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心学的三个层次精品好句91句

admin 59次浏览

最佳答案阳明心学的三个层次 1、心即理:王阳明年少时候还是程朱理学的天下,那时主张格物穷理,认为理是通过格物求来的。但是王阳明曾经格了七天七夜的竹子,也没有格出什么道理,反......

阳明心学的三个层次

1、心即理:王阳明年少时候还是程朱理学的天下,那时主张格物穷理,认为理是通过格物求来的。但是王阳明曾经格了七天七夜的竹子,也没有格出什么道理,反而大病了一场。后来王阳明在龙场,置身石棺之中,才终于悟到,万事万物都在自己心里,所有的道理不必外求,世界的意义也是由你的内心赋予的,向自己内心求索就可以。

2、心即理,既然道理不必外求,那么一个人专注于自己的内心,专注于完善自我就可以,只要自我成熟完善了,那么事功不过是水到渠成。这让毛泽东摆脱了早年牺牲小我成就大我的思想。宇宙在我心中,我心即是宇宙,更是让毛泽东有了吞吐日月的气魄。一代伟人的气象就此成型。在后来毛泽东的诗词中,那种睥睨山河、指点江山的气势便是由此而来。面对中国纷乱的时局,也就有了从容不迫的自信。

3、大家都记得,王阳明曾经被视为中国古代主观唯心主义哲学的代表。现在学术界虽然不再有人这样看,但理论上所留下的问题并没有真正解决。粗略看来,王阳明提倡“心外无物”,甚至曾说“良知是造化的精灵,这些精灵生天生地、成鬼成帝,皆从此出。真是与物无对!”(《传习录下》)似乎总与“主观唯心主义”有些关系。而最常为人们所征引,用来证成其“主观唯心主义”的一段话,同样来自于《传习录下》:

4、无独有偶,希腊大哲学家苏格拉底认为,无人有意做恶,恶只是来自于无知。王阳明这里虽然没说恶,但观点与苏格拉底却是一理。

5、所以,管理者的心与管理之道要明辨主次,心为为管理之源。这是西方管理学尚未达到的高度。

6、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好老师要用爱培育爱、激发爱、传播爱。

7、道理大而化之,讲的内容云山雾罩、似是而非。我前面说过,学习王阳明的东西,要有足够深厚的国学基础。古人的学问,从生活出发,最后又回到生活,是有很强的实践性。

8、朱陆都认为理是世界万物的终极本原。但是陆九渊借助的是儒学天人合一的思维模式,以为“心即理”,万事万物皆由心而生发。“(阳明心学的三个层次)。

9、人心是天渊。心之本体,无所不该,原是一个天。只为私欲障碍,则天之本体失了。

10、当恶念抬头时,人的判断往往会出现错误,也就是“意之动”出现了错误,即不能正确地分辨善和恶,把恶当作善,把善当作恶,那么他的“良知”也会出现错误,从而“格物”也会误入歧途。这时就要反求诸己。

11、在王阳明“良知”学说的研究之中,关于“良知”在一切个体那里存在的绝对性与普遍性,这一点基本上不会有疑问,是得到普遍承认的,但关于“良知”是否具有公共性,用通俗的话来说,也即是“我的良知”与天下人人的“良知”是否同则或许仍然存在着重大误解。明代中叶以后,阳明学说在社会不同阶层中开始普遍流行,直到晚明时代,尤其在以王畿为代表的“浙中王门”一路、以王艮为代表的“泰州学派”一路,都曾出现了所谓玄虚蹈空、束书不观而事无根之游谈的弊病,其情况正如刘宗周当年曾指出的那样:“今天下争言良知矣,及其弊也,猖狂者参之以情识,而一是皆良;超洁者荡之以玄虚,而夷良于贼。亦用知者之过也。”所谓“参之以情识而一是皆良”,即是把掺杂了“情识”的私意私见混同于“良知”。“情识”虽也人人皆有,却是人人不同;把“情识”混同于“良知”,就自然会得出“良知”人人不同的结论。这一观点在实践上是危险的,它几乎必不可免地会导致借着“致良知”的名义,却行“致私意”之实,从而任情适意,佚荡礼法,狂放不羁,落入所谓“狂禅”一路,反而成为公共生活秩序的破坏者。若以此来倡导“致良知”,则显然在实践上就走向了“致良知”的反面。就历史经验来说,晚明时期学术界所掀起的批判王学思潮,其主要目的即在试图纠正部分王门后学在实践上的此种弊端,就理论之严密及影响之卓著而言,刘宗周所提出的以“意根”为“独体”而倡导的“慎独”之说,最为富有理论创新与思想洞见。

