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简介及概要精品好句80句

admin 59次浏览

最佳答案孟子简介及概要 1、鲁平公将要去拜访孟子,因为他所宠爱的小臣臧仓说了孟子的坏话,而又改变了主意。乐正子把这件事情的经过告诉了孟子。孟子很有感慨地说:“吾之不遇鲁侯,......

孟子简介及概要

1、鲁平公将要去拜访孟子,因为他所宠爱的小臣臧仓说了孟子的坏话,而又改变了主意。乐正子把这件事情的经过告诉了孟子。孟子很有感慨地说:“吾之不遇鲁侯,天也。臧氏之子焉能使予不遇哉?”孟子这时已经六十几岁,便回到老家邹国,不再出游了。

2、由于对象是本科学生,学时也不太多,所以本稿所讲的“先秦儒学”还是比较粗略的。不过,就1999—2000年当时的状况而言,此稿中所讲,比起内地大学哲学系本科的同类课程,在一些方面还是较深入一些,也提出了一些新的看法。如对孔子思想中“好学”的理解和关注,后来我曾以此稿为基础写出论文加以讨论;又如孔子部分较多考虑到儒学与德性伦理学的比较,后来我也曾以此稿为基础专门著文论述。其中对于荀子的讲法也为我后来做荀子的研究准备了基础。尤其是,这门课程已列入了1998年刚刚问世的《郭店楚墓竹简》的相关内容。所以,虽然此课是本科教学,但讲授这门课程,对加深我自己有关先秦儒学的理解和思考,也是有益的。因此我不避浅陋,把这部讲稿呈给学习先秦儒学的读者,盼望得到读者的指正。

3、孟子的出生之时距孔子之死(公元前479年)大约百年左右,活动年代约在公元前372年至前289年。他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裔。孟孙氏衰微后,

4、1950年生,祖籍上海。台湾大学哲学系硕士,美国耶鲁大学哲学博士,师从哲学大师方东美先生。曾任台湾大学哲学系主任兼哲学研究所所长,比利时鲁汶大学与荷兰莱顿大学讲座教授,现任逢其原书院院长。

5、《孟子》一书不仅是儒家的重要学术著作,也是我国古代极富特色的散文专集。其文气势充沛,感情洋溢,逻辑严密;既滔滔雄辩,又从容不迫。用形象化的事物与语言,说明了复杂的道理。对后世散文家韩愈,柳宗元,苏轼等影响很大。

6、孟子的教育思想,也是孔子“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的教育思想的继承和发挥。他们都把全民教育当作实行仁政的手段和目的。一方面,主张“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滕文公章句上)加强学校教育;另一方面,要求当政者要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离娄章句上)以榜样的力量,教化百姓。教化的目的,就是要百姓“明人伦”,以建立一个“人伦明于上,小民亲于下”(滕文公章句上)的和谐融洽的有人伦秩序的理想社会。(孟子简介及概要)。

7、但孔子讲的学不止于此,这也需要注意。如孔子讲的学诗、学礼,其中学诗固是学文,学礼就既是学礼之文献,又包含着对礼的实践了解,而学道就包括学习道德的意思了,在这方面孔子确有广泛的学习观念。

8、《孟子》是记载孟子及其学生言行的一部书。《孟子》一书共七篇,是战国时期孟子的言论汇编,记录了孟子与其他各家思想的争辩,对弟子的言传身教,游说诸侯等内容,由孟子及其弟子(万章等)共同编撰而成。

9、孟子(约前371年-前289年),姬姓孟氏,名轲,字号不详(子舆、子居等字表皆出自伪书,或后人杜撰),战国时期邹国(今山东邹城市)人。

10、作者提到儒家的两个相关概念:“思”与“恕”。“思”即思考,指的是将关注集中于对象,或是通达和反思某人已经了解的知识。作者认为,正是“思”这一过程将人们的关注点集中于认识客体(subject),从而揭示了“仁”的认识源头。“恕”即同情的理解,在《论语》中,“恕”描述的是具有消极意义的行事规则——“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因此,恕可以被理解为对他人情感状态的关切,指的是将自身置于他人立场上考虑问题的能力。从本质上讲,“恕”是一种扩展人先天的同情感的认识能力,并决定了人们按照“仁”的要求去行事。

