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偈名句精品好句51句

admin 59次浏览

最佳答案佛偈名句 1、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 2、设于无数劫,财宝施于佛,不知佛实相,此亦不名施。--《大方广佛华严经》 3、宝玉的偈与曲子......

佛偈名句

1、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

2、设于无数劫,财宝施于佛,不知佛实相,此亦不名施。--《大方广佛华严经》

3、宝玉的偈与曲子,从禅学上来讲,境界都不高。因为那毕竟是他自己真实的情感体验。他所说的:“无可云证,是立足境”,不是一种空的境界,因为他还想到了立足,而无可云证,是有对方存在的,也是一种“有”的境界。他的《寄生草》,最后的归结也是“真无趣”,本身也不是空,而是对烦恼的感知。这种情况,对佛学有所了解的宝钗和黛玉是很容易看出来的。所以,黛玉给他续了两句:“无立足境,是方干净”。这个境界,差不多就是“无”的境界了。贾宝玉也是极端聪明之人,看到这两句,大概立既就明白了自己的禅学比薛林二位还是差了一点。

4、信为手,入宝山中自在能取,……无信如无手,无手人入宝山中,则不能有所取,无信亦如是,入佛法宝山,都无所得。——源自:《大智度论》

5、信为手,入宝山中自在能取,……无信如无手,无手人入宝山中,则不能有所取,无信亦如是,入佛法宝山,都无所得。——源自:《大智度论》

6、  且破心头一点痴,十方何处不加持,圆明佛眼常相照,只是当人不自知。

7、幸福之人并非拥有一切,只是尽力享受生活的赐予。

8、毗舍浮佛偈假借四大以为身,心本无生因境有。前境若无心亦无,罪福如幻起亦灭。

9、所以我们拜佛,是尊重佛,敬重佛的启迪。但是我们真的想要见到诸佛常现前,用金刚经中的一句话,法尚可舍,何况非法。很多人拜佛,最终有一个强大的执着欲念,希望得到。最后哪怕以与佛法背离的执着去拜佛。我们供养佛教,佛法僧三宝,是为了延续佛法的智慧,就像我们打伞回到了家,这个伞是佛借给我们的,我们学习佛法,就要把伞传递下去,传递给别人。所以供养佛教,捐款,捐物,是为了维持佛门的延续。但是我们如果以世俗的想法,认为我给佛的好处多,佛就关照我关照的比较给力,这个就是执着和贪婪。过去去北京雍和宫,路边有许多卖高价香火的,几百几千都有。现在风气好了许多,买门票之后,庙里免费赠送你香火。我现在去过的很多寺庙都是如此,十块到二十不等,送你的香,够你拜所有庙里的大殿小殿了。这是一个好的现象,门票的费用要维护维修寺庙,香火满足了我们的信仰。远离痛苦,首先要把脱离烦恼的办法用在自己身上,搞迷信,搞交易,最终只会离佛越来越远,离魔越来越近。什么是魔,魔不是妖魔鬼怪,是我们内心的,烦恼痛苦的根源,这个魔会让我们干傻事,干冲动的事,干颠倒糊涂的事。

10、个个恋色贪财,尽是失人身之捷径;日日耽酒食肉,无非种地狱之深根。

11、愚痴的人,一直想要别人了解他。有智慧的人,却努力的了解自己。

12、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心是恶源,形为罪薮。

13、一时失败并不可怕,失去自我才值得担忧;有时候,不曾有过挣扎的考验,付出的代价更大。(佛偈名句)。

14、如果你不给自己烦恼,别人也永远不可能给你烦恼。因为你自己的内心,你放不下。

15、世间众生,不知恩报,更相仇对,邪见执著,迷惑颠倒,愚痴无知,无有信心,随逐恶友,起诸恶慧,贪爱无明,种种烦恼、悉皆充满,是我所修菩萨行处。--《大方广佛华严经》

16、布袋和尚幽默风趣,与人为善,一团和气,乐观包容,因而深受人们的崇敬和喜爱,民间流传多则关于布袋和尚的故事。布袋和尚圆寂后,后来许多汉传佛教的寺院里,常有大肚弥勒佛的造像,就是依据布袋和尚的原型塑造,从佛法上也表示“量大福大”,提醒人们要学会包容,最常见的弥勒佛殿对联为:“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

17、若信愿坚固,临终一念十念,亦决得生。若无信愿,纵将名号持之风吹不入,雨打不湿,如铜墙铁壁相似,亦无得生之理。

18、逃避不一定躲得过,面对不一定最难受,孤单不一定不快乐,得到不一定能常久,失去不一定不再有,转身不一定最软弱。

19、仇恨永远不能化解仇恨,只有慈悲才能化解仇恨,这是永恒的至理。

20、语文课上,我给学生分享了这篇文章,还跟他们讨论了求证的方法:

21、毁灭一个人只要一句话,培植一个人却要千句话,请你多口下留情。

22、  10皱者为变,不皱非变;变者受灭,彼不变者,原无生灭,云何于中受汝生死?

