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名言及解释听读精品好句66句

admin 59次浏览

最佳答案孔子的名言及解释听读 1、(君子的心胸坦荡开朗,小人的心胸则狭隘忧愁。) 2、权利不能倾也,群众不能移也,天下不能荡也。生乎由是,死乎由是,夫是之谓德操。——《荀子》(孔子......

孔子的名言及解释听读

1、(君子的心胸坦荡开朗,小人的心胸则狭隘忧愁。)

2、权利不能倾也,群众不能移也,天下不能荡也。生乎由是,死乎由是,夫是之谓德操。——《荀子》(孔子的名言及解释听读)。

3、(生下来就知道的人是上等,经过学习才知道的人是次一等,遇到困惑才学习的人是又次一等,有了困惑而不学习的,这是最下等的人。)

4、(译文):孝子的养老,让父母的心情快乐,不违背父母的意志;让父母的耳目快乐,休息起居安逸,提供饮食奉养父母,直到孝子生命结束。这里所说的终身,不是终父母之身,而是终孝子之身。

5、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摘孔子《论语》

6、译文:到了一年最寒冷的时节,才知道松柏树是最后凋谢的。(孔子的名言及解释听读)。

7、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论语》

8、所以个人认为论语孔子名言讲的不是什么意思,而是智慧。

9、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怨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10、译文:抬头仰望,越望越觉得高;努力去钻研,越钻研越觉得艰深。

11、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史记》

12、(译文)人不是生来就什么都知道的,谁能没有疑难问题呢?说明向他人求学的重要性。

13、(如果质朴胜过了文采,就会显得粗野,而文采胜过质朴,也会流于虚浮。只有外表和内心配合适当,才算得上是个君子。)

14、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摘孔子《中庸》

15、我们常常用这句话劝别人或自己凡事要仔细斟酌。

16、(只知读书而不深入思考,就势必惘然而无所获,但只知思考而不肯读书,也是很危险的。)

17、在生活中,常常有人张嘴就骂“老不死”的,在《论语》里,这可不是一句随便骂人的话。孔子对老不死的界定是非常严格的——《论语》记载:原壤叉着两腿在坐等孔子,孔子一看,气不打一处来,骂道:“幼而不逊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原壤啊,你小时候不讲孝悌之道,长大了又无所作为,老了还不死,你真是个浪费人家粮食的贼啊!”说完仍不解恨,竟拿起拐杖来敲这个无德无才之人的小腿。

18、解释:一味的学习不懂得思考的人会变得僵硬,只会思考不懂得学习的人会落后与别人

19、翻译:外表严厉而内心虚弱,这类的小人,就像是挖墙洞的小偷。

20、(翻译)孔子说:“君子有三件事情应该警戒:青少年时期,血气还未养成,要警惕不可迷恋女色;到了壮年时期,血气正在旺盛,要警惕不可争强好胜;等到年纪变老,血气已经衰退,要警惕不可贪得无厌。”

2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22、翻译:他的聪明可以学得来,他的装傻别人赶不上。

23、君子之道,暗然而日章;小人之道,的然而日亡。君子之道,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与入德矣。——摘孔子《中庸》——释义:君子的为人之道是:外表暗淡无色而美德日见彰显。小人的为人之道是:外表色彩鲜明,但渐渐地消失了。君子的为人之道还在于:外表素淡而不使人厌恶,简朴而有文彩,温和而又有条理,知道远是从近开始的,知道教化别人从自己做起,知道隐微的东西会逐渐显露,这样就进入圣人的美德中了。

24、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25、(译文):读书贵在能提出疑问,有疑问方可得以启发;读书应循序渐进,渐进方能深入彻底。

26、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及所哺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颜渊》

27、翻译:庄重就不致遭受侮辱,宽厚就会得到众人的拥护,诚信就能得到别人的任用,勤敏就会提高工作效率,慈惠就能够使唤人。

28、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

29、孔子弟子公孙赤出使齐国,冉求替他的母亲向孔子请求补助一些谷米。孔子说:“给她六斗四升。”冉求请求再增加一些。孔子说:“再给她二斗四升。”冉求认为太少,给了公孙赤母亲更多。孔子说:“公孙赤到齐国去,肥马轻裘,威风凛凛。我听说过,君子只是雪中送炭,而不是锦上添花。”帮助他人周急不济富,对年轻人救急不救穷,这是君子的态度。

