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答案巴金简介代表作品 1、2019是巴金诞辰115周年,由巴金故居策划,浙江文艺出版社和草鹭文化于今年3月合作推出了全新版《巴金译文集》,精选巴金一生翻译的经典译作。5月19日下午,复......
巴金简介代表作品
1、2019是巴金诞辰115周年,由巴金故居策划,浙江文艺出版社和草鹭文化于今年3月合作推出了全新版《巴金译文集》,精选巴金一生翻译的经典译作。5月19日下午,复旦大学教授陈思和、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陈子善、复旦大学教授王宏图以及巴金故居常务副馆长周立民来到思南读书会第299期现场,与读者共同分享巴金的翻译与创作。浙江文艺出版社编辑李灿担任主持。
2、恰逢巴金先生诞辰115周年,全新汇编的《巴金译文集》(共十册)上市,由巴金故居策划、草鹭文化与浙江文艺出版社推出。这套书精选巴金一生翻译的经典译作,包括屠格涅夫《木木》、《普宁与巴布林》、《散文诗》,高尔基《草原故事》、《文学写照》,迦尔洵《红花集》,赫尔岑《家庭的戏剧》等作品。译文集根据巴金生前亲自校订的最后版本排印,并以“附录”形式在部分作品正文之后汇集巴金与译文相关的注述,每本书内配有巴金珍藏的原版书影、插图以及作家手稿等,帮助读者深入理解作品。
3、是2013年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巴金,本书是作者《爱情三部曲》的第二部,主要讲述了《雾》中主人公周如水的朋友吴仁民的经历,描写了旧社会时期各种不同人的思想动态。(巴金简介代表作品)。
4、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四川成都人。第一部长篇小说《灭亡》。(巴金简介代表作品)。
5、「在这样一个时代,我们都期待一种具有超越力量的、伟大的、能让我们静静思考的声音。我想巴金的声音就是属于这样的声音。」
6、觉新:是一个新旧掺半的人物,他接受过五四新思潮的激荡,但处于“长房长孙”的特殊地位,深受封建伦理纲常,特别是“孝”的熏染。他接受了封建主义的正统思想,但也对封建家庭的腐败不满,性格上具有较突出的两重性:在旧家庭中是个暮气沉沉的大少爷;在觉慧、觉民等年轻人在一起时,又是一个渴望新生活的青年。由于他随着太重的旧文化的因袭重担,在封建意识的压迫和自我思想矛盾的痛苦中,无力自拔,摇摆不定。他的一生陷入极大的矛盾痛苦中,大大加强了这个人物的悲剧力量。
7、文学译著《薇娜》《为了知识与自由的缘故》《骷髅的跳舞》《丹东之死》《草原故事》《秋天里的春天》《过客之花》《门槛》《叛逆者之歇》《夜未央》《迟开的蔷薇》《父与子》《处女地》《快乐王子》《笑》《六人》《红花》《癞蛤蟆与玫瑰花》《木木》巴金简介巴金(1904年11月25日—2005年10月17日),原名李尧棠,另有笔名有佩竿、极乐、黑浪、春风等,字芾甘。汉族,四川成都人,祖籍浙江嘉兴。中国作家、翻译家、社会活动家、无d派爱国民主人士。巴金1904年11月生在四川成都一个封建官僚家庭里,五四运动后,巴金深受新潮思想的影响,并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开始了他个人的反封建斗争。1923年巴金离家赴上海、南京等地求学,从此开始了他长达半个世纪的文学创作生涯。
8、散文集《随想录》(包括《随想录》《探索集》《真话集》《病中集》《无题集》)。
9、此外,巴金还延续了屠格涅夫小说中的重要场景——客厅,“巴金的小说大多数是男女在客厅里的故事。两人在辩论爱还是恨,或者对这个世界的看法。主人公在客厅中展开对话,在这个空间中人物之间的感情与对话处理得很细腻。”
10、早年俄罗斯文学传到中国,哪些作家是巴金最心灵相通的?“我觉得就是屠格涅夫、赫尔岑。”陈思和分析说,巴金的文笔很轻巧,你很难设想用巴金的文笔去翻译托尔斯泰,“他不是那种沉重型作家。屠格涅夫和赫尔岑长期生活在法国,都是贵族,尤其是屠格涅夫跟莫泊桑这帮人感情非常好,法语都是一流的。比起托尔斯泰的厚重复杂,屠格涅夫更多接近西欧文学,那种浪漫的、抒情的,诗一样的语言。这种语言恰恰跟巴金的教养、修养是吻合的。”
