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答案孔子谦虚做人的名言 1、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为政》 2、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後君子--孔子名句 3、知及之,仁不能......
孔子谦虚做人的名言
1、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为政》
2、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後君子--孔子名句
3、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莅之,则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
4、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5、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6、子曰:“志于道,据于徳,依于仁,游于艺。”——《述而》
7、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8、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无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述而》
9、孩子说:青蛙的脖子很短,为什么叫声也很大呢?(孔子谦虚做人的名言)。
10、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孔子
11、解读:天性聪敏的人大多不爱学习,地位高的人又多以下问为耻。孔圉能够谥为文,也就是因为这样的原因。
12、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13、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
14、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15、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16、关于为人处事的名言关于为人处事的名言做人要讲是非,但不要太计较利害;做事要讲利害,但不要太害怕是非。对人,要往好处想,往长处看;对事,要往远处想,往大处看。做人:一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二要谦和为美,多让少争。三要与人为善,切忌骄横。四要仗义疏财,扶危济贫。五要诚信待人,远离是非。做人要内外一如,处事要知行合一;说话要言行一致,行为要表里如一;做人要前后一致,做事要老少无欺。比赛,有胜有负;地位,有上有下;际遇,有好有坏;人生,有得有失。做人要尽力而为,处事要随遇而安!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做人要懂礼仪,懂得尊重人,懂得鄙人者人恒鄙之,敬人者人恒敬之!甜言慰语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喜时之言多失信,怒时之言多失礼。知者不博,博者不说,妙语精言,不多为贵!动之以情,待之以礼,立身以德,施众以义。为人以诚,律己以严,处事以恒,助人以爱。做人须懂得:心易服于德,而难服于力!大海的浪花靠风吹起,生活的浪花靠人鼓起。做人应积极进取,挑战人生,使人格完美,使真情永恒!人以待已为是非,我以待人为对错;人以利已为恩怨,我以利人为取舍;人以得失为得失,我以善恶为善恶;人以地位升浮为亲疏,我以感情真假为远近。好话,能引起别人善心;坏话,会激起别人恶念。多说一句好话,多添一分和气。为人就要存好心,说好话,做好事,结好缘。做事宁可慢些,不要太急而错误;做人宁可笨些,不请问孔子《论语》中有关为人处事的句子有哪些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译文孔子说:“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而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的学说,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17、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
18、 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19、15)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20、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21、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22、子曰:“吾十有五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23、卫公孙朝问于子贡曰:“仲尼焉学?”子贡曰:“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
24、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孔子
25、4)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
26、子曰:“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之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卫灵公》
27、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