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丝不苟是什么意思精品好句54句

admin 59次浏览

最佳答案一丝不苟是什么意思 1、例句:冯德英《迎春花》第六章:“孙俊英背剪着手,郑重其事地在墙前站着看标语。” 2、(示例):我们在学习上,应有一丝不苟的精神。 3、谨小慎微 ( jǐn......

一丝不苟是什么意思

1、例句:冯德英《迎春花》第六章:“孙俊英背剪着手,郑重其事地在墙前站着看标语。”

2、(示例):我们在学习上,应有一丝不苟的精神。

3、谨小慎微 ( jǐn xiǎo shèn wēi )

4、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上司访知;见世叔一丝不苟;升迁就在指日。”

5、例句:我们在学习上,应有一丝不苟的精神。第十三车队工作一丝不苟,车辆的每一个小毛病,随时发现,随时修理。

6、(解释):苟:苟且,随便。不随便说笑。形容态度庄重严肃。

7、出处:《战国策·赵策三》:“秦之攻我也;不遗余力矣。”

8、一丝不苟,是汉语的一则成语,出自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回。

9、引证:因看见端甫~,不敢造次。◎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百四回。(一丝不苟是什么意思)。

10、    令人切齿  怒发冲冠  不共戴天  怒气冲冲  怒不可遏  势不两立  誓不两立  怒形于色  你死我活 

11、郑重其事(zhèngzhòngqíshì)

12、  怎样才能做到一丝不苟?首先要把精力完全投入到工作中去,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把每一项工作当成自己分内的事情去做,不懈怠、不放弃,才能建立起一丝不苟的工作习惯,形成良性循环。其次要有责任意识,只有将责任意识融入到工作中去,才会产生积极工作的动力,进而推动各方面工作开展。最后要建立起一种积极向上的工作环境,外部因素对工作影响很大,一个积极、团结、和谐,轻松的工作氛围更能促进职工一丝不苟的工作,相反在勾心斗角、充满压力的环境下很难让职工静下心来去工作。

13、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状语;含贬义。

14、(解释):谨、慎:小心,慎重;小、微:细小。过分小心谨慎,缩手缩脚,不敢放手去做。

15、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上司访知,见世叔一丝不苟,升迁就在指日。”

16、(近义词):谨小慎微、不苟言笑、尽心竭力、精打细算

17、(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含褒义

18、示例:第十三车队工作一丝不苟,车辆的每一个小毛病,随时发现,随时修理。

19、明朝时候,皇上下令禁止宰牛,就是信奉回教的人也不例外。

20、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四回:“所以郑重其事,必得三日后方进门。”

21、  一丝不苟是什么?是一种工作态度,工作态度是否积极主动,也是评价职工工作的标准之一。我们在做任何事的时候,态度端正、积极主动,主观能动性就容易发挥出来,一丝不苟代表着认真工作的极致。怎样做到一丝不苟,名人有言,简单的事反复做,你就是专家。把每件事做好并不容易,做到一丝不苟更是困难。那么,我们应当从日常生活中就培养这种精神,每件事争取做到一丝不苟,让自己格外满意,工作中亦是如此。安全作为我们的重中之重,每一件事关安全的事情都要做到一丝不苟,认真学习规章制度,做到一丝不苟,深刻领略其中含义;接发列车,操纵信号,做到一丝不苟,体会极致的快乐。工作何尝不是一种生活,做好,做美,做到自己满足,做到安全放心。

22、    席间有位老者给汤知县送来了他与其他几个信回教的人拼凑起来的五十斤牛肉。汤知县一向贪赃受贿,而且他也是信奉回教的人,但是上面有禁令,一时也不知该不该收下这份礼。于是问张静斋:“你是做过官的,有关禁止宰杀耕牛的事正该与你商量。刚才有几个信奉回教的人为了开禁,送来五十斤牛肉,请求我对他们稍微宽松些。你看是接受还是不接受?”

