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答案韩非子难一 1、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韩非子·外储说左下》 2、虫有虺者,一身两口,争食相龁遂相杀也,人臣之争事而亡其国者,皆虺类也。——《韩非子·说林下》 3、昔......
韩非子难一
1、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韩非子·外储说左下》
2、虫有虺者,一身两口,争食相龁遂相杀也,人臣之争事而亡其国者,皆虺类也。——《韩非子·说林下》
3、昔者弥子瑕有宠于卫君。卫国之法:窃驾君车者刖。弥子瑕母病,人间往夜告弥子,弥子矫驾君车以出。君闻而贤之,曰:"教哉!为母之故,亡其刖罪。"异日,与君游于果围,食桃而甘,不尽,以其半啖君。君曰:"爱我哉!亡其口味以啖寡人。"及弥子色衰爱弛,得罪于君,君曰:"是固尝矫驾吾车,又尝啖我以馀桃。"故弥子之行未变于初也,而以前之所以见贤而后获罪者,爱憎之变也。故有爱于主,则智当而加亲;有赠于主,则智不当见罪而加疏。故谏说谈论之士,不可不察爱憎之主而后说焉。
4、 或曰:雍季之对,不当文公之问。凡对问者,有因问小大缓急而对也。所问高大,而对以卑狭,则明主弗受也。今文公问“以少遇众”,而对曰“后必无复”,此非所以应也。且文公不知一时之权,又不知万世之利。战而胜,则国安而身定,兵强而威立,虽有后复,莫大于此,万世之利奚患不至?战而不胜,则国亡兵弱,身死名息,拔拂今日之死不及,安暇待万世之利?待万世之利,在今日之胜;今日之胜,在诈于敌;诈敌,万世之利而已。故曰:雍季之对,不当文公之问。且文公又不知咎犯之言。咎犯所谓“不厌诈伪”者,不谓诈其民,谓诈其敌也。敌者,所伐之国也,后虽无复,何伤哉?文公之所以先雍季者,以其功耶?则所以胜楚破军者,咎犯之谋也;以其善言耶?则雍季乃道其“后之无复”也,此未有善言也。咎犯则以兼之矣。咎犯曰“繁礼君子,不厌忠信”者:忠,所以爱其下也;信,所以不欺其民也。夫既以爱而不欺矣,言孰善于此?然必曰“出于诈伪”者,军旅之计也。咎犯前有善言,后有战胜,故咎犯有二功而后论,雍季无一焉而先赏。“文公之霸,不亦宜乎?”仲尼不知善赏也。
5、(解析)人的欲望是没有止境的,被欲望吞噬永不满足的人,可能一生都会困于烦扰痛苦中,得不到解脱。
6、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韩非子·有度》
7、存亡在虚实,不在于众寡。——《韩非子·安危》
8、不以智累心,不以私累己;寄治乱于法术,托是非于赏罚。——《韩非子·大体》
9、⊙智术之士,必远见而明察,不明察不能烛私;能法之士,必强毅而劲直,不劲直不能矫奸。
10、智术之士,必远见而明察,不明察,不能烛私;能法之士,必强毅而劲直,不劲直,不能矫奸。人臣循令而从事,案法而治官,非谓重人也。重人也者,无令而擅为,亏法以利私,耗国以便家,力能得其君,此所为重人也。智术之士明察,听用,且烛重人之阴情;能法之直到劲直,听用,矫重人之奸行。故智术能法之士用,则贵重之臣必在绳之外矣。是智法之士与当涂之人,不可两存之仇也。
11、作为贵族子弟的韩非从小立志要干一番大事业,振兴家族,富强韩国,因此,小小年纪就单独一人周游列国,一路上努力的学习各家的思想。
12、负薪救火——其国乱弱矣,又皆释国法而私其外,则是负薪而救火也,乱弱甚矣!
13、⊙去其智,绝其能,下不能意。(君主隐藏智慧,不露才能,臣下就无法猜测他的意图)
14、(解析)中国有句古话叫“聪明反被聪明误”。巧妙而狡诈的“机智”,往往会适得其反;拙朴的诚,才能最终赢得人们的信赖。
15、现代汉语翻译:凡是进说的困难:不是难在我的才智能够用来向君主进说,也不是难在我的口才能够阐明我的意见,也不是难在我敢毫无顾忌地把看法全部表达出来。凡是进说的困难:在于了解进说对象的心理,以便用我的说法适应他。
16、昔者郑武公欲伐胡,故先以其女妻胡君以娱其意。因问于群臣:"吾欲用兵,谁可伐者?"大夫关其思对曰:"胡可伐。"武公怒而戮之,曰:"胡,兄弟之国也。子言伐之,何也?"胡君闻之,以郑为亲己,遂不备郑。郑人袭胡,取之。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此二人说者皆当矣,厚者为戮,薄者见疑,则非知之难也,处知则难也。故绕朝之言当矣,其为圣人于晋,而为戮于秦也,此不可不察。
17、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18、为君不能禁下而自禁者谓之劫,不能饰下而自饰者谓之乱,不节下而自节者谓之贫。——《韩非子·难三》
19、(解析)人生不如意的事情十之八有些事情由于条件限制,可能我们一辈子的做不好,有些东西一辈子也得不到。怀一颗平常心,接受人生的不完美。
20、⊙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
21、君子不蔽人之美,不言人之恶。——《韩非子·内储说上七术》
22、根深蒂固——深其根,固其柢,长生久视之道也。
23、解决任何问题,都必须从实际出发,对症下药,不然将适得其反。
24、⊙道私者乱,道法者治不吹毛而求小疵。《韩非子?大体》
25、英文翻译(TheDifficultiesofPersuasion):Onthewhole,thedifficultthingaboutpersuadingothersisnotthatonelackstheknowledgeneededtostatehiscasenortheaudacitytoexercisehisabilitiestothefull.Onthewhole,thedifficultthingaboutpersuasionistoknowthemindofthepersononeistryingtopersuadeandtobeabletofitone’swordstoit.