11、第孟子提出“人皆可以为尧舜”的思想,彰显了人的意义和价值。孟子认为,人有自觉的本心,也就是与生俱来的良知良能,他称之为“善端”:“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只要对此四个“善端”加以培养扩充,就可以使“仁、义、礼、智”四德得以健全和弘扬,从而由凡俗而入圣贤。孟子的这一观点,与《中庸》关于“人若达到‘至诚’境界,就可以帮助天地培育生命,使自己与天地并立为三”的思想一脉相承,而又有新的发挥,它否定了人类只能听天由命的“宿命论”,以及在天地面前悲观、恐惧、无可奈何的情绪,肯定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使人看到了自己的力量和价值,成为人们修身养性,一心向善的不竭动力。

12、孟子主要发挥了“仁”的狭义方面,这主要体现在他所说的四种互不相同的基本德性之中:仁、义、礼、智。在孟子看来,“仁”显然只是四种基本德性之不过似乎仍是其他德性存在的条件,从而在理论上处于优先地位。在孟子这里,狭义的“仁”主要基于“同情心”,也就是面对他人的不幸遭遇而内心受到触动。这种“仁”作为四种基本德性之根源于人的基本情感倾向,是人之天性的体现。

13、仔细体味《论语》中以上三段话,我们就可知,整部《论语》把“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置于全书之首,应非偶然。因为孔子对“学”、对“好学”的重视,确实非同一般。

14、“心”在古人的观念中是思维与感觉合一的器官,这是中国古代独特的“互渗律”思维。[15]“心之官则思”,心不仅是感觉器官,而且因这种“感”而具有“知”的能力。“圣人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耳。故理义之悦我心,犹刍豢之悦我口。”[16]心所感知的对象并非是口腹之欲,而是“悦理义”。但这种认识万物的能力不是直接的,而是凭借耳目口腹等官能。耳目经常被复杂的、相互牵连的外界事物所蒙蔽,而湮没了心的本性,所以心就要有所作为,发挥它能“思”和“悦理义”的督导作用。孟子德育思想的独特之处也在于,在性善论的基础上,认为道德修养教育要直接指向内心,受教育的目的是“存心”[17]。培养并扩充它,才能“求其放心”,即“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18]。欲将可能丢失的天赋秉性仁、义、礼、智善性找回来,要不断地“反动其心”“求放心”,使道德自为,实践人之所以为人的本质。

15、《汉书·艺文志》著录《孟子》十一篇,现存七篇十四卷。总字数三万五千余字,286章。相传另有《孟子外书》四篇,已佚(今本《孟子外书》系明姚士粦伪作)。书中记载有孟子及其弟子的政治、教育、哲学、伦理等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古代考试主要考《四书》《五经》。

16、第《孟子》其书,收有《梁惠王》上下、《公孙丑》上下、《滕文公》上下、《离娄》上下、《万章》上下、《告子》上下、《尽心》上下,共计七篇,约三万五千字。所收文章雄放豪迈,譬喻生动,说理透彻,对唐、宋以后的古文发展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孟子》也是先秦哲学史料的重要宝库,例如,许行、告子等思想家的言说,没有传下来,恰恰是由于孟子的批评,被保存下来,虽然只是一鳞片甲的记录,也成为研究其思想的珍贵史料。

17、3)当面对他人处于危险之中时,上述两种原理就会发挥作用,每个人都会同时产生以上两种情感倾向;

18、与孔子一样,他力图将儒家的政治理论和治国理念转化为具体的国家治理主张,并推行于天下。而当时各个思想家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游说各国诸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孟子开始周游列国,游说于各国君主之间,推行他的政治主张。

19、他还提出了“性善论”,认为“仁、义、礼、智”是人们与生俱来的东西。

20、孟子(372-289B.C.)生于东周战国时代(475-221B.C.)中期,曾受业于子思(孔子之孙)之门人。他博闻强记、好学深思,不仅正确理解孔子思想,还能踵事增华,善加发挥,广泛应用孔子观点于政治、教育、经济、修养与人生目标上,成为当时最卓越的儒家代表。后世推尊其为亚圣,并以“孔孟之道”为儒家的主要学说。

21、[23]钱理群.北大清华再争状元就没有希望[N].中国青年报,2012-05-03(03).

