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吐温是哪一国的精品好句70句

admin 59次浏览

最佳答案马克吐温是哪一国的 1、全国各大新华书店及网站有售,更多精彩信息请关注“福尔摩斯探案俱乐部”。 2、儿子在国外工作生活多年,每次回国探亲,我们父子俩都要天南海北的闲聊,......

马克吐温是哪一国的

1、全国各大新华书店及网站有售,更多精彩信息请关注“福尔摩斯探案俱乐部”。

2、儿子在国外工作生活多年,每次回国探亲,我们父子俩都要天南海北的闲聊,我从儿子的身上看到一种现象,久居国外的人都有一种深深的祖国情结,他常常对我说,在国外生活的人同在国内的人一样,也是热爱祖国的,甚至是爱得更深。我原以为外面的世界是多么的美好,儿子说,“表面光”的东西哪个国家都有,呆久了就会看出问题,有一次他专门给我讲某些西方国家的阴暗面,讲了许多许多,都是些我闻所未闻的事,这个时候我似乎意识到自己也是一个孤陋寡闻的人了。有一次我问他对美国的民主政治怎么看?他说,美国的民主政治,只是富人之间的一种政治游戏。他建议我看看马克吐温对美国民主政治的评论。

3、1900年,八国联军攻陷北京。旅居国外数年的马克·吐温,重回美国的第一天,便向记者发表声明:“我是个反帝国主义者。我反对美国雄鹰把爪子伸到别人的土地上去”。同时,他在给友人信中说:“现在全中国都起来了,我同情中国人。他们一直在受欧洲掌王权的强盗的欺负。我希望他们能把外国人都轰走,而且永远不让他们再回去……为什么列强不退出中国,让中国自由地处理自己的事务呢?事情都是外国人闹出来的,只要他们能滚出去,那是多么大的好事。”最后他预言说:“中国终必获得自由,拯救自己。”

4、 国王反问道:是吗?那你们美国是怎么表达民意的呢?

5、终其一生,这位“来自彗星的人”对中国情有独钟(早年甚至因为同情和“袒护中国人”而砸了饭碗),而作为回报,无论国内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他也始终是“中国人民最喜爱的美国作家之一”。因此,在全球剧场(globaltheatre)的坐标下,探究这位颇具“中国情结”的作家百余年来在中国的文学之旅,或许更能加深对中美两国国民性,以及文化差异的认知和理解。

6、游览文化名人故居,我一般喜欢自己独行独赏,慢品细节,似想与隔时空的故人作私己的对话。可此刻博物馆派定的导游却明令:不可脱队,不可照相,必须随同人流一起走览观赏。刚刚步入故居入口的私人图书馆,我就被立在琳琅古书和封尘的壁炉前面的,两尊硕壮高大的中式广彩大花瓶,吸引了视线。未待细赏我认定的“广彩”风格细节,导游已率人流匆匆离去。我本以为,此乃古早年间西方贵族的某种“风雅标配”——我曾从歌德故居、雨果故居、以至凡尔赛宫殿、维也纳美泉宫里,都曾看见过这种夸张炫丽的“中式风雅”。但是,随后伴随而来的浏览阅读,马克·吐温故居陈设上、壁纸上这满满的“中国元素”,其背后寓涵的丰盈故事,却是大大出我意料了。

7、有一次,别人问马克·吐温,是否记得他第一次是怎样挣到钱的。

8、很惭愧,旅居美国康乃迪克州已近25年,这座闻名遐迩的国家级名胜——马克·吐温故居,我竟是第一次瞻访(一如海那边从小成长的城市广州,作为古羊城地标的“陈家祠”,我竟是若干年前陪同耶鲁学生,才第一次造访一样)——人哪,近在眼前的“伟绩”,往往是最容易被忽略的。仿若故土江南的“出梅”季节——连绵数周的阴雨,今天总算是丽日蓝天。沐着盛夏酷热中难得的清爽微风,我们踏入了这座浓荫遮掩的维多利亚时代哥特风格的古久建筑里。

9、自文章推出一周内,凡是阅读量达到400的,发放基本稿费20元;阅读量每增加稿费增加5元,直到100元封顶。

10、得彪站起来,面有难色地说:“诸位,实在抱歉,会前马克·吐温先生约我互换演讲稿,所以诸位刚才听到的

11、尽管毕生从未到过中国,但马克·吐温的中国文学之旅在晚清时期便已开启:他是第三位被介绍到中国的美国作家——前两位分别是诗人朗费罗和《汤姆叔叔的小屋》作者斯托夫人。他最早被译介的是两个短篇:一篇是《俄皇独语》;另一篇则是《山家奇遇》(TheCalifornian’sTale,现通译为《加利福尼亚人的故事》),由吴梼从日文转译。译者的宗旨在于“选取具有社会批判意识的西方文学作品以实现本国民族主义的心理投射”,进而让中国读者联想到赴美华工沉陷于“淘金”的泥沼无以自拔的“活死人”惨境。该文于1906年在李伯元主编的《绣像小说》上刊登——作为晚清谴责小说的代表人物,李伯元选载此文明显是“顺应了当时的政治思潮”。正如日后周瘦鹃在《欧美名家短篇小说丛刻》中所言:首选此文移译“若非偶然,定是独具眼力”。