26、⊙视强,则目不明;听甚,则耳不聪;思虑过度,则智识乱。
27、昔者弥子瑕有宠于卫君。卫国之法:窃驾君车者刖。弥子瑕母病,人间往夜告弥子,弥子矫驾君车以出。君闻而贤之,曰:"教哉!为母之故,亡其刖罪。"异日,与君游于果围,食桃而甘,不尽,以其半啖君。君曰:"爱我哉!亡其口味以啖寡人。"及弥子色衰爱弛,得罪于君,君曰:"是固尝矫驾吾车,又尝啖我以馀桃。"故弥子之行未变于初也,而以前之所以见贤而后获罪者,爱憎之变也。故有爱于主,则智当而加亲;有赠于主,则智不当见罪而加疏。故谏说谈论之士,不可不察爱憎之主而后说焉。
28、 在这篇文章中,韩非子几乎将游说的一切困难细节及利害关系都考虑到了。但是,可悲的是他自己竟然没有能逃脱杀身的厄运。秦王嬴政读了他的文章,觉得欣赏不已,为了见到作者韩非,秦王不惜发动一场战争,动用武力迫使韩王就范,让韩非出使到了秦国。待韩非到秦国之后,秦王却又听凭李斯的毁谤,竟将他投入监狱。李斯虽与他是同学,却认为自己才能比不上韩非,为防韩非得到重用,竟派人下毒手赐毒让韩非自尽了。当秦王事后后悔,派人来赦免韩非时,这一切都已晚了。所以司马迁在韩非子的列传中,感叹地写道:“申子、韩子皆著书,传于后世,学者多有。余独悲韩非子为《说难》而不能自脱身。”
29、(2)已经爱护下属又不欺骗民众,还有什么比这更好的话呢?但他一定要说“(战胜楚军的办法)来自欺骗诡诈,因为这属于战争计谋。(关键词“孰”、“善于此”状语后置、“者…也”判断句的翻译各1分,大意2分)
30、难怪刘文典曾经奚落沈从文。西南联大时期,日军飞机出动轰炸时,师生都要急忙躲飞机。某次,刘文典看见沈从文也在跑,就不屑地嗔怪道:炸死我刘文典,华夏之大再没有人讲庄子了。你沈从文一个弄现代文学的也急着瞎跑啥?!
31、是以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
32、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步之室,以突隙之烟焚。——《韩非子·喻老》
33、故视强,则目不明;听甚,则耳不聪;思虑过度,则智识乱。——《韩非子·解老》
34、 灾祸,困苦:~民。灾~。遇~。逃~。殉~。患~。遭~。避~。排扰解~。
35、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
36、千里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
37、特别说明:老师、毕业生和外校同学都可以投稿作品,但没有活动证明。礼品需到校领取或请人代领。
38、夫龙之为虫也,柔可狎而骑也;然其喉下有逆鳞径尺,若人有婴之者,则必杀人。人主亦有逆鳞,说者能无婴人主之逆鳞,则几矣。
39、制在己曰重,不离位曰静。重则能使轻,静则能使躁。——《韩非子·喻老》
40、 B(“认为优厚的赏赐是能够称霸的关键”曲解文意)
41、非常老练地使用ContingencyApproach!
42、 D.韩非子认为咎犯之言注重忠信,是完全正确的;同时,咎犯又帮晋文公取得了战争的胜利,兼有功劳和正确的意见,应得到上等奖励。
43、⊙远听而近视以审内外之失,省同异之言以知朋d之分。
44、恃人不如自恃也,明于人之为己者不如己之自为也。——《韩非子·外储说右下》
45、“凡说之务,在知饰所说之所矜而灭其所耻。”
46、人主之患,在于信人。信人,则制于人。——《韩非子·备内》
47、⊙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韩非子
48、⊙君无见其所欲。(君主不应该表露自己的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