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答案人性善恶论观点 1、 为什么会出现上述那些为人痛恨的让人们不敢再去“善良”事例呢? 2、只有认识人性本恶,才能正视历史和现实;人性的本恶如果不加以控制的话,将会......
人性善恶论观点
1、 为什么会出现上述那些为人痛恨的让人们不敢再去“善良”事例呢?
2、只有认识人性本恶,才能正视历史和现实;人性的本恶如果不加以控制的话,将会给这个世界带来什么的样后果呢?
3、《悟空传》里有一句话,佛,虚无,世人皆愿成佛,却忘记了,无欲无求,才是真正的消失,所以石猴他只愿成魔,是的,石猴,我固执的不愿叫他,我一直觉得,其实,《西游记》是个特别悲伤的故事,因为,石猴“消失”了,取而代之的,孙悟空,悟空悟空,空,多可悲,我喜欢的一直是那个放肆,张扬,狂妄却又单纯善良的石猴。可是后来啊,五指山下的五百年,终究是“杀"了他,他认命了,他最后被磨灭了所有的棱角,他成佛了,而那个叫嚣着齐天大圣的石猴,死了。唐僧是金蝉子的转世,据记载,是因与佛祖对峙下了凡,可一碗孟婆汤下肚,金蝉子早已死在了轮回,后来成佛的,不过是唐僧罢了。
4、 而一个人,他是所谓的好人还是坏人,不过是看其内心善恶的力量,成分的比例孰重孰轻而已。(人性善恶论观点)。
5、只有认识人性本恶,才能正视历史和现实;人性的本恶如果不加以控制的话,将会给这个世界带来什么的样后果呢?
6、与孟子明显不同的是,他对人性下了定义:“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就是说:性,是天赋的、与生俱来的原始质朴的自然属性,是不待后天学习而成的自然本能。
7、人性是由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组成的,自然属性指的就是无节制的本能和欲望,这是人的天性,是与生俱来;而社会属性是通过社会生活、社会教化所获得的,它是后天属性。
8、今夫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激而行之,可使在山。
9、关于赎罪的问题。在我们汉语的文学中,在我们汉语的文化中是缺席的,因为赎罪问题是西方基督教的概念,基督教首先认为人有原罪,不要认为谁高大,谁完美,就是正确的。
10、 这是从大自然角度阐述过度之善反造恶果。那么从社会层面看。最有名的莫过于那农夫与蛇的故事了。还有网络上最为流传的古训:“碗米恩斗米仇”“我给你雪中送炭,你让我家破人亡”。比如著名影星资助大学生反被反咬辱骂,比如善良主人宽容保姆反被放火烧死,再比如好心劝解帮助却遭对方残杀……这个事例,生活中并不新鲜。人们大多痛斥丧心病狂忘恩负义的,提醒善良的人不要忘记保护自己,甚至因为类似事件的宣扬让很多人造成心理阴影,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
11、 人们把完全觉悟的圣者称为“佛”,佛是超越三心四相,诸漏尽,自然也是超越善恶。所以,最慈悲,最善良的好人,善到极致,便超越了善恶,成为“佛”,而不再是凡人了,超越了“人”的范畴。而即使一漏未尽,即使圣者,也不能全善,因为,有漏既有烦恼,烦恼即是不善,不善即为恶。(人性善恶论观点)。
12、 除了上述的两种占中西方统治地位的理论派别外,中国数千年前春秋战国时代的学者们也曾经提出过另外一些精彩的理论,可惜由于后来出现独尊儒家的传统,这些理论没有得到重视。成为少为人知的非主流学派。现在,当我们看到了“性善”和“性恶”这两种理论都有缺陷后,有必要看看在这些非主流学派中是否存在更好的理论。
13、第二:人性本恶是日常生活一再向我们显示的道理,从李尔王不孝的女儿们到《联合早报》上拳击妻子脸部的丈夫们,从倒卖血浆的联合国维和部队到杀人不眨眼的拉美毒枭,恶人恶事真可谓横贯古今,不胜枚举,难道我们还要对着《天龙八部》中恶贯满盈、无恶不作,凶神恶煞、穷凶极恶这四大恶人来谈什么人性本善吗?
