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伊德关于意识的理论包括精品好句64句

admin 59次浏览

最佳答案弗洛伊德关于意识的理论包括 1、如果问你:你中午吃的什么饭?你可能不能马上回答出来,但是通过稍微努力你便能够很轻松地回答上来,这就是前意识,即不能马上回忆出来,但通......

弗洛伊德关于意识的理论包括

1、如果问你:你中午吃的什么饭?你可能不能马上回答出来,但是通过稍微努力你便能够很轻松地回答上来,这就是前意识,即不能马上回忆出来,但通过努力便能提取到意识层面的主观经验;

2、根据第三种观点,“地形说的”观点,有三个相互作用的系统,一个是有意识的“意识(Cs系统”,一个是可被描述却潜藏的“前意识(Pcs)系统”,还有一个是被压抑且潜藏的“潜意识(Ucs)系统”。意识系统对潜意识系统起审査作用,并阻止有威胁性的事物变成意识;;在意识和前意识间有某种比较温和的审査形式。第四种“经济的”观点被概念化为一种途径,在这一途径上,“兴奋”在这些系统之间被刺激、被转化和被传输。被压抑的“力比多”或性欲的“投注(cathexis)”(兴奋)可能被转化为肉体上的症状,但是这也可以被当作“主体不知道他在害怕什么”的忧虑的释放,或转移到其他的“身体活动”,比如恐怖症和摆脱不了的反复思考。弗洛伊德还比较了有次序的、理智的关于前意识/意识系统的“次级过程”思维,和杂乱无章的、丧失理智的关于潜意识系统的“初级过程”思维。弗洛伊德写到,“潜意识的核心……是由具有美好愿望的冲动性组成的”,即那些寻找表达的本能的冲动。与这些相关的是表达这种冲动的“想法”(记忆和意象)。这些想法没有结构地存在着,但是他们在任何时候或多或少地被“投注”。两种完全矛盾的想法可能同时被投注(“免除互相矛盾的”原则);这些想法是“无时间界限的(比如,它们是临时性的没有规则的,不会因为时间的流逝而改变)”;它们也不会受事实检验的支配。

3、患精神疾病时的整合不良,使我们有可能看到两个基本过程这一特别突出的情况。经验丰富的精神科医生根据病人的特殊精神症状,能够准确地推断出病人的大脑发生了某种病变,也就是推断衍生出了故障。当然,病人的反映也不可避免地同时有问题。

4、口腔期(口唇期0-5岁):这一阶段的性敏感区是口腔,也就是嘴唇额舌头,诸如吮吸、吞咽等动作是而婴幼儿性欲满足的主要来源。人出生后所做的一切活动个都是为了使自己感到舒适和快乐。

5、肛门期(两岁至三岁左右):前期——排泄—解除内部压力—快感体验;后期——保持—痛与性刺激—引起关注

6、是人格结构中最原始部分,从出生日起算即已存在。构成本我的的成分是人类的基本需求,如饥、渴、性三者均属之。本我中之需求产生时,个体要求立即满足,故而从支配人性的原则言,支配本我的是唯乐原则。例如婴儿每感饥饿时即要求立刻喂奶,决不考虑母亲有无困难。

7、PREDICTIVENEUROBIOLOGY预测性神经生物学

8、在著名的“精神分析的四个基本概念”研讨班上,拉康对无意识进行了重新奠基,将其界定为从话语中心涌现出的一种不连续性,服从一种时间结构的开口, “也就是说,对1964年的拉康而言,无意识不能作为一种存在被把握,而是作为一种显现、作为一种现象被把握,它涌现就是为了消失,并且其存在不外乎就是这种涌现”。按照拉康的说法,“无意识的开口,我们可以说它是前存在论的(pré-ontologique)……这是说,它既不是存在,也不是非存在,而是属于‘尚未实现’”,并且“我指出的在存在者的(ontique)层面如此脆弱的无意识的地位是伦理性的。渴望真理/真相(vérité)的弗洛伊德说‘无论情况如何,都必须去那里’,因为无意识在某处显现”。拉康之所以赋予无意识一种“尚未存在”的前存在论地位,以及一种通往真理/真相的伦理地位,确切地说是因为“无意识的涌现呼唤一种行动、一种回应。在创伤性的遭遇曾留下主体去面对冲动之沉默的地方,(精神)分析让主体从将他吸入的洞中脱离出来”。就此而言,拉康在捍卫精神分析的无意识概念的同时,也赋予其类似于萨特赋予意识的存在论—伦理学内涵,并且他实际上与萨特一道,共同开启了弗洛伊德之后对精神分析的思想发展意义深远的法国转向。

