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瑞雪爱和自由读后感精品好句99句

admin 59次浏览

最佳答案孙瑞雪爱和自由读后感 1、一个无法无天的孩子,他的行为其实和“自由”毫不相干。理性的缺失使他无力主宰自己,他的放纵和毫无章法,是自觉意识的丧失,是选择功能的失效。他......

孙瑞雪爱和自由读后感

1、一个无法无天的孩子,他的行为其实和“自由”毫不相干。理性的缺失使他无力主宰自己,他的放纵和毫无章法,是自觉意识的丧失,是选择功能的失效。他一方面被欲望控制,另一方面想去控制别人,他的行为正是长期压抑的后果。这样的孩子,他内心软弱无力,由于失去了对自己的掌控力,其实是恐惧地活着——如果大人不承认这一点,认为孩子不自觉是为了更快乐,那真是太不理解孩子了。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放荡不是自由,因为放荡的人做了私欲嗜好的奴隶而不能自拔。一个人若做了私欲嗜好的奴隶便失掉自由。”

2、那么父母们到底能够从这本书中得到什么样的育儿“真经”呢?接下来我从三个方面来跟大家详细分解。

3、关于顺从。旧的教育总是希望孩子对成人的绝对顺从,越顺从就认为孩子越懂事、听话。成人对待孩子似乎能做的只是说教与树立榜样,实际上这样做的结果是孩子表面上顺从,内心根本不想顺从。自由状态下的儿童,因为受到了尊重,所有举止和行动都依赖于自己的判定,结果不遵守纪律的现象就变成了偶然现象。儿童必须通过生活的自理获得身体的独立,必须通过自由的选择获得意志的独立,必须通过不受干扰的工作获得思想上独立。上述3个方面都独立了,完善的人格才会建立。作为家长,我们应该明白,当儿童不顺从的时候,是他没有能力顺从的时候,也是他意志力没有完善的时候。

4、孙瑞雪说,用心灵和儿童对话,把儿童当儿童对待,而非是成人对待。她在儿童的解读过程中,认为要为儿童创造一个自由的空间,因为她认为智力的发展源于自身感觉的反复丰富和训练,而非知识的填充;她认为幸福和快乐的感觉是童年时期建立的,这种认识将持续整个人生;安全感、独立性、自信都源自一个稳定的爱的环境;让孩子成为自己,需要的是自由。概括的说,也就是书的名字,给予孩子“爱和自由”。

5、02顺从的人就是自我实现的人。当儿童有时顺从、有时不顺从时,那是他还没有具备顺从的能力。一旦儿童具备了能力,他就可能听从成人的指示去做什么,以便在真实的生活中检验自己。最后,儿童会渴望顺从,因为他顺从的是真理。

6、父母一定不要在孩子反复要求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武断甚至粗暴地打断孩子的行为,这会阻隔孩子认知世界的路。

7、我朋友曾说过他姐姐的孩子,在小时候常被寄养于奶奶、爷爷家,而爸爸、妈妈为了生计忙于工作,到六岁时发现孩子有些自闭,不愿与人交流、沟通,同时与爸爸、妈妈的关系也是淡淡地。(孙瑞雪爱和自由读后感)。

8、25顺从的第一个阶段是:儿童能够顺从,但并非总是如此。在这个阶段里,顺从与不顺从是相互交织的。

9、第家长出于对孩子的爱,总是喜欢使用各种各类的教育说教,这些说教表现在形式上就是喋喋不休,反复唠叨,特别是有些年轻的母亲对于孩子的关心关爱停留在反反复复的喋喋不休的说教上,时间长了青春期的孩子特别容易感到厌烦。主要是因为青春期的孩子不想父母,再把自己当成小孩子来对待。(孙瑞雪爱和自由读后感)。

