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答案托尔斯泰是什么国的人 1、托尔斯泰与中国先哲在时间和空间上,无疑都是相当遥远的,但他三次写信给好友,说自己“良好的精神状态是阅读了孔子和老子著作的缘故”,他把东西方......
托尔斯泰是什么国的人
1、托尔斯泰与中国先哲在时间和空间上,无疑都是相当遥远的,但他三次写信给好友,说自己“良好的精神状态是阅读了孔子和老子著作的缘故”,他把东西方文明的智慧用笔墨汇入一部部不朽的作品中,令中俄两国人民敬佩不已。
2、托尔斯泰在小说中对人性进行了大量的思考,从这些思考中可以看到托尔斯泰精神世界最真实的一面,托尔斯泰对人性的思考主要由俄罗斯当时的历史和现实激发的。
3、《世界的中国观:近两千年来世界对中国的认识史纲(修订本)》,忻剑飞/著,商务印书馆,2022年10月版
4、所以,在他创作的小说《克莱采奏鸣曲》中,主人公的妻子正是在这种物欲横流的社会里迷失了方向,在伦理和婚姻的约束中渐渐叛逃现实。不管托尔斯泰创作的主观目的如何,这本小说带来的冲击是巨大的。他从另外一个曾面解构了婚姻、道德和人性。
5、看到这些情况,马克·吐温表示了极大的愤慨,他先引录了由《纽约太阳报》记者钱伯兰从北京发回的这条消息,并在上述大多数文字下面加了着重号,然后连夜挥笔疾书:“天缘凑巧,所有这些好消息我们都是在圣诞节前夕收到的,恰好可以让我们怀着兴高采烈的心情好好地过一个圣诞节。我们的精神振奋起来,我们还发现自己甚至于可以开开玩笑:银两我赢,人头你输。”
6、其次是由于巴尔扎克本人思想和实践之间的内在矛盾。诚如傅雷先生指出的:“归根结蒂他(巴尔扎克)是一个天才的社会解剖家,同时是一个与时代进程背道而驰的思想家。”(《傅雷译文集》(第6卷),安徽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464页。)巴尔扎克的自白更突出地表现了他在政治上的保守主义,他说:“我在两种永恒真理的照耀之下写作,即宗教和君主制,当前发生的种种事故都在强调这二者的必要。凡是有良知的作家都应该把我们的国家引导到这两条大道上去。”还好,历史并没有按照巴尔扎克的上述愿望走向宗教和君主专制,巴尔扎克自己也在实践中违反了自己的政治宣言,正是这样,才使其成为光彩照人的世界级文化巨星。
7、忍的伦理哲学。托尔斯泰自称“虽于中国伦理哲学未敢谓悉其精蕴,然研究有年,知之颇审”。他觉得中国伦理哲学的精义在于一个“忍”字,这正合于他的“不抵抗”理论。他说过:“余观中国人而信人民之美不在强有,不在杀人,而在乎能忍,虽有怒之辱之,损害之者乎,其能忍如故。宁人负我,毋我负人,中国人其有焉。是余之所谓中国人之功也。”
8、在巴尔扎克居住的巴黎卡西尼街一号楼下,住着一位画家奥克斯特·波尔热。两人是一对好朋友。巴尔扎克把专写动人友谊的短篇小说《无神论者作弥撒》题赠给波尔热,波尔热借给生活拮据的巴尔扎克一笔不小的款子。尔后,波尔热到中国旅行写生去了。一年后,他回到法国,需要钱用,但巴尔扎克却还不起这笔债。于是,巴尔扎克决定“以文抵债”,专作一文,向公众推荐波尔热的写生画。这就是《中国与中国人》一文的诞生之由。然而,巴尔扎克并没有把该文作为一篇应景之作,而是以此为机会,调动了他长期以来对中国文化的感情积累和知识积累,作了一篇洋洋数万言的论文式的中国研究,成为《人间喜剧》之外的作品中篇幅最大的一部。
9、可见,所谓“美国精神”——梅子明之类传教士鼓吹的那种精神——无非是侵略和掠夺的代名词。马克·吐温第三步说明的是他对中国人民的估量,他认为,中国人民是“坐在黑暗中的人们”,而且是“坐在黑暗中的我们的弟兄们”;然而,由于基督教传教士们的贪婪,“太急于把在赌台上出现的每一个赌注都给赢来”,因此,中国人民已开始注意到了传教士的这一动机,并且也本能地对此感到恐慌,开始怀疑,“不仅如此,他们已经开始仔细琢磨它了”。
