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守仁的名言及翻译精品好句47句

admin 59次浏览

最佳答案王守仁的名言及翻译 1、先生曰:“只念念要存天理,即是立志。能不忘乎此,久则自然心中凝聚,犹道家所谓‘结圣胎’也。此天理之念常存,驯至于美大圣神,亦只从此一念存养扩......

王守仁的名言及翻译

1、先生曰:“只念念要存天理,即是立志。能不忘乎此,久则自然心中凝聚,犹道家所谓‘结圣胎’也。此天理之念常存,驯至于美大圣神,亦只从此一念存养扩充去耳。” 

2、此心若无人欲,纯是天理,是个诚于孝亲的心,冬时自然思量父母的寒,便自然要求各温的道理。夏时自然思量父母的热,便自然要求个清的道理。这都是那诚孝的心发出来的条件。却是须有这诚孝的心,然后有这条件发出来。

3、名与实相对。务实的心重一分,求名的心就轻一分。若全是务实的心,就没有一丝求名之心。如果务实的心犹如饥而求食、渴而求饮,哪来好名的功夫?

4、译文:可以得到的,就是自己的,不能放弃。不可以得到的,就不是属于我的,不可以留藏起来。

5、 人以是而加诸我,凡攻我之失者,皆我师也,安可以不乐受而心感之乎!——王守仁《教条示龙场诸生》

6、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王守仁的名言及翻译)。

7、郭继承:龙场悟道有人问内求和学习哪个重要?都重要。学习是什么,是“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把别人证悟的境界,别人体会的东西,或者某些形成的经验和知识逻辑拿来。但是拿来之后,我们能不能受用,这还得靠内求。也就是说,所有外求的东西最终还要回到内求上。假如说我是一个很浅薄的人,你们听我课的各位老师,各位朋友,都特别特别深刻,特别特别有人生的阅历。我虚心的向大家请教,我说各位老师我请你们来教我,表明我郭继承还是愿意听大家说,有一颗谦卑的心。还不够,你们讲的都是你们的证悟,你们讲的都是你们的阅历,你们讲的这些东西能不能真正转化成我的领会,能不能渗透着我身心的一部分,能不能成为我人生的自觉,还得靠我的内求。所以内求和外求应该说都很重要。但是归根结底,一个人只有内心的认识到了,它才起作用。贵州龙场驿悟道以后,阳明变得不一样了,因为他的生命出现了质的飞跃。在阳明在龙场驿之前,他没有专门招学生,他觉得他不够格,他心中有的东西原来都是嚼别人的剩饭,都是讲别人的东西。可是贵州龙场驿悟道以后,阳明先生整个精神状态变了,然后就大胆的告诉身边的人,招生!因为阳明觉得自己有点领会以后,再教,就不是嚼别人的口舌,吃别人的剩饭,叫“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而且他还招过当地苗族少数民族的朋友,教的过程中那些完全没读过书的人,没受过教育的人在阳明先生的影响下,开始懂得孝敬,懂得慈悲,懂得友爱,懂得忍让。阳明告诉他,你看人人皆可以为圣贤,人人皆有良知。后来贵州省的提学,专门请王阳明从龙场驿出来,到贵阳讲了一堂课,这一堂课主讲的题目就是知行合一。我们一般的人就认为知和行,是认识到了然后实践,实际上在阳明看来知和行它是一件事儿。为什么这么说呢?大家想一想,我们做任何事的时候是不是都有想法,我们如果有了想法而不去做这件事,不化成行动的话,是不产生效果的。那么我们有了想法之后,只有变成行动了,它才产生效果。也就是说,我们做任何一件事的时候,它其实就是包含了知和行这两件事。所以说,知和行就是一个问题的两面。比如说,你想考研究生。你想考研究生这是你的想法,当你拿着书去做的时候,就是行。你有考研究生的想法,和你拿着书真正去准备,其实是一件事儿,就是考研究生这件事儿。考研究生这件事本来就包含了我想考和我努力去学,两者是统一的,一句话,知和行是同一个问题的两面,或者叫两位一体。11年以后,王阳明有一天告诉他的学生,我从1508年的龙场悟道,经过这11年时间的考验磨练,我终于可以用3个字把我的学说做出最精准的概括,“致良知”。也就是说阳明先生认为我这一辈子所有的学说,最终只有一个目的,就是让我们每一个人都能证出自己的良知,找到自己的良知,启用自己的良知,“致”就是做功夫,“良知”源自于孟子的话,“良知”其实就是佛性,“良知”就是道家的真心,所谓的致良知,就是让自己的佛性,就是菩提自性得以显现。所以“致良知”这3个字,就浓缩了王阳明所有学说的精华。讲到这里以后是不是觉得听到这里有点意犹未尽?这种感觉就是我们学习的感觉,我们永远对学习抱着热情,我们永远对求知抱着一个热情,人生在学习中才能感到乐趣。

