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答案对苏格拉底的评价 1、地缘上中国为大陆,偏封闭,且古中国文明高于周围,因此孔子儒学“独尊华夏”,并不太重视与其他文明的交流,如后世的“华夷之辨”。 2、幸运的是,他的学......
对苏格拉底的评价
1、地缘上中国为大陆,偏封闭,且古中国文明高于周围,因此孔子儒学“独尊华夏”,并不太重视与其他文明的交流,如后世的“华夷之辨”。
2、幸运的是,他的学生柏拉图记录了当时法庭的辩论,让我们有机会聆听这位伟大智者的千古绝唱。
3、智慧如苏格拉底是神赐给雅典城邦的礼物。他自命为马虻,不停地劝告警醒雅典这只因肥大而懒惰迟钝的良种马。即便受到不公正的对待,他也拒绝逃跑以逃避法律,即便法律本身可能是不公正的。对城邦法律的信仰也是他作为一个哲学家的信仰。因为他坚信城邦的法律是善的、正义的、符合理性的。作为城邦的公民,服从城邦的法律是每一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不管何时何地,我们都必须做城邦命令我们做的事,即便所发生的一切是不公正的,也只能按普遍的正义加以说服,而不能以暴力的方式反对城邦。正如苏格拉底对克里同所说的,他不愿意逃跑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不肯背弃曾经恪守的法律,即便如今法律是不公正的。“灾祸降临到他头上,他受到不公正审判的打击,自己的城邦要置他于死地,但他依然生活在自己的信条中:宁可忍受不公正,也不做不公正的事。”(4)所以苏格拉底拒绝逃亡外邦,坚决履行公民对国家法律的义务。人生的价值在于追求知识,追求公平正义,追求绝对的善。为了获得知识和美德,死是不足惜的。苏格拉底默认法律的权威,义无反顾走向死亡。苏格拉底的哲学信念中,灵魂不朽也是值得关注的。在苏格拉底之前,灵魂是和肉体是相互区别,可以脱离身体而独立存在的。而苏格拉底则认为是完全对立的,肉体是灵魂的桎梏,感性的欲求只会妨碍灵魂的纯洁性。“在不同等级的灵魂中,哲学家的灵魂最纯洁,因为它最能摆脱感性世界的束缚,直接与真理、理念的世界打交道……真正的哲学家是追求死的,即肉体的死寂,七情六欲的死寂,摆脱身体的羁绊,以一个纯而又纯的灵魂来掌握真理。”(5)灵魂是洁净的,而肉体感官会干扰知识的获得。所以人们不仅要照顾自己的身体,更要保护自己的灵魂。哲学家致力于追求绝对的善,因而不关心物质的快乐。他们毕生都在努力使灵魂摆脱沉重的肉体,摆脱感性世界的束缚,从而净化灵魂。所以哲学就是追求死亡,哲学家就是自我训练死亡。“如果哲人自我进行死亡训练,那么接下来自然就是:当死亡来临他就不害怕、不愤怒、不畏缩。如果一个人一生致力于一件事并努力追求它,而当死亡来临是却感到恐惧,这无疑是愚蠢的。”(6)苏格拉底正是为了他的信念而死,他同死亡打了一辈子交道,当它最终来临时,他感到的是亲切和安详,死亡对他来说死较好的事。
4、杨绛的《斐多》译于2000年左右,但她选参考书只选到了1924年出版的版本,忽略了20世纪中后期优秀英译注释本如果杨绛能在选本上稍微注意一下的话,以杨绛的汉语功底,即使是由英文转译,也一定能翻译出比现在好的多的版本。
5、首先,古希腊明显逊色于古中国,古希腊地小人稀,文明发展迟缓,耕地严重不足,中国进入春秋时,希腊才开始形成“城邦”的小国,其他非城邦的地区都是原始社会末期的部落制。(对苏格拉底的评价)。
6、在教育上,苏格拉底首先提出了什么样的人是有智慧的人,以及知识和智慧的关系问题。苏格拉底得出结论,认为那些所谓有智慧的人其实都不是有智慧的人。有智慧的人在于“自知其无知”。“自知其无知”这一思想在教育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对苏格拉底的评价)。