9、是个体遭受挫折时用利于自己的理由来为自己辨解,将面临的窘境加以文饰,以隐满自己的真实动机,从而为自己进行解脱的一种心理防御机制,如狐狸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是酸的。

10、实际上,在《存在与虚无》对弗洛伊德的无意识学说展开猛烈抨击之后,萨特接下来在相继写作《弗洛伊德剧本》《辩证理性批判》以及《家庭白痴》等作品的二十年左右的时间跨度中,不仅对弗洛伊德和精神分析的批判变得愈发缓和,而且对无意识的态度也变得愈发微妙,他甚至在晚年的一次访谈中对拉康的无意识概念表示赞赏,并将其与自己的观点加以比较:“在我看来,拉康已经将无意识澄清为穿过语言而将其分离的话语,或者人们更喜欢说,将其澄清为言语的反目的性(contre-fnalité):词汇的集合像穿过言说行为的实践惰性的(pratico-inerte)集合那样将自身结构化。这些集合表达了或构成了规定我却又不属于我的意向。在这些条件下——并且在我同意拉康的程度上——必须将意向性设想为根本性的。没有非意向性的心理过程,也没有不被语言所诱捕、牵制、揭露的心理过程;反之,我们是构成这些揭露的同谋。”

11、弗洛伊德认为无意识黑暗而又贪婪,只不过,他的无意识理论已经过时了。一种新的理论认为大脑会连续不断地产生无意识预测流。

12、人格结构理论:弗洛伊德后期修正的人格结构,即知名的本我、自我、超我。

13、弗洛伊德将人格发展分为五个阶段,也被称之为性心理发展阶段论。这个理论的重点,是在前三个阶段,弗洛伊德认为,一个成年人的人格发展程度和各种复杂心理,可以在6岁前找到各种对应。弗洛伊德的性心理发展阶段理论(psychosexualstagesofdevelopment)是他非常重要的理论之一。他认为,性本能是人一切心理活动的内在动力,并按照年龄将人的发展阶段分为:口欲期(oralstage)、肛门期(analstage)、前生殖器期(phallicstage)、潜伏期(latencystage),和生殖器期(genitalstage)。如果在某个阶段,人的需要没有被满足,则会形成滞留,并对人成年后形成影响。

14、索姆斯在与伦敦大学学院的卡尔·弗里斯顿(KarlFriston)在2018年合著的一篇的论文(2)中描述了这一想法,Friston是脑成像技术的关键人物,该技术已经彻底改变了大脑研究。大约10年前,Friston介绍了自由能原理(freeenergyprinciple)这是预测大脑理论的数学化版本。在他的定义中,大脑中自由能所描述的神经元状态是由于大脑未能做出正确预测的结果,大脑会尽其所能地避免自由能。在最后的分析中,Solms和Friston断言,预测错误等同于惊讶、等同于意识;当事情不像预期的样子工作时,我们就会获得意识——这是大脑试图限定的一种状态。

15、梦,对于弗洛伊德来说像是一把开启人的无意识的大门,通往内心世界的钥匙。他推崇用梦来探究人的心理,并认为梦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人被压抑的无意识,而精神分析的目的,便是拨开迷雾,找到困扰人的问题真相。

16、意识,就是能够被自己意识到的人的心态活动。

17、“预测性心智”理论认为,只有当大脑內隐的期望未能实现时,意识才会浮现出来。

18、在讨论有关无意识的理论时,我们必须明确,本文所说的意识和无意识实际是意识的心理和无意识的心理的简称或缩写。说生理过程是无意识的,跟说地球运动是无意识的一样,都是废话。不仅如此,忽略了心理这个词,还有可能引起哲学上的麻烦,例如把无意识说成是“客观存在”。

19、梦论:弗洛伊德认为,我们梦到的内容只是其表面部分,称为显梦;而我们真正要探究的,是他背后隐藏的潜意识动机,也就是隐梦。

20、时至今日,精神分析已有逾百年的历史,它的理论并没有僵化,而是一直在发展和变化。到目前为止,精神分析在理论研究上大体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指早期的精神分析,习惯上又称为古典精神分析,主要包括弗洛伊德本人的理论及他的两个弟子阿德勒和荣格在理论上与他的分歧与分裂。第二阶段指二战后,精神分析从欧洲转到了美国后,一些精神分析学家又在新的社会条件下对弗洛伊德的理论和方法进行修正和扩充,主要包括精神分析的自我心理学与精神分析的社会文化学派的对峙。第三阶段指1975年至今,精神分析的对象关系理论和自我心理学的发展,使精神分析又进入了一个新的繁荣发展时期。自从弗洛伊德始创精神分析以来,正是由于他的弟子们以及身后无数的理论追随者始终都在不停的研究、修正与拓展,为精神分析的理论发展做出了跨越式的贡献,才使精神分析历久不衰,蓬勃发展。