12、明代有监税专门监督税赋征收,主要由宦官负责,原来三年前来了一个王太监,天天花天酒地,搜刮民财,所以肆意增加了一些税种,王阳明这就有底了,这个税不是国家应收的税种,所有人都为王阳明担心时,他却一点也不担心,拿起笔来给吉安府(上级政府)写了封信,当然他也清楚这封信王太监肯定能看到,也到不了吉安府,所以明着是写给吉安府,实际是写给税监王太监看。

13、《传习录》堪称“心学”第一书,是我们读懂王阳明,感悟心学大智慧必读的一本经典。

14、大约在五百年前,王阳明在龙场悟道,阳明心学横空出世,自此之后,追随者无数。

15、放到“孝”和“悌”也是这样,光说并不是知道,他去做了,做到孝做到悌,才能说明知孝悌。实际上,欣赏美和恶恶臭是人的本能,但王阳明就是要我们把这种人文思想变成本能反应。王说,做不到就不是真知道,真正的知道就是做到。(其实是一种偷换概念,但古人就喜欢玩这一套,也导致了逻辑的缺失使古代哲学逐渐偏向玄学。)

16、这本书流传出去被一个富家子弟意外发现点石成金的秘密,于是倾家荡产跑来黑海寻宝。到了一看,果然有一堆黑色石头。于是他一个一个的捡,捡起一块,凉的,放下捡另一块,还是凉的,放下,他心想不对,这么多石头拿起放下很容易就混了,于是想了个办法。捡起一块石头,不是,站起来扔海里,再捡,不是,站起来扔海里……一天、两天、一个月、一年、两年,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整整捡了十年,当他弯下腰去,伸手捡起一块滚烫的石头,他心中一阵狂喜,终于是捡到了这块点石成金石。然后,鬼使神差的站起身来,一下子把它扔到海里去了,虽然在心中大喊,不可以不可以,还是把它扔到了海里。

17、信里讲了葛布税的来龙去脉,把王太监的底全部搞清楚,三年前庐陵县全部的税款也就3000多两,现在要上万两,“比巷连栋,多至阖门而死,骨肉奔散,不相顾疗,幸而生者,又为征求所迫,弱者逃窜流离,强者群聚为盗,攻劫乡村,日无虚夕。”这是在指责说,姓王的你知道吗,你成天花天酒地,把庐陵县折腾成什么样子,老百姓悲惨到什么样子,已经到了要造反的边缘了。这段话藏了两层意思,第你不合理;第你造成的这个不合理现实,问题很严重,如果因为这个税官逼民反,到最后全是你的责任。

18、朱熹认为心是分为“人心”与“道心”的,道心是天理的体现,是“原于性命之王”,是义理之心,是人心的主宰;人心是气质的表现,故而必须接受道心的主宰和统领,此即“心统性情”。

19、从知到行,再从行到知的反馈,慢慢刻意训练会养成一个以长期时间跨度的视角去审视当下问题的工作习惯。

20、阳明学是明朝中晚期的主流学说之后传于日本,对日本及东亚都有较大影响。阳明心学是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的重要学说之一。

21、这句话的意思是,之所以没有正确的行动,是因为对事情的认知不到位,只知皮毛并没有深刻领悟要领,才产生知行的分离。

22、正在我为取得一点点精进而高兴的时候,在北京工作的至亲因癌症住进了ICU病房,持续近一年的治疗时间里我往返陪了近两个月的床。那段时间心情很差,再加上工作上也不顺心,我也明白“越是艰难处,越是修心时”的道理,但确实是因心力交瘁而无法继续收束功夫。当时小雪同道让我分享学习体会,我也婉拒了。那段时间之后我也放下了收束身心的实修,只是像平常一样用逻辑和控制来事上磨。有一次孩子写作业到很晚还没写完,我又一次发火了,当时是没有感觉到气机涌动的,事后发现功夫好像又回到了原点。去年12月份,至亲离世,我调整了好几个月的时间,期间虽没实修,但一直没落下在群里跟着学习。直到今年3月份,趁着外出培训两个月的机会,我又重新开始了实修,静坐、读书、听音频,放下一段时间后,再拾起来,反而觉得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和收获。

23、王守仁(号阳明,下文王阳明即此人)首度提出“心学”两字,并提出心学的宗旨在于“致良知”,至此心学开始有清晰而独立的学术脉络。其中心学最著名者六人,据黄宗羲《明儒学案》载:“南中之名王氏学者,阳明在时,王心齐、黄五岳、朱得之、戚南玄、周道通、冯江南,其著也。”

