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答案格物致知的意思 1、探究事理后才能获得正确认识,认识正确后才能意念真城,意念真诚后才能端正心意,心意端正后才能修养好品德,品德修养好后才能调整好家族,家族调整好后才......
格物致知的意思
1、探究事理后才能获得正确认识,认识正确后才能意念真城,意念真诚后才能端正心意,心意端正后才能修养好品德,品德修养好后才能调整好家族,家族调整好后才能治理好国家,国家治理好后才能使天下大平。
2、这是中国的知识分子几千年的经验总结,应该认真学习借鉴!
3、儒家思想被称为圣学,其宗旨是要通过学习儒家的思想,去提升个人道德水平,进而去拥有治理一个地区的能力,乃至是辅佐君王治理国家。既然儒家怀揣的是“内圣外王”的理想(或者说野心),而《大学》又是儒家思想中如此重要的典籍,显然不会仅着眼于教人去做科学小实验的,而会关照一个人的道德、一个国家的制度等。“成圣”之路,朱熹做“加法”,王阳明做“减法”但“成圣”的道路,不同时代的儒家,或不同的思想大家,他们之间的理解也是不同的。这种不同,是朱熹和王阳明之间的分歧所在,并集中体现在对“格物致知”的理解分歧上。朱熹认为,成圣之道要穷尽万事万物之理,而王阳明认为每个人天生都是圣人,只要不断祛除蒙蔽内心的东西,重新恢复人心的初始状态,自然就成圣了。
4、在我们看来,“格物”是道德范畴,而不是“探究物理”的科学观察分析。在儒家的思想体系中,道德是第一重要的,它优先于知识和智慧。对此《礼记•大学》讲得十分明白:“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博大的学习首先在于“明明德”。
5、 河图洛书起源于伏羲时代,为易学界公认,但河洛的作者是谁呢?那时候人们不像现在,有功利思想,签个名,再印个激光防伪什么的,别人想来个盗版都难了。河洛易理,穷天地之妙,对于现代人来说仍然是个迷,现在我们可以去丢下一些神秘的色彩,在传说中寻找一丝真实。(格物致知的意思)。
6、正心,意思就是端正心思,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要有“正能量”。我们意念真诚了,但还得有一颗积极向上的心,不能起歪心思。否则,你学一些歪门邪道,掌握一些小伎俩,可能一时能够占点小便宜。但日子长了,一定会害人害己,玩火自焚,自食其果。我们现在这个社会,倡导的是“可持续发展”,打造和谐社会。我们不管从事哪种行业,必须要想办法营造“双赢”的局面,才可能长久不衰。若一味的只考虑自己的利益,不顾他人的死活,那么终有一日会自取灭亡。
7、 现在的人可能很难理解,“食无求饱”是吃饭问题,“居无求安”是居住条件,怎么能与“好学”挂起钩来了?然而在孔子的思想中,一个人只有限制对物质的欲望,内心世界才能获得安宁,也才能动脑筋学习思考,从而获得进步。这一点很有现实意义,在当今物欲横流的社会里,人们的内心世界充满着各种物质诱惑,心情始终处于极度烦躁不安的状态,如此就很难静下心来读书学习思考,也就无法获得知识和智慧。
8、到了明儒王明阳那里,格物致知就不是一个方法了,他经过“格竹子”,认为格外物根本不对,所以直究心源,提出“知行合一”的著名论断。说,格物就是了达自心,性德本具。这是他的证悟。此说一出,立刻被主流儒士目为异端。
9、慢慢吸气到小腹(默数2),缓缓吐出(默数2)。
10、这段文字,主要阐述了人生进修的八个阶段,被称为“八条目”,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11、我认为毛泽东的方法是最好的,实践证明他的方法最成功。
12、“格物致知”的“物”就是“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的“物”。(格物致知的意思)。
13、(南宋程颢):穷究事物道理,知性不受外物牵役。“格、至也。穷理而至于物,则物理尽。”“
14、格物,就是要求人们亲历其事,亲操其物,即物穷理,增长见识。
15、除了王阳明把“格”理解成“正”以外,其他几位大学者都把它解释成“来”或“至”。这些解释都是缺乏证据的随文释义,因为“格”在汉代并没有这种意义。虽然在《诗经》上“格”有类似“来”的用法,如《诗经•小雅•楚茨》:“神保是格,报以介福”,然而秦汉已经废弃不用了。
16、近日,有90后生问:“格物致知”是什么意思?如何才能格物致知?
