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答案佛陀的格言 1、8)要晓得冤仇结了之后,生生世世报不完的,冤冤相报,那到什么时候才了? 2、医师在开药方或进行治疗以前,必须先确定病症。 3、贪爱一百件事物,就有一百个苦恼,......
佛陀的格言
1、8)要晓得冤仇结了之后,生生世世报不完的,冤冤相报,那到什么时候才了?
2、医师在开药方或进行治疗以前,必须先确定病症。
3、贪爱一百件事物,就有一百个苦恼,贪爱九十件,十件,五件,两件事物,就有九十个,十个,五个,两个烦恼。
4、是故我说发着论文句子下喻庄严,小风诳愚妈金时,不能解脱生第子带任死忧悲等患。----《愣伽经》
5、此外,知客代表常住与「诸山来往」,同时代表大和尚「照顾外寮」、「转承上下」等。客堂在寺院中的权力很大。因此,丛林称客堂为「银客堂」。
6、29)佛说法,不厌其烦地重复,主要是接受教化的人没有开悟;这是佛慈悲到了极处!我们明白之后,才知道要感恩。
7、名字有什么相干?我们叫做玫瑰的,叫任何别的名字,仍然一样芬芳。
8、2)当一个人感觉到不满而刻意追求时,他就成了爱渴的奴隶。
9、如果你不能接受生命变化的无常和死亡的事实,便很难跳脱无明的执着。因为你心中没有真理,你什么东西都是执着,到死还是执着。
10、请你用慈悲心和温和的态度,把你的不满与委屈说出来,别人就容易接受。
11、幸福在于愿望的实现,而且在于只存着高尚的愿望。这个很重要的,你想要得到幸福,记得!你的愿望要实现,你就会得到幸福,可是你这个愿望是高尚的愿望。
12、12)凡是与我们接触的人,佛在经上讲总不外乎四种缘:报恩报怨讨债还债。
13、为利杀众生,以财网诸肉。二俱得杀业,死堕叫唤狱。
14、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15、16)疾苦在身,宜善摄心,不为外境所摇,中心亦不起念。
16、一切行无常,生者必有尽,不生则不死,此灭最为乐。
17、人本是人,不必刻意去做人;世本是世,无须精心去处世。
18、20)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中,如果多看自己的缺点,多看他人的优点,人生就会和谐美满。
19、你要善愿,你要成就佛道,时时刻刻你发的心都是善良的,都是想要帮助别人,都是想要布施别人,都是想要救济别人。想着:我有什么能力来让众生快乐?而不期盼说:众生为我做什么?只求说:我能为众生做什么?
20、20)放下过去的烦恼,不耽忧未来,不执著现在,你的内心就会平静。
21、要了解一个人,只需要看他的出发点与目的地是否相同,就可以知道他是否真心的。
22、5)别人侮辱毁谤破坏责骂我们,都是在为我们消业障,所以要感恩。
23、25)跟我有恩的,我报恩;跟我有怨的,我要把怨仇解除。
24、对我们普通人来说,见到别人用功的时候,你应当生起欢喜心,赞叹他人修道的功德。如要从他们身边过时,尽量绕道而行,以免引起修行者起心动念,妨害道业。如果有事需要向正在诵经念佛或是坐禅观心的修行者请教时,应当待修行者行持完毕方可。这样,才是尊重修行者,才是不扰道人心。
25、唯有佛陀开示我们的正道,让我们解脱,这个就是永恒的真理。
26、不嫉妒、不贪婪、没有私欲,在所有情况下,内心都持有那份宁静,这就是高尚!
27、有因有缘集世间,有因有缘世间集;有因有缘灭世间,有因有缘世间灭。
28、当你快乐时,你要想,这快乐不是永恒的。当你痛苦时你要想这痛苦也不是永恒的。
29、布施有三种:第一种是财物上的施舍,第二种是真理的布施,第三种是消除众生的恐惧。
30、临济禅师的四料简,是可以应机应时、与夺随宜、杀活自在教导学人的四种规则:夺心不夺境:忘记自己,但没有忘记外境。
31、当你烦恼的时候,你就要告诉你自己,这一切都是假的,你烦恼什么?