14、善与恶皆好。善良的人与善良的人相处不会有争议、吵闹等一系列事情。盛显国泰民安的景象。恶人与恶人在一起会使天下陷于战争之中。如果将恶人与恶人组织成军队,满足他们的需求,使他们为国效力,永保天下太平。这不是很好吗?善有善的好,恶有恶的好,好好利用是国家的一项利好。
15、但,许多事物往往会落在“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干的”怪圈中漩涡,晕头转向。人性于金钱、美女、权力、地位、名声,甚至学问面前,难免显得那么的软弱无力。于是,城门大开,泛见“名利”两者。遍野尸骨,只因一怒为红颜。满腹经纶,不忘书中“黄金屋和颜如玉”。即使乃学步幼童,几人又如孔融,喜悦让梨?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裂缝之大,不得不逼人思考有加。孟君的“人性本善”之论,在现实的土壤中难以茁壮挺拔,甚至难以生根发芽。怀着对人性善的美好梦想,却难以应证人性之阴暗一面。于是,与孟子差不多时期的荀子毫不客气地提出了“人性本恶”论。此论,“晴天霹雳”般,由于其合理性,一下子吸引了许多人的眼球。一些人再也不必保持着“虚情假意”去看待这世界,也可理直气壮地为自己的“不齿行径”找堂皇亮丽的借口。荀子曰:“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似乎不将“人性本善”的虚伪外皮扒下誓不罢休状。
16、人类的漫长的战争史。从希波战争到十字军东征,从希特勒的奥斯维辛集中营到日寇在华北的细菌实验场,真可谓“残忍与贪婪齐飞,野心与暴力一色”,以往的人类历史可以说是交织着满足人类无限贪欲而展开的狼烟与铁血啊!
17、我们都应认真地检讨自己,校正自己。长此以往,或许,对今后的工作和生活,是有些裨益的。人性的善与恶的议论文篇2关于书中所记载,那些所谓的善与恶。但何为善,何为恶?衡量善恶的标准又是是什么呢?人们总说,人性本善,那又为何而作恶?善恶一线间,这一线又是如何界定的。难道这一切都只能由神来裁决吗……
18、西方国家主流思想是性恶论,不符合这种主流的思潮就成了非主流,是异教。其代表就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信仰无神论,也就不相信原罪说。所以,马克思主义也相信性善论。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性是好的,公平的,善的。只是私有制出现后,阶级和国家出现了,社会才变坏了。马克思主义要回到共产主义社会,那种私有制和阶级出现以前的平等社会。
19、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论”虽然对人性的内涵界定不同,在个体成善的途径上观点也不一样,但是他们却殊途同归,目的都是教人从善,使人达到理想的道德境界。
20、院长阎增耀将阅读成长与心理咨询相结合,为有厌学、厌世或其他心理困扰的孩子提供系统的个性化咨询方案。方案充分尊重孩子的个性发展,能给因为自我缺失、自我迷失受厌学、厌世、抑郁、强迫、分裂、理解能力匮乏等问题困扰的孩子提供有效帮助,帮助他们培养理性精神,找到人生的意义,从而更加自主地学习,自动自发地进取。(具体情况请来电垂询,联系方式如下)
21、这种观点既有正确的地方,也有不足的地方.有的情况下,善和恶确实是一体的,此消彼长。但是不能否认,在有的情况下是善恶分别共存的。
