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答案托尔斯泰简介50字 1、斯蒂芬·茨威格,奥地利小说家、诗人、剧作家、传记作家。1881年11月28日出生于维也纳富有的犹太商人家庭。1898年,17岁的茨威格在杂志上发表第一首诗;1900年,......
托尔斯泰简介50字
1、斯蒂芬·茨威格,奥地利小说家、诗人、剧作家、传记作家。1881年11月28日出生于维也纳富有的犹太商人家庭。1898年,17岁的茨威格在杂志上发表第一首诗;1900年,已有200首诗歌问世。1901年,出版第一本诗集《银弦集》,收录50首诗歌;1902年,转入柏林大学攻读哲学,在维也纳《新自由报》刊出了第一篇小说《出游》以及《波德莱尔诗文集》。1904年,以《泰纳的哲学》取得博士学位,后任《新自由报》编辑,出版第一部小说集《艾利卡埃·瓦尔德之恋》,收录《雪中》、《出游》、《艾利卡埃·瓦尔德之恋》和《生命的奇迹》四篇小说。1920年,创作《三位大师》。1928年应邀赴前苏联,与高尔基结识,且完成了由三本书组成的作家传记《世界建筑师》:《三位大师》(巴尔扎克、狄更斯、陀斯妥耶夫斯基)《与魔的搏斗》(荷尔德林、克莱斯特、尼采)《三位作家的生平》(卡萨诺瓦、斯汤达、托尔斯泰);出版了由12篇人物故事组成的集子《人类群星闪耀时》。(托尔斯泰简介50字)。
2、《一个人的遭遇》,(苏)肖洛霍夫,人民文学出版社,200
3、小小的插曲过后,我们接着聊一聊这位善良的渔夫吧!
4、被聂赫留朵夫诱奸后,沦落到社会底层,备尝艰辛。
5、“它们可以照耀在精神世界的最高处,同样也可以成功地把探照灯光射进最阴暗的灵魂深处。”句中的“精神世界的最高处”和“最阴暗的灵魂深处”各指什么?
6、倪蕊琴:回国后,我很快就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和科研工作中。20世纪60年代初,有件事印象较深,即参与《外国文学作品选》的编写。这套作品选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被教育部列入的第一批文科教材,上海高教局从复旦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各调一位老师,我校调三位老师,组成编委会,周煦良先生任主编。我负责俄苏文学部分,选入了一些“人情味”较浓的文字,如《战争与和平》中安德烈与娜塔莎第一次见面的片段,《安娜·卡列尼娜》中母子会见、安娜之死的片段等。这套四卷本的书于1961年出版,拨乱反正时又修订重版,影响较大。
7、(人生的一切变化,一切魅力,一切美都是由光明和阴影构成的。列夫托尔斯泰)
8、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伟大的作家,他的代表作有《安娜·卡列尼娜》《战争与和平》《复活》。
9、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博士研究生导师王荣生教授曾说过一句话:“在中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中,小说,除了被拧干了的‘人物、情节、环境’三个概念,事实上已没有多少知识可教了。”常规的小说教学往往会从“三要素”教起,其结果是:本来极其生动、情感强烈的作品,经过肢解、剖析,只剩下干巴巴的几条筋。这种单调枯燥的学习体验会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乃至最终丧失学习的动力。作为一种常见的文学体裁,我们在具体施教中如何把握教学方向,这是语文教师必须正视的问题。接下来笔者将结合《穷人》一课的教学,从“教学生小说”到“教学生读小说”方面谈谈我的一些粗浅尝试和做法。
10、师:面对这样的现实,桑娜“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却“觉得非这样做不可”,这样矛盾的心情你在生活中有没有过类似的经历?