8、“三征”当中,以平定宁王叛乱最为显赫,从一定程度上来讲,是挽救了大明王朝。当时王阳明任南赣巡抚,宁王叛乱,声势惊人,呈席卷之势,而王阳明手中无兵,却临危不乱,他一方面在袁州(今江西宜春)聚集各府县士兵,征调军粮、制造兵械船只,另一方面假装传檄各地至江西勤王,在南昌到处张贴假檄迷惑宸濠。为争取时间集结军队,他写蜡书让朱宸濠的伪相李士实、刘养正劝宁王发兵攻打南京,却又故意泄露给宁王。此时,李、刘二人果然劝朱宸濠进兵南京,但朱宸濠大疑,按兵不动。过了十多天,勤王兵未至,宸濠发觉被骗,带兵攻下九江、南康,随即攻打安庆受挫,此时王阳明大军已集结完毕。宸濠精锐都前往安庆,留守南昌的兵力空虚,王阳明率兵攻打南昌,宸濠回兵救南昌。最终双方在鄱阳湖决战,经过三天的激战,宁王战败被俘。赫赫军功,正是王阳明“知行合一”理论最成功的验证。

9、去除对心学的研究和发展的相关著作,王守仁在诗歌上有也极大的造诣。诗歌是其抒发感情,感慨人世变迁的主要方式,不可或缺。诗歌用词精致平易,结构严谨,琅琅上口。诗歌内容基于日常生活却又以小见大,知微见著。

10、人生启迪:王阳明认为,做每一件事都要符合良知的要求,这样才能使心中的浩然之气壮大起来,再遇到其他事情就更能以良知为指导,从而达到“从心所欲而不逾矩”的中庸境界。由此看来,要养浩然之气,就要做正直之人,诚实地对待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日积月累,不断壮大。浩然正气,是人的精神脊梁,抵御歪风邪气的屏障。

11、王阳明:无事则安,有事则磨,每一天都不白活!

12、名与实对,务实之心重一分,则务名之心轻一分;全是务实之心,即全无务名之心。若务实之心如饥之求食、渴之求饮,安得更有工夫好名!

13、夫学、问、思、辨,皆所以为学,未有学而不行者也。

14、“格物致知”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源于《礼记·大学》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但《大学》文中只有此段提及“格物致知”,却未在其后作出任何解释,也未有任何先秦古籍使用过“格物”与“致知”这两个词汇而可供参照意涵,遂使“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成为儒学思想的难解之谜。王阳明曾经按照朱熹的学说,去格一草一物之理。有一次决定穷竹之理,他守在竹林中,“格”了三天三夜的竹子,什么都没有发现,自己反倒大病一场,如此努力,也没实现“心”与“理”的融合。

15、人生启迪:随着社会不断向前发展,人们越来越注重物质利益的追求,同时精神也越来越与自己的心灵分离,人们心灵深处愈感孤独、苦闷、烦躁、矛盾。如何使人们荒芜、紧张的精神得以纾解、提升?王阳明指出的路,是以一种豁达的心态来为人处世,不要让所遇之物成为心中羁绊,不做声色货利的奴隶。这不仅是一种洒脱,更是参透万物后的一种平和。

16、人生启迪:人的一生难免有很多遗憾,其中最大的可能莫过于“子欲养而亲不待”。当有一天我们募然发现,父母已两鬓斑白,此时才孝敬他们,我们会错过无数时机。甚至当双亲已离你而去,才幡然悔悟,却已尽孝无门,这将成为永远无法弥补的憾事。

17、圣人与天地民物同体,儒、佛、老、庄皆我之用,是之谓大道。二氏自私其身,是之谓小道。

18、授书不在徒多.但贵精熟。——王守仁《传习录》

19、王阳明:有一种高情商,叫“遇事不随意责人”

20、当时还以为自己和朋友没有做圣人的能力,现在想起来,朱熹的格物致知,从认识的对象、认识的方法、认识的目的上说都搞错了。

21、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上,口若悬河、文章做得花团锦簇的,不知有多少人,但像王阳明这样能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得如此完美的,寥寥无几。

22、以事言谓之史,以道言谓之经;事即道,道即事;春秋亦经,五经亦史——王守仁《传习录》

23、解析:王阳明先生的这段开示说得异常明确,圣贤的所有开示都是为了让你学会战胜自己的邪念,让你回到思无邪的状态。曾经我们都是纯净纯善的纯真赤子,后来才慢慢被染污的,在思无邪的状态,我们是那么开心快乐,仿佛整个世界就像一个奇迹一样,那时的心地是多么干净,这种纯净的心灵自然就有真乐!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就是从干净被染污的过程,小时候内心特别纯净,后来就越来越肮脏了,各种邪念缠绕。圣贤教育就是为了帮助我们回到干净纯真的心灵状态,能够读到圣贤教育,真的很有福报,但很多人并没有理解圣贤开示的真义,这是一种错过,也是一种莫大的遗憾。进入了快感的世界后,人很容易忘记曾经纯净的大快乐,转而一味追逐快感的体验。对快感的贪求最终会引爆无量的痛苦,很多人看不到这一点,到最后他们会发现越放纵越不快乐,体验的只是短暂的快感而不是真正的大快乐,在快感的世界里彻底迷失后,最终的下场真的很可悲。

