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必信行必果的意思是什么意思精品好句66句

admin 59次浏览

最佳答案言必信行必果的意思是什么意思 1、子贡最后问:“那么,夫子,现在的执政者,又怎么样呢?” 2、·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宽则得众,信则民任焉,敏则有功,公则说。 3、·有子......

言必信行必果的意思是什么意思

1、子贡最后问:“那么,夫子,现在的执政者,又怎么样呢?”

2、·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宽则得众,信则民任焉,敏则有功,公则说。

3、·有子曰:“信近於义,言可复也。恭近於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4、明德,是我得之于天,而方寸中光明底物事。统而言之,仁义礼智。以其发见而言之,如恻隐、羞恶之类。”(《朱子语类》卷十四)

5、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d称弟焉。”

6、·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

7、也许你会说,我们就不要去强调言必信行必果就算了,怎么还把言不必信、行不必果的人说成「大人」?前后不出尔反尔,一听就是水平不高的人的作为,孟子这样说,未免夸张了吧?

8、可见,不仅普通的“诺言”,即便是“盟誓”,由于这是一种受到胁迫的“信”,所以,是完全可以不遵守的,因为“神不听”。

9、孔子曰:“要挟下订立盟约,神是不会认可这种盟约。”

10、今游侠,其行虽不轨于正义,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既已存亡死生矣,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盖亦有足多者焉。

11、如果恪守承诺,违反良知做出错事,就是孔子反对的小人行径的“言必信、行必果”了。如果对承诺有所变通,虽然没有践行承诺,却保全了更高标准的道义要求,这更值得称道。

12、我们认为,在孟子、董子、朱子和王子几个儒家“重量级”人物中,对孔子思想体系和精髓理解得最为“偏离”的,应该首推孟子。所以,我们的讨论就自然会围绕孟子进行。

13、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d称弟焉。"

14、子贡不解,问道:“刚刚订盟约,也可以背弃吗?”

15、由此可以看出,孔子重“信”准则,有个“正道”前提,如果离开“道”"德"这个大原则,就不是真正的信。

16、我们在上面已经指出,董仲舒、朱熹和王守仁都直接回避了这个问题,只有孟子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涉及”,并力图进行一下“修正补偏”。

17、这就意味着,如果能做到“惟义所在”,那么,每个“人”就都可以“言不必信,行不必果”了!那么,孟子为什么还要单独提出只有“大人”可以“言不必信,行不必果”呢?

18、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19、其实,“言必信,行必果”这六个字的重音是在两个“必”字上。这两个必字是与“硁硁然”进行搭配的。或者说,如果不是重点强调“必”的这种情形,“硁硁然”就没有落脚之处了。也就是说,正是因为对“必”的执着,才使得“小人”这种“顽固不化”的形象跃然纸上——硁硁然,所以,才引起孔子的慨叹或叹息(小人“矣”)。所以,我们认为,孟子用“不必”来否定“必”,应该说是看到了问题的实质所在。

20、这是孔子一时的心血来潮,还是儒家的一贯思想呢?我们可以到他的继承者孟子那里看看。

21、千百年来,孔子这句名言被人们视为君子诚信典范,甚至成为许多人座右铭。

22、·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

23、我们首先提请大家注意的是,孟子在这里“偷换”了概念,即把孔子讨论“士”的命题(言必信,行必果)转换成了“大人”,想用“大人”的概念代替“士”去论证为什么可以“不必‘言信行果’”。这与我们往期辨析“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时指出的朱子(朱熹)将“民”的概念“偷换”成“人”的做法如出一辙。

24、我们认为,孟子关于“言信行果”逻辑的论证没有任何意义!而且,不但没有意义,反而造成了逻辑上的“进一步”的“混乱”。

25、子贡又问:“请问再次一等的呢?”孔子说:“说到一定做到,做事一定坚持到底,不问是非地固执己见,那是小人啊。但也可以说是再次一等的士了。”

26、其实,孔子并不是认为说话诚实守信,行为追求结果是不对的,他否认的是那些不问是非黑白只管贯彻言行的做法,做出这种事的人是小人。

27、《论语》内容涉及政治、教育、文学、哲学以及立身处世的道理等多方面。早在春秋后期孔子设坛讲学时期,其主体内容就已初始创成;孔子去世以后,他的弟子和再传弟子代代传授他的言论,并逐渐将这些口头记诵的语录言行记录下来,因此称为“论”;