10、书中举了大量的实例,甚至包括作者的迷惘与解惑,用最真实的感受传达了她的一份担忧,一份责任。

11、22过去这个孩子不敢和爸爸对抗,因为她是被训斥出来的。正常的状况是:儿童太想被人抱了,就像热恋中的人一样渴望得到拥抱。儿童要我们抱的时候,完全是一种心理需求,结果这个强烈的心理需求常常被认为是任性。

12、更有些心急的父母,都想着要带孩子上医院看看,这孩子脑子是不是正常的了!其实这些都是对孩子认知世界的方式存在误区。

13、06因为在他的成长过程中,他的意志受到了极大的伤害,他的自我控制能力丧失了。

14、一个朋友说,她在卫生间洗脸的时候,她的孩子拿着她洗脸的毛巾放到嘴里,另一只手又拿了一把梳子,小孩不断地用嘴咬咬毛巾又咬咬梳子,反复地做着。她把这当做一件趣事同我分享,但我想到的是这是孩子在感觉“软和硬”,遗憾的是妈妈并没有及时把“软”和“硬”这两个概念同儿童的感觉连接起来。词语捕捉住感觉,清晰了感觉,加深了感觉,使模糊的、稍纵即逝的感觉成为明晰的属于他的对象。蒙特梭利说,这个东西就叫“智力”。智力就是从感觉发展到概念。

15、第尽量减少对孩子的摆布,不要强行让孩子接受任何他不愿意接受的事情。比如吃饭,比如问叔叔阿姨好等。

16、这本书出版20多年来,在全球持续畅销,今年5月份中文版第6版正式上架。《美国儿科学会育儿百科》是由美国儿科学会超过100名儿科专家集体编著和审阅共同完成的,全书将孩子从出生到5岁所可能涉及到的大小问题全部讲了一遍,内容细致到堪比教科书!可能正是因为内容太全太细了,再加上排版也很密,所以很多人买到手后很难有耐心看下去。

17、虽然看完后有些人会觉得这种育儿方式未免太理想化了,而且书中提到的也只是一些个例,但不得不承认,作者的很多育儿理念真的值得我们每一位在中国式传统教育中长大的年轻家长们好好学习。

18、每年都有一部分省外的粑粑麻麻千里迢迢带着宝宝来银川上这所幼儿园,还有蒙特梭利小学。

19、她用“仰视”一词将对孩子的尊重与理解推向至高无上的境界。

20、这本书从科学备孕开始,一直讲到了产后恢复和母乳喂养,孕期中要注意的方方面面几乎都涵盖在里面了。随着孕周的增加肚子里的小宝宝都会有哪些变化呢?准妈妈会出现什么感觉?生活中又该注意些什么……可以说准妈妈们的疑问都能在这本书中轻松找到答案。

21、“每一个孩子都是带着各自独特的精神胚胎来到这个世界上的,他们会按照自己预定的、独特的模式自我发展,这个过程中,父母和幼儿教师需要给予他们的是充分的爱、自由的环境,是爱与自由,让孩子成为自己,实现精神独立,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

22、我们的教育一不小心就在抹杀个性。实际上在心理学界有一个共识,这个共识就是个性跟创造力是画等号的。因此人的整个培养过程应该是一个个性的培养过程。但是我们往往把这个个性给理解错了,认为调皮、捣蛋、胡思乱想的人才富有个性。其实不是的。有个性的人是指在思维上、在整个生存状态上跟别人不一样。

23、后来,我又拿起书本,希望借助阅读的力量,学习怎样做一个好妈妈。感谢《奶蜜盐》《让孩子大脑自由》等书的作者,是他们深入的研究、慷慨的奉献,让我和先生在育儿的道路上有了更多的指导和底气。

24、另外,《崔玉涛:宝贝健康公开课》也挺实用的,在这本书中崔医生结合一些典型临床案例介绍了不少婴幼儿日常护理、饮食与常见疾病方面的知识。

25、为了能使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感受到爱,应该给予孩子成长的机会,并让孩子感受到你的爱,为孩子的发展和每一个生活细节提供条件和帮助。

