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四句教具体内容精品好句97句

admin 59次浏览

最佳答案王阳明四句教具体内容 1、圣人之心以天下万物为一体,一心仁则天下万物一体皆仁。世人学习圣道的根本还是回到良知上。良知之明,万古如一。心圣,则圣人自可学而达之。 2、选项......

王阳明四句教具体内容

1、圣人之心以天下万物为一体,一心仁则天下万物一体皆仁。世人学习圣道的根本还是回到良知上。良知之明,万古如一。心圣,则圣人自可学而达之。

2、选项:A:性善论B:性相近C:性恶论D:性有善有恶论答案:(性相近)(王阳明四句教具体内容)。

3、  日本东北大学现藏封面题为“阳明先生遗言录二卷稽山承语一卷”的手抄本一册,实为《阳明先生遗言录》、《稽山承语》两书。据陈来介绍,《稽山承语》篇首题“虚生子朱得之述”,凡45条,“当皆为阳明晚年语录”(13)(P616)。其第25条为:

4、上见有善恶在。格、致、诚、正、修,此正是复那性体功夫。若原无善

5、多选题:文化的概念包括()选项:A:狭义文化B:以文化人C:广义文化D:精神文化答案:(狭义文化;以文化人;广义文化;精神文化)

6、选项:A:《周易.震》B:《周易.艮》C:《周易.贲》答案:(《周易.贲》)

7、由上可知,无善无恶和有善有恶不过就是自然致知和勉然致知。阳明如此提及这两种类型的致知,“自然而致之者,圣人也;勉然而致之者,贤人也”(《全集》卷第312页)。而其后阳明说的“愚不肖者,虽其蔽昧之极,良知又未尝不存也”(同上),则是我们说有善有恶工夫受到良知指引和一定程度推动的根据。另外,因为“着实去致良知,便是诚意;着实致其良知而无一毫意必固我,便是正心”(《全集》卷第94页),所以又可说有善有恶就是不包含正心的诚意,而无善无恶则是正心。关于这一点,我们还可从阳明“初时若不着实用意去好善恶恶,如何能为善去恶?这着实用意便是诚意……正心只是诚意工夫里面体当自家心体”(《全集》卷第39页)的说法中推知。由于天泉证道对阳明思想具有定论性意义,“诚意”和“致知”又分别是阳明中年和晚年最重要的工夫指点语,故可说,上述对工夫的两层区分在阳明思想中相当普遍。也正因为与致知、诚意和正心表达的思想一致,所以说无善无恶和有善有恶是内在于阳明工夫论中,符合其一贯主张的。而无论哪个指点语,都强调由好善恶恶以做到为善去恶,则又体现了知行合一的精神。

8、从上根不应排斥刻意、执着地做工夫,可以进一步确认,好善恶恶才是上根所用的无善无恶工夫的根本含义之所在。好善恶恶是无善无恶含义的根本,这也是保证无善无恶代表的为学进路,乃至整个四句教揭示的为学工夫无弊病的关键。后世对四句教意旨理解的偏离,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未能认识到唯有好善恶恶,而非不刻意、不执着,才是无善无恶,乃至整个四句教的根本。

9、须指出的是,在廷仁对“无善无恶是心之体”的解释中,尽管前半“心之应感无迹,过而不留”体现了后半“天然至善之体”的特征,然而两者并非对等关系。如前所述,心体除了此处所说“一过而不留”的特征以外,不仅有“何费纤毫气力”的特征,还有“一照而皆真”的特征。与此类似,“无善无恶,是谓至善”(《全集》卷第33页),仅从无善无恶字面上可能解读出的不刻意、不执着地好恶的意思来说,无善无恶是在说至善(即心体)的特征,但只是说了心体的一个特征而已。心体的另一个特征则是好善恶恶。虽然好善恶恶的含义在无善无恶的字面意思中是不存在的,是阳明赋予它的,但如第一节所论,这一含义却是无善无恶的根本含义,是不容忽视的。