24、这里,就个人精神修养而言,王阳明的心学是肯定了先验之于经验的优越性。当然,这里绝非对人的后天经历和经验的简单否定,恰恰相反,要“致良知”,要复位到先验的本性中去,要明心见性,必须要在事上磨练,要有经验性的大量实践。只是说,一定要明确先验性的核心地位,不要用经验埋没了先验,不要用后天日益泛滥的人欲埋没了天理。相反,肯定了良知的先验性,并不是说,良知的全体本来地存在于我们的意识当中。只是说,每个人都有实现良知的全体的潜在可能性。良知的种子,先验性地存在于我们的意识当中,按照正确的方向经过后天的砥砺和栽培,良知的种子才能全面成长为参天大树。最后,所谓的“去人欲,存天理”,也并不是对人的欲望和诉求的简单否定和摒弃。正常的男欢女爱,是合乎人情之自然的,是美好而幸福的,也是合乎天地合德的。然而,正常的男欢女爱之外的色情之心,无节制的性欲之心,就是“人欲”,它不仅造成客观上的道德实践的失败,也导致个人内心世界和内心修养的失败。我写这篇文章的动机,如果是为了赢得他人称赞我的学识,那就是“人欲”,我会因这种虚荣和欲求之心不得安宁。所以所谓的“去人欲,存天理”,是指人作为有灵性有思想的万物之灵,应该摆脱人的动物特质层面上的感性欲望,不要被它束缚和奴役,给自己的道德情感和内心意识一个理性的自由。从这个意义上讲,“去人欲,存天理”实际上不仅是一个关乎人伦秩序的道德问题,本质上更是一个关乎人的存在状态、人的内心世界的情绪感受的问题。抛开伦理道德层面,从人的自我修养、内心世界的实现、存在状态的体验这个层面讲,“存天理,去人欲”和“致良知”,是同一个意思的两种不同表达方式,都是破除感性欲望的制约之后,到达精神的自由之境。“致良知”就是“存天理,去人欲”,“存天理,去人欲”就是“致良知”,人欲去尽,即见天理,即见良知。良知就是天理。

25、人的心,性与天原为一体,天所包含的一切也同时是心所包含的一切。天的属性就是人心中的本质的内容。所以,心只有一个,天只有一个,知的本体——天也就只有一个。

26、解析:我们自己以为懂得了一个很好的道理,但却未能付诸行动。王阳明认为,原因只有一个,你只是知道了这个道理,却并未真正用“心”去体悟它。

27、现在西方国家在疫情中纷纷暴露出来的“反智主义”(Anti-Intellectualism)也从侧面证明了忽视常识教育,而只是要单方面的结果有多可怕。

28、知行合一不只是一般所理解的理论联系实际,那只是“知”和“行”两个字的意思。要搞明白知行合用万法之宗孔老夫子为例再合适不过了,阳明心学实际是心学的一支,而心学是儒学的一支。

29、某友的观点是: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显然与“我心”无关;既无关,就不能说“天下无心外之物”。这位朋友的观点,大概也是我们今人的常识。王阳明的回答当中最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寂”这一概念。“寂”显然不是不存在,而是一种尚未开显、未曾“明白”的存在状态。在阳明看来,“寂”正是事物自身的存在性在被人们的实践活动证明之前的一种普遍客观状态,而能够促成事物自身的存在由“寂”向“明白”转变,也即是以其本身的真实状态呈现出来的不可缺少的因素,正是人们现实的实践活动。人的在场使事物真实地呈现其自身,则人与事物便建立起一种“关心”的联系,在这一意义上,事物的存在是“不在你的心外”的。

30、中国古代的大儒圣贤有很多,但内外兼修,既有很高的理论造化、思想高度,又能统兵打仗、决胜千里的能人并不多见。

31、融会贯通。说实话,之前对这个成语无感,或者仅仅是停留在表面。但阳明心学就融会贯通做了个恰当的释义——“沉静式体验”。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从知道到做到,然后沉浸式体验,到价值归宿与价值再出发,形成一个完美的循环体系。干任何事情,只有沉浸进去,才会达到知行合一。

32、方圆者,规矩之所出,而不可遂以方圆为规矩。故执规矩以为方圆,则方圆不可胜用;舍规矩以为方圆,而遂以方圆为之规矩,则规矩之用息矣。故规矩者,无一定之方圆,而方圆者,有一定之规矩。(《礼记纂言序》《全集》卷七)

33、谦虚,不是虚伪的客套,而是一种永不满足,永远前进、自强不息的态度。而宽大的胸怀,不仅是一个人成熟、大气的表现,也是我们处理好人际关系的一个绝妙法门。

34、一是收束身心,触摸心体,可以通过站桩或静坐来实现,这一部分群里子晴同道比较专业,已在群内多次介绍。中央电视台今年3月份播放的《王阳明》纪录片中也提到:鉴于贵阳的经验,阳明先生暂时放弃直接以知行合一的新观点迎面冲撞人们根深蒂固的先知后行观念,而是教导弟子们一起用静坐的方式从繁杂的日常生活的欲念中摆脱出来,体味心体本身的澄明状态。阳明先生还指出,静坐不同于坐禅,静坐不是入定,只是为了收束身心,擦亮被私欲的尘埃遮蔽的心灵之镜。