28、孔子说这一句话是什么时候,是在孔子周游列国的时候,一次到了魏国,遇到了一群强盗,要杀孔子他们,孔子告诉强盗,他是谁,请不要杀他。强盗之中,估计也有读过书的,知道孔子很有名,那就不杀吧。但要孔子保证,不能向官兵告发,孔子点头同意,于是强盗就放孔子一条生路。

29、早在春秋后期孔子设坛讲学时期,其主体内容就已初始创成;孔子去世以后,他的弟子和再传弟子代代传授他的言论,并逐渐将这些口头记诵的语录言行记录下来,因此称为“论”。

30、当孔子逃出后,遇到了魏国军队,孔子马上向魏军打小报告,说哪里有强盗,依靠孔子提供的信息,于是魏军就把强盗抓了。孔子旁边的人听了,就问先生,这样做不对吧,怎么能言尔无信呢,于是,孔子就对弟子们,说了这一句话。

31、现存《论语》20篇,492章,其中记录孔子与弟子及时人谈论之语约444章,记孔门弟子相互谈论之语48章。

32、孔子认为,即便是普通人,你也得做到“言必信、行必果”,他说的很明白:第三等的“士”就是“言必信,行必果”的普通人,其内含的意思是“言必信,行必果”是对普通人的基本要求,做到了这一点只是基础而已,勉强算为“士”。之所以只能算是第三等“士”,是因为他的境界还不够高,如何才叫境界高?就是第一等所谓的“行己有耻,不辱使命”,即所谓的有自己的信仰,而且会办事;然后是第二等的“孝敬父母、尊敬兄长”,而且“人们认可他夸赞他”,即有道德;到最后才是第三等的“说到做到,做就做到底”,即只知道硬拼死干而已,其实并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不过,第三等“士”起码坚持了“信”和“果”,“信”就是有信用,既表示在一件事上信守承诺,又表示在经常做事中别人能信任你的话,孔子说过“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他认为“信”是做人的基础;“果”即有结果,不能做着做着没消息了,必须得有个结果,而且是你最初承诺的效果。孔子认为,做到了“言必信,行必果”还是比那些“斗筲之人”强得多。

33、过蒲,会公叔氏以蒲畔,蒲人止孔子。弟子有公良孺者,以私车五乘从孔子。……斗甚疾。蒲人惧,谓孔子曰:“苟毋适卫,吾出子。”与之盟,出孔子东门。孔子遂适卫。子贡曰:“盟可负邪?”孔子曰:“要盟也,神不听。”

34、按“常理”来说,孔子的弟子们是没有资格在《论语》中“加入”自己的观点与言论的,只能表现为作为“学生”身份的“问话者角色”。但是,大概正是由于存在这种“客观需要”,《论语》中才出现了“有孔子弟子言论”的现象。

35、子贡说:“请问次一等的呢?”孔子说:“宗族中的人称赞他孝顺父母,乡d们称他尊敬兄长。”

36、在《孟子·离娄下》中“涉及”了这个问题,孟子说:

37、孟子的这两段话,是不需要注释和解释就都能看懂和理解的两段话。

38、老子说:“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39、其第一高徒——后来被称为“亚圣”的孟子,采取了“偷换概念”的方法试图为孔子“开脱”。董仲舒、朱熹和王守仁干脆“置之不理”,仍然坚守“仁义礼智信”的“五常”之说。

40、曰:"今之从政者何如?"子曰:"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

41、如果“大人”的含义已经涵盖了惟义所在的内容要求,那么,惟义所在四个字就不需要再体现了,直接说“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就行了。但因此会引出的问题是:大人为什么可以不遵循“言必信,行必果”的思行准则呢?换言之,是不是除了大人之外的其他人(包括君子、小人和除君子小人之外的“大众”)都应该“言必信,行必果”呢?

42、白话释义:同朋友交往,说话诚实恪守信用。这样的人,尽管他自己说没有学习过,我一定说他已经学习过了。

43、·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44、孔子并非鼓励鼓励言行不一。他看到了问题所在:有些坏人在某些时候说的话,也是真诚的,也有可取之处,不可能都坏;有些好人,某些时候说的也不一定对。再进一步,即使是君子之道,完全真理,也不可能放之四海而皆准。它需要特定环境,特定时空,在以后的实践中需要不断完善和纠偏。为避免名人名言被别有用心者拿来当作攻击他人的武器。因此孔子说“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一个有权力的人,不能专因一个人说过什么话就去举荐他,也不能因为一个人行事有缺陷就连他说的话也不理。

45、相对应社会地位较高之人,小人就是指地位不高的普通人,后世,小人才演化成多种含义。

46、那么,为什么不仅能做到“言必信”,同时还能“行必果”的“士”,反而成了“小人”呢?