11、有时太阳走进了云堆中,它的光线却从云里射下来,直射到水面上。这时候要分辨出哪里是水,哪里是天,倒也不容易,因为我就只看见一片灿烂的亮光。
12、1949年10月1日,在天安门参加开国大典。1954年9月参加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960年4月,当选为全国文联副主席。“文革”期间,受到冲击。晚年发表杂文集《随想录》。1983年起,任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主席。2003年11月,被国务院授予“人民作家”荣誉称号。
13、1931年2月,巴金发表长篇小说《家》,这是作者《激流三部曲》(《家)、《春》、《秋》)中的第一部。
14、巴金1927年完成第一部中篇小说《灭亡》,1929年在《小说月报》发表后引起强烈反响。
15、(1)热烈浓郁的抒情气氛。作者热情地礼赞美丽的青春,猛烈地抨击封建势力的罪恶,把自己感情的潮水,用洗炼流畅的语言痛快淋漓地倾泻出来,使人感到作者的感情与作品中极表同情的人物的感情已经同化了。这种主观感情的人物化,具有诗一样的情绪,抒情意味浓烈而隽永。(2)善于挖掘人物心灵的丰富内涵,展示细腻复杂的心理活动。例如鸣凤投湖前的内心独白。(3)情节结构庞大严密、跌宕有致。在结构艺术上借鉴《红楼梦》的写法,全书以觉慧和鸣凤的恋爱以及觉新与瑞珏、梅芬之间的纠葛作为情节发展的主线,全面交织展示了高公馆的衰亡过程。(4)语言精练生动,流利畅达,总带着一股激情,具有很强的感染力。总之,作者以高超的艺术手法,准确而真实地表达了人物的思想感情和特定的社会历史风貌,形成单纯、热烈、畅快、明朗的艺术特色。
16、巴金代表作有“激流三部曲”:《家》《春》《秋》。
17、胡景敏,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兼任中国新文学学会副会长、巴金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理事、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著有《巴金研究》(2010年出版,复旦大学出版社)
18、1944年5月,在贵阳与萧珊(原名陈蕴珍,浙江宁波人)结婚。
19、巴金作品的传播——纪念巴金先生逝世十五周年座谈
20、巴金一生中到底掌握了多少门外语?陈思和曾向巴金的儿子李小棠求证,得到的答案是十五六种。周立民说,“说不好巴老到底懂多少种外语,也不能量化来算,但是总会冒出惊喜。”
21、他从探索人生出发走上文学道路,又在浩瀚的文字中让人感悟人生,触摸到一个完整的人格和高尚的心灵;但他直到晚年,仍在无情地解剖自我,拷问自我,审视自我……
22、1922年冬,在成都外国语专门学校预科和本科班(英文)肄业。
23、巴金被人们称为“世纪老人”。一位诗人王火在《敬寿巴老百岁》中写道:时光如水,巴金是金。真心真爱,深意深情。大志大悟,举重若轻。大作大家,淡泊宁静。曲奏南薰,霞焕椿庭。 人歌上寿,仁者遐龄。 立言立德,益世益民。 如鹤如松,长寿常青。 百岁翩临,华夏集庆。 海上人瑞,天际有星。
24、《家》,中国作家巴金的长篇小说,《激流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入选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第8位)。其他两部为《春》、《秋》,《家》被认为是巴金的代表作之一。最早于1931年在《时报》开始连载,原篇名为《激流》。开明书局于1933年5月出版首本《家》单行本。