22、记得儿时,无论是老师、家长的教导,还是舆论宣传的引导,都要求我们要拾金不昧,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而现在,无论是老师、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还是中央电视台法律讲堂、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王大伟教授的护身防卫讲座或是其它媒体报道,都一再提醒我们,无论出门在外,还是闲居在家,都要倍加小心,少管“闲事”:要路不拾遗,别盲目助人、见义勇为做好事。三十年前后的要求,迥然不同,有的甚至截然相反。
23、性本善:孟子提出了性善论,孟子认为人性本善,人之为善,是他的本性的表现,人之不为善,是违背其本性的。
24、在康德哲学中,理性通常指宇宙中一般的理性存在者(包括神在内)的理性,理性摆脱了现象界的一切束缚,具有完全纯粹的自由,是本体界的象征,体现着一种超越性,因而又是一种神性。虽然人既有感性本性又有理性本性,但康德并不认为二者平等地分割了人,而认为理性高于感性,感性只是维持人之生命生存的必备条件,理性却代表着人的真正本质,彰显着人性(humanity),“人之为人,就在于他的不可规定性和无限可能性。人是无限可能的,人是能创造奇迹的”。 就康德对人之本性的区分而言,人的自然性无疑是一种自然的善,因为感性本性使人得以生存,理性本性使人摆脱动物性,得以成为人,但是它并不涉及道德上的善恶问题,因为人作为被造物,服从绝对必然的自然法则,就算人做出恶的行为,也可以归咎于自然,是自然创造了作恶的人。但是从人的本质性来看,人的理性高于感性,人是自由的行动者,能够出于自己的意愿摆脱感性的束缚而做出善或者恶的行为,这些行为并非自然造成的,而是由人自己造成的,必然涉及道德上的善恶。因此,康德对人的本性之善恶的探讨建立在人的理性本质论的基础上。
25、由于对人性的善恶这两种不同观点,造成了中西方文化上的差异。中国文化重礼制,西方文化重法制。客观地说,这两种思维其实都不是完善的,各自都有缺点。
26、 本文要讨论的就是古今中外在人性论上的几种主要流派,以及它们在社会政策上的影响.通过分析它们之间的差别和正误,总结出比较客观而且符合中国现实的对人性的新认识,并指出如何通过这种新认识来指导中国未来的进一步改革,同时也对中国现在面临的一些问题,特别是整合中西方文化差异的问题,也从人性论的角度提出一些对策.
27、据考证,周口店猿人已经懂得用火来把同类的头骨烤着吃,这种生猛烧烤,是何等凶残啊!如果真的是人性本善的话,善良的人们为什么会忍心伤害其他的生灵,怎么会忍心侵犯别人的生命?
28、所以,中国儒家文化治理国家的主要思路就是“感化教育;.也就是所谓的德育教育,强调的是“礼”制。这种思想认为,既然人的本性是好的,恶习只是后来感染的,所以治理社会就应该从道德教育入手,劝人们放弃恶习,回到先天性的“善”的境地,社会就会安宁了。
29、 当我们用性善恶论来分析中国和西方目前面临的一些问题时,就会发现它的独特魅力。这个被传统主流人性观排斥压制了数千年的一种历史智慧终于发出其耀目的光彩。
30、这个问题就像“先有鸡还是先有蛋”一样,千百年来一直困扰着人们。这是一个哲学上的问题,但也是一个具有现实性的问题。要解决目前困扰中国的一些难题,也许可以从人性论这个问题上着手。人是社会之本。因此,社会规范和法规法制必须要建立在对人性的正确认识之上。
31、约翰·洛克的“一张白纸”论,一面世就得到了世人追崇不已。我认为,之所以追捧热烈,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大师洛克就像一个“事不关己”的“旁人”,给予世人至宝,却就低调得不能再低调。似乎给予了,却又不曾给予,没有发生过什么般。指引了一条“光明大道”,他却在黑暗的角落里默默观看行人的匆忙或从容。行人走路时的心态与感受,他不发表褒贬意见。行人赶路时的酸甜苦辣,他不怀慈悲或痛恨。他似乎只是告诉大家,没有人天生下来就是所谓的“善者”或“恶人”,大家都是平等的。他似乎在告诉大家,大家后天的所作所为才是至为重要的。