10、作为一个现实主义大师,巴尔扎克这些中国知识的基础,当然与他本人直接有关,他曾亲自经营过印刷所和铸字社,他收藏有大量古董,其中包括得自中国清朝官员手中的两个古瓷花瓶。他的住处活像“邦斯舅舅”的“古董楼”。
11、一年后的一天,国王审阅收支账目,注意到看管那个犯人的费用开支并不小。要派专人看守,还要管犯人的饭,一年就是六百多法郎。最糟糕的是,这家伙正年轻力壮,也许还能活上五十年呢。这样一算,问题就严重了,这可不行。国王召见了各位大臣,对他们说:"你们总得想个省钱的办法来处置这个流氓才好,现在这个办法太费钱了。"大臣们商量来商量去,最后,有一位说:"诸位,依愚之见,我们得撤掉那名看守。"另一位大臣反驳:"这样一来,这家伙会跑掉的。"第一位说:"那就让他跑掉好啦,这该死的!"
12、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1828年9月9日-1910年11月20日),19世纪中期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思想家,哲学家,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
13、另一方面,欧洲的启蒙精神亦深深影响着俄罗斯,这很大程度上动摇了俄罗斯传统信仰的根基,启蒙精神对托尔斯泰的影响亦是显著的,这使得托尔斯泰对东正教基本的教义体系产生怀疑,他不会像一般教徒一样思考信仰问题。
14、1855年,他在达塞瓦斯托波尔英勇作战。枪林弹雨中,他开始写《青年》。经历了越多的世故,他的博爱之心越发坚定不移。他对那些嘴里大谈仁义道德,却对生活堕落的艺术家极度反感。为了更好地投身文学,1856年,托尔斯泰辞去了军职。他将工作方向再次投向了民众。1860年,他心爱的哥哥尼古拉因肺病去世,对他打击极大,几乎动摇他对善和生活的信仰。然而,在这摸爬滚打的探索时期,婚姻的美满让托尔斯泰再次享受到了多年未有的和平与安宁。
15、马克·吐温对美国基督教士梅子明(WilliamScottAment,1851-1909年)在中国的恶行和丑行的公开揭露,正是这一世纪之交的“祝词”的一个绝好注脚。1900年,中国义和团运动爆发,不久被镇压下去,出现了八国联军扫荡京华的暴行。作为西方文化力东渐的主要代表的传教士们在这一事件中,公然脱去道袍,穿上军装,拿起毛瑟枪,为外国侵略军充当翻译官、向导、情报官、参谋和连队长,实践了美国传教士李佳白的“抢劫是一种最高尚的伦理学”的强盗理论。
16、1854~1855年参加克里米亚战争。1855年11月到彼得堡进入文学界。 1857年托尔斯泰出国,看到资本主义社会重重矛盾,但找不到消灭社会罪恶的途径。
17、他早年醉心于象征派诗歌,1907年出版《抒情集》。在第二部诗集《蓝色河流后面》(1911)之后转向现实主义小说的创作,出版过中篇小说集《伏尔加河左岸》(1911)和长篇小说《跛老爷》(1912)等。
18、1854~1855年参加克里米亚战争。1855年11月到彼得堡进入文学界。 1857年托尔斯泰出国,看到资本主义社会重重矛盾,但找不到消灭社会罪恶的途径。
19、安东·巴甫洛维奇·契诃夫 (1860年-1904年),俄罗斯世界级短篇小说巨匠,杰出的剧作家,俄罗斯19世纪末期最后一位批判现实主义艺术大师,与法国作家莫泊桑和美国作家欧·亨利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家”。