22、如果说孔子之前的礼治秩序致力在制度性和整体性的基础上实现人的尊严和需求,春秋末期的“礼乐崩坏”则直接激发思想家对礼治与个体人意义的思考。孔子赋予“克己复礼为仁”新的内涵,着力挖掘行礼过程中人的内心自觉和情感因素。子思学派援此理路发展出从身从心的“”(仁)学[14],为儒家心性学的产生奠定了基础。“仁”学这一全新理论被学界认知,迟至1993年出土的郭店竹简。“仁”,即表示心中思考着自己(的身),用当时的话说,就是克己、修己、成己、慎独的面向,即关注个体人的内在世界。孟子“私淑”子思,全面继承并发展了子思身心合一的新仁学,强调“克己”,关注内心世界的健康问题,重视人的心性修养及精神境界的提升。所以孟子更像一个灵魂工程师,他要培养具有高尚道德境界的人。

23、此段与上例相同,不论哀公所问与季康子所问同时与否,孔子的思想是一贯的。

24、[7]李学勤.荆门郭店楚简中的《子思子》[J].文物天

25、所以,安乐哲说,学的含义是传递文化遗产,学的对象是人类文化(文),是没有问题的。(参看安乐哲,《通过孔子而思》,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45页)

26、孟子说:“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智之实,知斯二者弗去是也;礼之实,节文斯二者是也。”[5]所谓“实”,就是最切近的、主要的内容。体现宗法人伦关系的“五伦”观念广泛根植于人心,实现的主要方式就是通过家庭伦理关系培养仁、义、礼、智等道德规范。[6]孟子主张仁、义、礼、智四德,是继承子思“五行”[7]学说发展而来的。儒家认为,是否具有道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且“人皆可以为尧舜”[8]。仁爱思想源自人心之善端,这种善性是人与生俱来的,人人皆有的。“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9]与四德相对应的,即四种善端: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孟子认为,正是因为有了善端的萌芽生长,仁、义、礼、智等道德修养才成为可能。

27、附录香港中文大学1999—2000年度科目考试

28、孟子说:“亲亲,仁也。”[10]仁作为人的最基本规定,首要的就是亲亲,这只是仁的基本层次。除此之外,仁还有向外推的不同层次,孟子最经典的表述是:“君子之于物也,爱之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11]仁的三个层次是亲亲、仁民、爱物,即对亲人要亲,对民众要仁,对万物要爱。孟子分别以孝悌的“亲亲”、民本的“仁政”、爱护自然万物的“牛山之美”[12]等思想诠释仁的这三个递进层次。这种将爱心由血亲之爱外推至由他人所组成的社会,再扩大到宇宙万物的理路,既遵从人类最基本的自然情感,满足人类最基本的道德需求,又实现人类社会的“大同”理想和自然宇宙万物的和谐共生,具有极大的普世价值。“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13],孟子的“明人伦”接续“大学之道”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思想,并将其进一步向外延伸。人类作为万物之灵,要勇于担当维护人类社会和自然宇宙和谐共生的大任。这与人道主义、生态主义、可持续发展、绿色发展等理念是一致的。这种“天人合一”的大局观和担当意识非常重要,是当前教育必须重点强调的。

29、“爱”如果是爱好,“智”如果与学习有关,则孔子思想中有一个观念很值得注意,那就是“好学”。“好学”绝不是孔子思想中一个普通的概念,我们可以肯定地说,“好学”是孔子思想的一个具有核心意义、基础性的观念。

30、2休谟的同情原理(principlesofsympathy)与人性原理(principlesofhumanity)

31、对教育方法的改进,孟子很推崇“易子而教”的传统教育方法。当他的得意门生公孙丑询问有的君子为何不亲自教育自己的儿子时,孟子回答道:“势不行也。教者必以正;以正不行,继之以怒。继之以怒,则反夷矣。……古者易子而教之,父子之间不责善。