32、可见,人性无善恶,论人性善恶必定是文化选择的结果,而不同的选择则必然会带来不同的社会后果。
33、最终,由于根本恶是在作为一个自由行动的存在者的主体中被发现的,必须能够被归咎于主体,所以必须在人的本性中、归根到底要在人的自由的任意中寻找这种恶。从自由的任意最终只能追溯到人的意念,意念是自由的任意的一个属性,亦即自由的任意采纳准则的原初主观根据,人天生就具有这样或那样的意念,作为与生俱来的属性,只能是一个唯一的意念,而且普遍地指向任意的自由的全部应用,所以康德说“人的本性的恶劣,不能确切地被称为恶意。就这个词的严格意义来说,它是指一种把恶之为恶作为动机纳入自己的准则(故而这准则是魔鬼般的)意念(准则的主观原则);而宁可把它称做心灵的颠倒,这个心灵就其后果而言又叫做恶的心灵”,至于这种心灵的颠倒的来源实际上是无从追究的,如果一定要追究,只能追究到人的自由,“而自由之所以为自由,恰恰在于它摆脱了一切因果关系。因此,如果要为这种自由再寻求什么根据或起源,必然是一件不可能有结果的工作”。
34、人的自然性指人是感性和理性的统一体,这是一种事实上的界定。自古希腊以来哲学家们几乎都承认这样的事实,人既像动物一样要求满足感性的肉体需要以维持其生存,又高于动物而具有理性能力,要求满足理性的追求。康德的有创见之处在于在此基础上区分了现象界与本体界两个领域,认为感性的人属于现象界,服从自然规律,理性的人属于本体界,拥有自由,但作为两者的统一体的人本身既属于现象界又属于本体界,因此人成为宇宙中最特殊的存在者,即有限的理性存在者或具有超越性的感性存在者。
35、其实,大家都在同一辆车上,一个人不安全,所有的人都不安全。可这么简单的道理,不是所有人都懂得的。这些乘客,实际上死于自己的冷漠。
36、末代皇帝溥仪转变为社会主义新人是社会改造和个人努力的共同结果;
37、 不同的环境因素诱导,让人性的善恶比重发生了变化!
38、公元16世纪,英国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著述家约翰·洛克提出了“心灵是一张白纸”说。他言,“心灵的原始状态,是一张白板、一个暗室或一张白纸,”“人生下来是不带有任何记忆和思想的。”大师洛克对于人性的观点,就是“空空如也”,什么都没有。善呢?没有。恶呢,没有。真、美、正,在这里看不到靓影。假、丑、歪,在这里找不到肤色。似乎,大师洛克就像一个画家,却就偏偏在这人性的画卷中,留给人们的是一张“白纸”。但是,就是这张“白纸”,似乎又给予人们最多的颜色。仿佛,大师洛克更像一个曲者,却又故意在心灵的歌曲中,“此时无声胜有声。”也正是这个“无声”,仿佛就给予人们最多的韵调。好像,大师洛克扮演一个雕者,却又懒惰于本质的雕刻,异常惜刀“一刀不动”。也正是这种“惜刀”,就留着一块原石任由人们挥洒自如。
39、 这个“善”与“恶”,是带着人们对道义的审判标准,还有人为的情感因素的。
40、生活,就是自己身上有一架天平,在那上面衡量善与恶。在善恶的世界中,没有好坏,没有悲欢,更没有美与丑。有的只是二字:善与恶!人一生中做过的善恶,都将在生命的天平上衡量。而这一切的一切,都是我们所不能估量的。善恶通常就在一瞬间,而这一瞬间,便是人心中为此划分的界线。善会带来幸福,恶所能带给你的,只有内心的毁灭。没人知道人性本质的区别在何处?那就是善和恶!而书中所记载的,只是对人性片面的认识,局限在了善与恶的区别之中。如果一个人,本性为善,成恶就在一念之间;如果人性本为恶,放下心中的芥蒂,也会在善的海洋里寻找到属于你的天地!