26、顺从与孩子的能力有关系,有时孩子不是不顺从,只是孩子不具备某些事情的能力,当成人强迫去做时,由于不会做,这时就会表现出反抗,表现出不顺从。在自我发展过程中,当孩子具备了自我掌控的能力时,往往会表现的更顺从,比如说遵守规则,是因为孩子具备了遵守规则的能力,所以他才能或愿意顺从规则。

27、爱,是理解与尊重。正如孙瑞雪在他的《爱和自由》中所说:“我爱孩子们,始终小心翼翼地仰视他们。”

28、蒙特梭利说:“幼儿教育品目的在于帮助幼儿的智力、精神和体格得到自然的发展,而不是把幼儿培养成一般所说的学者。”“我们在提供给孩子适合促进他的感觉的教材之后必须等待,让他的观察能力自然发展并达到自觉的程度,这正是教育者的艺术所在。”

29、仔细想想,我们只有小心地检查自己,尽力克制我们的偏见、弱点、较低的意识层次,尽可能以我们最好的举止和语言面对儿童,才可能谈得上客观。

30、就是父母把孩子只当成学习的机器,而没有注重孩子的个性的培养,更何谈扼杀了孩子的创造力,就等于扼杀了孩子的生命力呢?

31、所以说青春期逆反心理的产生,是因为孩子的年龄发展阶段到了一定的程度,同时也由于家庭教育的失误所造成的,如果要解决这个问题,应当从主客观两个方面来克服。

32、如果说上述这些书让我知道了该怎样去照顾不满1岁的孩子的日常起居、养成孩子哪些好的习惯,那么阅读《爱和自由》则让我明白:当孩子的自我意识逐渐外显、开始主动探索外部世界时,父母应该给予他/她怎样的爱与理解。

33、13儿童顺从与否同他具备的能力有关,所以判断孩子是否顺从的时候,我们必须与儿童现有的能力联系起来判断。

34、家长或教师是否给了孩子“犯错误权”,有一个试金石,即当孩子做得不够好时,你心里真正的想法是认为孩子有过失,并为此生气;还是发自内心给孩子一个宽容的微笑,知道他又从这个过失中得到了经验,并且为此感到欣慰——理解了自由的价值,就会承认没有一个孩子的过失是不可饶恕的,每个过失都是他收获经验的一次好机会,错误的经历同样有正面教育的价值。

35、陈莹莹(陈莹莹|二期成功妈妈读书会):2023第十八章孩子达到顺从的三个阶段(2)传统教育中的顺从是父母告诉儿童做什么,儿童就去做什么。而在蒙氏教育中,顺从分三个近段。第一个阶段,儿童有时顺从,但并非时时如此,这可能给留下“任性”的印象。儿童顺从与否同他具备的能力有关,所以判断孩子是否顺从的时候,我们必须与儿童现有的能力联系起来判断。儿童3岁以前是不可能顺从的,除非他接受的命令与他的冲动相一致。在交互间自我控制慢慢形成,顺从与不顺从是相互交织的。第二阶段是,儿童不再因缺乏控制而导致障碍。儿童通过现实的学习探索掌握而形成自我控制,从而不再有障碍。第三阶段,儿童会渴望顺从,这时的顺从只是转向他认为优秀的人。蒙特梭利说,顺从应为人类社会生活带来益处,若没有顺从,社会生活就会变得杂乱无章。儿童心智发展并建立能力后,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且开始顺从这种规律,第三阶段的顺从就建立了:顺从真理。

36、爱是土壤,爱是阳光!爱孩子,让孩子成为他自己。让孩子成为他自己有多重要?儿童成为自己的时候,他会形成一个自我,然后成为实现自我的人,最后他就能走出自我。从孩子1岁开口说“不”开始,就是自我形成的开端,他爱说“不”,什么都是“不”。这个时候他不是想要和你对着干,而是他需要建立自我。当孩子把自己建构起来了,就会用下一阶段的时间把自我跟现实的外在世界搭建一个桥梁。我们的任务是为孩子提供支持和帮助。