23、佛的智慧最高超,如果我们也依照他的法来修行,我们也一样可以成佛。

24、“本來無一物,何處染塵埃”,是禪宗六祖慧能的名句,一首佛偈參透了佛家“無一物”的妙境,看透世事表像,洞心明性。佛家的“萬象皆空”並非一味的虛無主義,而是通過參禪來擺脫刻意的尋求,認識真正的自己。

25、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虚妄者,言其是假非真,非谓绝对没有。

26、佛教不是什么稀奇古怪的宗教,它是很平常心的,真理就在你的四周围,只要一句话你好好地思惟,你就受益匪浅。

27、欲放下即放下:想放下的时候就要放下,有这个念头就可以放下了。

28、无论在得意或失意时,都不应该忘记环境的力量,毕竟事情的成败必须靠全体环境来配合。

29、白白的过一天,无所事事,就像犯了窃盗罪一样。

30、心是内,境是外面,心境一如,心地决定清净,没有挂碍,这是真正的解脱、真实的自在!

31、困难是磨刀石,善良是指路灯,心怀人间真善美,奉献他人宽心胸,人生道路越走越畅通。拼搏付出吧,真爱无悔,大爱共鸣。

32、  我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33、佛教跟外道不一样的东西、不一样的差别就在这个空的思想。

34、现在,在做语文试卷的时候,他们似乎眼睛更尖了,经常能发现值得探寻一下的知识点,比如,对于“蜉蝣”“狮子滚绣球”之类的冷知识,他们也能找到一堆资料,写成一篇篇像模像样的说明文给老师同学做科普,我忍俊不禁地想到,以前作文课上练习写说明文,倒不见得他们有这么积极——我是否可以认为,在写这些文字的时候,因为他们想着有那么多嗷嗷待哺的“科盲”在期待着被扫盲,所以,找资料和写作的积极性自然就高了?

35、个个恋色贪财,尽是失人身之捷径;日日耽酒食肉,无非种地狱之深根。

36、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37、世界上最大最静的禅房,不在古刹,也不在寺庙,而在人的心中。

38、佛教的正法是什么?佛教的正法是去掉内心的贪嗔痴,彻底地解脱,不著世间的假相。

39、我感觉这两句诗很有意境,就悄悄地记了下来,回家一查,这两句诗的作者是上官仪,就是上官婉儿的祖父,虽然我没听说过上官仪,但他在唐朝好像是很有名的。唐朝文学史上有一个术语叫“龙朔体”,这种诗风风靡一时,从宫廷到民间,上上下下都在用这种风格写作。而上官仪就是这种诗体的代表人物。他一定对自己的才华充满信心,我记下的那两句诗就表现了他的自信与从容。

40、  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

41、释迦牟尼佛偈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

42、诸余罪中,杀业最重;诸功德中,放生第一。--《大智度论》

43、有些失去的东西,未必不会在某一天某一个拐角重新回到我们的身边。

44、无尽意,若有人受持六十二亿恒河沙菩萨名字,复尽形供养饮食衣服卧具医药,于汝意云何?是善男子、善女人功德多不?无尽意言:甚多世尊。佛言:若复有人受持观世音菩萨名号,乃至一时礼拜供养,是二人福,正等无异,于百千万亿劫不可穷尽。无尽意,受持观世音菩萨名号,得如是无边福德之利。--《妙法莲华经》

45、有些机会,因瞬间的犹豫,擦肩而过;有些缘分,因一时的任性,滑落指间;有些感情,因一时的冲动,遗憾一生;有些人,一转身就是一辈子。

46、迦叶佛偈:一切众生性清净,从本无生无可灭。即此身心是幻生,幻化之中无罪福。

47、无尽意,若有人受持六十二亿恒河沙菩萨名字,复尽形供养饮食衣服卧具医药,于汝意云何?是善男子、善女人功德多不?"无尽意言:"甚多世尊。"佛言:"若复有人受持观世音菩萨名号,乃至一时礼拜供养,是二人福,正等无异,于百千万亿劫不可穷尽。无尽意,受持观世音菩萨名号,得如是无边福德之利。

48、  厌离未切终难去,欣爱非深岂易生。铁围山外莲花国,掣断情缰始放行。

49、在黛玉续了“无立足境,是方干净”之后,宝钗不失时机的给大家普及了六祖惠能“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的”典故。这时,宝玉的心里问题已经解决了。书中是这样写的:宝玉自己以为觉悟,不想忽被黛玉一问,便不能答;宝钗又比出语录来,此皆素不见他们所能的。自己想了一想:“原来他们比我的知觉在先,尚未解悟,我如今何必自寻苦恼。”想毕便笑道:“谁又参禅,不过是一时的玩话儿罢了。”说罢,四人仍复如旧。

50、  佛言:爱欲莫甚于色。色之为欲,其大无外,赖有一矣,若使二同,普天之人,无能为道者矣。

上一篇:安全方面的名言精品好句44句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