10、问题:实事求是原指( )选项:A:求是学风B:科学方法C:科学态度 D:经世致用答案:(求是学风,科学方法,科学态度 )

11、陆王心学一般认为肇始孟子、兴于程颢、发扬于陆九渊,由王守仁集其大成。陆王心学与程朱理学虽有时同属宋明理学之下,但多有分歧,陆王心学往往被认为是儒家中的“格心派”(一称“主观唯心主义”),而程朱理学为“格物派”(一称“客观唯心主义”)。

12、先生曰:“我今将行,正要你们来讲破此意。二君之见,正好相资

13、  四句教素称王门一大公案。其中,“无善无恶心之体”的哲学d性问题颇受非议,既有与告子相联系者,而更多的则是联系到《坛经》。

14、选项:A:人与人的和谐 B:人与自然的和谐C:人与自身的和谐D:天人合一答案:(人与人的和谐 ;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自身的和谐;天人合一)

15、人心是天渊。心之本体,无所不该,原是一个天。只为私欲障碍,则天之本体失了。

16、多选题:中国传统文化中崇德重义思想包括()选项:A:法治精神B:伦理精神C:礼教传统D:道德准则答案:(伦理精神;礼教传统;道德准则)

17、问题:孔子关于“仁”的定义是:选项:A:爱人B:克己复礼C:其言也訒D:所有关于“仁”的说法的共性答案:(所有关于“仁”的说法的共性)

18、  前年秋,夫子将有广行,宽、畿各以所见未惧远离之无正也,因夜侍天泉桥而请质焉。夫子两是之,且进之以相益之义。冬初,追送于严滩请益,夫子又为究极之说。由是退与四方同志更相切磨,一年之别,颇得所省,冀是见复得遂请益也,何遽有是邪!(2)(P1444-1445)

19、李旭,哲学博士,供职于浙江省社科院,主要从事伦理学与美学研究,著有《心之德业:阳明心学的本体学研究》(上海文艺出版社即出),点校过《北方王门集》(与邹建锋合作),译有《剑桥海德格尔指南》。

20、  王门后学朱得之(生卒年不详)的《宵练匣》,现存1卷,凡16条。其第4条为:

21、先生叹曰:“此说之蔽久矣,岂一语所能悟;今姑就所问者言之。且如事父不成,去父上求个孝的理;事君不成,去君上求个忠的理;交友、治民不成,去友上、民上求个信与仁的理,都只在此心。心即理也,此心无私欲之蔽,即是天理,不须外面添一分。以此纯乎天理之心,发之事父便是孝,发之事君便是忠,发之交友、治民便是信与仁。只在此心去人欲、存天理上用功便是。”

22、这天夜晚,德洪和汝中在天泉桥陪先生坐,各人谈了自己的见解,

23、无善无恶是我们一个人内心最开始的状态,它是心的本体。在没有衡量标准之前,事物都是一样的,一旦你给出了标准,整个世界就会反过来干扰我们。所以我们对待天地万物的态度也应该是无善无恶的。只有这样他们才不会反过来影响我们的本心,所谓心外无物就是这个道理。

24、选项:A: 良知B:气C:原子D:天理答案:( 良知)

25、多选题: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持中贵和思想包括()选项:A:以和为贵B:中庸之道C:普遍和谐D:天人合一答案:(以和为贵;中庸之道;普遍和谐;天人合一)

26、(1)《顾端文公遗书》,清光绪三年泾里顾氏宗祠刻本。

27、  学术界论四句教及天泉证道,《传习录下》、《(阳明)年谱三》、《天泉证道纪》三种文献的被引频次最高。陈来指出:“这三个材料是我们讨论四句教的基本依据。在这三种当事人的记录中,记录者各自强调了有利于自己一方的观点,虽然三种记录互有差别,个别问题上差异很大,但大体上说都真实地反映了阳明思想的不同侧面。把这些材料综合起来,我们就可以接近天泉证道的全部真实情形。”(3)(P198)