12、马克·吐温有一次到某地旅店投宿,别人事前告知他此地蚊子特别厉害。

13、这座马克·吐温平生居住时间最长、达17年之久的老宅,却不是作家的真正“根源地”——出生于1835年的马克·吐温(MarkTwain)本名塞缪尔·朗赫恩·克莱门斯(SamuelLanghorneClemens),他的另一个著名故居位于密西西比州北部的汉尼伯小镇,那是少年塞缪尔出生、成长的地方。塞缪尔十二岁那年,父亲去世了,他只好辍学,到工厂做小工、到矿山当矿工,在密西西比河上当水手,也当过排字工人和地方小报的记者编辑。“马克·吐温”是他写作以后采用的笔名,原是密西西比河水手使用的表示在航道上所测水深度的术语。正是在这样跌宕流离的底层生活中,年轻的塞缪尔接触到了蓄奴制下的黑奴、淘金热中的华工、红树林里的伐木工等等,他胸襟的良知温热,终于化成笔端下的尖锐批判与博大同情;幽默、讽刺与机智中充盈的炽热情感,铸造出他独特的写作风格。早在他成为这座雅致宅所的主人之前,“马克·吐温”已成为那个时代的闪光名字了。威廉·福克納曾言:馬克·吐温“為第一位真正的美國作家,我們都是繼承他而來。”海明威则说过:“美国的现代文学都源自一本书,它的名字就是《哈克贝里·芬历险记》。”而代表马克·吐温最高文学成就的几部著作——如《镀金时代》、《汤姆•索亚历险记》、《乞丐王子》、《密西西比河的旧日时光》、《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等等,就是在我眼前的这座红砖小楼里完成的。

14、在诸如此类的批评当中,最具杀伤力的莫过于著名文学批评家范·威克·布鲁克斯推出的重磅专著《马克·吐温的严峻考验》(1920)。在书中,他承认马克·吐温的艺术天才,却惋惜这位天才未能经受加尔文教、金钱诱惑和东部上层阶级文学趣味的考验,最终走向失败。布鲁克斯把作家的失败归咎于两人:一个是作家的妻子奥丽维亚——马克·吐温的“第二个母亲”——她以自己平庸的文学趣味替作家把关,居然认为《王子与贫儿》比《哈克贝利·芬历险记》成就更高!另一个是《大西洋月刊》主编豪威尔斯——马克·吐温的“告解神父”——他尊重欧洲的“斯文传统”,主张描写“生活温和的一面……力求避免使自己和读者痛苦的题材”。正是在他们的影响之下,马克·吐温日渐走向平庸。

15、马克·吐温开始写作之时恰值美国南北战争之后的“重建时期”:经济如脱缰之马,一方面迅猛发展,一方面又弊端孳生;冒险家铤而走险,暴发户一夜暴富;政界一片黑暗,官场贿赂公行。然而,这样一个竞争不规范、法制不健全的时期于文学倒是有利的:动荡的社会提供了多角度、多层次的素材,远远超出了伊迪丝·华顿夫人(1862—1937)的《天真的时代》,使威廉·豪威尔斯(1837—1920)的“微笑”变成了“苦笑”。于是,“乡土文学”“幽默文学”便应运而生,冲破了原来以东海岸新英格兰为中心的那种正统的“高雅”文学的樊篱。文学的这种“大众化”倾向无疑是合乎潮流的,不但扩大了文学的视野,而且开辟了新的读者群。尽管文学成了商品,被推向了市场,难免在通俗之中有“粗俗”和“庸俗”之嫌,但普及中的提高毕竟可以更上一层楼。这一时期虽然介于美国文学两次发展巅峰——即十九世纪后半以爱默生、梭罗、朗费罗、霍桑、麦尔维尔、惠特曼等人所代表的浪漫主义文学和二十世纪中以德莱塞、海明威、菲兹杰拉德、多斯·帕索斯、斯坦贝克、福克纳众大师所开创的流派纷呈的繁荣——中间,无疑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没有这一时期的广博,便不会有后来的高耸。

16、向读者奉献名家经典作品的最佳选本与最优译文,是《马克·吐温短篇小说精选》的永远的初心和不改的衷心。

17、系《马克·吐温中短篇小说选》前言,题目为编辑所加

18、新中国成立之后,《竞选州长》被列入初中语文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在2003年将这一短篇改列为选读篇目)——众所周知,从上世纪50年代至新世纪初,全国中小学统一采用一本教材和一个大纲。因此,尽管这一短篇在美国几乎无人问津,尽管其中口语化的幽默表达在翻译成中文后大为“失色”,但并不妨碍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至少有几代人、几亿人“精读”了这一“名著”。按照教学大纲的权威表述,因为“这篇小说的思想意义远远超出了它所产生的那个时代,今天,它依然是我们认识资产阶级民主的虚伪和欺骗性的好教材。” 