47、我不是个吹毛求疵的人,我并不是想用一个字、一句话的误用去说明我们已经不再是中国人。我只是想用这一个特别明显的例子,帮助大家看到背后更大的问题。对于被中国人奉为精神导师的孔子、孟子来说,如果我们有一天强大到能用武力实现统他们会为我们鼓掌喝彩吗?我们从小受到的教育也许是:是,因为中华民族历来都追求国家统一。只要是我们的地方,我们就要拿回来。只要「主权」(这是一个伴随着帝国主义传来的西方概念)属于我们,我们就要统治。

48、子贡问:“什么样的人才算士?”孔子说:“行为知耻,出使四方而不辱君命,就是士了。”

49、子贡问孔子:怎么样才能算是一个「士」呢?在春秋时代,「士」还不像后代是泛指一切知识分子,也可以指贵族中低于大夫的阶层。因此孔子从他们的职业使命和社会地位,描绘了最高的和次高水平的士。当子贡又问「那比这更差的呢?」孔子便说,这类人呢,说过的事就肯定将它实现,想做的事就非要做成,这是一副小人的样子。至于比这更差的,孔子只能「噫」了。

50、仁,首先是人内心深处的一种真实的状态,折中真的极致必然是善的,这种真和善的全体状态就是“仁”。孔子确立的仁的范畴,进而将礼阐述为适应仁、表达仁的一种合理的社会关系与待人接物的规范,进而明确“中庸”的系统方法论原则。“仁”是《论语》的思想核心。

51、话说到这里,子贡还不知足,又问:再次一等呢。

52、因此,尽管孔子略带轻视(硁硁然)地将之归类为“小人”,但还是客观地肯定了这类“小人”起码也还算是“最下”一个层级的“士”,是强于当时的那些当权者的。

53、子西说:“我听说,胜这个人诚实而勇敢,不做没有利的事情。把他安置在边境上,让他保卫边疆。”

54、这是一个涉及到孔子思想体系结构与层次的系统化和逻辑化的问题,所以,必须要有一个明确的结论。

55、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d称弟焉。”

56、在《论语》中,孔子对与此处所谈之信有关的言论如下(为减少篇幅,省略了所出篇章的加注和“子曰”字样):

57、如果说「中国人一向讲求言必信、行必果」,唯一的可能是发言人把「不轨于正义」的游侠看成了全体中国人的代表,而认为孔子、孟子、墨子都不是真正的中国思想吧。司马迁本人为何赞赏游侠,是许多文章中已经讨论过的问题,这里不拟讨论。但发言人理直气壮地把孔子孟子明确反对过的说法戴在「中国人一向」头上,媒体再一阵兴奋地记下来(并且记错了一个重要的字)发表,让我不禁想问一个问题:

58、《史记・孔子世家》记载了孔子的一个故事,可以说明以上道理。

59、·狂而不直,侗而不愿,悾悾而不信,吾不知之矣。

60、从理论起点上看,孟子根本就没有正确理解孔子“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命题的真正含义。甚至连圣人、大人、君子和小人这样的概念含义都没有真正理解和掌握,所以才出现了“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和“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这种概念混乱和逻辑层次不分的言论。

61、孔子一方面对信推崇备至,同时又不将信推到一个至高无上的位置。他认为言必信行必果是小人行径的对话环境是这样的:

62、另外,「言必信、行必果」还出现在《墨子·兼爱下》。在那里,墨子假想了一个信奉「别」主义(只爱自己家、自己人)的士,和一个信奉「兼」主义(互利互爱,把朋友的家人当作自己的家人)的士。若他们两人同样都「言必信、行必果」,当我们要远行异乡、生死未卜时,会把自己的家人子女托付给那一位朋友呢?显然是托付给那个会把你的家人当自己家人的朋友。同样,有一位信奉「别」主义的君王,另一位是奉行「兼」主义的君王,当你成了难民的时候,你会投奔哪一位的国家呢?显然会去找后者。

63、不过,即使是已经答应他人的事情,如果事后发现这样做不符合我更重视的伦理价值,也完全可能以不履行承诺的代价来避免更大的恶,例如柏拉图很爱用的,「如果朋友精神不正常,你还把他的武器还给他吗?」的例子。

64、此处,孔子强烈表达了他对执政官员的极度讽刺,称他们连“言必信,行必果”的小人都不如呀!

65、事实上,从整个《论语》中,孔子关于君子与小人的言论中,尤其是对君子与小人进行的对比性谈论,如:

上一篇:怎么写同学录上的留言精品好句39句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