25、“有的作家的翻译跟他的创作文字是对抗的,巴金恰恰相反,他的翻译跟创作不是对抗,而是融合的,这非常有意思。”陈子善印象较深的是巴金译过的《秋天里的春天》,“巴金自己写过《春天里的秋天》,我经常容易搞混。这两本书,一个他自己写,一个是他翻译的,书名就像绕口令一样。”他认为,学界对巴金的认识如果仅限于创作,是远远不够的;不提巴老的翻译,对他的研究就意味着严重缺漏。
26、《雾》中,周如水的性格优柔寡断,一直受“良心”迷惑,最终爱情失败;
27、1929至1933年,辗转上海、南京、北平等地,出版《家》、《雾》、《雨》等代表作品,译完克鲁泡特金的《我的自传》等。
28、故事发生在辛亥革命以后。长江上游某大城市有个官僚地主家庭高公馆。一家之主的高老太爷,封建专制,顽固不化。长房长孙觉新,为人厚道,却很软弱,原与梅表姐相爱,后屈从于老太爷之命而与李瑞珏结婚。觉新的胞弟觉民、觉慧积极参加爱国运动,从而和冯公馆的冯乐山成了死对头。觉慧爱上聪明伶俐的婢女鸣凤,但冯乐山却指名要娶鸣凤为妾,鸣凤坚决不从,投湖自经…至此,觉新有所觉醒,而觉慧则毅然脱离家庭,投身革命。
29、《秋》,我国著名作家巴金所著的《激流三部曲》之三。小说继续叙述了高公馆的故事。
30、1983年,任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主席。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出版了《随想录》之《病中集》、《无题集》等作品。
31、《家》是巴金《激流三部曲》的第一部。也是其主要代表作,是现代文学史上具有广泛影响的名著。它以二十年代初期四川成都生活为背景,真实描写了正在崩溃中的地主阶级的封建大家庭的悲欢离合之事。具有较高的思想成就:愤怒地控诉了封建大家庭的罪恶,深刻揭露封建礼教制度吃人的本质。历史地再现了五四新一代的觉醒与反抗,歌颂了反封建青年的叛逆精神。预示了封建大家庭必然崩溃的命运,公开宣布一个不合理制度的死刑。
32、巴金在文革后撰写的《随想录》,内容朴实、感情真挚,充满着作者的忏悔和自省,巴金因此被誉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良心”。
33、拍摄完成的《百年巨匠》纪录片,陆续在中央电视台(一套、三套、四套、九套、十套、十五套、发现频道、国际频道)、中国教育电视台、各省级卫视、海外电视台等国内外158家电视台播出,受到广泛好评,屡创同类纪录片收视率新高。《百年巨匠(国际版)》启用8种语言向全球播出。
34、巴金的作品《家》推荐理由作品在语言上也独具魅力。巴金的作品一向语言简洁生动,流畅奔放,具有浓烈的感情色彩。《家》在语言上也同样体现着巴金作品的独特风格。在作品中,作者无论是写人,或是叙事,甚至剖析人物心理,都是带着浓郁的感情色彩,这就使读者在领略人物命运时,一同体味到了作者的喜怒哀乐,使作品具有了格外感人的情感力量。本书是《激流三部曲》之是文学大师巴金的代表作,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部优秀的现实主义长篇巨制。小说以五四运动浪潮波及到的滞塞内地四川成都为背景,真实地描写了高公馆这个“诗礼传家”、“四世同堂”的封建大家庭的没落分化过程,揭露了封建专制的腐朽本质,控诉了封建家族制度、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的罪恶,颂赞年轻一代的反抗斗争精神。 巴金说:“我不要单给我们的家庭写一部特殊的历史,我所要写的应该是一般的封建大家庭的历史,这里面的主人公应该是我们在那些家庭里常常见到的,我要写这种家庭怎样必然地走上崩溃的路,走到它自己亲手掘成的墓穴。我要写包含在那里面的倾轧、斗争和悲剧。我要写一些可爱的年轻的生命怎样在那里面受苦、挣扎、而终于不免灭亡……我写《家》的动机也就在这里。巴金的作品《家》内容简介 激流三部曲之描写旧式封建家庭的解体和青年人的反叛。故事集中在1920年冬到1921年秋的八九个月时间里,揭露了封建专制制度的罪恶,撕开了在温情关系掩盖下的大家庭的勾心斗角,暴露了所谓“诗礼传家”的封建大家庭的荒淫无耻,也描写了新思潮听唤醒的一代青年的觉醒和反抗,从而宣告了这个封建大家庭必然崩溃的命运。