7、学子问答|胡扬华东师大-里昂高师李晶晶 | 评Thompson《Waking,Dreaming,Being》李智星 |评雅法《自由的新生:林肯与内战的来临》自由主义中立性及其相关问题|南京大学顾肃教授专访
8、很多人终其一生,无法认识自己,不敢承认自己无知。
9、杨绛既不了解古希腊,也不了解柏拉图,英文阅读理解也令人堪忧。她并不能胜任《斐多》一书的翻译。
10、第这一思想也恰恰成为苏格拉底教学方法的基础。
11、人不仅要在“破我执”中,摆脱我与他人的对立,而且还要进一步摆脱我与他物的对立,明确我与他物的统一性。据说人是万物统一体的一部分,人生存的道和理与万物的道和理之间存在着一种关联,这个关联表现为人在认识天地万物的道与理中认识自己的存在真理,达到物我一体的意识境界,以此为原则,实现人自己的所向所背的道理,也即实现人自己的伦理道德规定。所以,人必须摆脱小我,与大我合二为一。人与自然的统才可以使人摆脱物我之私。摆脱物我之私,就是放弃以功利主义的思想对待物,超越人与他物的主客对立。黑格尔曾说:“如果主观的东西是与客观相对立的,是个别的东西,则它就是偶然的,任意的,无规律的。”因而主观自身同时也应该是客观的和普遍的主观自身的客观性与普遍性就在于这个主体自我是普遍的“我”,是善。善自身既不受现实的限制,也不受个人情感、欲望的限制,同样也不受思辨理性的限制。善作为普遍的本质是每个主体的目的,也是世界的最终目的。人正是通过认识善,摆脱了它的特殊的主观性,摆脱了它的偶然性、任意性,也摆脱了物我之私,获得了自在自为的存在。苏格拉底的道德哲学作为一种人生观是紧密地和它的世界观相联的,虽然他在世界观上很少发挥,并且还停留在抽象的基础上未把它具体化,但是这个抽象的思想却为欧洲伦理道德思想的发展奠定了深远的基础,尤其为主知论的道德至上学派奠定了理论基础。
12、知德意味着善是通过认识而由主体意识产生的,但由主体意识产生的道德知识并不是以知觉为依据的经验知识,而是以理性为根据的非经验知识。因为以知觉为基础的经验知识只能把握两个东西之间的类似性而达不到它们之间的统一性,相反,以理性为根据的超验知识则能够通达事物的统一性、规律性。如果说在万物的存在体系中,存在着“逻各斯”并由其制约着一切存在现象的话,那么,人作为万物存在体系中的最高存在,也必然有使人之所以为人的普遍道理。对这个普遍道理的认识就是知善、知德。知善、知德必须依赖于理性,反身内求。因为主体是善的,善是主体的品格,是内在于人自身的;而一旦意识到了善,便会产生选择,使人为善而不为恶。
13、苏格拉底第一次解读这个梦,把解读的注意力放在了“教育(mousikē)”这个名词上,认为这个梦是让他去做“价值最高的教育(megistēmousikē)”,也就是摆事实、讲道理的哲学。苏格拉底也认为不断出现的梦是让他继续加油,不要放弃的意思。直到他被判了刑,等待处死的时候。苏格拉底才突然发现了这个梦的第二种解读的方式。
14、赠书(40本)写书评学子问答 | 陈巍绍兴文理学院心理学系副教授
15、终结能力比世传古利特更为优秀,一是射门属性更出色,射术、远射、抽射都更高,加上双五脚终结能力比较稳定,实战中也有天外飞仙、凌空倒钩等神仙球,进的球都是很令人惊艳那种。头球能力也可称可赞,强力头球+蓬蓬头经常运动战插上冲顶,他的头球能力比世传古利特还要高出6点。
16、苏格拉底认为,即使文学再美丽动人,因其本质仍只是虚构作品,即使能感染人,说服性也永远不如真正的事实论证。“文学”不是最高价值的写作。讲道理才是最有力的说服。
17、而论据,最好是各方都明确接受且无法辩驳的客观事实。