21、弗洛伊德曾多次表达对可卡因的喜爱和推崇,1884年,在他的一篇名为“ÜberCoca“(古柯碱,即可卡因)的专著中,描写了他以自身为实验被试,尝试可卡因后的感受:

22、前意识介于意识与无意识之间,不能马上回想起来,但经过努力后可以进入意识的心理内容。

23、弗洛伊德在“过失心理学”里举了不少关于遗忘的有趣的事例,其中颇多启迪心智之处,但他全都说成是由阻抑造成的,同时又是一定动机和目的直接造成的。然而,实际上,遗忘总是包含记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退色以至消失的成分,这是谁也无法否认的。显然,这个成分是自然的,是机体和脑所固有的,不是人为的,也就不能说它抱有什么动机和目的。

24、精神分析学还是一种深层心理学的分析方法,弗洛伊德先后提出了自由联想、梦的分析、症候分析、日常生活的心理分析等方法、手段、技巧,使不可能通过内省、观察、反思、测量而直接把握的人的无意识能够被人们所了解和考察,为人们接近无意识的深渊提供了方法论启示。

25、很多人都不知道,弗洛伊德是因口腔癌去世的。弗洛伊德在24岁开始吸烟,最初他吸普通的香烟,后来便改成了抽雪茄,到了66岁时,他一天要抽将近20支雪茄(Lazaridis,2003)。由于常年吸烟,他最终患上了口腔癌。

26、弗洛伊德区分了两种无意识:描述性(descriptive)无意识和动力(dynamic)无意识。

27、与萨特晚年将“精神事实”或“精神生活”(它们在萨特那里终究不过是“意识”的同义词)刻画为同时具有可认识的明晰面以及可领会但不可认识的晦暗面类似,在思想早期,“萨特对自欺的分析是在不透明性与明晰性之间的一种非认知性的空间运作的”。可见,尽管萨特在用词上有所不同,但强调“经历”所体现出的拒斥无意识并试图为其寻找替代方案的基本思路,与《存在与虚无》中的“自欺”学说并无根本差异。要之,萨特始终试图以意识内部具有同质性的不同维度或领域(反思的/自发的—非反思的、可认识的/可领会的、透明的/不透明的)的划分,来取代精神分析将意识与无意识判定为异质性的划分。当然,这是从“外部视角”看,即从萨特的笛卡尔主义与存在主义立场来看待其与精神分析无意识学说之关系而得出的结论。倘若将倡导“存在精神分析”的萨特视为精神分析阵营内部的改革者,那么“萨特对无意识的批判便不是为了摧毁精神分析,而是相反,为了将其造就为一种真正的理论,或者如胡塞尔所言,将其造就为一门严格的科学”。

28、超我是道德标准和社会规范的代表,执行道德原则。

29、重建无意识概念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但是先决条件是承认无意识概念的重要性.承认弗洛伊德理论需要批判地加以继承和发展。

30、比如:呼吸;身体某个部位的张力;某种若有若无的情绪突然变得清晰;等等。弗洛伊德称之为前意识,前后的前。

31、概括一下,本文所谓无意识概念的重建,意味着无意识这个概念有着丰富的内容,尚有待挖掘。至少无意识的心理有三:发生无意识、描述性无意识、方面无意识。梦是一种特殊的情况,本文未讨论。