30、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释义:用功读书便忘记了吃饭,陶醉在学问里,便忘了忧愁,不知道衰老要到来。

31、这句话让孔子背上了歧视女性的骂名,事实上,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卫国国君邀请孔子去卫国,而孔子发现卫灵公和他夫人南子的目的却是以此抬高身望,公开炫耀,便愤而离去。

32、翻译:懂就就懂,不懂就说不懂,才是聪明人。

33、(译文):孔子说:“君子平和大方而不骄恣,小人骄恣而不平和大方。”

34、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摘孔子《论语》——释义:孔子没有如下四种毛病:主观臆断,绝对肯定,固执已见,自以为是。

35、(发愤研究学问,常常忘记吃饭,一旦有所收获便又高兴地忘记了忧愁,连自己的渐趋衰老也没有感觉到。)

36、(面对着实行仁德的事,就是老师在前,也不要谦让。)

37、“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孔子《论语》

38、解释: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快乐的事吗?

39、(译文):孔子说:“不怕别人不了解我,就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40、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摘孔子《论语》

41、(君子有三种事应该加以警戒:年轻的时候,血气还没有固定,力戒贪恋女色;到了壮年时期,血气正旺盛,力戒逞强好斗;到了老年时期,血气已经衰弱,力戒贪得无厌。)

42、读书贵能疑,疑乃可以启信;读书在有渐,渐乃克底有成。——《格言连璧》

43、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论语》

44、(译文):处境越穷困,意志应当越坚定。老年人越是年长,精神应当越壮豪。

45、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46、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孔子《论语》

47、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孔子《论语》

48、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孔子《论语》

49、解释:孔子学习名言我教给你了很多的知识,如果你学会了知道了就是知道了,如果你没有学会不知道那就是不知道,这样才是智慧

50、孔子意在告诉我们要未雨绸缪,因为眼前的问题,就是我们在过去所没有考虑、准备好所导致的。而我们现在仍然对未来没有做好准备,那么在未来,也一样要被各种问题困扰。

51、(译文)(一个人)不敬重别人,实际上是不敬重自己。

52、(译文):尊敬自己的父母和老人,同时也尊敬别人的父母和老人;爱护自己的幼小儿女,同时也爱护别人的幼小儿女。

53、(不必担忧财富不多,只须担忧财富不平均,不必担忧人口稀少,只须担忧境内不安宁。……既来了,要使他们安家乐业。)

54、(我还没有见过喜爱德行象喜爱美色那样的人。)

55、(我曾经整天不吃饭,整夜不睡觉,去苦苦思索,结果没有益处,还不如去学习)

56、(翻译)孔子说:“听到合乎原则的话,能不接受吗?而接收之后能改正错误才可贵。听到顺从自己的话,能不高兴吗?而高兴之后能分析鉴别才可贵。而盲目高兴,不加分析;或表面接受,实际不改,对这种人我实在没有办法啊。”

57、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

58、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

59、 解释:在路上听到传言就到处去传播,这是道德所唾弃的。

60、翻译:聪明人喜爱水,有仁德者喜爱山;聪明人活动,仁德者沉静。聪明人快乐,有仁德者长寿。

61、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格言连璧》

62、《论语•子路第十三》中,孔子的学生子贡问“什么样的人才算是一流人才”,孔子认为第一等人才是“行已有耻,使于四方,不辱使命”(外交人才);第二等是“宗族称孝、乡d称弟”(道德楷模);而“言必信、行必果”的人则是“硁硁然小人哉”(是个认死理的低档人物),但“抑亦可以为次”(也还是可以算再次一等的人才)。

63、孔子向襄子学琴艺,一连十天都弹同一首曲子。襄子让他换首曲子,孔子说:“我还没有掌握弹琴的技法。”一连三番,孔子都以“没有弄懂曲子的情志、不知道作曲者的为人”为由继续弹奏同一首曲子。又过了一段时间,孔子终于说“我知道作曲者的为人了,他皮肤黝黑,个头高挑,目光远大,像个统治四方的王者,除了文王还有谁能这样呢!”襄子深拜孔子说:“我老师曾说过这首琴曲是《文王操》。”世间一切事业、学问、技能、德行,如果不能专一坚持,就不会有所作为,所以孔子说“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

64、(译文):孔子说:“对于任何事情了解它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65、(译文):有志向的人虽然年老,仍有雄心壮志。英雄到了晚年,壮志雄心并不衰减。

上一篇:尊严为话题作文800字精品好句90句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