18、根据苏格拉底的原则,善与道德不是从外面加于人的,善与道德是人的本性所固有的,包含在人的精神本性之中。在他看来,尽管一切都始于外面,人只是好像在学习一切,其实外面的东西不过是精神发展的一种推动力。善与德性以及一切对人有价值、有效准的东西,都包含在人本身之内,都要从人本身中发展出来。这“正如圣经中所说的‘我肉中的肉,骨中的骨’一样,我以之为真理,为正当的东西,就是我精神中的精神”所以,人之德性,人之自由,就在于他无求于外,而诉之于内。诉之于内,必须是从作为共相的精神,从作为共相而活动的普遍精神,而不是从精神的欲望、兴趣、爱好、任性、目的、偏好等来汲取对人有价值、有效准的东西,后者虽然也是内在的,以自然的方式为人们所固有,但它与真正的、普遍的思维、概念、理性相比,则属于特殊的、偶然的成分。这样,反身内求的结果必然是:凡是普遍的精神、思维与理性不能提供证明的东西,对于人就没有效准,就不是真理。对此,黑格尔评价说:“苏格拉底唤醒了这个真正的良知,因为他并不只是宣布,人是万物的尺度,而且宣布:作为思维者的人是万物的尺度。”(9)根据这个原则,苏格拉底认为,凡是人,根据他的精神本性都必有所向、必有所指,即心有为其所希求的东西。人从本性上所希求的东西,对人讲就是善的,反之,为人的本性所排斥的就是恶的。在这个意义上,人心向背,世界的最终目的不仅是善,同时人在其向背中也是自己善恶的标准。人是人自己的善恶标准,但是这个善恶标准不是建筑在偶然的、特殊的主观性上,而是以普遍的、真实的精神本性,以作为万物统一体的理和道为基础,由此可见,他的伦理道德问题与其所主张的世界观是密切相关的。
19、政治家如果愚昧,他就会理直气壮地把人类投入苦难的深渊。
20、中国究竟应该走哪一条路?又可能走哪一条路?
21、名人堂苏格拉底并不算是一个全面的中场球员,他以精湛的进攻技术见长,以羸弱的对抗和防守能力为短板,和世传古利特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对于传奇套玩家帮助甚微,可以作为替补来使用,而对于巴西套玩家来说帮助非常大。
22、苏格拉底关于灵魂的学说,进一步使精神和物质的分化更加明朗起来。苏格拉底以前的哲学家,早已有灵魂不灭的说法,已经有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对立的萌芽。但在他以前的哲学家对于灵魂的看法还比较模糊,有的还将灵魂看成是最精细的物质,因而,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界限还不明确。
23、先读全文第1-5页的开篇,了解本文话题;中间80页的哲学论证不用读,知道这里是苏格拉底在颠来倒去地证明“死并不可怕”就可以了;读一下的第86-97页的优美传说;仔细地读第97-101页的苏格拉底毒发身亡的过程,感受柏拉图细腻的描写和杨绛细腻的转译,就可以了。
24、他的理由:我是被国家判决有罪的,如果我逃走了,法律得不到遵守,就会失去它应有的效力和权威。当法律失去权威,正义也就不复存在。这不是悲剧的声音,这是一个智者在用生命诠释法律的真正含义——法律只有被遵守才有权威性。只有法律树立了权威,才能有国家秩序与社会正义的存在。
25、苏格拉底第二次解读这个梦,把解读的注意力放在了“创作(poiei)”这个动词上,认为梦中其实是特指“我们这里常见的教育(dēmōdēmousikē,dēmōdē是“适合大众的”的意思,其词根dēmō是“大多数人”的意思,含有贬义)”。古希腊那会儿常见的教育形式,也就是古希腊的传统教育形式,也就是以神话、故事、寓言、传说等“创作”进行的教育。
26、之所以会选择分析孔子和苏格拉底差异来探寻中西文化差异,是因为孔子和苏格拉底的共同的特殊性。