28、种:资质特高的人,让他直接从本源上体悟。人心原本是晶莹无滞的,

29、多选题:孔子提出的理想人格要素包括()选项:A:礼B:仁C:知D:勇答案:(仁;知;勇)

30、问题:本讲中认为王阳明“心学”的基本思想是( )选项:A:“心即理”B:“知行合一”C:“致良知“D:“心气一体”答案:(“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

31、问题:孔子曾这样概括他的一生,“吾十有五而(),三十而立,四十(),五十知天命,六十而(),七十()选项:A:志于学;不惑;耳顺;从心所欲而不逾矩B:不惑;耳顺;从心所欲而不逾矩;志于学C:从心所欲而不逾矩;志于学;耳顺;不惑D:耳顺;志于学;不惑;从心所欲而不逾矩答案:(志于学;不惑;耳顺;从心所欲而不逾矩)

32、须指出,在阳明直接针对良知的论述中,“有”除了表示有所刻意、执着以外,还有另一个意思,即表示良知发用时无法离开的见闻(如知觉、情感、思维或意识等)。此“有”是良知发用时所必然有的。阳明曾说:“见闻酬酢,虽千头万绪,莫非良知之发用流行。”(《全集》卷第81页)反过来,由于意念必然有见闻之类因素作为其“所在”或“所着”,并且离了发用无本体可言(关于该点,下一节还会详论),因此可以说,不惟良知之发用,而且良知之本体也“不离于见闻”(同上,第80页)。

33、王阳明将“心学”精华凝成这4句话28个字。他认为“良知”是心之本体,无善无恶就是没有私心物欲遮蔽的心,这是“天理”,在“情感未发”之中,是“无善无恶”的,也是我们追求的境界。

34、选项:A: 儒家、道家、墨家、法家B:儒家C:儒家和道家D:纵横家答案:(儒家和道家)

35、王畿“自性流行者,动而无动;着于有者,动而动也”(3)的说法,是将有与无分别归结为动与静。无论有无还是动静,区别都在刻意、执着与否。“动而无动”指本体不受阻碍自然发用,没有也不必掺杂人的刻意、执着。“无”是就没有刻意、执着而言的;“有”则指的是刻意、执着地让意念符合本体之准则的状态。因为是刻意、执着,所以称为“动而动也”。

36、关于无善无恶,王畿说:“天命之性,粹然至善,神感神应,其机自不容已,无善可名。恶固本无,善亦不可得而有也。是谓无善无恶”天命之性(实即良知本体)至善的主张,符合阳明的见解。天命之性至善,乃是“神感神应,其机自不容已”的原因。“神感神应,其机自不容已”,是王畿对无善无恶内涵的解释。“神感神应”是说孩提知孝及长知悌之类的良知之发用,乃是完全出于良知本体的好善恶恶。“其机自不容已”是说不必刻意、执着,由良知本体主导的意念便自然能持续不断地好善恶恶。王畿对无善无恶之内涵的理解,与阳明以完全出于良知以好善恶恶来解释无善无恶的思路,是一致的。

37、阳明认为两条进路各有适用对象:“四无之说,为上根人立教;四有之说,为中根以下人立教。”因为各自适合不同根器的人或不同为学阶段的情况,所以两条进路本可并行不悖。不过阳明又要求王畿和德洪:“汝中须用德洪功夫,德洪须透汝中本体。”这一要求蕴含深意。

38、  阳明夫子之平两广也,钱、王二子送于富阳。夫子曰:“予别矣,盍各言所学?”德洪对曰:“至善无恶者心,有善有恶者意,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畿对曰:“心无善而无恶,意无善而无恶,知无善而无恶,物无善而无恶。”夫子笑曰:“洪甫须识汝中本体,汝中须识洪甫工夫。二子打并为不失吾传矣!”(9)(P103)

39、解析:心里有致良知、止于至善的信念,就如同心上的疼痛一样,时时刻刻提醒自己反省自我,存善念、行善事,这样一来自然就心无旁骛了。

40、这样的人也不敢妄自尊大,岂敢随便指望他人?人有受到污染的心,若

41、  《王阳明全集》卷38《世德纪》有钱德洪的《讣告同门》一文,其中写道:

