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经经典大全精品好句60句

admin 59次浏览

最佳答案佛经经典大全 1、12)迷则人随于法,法法万差,而人不同;悟则法随于人,人人一致,而融万境。 2、迦叶佛偈,一切众生性清净,从本无生无可灭。即此身心是幻生,幻化之中无罪福。......

佛经经典大全

1、12)迷则人随于法,法法万差,而人不同;悟则法随于人,人人一致,而融万境。

2、迦叶佛偈,一切众生性清净,从本无生无可灭。即此身心是幻生,幻化之中无罪福。

3、尸弃佛偈,起诸善法本是幻,造诸恶业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风,幻出无根无实性。

4、毗舍浮佛偈假借四大以为身,心本无生因境有。前境若无心亦无,罪福如幻起亦灭。

5、生死炽然,苦恼无量;发大乘心,普济一切,愿代众生,受无量苦,令诸众生,毕竟大乐。

6、按照所使用的语言文字的不同来分类,可以分为汉文大藏经、蒙文大藏经、藏文大藏经、日文大藏经、巴利文大藏经等。但现存佛教大藏经中比较成系统和影响比较大的主要有三大类,即巴利文大藏经、汉文大藏经、藏文大藏经。

7、9)如果你能每天呐喊二十一遍“我用不着为这一点小事而烦恼”,你会发现,你心里有一种不可思议的力量,试试看,很管用的。

8、11)古德云:「将山河大地转归自己,能如此,便有独立自由份,生死轮回,皆不相干。」

9、《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是大乘佛教的重要经典。全称《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vajracchedikāprajñāpāramitā梵文释义:以能断金刚的智慧到彼岸),简称《金刚经》。后秦鸠摩罗什翻译的《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法本是最早也流传最广的译本。

10、10)悟寂无寂,真知无知,以知寂不二之一心,契空有双融之中道。无住无着,莫摄莫收,是非两忘,能所双绝,斯绝亦绝,般若现前。

11、2)傅大士偈云:夜夜抱佛眠,朝朝还共起,坐起镇相随,语默同居止,纤毫不相离,如身影相似,欲识佛去处,只这语声是。

12、8)但一念不生,前后际断,照体独立,物我皆知。然迷悟更依真妄相持。若求真去妄,如避影以劳形,若体妄即真,似处阴而影灭。若无心妄照,则万累都捐,若任运寂知,则众圆起。

13、七佛通诫偈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14、原是《妙法莲华经》里的一经品,由于观世音信仰传入中国日益盛行,所以经文从汉文译本内抽出来,成为便于受持读诵的单行经品本。经文的原本,在汉文译本如晋竺法护的《正法华经》、姚秦鸠摩罗什法师的《妙法莲华经》等中,此品全都是长行品。

15、8)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16、11)与外不染色声等,与内不起妄念心,得如是者名为证;得证之时不得作证想,名无证;得无证时,亦不得作无证想,是名无无证。

17、复次地藏,若未来世,有诸国王,至婆罗门等,遇先佛塔庙,或至经像,毁坏破落,乃能发心修补。是国王等,或自营办,或劝他人,乃至百千人等布施结缘。是国王等,百千生中,常为转轮王身。如是他人同布施者,百千生中,常为小国王身。更能于塔庙前,发回向心,如是国王,乃及诸人,尽成佛道。以此果报,无量无边。

18、作大证明功德主。大悲大愿。大圣大慈。本尊地藏菩萨摩诃萨。

19、佛教典籍主要有如下几种分类:按照其所载内容来分类,可以分为经、律、论三种。这三种合称为三藏,也叫大藏经。唐僧玄奘又被称为“唐三藏”,就是因为他熟知佛教所有的经、律、论三藏,而对他的一种尊称。

20、念阿弥陀佛功德,多于念地藏菩萨百千万倍。何以得知?准《观音经》,有一人供养六十二亿恒河沙菩萨,乃至一时,不如礼拜供养观世音菩萨。《十轮经》云:‘一百劫念观世音,不如一食顷念地藏菩萨。’《群疑论》曰:‘一大劫念地藏菩萨,不如一声念阿弥陀佛。’何以故?佛是法王,菩萨为法臣,如王出时,臣必随从,大能摄小。佛是觉满果圆,超诸地位,所以积念者功德最多,过于地藏百千万倍。菩萨未属佛地,果未圆满,故功德最少。”

21、按照制作技术的不同来分类,又可以分为手抄大藏经、刻版印刷大藏经、石刻大藏经等等。

22、如楞严经不灭,正法时代就现前。楞严经包括:序分、三番破识、十番显见、剖妄出真、会通四科、圆彰七大、审除细惑、从根解结、二十五圣圆通章、四种清净明诲、楞严神咒、十二类生、历位修证、七趣、五十阴魔。

23、3)以一切觉故,当知菩萨,不重久习,不轻初学。欲得净土,但净其心,随其心净,即佛土净。吾有一躯佛,世人皆不识,不塑亦不装,不雕亦不刻。无一滴灰泥,无一点彩色,人画画不成,贼偷偷不得,体相本自然,清净非拂拭。虽然是一躯,分身千百亿。