我国的长篇小说创作有着悠久的历史,而作为现代意义上的长篇小说则是五四新文学运动之后受中外文学交互影响而产生的。五四时期的文化启蒙运动使小说这个古老的文学样式在华夏大地上从“稗官野史”升级到与诗文同等甚至更重要的地位,从茶余饭后的消遣娱乐变为作家和读者表现人生、看取社会的重要手段,在语言与形式上也经历了由文言章回体到现代形态的蜕变。自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始,在白话短篇小说发展兴盛的基础上,长篇小说也孕育萌芽,三十年代达到创作的高峰,出现了巴金、老舍、茅盾、张恨水、李劼人等重要作家和以《家》、《骆驼祥子》、《子夜》、《金粉世家》、《死水微澜》为代表的重要作品,立体深刻地反映了中国当时的社会生活和国民的生存状态,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经典篇章。巴金的作品《家》作者简介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男,汉族,1904年11月生,四川成都人,无d派人士。1999年6月9日,北京天文台施密特CCD小行星项目组以8315号小行星发现者的身份向国际小行星中心申报,经国际天文联合会下属的小天体命名委员会的批准,该小行星被命名为“巴金星”。30年代是巴金小说创作的第一个高峰期。这期间,他先后完成的长篇小说有《死去的太阳》、《海底梦》、《砂丁》、《春天里的秋天》、《雪》(即《萌芽》)、《新生》、“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等。在这些作品中,“激流三部曲”代表了他此时创作的最高成就。30年代,巴金还创作了大量的短篇小说,其中短篇小说集有《复仇》、《光明》、《电椅》、《抹布》、《将军》、《沉默》、《神·鬼·人》、《沉落》、《发的故事》等。巴金的短篇小说题材非常广泛,涉及的生活面也很宽。它们广泛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倾诉了民众的呼声。
35、三兄弟是高老太爷的继承人,但具有不同的性格。克明的作风比较正派,克安、克定是地主阶级“坐吃山空的败家子”典型,在父亲的荫庇下,吃喝嫖赌、抽大烟、捧戏子,挥金如土,把父亲的那种淫秽的行径完全继承、效法了下来,平时对高老太爷敬重的唯恐不周,但高老太爷刚刚去世,这些人就为财权族权争闹不休,演出了一幕幕的丑剧。
36、他一生笔耕不辍,著作等身,在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章;但他却说,“我不是文学家。我写作不是我有才华,而是我有感情,对我的国家和人民,我有无限的爱……”
37、③ 揭穿“捉鬼,行孝的丑剧。高老太爷病重,生命垂危,奄奄一息。这个封建大家族迷信神灵,在陈姨太的提议下,开始为高老太爷捉鬼治病。整个高公馆都笼罩在浓重的祈神活动之中,虔诚地企盼高老太爷的康复。而觉慧则第一个无畏地戳穿了这个鬼把戏。
38、写到这里,笔者愿为“巴金”之名说几句真话。
39、三房的克明在女儿跑后有所悔悟。两个弟弟却想卖掉公馆分家,儿子又不争气,克明在郁闷中丢下怀孕的妻子去世。淑英的丫头翠环敬佩觉新为人,三太太决定将她给觉新。四太太王氏为了利益将六少爷觉世过继给陈姨太(她刻薄到自己的丫头倩儿死了也只是让“下人”抬走,对觉新买棺材大为不满),克定克安大胆地将小旦请到公馆里唱戏,还在外面“包养”。四小姐淑贞受不住克定与沈氏的争吵及沈氏对其仇恨跳井身亡,沈氏万分痛苦,决定带着春兰与袁成离开。
40、明人冯梦龙以“三言”名世,“三言”者 《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也,巴老与钱老“遗言”多“喻世”、“醒世”,像镜子一样照耀千秋,一代代后学与新人,可曾晓喻,可曾照照自己?