42、他的良知体验美学值得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好好咂摸体验。在忙忙碌碌前行的道路上,偶一回头,发现先人衣决飘飘,面对蝇营狗苟生活着的人们,早已微笑的将我们宿命的留在艰苦跋涉的道路上,而兀自去追求那种自在清明的圣人生活去了。也只有在这假日,我才能去触摸内心本有的“良知“,王氏的“格物致知”显然对我而言,比朱熹的要亲和受用的多了。

43、当恶念抬头时,人的判断往往会出现错误,也就是“意之动”出现了错误,即不能正确地分辨善和恶,把恶当作善,把善当作恶,那么他的“良知”也会出现错误,从而“格物”也会误入歧途。这时就要反求诸己。

44、知善知恶是良知:阳明说:“良知只是个是非之心,是非只是个好恶,只好恶就尽了是非,只是非就尽了万事万变。”只有当我们用良知来对反映到我们心上的客观事物进行认知,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也,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致吾心之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也,这样的善才是至善,恶才是真恶。那什么是良知?良知就是心体的灵明昭觉处,是心体的本来状态,无私欲之蔽,无个人得失之考量,此时之良知即是天理。以此指导我们的行为,自然无误,自然是天理之体现,自然是符合事物和人类社会的发展的一般规律的。

45、问题:王阳明“四句教”具体内容是( )选项:A:无善无恶心之体B:有善有恶意之动C:知善知恶是良知D:为善去恶是格物答案:(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46、这四句话,通俗易懂,简明扼要,却凝聚了阳明心学的真谛。四句教应该就是阳明心学的“立言”的根本宗旨。只可惜后世往往偏重于“心即理”“知行合一”等核心内容的研究,没有完整深入得去挖掘四句教,未能真切领会四句教的内涵和其内在的逻辑关系。

47、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48、  然则阳明之学,谓其失之粗且浅,不见道则有之,未可病其为禅也。阳明而禅,何以处豫章、延平乎?只为后人将“无善无恶”四字播弄得天花乱坠,一顿撦入禅乘,于其平日所谓“良知即天理”、“良知即至善”等处全然抹煞,安得不起后世之惑乎?阳明不幸而有龙溪,犹之象山不幸而有慈湖,皆斯文之阨也。(《文编》卷7《答韩参夫》)(10)(P422)

49、提问者这么说也没错,是有利根之人。阳明先生生前和他俩弟子有过对答。王機认为这四句话应该是:“心是无善无恶之心,意即是无善无恶之意,知即是无善无恶之知,物即是无善无恶之物。”意思就是,既然人的本心没有善恶区别,那么按逻辑推理来说,人的意念也就没有善恶区别,人的良知也是无善无恶的,意念所及之物也同样没有善恶区别。

50、问题:本讲中认为历史上解释“仁”的意义,典型的有:( )选项:A:樊迟问仁,子曰:“仁者爱人”。B:《中庸》,“肫肫其仁”。C:朱子《语类》,“仁者,心之德,爱之理”。D:《雍也篇》,樊迟问仁,子曰:“仁者,先难而后获。”答案:(樊迟问仁,子曰:“仁者爱人”。,《中庸》,“肫肫其仁”。,朱子《语类》,“仁者,心之德,爱之理”。)

51、丁亥年九月,先生起,复征思田,将命行时,德洪与汝中论学。汝

52、单选题:孔子关于“仁”的定义是:选项:A:克己复礼B:所有关于“仁”的说法的共性C:其言也訒D:爱人答案:(所有关于“仁”的说法的共性)

53、徐爱说:“听了先生这番话,我觉得获益匪浅。但以前的旧说仍然纠缠于胸,没有完全去除。例如事父,那些嘘寒问暖、早晚请变的细节,不也需要讲求吗?”