19、民主是什么?就是真实的民意表达!如何反映真实的民意,这才是民主政治的大课题,也是民主的真谛。社会形态是多种多样的,民主政治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能够代表广大民众意愿的民主形式就是好的,反之就是不好的。人民大众所需要的不仅仅是民主政治的外壳,而是切切实实的民主政治的内涵。

20、与茅盾相比,鲁迅对马克·吐温及其幽默风格无疑感受更深。1931年,鲁迅在邻居搬家时无意中看到《夏娃日记》,心生欢喜,立即让好友冯雪峰转交李兰翻译。他之所以选择马克·吐温的《夏娃日记》(以及匈牙利裴多菲的《勇敢的约翰》)加以出版,最初其实是因为其“插图之精美”以及作家如尼采般“愤世”——正如鲁迅在《夏娃日记》小引中所言:“他的成了幽默家,是为了生活”,后来却“分明证实了他是很深的厌世思想的怀抱者”。鲁迅赞赏马氏风格的幽默,矛头其实是指向“论语派”的林语堂及其所倡导的“为幽默而幽默”。他认为“幽默”(该词中译为林氏首创)既非国产,中国人也并非长于幽默,而当下情势又实在“难以幽默”;于是林氏鼓吹的“闲适幽默”也就免不了走样:未能针砭时弊,相反却堕入“讲笑话”和“讨便宜”的流俗。很显然,鲁迅向来注重创作的社会效果与现实意义,反对把幽默仅仅理解为“滑稽”与“发笑”。在这一点上,他绝对堪称是马克·吐温的“隔代知己”。

21、马克·吐温叫太太把这个人请到他的卧室里来。

22、马克·吐温回答:“现在我已经不是孩子了,不过,我买车票的时候还是孩子。”

23、马克·吐温回信说:“看来,你得吃一条鲸才成。”

24、有趣的是,美国学界的争议在中国并未激起太大反响,因为20世纪中国新文化运动开始之后,马克·吐温的文学作品乃是作为“新文化”的资源被引入中国,而中国对他的评介大都采取美国文学史家约翰·梅西的观点:在批驳布鲁克斯立论“偏激”的前提下,充分肯定马克·吐温的成就。由此,在这一观念长期主导之下,马克·吐温遂以“三副面孔”呈现在国人面前:第资本主义社会的有力批判者;第同情中国人民的美国作家;第幽默而富于人性的艺术家。

25、令人遗憾的是,在此之后长达二三十年间,由于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对马克·吐温研究一度出现停滞之势,“诗学阐释的缺位使得马克·吐温沦为政治斗争和意识形态批评的权宜性工具”——这一状态直至上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解冻之后,才出现根本性转变。此后,国内马克·吐温作品的翻译与研究再度掀起高潮,而与以往不同的是,翻译选择的标准也逐渐从片面强调政治性和革命性逐渐转向艺术性。而从文学、人类学、文化研究、后殖民主义、生态伦理批评等不同角度对马克·吐温及其作品做出的跨学科阐释,尤为令人耳目一新。

26、在当时美国主流社会排华情绪蔓延的氛围下,马克·吐温对中国人遭受的不公平待遇进行大胆地揭露和谴责,充分体现出一位作家的社会批判责任和人道主义情怀——事实上,和哥尔斯密、蒲安臣一样,马克·吐温这位中国人民的“老朋友”也堪称是一位不折不扣的“世界公民”。

27、1901年,马克·吐温在《北美评论》发表名篇《致坐在黑暗中的人》——这篇文章被称为“反抗文学的代表作”,是投向国际霸凌主义分子的重磅炸弹,激起强烈反响。此前他的朋友豪威尔斯曾警告他不要发表此类作品——戏称他应该“先去上吊,免得被别人吊死。”然而,马克·吐温并未因此而退缩,相反,他通过文学作品,以及大量政论、杂文和演讲等方式对美国的反华排华行径给予无情的抨击,诸如《致我的传教士批评家》、《施私刑者的合众国》以及《托钵僧和傲慢无礼的陌生人》等等,皆为振聋发聩之作。在他生前发表的最后一部小说《斯托姆菲尔德船长的天国之行》中,他还描绘了一幅包括华人在内的各族人民齐聚天国、共享幸福的理想图景。在逝世后发表的《神秘的陌生人》(1916)以及《自传》手稿中,马克·吐温对中国仍念念不忘,声称捍卫中国人民利益的正义立场,是他“安身立命、不能自已的信念”。

28、据说,马克·吐温出生时是双胞胎,他和他的双胞胎兄弟两人长得一模一样,连他们的母亲也分辨不出来。有一天,保姆为他们洗澡时,其中一个不小心跌入浴缸淹死了,没有人知道淹死的究竟是双胞胎中的哪一个。“最叫人伤心的就在这里。”马克·吐温说,“每个人都为我是那个活下来的人,其实我不是。活下来的是我弟弟。那个淹死的人是我。”当马克·吐温还是一个不大知名的作家时,有人把他介绍给格兰特将军。两人握过手后,马克·吐温想不出一句可讲的话,而格兰特也保持平日的那种缄默态度。最后还是马克·吐温结结巴巴地说了一句:“将军,我感到很尴尬,你呢?”曾有一位专门喜欢在细节上吹毛求疵的批评家指责马克·吐温说谎。马克·吐温回答说:“假如你自己不会说谎,没有说谎的本领,对谎话是怎样说的一点知识都没有,你是怎样判断我是说谎呢?只有在这方面经验丰富的人,才有权这样明目张胆地武断指责。”