41、无政府主义思想提倡个体之间的自助关系,关注个体的自由和平等。而巴金处女作的《灭亡》则把他反专制的憎和对人类的爱的这两面作了非常青春激情的表述,而后的《家》则更为直接的体现了他对限制个人自由的封建的主义的无情的控诉。
42、“但其实,巴金先生的翻译跟他的创作量差不多是同等的,从事翻译的时间可能要比他写作更早。1922年,18岁巴金就根据英译本翻译了俄国作家迦尔洵小说《信号》,他堪称多面手,既是伟大的作家,也是重要的翻译家,累计有数百万字译著传世,其中很多已成必读的外国文学经典名译。”陈思和说,巴金毕业于四川成都外国语专科学校,后到法国留学,又通过学世界语接触了很多语种,如日语、德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等,共计懂十几种语言,这在中国当代作家里是非常少的。
43、1983年起,任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主席。
44、是巴金创作的长篇小说,是《爱情三部曲》中的第一部,于1931年首次出版。
45、细想想,真理是朴素的,人生是实在的,生活也应是实在的。这“实在”,就是踏踏实实,不枝不蔓,不添油加醋,不浪掷虚名,学习巴金,努力不说假话!
46、有大师之实、坚辞大师之名的学界与文坛大家,驾鹤而游时几乎都有“遗言”传颂。这“遗言”,不是安排家事、后嗣的临终嘱咐,不是夕阳残照那闪亮的一抹——绝笔之作,甚至还属健在时的一二感慨或悟道,但一经发出,或如石破天惊的“启蒙”,或似如雷贯耳的警示,如钱学森先生安详辞世,并没有留下什么遗嘱。但人们更愿意把老人关于教育的话看成他的遗愿,“钱学森之问”遂成“世纪之问”,成为中国教育界有识之士关注的焦点: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如巴金贯穿在他那沧桑之怀、苍老之手,一字一句写就的《随感录》,以凡42万言、150篇告诫文坛的“遗嘱”:“讲真话,把心交给读者!”
47、《家》,中国作家巴金的长篇小说,《激流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其他两部为《春》《秋》。最早于1931年在《时报》开始连载,原篇名为《激流》。开明书局于1933年5月出版首本《家》单行本。该小说描写了20世纪20年代初期四川成都一个封建大家庭的罪恶及腐朽,控诉了封建制度对生命的摧残,歌颂青年一代的反封建斗争以及民主主义的觉醒。
48、“巴老去越南的时候也在学越南文,然后还学过印第语,大概是因为他要研究洛克尔的东西。所以,他学习语言的习惯大概保持了一生。”周立民说。
49、与学院派的专业译者不同,王宏图谈到,巴金、茅盾、鲁迅等作家的翻译不受学院化的思想束缚,而是按照个人的志趣和热情。虽然从技术角度可能不是最好的译本,但是他们的译作推动了中国新文学的进程,翻译不仅仅是简单地介绍外国文学,“翻译的句式融汇到了汉语当中,成为了文学传统的一部分。”
50、为了看日出,我常常早起。那时天还没有大亮,周围非常清静,船上只有机器的响声。
51、“多面手”巴金懂十几种语言,这在中国当代作家里很少见
52、《秋》是中国作家巴金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是激流三部曲之这部长篇巨制蜚声海内外,通过一个大家庭的没落和分化,描绘出封建宗法制度的崩溃和革命潮流在青年一代中掀起的改变旧生活的故事。
