教授职称。

74、海德格尔认为,遮蔽状态不会给无蔽以解蔽,且不允许无蔽成为剥夺,而是为无蔽保持着它固有的最本己的东西。于是,从作为解蔽状态的真理方面来看,遮蔽状态就是非解蔽状态,就是对真理之本质来说最本己的和最根本性的非真理。

上一篇:思念的句子牵挂一个人精品好句48句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