54、知到真切笃实处就是行,行到明觉精察处就是知,不能简单地理解为理论结合实际。

55、然而,在四句教是否最终只能落在四有上讲,以及两种进路是否有究竟与否的分别这两个问题上,阳明的观点与王畿是不同的。阳明认为四句教包含了两种进路,这一点我们在第一节已经提及。更重要的是,在他看来,不仅四句教中的两条进路可以并行不悖,而且两条进路并无高下之分,王畿认为并非究竟的进路也可以达到究竟,他认为的究竟进路也可能因为不能兼修中下,以至于不能真切做格物工夫而流入虚无。对此我们将在下一节详加讨论。

56、由以上讨论可以推知,是非的含义等同于善恶,无是无非的含义等同于无善无恶。事实上,主要是出于取自《孟子》“是非之心”等的缘故,阳明在解释良知时才频繁使用“是非”的说法,而相对较少使用“善恶”的说法。此外,阳明和王畿说的知是知非,不仅仅是对是非的判断,而且必然会在行动中是其所是,非其所非,所以“是是非非”或许更能表达其完整内涵。

57、然而,且不论在本体上至善与无善这两个描述语所指的性质究竟如何并存,重要的是,如前所述,王畿对无善无恶之内涵的解释,虽然以未发之本体为依据,却又是落在已发之感应上来谈的。而在已发之感应上,当然有善恶可言,心既可以对事物施以好恶而作出善恶的评价,也可以对自身好恶是否循理或说合于本体作出善恶的判定。根据阳明体用一致、用上说体的思路,恰恰应该以感应之善来印证本体之善,而不是像王畿一样,由本体之至善推出无善,并反过来用本体上的无善支撑感应上的无善。因此,固然王畿对无善无恶内涵的解释符合阳明之意,然而他对无善无恶何以得名的原因的解释,却未免出于己见,且他把无善无恶之所以得名的根本原因放在未发之本体上,这便与无善无恶乃由已发之感应而得名之间,产生了龃龉。

58、多选题:近代太虚法师提出阳明“致良知”学说的步骤为:()选项:A:存省良知B:悟得良知C:完成良知D:运用良知答案:(存省良知;悟得良知;完成良知;运用良知)

59、人若复得他完完全全,无少亏欠,自不觉手舞足蹈,不知天地间更有何乐可代?

60、  另外,凤凰出版社2007年出版的《阳明后学文献丛书》,有《钱德洪语录诗文辑佚》一种,并入《徐爱钱德洪董澐集》。编校整理者钱明从《王阳明全集》辑出《(阳明)年谱三》、《传习录下》,连同辑自《王龙溪先生全集》卷1的《天泉证道纪》,作为钱德洪《语录》的第94条(8)(P135-1145-1146-148)。对此,本文不再单独作为辑考对象。

61、0学须反己。若徒责人,只见得人不是,不见自己非。若能反己,方见自己有许多未尽处,奚暇责人?

62、◎希望更多的人能通过"传统文化育天下"此名学习到传统文化,从而提高家庭、婚姻、做人处事等幸福指数,平台所有一切内容皆由爱神新月老师编辑整理,通过互联网的力量传播,帮助13亿中华儿女学习圣贤教育;感恩您加入传统文化学习平台,从今天开始与平台同学习共进步吧!

63、单选题:“天人合一”包括:选项:A:人与自然的和谐B:人自己的和谐C:人与上帝的和谐D:人与自然、人与人、人的身心诸方面的和谐答案:(人与自然、人与人、人的身心诸方面的和谐)

64、多选题:天人合一的含义包括()选项:A:人与其他物种的和谐B:人与社会的和谐C:人与自然的和谐D:人与自身的和谐答案:(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自身的和谐)

65、选项:A:仁B:礼C:勇D:知答案:(仁;勇;知)

66、原本是一个未发之中。资质特高的人,只要稍悟本体,也就是功夫了。

67、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存善去恶是格物。

68、这句话的意思是,当心达到“纯是天理”、“虚灵不昧”或者说“致良知”状态的时候,也就是一个人的心达到非常寂然、专虚静的时刻,那么万事万物的道理就会自动显现。所以说,心外没有理,心外没有物。一切外求者,都是在缘木求鱼。