20、据说,当时沙皇尼古拉二世接见了索菲娅·别尔斯之后,随即立刻同意解禁此书,并且对索菲娅·别尔斯给予了高度评价。
21、在托尔斯泰艺术创作的巅峰,《复活》出现了,对世界的爱和憎恨交织在了一起。最终,人道主义战胜了托尔斯泰矛盾的一切。许多人都认为,在托尔斯泰的思想体系中,评断事物的唯一标准就是“道德”,即爱心、真诚和善良。尽管这份大爱有些封闭,受到停滞落后的俄国乡村生活的局限,但他英雄的气概值得敬佩。不盲从,不随波逐流,使托尔斯泰可安享一生富贵的生命,为了实现自我价值,在“痛苦”中生活。为了心底那份大爱,坚守到底。
22、托尔斯泰也是一位中国和中国文化的欣赏者。他曾说过:“我对中国人民的气质和中国人民的生活方式永远怀着深厚的敬意。”特别是到了晚年,当他认识到自己所处阶级的没落,看到了俄罗斯帝国的颓败,他试图寻找精神得以皈依归宿的文化家园;故而,他特别倾心于中国人民的淳朴思想和中国文化的古雅脱俗。托尔斯泰一再地表达对中国古代圣哲景之仰之的感情。
23、他在《论孔子的著作》一文中写道:“中国人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中国人是世界上最爱好和平的民族,他们不想占有别人的东西,他们也不好战……”由此可见,托尔斯泰从对儒学经典的研读中,产生了对中国多么美好的印象!从19世纪八十年代起,托尔斯泰不断从孔子、老子的思想中感悟中国智慧,这给他带来了巨大的精神慰藉和对人类未来的企盼和憧憬。
24、作者: (俄)列夫·托尔斯泰 出版社: 上海文艺出版社原作名: Annakarenina译者: 草婴
25、 本书从源头上把握中西文明交流互鉴的历史原点和递嬗逻辑,熔铸成一个完整的世界的中国观的源流、演变的世界历史图景,最后的结论传颂一时,即“我们即世界”。本书不仅为当前世界主义和全球文化进一步发展的合理性和必要性提供了确证,更为中国应以何种视角和姿态迈向世界、参与全球事务提供了值得借鉴的经验和方法。
26、别尔斯此行的目的,其实是为了丈夫的一本书来求情,这本书,知道的人不多,因为当时托尔斯泰给这本书定价极高,高到了普通人难以承受的地步。但是它的内容却相当劲爆,这本书就是《克莱采奏鸣曲》。
27、阿列克谢·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Alexei Nikolayevich Tolstoy,1882年12月29日—1945年2月23日),苏联萨马拉人,现在的俄罗斯人。著名的作家。
28、托尔斯泰认为,根本不存在什么进化迟缓的“中国病”,相反较之欧洲的竞争、日本的武化,“中国且胜于彼等什佰千万也“。世人应共同注重的事情是“精神之发达”,而不当注意于机械。因为精神亡,机械反过来会伤害自己。而精神之中,重在真自由,“所谓真自由者,人民之生活无须乎政府,无人为其所制,人民之所服从者,惟有最高无上之道德而已”。
29、高尔基的作品从20世纪初开始陆续被介绍到中国,许多小说、剧本和论著都不仅有了中译本,而且还被编选成单卷、多卷的《高尔基文集》出版。高尔基充满革命激情和革命乐观主义的作品,为中国广大读者所喜爱,教育和鼓舞了人民为消灭剥削制度和建设新社会而斗争。他的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观点,对中国五四以后新文学的发展有重要影响。
30、作者: (俄)列夫·托尔斯泰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译者: 草婴