41、善与恶何也?好啊!善良的人努力耕织,恶人保维国家减少弱者的死亡。善行天下,恶臭远名。
42、人性中有贪欲,贪嗔痴念,也正是这份欲,使这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鲜活了起来。世间繁华万千,沧海桑田,岁月如烟,有人迷了本心,却也有人保持一份初心,这形形色色,善善恶恶,谁又能说得清呢,可也正是这份说不清,构成了一份真实,真实的世界。
43、所谓道德上的善,就是自由的任意将道德法则作为动机纳入自己的准则,相反,道德上的恶就是自由的任意将与道德法则相反的动机(即感性动机)纳入准则。既然人作为有限的理性存在者必须按照原则才能行动,亦即必须通过任意将动机纳入准则的方式才能行动,并且按照人的本性,除了出于理性本性提供的道德法则充当的动机,还有出于感性本性提供的感性欲求对象提供的动机,“假如法则并没有在一个与它相关的行动中规定某人的任意,那么,就必然会有一个与它相反的动机对此人的任意发生影响;而且由于这种情况在上述前提下只有通过此人把这一动机(因而也连同对道德法则的背离)纳入自己的准则(在这时他就是一个恶的人)才会发生,所以,此人的意念就道德法则而言绝不是中性的(决不会不是二者中的任何一个,既小是善的也不是恶的)”。由此可以看出,人在道德上要么天生是善的,要么天生是恶的,没有中间状态,因为道德法则是唯一的、普遍的,一旦人将其纳入自己的准则作为行动的规定根据,就不可能将与其相反的动机纳入准则,否则就会出现自相矛盾,这正是康德关于道德善恶的严峻主义观点。
44、康德说人的本性中有三种向善的原初禀赋。(1)动物性的禀赋。人作为一种有生命的存在者具有自我保存、种族繁衍和与他人共同生活的社会本能,这种禀赋属于纯粹自然的、无理性的自爱,在其上可能会嫁接各种各样的恶习。(2)人性的禀赋。人是一种有生命同时又有理性的存在者,这种禀赋属于有理性的自爱,在与其他人的比较中判断自己幸福与否,在其之上可能嫁接文化的恶习,随之达到最高程度的恶劣性,便成为魔鬼般的恶习。(3)人格性的禀赋。人作为一种有理性同时又能够负责任的存在者,这种禀赋就是一种道德情感,使人易于接受对我们心中的道德法则的敬重,仅仅以纯粹的实践理性为根据,使道德法则作为任意的充分动机,在这种禀赋上绝不可能嫁接任何恶习,因此康德认为,人格性的禀赋是唯一真正可靠的原初禀赋,是道德法则和敬重情感的真正体现,是人类与恶做斗争的坚强力量。显然,人的向善的原初禀赋的三个层次是依照理性来区分的,昭示着人能够逐渐摆脱感性上升到理性的过程,也就是逐渐趋向道德的过程。人的本性中趋恶的倾向有三个层次。(1)人性的脆弱。人心在遵循已被接受的准则时往往软弱无力,“我所愿意的,我并不做”。(2)人心的不纯正,即混淆了非道德的动机和道德的动机,致使合乎义务的行动并不是出自纯粹义务的,而是为了其他的动机或目的。(3)人心的恶劣或人心的败坏。人心具有接受恶的准则的倾向,也叫做人心的颠倒,在行动中将非道德的动机放在选择的首位,而将道德法则的动机置后,这种倾向在根本上是恶的。所有的恶在人性上都只是意念性质上的恶、潜在的恶,只是一种趋恶的倾向或主观可能性,而不是现实的恶行。在本质上,恶是由于人类虽然有理性、但缺乏遵循道德法则的坚定意志力量而产生的。
45、在人性的善恶问题上,康德认为以往人们所主张的人性本恶论或人性本善论都是从经验上来判断的,在历史的发展中出现了诸多失误,甚至产生了如下的问题:是否存在中间状态,人类是既善又恶的、不善不恶亦或是部分善部分恶。由此,他首先指出通过经验来判断人性的善恶是不可靠的,并提出判断人性善恶的标准:“人们之所以称一个人是恶的,并不是因为他所做出的行动是恶的(违背法则的),而是因为这些行动的性质使人推论出此人心中的恶的准则。”也就是说,从经验中看人之行动结果的善恶(或好坏)并不能判断出一个人的善恶,而只能依据人心中的善恶准则来判断,这实质上是将人的善恶问题追溯到人的本性上。