69、  《天泉证道纪》当是徐阶撰写王畿传记最重要的依据。徐阶有《世经堂集》传世,现收入《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79—80册;经查,这篇传记未被收录。本文乃从《王畿集》附录四《传铭祭文》,辑出《龙溪王先生传》。

70、关于无善无恶,王畿说:“天命之性,粹然至善,神感神应,其机自不容已,无善可名。恶固本无,善亦不可得而有也。是谓无善无恶”。天命之性(实即良知本体)至善的主张,符合阳明的见解。天命之性至善,乃是“神感神应,其机自不容已”的原因。“神感神应,其机自不容已”,是王畿对无善无恶内涵的解释。“神感神应”是说孩提知孝及长知悌之类的良知之发用,乃是完全出于良知本体的好善恶恶。“其机自不容已”是说不必刻意、执着,由良知本体主导的意念便自然能持续不断地好善恶恶。王畿对无善无恶之内涵的理解,与阳明以完全出于良知以好善恶恶来解释无善无恶的思路,是一致的。

71、么,意也是无善无恶的意,知也是无善无恶的知,物也是无善无恶的物。

72、问题:本讲中认为“致良知”的基本方法有( )选项:A:反躬B:内省C:齐家D:格物答案:(反躬,内省)

73、多选题:本讲中认为“致良知”的基本方法有()选项:A:反躬B:格物C:内省D:齐家答案:(反躬;内省)

74、判断题:“天人合一”思想具有浓厚的人文主义内核。选项:A:对B:错答案:(对)

75、本讲中认为运用良知于生活世界,即将平常人眼中的自然世界,转变为( )

76、单选题:“文”不包括()选项:A:人文B:物文C:地文D:天文答案:(物文)

77、阳明认为两条进路各有适用对象:“四无之说,为上根人立教;四有之说,为中根以下人立教。”(3)因为各自适合不同根器的人或不同为学阶段的情况,所以两条进路本可并行不悖。不过阳明又要求王畿和德洪:“汝中须用德洪功夫,德洪须透汝中本体。”(2)这一要求蕴含深意。

78、知到真切笃实处就是行,行到明觉精察处就是知,不能简单地理解为理论结合实际。

79、  为方便阅读以下文献,先列出王畿、钱德洪的字、号等信息:王畿,字汝中,号龙溪,以号行,学者称龙溪先生;钱德洪,本名宽,字德洪,以字行,改字洪甫,号绪山,学者称绪山先生。

80、《传习录》堪称“心学”第一书,是我们读懂王阳明,感悟心学大智慧必读的一本经典。

81、选项:A:人与其他物种的和谐B:人与自然的和谐C:人与社会的和谐D:人与自身的和谐答案:(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身的和谐)

82、问题:“文”与“化”二字对举,最早见于( )选项:A:《周易.贲》B:《周易.艮》C:《周易.震》答案:(《周易.贲》)

83、单选题:良知一词最早出自:选项:A:《传习录》B:《大学》C:《孟子》D:《论语》答案:(《孟子》)

84、导资质特高的人;德洪的见解,是我用来教导资质较差的人使用的方法。

85、人之根本在心,培根就是重视修炼心这个根本,心本澄澈,就是天理,应当诚意使其发挥作用。

86、多选题:本讲中认为历史上解释“仁”的意义,典型的有:()选项:A:樊迟问仁,子曰:“仁者爱人”。B:朱子《语类》,“仁者,心之德,爱之理”。C:《中庸》,“肫肫其仁”。D:《雍也篇》,樊迟问仁,子曰:“仁者,先难而后获。”答案:(樊迟问仁,子曰:“仁者爱人”。;朱子《语类》,“仁者,心之德,爱之理”。;《中庸》,“肫肫其仁”。)