35、舜的弟弟叫象,象屡次想害死舜,但舜还是照样疼他。王阳明说,舜之所以能感化象的傲慢,最主要的就是舜不去看象的不是。如果舜坚决要去纠正象的奸恶,只会看到象的不是,而象又是一个傲慢的人,肯定不会认错,舜又岂能感化他?” 

36、一个良好教育的人应该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和作为公民的社会公德心,倘使这两点缺失反过来只会摧毁这个社会良知的基础,造成一系列仇富和极端的社会问题。

37、在接下来说,“若有迟违等罪,止坐本职一人,即行罢归田里,以为不职之戒,中心所甘。”出什么事什么责任我担着,这个税是我免的,你要有想法冲我来。

38、还有一点就是挂羊头卖狗肉,没有深入到对象本身,只打着文化的旗号,内里完全不是一回事。是西方管理裁剪中国思想的变种。

39、学习研究阳明心学的人很多,有些人认为读过他的《传习录》就能一通百通。这是错误的观点。今天,我们要对王阳明思想进行创造性转化,首先要明白三个层次的辨证内容。

40、第道问学是尊德性的功夫。管理者要保持一颗平常心,不能在下属面前觉得自己高人一等,也不能在上司面前卑躬屈膝,要学会尊重每一个人,包括自己的对手。

41、中国几千年历史长河中出现过两个半圣人,一个是孔子,一个是王阳明,还有半个是曾国藩。对于孔子和曾国藩的故事,我们或多或少地从各种历史书籍中了解颇多。但对于王阳明这个“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一代圣人,说实话,我们真的知之甚少。于是在前些天,买了本郦波老师所著的《五百年来王阳明》,翻前翻后地看了好几遍,感触颇深,也让自己对中国古老的哲学精髓思想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阳明心学有了一定认识。读完,遂将自己的一些零思碎想整理如下。

42、这件事说明了王阳明对事情的利害关系,事物背后的规律,把握得清清楚楚(肯定也包括了自己的底牌),这就叫做“知”。知行的功夫本不能分,不是空谈,不是天天讲道理,是要落在具体的事情上做得出来,体现的是行动能力与行动智慧,真智慧是一定能够落在行动力、执行力上的。“不行不足以称知”但王阳明是怎么做到知行合一的?怎么做到既有明觉精察处,又有确切笃实处呢?

43、解析:人心是天渊。心的本体无所不容,本来就是一个天。只是被私欲蒙蔽,天的本来面貌才失落了。心中的理没有止境。本来就是一个渊。只是被私欲窒塞,渊的本来面貌才失落了。如今,一念不忘致良知,把蒙蔽和窒塞统统荡涤干净,心的本体就能恢复,心就又是天渊了。”

44、刘伟见:你说的这些“国学修习”方式现在确实比较流行。但是,我认为,现在所谓的“中国式管理体系”存在三大误区:道理大而化之、实践功利变种、对象挂羊卖狗。

45、解析:有个学生问王阳明,安静的时候我感觉很不错,思想清晰,可一遇到事情就乱了阵脚,为什么?

46、一个人缺乏价值支撑,则无法明白生命的价值存在。存世之人没有不怕死的,我们都在追求自己人生的不朽。但,只有将自己生命的这一滴水,汇入时光和历史的长河中,才不会被蒸发掉。否则,你即使是再饱满的一滴水,也终究被蒸发掉。

47、过以上的分析,回扣到文章的标题——“致良知”究竟是什么意思?上文的阐述,主要是从存在的意义而不是伦理的意义去阐发,主要是从自我修养的意义和不是道德实践的意义去阐发,主要是从内心世界的角度而不是客观行为的角度去阐发,主要是从境界而不是日常的角度去阐发。但需要指出的是,并非说“致良知”只有前一种意思而没有后一种意思,实质是,都包含在内。只是说,王阳明心学在当下的传播中,后一种意思过于泛滥,而前一种意思,似乎并不被理解到。所以本文侧重强调了前一种意思。前一种意思是后一种意思的头脑,这也是儒家思想中修身为本的哲学原则。