37、看书名就知道了,这是一本指导家长如何学会与孩子沟通交流的书籍。

38、虽然写的是0-6岁孩子的成长,但是对于从事小学教育的我们来说,有着很重要的借鉴的意义,让我们知道因为哪一部分的缺失,才造成了我们现在所教孩子的问题,有助于我们帮助孩子走出困境。现在想来我们班的一个典型特征的孩子,就是缺少了早期的体验学习过程,父母是非常利落能干的人,帮助孩子解决了一切可以动手的机会。刚入学时,孩子虽然活泼,可是手部及身体肌肉的协调感差,造成了不自信的状态,更不必说战胜困难的意志品质了。这些方面慢慢在学习上表现出不愿意思考,遇到稍有一点难度的题就放弃,不愿意写作业。于是我就对症下药,增加他的动手机会,并把他的任务难度系数降低,先解决自信心的问题。又经过长期的体验训练,帮助他进行内部的自我建构。终于有一天,迎来了他自豪地跟我说:“我现在的躲避球水平很好噢!”再后来,开始耐心而专注的作业。孩子,你终于完了一部分的自我建构,开始认识自己了,变成自己的主人啦!

39、18在蒙特梭利幼儿院,老师从不骂孩子,只是不断提醒孩子。这样儿童在任何地方,都会把握好尺度。

40、07好动,完全是在儿童自发的活动遭到破坏以后,儿童没有发展的目标才出现的。

41、别人的东西不可以拿,同时自己的东西归自己所有,并有权利自由支配。不是自己的,就都是别人的。

42、她说:“在爱孩子这个问题上,我们不能以现有的经验对待孩子,因为现有的经验是我们成长的结果,那可能是不爱。”

43、如果让我列个孕妈新妈必看书单的话,下面这10本书是必须着重推荐一下的。

44、孙老师认为,与国际先进的教育思想相比,我们落后了一个世纪。我们一直认为孩子是由我们成人教育出来的,可20世纪初这个教育观点在国际上已经开始产生了变革:儿童将依靠自己的内在精神发展自己。可我们今天依然认为,教育以发展孩子智力、掌握知识为首要任务。20世纪初,人们已经提出传统教育和现代教育的差别在于,现代教育的目的是发展生命,极大地发展人性和开发人的潜力。这样一个观念要深入人心需要几十年的时间。

45、所以,建议还是适当的学习一些幼小衔接的内容!

46、这本书中,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在这样的例子中,我们会发现自己原来对自己的孩子犯过这样的错误。或许对于目前的我而言,这就是这本书的价值所在吧。(篇二:读《完整的成长》读后感)儿童的成长应该是完整的,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幼儿的成长却是不完整的,如何使幼儿做到完整的成长,这需要家长、老师的共同努力,更需要那我们运用正确的方法。而这本书,通过大量的例子来告诉我们如何使一个儿童从出生到成年完整的发展给了我很大的启迪和思考。

47、我很庆幸,在这样一个时期阅读了这本书。它像一根链条,把我以前零碎的人生感悟串联起来,让我更加理解我的父母、我的丈夫、我的朋友和我自己。它让原本使我困惑不已觉得奇怪的事情实体化,初步了解了儿童发展的规律,相信以后在面对孩子的问题时,我们不一定能照搬书本知识,但一定能更从容的看待问题,学着用爱去解决问题!