53、周立民说,“每个作品可能都有他很多生命的小秘密。他(巴金)反复读的东西,必须自己把它译出来,变成自己的译作,喜欢的东西要长成自己的肌体。”
54、散文集:《海行》《旅途随笔》《巴金自传》《点摘》《生之忏愧》《忆》《短简》《控诉》《梦与醉》《旅途通讯》《感想》《黑土》《无题》《废园外》《旅途杂记》《怀念》《静夜的悲剧》《纳粹杀人工厂———奥斯威辛》《华沙城的节日》《生活在英雄们的中间》《保卫和平的人们》《大欢乐的日子》《谈契诃夫》《一场挽救生命的战斗》《友谊集》《赞歌集》《倾吐不尽的感情》《贤良桥畔》《大寨行》《爝火集》《创作回忆录》《序跋集》《怀念集》《家书———巴金萧珊书信集》《再思录》《随想录》
55、“是大多数人的痛苦和我自己的痛苦使我拿起笔不停地写下去……我写作是为了战斗,为了揭露,为了控诉……”
56、田悦芳,河北经贸大学文化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与影视文化传播研究。著有《巴金小说形式研究》(2016年出版,复旦大学出版社)
57、2014年12月14日,《百年巨匠·文学篇》开机仪式出席嘉宾合影
58、巴金的长篇小说有《家》、《春》、《秋》,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激流三部曲。还有爱情三部曲,寒夜,火等长篇小说。巴金从青年时代起就开始追求真理,向往光明,为祖国和人民不懈奋斗。抗日期间他以高昂的热情从事抗日救亡的文化宣传活动,他的小说人物鲜明很有感染力。
59、主要作品有《死去的太阳》《新生》《砂丁》《索桥的故事》《萌芽》和著名的《激流三部曲》:(《家》《春》《秋》),1931年在《时报》上连载著名的长篇小说《爱情三部曲》:(《雾》《雨》《电》)。
60、巴金的翻译生涯几乎是与他的创作生涯同步开启的,甚至可能早于他的创作,而翻译作品的数量与创作量基本是同等的。“巴金是非常多面的,他是一个伟大的作家,同时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翻译家。”陈思和说。
61、《家》,中国作家巴金的长篇小说,《激流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其他两部为《春》、《秋》。最早于1931年在《时报》开始连载,原篇名为《激流》。开明书局于1933年5月出版首本《家》单行本。
62、果然过了一会儿,在那个地方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红是真红,却没有亮光。这个太阳好象负着重荷似地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上升,到了最后,终于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颜色红得非常可爱。一刹那间,这个深红的圆东西,忽然发出了夺目的亮光,射得人眼睛发痛,它旁边的云片也突然有了光彩。
63、放眼域内,回溯过往,在任何一个时期要做到讲真话,都何其难矣!捍卫“讲真话”便成了一种历史的拷问。这样,“讲真话的大书”《随想录》,已远远超出了文学的范畴,巴金也因“讲真话”的巨大的勇气,而成为中国文学的良心和20世纪良知的符号。而今,文学有“假”还问谁?