23、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回:“上司访知,见世叔一丝不苟,升迁就在指日。” 

24、  典故:据载,明朝皇帝禁止宰牛,有一个人为了能够吃上牛肉,就托人先送五十斤牛肉贿赂县官汤奉。汤奉也十分想吃这牛肉,但又不敢违抗皇帝的禁令。于是,他向官员张敬斋请教该如何处理这件事。张敬斋对他说:“你可以把那个送牛肉的人抓起来,重打几十大板。然后再把堆有牛肉的木枷给他带上,让他游街示众。到时张贴一张告示,说明自己是廉洁奉公,秉公执法的。这样,如果上司知道你做事一丝不苟,那么你就可以借此机会扬名高升。这件事指日可待。”

25、    张工是厂里的技术高手,他所负责的机台几乎从没出过问题,因为每次保养他都做得一丝不苟,所以基本上存在隐患的地方早就被他解决了,老板看他整天无所事事的样子于是解聘了他,后来没过多久厂子就倒闭了。

26、后人从这句话剪裁出“一丝不苟”成为一则成语。

27、释义:比喻说话有条有理,做事踏实认真,一步一个脚印。板、眼:戏曲音乐的节拍。

28、释义:郑重:审慎,严肃认真。形容说话做事时态度非常严肃认真。

29、含义:形容办事认真,连最细微的地方也不马虎。苟:敷衍了事,马马虎虎。丝:计量单位。

30、例句:清·恽敬《卓忠毅公遗稿书后》:“其生平无不谨小慎微,事事得其所处。

31、汤奉见张静斋说得头头是道,不得不信,于是急忙请教该如何处置为好。张静斋说道:“世叔可在这件事上大作文章。把那位老者抓起来,打他几十板子,再把一面大枷给他带上了,把送来的牛肉堆在大枷上面,并且在旁边贴出一张告示,说明他大胆妄为,知法犯法,让他游街示众。如果上司知道你办事这样一丝不苟,那么你升官发财就指日可待了。”

32、白话文:如上司知道你办事这样一丝不苟,那么你升官发财就指日可待了。

33、A.一丝不苟                 

34、张静斋摇头道:“这万万使不得。你我都是做官的人,心中应当只有皇上,哪里顾得上回教的人?想起洪武年间的刘老先生(指刘伯温),洪武私访到他家,正巧江南张王(指张士诚)送来一个菜坛子。当面打开一看,是一坛金子。皇上大为恼火,第二天就把刘老先生贬为青田县知县,后来又用毒药把他毒死了。”

35、★ 滴水不漏:比喻说话办事周到严禁,毫无破绽;强调一点儿也不漏失,多指言行严谨,不出错。

36、一个信奉回教的乡绅为了能够吃上牛肉,就托人送了五十斤牛肉贿赂知县汤奉。汤奉也是个回教徒,他也十分想吃这牛肉,但又不敢违抗皇帝的禁令。

37、(出自):《礼记·曲礼上》:“不登高,不临深,不苟訾,不苟笑。”

38、    喜形于色  欢欣鼓舞  令人神往  一笑置之  兴高采烈

39、出处:宋·释惟白《续传灯录》第三十六卷:“其为人也;高古简俭;不苟为言笑矣。”

40、引证:且说这位郑伯才君,单名一个雄字,乃是湖南湘潭县人,向来是个讲宋学的,方领矩步,~。◎清·梁启超《新中国未来记》。

41、(出自):《淮南子·人间训》:“圣人敬小慎微,动不失时。”

42、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状语,含贬义。

43、例句:老局长虽退居二线了,但依然尽心竭力的工作。

44、出处:清·吴趼人《糊涂世界》:“如今的时势;就是孔圣人活过来;一板一眼的去做;也不过是个书呆子罢了。”

45、(近义词):小心谨慎、小心翼翼、不苟言笑(反义词):粗枝大叶、马马虎虎

46、★ 分毫不差:(分毫)形容很少的数量,十丝为一毫,十豪为一厘,十厘为一分;(差:)差错。形容没有一点儿差错。

47、出处:《新华日报》1928:“一个正视现实的人,不会只是去强调这掠影浮光,但亦决不故意去抹煞它。”

48、释义:比喻说话有条有理,做事踏实认真,一步一个脚印。板、眼:戏曲音乐的节拍。

49、白话文:圣明的人对细微的事也持谨慎小心的态度,不做不切合时宜的事。

50、出处:清·吴趼人《糊涂世界》:“如今的时势,就是孔圣人活过来,一板一眼的去做,也不过是个书呆子罢了。”

51、白话文:按照现在的形式来看,就是孔子活着,一板一眼的去做,也不过是读死书罢了。

52、C.分毫不差                

53、意思:苟,苟且,马虎。指做事认真细致,一点儿不马虎。

上一篇:终于造句大全二年级精品好句35句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