24、天台宗又名法华宗因创始人智顗常住浙江台州的天台山而得名,其中国佛教宗派之一。天台宗以《 法华经 》《法华玄义》、《摩诃止观》、《法华文句》为主要经典。

25、6)末世众生欲求圆觉,应当发心作如是言,尽于虚空一切众生,我皆令入究竟圆觉,于圆觉中无取觉者,除彼我人一切诸相,如是发心,不堕邪见。

26、14)请你用慈悲心和温和的态度,把你的不满与委屈说出来,别人就容易接受。

27、《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简称《楞严经》或《首楞严经》)

28、不会读(地藏经),不会念地藏王菩萨圣号的人,多念这个偈颂也非常好。能和地藏王菩萨结下很殊胜的缘分。而且(地藏经)有云,但凡对三宝,对地藏王菩萨,一偈一颂,一颔首,一合掌,甚至一念敬重心,后世都将获得无量无边的果报。感恩三宝无限的慈悲。华严颂偈:

29、参考资料:佛经—百度百科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百度百科     

30、27)万缘俱绝者,一切法性空,一切处无心。

31、20)佛法在日用处,行住坐卧处,吃(喝)茶吃饭处,语言相问处,所作所为处。经典关于佛经语录1)佛性不可思量测度见到,当下便见,拟思则差。

32、佛言,爱欲莫甚于色。色之为欲,其大无外,赖有一矣,若使二同,普天之人,无能为道者矣。

33、密宗由印度传来,可分为两派,一为胎藏界,一为金刚界,唐代一行得两宗真传,密宗以密法奥秘,不经密宗上师亲自灌顶,亲自授三昧耶戒,并且持戒不严明没达到标准,传授不能互相传习及显示者非密宗信众,因此称为密宗,密宗主要经典依据《金刚顶瑜伽理趣般若经》《大毗卢遮那成佛经》。

34、感恩古往今来所有善知识,为我们留下经典,留下救命的良药,留下生命里最芬芳的圣果。

35、24)世间万事莫非对待,于此中,看破其莫非彼此相形而有,既皆相形之事,则是一切虚幻不实,有即非有矣;然而不无幻显现,非有而有也。顾既超乎其表,是为不着,不如是不能证绝对之性体,此大智也;随顺其中是为不坏,不如是不能救轮回之众生,此大悲也。

36、本事:是叙述佛陀及佛弟子过去世的因缘事迹。

37、26)终日不见己过,便绝圣贤之路。终日谈人过,便伤天地之和。

38、14)言穷虑绝,何果何因;体本寂寥,孰同孰异。唯忘怀虚朗,消息冲融。

39、27)不见他非我是,自然上敬下恭,佛法时时现前,烦恼尘尘解脱。

40、真正的文化在佛家。一偈一颂,往往包含了无尽真理。一字一句里,后面都是精彩典故。

41、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42、心经、妙手莲华经、药师经、地藏经、阿弥陀经、佛说八吉祥神咒经、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盂兰盆经、佛说八大人觉经、维摩诘所说经、佛说十善业道经等,很多的。三大经《华严经》《法华经》、《楞严经》。

43、18)马祖云:「悟自本性,一悟永悟,不复更迷,如日出时,不合于暗,智慧日出,不与烦恼暗俱,一心境界,妄想即除即是无生。法性本有,有不假修,禅不属坐,坐即有着,若见此理,真正合道,随缘度日,坐起相随,戒行增薰,积于善业,但能如是,何处不通。」

44、23)俗眼既认一切对待者为实事,分别计较遂致牢不可破,此所以有贪嗔也。

45、自说:是佛陀不待他人请法而自行开示的教说,如《阿弥陀经》。

46、华严第四会.夜摩天宫.无量菩萨来集.说偈赞佛. 尔时觉林菩萨.承佛威力.遍观十方.而说颂言:

47、论是对经、律等佛典中教义的解释或重要思想的阐述。它在佛教中一般被认为是菩萨或各派的论师所做,可也有一些极少数的论被认为是佛自己做的。

48、拓展:佛教距今已有两千五百多年,是由古印度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王子乔达摩·悉达多所创(参考佛诞)。西方国家普遍认为佛教起源于印度,而印度事实上也在努力塑造"佛教圣地"形象。

49、若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淫,则不随其生死相续。汝修三昧,本出尘劳。淫心不除,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若不断淫,必落魔道。

50、物不得名之功,名不得物之实。名物不实。是以物无佛有云: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依慈父悲母长养之恩,一切男女皆安乐也。慈父之恩,高如山王。悲母之恩,深似大海。

51、末后一句,始到牢关。锁断要津,不通凡圣。

52、佛言:当念身中四大,各自有名,都无我者,我既都无。其如幻耳。

53、语言朴实却富有哲理。知足常乐,随遇而安的心态,是最健全的生活理想。

54、18)所谓无上正等正觉者非他,即是真如本性,亦名自性清静心是也。

55、4)此灵觉性,不可以智慧识,不可以言语取,不可以境物会,不可以功用到,诸佛菩萨,与一切蠢动含灵,同此大涅槃性。

56、21)闭目不见色,内心动虑多,幻识假成用,起名终不过,知色不关心,心亦不关人,随行有相转,鸟去空中真。

57、以天为被,以地为床。足矣。万物之灵的人,更知道懂佛敬佛。:人生哪能多如意,万事只求半称心。

58、一切恩爱会,无常难得久,生世多畏惧,命危于晨露。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优亦无怖。

59、厌离未切终难去,欣爱非深岂易生。铁围山外莲花国,掣断情缰始放行。

上一篇:弗洛伊德关于童年的名言精品好句37句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