46、善与恶互补。善良的人不能太善良,因为那样别人会认为你是好欺负的,没完没了得压榨你。太恶的人多学习学习善良的人,以便改邪归正,所谓:“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你不再成为人们所厌恶的人,而是名流后世,受人敬仰的人。善与恶何也?互补也,此之谓“天下太平”。
47、 “善”,要看对方是否需要,要考虑到对方的感受,顾及对方的自尊。甚至,还要了解并尊重不同地域的禁忌风俗。比如,有文章说,在日本,如果你在公交车上给老人让座,对方会灰常生气。因为他会认为你是瞧不起他,是嫌弃他老。呵呵,我没去过日本,不知道这个事例是否真实。还有文章说,在泰国,你以为你表示友善的抚摸他人的头,在对方看来却是非常严重的冒犯。以前我还看过一个故事,说一群人在酒店胡吃海喝,非常尽兴开心。服务员小姐非常礼貌的上前帮他们桌子上吃光了一面的鱼翻过来。结果那群人勃然大怒。原来,他们是海员,最忌讳的就是“翻”船。
48、 在现实中经历,在生活里观察,在故事里畅想,在灵魂里思考。终于有一天,我发现——人,其实是善恶同体!
49、既然人天生要么在道德上是善的,要么在道德上是恶的,没有中间状态,那么人就其本性而言天生究竟是善的还是恶的呢?康德认为“人天生是恶的”。因为人意识到了具有唯一性、普遍性和强制性的道德法则,但却偶尔将对道德法则的背离(即将感性的动机)纳入自己的准则,康德将这种恶称为人性中根本的、生而具有的恶。虽然康德用经验中的例子证明人性中根本恶的普遍存在,但是他更重视用先天的方式分析根本恶的概念。
50、在康德著作的中译本中人性既作为人的本性(humannature)的简称,又作为一个专业术语(huinanity)具有独特的含义:就前者而言,“本性”(nature)一词在西方有两层基本的含义:一是自然,二是本质。相应地,“人的本性”可以区分为人的自然性和人的本质性。
51、性善论难以解释小孩长大之后为什么会去干坏事;
52、性恶论则是荀子提出。战国末期荀子说:“好恶、喜怒、哀乐,夫是之谓天情。”
53、 当然,占中国古代主流地位的还是儒家文化。中国古代流行的教子歌《三字经》当中的第一句话就是“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也就是说,人的本性(天性)是向善的,是好的。而且,这种本性是相同相近的,带有普遍性的。只因为后天生活习惯和环境的变化,才造成了各种行为的差异,导致背离“善”的现象。
54、综上所述,康德并没有(像前人一样)给出一个性善论或性恶论的结论,而是在严峻主义的立场上探讨人在道德上的善或恶。人的善或恶取决于任意的自由,康德不仅将作恶归咎于人,而且将向善的希望也给予人。
55、就拿反腐败的问题来说吧,腐败的根子在人性,用中国古代的话说是:“人心不足蛇吞象”。所以,治理腐败也要从人性的角度来着手。既然人性内有恶的因素,就不能指望官员都会洁身自守。而是要建立对政府官员的有效的监督和惩罚制度,不能仅仅靠认识和思想教育。最近,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提出反腐败要德治和法制并重,这就表明中国领导人已经开始实行德法并重治理国家的新思路。这将会加强中国的法制,有利于未来的发展。 另外,性善恶论也会破除中国民众中目前对社会现状的一种迷惑心态,他们应该知道,人心有善有恶,人间自有真情在。善是主流的,恶是非主流的。所以,不应该对社会丧失信心。应该从自身做起,培养社会之中的正气。中国的古话说:积善之家庆有余。所以,对中国的社会和中国的未来要有充分的信心。中国社会几千年来强调善,注重道德的培养,把中国建成了举世公认的“礼仪之邦”;。
