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答案佛经金刚经全文完整版 1、“须菩提!若有人以满无量阿僧祗世界七宝持用布施,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发菩提心者,持于此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人演说,其福胜彼。云何为......
佛经金刚经全文完整版
1、“须菩提!若有人以满无量阿僧祗世界七宝持用布施,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发菩提心者,持于此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人演说,其福胜彼。云何为人演说,不取于相,如如不动。何以故?”
2、当我们品尝柑橘之时,我们的念头往往并不在柑橘的冰糖甜中,我们怀恋过去,我们期待未来,而直到我们可以完全地体会柑橘味儿之时,我们才对这一颗猴心有了一点调伏的力量,然后,我们开始领悟到《金刚经》第二分,佛陀在那个场景之中,面对空性第一的须菩提长老开示,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
3、“须菩提!如恒河中所有沙数,如是沙等恒河,于意云何?是诸恒河沙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但诸恒河尚多无数,何况其沙。”“须菩提!我今实言告汝: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宝满尔所恒河沙数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得福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佛告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而此福德胜前福德。”
4、《金刚经》全文约五千多字(鸠摩罗什译本5176字),为佛经般若部总纲,极简又极深远,冗长的往往长篇累牍,简洁的往往意味深长。
5、像这样度化了无量无数无边数不清的众生,而实际上,并没有哪些众生得到了无余涅槃。为什么呢?须菩提啊!因为,假如菩萨还有自我形相的执着,他人形相的执着,一切众生形相的执着,以及寿命相续形相的执着。那么,他就不是真正的菩萨。”
6、须菩提!所以诸位大菩萨只要依照我的教法,不要着相布施就是了!
7、六经注我,我注六经,也即是说,你从佛法里汲取的所有清泉,你都得将它完整地、善巧地、勇猛地、温柔地回向给这个世界。当佛法穿透你的心,你就再也回不去了,你沉醉于其中。这里的沉醉,并非意味着昏昏沉沉,而是透出专注和无所依恃,你全力以赴,并没有一个“我”需保护。你是任运地、大智地、有力地将自己完整布施给这个世界。
8、「唯然。世尊!愿乐欲闻。」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9、“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以三千大千世界碎为微尘,于意云何?是微尘众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若是微尘众实有者,佛即不说是微尘众,所以者何?佛说:微尘众,即非微尘众,是名微尘众。世尊!如来所说三千大千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何以故?若世界实有者,即是一合相。如来说:‘一合相,即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须菩提!一合相者,即是不可说,但凡夫之人贪著其事。”
10、不说得福德多;以福德无故,如来说得福德多。「须菩提!于意云何?佛可以具足色身见不?」「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色身见。何以故?如来说: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是名具足色身。」「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可以具足诸相见不?」「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具足诸相见。何以故?如来说:诸相具足,即非具足,是名诸相具足。」「须菩提!汝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有所说法。』莫作是念,何以故?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不能解我所说故。须菩提!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
11、有一次被我母亲听见。她对我说:“二娃,你这个东西整得巴适哦,你要不要试一哈把金刚经也弄成这样呢?像你爸爸这种平时不爱读经的给他灌灌耳音也好。”我当时想都没想就答应了:“要得嘛,我试试看。”
12、这册《金刚经》绘本有两页插图。其中一页是佛陀说法图,佛陀位于画面中间偏右一点的地方,两侧有多位菩萨合掌恭闻佛法。
13、须菩提!要作为一位大菩萨应该要做到忘记布施给谁,忘记布施多少,以及不求名、不求利、不求褒奖;为什么菩萨布施要达到这种境界呢?因为这样的布施心量才能广大,在广大的布施之下,他的福德才能增长,达到无限量之大。
14、须菩提!你的意思怎样?证得须陀洹(已证初果的圣者,须陀洹是印度古文的直接翻译,中文是入流,也就是预入圣人的意思。)果的圣者,会有——我已得到须陀洹果位的想法吗?”