31、而对于为什么封禁此书,坊间猜测这是因为这本书触及到了当时沙皇俄国封建势力,对于当时时政颇有讽刺和不满,引起了上层人的警觉。但是你仔细往下推敲,却发现事情也许没那么简单。
32、即便是今天,我们拿到这本书进行翻阅的时候,里面的内容也是很颠覆我们三观的。简单的以沙皇统治的腐朽和对于文学艺术言论自由的限制,来指责当权者,作为这一行为的解释,是站不住脚的。
33、如果说,18世纪的伏尔泰等文豪是在借东方文化之矢,射当时法国社会之“的”的话,那么19世纪的巴尔扎克就可能是想用东方宗教和君主专制之石,以补西方资本主义社会之“天”。事实上,在巴尔扎克的生活中和思想里确实存在着这种令人遗憾的东西,据说,他常常当着众多嘉宾的面,小心翼翼地拿出并打开包封得极其谨慎的中国红茶,在介绍了这些红茶的品级高贵之后,又开始编造这些红茶的不平凡的神话般的来历,即如何从清朝皇帝之手转入俄国沙皇之手,又如何由俄国沙皇赐予他,对东方专制君主的推崇之情溢于言表。联系到他与他的家族两改姓名,以至在他的姓名中平添出一个象征法国贵族的“德”(de)字来,这样,我们对巴尔扎克欣赏中国文化传统的负面,就不会觉得十分奇怪了。
34、代表作品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也创作了大量的童话,是大多数人所崇拜的对象。他的作品描写了俄国革命时的人民的顽强抗争,因此被称为“俄国十月革命的镜子”。扩展资料托尔斯泰出生于贵族家庭,1844年入喀山大学,1847年退学回故乡在自己领地上作改革农奴制的尝试。1851~1854年在高加索军队中服役并开始写作。1854~1855年参加克里米亚战争。1855年11月到彼得堡进入文学界。
35、“水满则溢,月盈则亏”,这个世界从来只有更美,而没有最美。而最靠近完美的一刻,就是最容易走向相反的时刻。
36、1857年托尔斯泰出国,看到资本主义社会重重矛盾,但找不到消灭社会罪恶的途径,只好呼吁人们按照“永恒的宗教真理”生活。1860~1861年,为考察欧洲教育,托尔斯泰再度出国,结识赫尔岑,听狄更斯演讲,会见普鲁东。1863~1869年托尔斯泰创作了长篇历史小说《战争与和平》。
37、1828年,俄罗斯帝国在改革和镇压、现代化和传统之间,来回摇摆,就在这一年,托尔斯泰出生了。
38、为什么这些对俄国恨之入骨的文艺家,却在他们认为腐朽的俄国身上,开出了繁盛的文艺花朵?
39、身在19世纪的“欧洲中心论”的氛围下,对于中国和中国文化,却仍表现出18世纪思想文化巨人那样的热忱的世界级文化人物并非罕见,在法国就可以举出雨果(VictorHugo,1802-1885年)、巴尔扎克(HonorédeBalzac,1799-1850年)等。但两人颇有不同:政治上的激进主义者和艺术上的浪漫主义者雨果,在热爱中国文化的同时,也尖锐地批评中国文化,把中国文化的弱点比喻为“保存胎儿的酒精瓶”便是极著名的一说;而政治上的保守主义者和艺术上的现实主义者巴尔扎克,却基本上是中国文化的欣赏者,他也研究中国文化,不过那是一种“中国迷”式的研究。
40、托尔斯泰认为,中国将领导着东方民族,在人类生活正发生重大转折的时代起巨大的作用。
41、19世纪70至80年代之交,托尔斯泰以《战争与和平》的法译本出版获得国际上第一流作家的声誉,成为当时欧美的“俄国热”的主要对象。80至90年代法、英等国最早论述他的评论家,都承认他的现实主义创作对自己国家文学的振兴作用。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成长的进步作家法朗士、罗曼·罗兰、德莱塞、萧伯纳以及其他欧美作家和亚洲作家都受到他的熏陶。