17、除了王阳明把“格”理解成“正”以外,其他几位大学者都把它解释成“来”或“至”。这些解释都是缺乏证据的随文释义,因为“格”在汉代并没有这种意义。虽然在《诗经》上“格”有类似“来”的用法,如《诗经•小雅•楚茨》:“神保是格,报以介福”,然而秦汉已经废弃不用了。
18、事实上,二者辩诤是没有什么必要的。就本体论而言,二者所说是一事。不过在逻辑上,二者是迥然的不同。首先王阳明对于“格物”的理解与前人不同。他认为格物是追究具体事物自身的道理,这个观点就是一切物有自性,这是他思维的起点。按照这样的理解,当然“格物”是不能格出心体来的。所以他最终得出的结论,虽然是以批评朱熹的观点为依止,而事实上与程朱理学并没有本质的不同。程朱理学的观点是通过格物而显映心体。
19、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礼记•大学》
20、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21、“格”从上述意义又自然引申出“法则、标准”的用法,如《礼记•缁衣》:言有物而行有格也。《后汉书•传燮传》:由是朝廷重其方格。“法则”就是“限止人们的一些不合标准的言行”。后来“格”甚至可以直接指法律条文,如《旧唐书•刑法志》:武德二年,颁新格五十三条。
22、格物即是一个做减法的过程,一直减到千江千月、心映佛性、心无挂碍、良知光明,这即超越了“自私”、“人心”,从而达到了“无私”、“道心”。
23、《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郑玄注:“格,来也;物犹事也。……言事缘人所好来也,此致或为至。”这里“格物”的“格”本是“各”,“各”是客人脚趾向主人居所走来,故训“至也、来也”,清徐灏《说文解字注笺》“各,古格字,故从夊。夊有至义,亦有止义;格训为至,亦训为止矣”。
24、所以,格物致知的意思就是研究物事的本末终始,搞清楚事物发展、成长的全过程,就可以知道事物的发展规律,就“知”“道”了。
25、 要理解古文的确切意思,必须尊重当时的语言文字使用状况。“格”在汉代及其之前的文献中,常做“阻止、限止、阻碍”等意思讲,如《荀子•议兵》:服者不禽,格者不舍。《史记•孙子吴起列传》:批亢捣虚,形格势禁。成语“格格不入”中的“格”就是这个意思。它后又引申出“抵挡、抵御”,如晁错《言兵事疏》:劲弩长戈,射疏及远,则匈奴之弓弗能格也。
26、格:推究;致:求得。探究事物原理,而从中获得智慧(或从中感悟到某种心得)。
27、新浪博友:请教万老师一个问题,理学“格物致知”的“格物”究竟是什么意思?曾听一位讲哲学的先生讲:格物,就是把“物”放进思想中各自应该在的“格子”里。觉得比较形象、新鲜,但还是不能放心。请万老师从文字学的角度给个踏实的说法。
28、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格”在《礼记》中做“法则、标准”讲的这一现象,因为“格物致知”就是首见于这部儒家经典。同一部典籍之间的词语互证最有说服力。
29、看到这里,您会问:啥叫“格物致知”?断断续续给您念几段话吧!