29、——我不是一个美国人,我就是美国人本身?——我就是美国人的原型?——我就是最有代表性的那个美国人?——我就是最具“美国性”的那个美国人?……日后问询过好几位翻译行家,上面的各层涵义都或在其中,却都离不开这样一种身份认同:在自我与国族之间划上等号——我即美国,美国即我。——“狂”乎?“自我膨胀”乎?据说原话出自马克·吐温旅欧时的日记,转述的是友人对他的评价。其实,我马上就想到了托马斯·曼在二战中遭受纳粹迫害亡命美国时,回答美国海关问询的那句话——作为一个德国作家,你离开德国的土地以后怎么办呢?托马斯·曼答曰:我血液里流的都是德国。我在哪里,德国就在哪里。难怪,同是美国文学圈著名的“狂人”海明威的这一句话,也同样被故居博物馆一再地重复强调:真正的美国文学,自马克·吐温始。

30、1871年至1895年是马克·吐温创作的第二阶段。1870年2月,三十五岁的马克·吐温与纽约富商的女儿奥利维娅·兰登(OliviaLangdon,1845-1904)结婚。马克·吐温很欣赏奥利维娅的文学天赋和文学鉴赏力,感情甚笃,伉俪情深。婚后的二十多年是马克·吐温文学创作的黄金时代。他对美国政治制度、伦理道德和生活方式进行了全面思考,以辛辣的讽刺手法批判了美国社会的种种弊端和道德沦丧的现实,出版了一系列在美国文学史上享有重要地位的著名小说。与过去的创作相比较,他这一阶段的创作更加成熟,对社会的批判更加深刻和尖锐。重要的作品包括:《艰苦岁月》(1872)、《镀金时代》(1873)、《汤姆·索耶历险记》(1876)、《密西西比河上的昔日时光》(1876)、《海外漫游记》(1880)、《王子与贫儿》(1881)、《密西西比河上的生活》(1883)、《一段奇特的经历》(1881)、《被盗走的大白象》(1882)、《哈克贝利·芬恩历险记》(1884)、《亚瑟王朝廷上的康涅狄格州美国人》(1889)、《百万英镑》(1893)和《傻瓜威尔逊》(1894)等。

31、前不久儿子给我传过来一篇马克·吐温的讽刺短文“金喇叭”,看后让我忍俊不禁,应该说,这篇“金喇叭”对美国式民主的讽刺可谓是入木三分。文章大意是:一个美国探险家来到一个陌生的国度汪汪国,他问汪汪国国王是否允许言论自由?国王回答说:“当然允许,我的国民享有充分的言论自由。我们国家的决策都是根据民意来决定的。”探险家问:“你们是怎么了解民意呢?”国王说:“这很简单,每当有问题需要解决,就把国人召集到我的大殿上,听吹喇叭声音的高低来决定国家的政策。”探险家觉得这很有意思,也很好奇,想实际感受一下。第二天,汪汪国的国民不分贫富,都被召集到大殿上,来决定一件大事。众人到齐后,富人和穷人分立在大厅两边。国王先举起右手,喊道:“赞成的,吹喇叭。”四个富人举起金喇叭,拼命地吹起来;随后国王又举起左手,喊道:“反对的吹喇叭。”穷人这一堆人里,无声无息。就这样四个金喇叭的声音决定了国家政策。

32、马克·吐温在我国五六十年代那一种特定的气候下,是对读者介绍最多的为数有限的美国乃至西方作家之一。但也正因此,对他的分析评价往往带有过多的功利目的而不够充分全面。此次人民文学出版社将马克·吐温的中短篇小说选收入“名著名译丛书”,确实能够收到将世界文学名家名篇以精美的版本永远保留在文学爱好者书架上世代传阅的功效。笔者不揣谫陋,特奉此文与读者,除去老生常谈,但愿尚有些许新意,与书友切磋,望同行教正,如能抛砖引玉,更是不胜惶恐,不胜荣幸矣!

33、一天,我弄坏了我的书桌,只好对父亲说,我犯了校规,要么罚伍元,要么在全校学生面前受到挨打处分。父亲说当着全校学生的面挨打真是太丢脸了,他答应给我五块钱,让我交给学校。但是在给我这五块钱之前,他把我带到楼上,狠狠地揍了我一顿。

34、可以说,在中国中等以上文化程度的人们当中,马克·吐温是知名度最高的外国作家之一。他的作品融幽默与讽刺于一体,富有独特的个性魅力;对社会、人生洞察深刻,鞭辟入里,充满了悲天悯人的情怀。一百多年来,他的作品广为传播,赢得了全世界读者的喜爱。

35、写信人对这样一个问题颇感兴趣:听说鱼骨里含有大量的磷质,而磷则补脑,那么要成为一个举世闻名的大作家,就必须吃很多很多的鱼才行,不知道这种说法是否符合实际。

36、马克·吐有一次乘火车去一所大学讲课,因为时间紧张,他十分着急,但火车却开得很慢。这时,过来一位检票员,向他问道:“先生,您有票吗?”