48、西方哲学中,和王阳明心学最相似的,学界普遍的看法,是康德的哲学。在康德的哲学中,精神自由分两种。一种是消极的自由,一种是积极的自由。消极的自由就是人主动地破除感性法则,而获得真实自我的独立;积极的自由则更高一层,就是自我自定法则,这姑且可以理解为现代人常说的一句话——低端玩家玩标准配置,高端玩家玩自定义,又或者可以理解为,儒家所说的“随心所欲不逾矩”。从康德的这个意义来讲,“存天理,去人欲”由于强调破除人欲,更接近于康德所说的消极的自由;而“致良知”则强调天理在人本心之中,通过不断的自我克制,自我征服,致得了人内心的判断是非的最高准则——“良知”之后,就等于把是非法则掌握在了自己手上,从而实现了道德自律而不是他律,实现了自定法则,实现了随心所欲不逾矩。这与康德的“积极自由”,在这个层面上是息息相通的。说到这里,我们就可以知道,康德为什么对感性法则如此否定,对理性法则如此向往,因为感性法则实则阻碍人获得真正的内心自由的头号天敌。说到这里,我们就可以知道,王阳明为什么对“良知”二字如此赞美,“良知”实则“天理”,实则康德所说的“理性法则”,实则一种无拘无束的内心世界。这种无拘无束的内心世界的境界,如同文章开头时指出,先验性地、潜在性地存在我们内心之中。从个人修养和个人境界的追求这个角度来讲,“我们的一生,不管在做什么,最终来讲,都是要复位到本真地自我当中,把自己潜在的“良知”种子,栽培成一棵完整的树”。也许这个表述,才比稻盛和夫那个表述,更加准确地贴近阳明心学的本质,也更加明确地指明人作为万物之灵存在于天地之间,其终极意义和道德实践的方向定位究竟在哪里吧。也许当康德真正看见了头顶的星空的那一刻,王阳明去除了“心中贼”而致得了“良知”之后,他们才真正感觉到自己作为一个人存在世上的广阔无边。

49、宁王之败。宁王起兵造反企图篡位失败,我认为不是兵力上的问题,也不是手段上的问题,而是心志上他与王阳明较量则高下立判。王阳明“内圣外王”,他不会动心,反而是将一个局面放在沙盘上推演数次而后得出一个个大概率的结局。阳明心学其实某种程度上讲也是心理学。别人蠢蠢欲动,我自岿然不动。“千圣本无心外诀,六经需拂镜中尘”,心静然后才知是非,心灵安静了,外在的困顿就左右不了你。

50、心上学。我认为就是在脑海中演练,比如学车时就可以在脑海中重现一下各个场景和操作,反复在脑海中开车,这样上路练两次就有了,像是学武术等一些套路时也是如此。既要身体力行去实践,也要在脑海中反复去想,这个王阳明称作是“心上学”。以王阳明学书法时觉得怎么练都不行,后来每次写字落笔之前先在心中运笔数十次,再下笔就如有神助。王阳明在之后的人生中,除匪患、平叛乱,一介文人打仗却很厉害,几乎每击必中,那是因为他在心中都模拟过无数次了。并且通过这种模拟,他对人心也有了很好的把握,将自己的心修炼强大了,别人那些弱小的心,在他面前就不堪一击。

51、不需要太多的引证,只看阳明先生的以上数句,“良知”作为存在本体何以可能“无善无恶”的问题实已然清晰。在阳明先生看来,“良知即是未发之中”、“即是天理”、“即是道”,因此显而易见,“良知”本体的自身实在状态与“天理”、“天道”的实在状态是同一的。“舜之好问好察,惟以用中而致其精一于道心耳。道心者,良知之谓也”(《传习录中·答顾东桥书》),故所谓“良知”,原本就是“道”的存在采取了“心”的形式,“人者天地之心”这一古老命题在王阳明那里获得了新的意义。

52、陆九渊说“明心”,要尊德性,强调为学的目的并不仅仅在于增进知识,而是为了实现道德的至高境界。儒家经典的学习与研究、对外界事物的认知与把握,都不可能直接有助于实现增进道德境界的目的。

53、◎希望更多的人能通过"千呼万唤归孝道"此名学习到中华传统孝道文化,从而提高家庭、婚姻、做人处事等幸福指数,一切内容皆由爱神新月老师编辑整理,通过互联网的力量传播,帮助13亿中华儿女学习圣贤教育;感恩您加入传统文化学习平台,从今天开始与平台同学习共进步吧!