32、[25]徐人忠.孟子对教育理论的贡献[J].东岳论丛,1996(03):80-

33、有一支从鲁迁居到邹,就是孟子的祖先。《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说,孟子“受业子思之门人”;孟子没有讲他的老师的姓名,却是说:“予未得为孔子徒也,子私淑诸人也。”其受业于何人,自汉代以来颇有争议,一是认为师从子思,一是师从子上,一是师从子思之门人。

34、鲁平公将要去拜访孟子,因为他所宠爱的小臣臧仓说了孟子的坏话,而又改变了主意。乐正子把这件事情的经过告诉了孟子。孟子很有感慨地说:“吾之不遇鲁侯,天也。臧氏之子焉能使予不遇哉?”孟子这时已经六十几岁,便回到老家邹国,不再出游了。

35、学要博学,博学的对象是文,即文献典籍,子路的辩解“何必读书,然后为学”也证明孔子所讲的学,多是指读书学文而言。

36、孟宪威院长详细介绍了孟子书院的缘起及未来发展理念。他首先感谢枕戈为他和杜钢建教授结缘而搭建了桥梁,让他知道湖南有个大陆新儒家的首倡者,而且是具有圣贤气象的大儒。2017年3月份,孟宪威参加了杜教授在杜甫书院举行的“姓氏起源”读书会,第一次了解到杜教授提出的“百家书院、千家祠堂、万家族谱”的文化工程。作为孟子的后代,他觉得自己应当义不容辞发扬光大自己祖先孟子的思想,把孟子这一脉的血缘族谱文化通过书院传承下去,于是发愿在湖南创办孟子书院。

37、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38、这是一个“士”的形象,这里的“好学”指忠信敬义而言。

39、另一个例子是,鲁哀公与孔子谈论,问及孔门弟子,孔子说:

40、孟子(约前371年-前289年),姬姓孟氏,名轲,字号不详(子舆、子居等字表皆出自伪书,或后人杜撰),战国时期邹国(今山东邹城市)人。

41、但考诸《孟子》,孟轲所见时君如梁惠王、梁襄王、齐宣王、邹穆公、滕文公、鲁平公等皆称谥号,恐非孟子自作时所为也;又记孟子弟子乐正子、公都子、屋卢子皆以“子”称,也断非孟子之所为,其编定者极可能是孟子的弟子。成书大约在战国中期。

42、3)同情的倾向就表现为对“孺子”的关心,每个人理当拥有这种情感;

43、孟子宣扬仁政,最早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被韩愈列为先秦儒家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元朝追封为亚圣。

44、本文将阐述孟子与休谟的道德心理与我们称其为“道德社会”的内容,并提出三项观点。其我们揭示了孟子与休谟之间在道德人性论的主要心理源头上有强烈的相似之处。其我们表明了两人在道德人性论的主要社会源头上也有强烈的相似之处。其我们认为孟子与休谟在有关道德人性论的主要认识来源上有一定的相似之处。我们认为,通过揭示上述诸多相似之处,未来还需要研究儒学与休谟的道德哲学之间概念上的联系,包括二者在道德哲学,特别是仁慈之为道德的心理与社会源头方面的联系。

45、第他有坚定的立场,以追随及发挥孔子思想为职志。孔子的一贯之道是“仁”,孟子则具体描述“仁政”的作为,如“仁政必自经界始”,就肯定了农业社会须以划定田界,使百姓安居乐业为基础。孔子推崇古代圣人,孟子则区分四种圣人(圣之清者、和者、任者、时者),使人人皆有可能达成此一目标。

46、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对后世中国文化的影响全面而巨大。孟子及其门人著有《孟子》一书。

47、但考诸《孟子》,孟轲所见时君如梁惠王、梁襄王、齐宣王、邹穆公、滕文公、鲁平公等皆称谥号,恐非孟子自作时所为也;又记孟子弟子乐正子、公都子、屋卢子皆以“子”称,也断非孟子之所为,其编定者极可能是孟子的弟子。成书大约在战国中期。

48、百家书院主委刘宁益先生,概要阐述了中国书院的发展历史,书院兴于唐,盛于宋,衰于清末民国。从2013年以来,习近平主席多次在不同场合发表了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讲话,力推民族文化的重建,提升文化自信,书院建设恰逢其时。而社会经济从高速发展到逐渐减缓之后,人们对财富的渴求也随之降温了,只有文化才能满足人们内心的空虚,才是人心安定的基石,读书、听讲座己经成为人们文化生活的一部分。文化品味己成为精英人士的身份象征,书院在社区的兴起,则让精英人土在家门口就能得到文化熏陶、文化涵养。百家书院的发展是历史的产物,他祝愿孟子书院在探索中奋勇前行,在发展中不断壮大!

