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家风家训精品好句50句

admin 59次浏览

最佳答案曾国藩家风家训 1、在古代那些辉煌了几个世纪的家族中,这五条家训非常值得我们学习,读懂并且践行的家庭,子女将来会有大出息。 2、在给家人的书信中,曾国藩一直将读书放到了......

曾国藩家风家训

1、在古代那些辉煌了几个世纪的家族中,这五条家训非常值得我们学习,读懂并且践行的家庭,子女将来会有大出息。

2、在给家人的书信中,曾国藩一直将读书放到了最重要的位置上。他认为读书的目的不是读死书、做个书呆子,而是要通过读书实现进德与修业两件事情。进德讲究的是诚意正心、修身齐家,修业讲究的是记诵辞章,让自己有生存下去的手段和技能。

3、凡人多望子孙为大官,余不愿为大官,但愿为读书明理至君子。勤俭自持,习劳习苦,可以处乐,可以处约,此君子也。

4、轻财足以聚人,侓己足以服人,量宽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

5、  所以,在日常生活中,父母也应该时刻教育子女,以俭朴为得,不可铺张浪费;如在金钱上,合理消费,合理理财;在物资上,珍惜资源。

6、“严教”是曾国藩一直倡导的。他认为“治家贵严,严父常多孝子,不严则子弟之习气日就佚惰,而流弊不可胜言矣。”

7、真正有教养的家庭,传承这5句家训,子女会有大出息

8、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

9、爱默生曾说:专注、热爱、全心贯注于你所期待的事务上,必有收获。

10、无论是戎马生涯还是在总督衙门,他每天晚上都会安排一定的时间读书,读诗书文章至少两到三卷,然后用一定的时间课子读书。直到临死前两天,曾国藩还在读《理学宗传》。

11、这属于中道的思想,既不放纵,也不太严。可见,父亲在家里一定要有尊严,父亲没有尊严,父子之间毫无规矩,嘻嘻哈哈,到关键时候管不了子女,就说明你没有威严,你说的话,子女不相信,他们没有把你当成家长一样尊重。

12、  作各种体裁的诗词也是如此,作应付科举考试中的试帖诗也是如此。千万不可以各门学问同时进行、心志不专,如果各门学问同时进行,则必定一无所成。切嘱切嘱!千万千万!此后你们写信给我,对于各人专守之学业,务必详细写明;而且须向我详细询问到深处,文字多篇幅长也不要紧。以使我读了你们的信后,就可以知道你们的志向见识如何。凡是专攻一门学业的人,必定有所心得体会,也必定存在着需要解决的疑难问题。各位弟弟有什么心得体会,可以告诉我,让我与你们共同欣赏;有什么疑难问题,可以向我提出来,我们共同分析

13、汝读“四书”无甚心得,由不能虚心涵泳,切己体察。……善读书者须视书如水,而视此心如花、如稻、如鱼、如濯足,则“涵泳”二字,庶可得之于意言之表。

14、  读书如譬若掘井,掘数十井而不及泉,不如掘一井而见泉。读书总以背熟经书,常讲史鉴为要,每日有常,自有进境,万不可厌常喜新,此书未完,勿换彼书耳。

15、关于读书之法,一是他告诉孩子读书需要深入涵泳。

16、  恕:宁人负我,我勿负人;宽以待人,容人之短;

17、  0裕: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心胸广宽,得道多助;

18、真正有教养的家庭,传承这5句家训,子女会有大出息

19、  敬:平易近人,不卑不亢;内外兼修,乐道人善;

20、邪正看眼鼻,真假看嘴唇,功名看气概,富贵看精神。

21、俗话说得好:勤能补拙是良训,一份辛苦一份才。

22、曾国藩认为,居家之道,从俭的话可以长久,当处在乱世时,犹以戒奢侈为要义。高调炫富,盗贼会盯上你,朝廷也会盯上你,这纯粹是给自己找乱子。特别在乱世,乱世积财为最大不祥,会招致很多灾难。还有衣服不宜置备太多,也不要在样式上太多装饰,尤其不适宜镶嵌过于华丽绚烂的花边。高调炫耀会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所以,曾国藩要求子女俭朴一点,保持一点纯真。

23、在曾国藩的府邸中,会客室被别出心裁地命名为“无慢室”。这个名字原本是曾国藩的书斋名,后被其子曾继泽命名为曾家藏书楼一楼会客室的名字。

24、“教子孙两条正路”,两条正路是什么呢?“宜耕宜读”。“耕”是种地,种地是为了吃饭,这里泛指靠自己的双手获得劳动果实。“读”,当然是读书,读书是为了修身养性,让子孙不愚。这就是耕读传家,耕地的同时,不忘读书,保证后来不会种一辈子地。

25、把钱财看淡一些,怨恨就无从生起;言语忍让一点,忿恨自然就消失了。

26、第07集:养活一团春意思第08集:人但有恒事无不成

27、曾国藩在家训中提到要读书的地方就有很多,他认为读书就是止愚。孔子说:“唯上知(智)与下愚不移。”为什么说“下愚不移”呢?下愚者是指愚蠢者,没读过书,不明事理,所以不会改变自己的看法和行为。要想“暮登天子堂”,跟天子一起讨论国家大政,不读书能行吗?