48、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父母到底应该如何应对孩子的这种情况呢?在这本书里,我每一个阶段的育儿困惑,都能找得到答案。

49、这本书理论性的东西不多,全部是一篇又一篇类似日记的小故事。作者以这样一种形式让家长试着走入0-6岁孩子的心灵世界,试着站在另外一种全新的角度来解读孩子的各种行为和情绪,让家长清楚了解孩子的各种敏感期,并学着按照书中的指引在育儿中加以运用。

50、孙瑞雪特意强调说,教育的整个目的,就是为了发展人自身的潜力。

51、父母是带孩子来到这个世界的人,更是孩子成长的引导者,父母应该首先明确定位,才能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不越位不缺位。

52、非常幸运地遇到了这本书,觉得在书中找到了自己的情绪密码,也找到了通往孩子世界的美丽小路。

53、04当规则难度太大,儿童没有能力遵守时,强迫儿童,只能给儿童再制造一个不诚实的品质。

54、今年3月初,我去上雷雅卿老师的《了凡四训》课程。

55、紧急情况下,一定要打扰时,请学会说“对不起,打搅一下,可以吗?”

56、美筱:第十七章因为有爱而愿意顺从,因为有意志而能够顺从儿童必须通过生活自立而获得身体上的独立,必须通过自由的选择而获得意志上的独立,必须通过不受干扰的工作而获得思想上的独立,孩子能获得独立,必须得到大人和老师的支持和尊重下才得以形成的。

57、我也曾用读其他的书来诱惑他,甚至用一集动画片来交换,都不能让他改变主意,这本《我想去看海》我也就读了上百遍不止了吧。

58、让一个生命正蓬勃发展的孩子用心计获取爱是可悲的。

59、妈妈们常上的网站,如摇篮网和一些大网站,如新浪的育儿频道上,孙瑞雪的教育理念被奉为育儿圣经,首届中国教育创新论坛上,孙瑞雪是全国幼教领域唯一的大会发言人。

60、从进入幼儿园就开始教孩子汉语拼音,算10以内加减法,更有激进的父母,直接给孩子报了N多个培训班,一心想孩子快人一步。

61、幼儿期学什么东西不重要,重要的是让儿童自己发展自己的心智、生命、认知能力、认知技巧,这是最重要的。

62、儿童天生就愿意顺从的,顺从于天性,顺从于真理。,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成人的压制或不恰当的处理方式,引发了孩子的反抗,在这过程中,孩子也慢慢丧失了自我,失去顺从的感觉。发自内在的心甘情愿的顺从,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顺从。当孩子的天性得到发展,形成自我意志时,更愿意顺从,顺从的是真理。

63、在6岁以前所奠定的一切是为整个一生做基础的,而不是为了某种文化、某个学校、某种专业作准备的。蒙特梭利教育方法要提高的是人的基本素质,是人的基本品格。新教育观也告诉我们:只有充分地发展人性,才能创造出未来的新人。

64、 一定要读《爱和自由》,还有比孩子的未来更重要的事,比遵循规律更有效的教育吗。静待花开,不是什么也不做,而是默默松土。这本书,教你给孩子阳光一样的爱,教你给孩子光辉灿烂的自由,让你和孩子一起幸福的成长。

65、请记得,今后成人要站在孩子的角度想,而孩子也要在成人的角度,看到成人的问题。

66、《爱和自由》是著名儿童教育专家孙瑞雪的幼儿教育演讲录。孙瑞雪经过十多年的研究和实践,对蒙式教育进行了完善和深化。全书以爱和自由为立足点,强调给孩子的爱要有科学的方式,即在对儿童成长规律的充分了解的基础上,给孩子充分的爱、自由、规则和平等。全书看完,刷新了很多教育观念,作为一名教育者,我们要学习的还有很多。今天我们从爱开始说起。

67、促进生命的完整。通常我们只是关注肉眼可见的身体的完整,并不会关注精神的完整。孩子的情绪、心理、智力就是精神的外在表现,因此,必须要让孩子有一个完整的心理的、精神的感觉。让孩子感受到存在感、自我感、尊严感、价值感、幸福感、审美感、正义感,达到内心的安静,做自己感觉的主人,慢慢的长大,走向完整。作为家长,我们要做到的是为孩子提供这样一个安宁、舒适的节奏,耐心陪伴、等待,让孩子自然成长,而不是焦急的盼望他快速长大。