30、 现在的人可能很难理解,“食无求饱”是吃饭问题,“居无求安”是居住条件,怎么能与“好学”挂起钩来了?然而在孔子的思想中,一个人只有限制对物质的欲望,内心世界才能获得安宁,也才能动脑筋学习思考,从而获得进步。这一点很有现实意义,在当今物欲横流的社会里,人们的内心世界充满着各种物质诱惑,心情始终处于极度烦躁不安的状态,如此就很难静下心来读书学习思考,也就无法获得知识和智慧。
31、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礼记•大学》
32、不过,从上面《大学》里的这一段话,可以看出古人对格物致知的大概看法。
33、《现代汉语词典》2012年发行的第六版将“格物致知”解释为:“推究事物的原理,从而获得知识。”
34、王阳明和朱熹,隔着342年。而这场对儒家经典典籍的跨时空学术之争,到今天还没有最终的答案,人们至今对格物致知的意思依然没有明确,或者说,也无需明确。但是在今天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里,我更喜欢王阳明的观点。
35、上述例子中的“过”做“失”讲,就是说仁人不让自己丧失在“物事”之中。为什么?《礼记•大学》说得很明白,“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自天子以至于庶人,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就是说物事有本末之分,本末颠倒则一事无成,所以要“格除”那些“末”的物事。
36、《礼记》还有与“格物”相近的表达,例如:公曰:
37、佛家则是“修持身语意而三密相应,善哉阿难汝欲识知俱生无明。使汝轮转生死结根。唯汝六根更无他物。汝复欲知无上菩提。令汝速登安乐解脱寂静妙常。亦汝六根更非他物。”
38、格物致知,出自儒家《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
39、又比如说,格物如撞钟,致知如听钟声。“格物”是事,是要下力气去做的,而“致知”却不是事,自然而来。
40、那么什么是格物致知呢?就是从用心去探寻万事万物中存在的本质规律,从中获取一些为人处世的道理或者方法。
41、意欲使自己意念真城的人,则先要获取知识;获取知识的途径则在于探究事理。探究事理后才能获得正确认识,认识正确后才能意念真城,意念真诚后才能端正心意,心意端正后才能修养好品德,品德修养好后才能调整好家族,家族调整好后才能治理好国家,国家治理好后才能使天下大平。
42、要想知道“格物致知”的出发点,就得先了解《大学》的宗旨是什么。纵观《大学》,它是对儒家的概括,但是,这个概括也是某种角度的概括,《大学》强调的重点,是“仁”的推广,“大学”就是太学,太学就是“极致”之学的意思,极致什么呢,是“天道化度于天下”,这就是大学的极致。而推行天道(明明德于天下),关健要了解天道的体是明德,所以,讲格物致知,它的体是明德,这是《大学》一篇重点。
43、孔子蹴然辟席而对曰:“仁人不过乎物,孝子不过乎物。是故仁人之事亲也如事天,事天如事亲。是故孝子成身。”——《礼记•哀公问》
44、《大学》开篇就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45、 子曰:“从我于陈、蔡者,皆不及门也。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论语•先进》
46、一个人能够先修身,后齐家,整个家族都能够做到团结和睦。若还有余力,则可以考虑为社会和国家做点贡献了。每个人都够做到这样,每个家庭都能和谐相处,每个人都在思考怎么为国家做贡献了,天下岂有不太平之理。
47、国学网站:www.minglunshuyuan.cn
48、人生的选择,可以向上,也可以向下。向上即是:心灵的净化,人格的完善,德行的提升,境界的升华;向下则是: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妄自菲薄、自暴自弃。
49、(唐朝孔颖达):事物之来发生,随人所知习性喜好。“致知在格物者,言若能学习,招致所知。格,来也。
50、衷心祝愿90后生们天天进步、健康快乐、美梦成真!
51、我倾向于前者,认为,“明明德”是指的学习与学习的结果,觉得这样更符合孔学的原意。性之本善固然也有道理,但性之本善是不能孤立讲的,讲性之本善,一定与学习有关,否则讲一个性之本善,等于没讲。