42、他在给朋友的信里说:“我坐在家里,发着高烧,得了严重感冒。第二天读孔子,很难想象,这是多么不同寻常的道德高峰。看到这一学说有时竟达到基督学说的高度,你会感到快慰。”我们要知道,托尔斯泰可是一位虔诚的基督徒。
43、所以,在临死前,托尔斯泰至死都不想再看到索菲娅·别尔斯一眼。
44、孔子的什么思想触动了托尔斯泰呢?托尔斯泰毕生主张的“道德上的自我完善”、“博爱”和“不以暴力抗恶”等理念,既来自世界三大宗教文化,同时又与他钟情的孔老学说息息相通。
45、当时封禁这本书的,可不止沙皇俄国,远在西边的美国也禁止民众邮购刊载这本小说的报纸,甚至后来成为美国总统的西奥多 罗斯福看过了列夫托尔斯泰的这本书后,认为托尔斯泰是一位变态人士。
46、人类生活的改革论。托尔斯泰清楚地看到了“方今之世为改革时代,人类生活当起一大变化”。他把改革看作是当时世界的主潮,又把改革的宗旨定在人类生活的进步,所谓“余以为国家改革,当从国民性质中自然生出,自成一特色,虽与别国形式上绝无一相似之处,无害也”。这无疑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托尔斯泰却把无政府的最高道德、以农业为本的社会状态、东方文明的范型和模式等作为改革的理想境界。他的改革论可以表述为重精神的改革论、重农业的改革论、重东方的改革论,诸论都与推崇中国文明有关。
47、1883年冬季的一天,托尔斯泰得了重感冒,虚弱不堪。这时候,他突然想起朋友送来的孔子的一些书,他还说要认真读一读呢,却一直没来得及看。正巧利用这次闲暇机会,托尔斯泰拖着虚弱的身体读了起来。这一读,令他精神振奋不已。
48、但是,托尔斯泰也并没有完全走向欧洲的个人主义的启蒙立场,所以,他对人性的思考常常游离于二者之间,有时像一个教徒,有时像一个人本主义者。
49、1901年入彼得堡工学院,后中途离校,投身文学创作。在象征主义影响下开始文学创作。
50、从此之后,托尔斯泰与孔子结下了不解之缘。在1884年的日记中,他多处记述了研读孔子及其学说的情况,表示“应该使这一学说成为公共财富”。也是在这一年里,托尔斯泰写出了两篇著名论文《论孔子的著作》和《论<大学>》。
51、另一方面,欧洲的启蒙精神亦深深影响着俄罗斯,这很大程度上动摇了俄罗斯传统信仰的根基,启蒙精神对托尔斯泰的影响亦是显著的,这使得托尔斯泰对东正教基本的教义体系产生怀疑,他不会像一般教徒一样思考信仰问题。
52、在1900年圣诞节前夕,在美国《纽约太阳报》上发布的一条消息中,透露了美国公理会差会部以梅子明为代表的来华传教士的丑行:“他不论走到哪里,都要强迫中国人赔款……他已为每一个被害教徒索取三百两银子,并强迫对所有被损毁的教徒财产给予全部赔偿,他还征收了相当于赔款十三倍的罚金,这笔钱将用来传播福音。”梅子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还说:“我断然否认传教士有复仇的念头,否认传教士曾普遍地参加抢劫,或自从被围以来做过不是环境所要求做的任何事情。我要批评美国人,美国人的软手并不比德国人的铁拳好。如果你用软手同中国人打交道,他就会加以利用。”
53、她是一个贤内助、一个养育了13个孩子的母亲,也是他一生纠缠不清罪人和爱人,托尔斯泰的爱恨,在索菲娅·别尔斯身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她是未来新生的希望,又是令人厌恶的过去。
54、马克·吐温以《给坐在黑暗中的人》为题,揭露所谓“美国精神”,“把文明之福推广到坐在黑暗中的我们的弟兄们,总的说来,向来都是个很赚钱的好买卖,要是认真地加以经营,还可以再挤点油水呢。”不仅揭露西方的丑恶,而且向东方传达同情之心,兄弟般的期待和预祝。