64、1929年,第一次以“巴金”的笔名在《小说月报》发表长篇小说《灭亡》,引起文坛的关注。
65、高老太爷:高老太爷是封建制度的代表。一方面,他年轻时的荒唐、衰朽时的胡闹,正体现了封建腐朽灵魂的全部德行与特征;另一方面,他专制、冷酷,想以他的意志来建构一个四世同堂的大家庭,于是,酿成了一桩桩血泪故事。自然,作为大家庭的创业者,他也有慈祥、温和、宽宏的一面,但这一切最终也是为了维护和延续这个摇摇欲坠的大家庭。
66、表现巴金是有革命精神的人 《爱情三部曲》(《雾》《雨》《电》)
67、最新译文集出版后,周立民寄给了95岁高龄的作家黄永玉,“他女儿不久发条短信说,刚到家就看到爸爸捧着一本书头也不抬地看,就是你寄来的译文集中的《秋天里的春天》。”周立民感慨,包括他自己在内的一代作家不少都是现代文学浇灌培养出来的,“但现代主义作品读多了以后,再重温巴金译笔下的古典著作,觉得有一种特别正的声音,这种正的声音带给我们生命境界的开阔和提升是不一样的。”
68、1935年3月,中篇小说《电》出版。1936年4月,《爱情三部曲》(《雾·雨·电》)出版。
69、新文学问世以来,以揭露旧家庭旧礼教为题材的创作很多,但以长篇系列小说的形式和如此浩大的规模,对封建家族在现代逐步走向崩溃过程做系统深入描写的,《家》以及《春》《秋》还是第一次,在现代文学史上具有很重要的地位。根据该作品改编越剧曾于2003年首演,由越剧名家赵志刚、单仰萍、孙智君等担纲主演。四川交响乐团根据《家》改编的歌剧《鸣凤》于2013年11月25首次与观众见面。《鸣凤》由著名歌剧表演艺术家李元华、高育发分别担纲导演及艺术总监。
70、该作品讲述了旧社会时期一个留学归来学子在旅馆的一段遭遇,反应了旧社会时期包办婚姻与自由恋爱的相互抗争,凸显了当时的社会特性。
71、名著导读25|《城南旧事》,我们都曾孩子过
72、他受过新思想熏陶的“新青年”,虽不满旧家庭的专制,但处在长房长子这样特殊的位置,加上受封建礼教较多约束,使他养成了委曲求全懦弱顺从的性格,导致他的思想与行动总是矛盾,结果就是奉行“作揖主义”和“无抵抗主义”。与梅相爱却奉父亲之命娶了瑞珏,婚后还算幸福,但梅后来的回归给他带来无限内疚与痛苦,而梅也因此不久病逝。办高老太爷的丧事时,陈姨太以避血光之灾为由把即将临盆的瑞珏赶到郊外生产。瑞珏难产而死,觉新因习俗礼教无法见她最后一面,在悲痛之下转而支持觉慧离开这个破碎的家。
73、他是具有进步思想的新青年,不像觉新那么软弱,也不像觉慧那么激进,是介于他们之间的一个人。平时温和谦逊,但为了与琴的爱情和爷爷坚决斗争,离家逃婚,做了高家从来没有人敢做的事。最后在爷爷临死时获得理解,避免了成为又一个封建礼教的牺牲品。
74、说起巴金先生,很多读者都会想起他的代表作“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爱情的三部曲”《雾》、《雨》、《电》,《寒夜》、《憩园》、《随想录》等。
75、生卒:1904年11月25日-2005年10月17日
76、巴金的《抗战》三部曲:《火》《冯文淑》《田惠世》
77、以「激流三部曲」为代表,巴金的大量作品都传达了他鲜明的价值观和文学风格。他的一生为自由、平等、博爱等道德理想而奋斗,他认为文学技巧没有文学肩负的社会价值重要,作品简洁,直抒胸臆,记录一个时代的命运。
78、今日之文坛,“扒分者”为众,蝇营狗苟者“称雄”,“红颜作家”时髦,“身体写作”先锋,还有几何作家乐于坦陈“对我的国家和人民,我有无限的爱”?还有多少艺术家想着“给读者带来温暖”?更不必说无情地拷问自我,审视自我。与巴金等老一辈的“人生写作”相对照,年轻一代标榜“人身写作”。“人生”“人身”,一字之差,两种价值观、两种人生观存焉!