37、《镀金时代》是马克·吐温的首部长篇小说,与《哈特福德报》主编查尔斯·沃纳(CharlesDudleyWarner,1829-1900)合著,也是一部思想性较强的现实主义小说。小说以美国南北战争后资本主义迅猛发展为背景,以艺术手段概括和展示了美国社会的方方面面。南北战争以北方的胜利和国家的统一结束,美国社会进入一个追求暴利和投机冒险的时期。资产阶级的宣传机器把这一时期称为“黄金时代”。马克·吐温凭着敏锐的目光和作家的良知透过繁荣表象,看到了内部污秽、败坏的本质。《镀金时代》的篇名恰当地反映了这一时代特征。小说紧扣当时现实的特点,刻画风行美国各地的投机活动,描绘谋求横财暴利的社会风尚,揭发政界、司法界、新闻界的贪污盗窃、贿赂诈骗等丑行。小说情节围绕兴建城市、铺设铁路、开辟航道等投机发财的事件展开,实际上展示的是致富梦的破灭。中心人物塞勒斯上校原本一贫如洗,却做着致富的美梦——“发财,无论如何也要发财!”“空气中弥漫着发财的机会。”《汤姆·索耶历险记》(《哈克贝利·芬恩历险记》是其姊妹篇)标志着马克·吐温现实主义创作的进一步发展。小说描写美国南北战争前的一个小镇的故事。主人公汤姆是一个调皮捣蛋的“坏孩子”,生性活泼,喜爱说谎,会没完没了地制造恶作剧,却不乏正直、勇敢、善良的品性。他和好友哈克一样,厌恶枯燥刻板的生活环境,追求传奇的冒险生活。作品对美国虚伪庸俗的社会风气、伪善的宗教仪式和陈腐呆板的学校教育制度,都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讽刺。《百万英镑》讲述的是名叫亨利的美国证券交易所办事员出海游玩,迷失方向后遇船获救,并随船来到英国伦敦后的离奇故事。他身无分文,举目无亲,陷入衣食无着的窘境。两位英国绅士兄弟给了他一张百万英镑的钞票,并以他在三十天内凭这张大额钞票能否活下去打赌。面对百万英镑大钞,世人对亨利的态度发生了一百八十度大转弯,餐厅老板、旅馆老板、缝纫店老板、美国公使、各类达官贵人,无不对其巴结奉承,款款殷勤。亨利不仅活过了三十天,还利用百万英镑的钞票发了一笔财,赢得了一位小姐的芳心。小说通过亨利的种种“历险”嘲弄了金钱叱咤风云、呼风唤雨的作用。作者用漫画笔法勾勒了不同人物在百万英镑面前的种种丑态,幽默滑稽,趣味横生,如同一幅世态讽刺画,令人忍俊不禁。

38、马克·吐温回敬说:“法国人没事的时候,总是想弄清他们的父亲是谁,可是很难弄清楚。”

39、  国王说:这倒很新鲜,请问,谁拥有这些报纸,杂志和电台呢?

40、这位从未踏上过中国土地的美国作家,其实与中国也有着非常深的渊源。早在晚清时期,他的作品便被引进中国,他是继诗人朗费罗和《汤姆叔叔的小屋》作者斯托夫人之后,第三位被介绍进中国的美国作家。鲁迅曾对其幽默风格和针砭时弊的精神大加赞赏,并为其《夏娃日记》写过小引,称“他的成了幽默家,是为了生活”,借此批评林语堂所倡导的“为幽默而幽默”。而茅盾、老舍等人同样对其有过高度评价。

41、1871年在《哈珀周刊》刊载的《一个恭顺的民族》一文,在同类作品中最具代表性。通过实地考察和亲身经历,马克·吐温描绘了华人生存的悲惨现状,饱含同情之心:“他们是最顺服的族群,白人不是对他们视而不见就是虐其如狗,而他们仍然处之泰然,不把最粗野的谩骂和残忍伤害放在心上。这些中国人是那么安静、温和、稳重,不醉酒,每天从早忙到晚。我敢说,胡闹的中国人少而又少,更没有一个懒惰的。只要中国人的手还能动就不求别人的帮助,总能找到活干,从不像白人那样怨天尤人。”他赞赏中国人的节俭:“中国人从不浪费,我们这些基督徒认为是垃圾的,他们总能加以巧用。中国人把白人废弃的生蚝与沙丁鱼空罐收集起来,熔炼成能卖钱的合金材料。他们甚至收集烂骨头用来制造肥料。”然而这样勤劳而驯良的族群却横遭欺凌:“正当我写这篇稿子,听到了骇人听闻的消息,大白天在三番市一群无赖用石头把一位温和的中国人活活砸死,边上站满了无动于衷的围观者。”——作者的愤慨之情,溢于言表。