52、因此,王阳明讲出的“知行合一”,由于不把“格物致知”作为方法,而作为事实上的本体了,那么,目之为异端也不为过。因为按照王阳明的逻辑,要明明德于天下,则先要悟道,然后推仁于世。可是如果是这样,那还格什么物啊,这岂不是一悟即了吗?根本不必有“格物致知”这种先后顺序了。所以王阳明实际是推翻了《大学》的逻辑,也就是说,他的意思虽然有一定道理,但是他释解经文是错误的。这实际也是他自相矛盾之处。后来讲学,经常遇到这个问题,比如说讲孝道,过去的儒士认为,要格孝道这法,然后明心,《论语》也说这是君子之本,就是说这里面有因有果,孝是因,明德是果。可是按王阳明的说法,只要“明心见性”,自然懂得孝道之法,为解释道理,他就说人性本善。这里面的逻辑就不清楚了,有一点硬撑的感觉。同时,也有人问他,如果是这样,那初学人怎么办呢?这时他又回到日常的具体修行上来了——所以最终他也不能离开日常的渐修,而这正是程朱释“格物致知”的要点。
53、“格物致知”出自于儒家的经典《大学》。大学被后世儒者认为是儒家的入门篇。但这个“入门”不是从初级到高级的过程,而是说《大学》是儒家学问的概括。而“格物致知”,就是儒家全部学问的基点。
54、(南宋朱熹):穷究事物道理,致使知性通达至极。“格,至也。物,犹事也。穷推至事物之理,欲其极处无不到也。”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
55、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致知在格物”和“物格而后知至”这种说法,讲的是“格物”是“致知”的先决条件。其中的道理,《礼记》也说得很明白:
56、《尔雅•释诂》“格,至也”,《释言》“格,来也”,《礼记•月令》“则蝗虫为灾,暴风来格”郑玄注:“格,至也。”
57、“格”字的意思在上古时候很多,一说是“来、至”的意思,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说这个意思是由“木长”这个本义衍生的。“木长”与“长木”的意思有一点区别,段玉裁说,木长是说木的丰美。这里面有赞的意思。所以这里引申出来的“来、至”,有一种积极的意思在里面。《书·舜典》说“光被四表,格于上下”取的就是这个意思。
58、(唐朝孔颖达):事物之来发生,随人所知习性喜好。“致知在格物者,言若能学习,招致所知。格,来也。
59、出自战国曾子《大学》: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
60、 从儒家的价值体系就可以判断“格物”是属于道德范畴。在“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中,“格物”是放在第一位。没有例外,在儒家思想体系中放在第一位的一定是道德问题。而且这里所提及的所有方面都是属于道德伦理范畴的,并不是谈如何获取知识或者智慧。在儒家思想体系中是没有关于客观世界的物理探究的论述,否则后世儒学就可能发展出物理、化学、地理等这些现代科学。
61、"格物致知”之所以难于解释,而使儒学界争论达千馀年。首先难处是因为“格物致知”乃是《大学》八目的基础功夫,更是“诚意正心”的修持基础,也就涉及了心性修为的根本基础,而超越了先秦儒家的思想深度,通于先秦道家之学。
62、《礼记》的体系与孔子的思想一脉相承,孔子谈“好学”也是把对待“物事”的态度放在第一位。最典型的是下面一段论述:
63、古代主流的观点来源于南宋的朱熹,他曾经在《四书集注》指出(格,至也。
64、 子曰:“从我于陈、蔡者,皆不及门也。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论语•先进》
65、一个看淡得失平和的心态,必须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修炼自己。修一颗无我利他、无私奉献的心,时时刻刻利益他人、帮助他人,这样才是真正的修行。
66、这是儒家思想的精髓,在今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当今物质主义盛行的社会中,很多人的内心失去了平静,因而就很难在知识和智慧上有所得。
67、格物后观心,看心里的第一个感觉,不分析。感觉平和的那个状态选择,也可能和这个事没关系去做了别的;也可能想睡一觉;也可能去处理事物……无论做什么都在平和状态。
68、(示例)顾彼西洋以格物致知为学问本始,中国非不尔云也,独何以民智之相越乃如此耶?严复《原强》。
69、周易有云:“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看到一个关键字了吗?“物”!当然伏羲获得大智慧的时候是观天、察地发现了物与人的关系,物是天地诸物、物是天地运行的规律,我们对社会的认识来自自然,我们对生命的感悟来自自然,当然也是这个“物”。
70、在历史上有个很有名的故事,就是“阳明格竹”。王阳明(明代圣人,“两个半完人”之一)一心想读书做圣贤,年轻时候到处拜访名师,希望获得成圣贤的方法。后来,他从朱熹那里得知,要诚心诚意格物才行。于是,他对着自家的竹子静坐,夜以继日的盯着竹子看,想获得其中的道理。一开始,还有个好朋友陪他一起“格竹”。三天后,他的朋友坚持不下去了,就先撤了,留下王阳明一个人继续坚持。他格了七天七夜,最终精力衰竭,晕过去了,几天后才醒过来。可是,他还是没格到竹子中的道理。