11、文中托尔斯泰说的“记的就是你们”一句话的含义,可用文中“______________”一句作解释。
12、表明托尔斯泰具有敏锐的观察力。“精神世界的最高处”指人性真善美的至高精神境界,“最阴暗的灵魂深处”指人性假恶丑的最肮脏境地。
13、眨眨眼 风趣地 睁大敏锐、富有洞察力的眼睛
14、(一切使人团结的是善与美,一切使人分裂的是恶与丑。)
15、托尔斯泰两岁丧母,九岁丧父,青少年时代的托尔斯泰,不仅常为思想苦恼,还为自己丑陋的相貌感到绝望。1851年,托尔斯泰来到高加索,群山环抱的清明环境使他纷乱的大脑清醒过来。第二年,他创作出了《童年》、《少年》、《青年》和《一个地主的早晨》等优秀作品。1862年托尔斯泰结婚了,幸福的家庭生活使他有足够的时间与精力创作出了震动19世纪整个小说界的巨著:《战争与和平》与《安娜.卡列尼娜》。但是,托尔斯泰是苦恼的:他本人拥有地位和财富,但他时常为自己的富裕的生活感到羞愧难安;他同情下层民众,又对他们缺乏信心。在精神上,他一直是孤独的。八十二岁的时候,他选择了出走,并病死于一个小火车站上。
16、他不仅是19世纪俄国最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也是世界文学史上影响最大的作家之一。
17、(做好事的乐趣乃是人生惟一可靠的幸福。列夫托尔斯泰)
18、请用文字为自己“画”一幅肖像,对自己外貌中最突出的一点作为重点刻画,可以是“眼睛”“鼻子”“嘴巴”等等,并在外貌描写中突出自己的性格特点,精神品质。(要求:100字,不要出现名字)
19、倪蕊琴:托尔斯泰是深广无比的大海,他在世界长篇艺术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托马斯·曼称托尔斯泰是“雅斯纳雅·波良纳的荷马”,“故事绵延不绝,艺术与自然合而为纯真、宏伟、实在、客观、永生不死的康健,永生不死的现实主义!所有这些,在托尔斯泰的作品中比在现代史诗的任何作者笔下都要强烈”。他的创作不愿受任何框架的束缚。以《战争与和平》为例,作品一问世,评论界就被这一庞然大物惊呆了。有人对作品的体裁等提出异议,称这不符合欧洲传统。托尔斯泰表示,这部作品采用了他认为最能表达他所要表达的思想的适当形式。它是作家艺术探索的成果,突破了旧传统,综合过去叙事艺术的成就,创造了史诗性长篇小说的新样式。
20、有一次,他的学生章海陵上门拜访,发现老师忧郁又有些激动。后来草婴才告诉他:“安娜死了……我,我刚才在翻译‘安娜之死’,心里真难过。”章海陵认为,草婴的译作之所以打动人,是因为他把自己和原作者融合在一起了。
21、我们怀着十分崇爱与敬畏的情愫,攒足勇气,打开所有感观触觉,去聆听贝多芬的乐曲,去阅读托尔斯泰的小说,去品鉴德坎普的油画,去欣赏夏拉的电影,尽情赏析《克莱采奏鸣曲》。解读托尔斯泰,研析其内心涌动的文字和音符,体察他心底的悲怆与孤独,诠释音乐那伟大又“可怕”的力量,进而去探究托尔斯泰的探索精神和他的“奏鸣曲”的绵长韵味。
22、小说中,波兹德内舍夫每到一站都下车就暗示他想自杀或出走的伏笔。“我想的到底对不对,每到一站我都下车!”“我感到痛苦有没有依据,”“过去,有多少次我也这么痛苦过,”“百分之九十九的家庭都像我一样过着这种精神上极端痛苦的生活。”“我只记得,我当时意识到我一生中的一件非常可怕、非常重大的事件就要发生了。”
23、(记住吧:只有一个时间是重要的,那就是现在!它所以重要,就是因为它是我们有所作为的时间。)
24、80年代创作:剧本《黑暗的势力》(1886)、《教育的果实》(1891),中篇小说《魔鬼》(1889)、《伊凡·伊里奇之死》1886)、《克莱采奏鸣曲》(1891)。
25、虽然出生在贵族家庭,但是他的原生家庭并不幸福。1岁半母亲去世,10岁父亲去世,失去双亲的他只能投靠亲戚,由亲戚抚养成人。
26、“所以说,托尔斯泰并没有自己独特的面相,他拥有一张俄国普通大众的脸,因为他与全体俄国人民同呼吸共命运。”这句话有什么含义?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27、终于,托尔斯泰自认为“解脱的时刻来了”,1910年10月28日秘密离家出走,途中躺倒在阿斯塔波沃,一个乡村火车站。那呼啸的寒风,火车鸣叫的汽笛声,似乎在伴奏着别样的“奏鸣曲”,悼念这位文学大师的陨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