42、 这虽然只是一个笑话,但它一针见血,点出了美国民主的虚伪性。美国的民主实际上是被少数富人操控的。民众的投票意向是被舆论牵着鼻子走的,舆论导向在选举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选举就是造舆论,舆论工具是操控在大财团手里的,你想想,一般民众怎么可能操控得了舆论?西方国家的民众其实只是政客争夺权力的选举机器而已,选举的时候,选民个个都是“上帝”,候选人满嘴的甜言蜜语;选举一过,选民就被撇在一边,弃置如敝帚。

43、《竞选州长》是马克·吐温早期的一篇优秀短篇小说。作品主人公作为独立d的候选人参加了纽约州州长的竞选,自信“声望很好”。但是不久,参加竞选的共和d和民主d利用报纸以选民的名义接二连三地给他扣上“伪证犯”、“小偷”、“盗窃犯”、“舞弊分子”等等莫须有的罪名,并在公开场合对他进行了人身攻击,搞得他声名狼藉,迫使他不得不声明退出竞选。作者利用这一候选人进退的侧面,紧紧抓住资产阶级报纸专事造谣、诬陷这一特征,有力地揭露素称“最民主”的美国“民主”选举的虚伪,指出它不过是对人民的欺骗与愚弄。作品篇幅短小,但是写得泼辣有力,用夸张、讽刺的笔法烘托出喜剧的气氛,突出讽刺的主题,为“美国的民主”描绘了一幅绝妙的讽刺画。

44、马克吐温的作品前期以辛辣的讽刺见长,到了后期语言更为暴露激烈。

45、(老朋友)请点击右上角,转发分享到朋友圈。

46、1896年至1910年是马克·吐温创作和人生的后期阶段。评论界认为,马克·吐温1897年后有了悲观主义倾向,出现了典型的幻灭情绪。三个孩子夭折,继之夫人撒手人世,印刷公司破产,发财梦想破灭,演讲旅途劳顿,情绪消沉。据说,他做了十四套白色西装和一百条白色领带,天天一身白色,直到1910年4月21日溘然长逝。马克·吐温晚年致力于《自传》的创作,从1906年起口授,以坦率的态度总结和剖析一生。他用诙谐口吻在《自传》序中说:“本人将在这部《自传》里牢牢记住,我此时正在坟墓里向世人说话。我确实就是在坟墓中向世人说话来着,因为本书出版时,我已不在人世了。我决定从坟墓而不是亲口向世人说话,理由很充分:我可以无拘无束地说话。”纵观马克·吐温的后期作品,我们不应忽略他在社会实践和创作实践上飞跃的事实。这个时期的作品除了继续鞭挞人的自私本性,批判锋芒直指美国的侵略扩张政策,进一步揭露资本主义发展对美国社会造成的严重危害。他的创作还增加了游记、杂文和政论方面的内容。这一阶段的重要作品包括:《赤道旅行记》(1897)、《败坏了赫德莱堡的人》(1899)、《写给坐在黑暗中的人》(1901)、《三万美元遗产》(1904)、《战争祈祷文》(1905)、《人是什么》(1906)、《神秘的陌生人》(1916)、《马克·吐温自传》(1924)等。

47、译者面对人名、地名和历史事件等专用名词的翻译力求做到标准、规范,前后统体现权威性。主要翻译策略有:一是约定俗成,沿袭已被认可的译法。二是使用权威工具书,主要包括:陆谷孙先生主编的《英汉大词典》(上海译文出版社)、新华通讯社译名室主编的《世界人名翻译大辞典》(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周定国主编的《世界地名翻译大辞典》(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简明大不列颠百科全书》(汉译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等等。三是不包括在前面两类范围的专用名词,则通过百度等各种检索工具反复比较后准确译出。

48、1858年马克·吐温成为了排字工人,并且他开始和他哥哥一起创办的《汉尼拔杂志》写草稿。后面经过了一年,在波士顿的幽默周刊《手提包》上发表了他的处女作,《大吃一惊的花花公子》。1861年他试图在经营木材与矿业里面发家致富,但是并没有成功,后面就转变了自己的思想,以写文章为生。1863年,他开始使用马克·吐温这个笔名,并在后两年发表了一篇幽默的故事,《卡拉维拉斯县驰名的跳蛙》。而后马克·吐温出版了许多的书籍,比如快报《艰苦岁月》,《镀金时代》,《镀金时代》是他与查·沃纳一起写的第一部长篇小说。

49、短篇:处女作《拓殖者大吃一惊的花花公子》、

50、国王说:“在我们国家只有金喇叭吹出来的声音才是民意,穷人没有金喇叭,普通喇叭吹出来的声音,不能代表民意。”

51、从这一事例,依稀可以看出中美两国对待马克·吐温文学遗产的不同态度。在美国,直到近些年,人们记忆中的马克·吐温更多是一名幽默作家(入选中小学教材的是《哈克贝利•芬历险记》),而不是讽刺作家或社会批评家。斯坦福大学谢莉·费希尔·菲什金教授认为,造成这一“误读”现象的原因是“政治”——冷战时的需求使得马克·吐温较为严肃的文学成就遭受扭曲。她的结论是,马克·吐温对社会的嘲讽和批评之所以在美国受到忽视,而在中国却被大书特书,事实上乃是“出于同样的(政治)原因”。但问题是:高擎“批判现实主义”大旗的外国作家非止一为何马克·吐温受到特别“优待”?要回答上述问题,需要从他的“中国情结”谈起。