28、  0淡:人我之际,须看得平;功名之际,须看得淡;

29、(3) 寒素:清寒,朴素。指门第寒微、平常的人家。

30、人该省事,不该怕事。人该脱俗,不可矫俗。不该顺时,不可趋时。

31、  7)养气:气藏丹田,无不可对人言之事。

32、曾国藩认为,古代君子重视修身齐家,自己修养好,家庭也治理得好,必定自身心安、身强,然后家道振兴;与人相处能使他人愉悦、神灵钦慕,然后有众人前来聚集的景象。“日课四条”作为两个儿子及诸侄辈教育的一部分,据说当时还不是曾国藩自己定的,子女也参与了,共同制订家规,将来怎么可能不遵守呢?这一举动实际上是让儿女有更多的责任感。

33、曾国藩一生笔耕不辍,个人文档管理到位,留下了诗集、文集和奏稿、书札、日记等海量文字,被后人编为《曾文正公全集》。他总结过自己的写作秘籍:“余早年于‘作’字一道,亦尝苦思力索,终无所成。近日朝朝摹写,久不间断,遂觉月异而岁不同。”多年如一日地反复摹写,持之以恒,滴水石穿,最终发生了质的改变。曾国藩可能不知道“一万小时定律”,但他自身的行动,无疑是“刻意练习”结出的累累硕果。     

34、  其意为:一个家庭只有保持俭朴的传统才会兴旺,人只有保持勤快身体才会更加健康;既俭朴又勤快的人,生活上便永远不会贫贱。

35、  0熟:熟极生巧,妙无不熟;万事皆熟,熟则能强;

36、  史林老师曾应邀在中南海讲清史。他主讲的光盘:《曾国藩修身与用人之道》,《曾国藩成功大智慧》。

37、真正聪明的父母,教育孩子会把眼光放得长远,教给他独立的能力,锻炼他受挫折的能力,让他自己学会去处理事情、面对困难,逼迫他学会谋生的技能……

38、为人父母,要教导孩子学会读书、勤劳、节俭,孩子将来才能真正在社会立足。

39、  求业之精,别无他法,日专而已矣。谚日①:艺多不养身,谓不专也。吾掘井多而无泉可饮,不专之咎也。诸弟总须力图专业。如九弟志在习字,亦不必尽废他业。但每日习字工夫,断不可不提起精神,随时随事,皆可触悟。四弟、六弟,吾不知其心有专嗜否②?若志在穷经③,则须专守一经;志在作制义④。则须看一家文稿;志在作古文⑤,则须专看一家文集。作各体诗亦然,作试帖亦然⑥。万不可以兼营并鹜⑦,兼营则必一无所能矣。切嘱切嘱!千万千万!此后写信来,诸弟各有专守之业,务须写明;且须详问极言⑧,长篇累牍,使我读其手书,即可知其志向识见。凡专一业之人,必有心得,亦必有疑义。诸弟有心得,可以告我共赏之;有疑义,可以问我共析之。

40、一个家族绵延兴盛两三代可以依靠祖父辈的积累荫护,可若想靠祖产兴旺数代则是不可能的,曾国藩清楚地意识到了这一事实,他曾经对家人说,“仕宦之家,不蓄积银钱,使子弟自觉一无可恃”,因此,“绝不留银钱与后人”。

41、在家书和家训中,曾国藩数次提及祖父和耕读世家的祖训,他对祖父的言行推崇备至,谆谆告诫弟弟们治家应“一切以星冈公为法”。这位农民伯伯的确是一位治家高手,对于曾国藩是偶像一般的存在,他朴实的言语处处闪烁着智慧之光:

42、要想身体力行地做到这八个字,就必须勤劳地从事读书、生产,一分耕耘、才有一份收获。

43、曾氏家族是典型的耕读传家。在曾氏家族历史中。五六百年都是寂寂无闻,虽有读书人,却无人考取过功名,连秀才都没有。但是,这个家族能够长期延续,自然有一种家族传统在维系,曾国藩的祖父星冈公有一副对联就是答案——奉祖宗一炷清香必诚必敬,教子孙两条正路宜耕宜读。

44、  ⑤古文:唐代时称秦汉之文为古文,即以文言写成的散体文。

45、士有三不斗:毋与君子斗名,毋与小人斗利,毋与天地斗巧。

46、读经有一耐字诀。一句不通,不看下句,今日不通,明日再读;今年不精,明年再读;此所谓耐也。

47、曾国藩的三儿子曾纪鸿自幼喜爱自然科学,在数学研究上造诣更深,他自学成才,著有《对数评解》、《圆率考真图解》、《粟布演草》等数学专著,是中国近代有名的数学家。后世子孙中,也有多人以数学为业。

48、能食淡饭者方许尝异味,能溷市嚣者方许游名山,能受折磨者方许处功名。

49、每夜认明恒星二三座,不过数月,可毕识也。凡做一事,无论大小难易,皆宜有始有终。

上一篇:用冰天雪地造句短一点精品好句37句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