32、弗洛伊德提出了一个有关梦中意识与潜意识活动关系的详细理论。最重要的是,他把梦境看作是“一条通往心理潜意识活动的皇家大道”。他给了许多关于他自己的自我分析(self-analysis)的例子。在19世纪80年代,他经受着肉体上的病痛、沮丧的心情、不可理喻的嫉妒感和强烈的仇恨感(Gay1989)。为了能找回童年的记忆,他自己做了些自由的联想。比如,他回忆到,四岁的时候,在一次夜间的火车旅行中,正如他自己说得那样,当他有机会“看到母亲的裸体时,他的“指向母亲(matrem)的力比多(libido)被唤醒了”。就像盖伊观察到的,即使是弗洛伊德,这位伟大的秘密揭示者,也用拉丁术语来掩盖他看到妈妈裸体时所产生的被压抑了的性欲的事实。他的自我分析使他能够从自身的经历中证明出被压抑的记忆对梦境内容所产生的影响。弗洛伊德称,对悲伤事件的记忆总是痛苦得让人无法意识到其存在,这些记忆受到“梦工厂”的审查(censorship)和掩饰程序的支配,而这个“梦工厂”又包括了熟悉的人或事物的象征形式的代表。这一系列令人迷糊奇怪的情景和意象经常能涉及昨天的事件(“白天的残余物”),并构成了梦境“显而易见的内容”。然而,梦境内容的关键所在是被压抑事物的潜意识的影响,而这就构成了梦境“潜在的内容”。

33、社会背景: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资本主义开始进入帝国主义阶段。社会阶级矛盾日益尖锐,垄断资产阶级残酷掠夺;中小资产阶级面临着破产;整个社会尔虞我诈,互相倾轧;道德沦丧,惶惶不可终日。这种病态的社会现象,便自然地导致人们精神病和神经病发病率日益增高。精神分析就在这种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其实主要是因为社会化大生产造成的工作生活节奏加快,人们精神过于紧张造成的。人们的物质生活也得到了一定的改善,精神抚慰成为一种需要。)

34、以象征性的行为来抵消已往发生的痛苦事件,如强迫症病人固定的仪式动作常是用来抵消无意识中乱伦感情和其他痛苦体验。

35、其中,无意识和潜意识占据了心理世界的大部分空间,并且无意识的冲突、愿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类心理世界的发生和发展。意识,人格的最表层部分,它由人能随意想到、清楚觉察到的主观经验所构成:逻辑性、时空规定性和现实性。

36、THEPOWEROFSUBLIMINALSTIMULI潜意识刺激的力量

37、阻抑是体现一个人的动机和目的的一种心理活动。受阻抑的情欲和观念一般不会消失,尽管它们是无意识的,却总在活跃着,因而对意识的心理有重大影响,并且受阻抑的情欲和观念可以变成意识的。

38、弗洛伊德认为梦境的两个中心特征是最具有初级过程特色的:一个是转移,即投注刺激的一个想法可以很容易地转化为另外一个完全不同的想法;另一个是浓缩,即几个想法可能会结合成一个单独的意象。由于“现实原则(realityprinciple〉”,潜意识的初级过程在很大程度上不会引人注意:由“快乐原则(pleasureprinciple)”支配的本能冲动必须穿过前意识,因此在它们控制行为之前就从属于次级过程的组织。特别是语言,因为具备逻辑原则和连贯命令事物的能力,就在次级过程思维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如果一个被压抑的冲动或意象飞快地穿进了意识中去(比如,在自由的联想中),它就不能待在意识系统中了,除非能用语言表达出来。因此,为了能让物质需要完全地出现在意识当中,就必须用语言来表达这些物质需要(见第8章有关这点更详尽的讨论)。

39、人格结构自我、本我、超我。本我最原始,与生俱来,是无意识,无理性的,比如婴儿的人格。自我是经过环境反复教训从本我分化出来的部分,是理性的,识时务的。超我是是通过家庭、学校,社会教育和发展的一部分作用是按照社会道德标准监督自我行为。

40、弗洛伊德是当之无愧的精神分析之父,可以说,他开启了心理学领域的一个全新时代。虽然精神分析理论至今仍在学术界饱受争议,但弗洛伊德对心理学领域的贡献和影响都是不容忽视的。

41、这些例子证实了大脑沿着多条轨道运行。与计算机相比,我们大脑灰质的运行速度更慢——但是在许多层面上运行。然而,研究人员通常会以两个部分对其进行区分。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丹尼尔·卡尼曼称之为系统1和系统其他人称其为内隐和外显,或者热处理与冷处理。第一个部分(系统内隐,热处理)是指无意识思维快速的、自动的和不可控的工作;另一个线索(系统外显,冷处理)是指受意志支配的、缓慢的、更灵活的意识过程。但更关键的是:在心理功能的预测性思维概念中,这两条线索在总是同时工作的;换句话说,我们的思维是无意识和有意识共同工作的结果。

