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名言名句以及道理精品好句64句

admin 59次浏览

最佳答案老子名言名句以及道理 1、金玉满堂,家财万贯,如果不懂得低调从事的话,就很难守住了,一方面是外人垂涎,另一方面是自己和子孙,容易“富贵而骄”,骄奢淫逸,就给自己的家......

老子名言名句以及道理

1、金玉满堂,家财万贯,如果不懂得低调从事的话,就很难守住了,一方面是外人垂涎,另一方面是自己和子孙,容易“富贵而骄”,骄奢淫逸,就给自己的家族埋下了祸根。一件事情做得比较完美了,就要懂得功成身退,这样才能善终,亢龙有悔,这是符合自然规律的。

2、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3、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之极。——老子《道德经》(老子名言名句以及道理)。

4、·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

5、(翻译讲解):我有三件宝物永不放弃:一是慈爱,二是俭约,三是不逞强好胜。

6、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李耳《道德经》

7、“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第五十六章)这句话的意思是,“塞住出口,关上门径;收敛锐气,排除纷杂;调和光芒,混同尘垢。这就是神奇的同化境界。”(傅佩荣)这句话老子也重复过,可见他很看重这种与世沉浮的生存姿态。我们说“与世沉浮”只是一般字面意义上的,实际上老子所理解的圣人或者入道的人有道而人不知的,他们的不被知只是世人看不出来罢了。其实,圣人也罢,俗人也罢,“和光同尘”是一种境界也是一种智慧。

8、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

9、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老子》第44章:知道满足就不会受到屈辱,知道适可而止就不会有危险。

10、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老子名言名句以及道理)。

11、“知足不辱,知止不殆”,“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来源于人的永不满足的探索与创造精神,倘若象小农社会“小富即安”,满足于“三分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进取精神没了,那么民族的前景也就堪忧了。

12、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13、大丈夫应当立身敦厚,不居于轻薄;存心朴实,不居于虚华。

14、  和大怨,必有余怨;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

15、(翻译讲解):深知本性雄强,却守持雌柔,(将成为)天下所归的沟溪。深知本性洁白,却守持混沌昏黑的态势,(将成为)天下的范式。深知身份荣耀,却安守卑辱的位置,(将成为)天下归附的川谷。

16、“无名,天地之始(开始);有名,万物之母(根本)”——有人说,“无名”是宇宙大爆炸前潜在的物质,“有名”是原始的物质,大爆炸后形成万物。中国人天才地揭示了宇宙生成论。不过,中国的学问都是原始的、模糊的、坯胎状的,几千年都没有发展。(www.lzcn)

17、天之道,损有余以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18、(翻译讲解):江海永远处于(百川)最低处,能纳百川,故能为河谷之王。

19、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20、做学问学知识,是越学越多,反而障碍和束缚也越来越多,佛家叫“所知障”,学到的是知识,障碍的却是你的智慧;修行大道则相反,是越修欲望和毛病就越少。修道最后,什么欲望和毛病都没有,智慧也就自然生起,达到无为而无不为的境界了。

21、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22、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也。

23、(感悟)体现了老子的无为而治思想。只有不违背自然,不去强以为意,才能达到目的。

24、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25、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26、出自《老子》第六十二章。市尊,赢得人尊敬。市,换取。加人,处于人之上,指为人所看重。美好的言辞可以赢得人尊敬;美好的行为可以使人敬仰。

27、老子曰:领导者的行事原则是做而不争夺。正因为不争夺所以普天之下的人们都无法与之争夺。正如老子所言:“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商场之高手,也为而不争。不争者之所以反而得胜,正是因为他的所作所为符合人之本性,利人而无害于人,善得人之助,故能不争而胜。

28、出自《道德经·第二十六章》。轻率就会失去自己的根基,急躁就会丧失主动权。

29、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於道。

30、(感悟)老子主张“希言自然”,即少施教令是合于自然的。飘风、骤雨不能持久,故尔:暴政是不会持久的。

31、(感悟)此句为老子理论的纲领,阐述了老子“道”的理论中与天、地、人之间的基本关系。“道法自然”,指出人类社会与自然界都必须效法“道”,而“道”只是效法自己而已。

32、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33、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生;侯得一以为天下正。

34、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35、老子名言: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36、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37、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38、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39、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道德经》第六十五章

40、将欲取之,必先与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老子

41、老子的《道德经》书中包括大量朴素辩证法观点,如以为一切事物均具有正反两面,“反者道之动”,并能由对立而转化,“正复为奇,善复为妖”,“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又以为世间事物均为“有”与“无”之统“有、无相生”,而“无”为基础,“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42、想要把一件事情做成功,一定要从头到尾都保持谨慎,人往往在最后关头放松警惕,结果往往就输在了最后的疏忽大意上。

43、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44、(翻译讲解):做事要做在事情没有发生之前,处理祸乱一定要在祸乱发生之前。

45、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老子

46、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老聃

47、老子名言: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

48、·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细也夫!

49、孔子语录: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摘孔子《大学》(所谓意念诚实,就是说不要自己欺骗自己,象厌恶难闻气味那样厌恶邪恶,象喜爱美丽的女子一样喜爱善良,这样才能说心安理得,所以君子在一个人独处时必定要谨慎。)

50、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51、出自先秦《老子》第五十四章。善于栽培树木就不会使其根本动摇,善于维护就不会使既有的东西脱落。此以植树、护物为喻,说明道德的培养与维护的道理:善于修身修德的人,别人是难以摇动其心的;善于维护道德善行的人,别人是无法改变其心志的。

52、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53、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54、“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过后,必有凶年”

55、(翻译讲解):孕育万物而不据为己有,为万物尽力而不自恃己劳,大功告成而不居功自傲。

56、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57、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58、“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过后,必有凶年”——中国乃战争之国,伏尸千里,流血成河,成为每一朝代兴起、每一次接班人之争的必然。中国人几千年悟不出如何使政权平稳过渡的办法,这是我们的智力的缺陷。

59、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60、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

61、“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第七十四章)

62、老子名言: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63、·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

上一篇:尤其的近义词二年级上册精品好句47句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