55、托尔斯泰对中国文化的热烈推崇,曾经相当强烈地激励过当年的一批中国人,但是他们中的先进分子,很快对托尔斯泰主义的消极无为态度感到失望。诚如列宁所说,托尔斯泰的思想和理论,表现的是一种“原始农民民主的情绪”。很遗憾,在这种情绪的感染下,中国文化中的消极面被他美化了。和对待巴尔扎克的中国文化欣赏态度有相同之处,我们不得不从民族自尊的低层次情感中走出来。
56、1863~1869年托尔斯泰创作了长篇历史小说《战争与和平》。 1873~1877年他经12次修改,完成其第二部里程碑式巨著《安娜·卡列尼娜》。
57、也就是这一年,法国著名历史学家托克维尔出版了《旧制度与大革命》,对于革命和制度问题做了详细的探讨,而他研究的范本,正是法国大革命。
58、文章一开头,巴尔扎克就充满热情地说:“我从小就在一位亲人身边,受到过这古国文明的熏陶。”在稍提了一下波尔热的画之后,便展开了对中国广泛、生动、细致的介绍。笔触所至,涉及中国的自然景色、风土人情、政治制度、经济状况,等等;思想所至,触及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社会、民俗等多方面的问题。这对于一个从未到过中国,也不通中国文字的人来说,实在难能可贵。当然,其中少不了夹杂一些神秘和传奇色彩,以及主观猜想式的见闻和论断,暴露了作者对中国文化的隔膜(这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在心理和情感上,巴尔扎克对中国文化的热忱和欣赏则是无可怀疑的。
59、显然,这又是一篇马克·吐温式的战斗檄文。马克·吐温第一步揭露了梅子明牧师的真面目,他指出:“梅子明先生为了清算别人的罪行,从贫困的中国农民身上榨取十三倍的罚款,因此让他们、他们的妻子和无辜的孩子们势必慢慢地饿死,而可以把这样获得的杀人代价用于传播福音。他这种搜刮钱财的绝技,并不能使我心里感到意外,他的言行,总的看来,正具体地表现出一种亵渎上帝的态度,其可怕与惊人,真是在这个时代或任何其他时代都是无可比拟的……”但是,梅子明还仅仅是代表所谓“美国精神”的“最适当的人选”。
60、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1828年9月9日-1910年11月20日),19世纪中期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思想家,哲学家,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
61、尼古拉二世竭力发展国内资本主义、发展经济,但是经济发展初期所带来的贫富社会分化和阶层对立又让很多问题凸显,而托尔斯泰则紧紧抓住这一点不放,在他笔下,资产阶级的崛起可能没有什么,但是这一对立和不稳定的社会结构可能回带来巨大隐患。
62、托尔斯泰在小说中对人性进行了大量的思考,从这些思考中可以看到托尔斯泰精神世界最真实的一面,托尔斯泰对人性的思考主要由俄罗斯当时的历史和现实激发的。
63、对于巴尔扎克和中国文化的关系,从中国人的立场看,向来是令人欣赏和受到赞誉的。这不成问题,因为,文化交流总是具有某种联络感情和融通心理的意义,这种意义是超阶级、超民族和超时代的。巴尔扎克的作品在中国发行量远远超过了法国,而这位世界级的大文豪却又如此欣赏中国文化,这两件事实在都可以成为中法文化交流史上的佳话。但是,如果我们从19世纪特定的环境和巴尔扎克本人特定的文化背景下来看巴尔扎克与中国文化的关系,我们就必然会遇到这样一个问题,即何以巴尔扎克会如此做?