42、无意识的运作过程在许多其他现象中也很明显,例如自主运动、自发联想、瞬间得出结论(科学家称之为“内隐推断”)以及潜意识对(那些没有意识到的刺激)的感知。实验室实验表明,受试者在能够描述相关规则之前,早就识别了特定任务的基本规则。例如,在一项研究中,实验人员要求志愿者从两叠牌中抽取一张牌,一叠牌可以带来巨大的假定利润,但也会带来巨大的损失,另一叠牌风险较小。研究人员不会告诉志愿者两叠牌之间的差异。压力迹象(如出汗增多)显示受试者感受到了这一模式——在他们能够清楚地表述出有一叠牌很危险之前,就已经感觉到了两叠牌之间的差异。正如柏林马克斯普朗克人类发展研究所的神经学家NicolasSchuck最近所证明的那样,这种内隐推断影响了额叶某些部位的活动,通常来说,额叶的某些部位甚至会在受试者做出决定之前就做出了决定。

43、应心理学家霍尔的邀请,弗洛伊德在克拉克大学做了五次演讲。其中的一位听众是从哈佛大学赶来见弗洛伊德的哲学家威廉·詹姆斯。据说,在詹姆斯离开的时候,他告诉弗洛伊德,“心理学的未来属于你的工作。”他是对的。

44、人格结构: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结构由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组成。本我即原我,是指原始的自己,包含生存所需的基本欲望、冲动和生命力。本我是一切心理能量之源,本我按快乐原则行事,它不理会社会道德、外在的行为规范。超我是人格结构中代表理想的部分,它是个体在成长过程中通过内化道德规范,内化社会及文化环境的价值观念而形成,其机能主要在监督、批判及管束自己的行为。

45、弗洛伊德以身体不同部位获得性冲动的满足为标准,将人格发展划分为5个阶段,其人格发展理论又称性心理期发展论。

46、萨特认为,精神分析的上述局限在作为其核心概念的无意识中得到了突出体现。而萨特对弗洛伊德无意识学说的批判和拒斥大致有两个方面:“作为笛卡尔主义者,萨特相信心灵是统一的,并且对其自身透明。因此,‘无意识’这个观念由于涉及既分裂又晦暗不明的心灵而让他感到厌恶。对萨特而言,根据定义,心灵就是有意识的、不可分的。作为存在主义者,萨特相信无条件的自由。”换言之,在萨特看来,无意识的设定不仅会产生一种背离笛卡尔传统的、既分裂又不透明的心灵观,而且会导致以一种机械因果性的心理决定论视角,来理解有待从人的根本自由出发加以领会的各种现象,因此必然走向对人之存在及其处境的严重误解。

47、很多人都不知道,弗洛伊德是因口腔癌去世的。弗洛伊德在24岁开始吸烟,最初他吸普通的香烟,后来便改成了抽雪茄,到了66岁时,他一天要抽将近20支雪茄(Lazaridis,2003)。由于常年吸烟,他最终患上了口腔癌。在生命的最后阶段,整个下颚全部烂掉了,不能正常进食,痛苦万分。

48、生殖期(genitalstage):13岁到18岁。青春期性器官成熟后即开始,性需求从两性关系中获得满足,有导向的选择配偶,成为较现实的和社会化的成人。

49、然而,不是所有的阻抗都来自自我。“潜意识的内疚感(guilt)”则提供一种不同的阻抗,而这种阻抗存在于另一个结构——“超我(superego)”中。这种“自我的沉淀”传承了父母的价值理念并包含一些内在的规则,比如“你应该是这个样子(像你爸爸)”;和一些警戒,比如“不许这个样子(像你爸爸)”。因此超我的方方面面也是潜意识的。另外一种阻抗是强迫性神经质行为的反复发作(Freud1920)。从正面来说,这种反复性表明一种(毫无意识地)预示神经质行为来源的驱力。但是实际上,这却妨碍接触到问题的根本。他认为作为“潜意识的这种阻抗”既不是来自自我,也不是来自超我。

50、你真的懂弗洛伊德吗?你知道他身上有着怎样的故事吗?今天,我们将与你分享由TopTenz制作的短片“10个关于弗洛伊德的疯狂事实”(Top10InsaneFactsAboutSigmundFreud),希望能带你走进弗洛伊德,一个奇异而“疯狂”的天才心理学家的世界。

51、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主要观点,精神分析理论由奥地利精神科医生弗洛伊德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创立,大家对这种概念很陌生。接下来就由我带你了解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主要观点。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主要观点潜意识理论弗洛伊德精神分析认为人的精神活动分意识-前意识-潜意识三部分,潜意识是被压抑到意识下面的、无法从记忆中召回的部分通常是被社会的风俗习惯、道德、法律所禁止的内容或人的原始冲动以及和本能相关的欲望等。每一个心理活动,没有偶然或碰巧发生的,是由先前的事情所决定,包括口误、笔误、梦、各种神经症症状比如强迫、焦虑、疑病等。梦是通过压抑的欲望经过伪装的满足。