68、“爱是土壤,爱是阳光,爱是儿童成长的一切”,无论你知不知道什么是爱,它就那样简单而又复杂的存在。

69、第2阶段顺从与孩子的意志有关。意志是指有目的的去克服困难。孩子在自我发展能力的过程中失败是常有的,天性促使孩子一次又一次的去重复实践,专注中感受到乐趣,同时也形成了自我驱动的意志力,自行探索时的韧性。当孩子具备了意志力后,在面临考困难和挑战时更有能力去去顺从。这种顺从是指面对困难的态度,习得能力的过程是困难,有了意志力的支撑,孩子更愿意顺从的去完成形成这项能力时的挑战。这是面对失败时,对不畏艰辛顺从,此时孩子也具备了去迎接挑战能力和信心。

70、规则可以使孩子拥有心理的力量,使孩子拥有安全感,使孩子有序地和环境及他人相处。

71、《海蒂育儿大百科》分为0-1岁和1-3岁两本,而且每本都是厚如词典一般,可以说是所有育儿百科书籍里写得最全面的了。个人觉得,这本书比《美国儿科学会育儿百科》的排版更人性化一些,看上去不会感觉那么枯燥,而且还有不少实例,总之可读性还是蛮强的。

72、以蒙特梭利、卢梭和皮亚杰等经典教育学、现代心理学理论为基础,在18年高度专注的教育实践和科学研究中,创造、建构、发展和完善了“爱和自由、规则与平等”的思想理论系统、教育教学系统。

73、青春期的反应,特别是逆反心理的反映,包括了主观和客观两个层次的原因。

74、28当儿童有一天忽然认识到一个成人的能力超出他的时候,他就愿意顺从了,这就是生活。蒙特梭利说,顺从应为人类社会生活带来益处,若没有顺从,社会生活就会变得杂乱无章。

75、我们的整个发展状态应该是这样的,如果有这样的发展状态,我们所创造的环境就活了,就变得富有生机和活力了。我反思自己,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时刻都在转,虽然工作也井井有条,也能把家收拾得整洁、有序、明快,但这依然是没有生命力的,它缺乏自我成长。我们每一个成人,都需要不断地发展自己,和儿童一起成长。

76、孩子反复地玩同一个玩具,做事情同一个顺序等,都是这样先是不断地触摸和感知事物后,再进行组织、分类和归纳,最后产生一个概念。

77、儿童能自己发现问题、想出办法与对策,并且自己选择答案。

78、孙瑞雪对她的孩子说:“生命的高贵就在于你的生命跟任何其他生命都不一样,对世界万物的感知也跟别人不一样。”

79、父母不要过于焦急地通过灌输概念让孩子认识世界,而是要等孩子的心智发育到一定阶段,然后再引导孩子由感觉到概念,这样孩子更轻松,父母也不焦虑。

80、如果孩子犯错时,你拉着她的手说“妈妈爱你,这个事情我们可以一起想办法”这是爱;如果的工作压力过大,产生无法抑制的情绪时你说“妈妈现在有点不开心需要自己调整一下,但是这坏情绪跟你没有关系,是因为妈妈的工作。”这也是爱。生活当中的点点滴滴都传递着爱,我们要学会更多表达爱的方式。尊重孩子,和孩子手拉着手,让他站在你们中间;给孩子一个拥抱,感受他们把头埋在颈部的感觉。生命就是在这点点滴滴的爱中造就出来的,你的孩子长大后怎么样,依赖于这些生活的细节,而不取决于你大脑中的愿景。

81、首先父母对于孩子的要求太高,让孩子无法实现,其实就是父母对于孩子有着不切实际的期望,比如说一个孩子的成绩很差,父母却希望他考上北大清华,这是一个完全没有必要的,期待,这样的期待强迫孩子自己学习不喜欢的东西,很容易造成对立情绪。