64、不过,谈到巴尔扎克的思想和文化观点,则不能不考虑到他身上这种尖锐的内在矛盾。当巴尔扎克倾心于中国文化之时,除了一个文化巨人对人类的别种文化的真挚感情,除了一个现实主义大师对人类的各种物事的高雅兴味之外,巴尔扎克身上是不是还存在着一种对东方封建主义和专制主义的欣赏态度呢?因为,同样是赞美、欣赏中国文化,时代背景的转换可以使之具有完全不同的性质。
65、中国文化的欣赏、同情、推崇者:伏尔泰、巴尔扎克、马克·吐温、托尔斯泰
66、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俄国作家,1828年9月9日生于亚斯纳亚·波利亚纳的一个名门贵族。托尔斯泰两岁丧母,九岁丧父,自小成了孤儿。兄弟姐妹五人,在热心人的照料下成长。那些人的祈祷和爱心,在托尔斯泰的心中播下了信仰的种子,让他懂得爱是精神上的快乐,要为他人奉献一切。
67、年轻的公爵安德烈为了辉煌与荣耀,在法俄开战的时候,满腔热情地从军出征。但是,事情并不如同他所想象的那么美好。他于一次战役中受了重伤,伤愈后侥幸回到家里时,妻子又不幸难产去世,这给他以巨大的打击,从此他消极处世。在他的好友比埃尔劝导下,他才重拾生活的信心。当俄国卫国战争爆发时,为了民族的尊严,他毅然重返前线。最终为国捐躯,展现了俄国人不屈的民族意志……
68、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普希金(1799年—1837年),现代标准俄语的创始人,现代俄国文学的创始人,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19世纪俄罗斯浪漫主义文学主要代表,被誉为“俄罗斯文学之父”、“俄罗斯诗歌的太阳”,“青铜骑士”。
69、人道的真科学。在托尔斯泰人道主义眼光的观照下,近代世界种种科学的发达,仅仅是一种物质科学的进步,如医学的新发明、医院、摩托车,等等。然而,这些物质上的进步,几乎都是被富人享用去了,平民是没有享受的权利的。所以,它们称不上是真科学。真正的科学应是尊重人道的。托尔斯泰认为:“真科学是孔子、耶稣、佛的科学。这其中,最主要的又是“中国的宗教的智慧——孔子、孟子、老子的著作”;而在这三者中,托尔斯泰又更推崇老子。这是与他最终离家出走、逃向苍天的惊人之举完全合拍的。
70、但是,十九世纪的俄国,又是一个文艺上极度繁荣的时代,那是一个文艺璀璨的时代,柴可夫斯基、托尔斯泰、普希金、陀思妥耶夫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别林斯基、果戈里、契科夫、苏里科夫等人都是活跃在当时俄国文艺界的璀璨巨星。
71、托尔斯泰的艺术魅力,不只在于再现宏观世界,而且还在于刻画微观世界。在世界文学中空前地把握心灵的辩证发展,细致地描写心理在外界影响下的嬗变过程;并且深入人的下意识,把它表现在同意识相互和谐的联系之中。
72、一方面,传统的俄罗斯是宗法社会,东正教决定了人们思想感情的方式,托尔斯泰也深受东正教的影响,不管他的态度是接受抑或是有所保留。
73、以马克·吐温的声望和影响,这样直言不讳、一针见血地点一个美国传教士的名,点借传教以营利者的名,实在不是一桩小事。所以当1901年2月出版的《北美评论》上刊出了这篇文章后,梅子明和美国基督教公理会都感受到了强烈的震动,在当时的美国引起了一场争辩。但是,我们应当注意到,马克·吐温此文以《给坐在黑暗中的人》为题,这就是说,其主旨不仅在揭露西方的丑恶,而且在向东方传达他的同情之心,这种同情心不仅仅是一种善行,一种怜悯,更是一种兄弟般的期待和预祝。
74、在这两封信及其他一些论著中,托尔斯泰表达了如下一些关于中国和中国文化的观点:
75、而如果我们将这一规律比照在俄国革命身上,就能很清楚看到当时俄国矛盾而又非常纠结的一面。
76、你能否做到——胆大而不急躁,迅速而不轻佻,爱动而不粗浮,服从上司而不阿谀奉承,身居职守而不刚愎自用,胜而不骄,喜功而不自炫,自重而不自傲,豪爽而不欺人,刚强而不迂腐,活泼而不轻浮,直爽而不幼稚……