54、在静坐的过程中,使自己的思维模式达到“精一”的状态,这才是儒家包括心学静坐功夫的关键,但光这样还不行,你认为达到“精一”状态了,但如王阳明学生所讲“才遇事便不同”,遇到事就不行了。还需要在事上磨炼,就像一把刀,好工好料做成刀的形状来,还需要有磨刀石,事情,就是精神的磨刀石。静坐配上事上炼,内心的智慧、思维以及精神世界才会越来越强大。

55、阳明心理是中国哲学和伦理学史上的一所重要学派,是其思想的中心和本质,是其哲学、良知和良知的核心。文章以王阳明的王阳明研究理念为中心理论,对阳明的学术思想进行追溯,回归到现代社会的理解与应用具有积极意义。

56、孔子就靠自己的琢磨就对这首曲子研究透彻了,何为修行?学一样东西,必经三种境界,也称为“三mo境界”,分别是“琢磨”、“揣摩”、“着魔”。王阳明讲,只一个知,已有行在,只一个行,已有知在,这是融合贯通。沉浸进去才能和对象融而为这是知行合一的“合”,这是我的眼中只有你,我甚至没有我。取消个体独立性,两个合在一起产生新的整体,并不只是说到做到就叫“合”了,沉浸进去融为一体才叫做“合”。

57、致良知:求得内心之理,然后去行动,去体悟,也就算是致良知了。

58、“事上勘磨”,这是管理实践的法则,就是要从事上炼心,成就定心之法。王阳明说,每天遇见的事情,都是养心定心的好机遇,每件事情都在打磨你的心,不要去回避问题。

59、心学不是简单的唯心哲学,而是满满的正能量和价值担当。它的悟道,是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勇于担当和负责,而且是充满了智慧,能让问题迎刃而解。从张居正到王夫之,从曾国藩到孙中山,都是阳明心学的信徒。因为阳明心学不是一种自我解脱,而是社会担当和巨大的胸怀。

60、先生游南镇,一友指岩中花树问曰:“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先生曰:“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61、通今者,“竖尽久劫,前古后今,一无可据,而可据惟目前”。

62、王阳明心学讲的是什么?我认为无非就3点: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这些见解是从哪里来的?无非就是他对儒释道三家主要思想的提炼与升华。所以要想弄懂王阳明的心学,从知识层面来讲,就要读一读儒释道三家的经典。比如大学、中庸,心经,金刚经,六祖坛经,还有道德经,等等。

63、话说孔子年轻时跟着师襄子学音乐,师襄子教了他一首曲子,其他什么也没告诉,只叫孔子慢慢练,练了段时间师襄子来听孔子弹曲,听过后师襄子说弹得不错,要教他一首新曲子,哪知仲尼同学摇了摇头说,我不换,“吾习其曲矣,未得其数”音乐的技法我大致掌握了,但他的节奏韵律还没有完全掌握,我还得练。师襄子觉得这孩子不错,别的孩子都喜新厌旧贪多不烂,仲尼同学有长心;又过段时间,师襄子又来听弹琴,偶哟,进步神速啊,水平很高了,可以换首曲子了。仲尼同学又摇头,“吾习其数,未得其志”音乐韵律我掌握了,但思想情感我还没把握,我还得练。师襄子皱起眉头,觉得这孩子有点犟。于是又过段时间来听,这孩子可不得了,再这样练下去,我的位置都不保,连忙说“仲尼,可以了,别练了,换首曲子吧!”仲尼同学还是摇了摇头,“吾知其志,未知其人”思想情感我已经把握了,但是什么人创造了这首曲子我还没琢磨出来,得接着练。师襄子知道劝不住,过段时间再来,一听,“仲尼啊,说实话求你了,别练了,再练下去我实在没办法教你了。”仲尼同学一摇头,“吾知其人,未知其类”这个人我大概明白了,但它体现的是哪一类人的思想情感,是无产阶级还是地主阶级我还得接着琢磨。直到后来,师襄子来听仲尼的音乐,弹得酣畅淋漓,师襄子听得失魂落魄,自己也没谈到这个境界啊。仲尼弹完之后,长身而立,感慨亦洋洋乎汤汤乎。说这个音乐博大气象,我看到了这个音乐的作者就在我的眼前,终于看到他长什么样子,这个人“黯然而黑、几然而长;眼如望羊,如王四国,非文王其谁能为此也。”难道这个作者就是传说中的周文王吗?师襄子大惊失色,因为他并未告诉过这首曲子的名字和作者,这首曲子就叫做《文王操》

64、就此而言,作为心本体而存在的、超越于一切相对善恶而成为价值之绝对的“良知”,就其自身的价值意义而言,即是绝对的价值中立,或谓之价值本体,是本原性的绝对价值本身。若举例以明之,则良知即是“规矩”。“规”无圆,而尽天下一切之圆;“矩”无方,而尽天下一切之方;规矩诚立,则天下不可欺以方圆;良知诚致,则天下不可欺以善恶。诚如阳明先生所说:

