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答案老子全文 1、老子的本意,是要教给人修道的方法,德是基础,道是德的升华。没有德的基础,为人处世、治家、治国,很可能都失败,就没有能力去“修道”。所以修“德”是为修道......
老子全文
1、老子的本意,是要教给人修道的方法,德是基础,道是德的升华。没有德的基础,为人处世、治家、治国,很可能都失败,就没有能力去“修道”。所以修“德”是为修道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这可能也是人所共需的;修道者更需要拥有宁静的心境、超脱的人生,这也缺“德”不可。《道德经》德经部分,在经文中占了很大部分,这是修道的基础。
2、(第五十章)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sì)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
3、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
4、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5、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
6、知其白,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老子全文)。
7、 所以,唯有不执著于今生享乐的,比那些过份看重今生的人更高明。
8、 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9、 (翻译) 得宠和受辱都会内心不安,最大的祸患是看重肉身性命。
10、 最好的统治者,人们仅仅知道有他,次一等的人们亲近他赞美他,再次一等的,人们害怕他,最次的,人们看不起他,统治者不值得信任,人们自然就不相信他!最好的统治者是多么悠闲啊,他不轻易发号施令,事情办成功了,老百姓都说我们本来就是这个样的。
11、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12、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13、 道,引导天下万民归向自己,就好像河川疏导诸水流向大海。
14、《老子》第四十五章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zhuō,大辩若讷nè。躁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15、(第十四章)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jié),故混(hùn)而为一。其上不皦(jiǎo),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16、 (翻译) 相反,是道的运动所在。柔弱,是道的力量所在。
17、《老子》第四十六章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祸莫大于不知足;咎jiù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18、 道,可以说出来的,就不是永恒的道;名,可以叫出来的,就不是永恒的名。无,是天地原始的名字;有,是产生万物的名字。所以常从“无”中,去观察道的奥妙。常从“有”中,去观察道的运行。这两者是同一个来源,只是名称不同。都可说是含义深远。深远再深远,就是一切奥妙的总门。
19、(第八十一章)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zhì)者不博,博者不知(zhì)。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20、(第七章)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yé)?故能成其私。
21、 所以,圣人深知自己,却不自我炫耀;他珍爱自己,却不自我尊贵。
22、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
23、(第三十二章)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也。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与江海。
24、 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25、 妾御绩纺 侍巾帷房: 小妾婢女要管理好家务,尽心恭敬地服待好主人。
26、(第三十四章)大道泛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而生而不辞,功成不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27、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28、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29、 (翻译) 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久,因为它不自贪自益其生,所以能长生。
30、 (翻译)圣人没有一己之心,而是一心为了百姓的心。
31、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32、 性静情逸 心动神疲: 品性沉静淡泊,情绪就安逸自在;内心浮躁好动,精神就疲惫困倦。
33、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
34、 宽广之德却被视若不足,刚健之德视若苟且,实在的真理视若虚无,
35、 川流不息 渊澄取映: 还能延及子孙,像大河川流不息;影响世人,像碧潭清澄照人。
36、绝学无忧,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众人
37、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38、 含德深厚的人,好比是个婴儿。毒虫不蛰他,猛兽不伤他,恶鸟不抓他,筋骨柔弱而小拳头握得很牢固。不知道男女交合是咋回事,而小生殖器常常勃起,这是精力充沛的表现。整天号啼而喉咙却不沙哑,这是淳和之极的表现。认识淳和的道理叫做常,认识到常的叫做明。贪求生活享受叫做灾殃,欲望支配精气叫做逞强。事物过分壮大就会衰老,可说是离开了道,离开了道就要早亡。
39、(第六十八章)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之极。
40、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41、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轻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
42、 (翻译)我的话很容易明白,很容易实行。天下的人却不能明白,不能实行。
43、老子在最后一章,还是强调了善良,要多为他人着想,为他人做事,最终才会得到好处;想着整别人,自己一路势必辛苦,心里面时刻有所挂碍,即使获得一时胜利。
44、 (翻译)1天下的人都知道以美为美,这就是丑了。都知道以善为善,这就是恶了。
45、下大事必作於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
46、 从古到今,他的名字从不消失,好叫人们看到万物之父。我怎么晓得万物之父呢?就是由他而来。
47、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48、(第七十七章)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xiàn)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