49、又如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在这里的学,明显是指学习的过程,更限定地说,是对书籍传达的历史文化、典仪知识的学习。故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雍也》)

50、孟子一贯以孔子的正统的继承者自居,他的教育贡献也是无与伦比的。他不仅授徒讲学,培养出了乐正子、公孙丑、万章等优秀的学生,还与弟子一起著书立说,著《孟子》七篇,留给后世。犹如绵绵春雨,普降于漫漫的历史文化中。

51、然而,尽管一定程度和范围的偏倚性是自然且值得肯定的,但凡事过犹不及。这就与孟子的主张类似:人所持有的关切应当既偏倚又广泛。尽管人们天生偏爱其亲友,但至少出于“仁”的考虑,可以而且应当扩展其考虑,以超越狭隘的偏倚性范畴。因此在休谟看来,一个拥有完美德性的高贵的人,是一个以公平和善意对待每一个与之相遇的人。

52、孟子是战国时期著名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地位仅次于孔子,与孔子并称“孔孟”。

53、[18]邬智,刘良华,孙侠.孟子的“明心论”与荀子的“博学论”的比较[J].西南大学学报(社科版),2010(04):1

54、孟子看得很清楚,滕国的自身都难保,根本谈不上实行他的政治主张。他在梁惠王后元十五年(公元前320年),离开滕国到了魏国。这时,孟子已经五十三岁。

55、孟子的“易子而教”思想也是传承了孔子“因材施教”的主张,设立学校,进行全民教育。

56、“孟子长于譬喻”(赵岐《孟子章句·题辞》),《孟子》在论辩中常用比喻,把抽象的道理用具体生动的形象表现出来。《孟子》中的比喻,大多浅近简短而贴切深刻,如对梁惠王“民不加多”之问,以战为喻;对梁襄王“孰能一之”之问,以苗为喻;对齐宣王“不为”与“不能”之问,以“挟太山以超北海”及“为长者折枝”为喻等。再如,“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梁惠王上》),生动形象地揭示出欲以霸道达到“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的目的,是多么荒唐可笑。

57、BritishJournalfortheHistoryofPhilosophy,28(4),pp.693-713

58、在孔门中,对“学”是有不同的看法的。这大体上是因为学生性向资质各不相同所造成的。如子路即似不好学:

59、孟子53岁时来到了魏国,惠王见到孟子就问:“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最反对国君言利,所以回答说:“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后来魏国齐国发生了战争,后来梁惠王就去世了,他的儿子梁襄王嗣位,孟子不喜欢梁襄王,于是离开了魏国。

60、孟子自幼受益于孟母的“三迁之教”,这一言传身教深刻影响孟子的环境教育思想。《滕文公下》记载了“一傅众咻”[26]的典故:楚人想学齐语,而身边的楚人都是讲楚语,这使得学习效果事倍功半;但如果把学习者直接带到齐国,齐语的习得自然是事半功倍。这就突出环境的重要性,说明教学和个人教育的培养必须充分考虑环境,这就是所谓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当前,全国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在努力创设、倡导和谐的社会风气和人文环境。不良环境对人潜移默化的影响还在于极易导致人“放其心而不知求”,即丧失善良的本心。孟子接着例举当地少年子弟丰年多半懒惰,灾年多半强暴的现象,指出这并非他们天生的本性有什么差异,而在于环境变化对心志造成不良影响,导致他们丧失善良的本心。