65、王阳明的从知到行,从行到合,从合到其实囊括了心即理心外无物、知行合致良知这三个层次。郦波教授总结道,是心上学,事上炼,达于道,合于一。掌握了这个之后,生活中的任何磨难坎坷都不是问题,因为它能帮助找到真正的自己。寻找自己、塑造自己、成就自己、然后成就团队、家园。所以知行合从知道、做到、沉浸式体验到价值归宿与价值再出发,形成一个完美的循环体系。

66、未来在中国的投资,你必须先考虑社会价值再考虑商业价值,你才可能活得更久。共同富裕,绝不是口号上的提提而已。

67、解析:善念萌发之时就要认识到去扩充它;恶念萌发之时就该意识到去遏止它。认识、扩充、遏止就是志,这是上天赋予人的智慧。

68、问:王阳明被认为是儒家的“完人”,既是思想巨匠,又是军事天才,还是一位诗文英杰。他的思想可谓是一个宝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在今天,我们要传习阳明心学,要将其进行创造性转化,首先要解决的是什么问题?

69、人生第三重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这是一种洞察世事后的反璞归真,但不是每个人都能达到这一境界。人生的经历积累到一定程度,不断的反省,对世事、对自己的追求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知道自己追求的是什么,要放弃的是什么。这时,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只是这山这水,看在眼里,已有另一种内涵在内了。

70、阳明心学之光辉。阳明心学最为光明的地方就是,教会我们尊重自我、尊重生命、尊重人性的价值,教会我们不去做世俗的奴隶,不去做人生境遇的奴隶,不去做坎坷命运的奴隶。这是一种力量,是一种光明的力量,更是一种光辉。

71、刘伟见:道理虽大,却都能落实在生活之中,建立收摄一心的管理体系。首先,要参透“心即理”。《大学》曰:“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王阳明的思想跟孔孟是相通的,他认为,心在不在,决定了我们能不能明了世间的理。凡事之所以有价值,都是因为跟你的心有关联。所以理不外心,心具众理。

72、在过去一年中,我们看到了诸如教培行业的大整顿,在过去课外培训K12被资本涌入,就是由于其刚需所产生的高利润,但这样的教培投资是否真得有利于社会进步,学生素质的提高,可能并不是。

73、陆九渊认为人心道心只是从不同方面描述心的性质状态,如果将二者对立起来,则分明是“裂天人为二”,心是人的本质所在,是伦理本能。

74、关于先知后行还是先行后知,行易知难还是知易行难,古今都有过无数的讨论,其中为人熟知的便有人民教育家陶知行改名为陶行知的故事。

75、心学就是心即理。王阳明的心学,是对朱熹等人的理学的一种拨乱反正。王阳明认为,天理就存在于人的心中,所以,你要格物致知,你不应该骑驴找驴,不要到别处寻找了,你只要到自己的内心深处去找就行了。因为,理就在自己的内心深处。

76、“下学上达”,是管理本领的修炼。管理者要保证心的归处,不在具体与抽象上游离,不离日常生活本身。

77、明朝扳倒奸臣严嵩,肃清朝纲的阁老徐阶;架空皇权,开启改革,为大明续命半个世纪的张居正;明末清初被誉为中国启蒙之父的黄宗羲,无一不是阳明心学的传人。

78、所以在这里,王阳明告诉我们,当自己的善念萌发的时候,要善于及时发现,并将其放大,最终成为善行;当恶念萌发的时候,更要及时察觉,尽早将其遏止。王阳明说这就是圣人修身之道。

79、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长足发展,在全球化格局之中,中国与世界其他文明传统之间的联系,事实上已经越来越密切,“人类命运共同体”正在形成。正是基于“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全新的观审维度,“文化自信”正在成为一种社会主体意识,中国自身文化的主体性事实上正在回归。阳明心学在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历史链条之中,在某种意义上是居于最后一个环节。它以儒家学说为根本,普遍整合了道家(道教)、佛教以及宋代以来理学思想之精义,完成了以“良知”为根本理念的学说体系架构,体现出了相当宏阔的理论涵容度。“良知”在个体现实生活实践领域的经验表达,即是“致良知”,即是“知行合一”,这显然是一个实践问题。因此就总体上说,我们把王阳明的心学理解为一种“实践哲学”。基于这一基本理解,我下面主要谈三个问题,借以澄清阳明学研究中仍然可能存在的某些误解。

80、清末改革,救亡图存,林则徐、曾国藩、梁启超、陈独秀、严复、胡适,这些在风口浪尖上的改革者也无一不是阳明心学的信徒。

81、第管理授权各得其所。王阳明认为,战争胜利的前提就是充分授权,所谓疑者不用、用者不疑。企业管理也是一样,如果授权不充分,事情就没法推动,部下员工举步维艰,名不正言不顺也就事不成。充分授权,解决的是管理的外部环境问题。