27、身为雅典的公民,据记载苏格拉底最后被雅典法庭以侮辱雅典神、引进新神论和腐蚀雅典青年思想之罪名判处死刑。尽管苏格拉底曾获得逃亡的机会,但他仍选择饮下毒槿汁而死,因为他认为逃亡只会进一步破坏雅典法律的权威。
28、另一方面的善意则体现在传递那些包含可能会使信息接受者面对痛苦或产生损失感的信息时,人们所持有或表达出来的善意。这种情况在医院临床一线工作的医生最常面对这样的信息传递,即告知患者病情恶化或疾病不治的信息。在向信息接受者传递这类信息时,既要充分权衡接受者对此信息的接受能力、产生的感受和可能的反应,也要重视向信息接受者传递会使其产生强烈痛苦感受信息时的共情和共鸣。例如,医生经常需要面对这样的局面:某个患者的疾病突然恶化,或者某个患者的疾病难以获得家属所期望的疗效等。此时,首先要考虑接受者对此信息的承受能力和情绪反应剧烈程度:若承受能力较弱,易发生过度的情绪反应,传递信息宜从缓、从轻,甚至可以分段传递,先说轻,后说重。或者,先传递有积极意义的信息,如治愈的希望还有几成、度过难关的胜算有几成等,再告知悲观性信息,避免信息接受者在先行接受悲观信息后而完全忽略此后的积极信息。其次,还要考虑传递信息的真实性与接受者感受程度的吻合程度。例如有些人本身就习惯于以悲观性认知模式评估事物与事情的结果,适当从轻描述结果的悲观性结局,适当增大积极性结局的估测,使事情最终恰好与他们心目中的结果吻合,或许效果好于如实相告。当然,作为医生,传递这类信息时也应让患者或家属能够意识到这样的信息对医生也是一种打击,了解医生对此事的无能为力感和挫败感等,这样建立在共情基础上的医患关系就有助于医患之间结成共同应对当前危机的联盟。或者,可以简言之,传递包含使接受者承受痛苦的负性信息时的善意在于,既要能够正确传递信息的核心成分,又要尽可能减轻信息接受者当时所承受的痛苦冲击,使其能够较为理性地应对。
29、苏格拉底的高足柏拉图在《申辩篇》中详细地记载了苏格拉底申辩和赴死的完整过程。雅典人控告苏格拉底的罪名是亵渎神灵和腐蚀青年。第一批原告控诉苏格拉底追求地以下天以上的东西,强词夺理颠倒是非,并且以此传授他人。众所周知,只有自然哲学家尤其关注自然,并以自然的原因来解释世界的本原。文明的起源由超越自然的神圣力量下降到我们共同经验的自然世界,不得不说这是自然哲学的进步之处。但对自然神的顶礼膜拜,只会取消人类自身理性的力量。苏格拉底将哲学从天上召回到地上,从自然界转向人自身、转向人内在的德性。他在市井之中与人辩论,目的也不在于传授知识收取报酬,纯是出于爱智的动机,与人共同寻求真理。而亵渎神灵的控告,则是说苏格拉底不信有神,或者说只相信自己发明的神灵,而不信本邦认可的诸神。这也是他被认为败坏青年之处。证据之一是苏格拉底曾经说太阳是一块石而月亮是一块土。这其实仍是同以安那克萨戈拉为代表的自然哲学家混为一谈。不信有神和引进新神首先在逻辑上就是自相矛盾的。原告和被告的分歧不在于相不相信有神,而在于相信神是什么,而这些都不足以说明苏格拉底有罪。
30、因此,这一章,我们先列举这几项关于孔子和苏格拉底的事实。
31、总之,苏格拉底将知善、知德导向主体内求,一方面,展露出西方哲学史上自我实现的萌芽;另一方面,也突显了主体自由的原则。概括地说,苏格拉底的道德哲学有三个基本特点:第道德不是技能,它涉及人所以为人的原则问题,即人的意志合理不合理、应当不应当的原则问题。道德是为人所固有的,善恶的标准在人自己。第道德根源在人自己,因为善是内宿的而不是外在的,但苏格拉底同时又认为善是可知的,关于人的所向所背的知识是可教的,即启发人自觉地觉知到什么是人自己所固有的道理。既然人的善恶内在于每个人的精神本性中,那么,人就应该根据符合于人本身的东西还治于人本身。第道德哲学的意义,就在于善、伦理、公正等规定是通过认识而由主体自己自由地建立起来的。人之所以自由,就在于人无求于外,就在于意识从自身中创造出真实的东西,而且也产生出作为目的的善。所以,道德为自得,人若能把自己变成一个道德的人,便会在知德中得人,即在对自身的反省中意识到自己的本质,和自己的本质相符合,和自己的本质相符合的人就是自由。