82、大学毕业找工作的时候,老师问我,你的教育理念是什么?我回答“教育需要爱,爱是恒久的忍耐”如今工作三年,接触各种各样的学生,虽然告诉自己要爱孩子给孩子时间,仍有许多困惑不解,束手无策之时。读了《爱和自由》这本书之后,让我对爱有了更深的理解。

83、范围包括行为领域和心理领域,任何侵犯个人“自我感”(包括伤害自己)的行为都是暴力行为。

84、宽容是这个世界的润滑剂,世上有多少痛苦和悲剧是不宽容造成的。而一个人不宽容性格的形成,很可能就是从婴孩时期的一些小事上开始的。

85、幼儿刚刚进入幼儿园,难免会有害怕的情绪,最直接的反应便是哭,孩子为什么哭呢?是因为这时的她心里有种强烈的不安感这种不安是他感到很难过,这时候老师应该了解幼儿心理的情绪,才会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法。

86、但如果你不差钱,这套书买了也一定不会后悔,因为书中的内容虽然很浅,但大多是新手爸妈们最关心和最急需的,而且漫画图解的方式非常生动直观,如果你是个一看书就头疼的人,这套书应该能让你轻松不少。

87、视觉、味觉、嗅觉、触觉、听觉,孩子们需要通过这些感觉来认识事物,形成概念,然后再进行概念与概念之间的联结。

88、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我们如何给予孩子良好的爱的环境?

89、客观方面主要是父母的教育方法和老师的教育方法不当,引起了孩子的逆反心理,不正确的教育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90、爱,是理解与尊重。正如孙瑞雪在他的《爱和自由》中所说:“我爱孩子们,始终小心翼翼地仰视他们。”

91、如果你真的把这些书都读透了,并运用到实践生活中,那我相信你肯定能把孩子养好。

92、这一度让我很是沮丧,看来还得听老一辈人的意见来养孩子吗?可是我毕竟是新一代的年轻父母,于是我决定一边学一边摸索一边养儿子。

93、我们必须依靠规则来保证每一个活动范围内的人都必须遵守规则。这就是平等的初始。我们不仅要依靠规则来管理孩子,更要约束我们自己。只有在人人遵守规则的环境下,孩子才能获得安全感,受到尊重,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所以,规则是这一切的前提。

94、儿童的想象力,创造力和意志力是在儿童的自发活动中建立起来的,而我们成人和老师的说教与压制,就会闲置了儿童的意志。而现在很多老师正在做破坏儿童创造力与意志力的事情,就是说教,让孩子顺从,这种顺从不是爱与自由决定下的顺从。

95、05幼儿期是形成意志的关键期,儿童都在学着依自己的能力遵守规则,顺从事物的规律,建立真正的顺从,但难度太大就会带来我们意想不到的恶果。顺从才是儿童的正常状态。当儿童不顺从的时候,正是他没有能力顺从的时候,那是他的意志力没有完善。

96、孩子从来没有错,只有不成熟。用“犯错误”来评价孩子的某种行为,本身已是错误;以强制的方式要孩子符合成人要求,更是错上加错。不许孩子“犯错误”,本质上就是在剥夺孩子的自由,这会出现两种后果:孩子有可能“听话”了,但变成了时时事事需要人操纵的小木偶;也可能更不听话了,真的是“三天不打,上房揭瓦”。虽然两种表象完全不同,但这背后的心理机制是一样的,形成原因相同,即由于缺少自由,他们的心理秩序都乱了,行为失去了自我把控力。

97、虽然我们每个人都爱自己的孩子,但是我们爱孩子的方式却不一定是对的,当爱孩子的方式错了,或者爱过火了,给孩子带来的往往就是伤害而不是爱。有的父母把孩子当作自己的延伸,总想让孩子完成自己的心愿。总是想以自己的意志代替孩子的愿望。

98、每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父母不是要制造流水线上的“产品”,而是要尊重孩子的个性,引导孩子个性中潜藏的创造力,才能让孩子的潜能得到发挥。

上一篇:关于坚持不懈的好句精品好句52句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