79、央视市场研究股份有限公司(CTR)2020年7月根据CSM全国测量仪统计结果,《百年巨匠》累计触达受众共102亿人次。
80、尽管她们都对自己的婚事不满,但生性懦弱的蕙逆来顺受,对她充满同情爱慕的觉新又不敢帮她摆脱困境,她只得按照父命出嫁,最后含恨死去。
81、在《家》中,就有梅的悒郁致死,瑞珏的惨痛命运,鸣凤的投湖悲剧,婉儿的被逼出嫁,——这些青年女性的不幸遭遇,无不是封建制度以及礼教、迷信迫害的结果。通过这些故事,作家批判的锋芒不仅指向旧礼教,更指向作为封建统治核心的专制主义,其所描述的恋爱婚姻悲剧的真正意义,也不只是主张自由恋爱,而是唤醒青年“人”的意识,启迪与号召他们与封建家庭决裂。在作者看来,觉慧与婢女鸣凤的恋爱悲剧,觉新与钱梅芬、李瑞珏之间的婚姻悲剧,其根源都在于他们追求幸福爱情、婚姻的愿望与封建礼教以及封建专制发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是旧的家族所代表的专制制度,扼杀了他们的幸福和生命。巴金写这部小说,目的在于他要以笔为武器,对这个“垂死的制度”,喊出“我控诉”。
82、巴金(1904年11月25日—2005年10月17日),出生于四川成都。本名李尧棠,字芾甘。现当代著名作家。
83、她是封建礼教的牺牲品。梅在父母包办之下,嫁给省城外的一个姓赵的人家,可惜结婚不到一年她的丈夫死了。婆婆对她不好,只好回娘家来。回省城以后,她和觉新虽然尽是避免接触,但是她和觉新之间的感情却始终不能泯灭。梅有流不尽的泪水,只好在忧郁、苦闷、悲伤之中渐渐消瘦、憔悴,最后含冤死去。
84、周立民谈到,巴金在70年代末决定复出文坛,列出了12本写作计划,其中五本都是要翻译赫尔岑《往事与随想》。在离家住院前,巴金捐出了自己的大部分藏书,但是仍在书桌旁留下了屠格涅夫和赫尔岑全集。
85、1966年8月,中国作协上海分会贴出攻击巴金的大字报,不久巴金即遭批判,被关进“牛棚”。1967年5月,《人民日报》发表署名文章,巴金被点名批判。随后在上海奉贤县“五七干校”劳动两年半。1972年,巴金夫人病逝。
86、陈思和认为,俄罗斯文学对巴金最大的影响是他早期撰写的传记作品《俄罗斯十女杰》,这部作品代表了巴金思想的核心精髓,是巴金所有人物的精神原型。除此以外,屠格涅夫和赫尔岑对巴金的创作起到了重要的影响。“他们两位更接近西欧文学,浪漫的、抒情的、像诗一样的语言。这种语言风格与巴金的教养是吻合的。”
87、《雾》是巴金创作的长篇小说,是《爱情三部曲》中的第一部,于1931年首次出版。该作品讲述了旧社会时期一个留学归来学子在旅馆的一段遭遇,反应了旧社会时期包办婚姻与自由恋爱的相互抗争,凸显了当时的社会特性。
88、激流三部曲第二部《春》,1938年3月上海开明书店初版。主要情节是,高克明要把女儿淑英嫁给轻浮浪荡的陈公子,周伯涛要把女儿蕙嫁给品行恶劣的郑某。
89、家是最受读者欢迎的《激流三部曲》(《家》、《春》、《秋》)中最受欢迎的一本。
90、①“嫁丫环”。孔教会会长冯乐山向高公馆要一个丫环作妾,高老太爷满口答应,就在他的所有、丫环中任意选了一个作为人情送给他,这个被选中的人就是鸣凤。可是鸣凤心里只有三少爷觉慧,生性刚烈的她以死抗争,绝望地投湖自尽。
91、1982年10月,《随想录》(第三集)出版。
92、1928年12月,归国回到上海,是年翻译的《托尔斯泰论》载于《东方杂志》,首次署名巴金。
93、《随想录》是巴金先生最后一部重要著作,被誉为中国当代散文创作的「里程碑」。作者怀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把自己对「文革」的反思、对痛失的亲友之追忆、对自我的拷问等,质朴而直白地讲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