61、孟子于公元前318年再度来到了齐国,孟子受到了齐宣王的礼遇,但是齐宣王只是尊重孟子的德行,并不打算实施他的政治措施,孟子再度离开了齐国。

62、流传至今的《孟子》,即赵岐所说的内篇。全书虽非孟子手笔,但为孟子弟子所记,皆为孟子言行无疑。从书中看出孟子有如下一些言论和思想:在人性方面,主张性善论。以为人生来就具备仁、义、礼、智四种品德。人可以通过内省去保持和扩充它,否则将会丧失这些善的品质。

63、当时各诸侯互争雄长,对知名学者十分礼遇。孟子曾周游齐、魏等大国,“后车数十乘,从者数百人”。这些国君所求的是富国强兵之策,因此受重用的是像商鞅、吴起、孙膑、田忌之类的兵法家与纵横家。至于孟子,则依然谨守尧舜爱民之教与孔子修己安人的理想,反对战争与苛政,以致难以说服大国君臣。他年老时回归家乡邹国,与学生一起编订自己的著作《孟子》,传诸后世。

64、孟子,名轲,字子舆,邹国(现山东省邹城市)人,有人认为邹国是鲁国的附属国,也有人说孟子是鲁国人。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的主要代表之是儒家的思想主义流派。在政治上主张法先王、行仁政;在学说上推崇孔子,反对杨朱、墨翟。

65、  政治上,孟子主张法先王、行仁政;学说上,他推崇孔子,反对杨朱、墨翟。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思想,但较之孔子的思想,他又加入自己对儒术的理解。他主张仁政,提出“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游历于齐、宋、滕、魏、鲁等诸国,希望效法孔子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前后历时二十多年。但孟子的仁政学说被认为是“迂远而阔于事情”,而没有得到实行。最后他退居讲学,和他的学生一起,“序《诗》《书》,述仲尼(即孔子)之意,作《孟子》七篇”。(1)

66、《孟子》一书不仅是儒家的重要学术著作,也是我国古代极富特色的散文专集。其文气势充沛,感情洋溢,逻辑严密;既滔滔雄辩,又从容不迫。用形象化的事物与语言,说明了复杂的道理。对后世散文家韩愈,柳宗元,苏轼等影响很大。

67、最后,让我再次向三联书店,向舒炜先生、冯金红女士,表示最诚挚的感谢;在整理讲稿的过程中还得到了凯风公益基金会的帮助,亦谨此致谢。

68、大同思想网总编枕戈作了主题演讲。他首先祝贺孟宪威院长心想事成,在短短不到2个月,不但自己快速扎根到湖南这片热土,还神速地创办了孟子书院。枕戈说:“当我走进孟子书院时,看到前面是孟圣人的像、孟氏列祖列宗的牌位,左边墙上挂着艾叶,右边墙上摆着各种典籍,整个房子古色古香,感觉到,这才是我们中国人的家园呀。”他称赞孟子书院是“他见过的最温馨最精致的书院”,这类书院可称作“家庭书院”,有着家的温馨。道不远人,道在人间,道在生活中,把书院建在社区,建在家庭里,也许这更符合杜钢建教授发起“百家书院”的初衷。而古代的书院也大多是读书和生活结合的空间。

69、《孟子》有七篇十四卷传世:《梁惠王》上、下;《公孙丑》上、下;《滕文公》上、下;《离娄》上、下;《万章》上、下;《告子》上、下;《尽心》上、下。

70、关于大同思想网:大同思想网是由大陆新儒家代表、湖南大学法学院原院长杜钢建、青年学者枕戈、天地人律师事务所邹红艳律师、岳麓书院唐宏站博士发起,并有学界代表人物郑佳明、卢德之、陈明、秋风、林安梧、黄玉顺、伍继延、杜文忠、韩星、何真临、曾亦、韩秉欣、黄守愚等一大批学者支持的文化学术网,于2012年9月1日在湖南长沙成立。网站以推动中华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实践法治中国为当下目标,弘扬王道文化、中道思想、大同理想,并希冀中华文化的全面复兴。在中华传统文化的复兴大潮中,大同思想网已成为中国独具特色的国学网站之一。

71、战国时期著名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地位仅次于孔子,与孔子并称“孔孟”。宣扬“仁政”,最早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扩展资料:《史记》说孟子有著述七篇传数世,《汉书·艺文志》说有十一篇。东汉末赵岐说孟子有《性善辩》《文说》《孝经》《为政》四篇外书,则十一篇当是在七篇外又加外书四篇。赵岐认为外书四篇内容肤浅,与内篇不合,当是后人所作。