32、平凡之人追求不平凡,智者则甘于平凡,却享受平凡。
33、欲望会导致痛苦,其主要原因乃是欲望永远无法完全满足。
34、6)能忍之人,事事称心;善嗔之人,时时地狱。
35、26)当念身中四大,各自有名,都无我者,我既都无。其如幻耳。
36、17)对轻贱我们的人要生感激的心,感恩戴德;不是他们轻贱,我们业障怎么能消得掉?
37、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38、这句格言提醒我们,一个修行人要想成为佛门龙象,需要从日常生活中一点一滴做起。俗世中也有句俗语「伟大出自平凡。」不论在家出家,要想在某一方面有所成就,就必须脚踏实地地去做好每一件小事。
39、23)生活在感恩之中,才是真正的幸福美满。
40、等持:就是平等持心,由于数数修习的因缘,功夫纯熟,不由加行,不由功用,心能安住,任运相续,无散乱转。
41、学佛的人,你交到尤其是那个恶知见的人,不是佛的正见的人,看起来他也是在行善,看起来他也讲了几句佛法;可是完全不是佛的正见。
42、用智慧确定方向,方向必到;用意志克服困难,困难必解。
43、39)与其说你赚钱,不如说你被钱所赚。因为钱赚走了你的青春、时间、体力,和生命。
44、对于这句格言,或许有很多人会觉得疑惑,佛门不是讲慈悲吗?怎么有那么严苛的事!其实佛法正是如此,有些看似无情的教育,都是造就未来龙象的因缘。因为我们的习气使然,面临压力境界,容易心生烦恼,佛门教化的方式,就是要你去认清自己的烦恼来由,找出对治的方法,懂得调御自心,就是所谓:「打得念头死,许汝法身活!」真正透视烦恼,才能见到心地风光。
45、27)生活在感恩之中,才是真正的幸福美满。
46、有智慧的人,从周围取乐,没有智慧的人,希望别人给予快乐。
47、一个人如果不能从内心去原谅别人,那他就永远不会心安理得。
48、3)佛法可以滋养我们的身心,清凉我们的人生,增长我们的慧命,让我们心情灿烂。
49、教导别人应先以身作则。约束自己以后才能约束别人。约束自己实在难呀!
50、与其说是别人让你痛苦,不如说自己的修养不够。
51、教导别人应先以身作则。约束自己以后才能约束别人。约束自己实在难呀!
52、用伤害别人的手段来掩饰自己缺点的人,是可耻的。
53、说一句谎话,要编造十句谎话来弥补,何苦呢?
54、多讲点笑话,以幽默的态度处事,这样子日子会好过一点。
55、名字有什么相干?我们叫做玫瑰的,叫任何别的名字,仍然一样芬芳。
56、好、坏,都会随时间消失,没有例外。上苍对时间的安排,绝对平等。
57、每一项罪恶,对犯罪者本身的损害比受害者大多了。
58、15)不及时努力学习,年轻力壮时就懒散不堪,生活没什么目标和思想,怠惰的人永远不能发现智慧之路。
59、宇宙间每一件事物的形成都有其原因,就是所谓的缘起。完美的圣者佛陀不但解释生成的原因,而且也说明每一件事物的消灭情形,就是所谓的缘灭。
60、以慈爱来感化怨恨,以良善来感化邪恶。以施舍来感化吝啬,以真实来感化谎言。
61、菩提并无树,明镜亦无台,世本无一物,何处染尘埃!
62、48)自我观照,反求诸己;自我更新,不断净化;自我实践,不向外求;自我离相,不计内外。
63、16)佛家教导我们“大慈大悲,怨亲平等”,别人对我们好,这有恩,我们要知恩报恩。
64、12)如果你真的爱他,那么你必须容忍他部份的缺点。
65、一切众生性清净,从本无生无可灭。即此身心是幻生,幻化之中无罪福。
66、别说别人可怜,自己更可怜,自己修行又如何?自己又懂得人生多少?
67、听说,这个世界上存在着另一个平行的时空,人死了以后,灵魂便会飘到那里,附在另一个自己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