32、综合来看,属性面板还是不错的,对标的球员应该是世传古利特,两人模型和总评相似度很高,只不过古利特的定位是CM,而苏格拉底的定位是CAM,CM相比CAM来说要全面些,而CAM的传球和终结属性要更豪华。但是苏格拉底有诸多短板,比较明显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33、而在西方人眼里,孔子更是中国文化的化身,如美国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中,就没有把中国定义为“马列主义国家”,而是定义为“儒家文明国家”,而美国联邦法院的门前,更是将中国的孔子和公布《十诫》的摩西、雅典立法家梭伦并立。
34、摘要:苏格拉底之死和耶稣殉道一直以来都是西方思想史上震撼人心的重大事件。作为一名伟大的思想家,苏格拉底为何会被以自由民主著称的雅典城邦以公正合理的程序判处死刑?面对这一疑问,本文试图以苏格拉底之死为切入点,从其哲学性格方面入手,揭示苏格拉底之死的必然性,并阐释哲学家与死亡的内在关联。
35、我认为苏格拉底仅仅用一句话就说出了人类的终极真理。
36、“杨绛老师,您不能把自己都没读懂的东西胡乱翻译给读者呀!”
37、苏格拉底通过省视和思考,向世人指出,人生最大的哲学,不是读懂世界,而是认识自己。
38、莱波维兹(DavidLeibowitz)著蒋明磊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平装|231pp|201503|00
39、公元前399年,雅典城邦一个民众法院以361票对140票,判处苏格拉底服毒自杀。
40、苏格拉底所说的“是不是重要”,应该是就说话内容或传递信息内容的重要程度和紧迫程度而言的。换言之,就是评价一个人当时所说的话值不值得说。在很多时候,我们都可能将我们当时认为是很重要的话立刻说出来,但过后不久,却又发现这些所谓重要的话并非像我们当初说它们时那么重要。甚至在不少时候,我们会觉得当时那些话本不必说或本不该说,并可能为自己当时说话的仓促或草率而懊悔不已。因为,事后看当初说的话既不重要,甚至还产生了本不该出现的后果,令人尴尬或惹人不快,很难收场。实际上,随着人生经验的积累,我们会越来越多地发现在说话当时认为重要而事后看出并非重要的问题,逐渐学会了不急于说的做法。此处的不急于说正是建立在能正确评估当前欲说之话并不重要,并不紧迫。在经历过足够多的风雨坎坷的人生之后,最终所有的人都会形成“静听庭前花开花落,坐看天边云卷云舒”这样的境界。之所以人们能够达到这样的人生境界,就是因为经历了在很多事关“兴衰荣辱”的大挫折。以这些大挫折作为参照体系,一些在其他人看来是重要的事情都属于不足挂齿、微不足道的小事。如果真正能够理性到“除却生死无大事”,则不会在意很多所谓“兴衰荣辱”之事了。陆游那首“丑奴儿”下阕“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好个秋”,大概就是学会正确评估人生经历的事物是否重要、欲说的话是否重要后的心得了。“贵人语迟”,或许是我们的祖先基于对言语“是不是重要”评判之上的合理选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