52、至此,萨特尽管一方面仍从现象学的立场出发强调意向性的根本地位,另一方面却意欲与精神分析握手言和,试图呈现拉康对无意识的构想与自身思想之间的理论共性。此外,萨特还顺着拉康对无意识的界定,将其与自己所说的“对经历的领会”和“对无意识的领会”相提并论:“对经历的最高形式的领会能够产生出自己的语言——它将总是不贴切的,但往往具有梦的隐喻结构。当一个人能够用一种本身也是梦想出来的语言来翻译梦时,对梦的领会就会起作用。拉康说无意识像一门语言那样被结构化。我倒要说表达无意识的语言有一种梦的结构。换言之,对无意识的领会,在大部分情况下都没有清晰的表达。”

53、阻抑意味着阻止或遏制,而这主要是针对各种本能驱使的。阻抑作为一个过程,或阻抑过程本身,完全是“无意识的”,“不能变成意识的”。难怪弗洛伊德说,“我们从阻抑的理论中获得了无意识的概念。”

54、萨特:我停止与休斯顿合作,正是因为他不理解无意识是什么。一切麻烦都来源于此。他想删除它,想用前意识来替代它。他不惜代价地不想要无意识……

55、弗洛伊德谈到意识由动力无意识发展而来时,他的动力无意识只不过是发生无意识的别名,而当他把成人的各种情欲和观念说成动力无意识全具备时,他把动力无意识又等同于描述性无意识了。正是由于把描述性无意识的各种情欲和观念误置于发生无意识之上,也就是把成人心理强加在儿童身上,这才使男幼儿普遍背上了俄狄浦斯(Oedipus)情结的重负,女幼儿则一概受到了伊莱克特拉(Electra)情结的拖累。

56、(2)Solms,M.,andFriston,K.(2018).Howandwhyconsciousnessarises:someconsiderationsfromphysicsandphysiology.J.Conscious.Stud.25,202–238

57、性本能:弗洛伊德认为人的精神活动的能量来源于本能,本能是推动个体行为的内在动力。人类最基本的本能有两类:一类是生的本能,另一类是死亡本能或攻击本能,生的本能包括性欲本能与个体生存本能,其目的是保持种族的繁衍与个体的生存。

58、西格蒙德·弗洛伊德(1856-1939),是奥地利著名的精神病学家、心理学家和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他开创了潜意识研究的新领域,促进了动力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和变态心理学的发展,奠定了现代医学模式的新基础,为20世纪西方人文学科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柱。

59、意识由无意识发展而来,这在理论上是无可反驳的,因为人不是一生下来就有意识的心理。个人心理有它自己的发生过程(ontogenesis)。婴儿心理是尚未充分发展的心理,它是无意识的,可以称之为发生中的无意识心理(theontogeneticunconsciouspsyche),简称发生无意识。这相当于上述第一个意义下的动力无意识。显然发生无意识不具有动力无意识的上述第二个意义。

60、意识即为能随意想到、清楚觉察到的主观经验。有逻辑性、时空规定性和现实性,表现为知、情、意三者的统一。弗洛伊德认为这只是很小的一部分,就好像一座冰山,露出水面的只是一小部分,这部分属于意识,但隐藏在水下的绝大部分前意识和无意识却对人的行为产生重要影响。

61、指个体将自己不能容忍的冲动、欲望转移到他人的身上,以免除自责的痛苦,如一个人性张力过大,做梦时都梦见另一个人与异性在发生性行为,这是自我为了逃避超我的责难,又要满足本我的需要,将自己的欲望投射到别人的身上从而得到一种解脱的心理机制。

62、人格动力论也就是本能,有生的本能(性本能)和死的本能(攻击本能),本能的基本活动过程分精神投入和反精神投入,前者使本能满足,后者阻止。本能无法满足就会移置如儿童的社会化是性本能受到父母、社会阻止而移置到社会活动上来。而种族偏见、战争则是攻击本能的移置。整个现代文化都是性本能和攻击本能受阻的产物。

63、这一理论也不是安全没有任何依据,比如,在现实生活中,有些男性会出现一些女性的生理或心理特征,比如,他们的胸部可能会有发育的情况,他们的性格比女性还要软弱等。

上一篇:莫逆之交精品好句62句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