77、他对“清末怪杰”辜鸿铭说:“我对中国人民的生活一直都非常感兴趣,我尝试着去认识那些我能理解的东西,首先是中国宗教智慧,拜读孔子和孟子的书以及对他们的评论。”
78、 怎么办呢?大臣们商量来商量去,成立了一个专门机构,下设一个委员会,下面再设一个小组委员会。他们最后决定,最好是把死刑改为无期徒刑。这样做,既可以显示国王的宽宏大量,又可以节约开支。
79、只好呼吁人们按照“永恒的宗教真理”生活。1860~1861年,为考察欧洲教育,托尔斯泰再度出国,结识赫尔岑,听狄更斯演讲,会见普鲁东。
80、离开大学后,托尔斯泰在故乡度过了几年读书时光后,随哥哥参军入伍。服役期间,他不仅意志和身体得到了锤炼,更在文学世界崭露头角。以自己生活为蓝本的小说《童年》发表后,惊动了俄罗斯文坛。
81、托尔斯泰还说,中国、印度、波斯、土耳其、俄国、日本等东方国民之天职,不独在于获得欧洲文化之精华,更在于表示真正自由的模范于全人类。请注意,他把俄罗斯也列入东方世界,这无疑表明了他对文化区划的观点,当然,也体现了他对自己民族的理想化的期待。在他看来,东方文化对于人民生活的改革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特别是中国,他说过:“自从我知道了有中国人,我就一直是,而且是越来越强烈地被他们所吸引。在形成我们这个地球的生活秩序方面,我对他们有着许多期望。”
82、但最能说明巴尔扎克是一个“中国迷”和“中国通”的事例还不是上面这些,而是他于1842年10月分四次在报纸上连载的《中国与中国人》一文。这篇文章的完成看似偶然,却正是必然。
83、1850年,托尔斯泰对百姓和家园感到失望和厌倦,无法承受沉重的负担。1851年,他便逃亡高加索,投奔当军官的哥哥尼古拉。天朗气清的山区使他重新恢复了对生活的希望。1852年,托尔斯泰的天才之树初次开花结果,《童年》《一个地主的早晨》《袭击》《少年》诞之于世。
84、19世纪的在沙皇政权统治下的俄国,呈现出了一系列非常奇怪、反常的现象:
85、1905年,上海人张庆桐在奉派往俄国学习期间,因与一俄国人合译了当时颇负盛名的《李鸿章》(梁启超著)一书,遂以向俄国的“诗文巨子”托尔斯泰赠书的名义,给托尔斯泰附去了一信。他在信中感慨了一番俄国在彼得大帝之后国事勃兴的历史,称托尔斯泰著作如译至中国,将使中国人“恍然见山斗在北”,“骤生亲仁善命之感情”,并指出在白种人中,对于中国老子“无为之旨”,托尔斯泰是“契之最深”的。是年12月1日,托尔斯泰欣然回信。
86、1884年,在致友人切尔特科夫的一封信中,他写道:“我在悉心钻研中国圣哲,我非常想把这些书所给予我的教益转达给您和所有的人。”他在俄国编辑和出版了一系列关于中国的书,其中包括他亲自翻译的老子《道德经》的节录。此外,托尔斯泰又向俄国读者介绍了极其丰富的中国民间创作——传说、童话、俗话和谚语。人们可以从托尔斯泰的不少作品中看到中国文化的影子,他的许多童话创作,就直接取材于中国古代故事。
87、马克西姆·高尔基(1868年—1936年),前苏联最重要的作家、诗人、评论家、政论家、学者,苏联文学的奠基人。主要作品有《母亲》,“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等。
88、1910年,这个美丽的灵魂,终于得到解脱,结束了长达八十二年的生命之战。他的大爱,也挣脱了最后一根枷锁,永远地照耀着全人类。
89、托尔斯泰指出,在世界范围的改革潮流中,以农为业的人,以农为主的国家,当作别论。在这点上中俄两国情形相同:“窃谓中俄人民皆务农业者,于共同生计上当脱政府之羁绊,别拘形式,今日所谓种种自由信教、自由言论、自由政体、自由选举,皆不足道。”
90、鲁迅对托尔斯泰创作中的现实主义和人民性特别赞赏。茅盾自觉地在其长篇小说创作中借鉴列夫•托尔斯泰的史诗风格。巴金把托尔斯泰看成自己的外国“老师”。周立波的创作也受到托尔斯泰的影响。他写道:“读托尔斯泰,像泛舟明月之下的江流,在乳色的光芒中,你漂浮着,你看见汹涌的社会的潮流,也看见小女儿的私情的小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