24、《中庸》: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25、人生启迪:王阳明提倡以良知为本的孝道观。他认为万事万物的本源是良知,有了良知之心,自然就会发自内心地孝顺父母。良知一旦被蒙蔽,孝顺就仅仅只是形式上的孝道,而非出自内心真诚的孝。要孝敬父母不能光有外表的花哨言行,还必须有真正付诸行动的爱。

26、当然,对作为认识的最终目的即提高道德修养和精神境界来说,它们之间没有原则性的区别。

27、对“心”的探索,王阳明达到了空前的高度。他提倡“致良知”,从自己内心中去寻找“理”,“理”全在人“心”,“理”化生宇宙天地万物,人秉其秀气,故人心自秉其精要。他的名言是:“人胸中各有个圣人,只自信不及,都自埋倒了”。

28、著名学者余秋雨曾这么形容王阳明:“中国历史上能文能武的人很多,但在两方面都臻于极致的却廖若晨星。好像一切都要等到王阳明的出现,才能让奇迹真正产生……”一代大师钱穆也说,他最佩服的三个人,是诸葛亮、王阳明、曾国藩——这三人均文武双全。

29、如果己心没有私欲,天理至纯,是颗诚恳孝敬父母的心,冬天自然会想到为父母防寒,会主动去掌握保暖的技巧;夏天自然会想到为父母消暑,会主动去掌握消暑的技巧。防寒消暑正是孝心的表现,而这颗孝心必是至诚至敬的。

30、法,梵语Dharm,巴利语dhamma,音译:达磨。源于词根√dhar (保持)。佛家对这个字的解释的是:“任持自性、轨生物解”;意指主宰和支配一切存在(相)的内在(自持)的、根本的、唯一的、绝对的运行法则。因翻译版本不同或根据行文需求,也会被分别译作世法、诸法、万法、一切法。

31、译文:心,即是理。天下难道还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吗?

32、若无有物欲牵弊,但循著良知发用流行将去,即无不是道。但在常人多为物欲牵蔽,不能循得良知。

33、感谢原作者的辛苦创作,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谢谢!

34、故立志者,为学之心也;为学者,立志之事也。——王守仁

35、谦受益,满招损,器虚则受,实之不受,物之恒也。——王守仁名言

36、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

37、在王阳明看来,修身与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一体的,不分轻重,忽视任何一方都不能达到至善。如果儒学忽视治人,而只重视修己,那它就会变得和佛教、老庄一样,重视出世、超脱和独善其身。如果儒学忽视修己,而只重视治人,那它又会变得和法家、纵横家一样,重视功利和权力。前者虽然纯真,但却忽视现实;后者虽然重视现实,却缺乏纯真。所以,解决问题的能力,远不仅仅停留在手段这个层面上。

38、人生启迪:欲成事业,就要耐得住寂寞、经得起挫折,潜心静气,才能深入“人迹罕至”的境地,获得豁达通透的智慧和事业。如果过于浮躁、急功近利,就可能适得其反、劳而无功。熬不过等待的人,熬不到幸福;经不起挫折的人,长不成傲骨。

39、于事事物物上求至善,却是以外也。至善是心之本体,只是明明德到至精至一处便是。

40、有一年,我跟我的朋友一起讨论通过格物致知来做圣贤,决定先从自家花园亭子前面的竹子格起。

41、只要念念不忘存养天理,就是立志。能不忘记这一点,久而久之心自然会凝聚在天理上,就像道家所说的“把凡胎修炼成了圣胎”。时刻把天理记在心里,逐渐达到精美、弘大、神圣的境界,也只是从这一意念不断保存发扬开来的。

42、最后还是用他那句经典的、回荡千古的名言来作为结束语吧:

43、只念念存天理,即是立志。能不忘乎此,久则自然心中凝聚,犹道家所谓“结圣胎”也。此天理之念常存,驯至于美大圣神,亦只从此一念存养扩充去耳。

44、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既来看此花,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心外。

45、人生启迪:人活在世上,做什么不需要克己呢?为人处世的功夫,明白道理只是基础,能够做到克己才能实现。但克己不是压抑自己,因为克己的实质,不是源于外在的压迫,而是源自内心的不平。人心若平,世间便无不平之事。所以克己的真正指向,是修炼自己的心,修养自己的境界。克己,如同佛家的戒律,只要观念上不要跑偏成压抑欲望,而是明白这是为了修炼散乱之心、萃取出本心中真正美好的品质,便正是心灵修养的功夫。

46、难怪阳明精舍舍长蒋庆感叹:王阳明是“行动圣哲”,阳明学是行动儒学!

上一篇:不放弃的名人例子精品好句62句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