52、《竞选州长》更是马克·吐温对美国社会民主政治制度进行的全方位揭露和抨击。小说风格幽默诙谐,用短小的篇幅,挖掘出了美国选举制度的腐败与黑暗,思想极为深刻,它揭露了美国所谓"民主"的选举制度的黑暗内幕,暴露了资本主义选举制度的虚伪性。

53、“IamnotanAmerican,IamtheAmerican.”——这句被故居博物馆反复呈示的马克·吐温名言,中文该如何翻译?在返程的一路上,我和妻在来回讨论。

54、文学作品离不开语言文字这一载体。马克·吐温的作品之所以深受欢迎,除去立意清新,剖析得当之外,很重要的要归功于他对语言的驾驭。大家都知道,群众日常生活中的用语是最为鲜活、生动和富于生命力的;但只有经过作家采纳,写入作品之中,才能成熟、定型和推广。萧伯纳曾称马克·吐温为语言大师,这是毫无溢美成分的。可以说,如果没有马克·吐温(当然也会有别人),就没有今天的美国英语。应该说,正因为马克·吐温把美国英语运用得恰到好处,才有如此充分体现美国民族个性的豪爽、乐观和不拘小节的他的那些纯美国式的作品。

55、“汤姆·索亚历险记”(汤姆历险记)发表于1876年

56、马克·吐温(MarkTwain,1835-1910)原名萨缪尔·兰亨·克莱门(SamuelLanghorneClemens),1835年11月30日出生于密苏里州的佛罗里达。幼年时代家境贫寒,在家庭七个孩子中排行第但只有一个哥哥和一个姐姐幸存了下来。四岁时,举家迁往密西西比河畔的汉尼拔。母亲在他四岁时去世,父亲在他十二岁时去世。父亲去世后,马克·吐温辍学,在印刷厂当学徒。1851年,他成为一名排字工。二十一岁时,他对轮船领港员的生活产生了极大兴趣,决定拜师学艺。在密西西比河上四年领港员的生涯中,他接触和熟悉了各种各样的人,为日后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马克·吐温”是他最常用的笔名。一般认为,这一笔名源自其早年的水手生涯。他在与同伴测量水深时,同伴喊着“MarkTwain”,意思是“两个标记”,即水深两英寻(一英寻约为一点八米,十二英尺)。这个标记说明水位安全,是轮船安全航行的必要条件。1861年,南北战争爆发,马克·吐温随哥哥前往内华达州,先卷入找矿热潮,后去报馆工作,开始创作生涯。

57、作为幽默讽刺和美国英语大师,马克·吐温在美国文学史上的地位是不可动摇的。

58、马克·吐温对社会的揭露和批判,渗透着他对美国民主自由的失望。作为一个出身下层、饱经风霜的人,他对民主自由有一种本能的渴求,但生活在美国那样一个社会,他还不可能免俗地不去做“黄金梦”(他早年曾去西部淘金未果,晚年亦每曾投资自动排字机而蚀本),但无情的现实却使这位理想主义者无法不失望。如果说他早期的作品常常弥漫着“补天”的幻想的话,随着他越来越深刻的观察和越来越无情的揭露,他不但痛恨社会的丑陋,甚至对整个人类都失望了。“哀莫大于心死”,这正是一个有正义感的人和有责任感的作家的悲剧。

59、一次偶然的机会,马克·吐温与雄辩家琼西·M·得彪应邀参加同一晚宴。

60、陡然之间,《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里那条永恒奔腾的密西西比河,就蓦地雪浪滔滔地铺展在我的眼前。那个从贵族寡妇家出逃的白人孩子哈克贝里,那个在惊险中相遇、同样出逃的黑奴孩子吉姆,一黑一白结伴的历险故事,通过密西西比这条贯穿美国大陆和美国历史的大河的牵引,自由和蓄奴制的对立主题,沿河各阶层各种族的众生相——贵族、神父、矿工、骑士……娼妓、强盗、骗子、奸商……,浩阔无垠的历史画卷滚烫着鲜活的生命光泽,徐徐向我铺开。我竟忍不住止步驻足,留在人流最后;虽然远隔着栏绳,久久把目光投向紧挨台球桌的那一边——我才注意到,不是一张、而是有两张一宽一窄、一高一低的书桌,上面都列陈着台灯、书笔、纸案,恍惚光影间,仿若还凝留着作家唇上抹着大胡子的侧影,回响着哲人踱步沉思的足音……眼前是密西西比河苍茫的黑夜,“星星是月亮下的蛋,”黑孩子吉姆的童稚话音在我耳边响起来,“流星是因为不听话,被月亮妈妈从被窝里踢出来的……”