56、大汉奸汪精卫的一生,是前后及其矛盾的一生。想当初,为推翻满清统治,他毅然投奔孙中山加入同盟会倡导革命;为谋刺摄政王,他视死如归,那“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的豪言壮语,令当时的国人无不为之动容!可谁曾料想,死里逃生、壮志未酬的汪精卫,三十年后,竟成为全国的头号大汉奸、大卖国贼,最终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今日想来,当初汪精卫谋刺摄政王、推翻满清统治,是清政府已病入膏肓、日薄西山之时;而三十年后的投敌卖国,是他错误地估计了形势,认为当时的日本不可战胜、抗日无望,继而卖国求荣。否则,也许将会成为一名抗日志士。可见,人性的善恶,仅在一念之差,更不会因人之初本性的善恶而始终如一。
57、这世间若遍地是佛,那又何尝不是,遍地入魔,还能忆起石猴那句话——我若成佛,天下无魔。所以我的石猴啊,真的有些心疼他,悟空,傀儡罢了。
58、在重庆的一辆公交车监控里,出现了让人惊心动魄的一幕。公交车在桥上行驶时,一位女乘客因坐过站而要求司机停车。要知道,司机在没有到站时,是不能够停车的,重庆如此,全中国也如此。因此,司机拒绝了这个无理要求。女乘客火冒三丈,如猛兽一般冲到司机身旁,对司机破口大骂,骂完后又开始对司机殴打。
59、 很小的时候,就迷惑着关于“好人”与“坏人”的问题。每每看电影听故事,就会忍不住问身边人:这是好人还是坏人?要是得到了肯定的答案,就会一副了然,安心下来。希望故事里的好人可以击败坏人。
60、价值抑恶扬善是我的一个根本出发点,故从价值上作最后总结。
61、善,恶,无,人性本质的天秤摇来摆去,似乎,也不会倾斜于某一边。
62、在人性的善恶问题上,康德认为以往人们所主张的人性本恶论或人性本善论都是从经验上来判断的,在历史的发展中出现了诸多失误,甚至产生了如下的问题:是否存在中间状态,人类是既善又恶的、不善不恶亦或是部分善部分恶。由此,他首先指出通过经验来判断人性的善恶是不可靠的,并提出判断人性善恶的标准:“人们之所以称一个人是恶的,并不是因为他所做出的行动是恶的(违背法则的),而是因为这些行动的性质使人推论出此人心中的恶的准则。”也就是说,从经验中看人之行动结果的善恶(或好坏)并不能判断出一个人的善恶,而只能依据人心中的善恶准则来判断,这实质上是将人的善恶问题追溯到人的本性上。
63、在中西方伦理学史上许多哲学家都探讨过人性的善恶问题,有关人性善恶处于中间状态的思想与康德的严峻主义立场格格不入。相对于儒家将善或恶作为人的既定本质(如孟子和荀子所主张的),并将人为善或作恶归之于天注定,导致人对自己做了恶事可以不负任何道德责任,康德恰恰在这一点上将人的善恶都归因于作为自由主体的人,要为自己的行为(无论善的还是恶的)负责。又如西方基督教主张人一出生就有“原罪”,为了赎罪人就必须信奉上帝以扬善抑恶,否则就会受到惩罚。康德的人性善恶观虽然受到基督教传统的影响,但就其将善恶的根据诉诸人的自由而言,他突破了基督教伦理的信条,将宗教建立在道德的基础上,并明确指出人要成为一个善人、做善事,并不是为了逃避上帝的惩罚,也不是为了取悦上帝而得到额外的恩宠,而是为了展现自己超越于动物的自由,彰显自己作为一个人应有的尊严和价值。即便在人改恶向善的过程中需要上帝的帮助,但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还在于人必须自己经历一场意念中的革命,并在心灵转变之后,在不断的践行中遵守道德法则,时刻为成为一个善人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