72、在学习“孔孟之道”时,不可忽略一个重要观念,那即是“天”。在孔子看来,他在五十岁时领悟了天命,他也强调君子应该知天命与畏天命。在孟子看来,“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一语,无异于天命的具体实现,而他认为如果天要平治天下,则“当今之世,舍我其谁!”这些语句足以证明儒家对天的深刻信仰。这样的天显然不是后代学者夸张人心的主观愿望即可取而代之的。

73、ISBN: 9787108059734定价:00元

74、陈来,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清华大学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中央文史馆馆员,教育部社科委哲学学部委员,中国哲学史学会会长、中华朱子学会会长。著作多种,除三联书店已出版的“陈来学术论著集”十二种外,还有《东亚儒学九论》《孔夫子与现代世界》《回向传统》《中华文明的核心价值》等。

75、最后,在孟子笔下,展现了他对人性的深刻观察以及他对人生修养的无穷向往。前者即是肯定“人心有四端”,再由“恻隐、羞恶、辞让、是非”这四端,推而至于实现“仁义礼智”这四善。心之四端配合他所揭示的“良知良能”之说,足以使我们相信:人只要真诚,即可感受由内而发的行善要求,使自己主动去实践“人与人之间的适当关系”,进而促成安和乐利的社会。至于人生修养,则孟子从“可欲之谓善”说起,直至最高境界的“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所谓“不可知之”意在肯定人的修养永无止境,可以抵达像神明一般的完美程度。

76、陈来,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清华大学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中央文史馆馆员,教育部社科委哲学学部委员,中国哲学史学会会长、中华朱子学会会长。著作多种,除三联书店已出版的“陈来学术论著集”十二种外,还有《东亚儒学九论》、《孔夫子与现代世界》、《回向传统》、《中华文明的核心价值》等。

77、自古以来,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重视人伦关系的民族,孔子开创的儒家思想也最重视家庭关系和随之扩展的社会人际关系。儒家思想最鲜明的特征就是“内圣外王”,其核心价值是道德伦理,即人伦规范的确立、生命伦理意义的揭示和根源于人心内在德性的实现。“立爱自亲始”,儒家伦理道德的起点是人伦道德,即孔子所说的“君臣父子”,孟子也说:“尧舜之道,孝悌而已矣”[3]。在此基础上,孟子顺应社会发展和人性人情的必然要求,将之扩展为父子、夫妇、兄弟、君臣、朋友,这五种关系被称为“五伦”。“五伦”也称“人伦”,涵盖最基本的人际交往关系,前三者是家庭伦理关系,后两者是社会伦理关系。“人伦”概念,首先源自孟子的“圣人有忧之,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4]。孟子明确提出“人伦”包含君仁臣忠、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正妇顺、朋友有信。无论古今,人伦常情都是维系家庭乃至社会的“筋脉”,它是整个社会道德体系的起点,是实现良好规范和社会风尚的根本保障。

78、正因如此,本文认为休谟提出了与孟子类似的主张,即认为人类都拥有一项心理机制,正是这项机制使人可以进入他人的情绪中,并代表他人采取行动。休谟认为,这项机制就是“同情原理”。正是通过同情原理,人们才得以进入与自身截然不同的情感世界中。

79、不过休谟也意识到,尽管同情原理是仁慈行事的动机,但这项原理也可能会失效。因为仁慈的动机源于任何强烈的“同情感”,而较弱的“同情感”却可能滋生仇恨、蔑视等情感动机。这就意味着,同情感的程度不同,人们的心理状态也就不同。而且,仁慈行事的动机并非都来自强烈的同情感,特别是某人为了自己的家人朋友而产生的仁慈行事的动机,仅诉诸同情定律是不足够的。这就提出了另一个原理,即“人性原理”。同情原理与人性原理相结合,可以解释人们与他人共情,并为了他人考虑的原因。而且正如前文所说,人性原理也有助于解释人们何以发展出人类美德。

上一篇:恍然大悟造句子短句精品好句68句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