61、马克·吐温本人对欧洲传统一向不够“敬重”,比如他在评判奥斯汀时曾吐槽:“每次读她的书,我都不得不中途停止。我读《傲慢与偏见》的时候,恨不得把她从坟墓里挖出来、抓起她的膝骨敲打她的头颅。”与前一种新英格兰“绅士派”不同,马克·吐温“是一个土生土长的美国作家”——他把美国本土幽默的活力注入文学的主流,因而改变了美国文学的方向——海明威曾说过:“全部美国现代文学源于马克·吐温写的一本书《哈克贝利·芬历险记》……这是我们所有的书中最好的一本。一切美国文学都来自这本书。在它之前不曾有过,在它之后也没有一本书能和它相比。”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美国评论家威廉·迪恩·豪威尔斯,将马克·吐温尊奉为“美国文学界的林肯”。

62、马克·吐温的作品从1905年开始传入中国,迄今一百多年过去了。中国读者没有因为时光的流逝和时代的变迁,而对这位伟大作家的热爱有所减弱。这也正是本书问世的重要因由。

63、《傻子出国旅行记》是马克·吐温以新闻记者的身份游历欧洲各国的通讯报道集,这些作品描写了作者在欧洲的所见所闻,清新直率。作者扮演无知的美国人,嘲笑欧洲的封建残余和宗教愚昧。

64、1862年,马克·吐温在内华达《企业报》担任撰稿人,初次接触到美国西部的华人。由于“黄祸论”泛滥造成的负面影响,他对华人抱有偏见。后来,马克·吐温担任《晨报》记者,此时他撰写的有关华人的报道同样不乏讥讽和主观臆断。比如,在名为《鸦片走私者》的文章中,他写道:“中国人的精明真是高深莫测。可以说,他们的语言里几乎找不到表达抽象的善、恶、好、坏的词儿。当然他们是要区分好和坏的,但只针对具体的事情,比如经商、借贷、贸易等等。对他们而言,一切事,达到目的就是好的,没达到目的就是坏的。在筹谋方面,他们重在成事,并为之费尽心机,比如如何规避很重的鸦片关税。至于良心,他们是在所不计的。”

65、据史学家考证,马克·吐温对华人态度的转变受到两位友人——容闳和蒲安臣——的影响。容闳是清廷“幼童留美”项目的负责人,1872年,首批留美幼童抵达康州,马克·吐温的两个女儿成为幼童的同学,作家本人与容闳也结为好友。1881年,留美幼童计划夭折,容闳与马克·吐温前往纽约面见前总统格兰特,请求他从中斡旋(格兰特访问中国时曾专门与李鸿章面商此事)。另一位好友蒲安臣(1820-1870)是美国共和d创始人,对中国素有好感,曾任美国驻华公使,后来又代表中国出使美国,是近代中美交通史上的重要人物。1870年,作为清廷“全权使节”的蒲安臣出访俄国途中患病,病逝于圣彼得堡。马克·吐温撰写祭文《悼蒲安臣》,称他的逝世是“所有国家和所有人种的损失。这是因为他不仅仅是一个国家的公民,他已成为世界公民”,并盛赞他“具有骑士般大慈大悲的胸怀和崇高的善意”。

66、是我的演讲,衷心感谢诸位认真的倾听及热情的捧场。然而,不知何故,我找不到马克·吐温先生的讲稿,因此我无法替他讲了。请诸位原谅我坐下。”

67、新中国成立后,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马克·吐温毫无悬念地成为揭露和批判资本主义的“利器”。1950年《人民文学》刊登茅盾的《剥落“蒙面强盗”的面具》一文,指出马克·吐温暴露出美国统治集团的面目,因此为商贾大亨们所痛心疾首。同年,《光明日报》刊登吕叔湘《吐温的著作的失踪》,通过评述马克·吐温小说《神秘的陌生人》来抨击抗美援朝时期美国政府的侵略政策。1960年,《世界文学》刊登老舍在马克·吐温去世50周年之际发表的讲话:《马克·吐温——金元帝国的揭露者》。在讲话中,这位同样以幽默见长的中国作家,称赞马克·吐温是“美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也是一名活跃的社会批评家——而不仅仅是一个讲笑话的人物。事实上,这也是作家马克·吐温另一面的真实写照:他主张“幽默只是一种香味,一种装饰”,批判和战斗才是他的用意——他在接受采访时曾坦言:“我本人一向是说教的。”

68、马克·吐温于19世纪出生在美国的一个乡村家庭里,他的家庭是比较贫穷的,虽然是一个律师家庭,但是家中有七个小孩子,他就是第六个孩子。他的父亲是当地的律师,但是收入非常的少,所以家境贫困。马克·吐温从小上学的时候还不得不打一份工。11岁那年,他的父亲去世了,他便开始了独自劳动生活。他当过印刷厂的学徒,送报员,排字工,水手和舵手。1839年马克吐温一家迁往了密西西比河的港市,这也为他后来的著作《汤姆·索亚历险记》和《顽童流浪记》中一部分文学作品提供了一些灵感。

69、席间,他对一位贵妇说:“夫人,你太美丽了!”

上一篇:经典十句话人生一辈子精品好句59句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