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为主题的手抄报内容精品好句29句

admin 59次浏览

最佳答案安全为主题的手抄报内容 1、放“寻人启示”;切不可跟陌生人走,当心碰上骗子。 2、2000年:“保证中小学生集体饮食安全,预防药物不良反应” 3、乔娜是一个幸福的孩子,她是我的......

安全为主题的手抄报内容

1、放“寻人启示”;切不可跟陌生人走,当心碰上骗子。

2、2000年:“保证中小学生集体饮食安全,预防药物不良反应”

3、乔娜是一个幸福的孩子,她是我的一个朋友。她美丽、可爱、健谈、大方,是父母的骄傲。但是,一次由烟头引发的事故差点儿夺去了乔娜的生命。

4、安全手抄报资料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生命安全手抄报资料,“呵护生命,注意安全”绝不是一句口号。

5、  行人必须遵守的规定:行人须在人行道内行走,没有人行道在右边行走;穿越马路须走人行横道;通过有交通信号控制的人行横道,须遵守信号的规定;通过没有交通信号控制的人行道,要左顾右盼,注意车辆来往,不准追逐,奔跑;没有人行横道的,须直行通过,不准在车辆临近时突然横穿;有人行过街天桥或地道的,须走人行过街天桥或地道;不准爬马路边和路中的护栏,隔离栏,不准在道路上推扒车,追车,强行拦车或抛物击车。

6、安全的重要性:安全是一切活动的基础,是一切活动的前提,是不可超越的先决条件。安全时时刻刻、事事处处遍布于我们生产、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

7、游泳时不要吃得过饱,也不能饿着肚子去游泳。

8、一慢二看三通过,莫与车辆去抢道。骑车更要守规则,不能心急闯红灯。

9、防磕碰。目前大多数教室空间比较狭小,又置放了许多桌椅、饮水机等用品,所以不应在教室中追逐、打闹,做剧烈的运动和游戏,防止磕碰受伤。

10、小学生应知道、应遵守的《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11、发现火情后迅速拨打火警电话1讲明详细地址、起火部位、着火物质、火势大小、留下姓名及电话号码,并派人到路口迎候消防车。

12、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

13、有事、有病要及时和老师请假,不随便出入校园,有事、有病需要家长提前接走,要给传达室出具出门条,家长签字后接走。

14、高处坠落,要立即使坠落者平静躺下;如有外伤,可用清水或药皂清洗伤口,用纱布包扎。

15、不要轻信陌生人。不要接受陌生人的礼物,不能跟陌生人走,

16、精巧的版面构图,精美的色彩搭配,主题鲜明,趣味性强,全方位、多角度的宣传了安全知识,成为校园角落一道靓丽的风景线,通过本次活动,既达到了宣传、教育目的,又提高了同学们的动手能力,起到了很好的安全教育作用。

17、上下楼梯靠右行,不在楼道玩耍,严禁从楼梯扶手上滑下。

18、不要用手、金属物或铅笔芯等东西去拨弄开关,也不要把它们插到插座孔里。喝水或饮料时不要在插座附近喝,以免水或饮料洒到插孔里,造成电器短路,着火。

19、校内,不要进入写有“闲人勿进”的总电房,不要用手触摸总开关。

20、开水装大半杯就可以了,装得太满的话,走动时水会泼洒出

21、  防挤压。教室的门、窗户在开关时容易压到手,也应当处处小心,要轻轻地开关门窗,还先留意会不会夹到他人的手。

22、在游泳中如果突然觉得身体不舒服,如眩晕、恶心、心慌、气短等,要立即上岸休息或呼救。如遇人溺水,可一面大声呼救一面利用竹竿、树枝、绳索、衣服或漂浮物抢救,不要贸然营救,待成年人前来救助。

23、发现有人触电,在救助触电者时,首先要切断电源。在切断电源之前,千万不要用手去拉触电者,否则救助者也会触电。

24、不带利器及易燃易爆物品来校,不做危险游戏。

25、在使用燃气热水器过程中,遇刮风天气发现安装热水器的房间倒灌风或烟道式热水器从烟道倒烟时应暂停使用热水器;另外,排烟烟道应注意防止腐蚀,烟道不可堵塞。燃气热水器运行时发现火焰溢出外壳、下部有火苗蹿出或上部冒黑烟等异常情况,应立即停用并联系售后服务人员上门维修。洗澡时也一定要保持浴室通风,并且洗澡时间不宜过长,离开浴室时要注意检查气阀、水阀是否关闭。

26、小学(含特殊教育学校)学生安全教育,主要帮助学生初步树立安全观念,了解安全基本常识,熟悉报警、求助电话的使用方法,具备对危险的初步判断能力,掌握躲避危险和自救的简便方法。下面是我整理的关于安全教育手抄报内容资料,欢迎大家参考!

27、伴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居民出行不仅能享受良好的陆地公共交通服务,同时在商场、超市、住宅里也得到了便捷的垂直交通服务。因此,近年来,电梯的数量迅猛增长,电梯作为一种特殊的交通工具成为老百姓出行必不可少的代步工具。电梯运行的安全性、可靠性必然是很多人普遍关心的`问题,下面介绍一下安全乘梯小知识:

28、学习《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这是国家为保障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培养良好品行,防止未成年人犯罪,特别制定的法律。它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其它监护人和学校,应当教育未成年人不得有下列不良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