71、直到观气,感受气每经过的地方,有堵的地方,感受它,慢慢…直到消散
72、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天道的运行,就是让有余的人帮助不足的人。一心帮助别人的人,自然会实现心灵的净化,人格的完善,德行的提升,境界的升华。
73、中国古代哲学的认识论命题.朱熹承认接触事物(格物)是获得知识(致知)的方法,但又认为心被人欲所蒙蔽,所以知识不够完备。只要通过格物的功夫去掉人欲,对于天地万物之理就无所不知了。颜元把格物解释为“犯手(动手)实做其事”,认为“手格物而后知至”,肯定行先于知,这是朴素的唯物主义反映论的观点。
74、黄帝《阴符经》有云: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按照自然规律不断进行实践,这就是中国的文化;
75、我们被与我们无关的信息刷屏,每天花五六个小时(甚至更多)的时间,茫然而焦虑地盘手机,试图通过信息的扩充来获得无用的安慰。虚拟的体验,不断侵蚀真实的感知,这种情况只会越来越糟。所以,这个时代更需要一个王阳明来提醒我们,人的内心本来是完善的,当我们拨开那些多余的遮蔽和纷扰,大胆地去伪存真,就能获得更有质量的生活乃至生命。
76、“格物”就是一个磨刀石样的东西,最初,我们带着心去石上把那些心、念、意、欲一类的东西磨掉,这是所谓“以我观物”的过程,但格物到了最后,却是要超脱出这个状态,达到“以物观物”,物如如显现。格物时有物,格了便无物。
77、试想一下,如果依照通常的理解,一个知识渊博的人,岂不就能成为品格高尚的君子了吗?但他和治国、平天下有什么必然联系呢?要知道,这个世界从来不缺高智商的人渣啊!难道孔子、曾子会这么盲目,竟不知道知识渊博和品格高尚并无因果关系?不是的。
78、 上面的分析指出,“格物”就是“根据法则取舍物事”,即“限止‘末’的而获取‘本’的物事”。在《礼记》的思想体系中,“格物”为立身之本,是那个时代核心价值观的“核心”:
79、“格物”是道德范畴,指人对物事的态度,意思为“按照一定的法则取舍物事”。《礼记》中的类似表达为“仁人不过(失)于物”,志士仁人不让自己丧失在物事之中。由此才能获得“静心”,才能思考问题,从而在知识智慧上有所得。
80、按照上述汉代以前“格”的最通行用法,“格物”就是“遵照法则限止物事”,是讲人对待物事的态度。《礼记》中还有同类的用法,如子曰:“夫民教之以德,齐之以礼,则民有格心。”(《礼记•缁衣》)“格心”就是心里有做事的道德和礼仪上的标准。
81、所以,格物致知,是讲学习,诚心正意(中庸正道),是学习用于心,修身齐家,是学习用于行,治国平天下,是学习用于大道——新民、至善、明明德于天下。这是儒家仁义的全体思想。
82、“敢问何谓成身?”孔子对曰:“不过乎物。”——《礼记•哀公问》
83、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致知在格物”和“物格而后知至”这种说法,讲的是“格物”是“致知”的先决条件。其中的道理,《礼记》也说得很明白:
84、孔子一生就树立了一个学习标兵,他就是颜回,孔子经常把“贤哉回也”挂在嘴边。鲁哀公问孔子弟子中谁好学,孔子说只有一个颜回好学,可惜不幸早死,尔后再没有听说谁还好学。你看,孔子如此博闻,连听都没有听说有谁比颜回更好学的。然而颜回的“好学”首先表现在他对待食物、住房这些物事的态度上:
85、王阳明对此有不同意见,旗帜鲜明地反对朱熹。他说,人的心灵都有“知”,这是对的,他还特别提出,知就是良知,就是知行合一。但要说万事万物有“理”,那就是大错特错了。为什么错呢?因为理根本不在于万事万物上,而在我们每个人的内心里头。每个人的心,就是完善的理。也就是他所谓的“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
86、(解 释):致知:获得知识;格物:推究事理。推究事物的原理法则而总结为理性知识。
87、译义:意欲端正自己心意的人,则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意欲使自己意念真诚的人,则先要获取知识;获取知识的途径则在于探究事理。
88、按照上述汉代以前“格”的最通行用法,“格物”就是“遵照法则限止物事”,是讲人对待物事的态度。《礼记》中还有同类的用法,如子曰:“夫民教之以德,齐之以礼,则民有格心。”(《礼记•缁衣》)“格心”就是心里有做事的道德和礼仪上的标准。
89、意欲端正自己心意的人,则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意欲使自己意念真城的人,则先要获取知识;获取知识的途径则在于探究事理。