87、就目前的讨论而言,王畿很好地把握了阳明的主张。不过,在四句教问题上,他也有自己独立的看法。考察王畿看法与阳明的异同,一方面有助于我们全面反观阳明的主张,尤其是就现有材料来看,四句教中蕴含的“四有”和“四无”两条为学进路,首先是由王畿在与钱德洪论学时揭示出来的;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我们了解阳明意旨在其后学中是如何发生偏离的。

88、知到真切笃实处就是行,行到明觉精察处就是知,不能简单地理解为理论结合实际。

89、  钱德洪的《复周罗山》有言:“先师曰:‘无善无恶心之体。’”《复杨斛山》亦云:“故先师曰‘无善无恶者心之体’……”《明儒学案·浙中王门学案一》抄录过它们(7)(P2234-235)。写《江右王门学案一》之际,黄宗羲为何没有记起呢?这是因为,在对待阳明四句教的问题上,黄宗羲深受乃师刘宗周(1578—1645)之怀疑态度的影响。《明儒学案》卷首《师说》“王龙溪畿”条就说:

90、有事都不切实加以处理,这只不过是修养成了一个虚空静寂的坏毛病。

91、汝中曰:“此恐未是究竟话头。若说心体是无善无恶,意亦是无善

92、多选题:王阳明“四句教”具体内容是()选项:A:无善无恶心之体B:知善知恶是良知C:为善去恶是格物D:有善有恶意之动答案:(无善无恶心之体;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有善有恶意之动)

93、王畿对有善有恶内涵的理解,与阳明存在差异。如前所述,有善有恶工夫不仅遵循了本体的准则,而且获得了本体的推动,只是来自本体的动力不构成工夫的全部动力而已。亦即在阳明看来,初学阶段(亦即尚未达到道德境界的阶段)的有善有恶工夫,可以说并非完全的“自然之流行”,而不是像王畿那样直接说成“非自然之流行”。王畿之所以认为有善有恶只是权法,主要原因便在于他认为有善有恶作为工夫是没有本体推动的,亦即完全不是本体工夫。

94、  龙溪曰:“人之根器不同,原有此两种。上根之人悟得无善无恶心体,便从无处立根基,意与知物皆从无生,无意之意是为诚意,无知之知是为致知,无物之物是为格物,即本体便是功夫,只从无处一了百当,易简直截,更无剩欠,顿悟之学也。下根之人未曾悟得心体,未免在有善有恶上立根基,心与知物皆从有生,一切是有,未免随处对治,须用为善去恶的工夫,使之渐渐入悟,从有以归于无,以求复本体,及其成功一也。上根之人绝少,此等悟处,颜子、明道所不敢言,先师亦未尝轻以语人。楚侗子既已悟见心体,工夫自是省力。只缘吾人凡心未了,不妨时时用渐修工夫,不如此不足以超凡入圣,所谓上乘兼修中下也。其接引人亦须量人根器,有此二法,不使从心体上悟入则上根无从而接,不使从意念上修省则下根无从而接。成己成物,原非两事,此圣门教法也。”(5)(P721)

95、的学说也有“三变”的过程。起初以“为善去恶”功夫为“致良知”,

96、然而,与阳明对四句教的自信形成强烈反差的是,四句教在后世引发了广泛的质疑和批评。质疑者如刘宗周,怀疑四句教并非出自阳明,而是出自王畿。刘氏认为:“愚按四句教法,考之《阳明集》中,并不经见,其说乃出于龙溪。”(《明儒学案·师说》,第16页)批评者如顾宪成,认为,无善无恶和为善去恶是矛盾的:“夫既无善无恶矣,且得为善去恶乎?夫既为善去恶矣,且得无善无恶乎?”(《东林会约》,见《顾端文公遗书》,第8页)并认为,主张无善无恶,必然导致颠倒是非、混淆善恶的严重后果。他将其后果概括为“夷善为恶,销有为无”(《小心斋札记》卷见同上,第7页)以及“何善非恶?……何恶非善?”(《明儒学案》卷第746页)

上一篇:个性网网页版精品好句41句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