15、(夏山烟雨)上海博物馆历代山水画欣赏100幅
16、(回复65)他听见有人说:能够诵持普门品的人,水难应当免除
17、《观世音菩萨普门品》注音版(附音频+视频)
18、③右膝着地,合掌恭敬:这也是佛教的规矩威仪。
19、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20、可以说《金刚经》的主要内容就是在回答须菩提长老的提问,教导降伏内心的重要性和方法。《金刚经》阐释了般若智慧,就如同金刚一般坚固,能破除一切烦恼,而不受任何影响。《金刚经》中的般若智慧,被奉为“诸佛之智母,菩萨之慧父,众圣之所依”。
21、⑥如来:与佛、世尊等一样,是称呼佛的一种名号,佛共有十种名号。这里指释迦牟尼。
22、将佛经、咒语印于纸上烧给祖先、亡灵如法吗?
23、“须菩提!于意云何?汝等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度众生。’须菩提!莫作是念。何以故?实无有众生如来度者。若有众生如来度者,如来则有我、人、众生、寿者。须菩提!如来说:‘有我者,则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为有我。’须菩提!凡夫者,如来说即非凡夫,是名凡夫。”
24、佛陀于是告诉须菩提说:“诸位大菩萨,在修行当中,应该依照下面的方法去降伏妄想心,降伏妄想心的方法就是首先不要执著众生相,众生相有九种,如孵卵所生的鸡、鸭、麻雀、鸽子;母胎所生的人、牛、羊、马;水中或潮湿中所生的鱼、虾、蟹、鐅;蜕化所生的虫、飞蛾、蚊子、苍蝇(他们都是由幼虫蜕变而化成)、有色众生、他们由五蕴(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蕴识障蔽的意思,五蕴等于由五种物质或精神覆盖本性。)组成的。
25、“须菩提,如果另外有一个人,能够在这部经当中,信受持诵哪怕其中的一个四句偈语等内容,随缘为别人讲解。
26、《金刚经》以鸠摩罗什译本流传最广,其版本变化和被加工的痕迹也最多:
27、酒非荤腥之食本身又无罪恶,为何佛教禁止喝酒?
28、文殊师利菩萨言,善用其心,即充分了知,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也即是说,你要知道,万物皆无常,寂静为归宿。当你真正寂静之时,无有过去、现在与未来,无有心安与不安的问题,无有知行无法合一的问题,你充分地活在每一个当下,并且运用它,此即,善用其心。
29、佛陀这样回答道:“太好了,太好了。须菩提,就像你说的那样,如来能够善巧地帮助菩萨们安心,保护大家的正念;并且善巧地把佛法宝藏和利益众生的事业,交付嘱托给诸位菩萨们,代代相传。
30、《金刚经》主要是以菩萨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为宗,展开探讨,以种种譬喻、因缘、本生等故事为证据,说明“离相伏心”、“无住生心”的般若妙用,如“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等。
31、梧桐有时会说,愿成就,这里的成就绝非世俗之成就,譬如某种名望、某些财富、某种地位,等等,因为这些就像眼下炎热夏日的晨露。梧桐说的成就是《金刚经》持经功德分第十五中,如来所悉知悉见的成就,荷担如来的成就。
32、云何降伏其心?降服其心的根本义在于,领受无常,领受轮回的苦从而产生出离心,领受平等心从而生起菩提心,领受空性并且亲证空性。我们必须甘愿做一个完全平凡的人,也即是接受我们本来的样子,同时,我们又必须全力以赴我们的生命而不懈怠,也即是运用我们的生命帮助这个世界。
33、关注后回复以下数字即可查看!↓↓↓(如对话框回复:0)
34、“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身相见如来不?”“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佛告须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35、《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是大乘佛教的重要经典。全称《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vajracchedikāprajñāpāramitā梵文释义:以能断金刚的智慧到彼岸),简称《金刚经》。后秦鸠摩罗什翻译的《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法本是最早也流传最广的译本。
36、《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是大乘佛教的重要经典。全称《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vajracchedikāprajñāpāramitā梵文释义:以能断金刚的智慧到彼岸),简称《金刚经》。后秦鸠摩罗什翻译的《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法本是最早也流传最广的译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