82、王阳明自己便是最好例证,随着王阳明名气渐涨和朝中人的支持,他终于离开穷乡僻壤,赴任庐陵知县。上班第一天,搁在明代士大夫的从政经验,都要有实习期熟悉业务了解经验。而王阳明一上班,呼啦一下,“蓦有乡民千数涌入县门,号呼动世,一时不辩所言,大意欲求宽贷”,一下子上千人喊冤,也不知说些什么。一般人也许会说,你们什么事和我无关,我刚上班,都是前任的责任,找前任或者我给上级汇报等。而王阳明很镇定,不赶人也不耍官威,他在嘈杂人群中大致听明白是农民税负太重交不起税,想寻求宽贷。但这种税务问题,王阳明一介七品小官也说了不算,只是负责征税,不交税那还得了。王阳明当场表态,既然身为庐陵父母官,一定会为你们做主,边安抚人心,边召集幕僚了解事情经过。毕竟,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事上炼”的第一个功夫就是洞悉全局。要了解面对的这件事背后的东西,其规律是什么。

83、既然“良知”或“道心”的本原实在状态是同一于天道的,那就不仅表明“良知”具有公共性,并且这一公共性本身的自体状态是“廓然大公”,也即是“无私”的。“孔子曰:‘天无私覆,地无私载,日月无私照。奉斯三者以劳天下,此之谓三无私。”(《礼记·孔子闲居》)“三无私”是天道之本然,同时也就成为“良知”自体的本原性规定。无私即是大公,大公即是中正,故“良知即是未发之中”,是大中至正之本体。此中正之本体,即是“皇极”(孔传:“皇,大;极,中也”)。“皇极”是“无偏无陂”、“无偏无d”、“无反无侧”的,只是一个“荡荡”、“正直”而已。只有“无有作好”,才能“遵王之道”;必须“无有作恶”,才是“遵王之路”;只有无私无偏,才能使事事物物皆得其中正,才能“会其有极,归其有极”(参见《尚书·洪范》),在天下实现出普遍的中正与公义。“无有作好”、“无有作恶”,即是阳明先生所说的“无善无恶”。在这一意义上,心之本体的“无善无恶”,实质即是强调“良知”自体作为本原性实在的永恒中正,它即是中道之体(中体),是大中至正之本原。

84、首先,阳明心学不是一个横切面,而是一个有渊源的理学体系。他的思想,如同一条大江大河,从孔孟发源、顺流而下。王阳明出身于官宦家庭,生长在富庶的浙江余姚,突然谪贬贵州,住在阴暗潮湿的山洞里,周围是语言不通的山民。这是他人生的一大转折,也是一大觉醒。

85、知行合一的其中一个能力就是调查、洞悉全局的能力。通过王阳明在“事上练”的实践,我们可知一个人敢于担当、碰到事不怕事迎难而上,使得事情得以解决就是知行合一能力。一个人的气场和他所生活及面临的困难息息相关。有了知行合就会有强大的气场。

86、努力使自己的心回到无善无恶的状态。回到无善无恶的状态了,才能有正确的良知,才能正确的格物。只要格物致知来达到一颗没有私心物欲的心,心中的理其实也就是世间万物的理。

87、阳明认为,李白是个狂士,斗酒三百篇。这种需要借助酒力来排遣和抒发的感情,含有太多的感性欲望,这种豪情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豪迈与洒脱。真正的洒脱,是无需借助任何外物,是脱离一切感性欲望,一切人欲的牵绊之后的心无所累的状态。这种脱离了欲望牵制的洒脱,是其他任何感性和激情的快乐都无法比拟的。需要注意的是,脱离物质和感性欲望的制约,也并不是对物质的简单否定,不是和庸俗世界的的简单隔离,可以拥有很多物质,也可以一无所有,但始终不偏执于此。重要的是“不偏执”,而不是有没有。一个人能够拥有很多东西,是一种能力;一个人不管有没有东西,都不偏执,则是一种境界;一个人能够成为众人的焦点,彰显自我,是一种优秀;一个人敢于放下自我,所要克服的心理挑战是极其大的,这是大勇。

88、为什么近几年不少客户踩雷高收益理财,也是因为对中国经济转型过程的认知缺乏。 

89、我们看到的更多是只是“数字”教育,而绝非我们社会想要的“素质”教育。

90、第博文是约礼的功夫。要从经历各种事情中悟出天理。这个放在我们今天的管理者身上,就是一个学习能力和思考能力的锻炼,要学会从各种事物中学到新知识,领会复杂与简单的管理辩证。

上一篇:企盼精品好句46句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